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工艺文件.doc_第1页
电线工艺文件.doc_第2页
电线工艺文件.doc_第3页
电线工艺文件.doc_第4页
电线工艺文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束 合銅 線 轉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廠成 品檢 驗 斷 線(或成圈)p v c絕緣料印 字火花耐壓試驗擠 包絕 緣裸 銅圓 線ajm工 藝 流 程 圖產品名稱名稱通用工藝產品圖號圖號xxxx-1-2009 spt型聚氯乙烯電線 注:標有符號的工序為安全品質控制點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 計xxx2009-06-30 審 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1頁 共 3頁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單號簽 名日 期批 准xxx2009-06-30轉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廠pvc護套料印 字 斷 線 (或成圈)成 品檢 驗擠包護套滑石粉絕緣線芯檢驗p v c絕緣料火花耐壓試驗擠 包絕 緣束 合銅 線裸 銅 圓 線ajm工 藝 流 程 圖產品名稱聚氯乙烯電線電纜名稱通用工藝產品圖號圖號 60227 iec 52(rvv)、 60227 iec 53(rvv)、h03 vvh2-f、h05 vvh2-f 型 聚氯乙烯電線 注:標有 符號的工序為安全品質控制點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 計xxx2009-06-30 審 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2頁 共 3頁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單號簽 名日 期批 准xxx2009-06-30轉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廠絕緣線芯檢驗滑石粉p v c護套料成 品 檢 驗 斷 線(或成圈)印 字擠 包 護 套成 纜p v c絕緣料火花耐壓試驗擠 包絕 緣束 合銅 線裸 銅 圓 線ajm 工 藝 流 程 圖產品名稱聚氯乙烯電線電纜名稱通用工藝產品圖號圖號 xxxx-1-009 60227 iec 52(rvv)、 60227 iec 53(rvv)、h03 vv-f、h05 vv-f、svt、 sjt、st 型聚氯乙烯電線 注:標有 符號的工序為安全品質控制點 注:標有 符號的工序為安全品質控制點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 計xxx2009-06-30 審 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3 頁 共3 頁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單號簽 名日 期批 准xxx2009-06-30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束絲工藝文件編號q/xxxx-2-2009圖號1.生產前準備工作1.1根據施工單,明確當天當班和生產任務,包括規格、技術要求等。1.2準備好一切生產用工具、量具、盤具等輔助設備。1.3根據生產不同規格,不同絞向與節距,進行齒輪變換。1.4檢查各部分緊固件是否鬆動或缺少,必須擰緊和補齊,檢查各部分齒輪是否完好,發現齒輪損壞進行修復和調換,檢查各種滑輪及軸承是否磨損或損壞,轉動一法蘭是否靈活。每次下班前,用油壺注上30號機油。1.5檢查車內收線盤是否上好。1.6逐盤檢查單絲是否符合工藝要求。2.操作要求2.1將每個符合品質要求的銅單線盤裝在束線機的放線架上,並套好定位套。2.2將每個線盤上引出的單絲分別穿入分線板(注意線必須均分)和線模。按順序穿入車內。經過筒體的導管導輪,經定速輪及排線架,最後固定收線盤上。