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电化学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研究 专业班级 07环境监察01班 学 号 0701070130 学生姓名 周雄军 学 院 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指导教师 王营茹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30 日电化学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研究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mmethylene blue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学生姓名 周雄军 指导教师 王营茹 摘 要亚甲基蓝(mb)是印染废水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硫氮杂苯染料,常被用作生物染色剂、氰化物的解毒剂、氧化指示剂和化学分析试剂,而它又不易被一些常规的方法所降解,所以很容易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国内部分染料厂废水处理工艺及效果看出,采用传统的物化、生化的方法处理染料废水,较难达到去除效果、经济成本、生态保护的统一,同时色度仍不易达标。因此,氧化能力较强,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电化学氧化技术就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论文通过配置一定浓度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采用最近广为关注的新型电极材料钛基镀层电极,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化学处理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电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外加电压为6.0v,ph4.00,极板间距为1.0cm,亚甲基蓝起始浓度20mg/l,温度为3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的条件下,电解处理2小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即可达97.7%。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定了亚甲基蓝电解反应前后溶液cod和to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溶液的cod值先逐渐减小,然后又缓慢上升,2小时后cod的去除率为68.8%。同时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溶液的toc值是逐渐减小,2小时后toc的去除率为61.5%。这表明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亚甲基蓝变成了其他小分子的有机物,而没有完全矿化。关键词:电化学处理;钛钌电极;亚甲基蓝abstract methylene blu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dyeing wastewater,it is a mixed nitrogen and sulfur dyes benzene,often used as a biological stain, an antidote for cyanide oxid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reagent indicator,and it is not susceptible to degradation of some conventional methods, so it is easy to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dye from the domestic part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results see,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biochemical approach to wastewater, it is harder to remove the effect of economic cos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unity, while color is still not easy to compliance.therefore, the oxidation abilit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of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dye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new way to deal with. articles by configuring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methylene blue standard solution, using the recent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 titanium-based coating electrodes, the use of control variables to study the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methylene blu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lectrolysis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ed voltage is 6.0v, ph 4.00, the plate spacing of 1.0cm, methylene blu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0mg / l, the temperature is 30 ,electrolyte (na2so4) 0.5%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lectrolysis for 2 hours, the removal rate of methylene blue can be up to 97.7%.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lectrolysis reaction of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of cod and toc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electrolysis reaction, the cod value of the solu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at first and then rise slowly, 2 hours after the cod removal rate was 68.8%.