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1页
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2页
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3页
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4页
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共30分;第11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120分。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俜(png) 笃(d)信 肋(ni)骨 力能扛(gng)鼎b.端倪(n) 僭(jin)越 脖颈(gng) 胼手胝(zh)足c.溘(k)然 惨怛(dn) 祛(q)除 噤(jn)若寒蝉d.剽(pio)掠 侪(chi)辈 嫉(j)妒 生机盎(ng)然2.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报歉 火食 谙熟 一愁莫展b.安分 钓竿 冒然 道貌岸然c.喝彩 涅磐 频律 走投无路d.渲泄 荟萃 家俱 憨态可掬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要解决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监管不力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改革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b. 如此重大的事情,厂长况且不能个人做决定,他一个科长,竟然违反规定擅自做主,这小伙子也太不知深浅了。c. 陶渊明厌弃了黑暗的官场,毅然归隐后过着瓜田李下悠闲自得的生活。d.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住房、医疗和反腐败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充分体现了委员日益增强的参政议政意识和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感。4.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流动人才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开始主动与各地人才市场联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更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b. 从目前已经发掘的资料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古代民俗学的起源是从诗经就已经开始了。c. 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 一部名为“一生守候”的马季先生自传体,正在由团结出版社加紧运作,不日将与读者见面。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57题面对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核尘埃,专家指出,不要恐慌,冷静面对是应对之策。专家指出,空气中总是漂浮着各种尘埃,在出现核事故的地方,有些尘埃就会沾染上放射性元素,这些尘埃就被称为核尘埃。这些尘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们漂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区大幅扩大,甚至进入全球大气循环到达世界各地。来自环保部的信息表明,截至3月15日10:00,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我国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安全状态。环保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和跟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进展,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信息。针对“核尘埃”能不能飘散到我国的问题,专家指出,空气里面的“核尘埃”应当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般核反应堆都有至少三重保护壳,日本福岛核电站有两台机组发生的爆炸都只损伤了外壳,并未影响到核芯。核电站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137和碘-131,它们随爆炸有一部分泄漏到了空气中,但它们的半衰期都比较短,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即使飘移到中国,多半也没有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介绍说,核技术除了用于发电之外,生活中也很常见,尤其用于食品保存方面。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它运用射线的照射对食品进行照射后,可达到杀虫、灭菌、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和延长货架期的效果。我国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早在1998年之前国家就已颁布批准了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固态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在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多个商业化规模的辐照装置。这个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虽然很多人不知道,但你吃的食品中,很可能就接受过辐照,比如方便面的调料包。王作元说:“核电站反应堆如果发生事故,可能会释放出有放射性的碘-131,这时候,应当加强对周围居民的碘预防。我们应当普及更多的核防护知识,尽力在事故发生之前就作好准备。比如准备好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稳定碘片的生产、储存、更新、发放等,未雨绸缪,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我们在正确认识核辐射的基础上,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辐射防护知识减少射线对人体的外照射,这主要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采用适当的屏蔽措施来实现;要尽力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内照射会对人体产生长期的危害,因此在辐射较高的场所,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护具,避免饮食。这两点对于直接从事放射及辐射性行业的人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普通民众应对核事故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例如,如无必要,尽量避免频繁x光检查,减少吸烟,远离煤矿粉尘,家居装修时要注意检测大理石类地板是否放射性超标等。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3月16日,有改动)5下列有关“核尘埃”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出现核事故的地方,空气中沾染上放射性元素的那些尘埃被称为核尘埃。 b核尘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们漂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c核尘埃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区大幅扩大,甚至进入全球大气循环到达世界各地。d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核尘埃,已经飘散到我国,但我们不要恐慌,应该冷静面对。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日本福岛核电站两台机组发生的爆炸都损伤了反应堆的三重外壳,对核芯的影响不大。b铯-137和碘-131是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c铀元素的半衰期都比较短,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d核技术除了用于发电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于食品保存方面,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就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环保部门将密切关注,加强监测,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恐慌。 b随日本核电站爆炸而泄漏到空气中的部分铯-137和碘-131,会在短时间内衰变而失去放射性,因此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它们对中国的影响。 c辐照技术能够用来对食品进行灭菌保鲜,我国颁布批准了相关的卫生标准,对辐照食品进行鉴定通过,所以说辐照食品都不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d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某些食品接受过辐照,如果知道,人们将会恐慌而拒绝购买这类食品。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注】辟雍:太学名。 宦寺:宦官。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怙:依仗b国之重事,黜幽陟明 陟:提升c愿亟窜之远方 窜:放逐d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未拜命,首抗疏劾贯论奏未终,上拂衣起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辞益坚,曰:“宁饿死。”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极力辞官,并表示宁愿饿死也不愿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1l.(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3分)译文: 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4分)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节选自孟子)(3)课内文言文考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尔来四万八千岁 ( ) 将进酒,杯莫停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 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 (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1) 飞湍瀑流争喧豗,_。 (李白蜀道难)3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4 _,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4)吴楚东南坼,_。 (杜甫登岳阳楼)(5)_,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甫客至)(6)去时里正与裹头, 。 (杜甫兵车行)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山 间 小 路(台湾)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随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捄、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院落,叫岳麓书院。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踽踽前行者的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什么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捄会面。他要和张捄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朱张两人来回渡湘江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弃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的命运。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地,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白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细读书院史,就会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近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14. 文章主要写岳麓书院,为什么却要从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写起?(4分)答: 15. 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6分)答: 16. 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答: 17. 文章为什么要以“山间小路”为标题?(6分)答: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8.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排序: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3分)三星堆祭祀境内各种奇诡怪异的形象从未见于著录,至今我们还不得不主要借助于有关中原文化典籍的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三星堆遗物的风貌和内涵。如关于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鸟等形象的认识,就不得不借助于我们已知的关于司神巫师、建木社树和龙凤等中原知识,来对三星堆遗物加以猜测性的对比,这就难免发生歧义,难以准确认识其真谛。三星堆文化的族属和文化渊源,若隐若显,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振荡,使我们至今对巴蜀内部的民族关系还难以从纷繁中理出头绪。三星堆文化还以遗迹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蜀城邦体系和错综复杂的古蜀王国体系,但我们仅凭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的蜀王世系的知识,无法为它找到文化学上的坐标定位。(1) (2) (3) 20.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戏剧团将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演出队伍,奔赴边远山区进行慰问演出。广大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节目。通过这一系列的演出活动,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1)必须删去的是 源:z,xx(2)不能删去的是 七、写作(本大题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不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国人都来抢光了!”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看到试图或已经“加塞儿”的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2012级上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案一、1.d ( a笃d 肋li b倪n c怛d 噤jn )2.b (a抱歉 伙食 一筹莫展 b 贸然 c涅槃 频率 d宣泄 家具 ) 3.a (a不力:不尽力,不得力。b“况且”应为“尚且”c瓜田李下:易引起嫌疑的地方。d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应改为“畅所欲言”。)4.a (b项“起源已经开始了”属于句式杂糅。c歧义,一是祁爱群很高兴,一是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d改“自传体”为“自传”,或在“自传体”后加“作品”。)二、5d(“已经飘散到我国”表述太武断,在文中第四自然段对能不能飘到的问题,专家还在讨论)6.b(a“三重外壳”“影响不大”等表述不合文意;c“铀元素”错,应该是“核电站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d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鉴定不是二十世纪末)7.a(b“根本不用担心它们对中国的影响”错,原文只是专家推测说“多半没有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c通过鉴定并符合卫生标准的辐照食品才有可能不影响健康;d“恐慌”和“拒绝购买”过于武断)三、8d(“详”通“祥”,吉利 。)9b(不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10c(从文意看,“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的说法无中生有。)四、11(1) 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 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回到朝廷后就诬陷他。(2)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译文: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3)从那时以来 请 确实 “刑”通“型”,做榜样 被 满足,饱食12.(1)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清静寂寥(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触景生情,引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2分,环境特点、作用各1分)(2)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和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赏析: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这句一方面是为末句作铺垫(由于“秋阴不散”故有“雨”;由于“霜飞晚”故“留得残荷”),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作用。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又何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这首诗虽然写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写得历历如画,但它并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宿骆氏亭”所见所闻是“寄怀”的凭借,“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后两句暗藏彻夜不眠之意,诗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说是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的。诗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五、14.以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开篇,突出其幽静的特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类比长沙岳麓山的小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正题,为下文写岳麓书院作铺垫;将“小路”与众多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15. 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2分);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2分)。16. 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书院的宁静清幽,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并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千年历史中曾经的“不平静”。17. 以“山间小路”为题用意深远。从结构层面看,“山间小路”是全文的线索,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山间小路”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过去的书院和现在的书院,小路上曾走过许多的思想家,小路见证了太多文明的兴衰,所以它象征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六、18 19. 形象记载缺乏,难以准确认识遗物。族属渊源模糊,难以理清民族关系。邦国体系复杂,难以定位文化坐标。20.必须删去的是 2、5、7不能删去的是1、3 文言文译文:陈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