2.3成束線穿到收線盤上後用手轉動幾圈,觀察絞制情況,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關閉防護罩後開車。2.4如遇放線盤吊刹等引起斷頭,自動停車後焊接或扭接在前單線斷頭處才能繼續開車。3.生產中品質控制3.1生產前半成品檢查3.1.1用刻度值為0.01mm的025mm外徑千分尺逐盤檢查單線直徑,防止搞錯規格。3.1.2檢查單線盤表面是否有抽刹,排線不好等品質問題。3.2中間控制和成品3.2.1認真做好自檢和巡檢工作,發現品質問題及時停車處理。3.2.2每盤落盤後操作工必須數根數和測節距,根數和節距應符合工藝要求或施工單技術要求。成品應系好產品標識卡,放在指定區域(成品區)3.2.3檢驗員對成品束線進行抽檢,並在產品標識卡注明狀態(合格、不合格)4.安全注意事項4.1機台操作工,應預先經過安全教育,熟悉操作要求及機器性能,取得上崗證,才能開車生產。4.2在換盤或焊接,扭結時,首先應關閉機器,等到換盤或焊接,扭接結束時,才能繼續開車生產。4.3機器運轉時,禁止對機器任何部位進行修理,並不准在傳動部位做任何清潔工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1 頁共 5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束絲工藝文件編號q/xxxx-2-2009圖號4.4當機器有故障影響產品品質時,必須立即停車,通知班長,班長根據經驗,粗略判斷故障產生原因,通知電工或機修工進行修理。4.5當調換規格和變換節距牙輪時,應注意螺絲必須旋緊。4.6在設備運行時,若確需打開防護罩門時,人必須站在機器的二側,不得站在門前,以免機內零件突然飛出傷人。4.7生產時嚴禁開無人車,防止事故發生。5.不合格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見表1:表1不合格品形式原因分析防止及解決方法翹線a、焊接不好b、扭接太長、不牢a、認真焊接b、認真扭接斷線a、放線張力控制不好b、退火銅線有搭、亂絲等不良缺陷a、套好定位套、並加適量潤滑油b、選用符合要求的銅線排線不好排線裝置太緊太松、排線失靈修理或更換搞錯規格未進行自檢、巡檢認真做好自檢、巡檢節距不符搭牙搞錯按工藝規定 搭牙缺根a、斷線後,沒有扭接b、斷線後逃頭a、斷線後,必須及時停車,並在前斷頭處扭接或焊接b、認真找出斷頭處。6.交接班注意事項6.1接班時,應提前10分鐘(不包括更換勞保用品時間)進入工作崗位,班長根據下達的生產任務,及時瞭解品質,設備情況,把生產任務以施工單形式下達到各機台人員。6.2交班時,認真、如實填寫交接班記錄,包括本班生產的品質,生產規格,完成產量數及餘下的各半製品銅線等情況,並交清設備運轉,電氣控制等情況。6.3交班前,打掃好機台周圍的衛生工作,並擦好機器。6.4若遇無人接班時,應切斷電源,關好門窗,經檢查確實安全時,才能離開工作崗位。7.束線工藝卡的編訂依據7.1束線工藝卡所規定的束線結構,節距長度、絞向、圓銅單線尺寸偏差和導體直流電阻是參照gb3953電工圓銅線、gb/t3956電纜的導體、jb8734電線電纜標準等標準對導電線芯的要求編訂。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2 頁共 5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束絲工藝文件編號q/xxxx-2-2009圖號7.2本束線工藝卡的工藝參數有些是根據理論計算和日常積累的資料編8.技術要求8.1束線用銅單線技術要求8.1.1銅單線表面應光潔,應無嚴重氧化變色,銅單線盤表面無抽刹,排線不好等缺陷,也不得有與良好工業品不相稱的其它缺陷。8.1.2銅單線標稱直徑的偏差應符合下表2的規定表2標稱直徑偏差0.100-0.1250.126-0.4000.0020.0038.1.3銅單線垂直於軸線的同一截面上測得的最大和最小值之差(f值)應不超過標稱直徑的絕對值。8.2中間控制技術要求8.2.1換盤時,應檢查單線直徑是否符合要求、根數是否相符。8.2.2當斷線或換單線盤時,扭接或焊接要認真細緻,同一截面上不允許有一個以上接點,兩接點的最小距離必須不小於300mm,單線0.20mm及以下者允許扭接,單線0.20mm以上必須焊接,注意接點處不能突出較大的疙瘩。8.2.3束線後,最後一層應與收線盤側板邊緣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宜束線過滿,以免使束線表面擦傷。