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doc_第1页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doc_第2页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doc_第3页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doc_第4页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 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累积 连累 连篇累牍 果实累累 b模特 模具 模棱两可 劳动模范c开辟 精辟 辟举为官 辟邪说 d量变 量刑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根深蒂固 老态聋钟 妍媸毕露 撕杀 b言简意赅 著之竹帛 烟消云散 疮疤c震聋发聩 芸芸众生 斩钉截铁 荟萃 d惊魂甫定 流言斐语 溘然长逝 宛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a .理念震荡反省 b .观念震荡 反思c. 观念振荡反省 d .理念振荡 反思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d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b“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c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d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的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世纪之初,我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其近日完成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将有可能出现增速回升,已经连续多年的增速下滑趋势将得到遏制。在乐观预测的同时,报告也指出,这种止跌回升仍将受多种因素影响。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国内科技进步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产业升级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此外,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当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因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增收。城市化发展滞后也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以上问题均为快速发展遭遇的新的制约“瓶颈”,只有尽快打破,才能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报告据此提出,必须加大对外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和研究,以及开发力度,并建议国家新增财政支出要大幅度增加科研开发投入,争取“十五”计划末达到gdp的1.5%;国企改革则着重抓好提高国企创新能力工作,同时,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以产业化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此外,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及解决农民增收等问题。7.文章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瓶颈”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很大程度的影响。b.“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c.“瓶颈”借代中国经济,表明了它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d.“瓶颈”比喻中国经济,表现其发展虽有不畅,但一定会走出困境。8.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其理由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国内科技生产的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而完全依靠国外,所以就造成了产业升级缓慢的局面。b.因为我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c.因为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新的制约。d.因为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发展的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的收入。9.文章对于打破“瓶颈”向国家提出了建议,下面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议国家新增财政支出,要增加科研开发的投入,争取十五年后达到gdp的1.5%。b.建议加大对外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研究,必须加大开发的力度与广度。c.建议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产业化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d.建议在国企改革中,重点抓国企的创新能力,建议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的收入。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正当世纪之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完成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研究课题,课题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速已回升,连续多年的增速下滑趋势已得到遏制。b.课题报告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既有乐观的预测,也有不甚乐观的担心,这是因为止跌回升将会遭遇“瓶颈”。c.课题报告科学地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会遭遇新“瓶颈”作出了全方位的分析,又有理有据地向国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d.课题报告的建议,可分6个侧面,它们是:引进创新国外科技,增加科技开发投入,改革国企抓好其创新能力,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又言:“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者除赋额。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减税。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 乞敕所司处置。”帝悉报许。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提升官职b、锄豪强,植良善 培植,帮助c、宜皆如诏书从事 应该d、钟尝丁母忧 忧愁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 有邹亮者,献诗于钟 激于义而死焉者c 或为匿名书毁亮 为其不可得而法d 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安陵君其许寡人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为民“兴利除害”的一组是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锄豪强,植良善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况钟年轻时得到尚书吕震的赏识,被推荐授于官职,后因尚书蹇义、胡濙等推荐做了苏州知府。b、况钟刚到苏州的时候,装着办事无主意的样子,僚属都认为他容易对付,他摸清情况后,严厉惩治了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员。c、况钟做了苏州知府时为民“兴利除害”,上疏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为军籍之事,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 他锄豪强,植良善,做了很多对民有利之事。d、况钟任满时,当地百姓都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并为他立祠。第卷(共108分)四、(20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6分)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3分)17、补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8分)(任选二题)(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分)(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4分)(3)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莫使金樽空对月。(4分)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8分)流浪的河流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注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祥,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辉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注流中:地名。