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lectrolysis reaction, the toc value of the solution is first decreased, then increased slowly, 2 hours after the toc removal rate was 61.5%. this indicates that with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ylene blue into the other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but not completely mineralized.key words: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ti ru electrode;methylene blu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文献综述11.1亚甲基蓝11.1.1 亚甲基蓝的物理性质11.1.2 亚甲基蓝的化学性质11.1.3 亚甲基蓝的应用21.1.4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21.1.5实验对比41.2电化学51.2.1课题背景51.2.2环境污染物的电化学处理方法61.2.3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71.2.4环境污染物电化学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81.2.5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9第二章 实验部分102.1 实验试剂及仪器102.1.1 实验药品10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102.2 实验装置图102.3 模拟废水的配置112.4 实验方法112.5 取样方法112.6 分析方法112.7 实验原理12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133.1亚甲基蓝的基性133.2 标准曲线的制作133.3电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研究143.3.1 溶液ph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43.3.2 外加电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53.3.3 电解质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53.3.4 极板间距对亚甲基蓝去处率的影响163.3.5 溶液的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73.3.6 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83.3.7 电解时间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193.4 机理分析203.4.1亚甲基蓝溶液cod标准曲线的制作203.4.2电解前后亚甲基蓝溶液cod去除率的变化203.4.3亚甲基蓝溶液toc标准曲线的制作213.4.4电解前后亚甲基蓝溶液toc去除率的变化223.5结果分析233.6本章小结24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254.1结论254.2建议25参考文献27致 谢30iii第1一章:文献综述1.1亚甲基蓝1.1.1 亚甲基蓝的物理性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mb,分子式为c16h18cln3s,分子量为319.85,熔点为190,别名:次甲基蓝;亚甲蓝;品蓝;美蓝;四甲基蓝;盐基湖蓝;碱性亚甲蓝;亚甲基天蓝;碱性蓝9;三水合亚甲基蓝;氯化四甲基硫堇是一种红色闪金光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难溶于冷水及醇,加热则易于溶解,稍溶于酒精则呈蓝色;遇浓硫酸呈黄光绿色;稀释后呈蓝色;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1g溶于约25ml水、约65ml乙醇,溶液为天蓝色,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和苯。1.1.2 亚甲基蓝的化学性质水溶液遇锌粉和稀硫酸能褪色,但暴露空气中能恢复,若加氨水则恢复更快。能与多数无机盐生成复盐,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呈紫色或出现暗紫色沉淀。亚甲基蓝指示剂还原态呈无色,氧化态呈蓝色,性质敏感。1.1.3 亚甲基蓝的应用 (1)可用于麻、蚕丝织物、纸张的染色和竹、木的着色,应用范围广泛。(2)还可用于制造墨水和色淀及生物、细菌组织的染色等方面。(3)它可与碱性紫5bn和黄糊精以78:13:9的比例拼混成碱性品蓝。(4)可作为细菌染色剂,血清蛋白生化检验时配混合指示剂,配置脱落细胞检验染色液,制备碱性美蓝染色液,氧化还原指示剂,测定汞,锡。(5)还原滴定剂,用以沉淀高氯酸盐和铼酸盐,还可广度测定硒和钼。(6)亚甲基蓝在好氧细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好氧细菌经过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环境(添加亚甲基蓝的培养液)变弱酸性,亚甲基蓝由氧化态的蓝色变成还原态的无色,所以可以检测好氧细菌的存在。(7)优等品亚甲基蓝可用于杀菌。(8)用于新材料开放1.1.4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大户。据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排放量约为3 * lo6 -4*106m3d,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废水中的有机组分大多以芳烃及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以及极性基团。废水中还含有较多的原料和副产品,如苯胺、酚类以及无机盐等。另外染料生产品种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氧化方向发展。染料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范围大、组分复杂、浓度高、色度深等特点使得染料废水处理难度加大。总的来说,染料废水处理主要有以下难点:一是cod高,难以降解。废水cod高,bodcod较低,一般在020.4之间,即可生化又不易生化。一些染料厂为提高去除率,采用增加絮凝和生化反应时间或采用活性碳吸附等工艺。然而这会导致污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大、流程长、工程费用高,而且处理效果仍难令人满意。二是色度高,脱色困难。印染废水的色泽深,用一般的生化法难以去除,严重影响受纳水体外观。国内外对染料的脱色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不同的废水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染料生产中间品类多,类别复杂,疏水性亲水性阳离子或阴离子等各种类型染料都混合在废水中,造成技术治理上的困难。亚甲基蓝又是印染废水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硫氮杂苯染料,常被用作生物染色剂、氰化物的解毒剂、氧化指示剂和化学分析试剂,而它又不易被一些常规的方法所降解,所以更易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理论上讲,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可以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如物理化学方法,常用的有离子交换、超滤、吸附法、膜技术等。化学法,如混凝法、氧化法、电解法等。生物法,厌氧耗氧工艺等。辐照法及超声波降解方法。从国内部分染料厂废水处理工艺及效果看出,采用传统的物化、生化的方法处理染料废水,较难达到去除效果、经济成本、生态保护的统一,同时色度仍不易达标。因此,氧化能力较强,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电化学氧化技术就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亚甲基蓝作为印染废水的典型代表,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亚甲基蓝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处理亚甲基蓝的方法有很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主要有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法,电芬顿法,电催化法,光催化法,光电催化法,吸附法等。