8.3成品束線技術要求8.3.1束線落盤後,應由操作工按工序檢驗卡檢查其外觀,根數、單線直徑,絞向、束線節距是否符合要求。束線節距測量以退扭法,即退十個節距長度進行曲測量,測得資料除以10得出的資料就是束線節距實測值。8.3.2自檢後應及時系掛產品標識卡,填寫品名規格、數量/重量及狀態等,然後整齊堆放於待檢品區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3 頁共 5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束絲工藝文件編號q/xxxx-2-2009圖號9.工藝參數見表3、4表3標稱截面(mm2 )根數/單線直徑(mm)計算外徑(mm)_節距比節距長度不大於(mm)絞向20直流電阻不大於/km0.528/0.150.922523.0左39.00.516/0.200.9323.2539.00.7542/0.151.1328.2526.00.7524/0.201.1428.526.01.032/0.201.3138.7519.51.548/0.201.6140.2513.31.530/0.251.5939.7513.32.549/0.252.0350.757.98注:1. 0.5、0.75、1mm2 導體中單線最大允許直徑0.21mm。1.5、2.5mm2 導體中單線最大允許直徑0.26mm 2.根數/單線直徑,允許按客戶要求變動,但應符合標稱載面。 3.表中節距比(倍)和屯距長度僅供參考,不作考核依據。表4ul線規號awg截面mm2根數/單線直徑mm計算外徑mm節距長度不大於mm絞向直流電阻/km20標稱最小180.8230.79847/0.151.2032向22.05171.041.0159/0.151.343217.45161.311.2726/0.2531.503813.85151.651.6048/0.211.6938左11.0142.062.0241/0.2531.89448.7123.313.2465/0.2532.30515.48105.265.1680/0.293.01643.45注:(1)根數/單線直徑允許按客戶訂貨要求變動,但截面mm2必須滿足最小要求。 (2)導體中單線直徑允許範圍sjt st spt-3型18-14awg 0.127-0.254mm 12-10awg 0.127-0.404mm spt-1 spt-2 svt型0.127-0.16mm (3)spt-2型 導體中單線最大允許直徑0.254mm,但標誌應僅用於一般用途延長線元件的字樣。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4 頁共5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束絲工藝文件編號q/xxxx-2-2009圖號10.齒輪變換見下表5、6表5標稱載面(mm2 )根數/單線直徑(mm)節距比(倍)節距度不大於mm變換齒輪牙數ab0.528/0.152523.053350.516/0.202523.2553350.7542/0.152528.2553350.7524/0.202528.553351.032/0.202532.7562261.548/0.202540.2566221.530/0.252539.7566222.549/0.252550.756622注:“a”為蝸輪軸齒輪。“b”為牽引軸齒輪。表6ul線規號awg截面mm2根數/單線直徑mm節距長度不大於mm變換齒輪牙數標稱最小ab180.8230.79847/0.15 323020171.041.0159/0311.2726/0.253383420151.651.6048/0.21383420142.062.0241/0.253443820123.313.2465/0.253513816105.265.1680/0.29644014注:“a”為蝸輪軸齒輪、“b”為牽引軸齒輪。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5頁共 5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檢驗卡片工序名稱束絲工序檢驗文件編號q/xxxx-3-2009圖號1.適用範圍本束線工序檢驗卡適用於本公司束線工序全部產品的檢驗。2.操作工自檢專案、檢驗方法及要求2.1外觀、根數、絞向2.1.1要求:束線外觀應光潔,排列應緊密整齊,不應有喇叭形等不良排線缺陷。