18.纵观全文,找出几处与“水才是一个整体”相呼应的句子。(4分)19. “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如何理解划线部分的含义?(4分)20.“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与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两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简要分析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6分)2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 本文开篇描述河流和人类流浪的相似过程和不同归宿,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目的;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欲,才能最终走出流浪的误区。b. 本文把空间上的流浪行为,提升到心理上的流浪感层面,由对水的自由奔流的咏叹,引申出人生的意义,进一步升华了题旨,使全文富有思辨色彩。c. 本文将抒情、议论寓于叙述、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情理相通,既富有形象的生动性又富有说理的深刻性,是一篇类似于荷塘月色的抒情散文。d本文第三段描写冷水河,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冷水河细、清、静、荒凉的特征,为后文作者探寻河流的归宿并引出对流浪的感悟作铺垫。e. 结尾句中“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是指“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和“流动的水”,因为正是这些“河流”和“水”,才使“我”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真谛。六、(10分)2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春风春雨春花灿灿, 。彩笔如花写就辉煌事业, 。23沿着下面一段话的思路,讲究一点幽默,续写两三句话,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小段落。(3分)中国有了不起的“吃文化”: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吃黄牌”、“吃官司”24教师节到了,春晓杂志决定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刊。请你以主编的名义,给“专刊”写“编者按”。要求:用稿件的篇名串联起来,感情真挚,在60字以内。稿件篇名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灵的灯光、我的老师、我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等。(3分)七、(60分)2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地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请你从“负重”“生命”“健康”“坚韧”“意义”等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作为关键词,自行组合命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行组合命题时可以增加相关词语。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2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 d(a选项,果实累累的“累”读li,意为果实连接成串,其他都读li;b选项,模具的“模”读m,其他都读m;c选项,辟举为官的“辟”读b,意为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其他都读p。)2.b(a老态龙钟,厮杀;c振聋发聩;d流言蜚语。)3. a(“观念”指思想意识,“理念”多指好的、新的观念。“振荡”是物理学名词,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震动,动荡。“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4. b(a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句中的用法是望文生义。c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d“感同身受”意思为“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自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新解: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同亲身经历过一样)b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这里的用法符合语境。)5. 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改为“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d搭配不当,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6. b(a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冒号,表总结上文; c“钢琴诗人”需要打引号,表特定称谓。d句号放在引号内。)二、7. b 解析:“瓶颈”本指瓶子上部较细的部分,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文中用来比喻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8. a 解析:“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其理由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而不是完全。9. d 解析:a项对概念理解不当,“十五”即第十个五年计划。b项中的“再创新的研究”应为“再创新和研究”,短语中为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c项中概念不清,文中未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10. a 解析:a项理解不当,把原文中的可能性都变成了肯定性。三、11、d(应为“丧事”)12、a(均表示“凭”的意思,“凭官吏的身份/凭什么”;b项 “向 / 被” c项 “写作 / 因为” d项“他们的 / 一定要”)13、c(写他“有谋略”,写他“措施具体”,写他“用人不疑”)14、c(“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的说法不当,“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意思是说这1240人服军役到只到自身,不再让他们的子女因他而服军役)四、15、(1)他刚到任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2)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16、(1)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17、(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181)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2)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3)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4)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5)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4分。)19河流的流浪是奔向成熟的生命过程;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地统一起来。(2分)而人类的流浪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是丧失目的和方向的;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内在精神虚弱贫瘠。(2分)20不相同,(1分)前者是指有着“青绿的巴山蜀水和汹涌澎湃的涛声的嘉陵江”的家乡。后者是指浩瀚真实的心灵之乡。(1分)前句引出下文反思,为后文作铺垫。后句收束全文,升华题旨。(2分)作者认为河流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我们: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河流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2分)21b d (a项中“描述”改为“点明”,去掉“相似过程”;c项应为“前半部分以描述为主,后半部分侧重议论抒情,是不同于荷塘月色的哲理散文”;e项中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不对。)22喜酒喜歌喜气洋洋;春风似剪裁成锦绣江山。23说明:考查语句的扩展能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考生扩展的语句,能和前面呼应,语意完整即可。略举几例:这“吃”是“遭遇”“承受”,由身体而至精神;请吃、吃回扣,则身体精神兼而有之,中国的语言形象,也够厉害,当吃不当吃,还真要想一想。最古怪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连“堑”也讲究“吃”,你说中国人思维中有多少是不能吃的?24示例:亲爱的读者,当你走进我们时,也走进了第二十三个教师节。老师,我的老师,是你用心灵的灯光驱散了我心中阴霾,你分明就是那个托起明天太阳的人!在这充满温情与祝福的日子里,我将拾掇你的足音,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是我的理想,正如一首歌唱到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5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