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国际环保要求和趋势【强烈推荐,非常经典】 .ppt_第1页
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国际环保要求和趋势【强烈推荐,非常经典】 .ppt_第2页
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国际环保要求和趋势【强烈推荐,非常经典】 .ppt_第3页
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国际环保要求和趋势【强烈推荐,非常经典】 .ppt_第4页
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国际环保要求和趋势【强烈推荐,非常经典】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國際廢棄電子電氣設備 環保法規和供應商的應對措施 *1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內容簡介 廢棄電子電氣產品國際環保要求和趨勢 背景 歐盟的相關指令和規定,以及相應的認證和要求 weee 電腦的有害物質 更多,製造一台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50%以上對人體有害,一台 電腦顯示器中僅鉛含量平均就達到1公斤多。 居民處理廢棄電子電器設備的費用由誰來承擔? 日本的方式和歐盟國家有點不同。日本的業者則得向消費者徵收費用,以 平衡處理成本。目前日本通產省概估的費用如下:電冰箱美金37元、冷氣 機美金30元、電視機美金22、洗衣機美金18元。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environment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環境和電子產品 而在歐洲或美國,由於已經負擔的高稅收,普通居民對廢棄物處理要 承擔費用普遍存在不滿或抵制。歐洲的業者在回收產品時,消費者不必 付費 環保要求和使用者的要求: 減少和降低環保對全社會的壓力; 將電子電器設備的廢棄物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使用者無須承擔處理費用。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電子垃圾(weee)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垃圾。 電子垃圾是困擾全球的大問題。特別是發達國家,由於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 度快,電子垃圾的產生速度也更快,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和電子 垃圾的製造國的美國,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高達700萬噸至800萬噸,而且量正在 變得越來越大, 僅電腦一項,1998年美國就廢棄了2000多萬台,其中只有11%的 零件被重新組裝,由此形成的電子垃圾就高達500萬到700萬噸。而據一些環保組 織估計,美國的廢棄電腦將很快達到3億到6億多台,所產生的電腦垃圾將是數以 億噸。而如果將手機、電視機等其他電子產品考慮在內,這數量將更為龐大。 1998年歐盟電子廢棄物總量高達600萬噸,年增長率為3%-5%,即2010年將增加一 倍 。德國每年要產生電子垃圾180萬噸,法國是150萬噸, 相當於城市生活垃圾總 量的4,而這4電子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遠遠超過整個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 和美國、歐洲類似,日本以及韓國、印度、中國等亞洲國家也在源源不斷地生產 出大量的電子垃圾,因此,全世界範圍內的電子垃圾的數量將大得驚人。 國外廢棄家電現狀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1985年開始,中國家電業開始迅猛發展; 2002年止,中國家電的社會保有量: - 手機:2.5億台如果按照年換機率計算,平均中國每年有近7000萬部手機退役, 產生萬噸的電子廢棄物。 - 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電視機社會保有量約為3.7億台,洗衣機 約為1.9億台,電冰箱約為1.5億台,電腦為1.1億台。 共7.6億台。 2003年,中國有大約:500萬台電視機 600萬台洗衣機 被廢棄 400萬台電冰箱 中國目前每年報廢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空調等電器有2600余萬台,廢棄電 子電器產品總量達100萬噸,相當於生活垃圾的1。 中國廢棄家電現狀(一)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進口的“洋垃圾”。 由於全世界範圍內的電子垃圾的數量將大得驚人,為緩解本國的環保壓力,發達 國家往往將廢棄物輸出到象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據統計,發達國家電子垃 圾中的50%80%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如美國有60%80%的廢舊電腦及其它 廢舊電器流入發展中國家,2002年美國約有1275萬台電腦報廢,其中80%也就 是近千萬台的電腦垃圾流入亞洲,而大部將進入中國大陸。 目前中國面對的“電子洋垃圾”數量巨大。除少數工廠(歐洲工廠的分廠),大部 分工廠均是“小作坊”,管理混亂、污染嚴重、危害巨大,缺乏必要的設備和經驗 ,造成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相當嚴重。 