根數、絞向應符合束線工序卡規定。2.1.2 檢驗方法:外觀、根數、絞向用目測和讀數檢查。2.2 銅單線直徑2.2.1 要求:束線用銅單線直徑偏差應符合束線工序卡規定。 2.2.2 檢驗方法:銅單線直徑用0-25mm、刻度值為0.01mm外徑千分尺測量2.3 節距2.3.1 要求:束線節距應符合束線工藝卡的規定。2.3.2 檢驗方法:節距測量用0-250mm、刻度值為1.0mm的鋼進尺測量,用退扭法測量10個節距長度後,計算出單節距。2.4 自檢狀態標識 操作工自檢後應及時掛上產品標識卡,填寫、規格、檢驗狀態,然後按定置區域堆放整齊。自檢不合格的應注明不合格原因,然後按定置區域堆放。為了易於辯別,應同時作好檢驗狀態標識。3. 檢驗員檢驗專案、檢驗方法及要求。3.1 外觀、根數、絞向3.1.1要求:同2.1.1條3.1.2檢驗方法:同2.1.2條3.2 銅單線直徑3.2.1 要求:同2.2.1條3.2.2 檢驗方法:同2.2.2條3.3 節距3.3.1 要求:同2.3.1條3.3.2 檢驗方法:同2.3.2條3.4 自檢狀態標識檢查3.4.1 要求:每盤成品束線都應掛產品標識卡,自檢合格或不合格都應注明狀態,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餘才夫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1 頁共 2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檢驗卡片工序名稱束絲工序檢驗文件編號q/xxxx-3-2009圖號並填有來源、規格、標識日期。不合格品應在狀態列注明不合格原因,堆放區域正確、檢驗狀態標識明確。3.4.2 檢驗方法:目測法檢驗4. 檢驗規則4.1 檢驗頻次或檢測數量見表1表1人員操作工自檢檢驗員巡檢檢驗員抽檢檢驗規則檢驗項目檢測頻次或檢測數量外觀、根數、絞向落盤後,逐盤檢查、全檢每天抽查不少於3次每班以同一機台生產的同一規格為一批,按ii/aql=2.5抽檢。外觀、單線直徑上放線架前逐盤檢查全檢節距落盤後,逐盤檢查、全檢自檢狀態標識自檢後,每盤都應掛上4.2 抽驗時,樣品全部合格,則該批產品合格品,抽檢時如有不合格品,應剔除不合格後再進行複檢。在複檢時應加來檢查,複檢合格,則該批產品為合格品;複檢不合格,應對該批產品進行全檢,合格為合格品,不合格為不合格品。例外:對自檢狀態標識沒有執行或規格等填寫與實際不符的不合格項,如產品合格的仍應判產品合格;對操作工應判產品合格。但對操作工應進行必要的教育或經濟處罰.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餘才夫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2頁共2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成纜工藝文件編號q/xxxx-6-2009圖號1. 適用範圍適用于絕緣線芯絞合成纜,以便在擠包圓型護套線時,外表平整、光滑。2. 生產前準備2.1操作工應按規定提前10分種進入車間,明確生產任務。2.2按工藝要求變換節距。2.3清除成纜機周圍雜物及障礙物。3. 操作要求3. 1操作工必須熟悉各種規格的絕緣線芯外徑、結構尺寸。3.2操作時排線必須平整均勻,而且保持一定的張力,防止線芯在成纜機上鬆散而搞亂,吊斷。3.3將2種或3種符合生產任務的線盤分別裝在成纜機上,收線盤裝入收線位置的軸上。3.4將成纜的線芯拼攏穿過成纜機軸孔中。3.5成纜時,應先檢查成纜節距無誤後,才能正式開機生產。3.6成纜接頭應把絕緣剝去後,導體剪掉一半繞緊,接頭處不能大於成纜外徑,並在接頭處做好記號。4. 品質控制4.1成纜後的線芯不能出現倍股現象。4.2成纜節距應均勻一致,並符合工藝要求。4.3收線盤排列整齊、平整 。4.4成纜時,最後一層應於收線盤側板邊緣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宜成纜過滿,以免使成纜線表面擦傷。4.5成纜分色規定。4.5.1一般要求任一多芯電纜均不應使用不是組合用的綠色和黃色。(ul電線除外)4.5.2二芯電纜60227iec52(rvv)、60227iec53(rvv)、h03vv-f、h05vv-f、h05rn-f、h07rn-f型、棕色、淺蘭色;ul系列為黑、白色。