(1)fenton试剂氧化降解亚甲基蓝1 h2o2初始浓度、fe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对fenton试剂降解亚甲基蓝都有影响,且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在一定实验条件下,fenton试剂氧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动力学是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为-dc/dt =o.184 2exp(一353/rt)h2o20.88561始fe2+0.88319始 在fenton试剂的作用下,mb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其反应实质是fe 2 + 和h202 的链反应催化生成氧化性很强的o h 自由基,从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效果好、设备简单、反应速度快、无选择性、反应彻底、可自动产生絮凝的特点。(2) 电芬顿氧化降解亚甲基蓝2在fenton试剂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电极牺牲阳极的电芬顿处理方法,尤其是在阴极外加活性炭纤维这种较新型的电芬顿组合方式上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阳极fe-2efe2+;2h2o-4eo2+4h+,阴极02+2h +2eh202;2h20+4eh2+2oh一,该反应利用了阴极产生的h202和阳极氧化产生的fe2+构成了一个芬顿体系,产生oh,达到高级氧化的目的。具有节省药剂费用、氧化剂费用、有效降解有机物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不会产生由fe(oh)3污泥形成的污染,而且目前阳极的选材亦不断更新,以避免处理过程中的缺陷,发展前途广阔。(3)电催化氧化亚甲基蓝3通过电极和催化材料的作用产生的h2o2 和羟基自由基0h 等活性基团的氧化作用,将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环境可以接受的小分子物质,不仅操作简便、降解速度快,具有易建立密闭循环和无一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极具产业前景的清洁净化方法。(4)光催化氧化亚甲基蓝4 光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地破坏许多结构稳定的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将其完全氧化为co2、h20等简单无机物。与传统的以污染物的分离、浓缩及相转移为主的物理方法相比,光催化氧化具有节能、高效、污染物降解彻底等优点。其中,锐钛型tio2催化具有活性高、性质稳定、无毒、成本低、抗化学腐蚀和光腐蚀等优点,是理想的光催化剂,利用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进行氧化处理。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空穴能够同吸附在tio2。粒子表面的oh一或h o发生作用,生成氧化性很强的羟基自由基(oh) 。oh 氧化溶液中的亚甲基蓝,破坏了亚甲基蓝的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亚甲基蓝的降解。(5)光电催化氧化亚甲基蓝5tio2光催化剂因具有氧化还原电位高、催化反应驱动力大、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和对人体无害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研究。然而粉末tio2使用中存在易凝聚、易中毒失活和难分离回收等缺点,基于此,光电催化氧化得以发展,研究表明:使用tio2光电极的光电催化技术可避免催化剂使用后的分离,在外加偏压的作用下,光生电子空穴得以分离,量子效率得以提高。(6)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6-7利用一些强吸附剂如改性焦粉(以废弃焦粉为原料,通过脱灰处理,采用过二硫酸铵化学改性焦粉,改性焦粉结构疏松,形成了具有一定吸附特性的孔隙结构)、活性炭等吸附分离亚甲基蓝,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净化率高、能耗低等优点。1.1.5实验对比1894年法国科学家hjh fenton发明用亚铁离子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oh,命名为fenton(芬顿)试剂 。1964年h_reisenhouser将芬顿试剂用来处理芳酚与烷基苯废水,让芬顿试剂走进了污染物处理的研究范围。fenton法处理印染废水与一般生物和化学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好、设备简单、反应速度快、无选择性、反应彻底、可自动产生絮凝的特点。电芬顿法是电化学和芬顿试剂结合利用的新型方法,具有高级氧化的一般特点:节省药剂费用、氧化剂费用、有效降解有机物,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不会产生由fe(oh)3污泥形成的污染。正由于这些好处,电芬顿法受到环保工作者的关注,以钛基电极电解处理亚甲基蓝废水与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虽同为电化学处理亚甲基蓝溶液的研究,但两者的实验差别较大,且优点很多:(1)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阳极即即铁丝网腐蚀较严重,而钛基电极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2)仅采用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去除率仅能达到70 以上,要想得到良好的去处效果,需另外添加活性炭纤维吸附剂。但是,加入炭纤维后的反应速率明显降低,而以钛基电极电解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在无需添加外助物的情况下,电解2个小时,去除率就能达到97.7%,既经济又高效。(3)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所有的反应都会使阳极产生黑色的粒状物,不溶于强酸强碱,且无法判断其具体结构式,为防止其进入溶液需更换阳极形态或增加保护膜。而以钛基电极电解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则没有此类现象的发生。(4)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去除率达到80%之后,继续反应就有可能会产生大量浑浊的沉淀,影响实验的进行和实验结果的探索,而钛基电极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5)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反应液中会生成大量的fe(oh)3沉淀,并且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若继续反应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又会褪色,影响实验的进行。而钛基电极亦避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钛基电极电解处理亚甲基蓝废水是在电化学处理亚甲基蓝的基础上,采用最近广为关注的新型电极材料钛基镀层电极作为阳极材料,不仅避免了传统电极材料会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耗损殆尽的问题,而且去除效果非常理想,这为阳极材料的选取和新的废水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1.2电化学1.2.1课题背景 染料纺织工业在我国和世界上都有很快速的发展,经济产值巨大,但是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其中以印染行业废水的污染最为严重,纺织印染废水的组成非常复杂,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如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染料废水含有大量的残余染料和助剂,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热、色度、酸陛、碱性以及其它可溶物质,除了色度,上述污染指标几乎均能用常规的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处理。