在發達國家,廢棄物處理已經成為一個產業,而中國? 中國廢棄家電現狀(二) 至今不願不參加巴塞爾公約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環境污染和廢棄物總量的增加,日益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社會問 題。而全球每年產生多達四億噸的危險廢物,世界上決大多數的有害廢物產生於發 達國家,為逃避其所在國國內高昂的環保出力成本(在美國處理1噸電子廢物的成本 是400美元,而將其運到發展中國家處理只需40美元),工廠紛紛將廢棄物“出口”到發 展中國家。 如電腦,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估計在1997年至2007年十年間,美國將會有5億部電 腦廢棄,重達750萬噸的危險廢物將會被輸出到了亞洲國家,而其中80%運到了印 度、中國、巴基斯坦,而其中90%運到了中國. 惡果: 電子垃圾重災區廣東潮陽貴嶼鎮,從95年開始,貴嶼鎮雇傭了十幾萬來自安徽、 湖南等地的民工,每年處理逾百萬噸來自美國、日本、南韓等地的電子垃圾。由於 處理手段極為原始,廢液直接排放,造成了非同尋常的生態惡果。對河岸沉積物的 抽樣化驗顯示,對生物體有嚴重危害的重金屬鋇的濃度10倍於epa(美國環保署) 認定土壤污染危險臨界值,錫為152倍,鉻1338倍,鉛為危險污染標準的212倍,, 而水中的污染物超過飲用水標準達數千倍。由於地下水源污染的不可逆轉,貴嶼鎮 現在不得不從30公里以外的地區買水飲用;大比例的呼吸道疾病,大面積的肺炎流 行,各種癌症及不明病症頻發;甚至一部分從事廢品拆解的女工分娩時羊水呈墨綠 色,降生的嬰兒皮膚漆黑一團並很快夭折。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環境技術貿易壁壘的起源 國際公約 環境問題公約應對措施 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臭氧層破壞 廢棄物的處理 蒙特利爾 氣候變遷綱要氣候變遷綱要 巴塞爾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節能 禁用odcs 有害物質禁用 廢棄物質禁止越境轉移 20世紀全人類共同保護地球環境的三大宣言 一、1972年,人類環境宣言(世界首次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 二、1982年,內羅畢宣言 三、1992年,裏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世界首次“環境與發展大會“宣言)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環境技術貿易壁壘的因素 tbt問題的提出和各國/地區保護本地區企業利益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 壘正在被逐步取消,傳統的非關稅壁壘的活動空間也日益縮小,人們開始注意 到各國在生產、經營、管理的技術標準、技術水準和技術傳統上的不同而形成 的 “技術性貿易壁壘 ” (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簡稱tbt)。 tbt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tbt特指的wto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 (wto /tbt), 廣義的tbt是指所有影響貿易的技術性措施。因此廣義的tbt除 了含有wto /tbt之外,還包括wto的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 (wto /sps)、知識產權協定、服務貿易協定中的 “ 綠色條款 ” 等 內容,並涉及 wto之外,由國際社會簽署的與環境和資源等問題有關的國際 條約中與貿易有關的內容。從各國採用的手段看,既有國家的強制,也有社會 組織、民間機構的協調,還有公眾的參與。 綠色貿易壁壘已逐步成為技術貿易壁壘的主要方向。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環境技術貿易壁壘 實例 sample 1: 在荷蘭有約130萬台遊戲機要求重新加工 查出連接電線鎘含量 超標 sample 2: 日本105間公司在美國被控,和解金總額達300萬美金 查出電線中鉛含量檢 測出超過加州65的要求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歐洲要求和指令 weee 或轉售其他供應商生產的設備 者; 或進口這些電子電氣設備者到歐盟成員國內進口商,如遠端銷售或網 上購物。 責任: 對於廢舊電子電器產品應當負起回收、再生或處理的責任 對於廢棄電子電器設備,單獨集體建立最有效的處理、回收及循環再造技術體 系。 應支付自己生產出的新weee的回收、處理、再迴圈和合乎環保要求的處理的 費用(2005年8月13日以後) 為他們自己weee的管理費用提供經濟擔保. 分銷商 範疇:將電子電氣設備賣給消費者的銷售商(如:零售商) 責任:有責任將自己賣出去的電子電器予以回收。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分類回收 生產者,或他們的第三方代理,有責任負責分類回收他們自己的 weee. 成員國應採取適當措施使報廢電子電氣設備作為未分類的市政廢棄物 而處置的可能性最小化,並實現報廢電子電氣設備高水準的分類收集。 分類回收的weee應當確保可以使整個產品和部件被最佳化的再利用 和迴圈再利用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分類回收-家用weee (1) 應確保在2005年8月13日前: 分類回收對消費者是免費的,建立允許最終擁有者和銷售商將這些廢 棄物免費送回的系統。