4.5.3三芯電纜60227iec52(rvv)、60227iec53(rvv)、h03vv-f、h05vv-f、h05rn-f、h07rn-f型:棕色、淺蘭色、黃/綠雙色;ul系列為黑、白、綠色。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1頁共 4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成纜工藝文件編號q/xxxx-6-2009圖號5. 安全注意事項5.1操作工必須受過專門技術培訓教育,合格並持證上崗。5.2開車前必須檢查機器的安全裝置,籠罩是否牢固。5.3生產者不能在絞籠部停留。5.4上、下盤必須把轉盤妥善固定後操作。5.5機器運轉時禁止注油、清洗或修理機臺上、下盤。5.6禁止把工具或其它東西放在機器上。5.7機器開動時,禁止靠在機器或安全裝置上,禁止在機器上方傳遞任何物品。5.8當機器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停車,並通知班組長處理。5.9工作結束或中途停車時,應立即切斷電源。6.產生廢品的原因及解決辦法見表1表1種 類原因分析解決方法成纜機上有劃傷在收線盤邊上有劃傷收線盤裝線不能超過盤側板絞線節距不符合無級變換節距沒有調節好按工藝要求,通過無級變換,更新調節節距線芯破股、倍股收線盤與放線盤之間的張力不相符調整各收、放線盤,使張力相符。收線盤排線高低不平1. 排線絲杆無潤滑油2. 絲杆磨損大1. 及時潤滑2. 請機修工修理7.交接班注意事項7.1操作工應將成纜線盤堆放整齊,以免相互之間碰傷。7.2提前10分鐘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好交接班記錄,搞好環境衛生。7.3保管好本班工具、量具等。7.4對本班產品區分檢驗狀態分別堆放,並掛上產品標識卡。8.成纜機工藝卡8.1技術要求a. 絞合節距應符合工藝卡的規定。b. 成纜絞向為左向。c. 成纜間隙允許用天然或合成纖維填充圓整,或者線上芯上包帶,或者用護套料擠滿成纜間隙填充。d. 成纜線芯分色應明顯。e. 短頭長度成纜應大於20m。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2頁共 4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成纜工藝文件編號q/xxxx-6-2009圖號最外層不允許有碰傷,擦傷等不良缺陷8.2成纜機工藝卡見表2、表3。表2 型號線規號awg芯數絕緣計算外徑mm成纜計算外徑mm成纜節距不大於mmsv,sve,sveo,svoo,svo,svt,svtoo,svto1822.04.0351722.144.28381622.34.6381832.04.3441732.144.6511632.34.9551sj,sje,sjoo,sjo,sjeo,sjeoo,sjt,sjto,sjtoo,sjew,sjoow,sjeoow,sjttw,sjtow,sjtoow1822.785.56511722.945.88511623.106.20571523.296.58571423.496.98641223.997.98761025.410.06891832.785.98571732.946.32571633.106.67641533.297.06641433.947.50831233.998.58891035.4011.61102st,stoo,sto,stw,stoow,stow1822.785.56511722.945.88511623.106.20571523.296.58571424.288.56641224.789.56761025.4010.80891832.785.98571732.946.32571633.106.67641533.297.06641434.289.20831234.7810.28891035.4011.61102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3 頁共 4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成纜工藝文件編號q/xxxx-6-2009圖號表3型號規格(mm2 )線芯計算外徑(mm)成纜計算外徑(mm)成纜節距不大於(mm)60227iec52(rvv)20.520.7530.530.751.982.191.982.193.964.384.264.7155.4461.3259.6465.9460227iec53(rvv)20.752121.522.530.753131.532.540.754141.542.550.755151.552.52.42.573.063.712.42.573.063.712.462.612.914.092.462.612.914.094.85.146.167.425.165.536.627.985.946.57.039.876.647.057.8611.0267.271.9686.24103.8872.2477.4292.68111.727782911248690100143h03vv-f20.520.753g0.53g0.751.982.191.982.193.964.384.264.7155.4461.3259.6465.94h05vv-f20.752121.522.53g0.753g13g1.53g2.52.42.573.063.712.42.573.063.714.85.146.167.425.165.536.627.9867.271.9686.24103.8872.2477.4292.68111.72h05rn-f20.752121.530.753131.52.42.573.062.42.573.064.85.146.165.165.536.6267.271.9686.2472.2477.4292.68h07rn-f2121.522.53131.532.52.573.063.712.573.063.715.146.167.425.536.627.9871.9686.24103.8877.4292.68111.72注:成纜節距為參考尺寸,不作考核用。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4 頁共 4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擠塑機工藝文件編號q/xxxx-4-2009圖號1.適用範圍適用于擠包pvc絕緣、pvc護套的所有擠塑機工藝。2.生產前準備工作2.1操作工應按規定提前10分鐘進入車間,明確當班生產任務。(包括產品、任務、數量和特殊要求等)2.2準備好生產時需要的工具、工裝、工位器具、量具等一切輔助工具。2.3檢查機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機器運行是否正常。2.4對機器排線絲杆,各潤滑點應加適量的潤滑油。2.5準備對一切符合品質要求的原輔助材料(根據施工單技術要求、選用不同等級、顏色的pvc塑膠,選用符合要求的束線、銅單線或絞線)。2.6選取適當的模具,安裝在擠塑機上,並根據規定選取過濾網(選用60目不銹鋼網和80目的銅絲網)。2.7上好符合要求的半成品線,系好牽引線。3.操作要求3.1機身溫度接近工藝控制要求時,方可開車。開始開車時,把少量料加入料斗內(料必須乾燥,必要時用烘乾機處理),待塑膠慢慢排出機頭,並且具有一定的塑性,再安放好過濾網(兩層60目的不銹鋼絲網,中間夾一層80目的銅絲網),裝上全適的模具。(注意:如果前班生產的產品顏色和本班不一致時,應將前班遺留在擠塑機中的pvc料徹底排除乾淨,以免影響產品外觀品質。)3.2在擠出塑化較好時,開始調偏芯度,偏芯按出料偏轉方向進行調節。在擠出塑膠管狀時,看哪面厚就緊哪面的螺絲(指擠管式),擠壓式則反。待塑膠管四周均勻後,再穿線芯,把它繞到收線牽引裝置上。機身溫度達到工藝控制要求時,開快螺杆轉速,並開動收線牽引。(開啟冷卻水,絕緣線芯,絕緣電線根據工藝卡要求進行火花試驗,絕緣電線、護套電線、電纜表面進行印字)。電線 電纜經牽引輪,排線架繞到收線盤上,或裝入合適的容器中。3.3用千分尺或遊標卡尺測量電線外徑(電線外徑按工藝規定控制)。並對螺杆,牽引速度進行適當調節。在正常情況下,應再檢查一次偏芯情況。3.4生產進程中,要求每2小時左右填寫質控點記錄一次。4.生產中品質控制4.1電線應擠包結實、光滑平整,表面無粒子,斷面無氣孔,無嚴重粗細不均,無嚴重絞距形。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1 頁共 11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擠塑機工藝文件編號q/xxxx-4-2009圖號4.2生產中每到一個頭子要檢查偏芯情況,測量外徑尺寸。4.3電線電纜表面印字(包括凹印),字跡必須清晰,不得有斷字,字跡有重影等不良缺陷。4.4經常注意冷卻水、pvc料供應情況。水量大小應合適,水量過大則電線表面易起泡,水量過小則起不到冷卻作用。pvc料應適時予以補充,防止因斷水、斷料影響品質。4.5換顏色要清楚,不允許同一根線上有兩種顏色出現(黃/綠雙色顏色線除外)。4.6排線要整齊,收線力度要均勻。滿盤線芯離側板邊緣要有適當餘地。4.7每盤電線落盤後。應掛上產品標識卡,注明品名、規格、來源、日期。經自檢合格,然後才能交驗。經檢驗員檢驗後,在產品標識卡上注明狀態。5.安全生產事項5.1擠塑機操作工,應經過安全教育,熟悉機器性能以及本工藝要求,取得上崗證,才能上崗生產。5.2機身溫度達不到工藝控制溫度時,不允許開車生產。5.3螺杆禁止空轉。5.4設備起動時,應通知移動/轉動部位的人離開。5.5機器運轉時,禁止對機器進行任何修理,不准在轉動部位做清潔工作。5.6發現機器突然失靈或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及時通知機修工進行修理。5.7停車穿頭或裸線進行火花電壓箱,應關閉火花機電源,以免發生事故。5.8開車時必須把膠塊拉清,以防止膠塊帶入水槽或電壓箱,造成事故5.9保持設備周圍環境衛生,成品、半成品、線盤應按指定地點堆放整齊。6.不合格品產生原因及解決辦法見表1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2 頁共 11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擠塑工藝文件編號q/xxxx-4-2009圖號表1廢品種類產生原因解決方法偏芯1、模芯、模套距離未調好2、模芯沒有上緊3、模芯、內有回料4、模套承線部分過長5、模芯磨損起糟6、機頭內料壓力不均7、線芯彎曲不直1、調整模芯模套距離2、上緊模3、清除回料4、調換模套5、調換模芯6、改變機頭溫度7、調換線芯偏芯變動1、模芯模套距離太大2、模芯孔太大3、機頭加熱不均,導致料塑化不一致4、校正螺絲滑牙5、模芯軸鬆動1、縮短模芯,模套距離2、調換小孔徑的模芯3、調節機頭溫度4、更換螺絲5、調換模芯軸外徑粗細不均1、收放線不均勻2、模芯過小3、模套過小4、牽引輪上線打滑5、收線裝置運轉不均勻6、機身溫度太高7、擠管式生產,拉伸比太大1、調節收放線張力2、調換大的模芯3、調換在的模套4、線在牽引輪多繞幾卷或增加收線張力6、降低機身溫度7、調換模具或移動模具距離脫節1、料斗內料用完2、加料口溫度太高3、機身溫度太高1、重新加料2、降低加料口溫度3、降低機身溫度表面平整無光1、模套太大2、外徑過小3、模套溫度過低1、調換口徑小的模套2、按標準控制外徑3、提高機頭溫度表面粗糙有粒子1、機身溫度太低2、塑膠品質差1、提高機身溫度2、調換塑膠斷面起孔表面起泡1、線芯有水2、塑膠有水或潮濕3、擠出溫度過高1、烘乾後再用,或送線時注意水2、調換塑膠或烘乾再用3、降低擠出溫度舊底圖總號底圖總號設計xxx2009-06-30審核xxx2009-06-30日期簽名標準化第 3 頁共 11 頁 更改標記數 量更改圖號簽名日期批 准xxx2009-06-30 jm工藝說明工藝名稱擠塑機工藝文件編號q/xxxx-4-2009圖號7.交接班注意事項7.1接班時,操作工應提前10分鐘進入車間,及時了品質、生產設備情況。班長根據下達的施工單任務,逐一分配給擠塑機操作人員。7.2交班時,應填寫好交接班記錄,包括本班生產的規格、產品品質、完成數量以及剩下的半製品材料、模具、工具告訴下一班。並交清設備運轉,電氣溫度控制等情況。7.3下班前要做好本機台周圍場地的清潔工作,把生產工具整理好,廢絲、廢料堆放好,做到井井有條。7.4如遇無人接班時,應關閉好所有電源。8.擠塑機工藝卡、溫度控制、工藝參數、配模尺寸要求。8.1 45型50擠塑機主要擠包絕緣線芯和絕緣電線。8.2擠包的絕緣厚度及電線外徑應符合工藝卡規定。見表2、表3表2型號標稱截面mm2導體種類導體計算直徑mm絕緣標稱厚度mm絕緣外徑(外形尺寸)最小mm最大mm60227iec52(rvv)0.550.930.51.982.060.7551.140.52.192.2960227iec53(rvv)0.7551.140.62.402.521.051.310.62.572.691.551.610.73.063.222.552.030.83.713.87h03vv-fh03vvh2-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