成員國應特別考慮人口密度確保必要的收集設施 的可用性和可達性。 分銷商(如零售商)在銷售新產品的同時應當回收舊產品,應有責任 確保這些廢棄物能在一對一的基礎上免費返回其手中,只要設備屬於同 一型號和具有所提供設備的相同功。成員國可以執行要求它們確保報廢 電子電氣設備回收不對最後擁有者造成更大困難和這些系統對最後擁有 者免費的條款。 在不損害條款(a)和(b)的情況下,允許生產者建立和運行獨立的 和/或者聯合的回收來自私人家庭的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系統,只要此系 統符合本指令目標。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分類回收-家用weee (2) 在2006年12月1日,要達到每人(歐盟常駐居民)每年4公斤的分類回 收目標。 歐盟成員國可以提供其他的回收安排,當: 不包含重要的部件;或 包含其他廢料 但應確保生產者或者代表其的第三方負責回收這些廢棄物 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污染的weee應當實施特殊的處理安排 考慮成員國的技術和經濟經驗後,應在2008年12月31日前建立一個新 的強制性目標。它可以採取前幾年銷售給私人家庭的電子電氣設備數量 的百分比的形式。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處理 成員國應確保生產者或者代表其的第三方,建立使用最佳的可用的處 理、回收和迴圈技術的系統負責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處理。生產者可獨 自或聯合建立此系統。 為確保符合第75/442/eec號指令第4條,處理至少包括將除去所有液 體和一個符合本指令附件的可選處理辦法。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處理 附件 按照第6條1款,廢棄電子電氣設備的材料和元件的選擇性處理: 1. 至少下列物質、配製件和元件要必須從任何分類收集的廢棄電子電氣設備中除去 : 所有液體 含有pcbs mercury 汞; cadmium 鎘; chromium (vi) 六價鉻. 某些溴化阻燃劑: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pbbs); 多溴聯苯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多溴聯苯醚 最高限量指標仍在確定中,但很可能是(已確定是) 鎘:0.01%(100 ppm); 鉛、汞、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0.1% (1000 ppm).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rohs directive 鉛- 實際應用 solder 焊錫(sn-pb) glass 玻璃 lead halides and lead phosphors in certain gas discharge lamps. 某些氣體放電燈中: 鉛的鹵化物和鉛的磷酸鹽 electronic ceramic parts. 電子陶瓷元件 metallic coatings brightener electronic components 電子元件; fluorescent tubes 螢光管. alloying elements in 合金: steel (maximum 0.35% lead) 鋼 (最高0.35%的鉛); aluminium (maximum 0.4% lead) 鋁 (最高 0.4% 的鉛); copper (maximum 4% lead) 銅 (最高4%的鉛). solders高溫融化的焊料中的鉛(即:錫鉛焊料合金中鉛含量超過85%): servers, storage 用於伺服器、記憶體和存儲系統的焊料中的鉛(豁免准予至2010年); network infrastructure 微型螢光燈(每個燈最多不超過5毫克) straight fluorescent lamps for general purposes:一般直式螢光燈 halophosphate (maximum 10 mg per lamp); (每個燈最多不超過10毫克) triphosphate with normal life (maximum 5 mg per lamp); 普通使用三磷酸鹽(每個燈最多不超過5毫克) triphosphate with long life (maximum 8 mg); 長期使用三磷酸鹽(最多不超過8毫克) straight fluorescent lamps for special purposes; 特殊用途直螢光燈 other lamps not specifically mentioned. 其他燈具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rohs directive 鎘- 實際應用 cadmium plating. 鎘電鍍 solar cells 遮罩物和遮蓋物 printed circuit boards; 印刷電路板 cables. 電纜和電線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rohs directive 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 允許使用(豁免) there are currently no exemptions for these brominates flame retardants. 無豁免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and rohs directives timetable of weee and rohs weee和rohs指令的時間表 項目時間 歐盟議會二讀2002年4月 歐盟議會和歐盟部長 級理事會達成共識 2002年10月 指令發佈2003年2月 轉換為歐盟各國的法 律 2004年8月 禁用範圍及限量指標的檢討和再評估 2005年3月 生產者和進口商責任 的執行 2005年8月 分類回收開始實行2005年8月 分類回收目標要求的 實施 2006年2月 相關物質禁用2006年7月 再生目標要求的實施2006年12月 再迴圈目標要求的實 施 2006年12月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英聯邦國家時間表 -企業接受icer監督(電器回收企業協會) -時間表 2001 年 1 月 - 歐盟實施臭氧消耗有害物質及特殊廢棄物規定 2002 年春天 - weee二讀通過 2002 年夏天 - 歐盟採用 weee 草案 2002 年秋天 - 英聯邦將實施特殊廢棄物規定 2004 年初 - weee 的草案將納入英聯邦國家各自的法律 2004 年夏天 - 設備和相關資料將被修改 2005 年初 - 生產者最快於此年落實其所應承擔的責任 2005年夏天 - 英聯邦應達成其所定立的回收目標 2006年春天 - 生產者應達成其再利用及再回收目標 2007年夏天 - 實施 rohs 及 weee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其他成員國實施情況 比利時、荷蘭和瑞典在全國實施電器與電子設備廢棄物的監督措施,這 些國家對於生產者責任的規定與歐盟指令相近; 葡萄牙已制定法令,2003年底起監督控制電器與電子設備的廢棄物; 奧地利實施地區性廢棄物監管措施; 丹麥、法國和西班牙等則鼓勵生產商參與自願監管計畫;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包裝指令-94/62/eec 67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包裝廢物指令 概述 包裝和包裝廢物指令 94/62/ec. 該指令在1994年12月31日在官方刊物上發佈(oj l 365, 31.12.1994, p. 10). 1996年6月30月轉為正式的國家法律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包裝廢物指令 範圍 所有一級、二級、三級包裝材料、組件和包裝廢物 (如箱子、包、帶子、綁紮帶等) 一級包裝或銷售包裝 在銷售點給最終消費者的包裝 二級或整箱包裝 單位包裝 當包裝去除後,不會影響到產品的特性 三級包裝或運輸包裝 保護運輸中的整批產品 不包括船運、公路、空運和鐵路中使用的集裝箱 任何來源的包裝廢物,比如家用、工業用、商業用和公共機構使用的 。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包裝廢物指令- 製造者 一個包裝物料的“製造者”被認為是在市場上生產處置包裝的任何 人,包括: 包裝物料的生產者 將包裝材料裝變為包裝的人 將產品放入包裝的打包工人或填充者 使用包裝的零售商或售貨者 將包裝材料或使用包裝的產品進口到歐盟的進口商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不管是既有的,或正在形成的epr政策,對製造者的定義都不 一致。 其實分辨製造者的方式有很多種,通常它是商品上標示商標的 那個公司。在德國,綠點標籤的費用通常由商標擁有人付款,亦 即包裝的內容物,並非生產包裝的那家公司。因此、以清潔劑為 例,製造者將會是一家像寶僑(procter 油漆、清漆、透明漆、印刷墨水 和相 似的表面塗層 b. polymeric and similar materials; 聚合物和相似材料 c. printed or colored paper and paper board; 印刷或有顏色的紙或紙板 d. textiles, whether natural or synthetic; 紡織品,無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 e. metallic materials with surface treatment (e.g.electroplating, anodizing)metallic samples with plating or surface treatment); 表面處理的金屬材料(如電鍍,陽離子鍍) f. mass coloured materials (e.g. impregnated wood and leather); 色塊(如浸漬木塊和皮革) g. materials intended to leave a trace (e.g. the graphite materials in pencils and liquid ink in pens) 沒有固定形狀的材料(如鉛筆中的石墨材料或鋼筆中的墨水) h. plaster 石膏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requiremen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ulations for cadmium in europe 歐洲不同國家對於鎘的法律和要求(3) countrynetherlands 荷蘭 sweden 瑞典 uk 英國 switzerland 瑞士 germany 德國 scopea,b, c,d, f,g eha,b,c, d,e,f, g ha*, g eb.c. d.f hea,b, c,d, f,g ha*, g eb,c, d,f h requirement100 ppm nd2 ppm 75 ppm *0.1 % n d 0.01 % *nd100 ppm *0.1 % nd0.01 % * remarks備註: *: applicable if the plaster is colored, the limit refers to that of colored material 如果石膏是有顏色的,限量指標將參考色塊的限量值 *: 0.1% paints for high zinc content限量0.1%將針對高鋅含量的油漆。 mg/kg=ppm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76/769/eec -有關某些危險物質和製劑限制銷售和使用的指令 歐盟理事會在1976年7月27日,頒佈了有關某些危險物質和製劑限制銷 售和使用的指令 (76769eec),限制某些有害物質及混合物的銷 售及使用,該指令通常被稱之為“限制指令”(limitations directive),包 括所有行業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但它並不適用於特定的產品 中的化學物質。它有眾多修正案,對適當產品中的確認的有害物質單獨 給予指令號並進行禁用,如91/338/eec(鎘指令,76/769/eec第10號修正 案)等。 該指令限制了41類,共138個物質。其中還對石棉等的應用有相關的標誌 要求。 目前,被許多工廠禁用或限用的物質,以及歐盟指令準備強制性禁用或 已經被禁用的物質大多源于此項指令。它被認為是“有害物質限用”指令 之母。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ospar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簡介 ospar協定於1998年3月生效,責成締約方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 ,運用預防方針和最好的環境工藝技術和環境保護方法,防止和消除東 北大西洋海洋環境的污染 它是由原1972年在挪威奧斯陸簽署的防止因傳播和航空器傾倒垃圾造 成海洋污染的協定(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marine pollution by dumping from ships and aircraft)和原1974年在巴黎簽署的防止陸 地資源造成海洋污染的協定(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marine pollution from land-based sources)。 ospar協定共對382個化學物質進行了限制 締約國:除奧地利、希臘和義大利外,所有的共同體成員國均是簽約方 。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 斯德哥爾摩公約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 斯德哥爾摩公約 背景: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全球性環境問題, 由於其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長距離遷移性,這種危害是長期而複雜的,因此 pops問題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以促成對 pops物質採取全球統一控制行動。 制定歷史: 經過長達四年的多輪政府間談判, 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2001年5月23日簽署 了旨在嚴格禁止或限制使用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這是 繼1997年達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之後,國際社會為改善環境和 保護人類健康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確定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 艾氏劑、氯丹、狄氏劑、異狄氏劑、七氯、滅蟻靈、毒殺芬、滴滴涕、六氯代苯 、多氯聯苯、二惡英和呋喃。 這些物質或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轉變為這些物質的物 質(如pbb/pbde在高溫下會轉變為二惡英)均已被許 多國家、地區、行業、生產者定為禁用物質。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我國二噁英類物質污染現狀令人擔憂。1997年香港環保署 因深圳海灣產的蠔(牡蠣)二噁英含量嚴重超標而全面禁止進口 ,損失人民幣上億元。我國目前仍在生產pops物質五氯苯酚(農 藥殺蟲劑,伴生副產品是二噁英物質)並在江蘇一帶使用。 隨著pops公約的實施,我國進出口商檢部門急需我國二噁英 污染的法規和評價標準。1999年歐盟公佈了環境荷爾蒙物質控制 新標準後,兔肉雞肉等食品的出口受到重大打擊,當年損失達七 十億元。如果能把損失的十分之一預先投在二噁英的污染防治基 礎研究上,也許可避免如此重大的損失。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鹿特丹公約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內容 鹿特丹公約由三十條正文和五個附件組成。其核心是要求各締約方對某些極危 險的化學品和農藥的進出口實行一套決策程式,即事先知情同意(pic)程式。 公約以附件三的形式公佈了第一批27種極危險的化學品和農藥清單: 2、4、5 涕 ,艾氏劑 ,敵茵丹 ,氯丹 ,殺蟲脒 ,乙酯殺蟎醇 ,滴滴涕 ,狄氏劑 ,地樂酚和地樂酚鹽,1,2-二溴乙烷(edb),敵蚜胺,六六六(混合異構體),七氟, 六氰苯,林丹,汞化日物,烷基汞化合物和烷氧烷基及芳基汞化合物 農藥,五氯苯酚 ,久效磷(有效成分含量超過600g/l的可溶性液劑) , 甲胺磷(有效成分含量超過600g/l的可溶性液劑) , 磷胺(有效成份含量超過1000g/l的可溶性液劑) , 甲基對硫磷(有效成份含量為19.5%、40%、50%、60%的乳油及有效成份含量為1.5% 、2% 和3%的粉劑) , 對硫磷(除懸浮劑(cs)以外的所有制劑一氣溶膠、可粉化的粉劑(dp)、乳油(ec)、顆 粒 劑(gr)和可濕牲粉劑(wp)-均在此列)56-38-2 , 青石棉 工業用, 多溴聯苯(pbb) ,多氯聯苯(pcb),多氯三聯苯(pct) , 三(2,3-二溴丙磷酸酯)磷酸鹽 鹿特丹公約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巴塞爾公約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簡介: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該公約通常簡稱巴塞爾公約 。1989年3月22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持,115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巴塞爾簽 署了巴塞爾公約。 但該公約並未禁止有毒垃圾的出口,而只要接受國同意,有毒垃圾出口就是 合法的。1995年9月22日,近100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簽署了巴塞爾 公約的修正案反對出口有毒垃圾的協定,這個協定禁止發達國家 以最終處置為目的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有毒廢棄物,並規定從1998年1月1日起 ,發達國家不得向發展中國家出口供回收利用的有毒垃圾。但是時至今日, 美國仍然拒絕簽署這項公約。 該公約中應加控制的廢物類別共47項(廢物組別y1-y47), 其中y46( 從住家收 集的廢物)和y47( 從焚化住家廢物產生的殘餘物) 為其中須加特別考慮的廢 物類別。 公約還包括廢棄物的處置、檢驗、特點 美國ods標籤規定; 日本的臭氧層保護法。 國際主要臭氧層保護法律及規定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1985年3月,21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簽署了關於 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標誌著保護臭氧層國際統一行動的開始。為 了能夠真正對cfcs等ods的生產、使用實際國際控制。 1987年9月16日,24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簽署了關於消耗臭 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截止到2002 年2月,加入維也納公約的國家有184個,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 的國家有183個。 目前,公約締約方已召開了5次締約方大會,議定書締約 方召開了13次締約方大會。根據議定書的要求,發達國家已經於 1996年1月1日基本完成了主要ods的淘汰。議定書同時要求發展 中國家於2010年實現對主要ods的全部淘汰。由於多邊基金所提供的 財務支持,在國家方案已獲執委會批准的100個第五條款國家(即發展 中國家)中,70多個國家承諾在2010年前提前實現主要ods的淘汰, 同時還有很多國家承諾對部分受控制物質提前淘汰,這些將大大減少 對臭氧層的損害。 維也納公約和蒙特利爾議定書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維也納公約 1985年3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有21個國家的 政府代表參加的“保護臭氧層外交大會”。會上通過了關於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 ,標誌著保護臭氧層國際統一行動的開始。 公約的宗旨是:為了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各締約方應採取適當措施,控制足以 改變或可能改變臭氧層的人類活動,以免受到由此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公約還對締約方提出要求: (1)通過有系統地觀察、研究和資料交流,從事合作,以期更好地瞭解和評價人類 活動對臭氧層的影響,以及臭氧層的變化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 (2)採取適當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從事合作,協調適當的政策,以便對本國的某些 人類活動,在已經或可能改變臭氧層而造成不利影響時,加以控制、限制、削減或禁 止; (3)從事合作,制訂執行本公約的商定措施、程式和標準,以期通過有關控制措施 的議定書和附件。 維也納公約雖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控制協議,但卻為會後採取國際性控制cfc的 措施做了必要的準備。公約在1985年3月22日的全體大會上一致通過,並於1989 年9月生效。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蒙特利爾協議及其修正案 簡介: 198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由23個國家共同簽署了要求所有國家參加的 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了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生產量 和消耗量的限制進程,標誌國際社會認識逐漸一致,並聯合行動。 議定書有20個條文及1個附件:其主要內容有: 一、限制物質為二組8種。含氯氟烴5種:r11、rl2、r113、r114、r115, 鹵族化合物3種,halon1211、halon13ol、halon24q2; 二、限制進程為1989年7月起對這8種限制物質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凍結在1986 年的水準; 三、1992年起禁止從非締約國進口限制物質,不得從締約國進口含有限制物 質的製品,禁止締約國給非締約國經濟援助來生產限制物質; 四、對於人均消費量小於0.3公斤國家,限制時間可推遲10年執行; 五、今後將定期修改協定條文。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蒙特利爾協議及其修正案 修正案: 議定書至今已經過了4次修正和2次調整。它們分別是: 1990年6月在倫敦召開的第2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倫敦修正案; 1992年11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第4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哥本哈根修正案; 1995年12月在維也納召開的第7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維也納調整案; 1997年9月在蒙特利爾召開的第9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蒙特利爾修正案; 1997年在蒙特利爾召開的第9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蒙特利爾修正案。 1999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第11次締約方會議上形成的北京修正案; 議定書及不同的修正案中規定了相關的受控物質和淘汰時間表,只有批准加 入某修正案的國家才履行該修正案提出的受控義務。截止到2002年2月,有183個國家 批准加入了議定書,163個國家批准加入了議定書倫敦修正案,140個國家批 准加入了議定書哥本哈根修正案,78個國家批准加入了議定書蒙特利爾修正 案,27個國家加入了議定書北京修正案。 在若干修正案與調整案之中,對發展中國家具有最重要意義的當屬倫敦修正案 。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蒙特利爾協議及其修正案 修正案: 1990年在倫敦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上提出了議定書的倫敦修 正案,其修正的主要內容是; 一、受控物質從原來的8種增加到20種,而且規定,發達國家締約國,上 述20種受控物質,除1,1,1三氯乙烷時限可延長到2005年外,其他金 部在2000年1月1日停止消費; 二、倫敦修正案把原議定書中第十條“技術援助”改為“基金機制”, 規定締約方應設置一個機制,建立一個多邊基金,確定了建立保護臭氧層的 國際資金機制,為發展中國家締約國實現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控制措施提 供援助; 三、規定發達國家必須以公平和最優惠的條件向發展中國家締豹國迅速轉 讓替代品和有關技術,發展中國家執行控制措施的能力將系於財務合作和 技術轉讓的有效實行; 四、在表決程式,與非締約國貿易及退約等條款中刪去了對發展中國家歧 視或明顯不利的條款。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japanese law and regulation 日本法律和規定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japanese environment law 日本環保法規 自2001年開始規劃由拋棄型進入迴圈型的社會,採 用全部回收再生(total recycle)或零廢棄(zero waste) 的觀念 全面走向迴圈型社會,必須依靠綠色的設計和綠色 的採購。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the basic law for establishing the recycle-based society 日本迴圈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 該法規公分3章32條,自2000年6月生效。 第一章: 一般項目(第1-14條) 第二章: 形成迴圈型社會的基本規劃(第15-16條) 第三章: 形成迴圈型社會的基本政策 (第17-32條)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the basic law for establishing the recycle-based society 日本迴圈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 一般項目 第3條:說明迴圈型社會推動的必要性 第4條:說明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分工 第5條: 如何避免物料及產品變成廢棄物 第6條: 規定可回收資源之回收和廢棄原則。 第7條: 規定可回收支援之間的回收定律,以再利用為優先。其次是可再 生,接著是熱回收、最後再考慮處理。 第9、10、11、12條: 有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 企業和一般大眾的責 任.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the basic law for establishing the recycle-based society 日本迴圈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 形成迴圈型社會的基本規定 政府有責任建立迴圈型社會的基本規劃,包括原則,有系統的推進,有“中 央環境審議會”提供意見,環境部研究準則,在2003年10月交內閣審定. 第16條規定其他相關國家政策和法規需該法規性配合.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japanese environment law 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 逐步推廣.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hinese relational law中國相關法規 建立“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 的初步設想 生產者責任制的意義 提高責任意識,以源頭為控制,採用環保設計; 發揮企業在技術人才銷售服務上的優勢,最大限度實現回收和再利 用.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hinese relational law中國相關法規 建立“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 的初步設想 產品範圍 電視, 電冰箱, 洗衣機, 空調, 電腦等; 新: 鼓勵回收和處理其他廢舊電子電器產品. 經費方案 方案1.: 生產企業繳納費用,用於補貼廢舊家電回收和運輸費用 方案2.: 生產企業不繳費,實行完全的市場化運作 國家計畫控制 市場化運作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ountermeasure 應對措施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國際大廠環境 管理物質要求 國際環保要求 和法律指令 國際或國內大的一 級供應商的環境物 質管理要求 國內較大的二級供 應商的環境管理物 質要求 材料工廠 零件工廠 oem工廠 countermeasure應對措施 requirement chain 要求鏈 intertek 協助服務 協助工廠解讀 國際環保要求 協助建立環保 品質保證要求 和體系 協助輔導工廠建立環境品質保證體系和管理要求 協助工廠瞭解和理解國際環保要求 協助工廠通過以上各級大廠的環境物質管理要求和審核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ountermeasure 對策 主要措施 環境品質保證管理體系的建立(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system 或 iso 14040 series) - 工廠自身體系的建立 - 綠色供應鏈的建立 產品不含有環境管理禁用物質的保證 - 產品的環境管理物質的檢測和報告 - 材料和零件相關成分的瞭解和收集 - 相關化學物質的毒性和禁用資訊(msds)的收集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ountermeasure 對策 注意事項 環境方針 產品環保法規和客戶要求 產品的環境計畫 系統的溯源體系、監督和稽查 資訊的傳達 相關培訓 確認將自己的和客戶的要求傳達到供應商 確認將客戶的要求轉為公司的規定 採購的管理,綠色供應鏈的管理和建立 進料,製造過程和出貨的檢驗 產品設計管理和設計變化的管理 生產的管理,包括倉儲、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和污染物的混入 異常情況的處理和不合格產品的管理和溯源 環境管理物質相關檔資料的記錄和管理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ountermeasure 對策 產品不含有環境管理禁用物質的保證 產品的檢測和報告自己工廠成品的監測和對供應商報告的要求 及檔系統的建立; 對原材料化學物質含有情況的瞭解和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資訊。 相關化學物質的毒性和禁用資訊(msds)的收集; 對供應商管理體系的審核。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countermeasure 對策 1.企業從現在開始必須把可回收設計列上議事日程,在產品設計和技術上有所提高,不斷跟上國 際潮流的發展 2.深入瞭解這兩項指令,找出適當的應對措施.同時應從現在起就開始準備工作. 3.應對策略圖解. 應對策略應對策略 檢測驗證體系 客戶要求 國際法規 要求 設計方案策略 產品售價和行銷成本控制方案 外銷體系和策略 產品標準規範 資訊提供體系 weee處理代理體系 法律諮詢體系 資金(包括保證金)體系 檢測認證的成熟性 供應商的認證體系 符合性判斷 方法和標準的確認 資訊的更新 替代產品和材料的資訊 新的要求 環保設計理念 產品禁/限用重金屬/有機 物的管制 替代品和技術 產品可靠性 安規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產品設計 深層的含義: 對產品重新或局部進行修改設計 降低產品原料的重量 將不同原料的數量降到最自小 用能與其他產品相容的原料以便再利用 易拆解 採用可更換的零部件 選擇可回收、可迴圈再使用的材料 對生產者: 減少處理費用 對處理者: 增加處理工廠的利潤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weee directive 產品設計 產品的設計應當: 應允許有選擇性地淘汰處理某些原料和部件。 應鼓勵有利於報廢電子電氣設備及其部件和材料的分解與回收,特別是再利 用和再迴圈的電子電氣設備的設計和生產。 應採取適當措施以使生產者不會通過特殊的設計特徵或者生產工藝阻止報廢 電子電氣設備的再利用,除非這些設計特徵或者生產工藝工程式具有最大的優 點,例如,考慮了環境保護和/或者安全要求。 testing everywhere for markets anywhere 工廠環境計畫-檢測專案的選擇 (1) 根據歐盟指令-2002/95/eec(rohs) 第三組:參考專案,根據實際情況實施。 antimony, arsenic, beryllium, cobalt, seleni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