现代工业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包括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和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工业技术两个方面,而电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之在这两个方面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电化学技术利用外加电场的作用,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系列设计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达到预期设计的目的和效果。它使用电子这一无毒、无害且价格低廉的强氧化还原剂,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控制电极电势,实现物质的氧化或还原。一方面,电化学技术可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是一种基本上对环境无污染的“环境友好”技术;另一方面,应用电化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环境污染物,对环境起间接保护作用,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重视8-11。尤其是难于生物降解、但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处理,是当前环境污染物处理相当活跃的领域。1.2.2环境污染物的电化学处理方法环境污染物的电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1)电沉积利用电解液中不同金属组分的电势差,使自由态或结合态的溶解性金属在阴极析出。适宜的电势是电沉积发生的关键。无论金属处于何种状态,均可根据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大小,由能斯特方程确定电势的高低,同时溶液组成、温度、超电势和电极材料等也会影响电沉积过程。(2)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2种,属于阳极过程。直接氧化是通过阳极氧化使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无害物质;间接氧化则是通过阳极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中间物质或发生阳极反应之外的中间反应,使被处理污染物氧化,最终转化为无害物质。对于阳极直接氧化而言,如反应物浓度过低会导致电化学表面反应受传质步骤限制;对于间接氧化,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在直接或间接氧化过程中,一般都伴有析出h2或02的副反应,但通过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势控制可使副反应得到抑制。(3)电化学还原通过阴极还原反应去除环境污染物。同电化学氧化一样,分为阴极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主要用于氯代烃的脱氯12和重金属的回收。(4)光电化学氧化亦称为电助光催化。通过半导体材料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能量,产生“电子一空穴”对,并储存多余的能量,使得半导体粒子能够克服热动力学反应的屏障,作为催化剂使用,进行一些催化反应。(5)电吸附利用电极作为吸附表面,像传统吸附过程一样进行化学物质的回收。它可以用来分离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物和其他物质。为了维持较高的吸附特性,一般采用大比表面积的吸附电极。(6)电凝聚电凝聚也叫电浮选,即依靠电场的作用,通过电解装置的电极反应,产生直径很小的气泡,用以吸附系统中直径很小的颗粒物质,使之分离;或者在电浮选过程中,选用铝质或铁质的可溶性阳极,利用电解来氧化铁屑、铁板、铝板等生成 fe2+、fe3+ 或al3+ ,再凝聚成fe(oh) 、fe(oh) 、a1(oh) 等沉淀物,以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在电凝聚方面的最新技术是采用活性碳纤维(acf)一铁复合电极对印染与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的电凝聚技术13,14。(7)电渗析依靠在电场作用下选择性透过膜的独特功能,使离子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液中,达到对离子化污染物的分离和浓缩。利用电渗析处理金属离子时并不能直接回收到固体金属,但能得到浓缩的盐溶液,并使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单阳膜电渗析法15。(8)电化学膜分离利用膜两侧的电势差进行的分离过程。常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分离16.1.2.3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阳极过程处理污染物阳极过程处理有毒物可以通过直接氧化或间接氧化来实现。在电镀工业中,为了得到致密的镀层,仍需采用大量的氰化物。对于含氰废水,传统方法是用氯和碱反应,将cn一转化为危害较小的氰酸盐。当氰化物质量浓度大于1 gcm3时,很容易产生hcn气体。应用现代电化学技术,采用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镍电极,在碱性电解液中氧化处理氰化物17,当cn-质量浓度较高时(1 gcm3),不仅不会产生hcn气体,而且成本更低。处理的氰化物质量浓度可以从1 0002 000 gcm3降到不超过1gcm3,残余的cn-再用氯酸盐进一步氧化。间接氧化法还可用于处理含酚废水,使用的电极应具有较高的析氧超电势,如ti02ti、sn02ti、pbo2电极或pt电极。首先,水被氧化为oh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吸附在电极表面与酚反应生成c02 18;或是通过间接电氧化的方式破坏有毒物,如ag+在阳极氧化为ag2+ ,在3060 下,ag2+ 可破坏有机物并可重复使用19。对于染料行业中的有机污染物如蒽醌、三苯甲烷以及其他含氮染料等,可用氧化铷、氧化镁、氧化钴、氧化铅或以石墨为基质的钛涂层阳极,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氧化,或使用可溶性阳极(如钢)进行电凝聚。demmin等20 研究了这种吸附,认为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到fe(oh)2、fe(oh)3 絮体上,可以用弗林德理希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含氮染料氧化后的降解产物通常是c02、n2,还可能形成芳香烃、芳香酯、酯肪烃等。(2)阴极过程处理污染物在电镀、冶金及印刷工业中常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一般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但对于碱性溶液中的络和金属离子,此法并不十分有效。而且现今金属沉淀产物的运输、倾卸、储存越来越受限制,成本日益增加。应用电化学技术,采用两维电极反应器(金属离子质量浓度13 gl)或者三维电极反应器(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约100 mg/l,特别是当质量浓度小于1 mg/l时),可以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控制在满意的水平。一种在欧美已商业化的三维电极反应器enviro电解槽,在几分钟内被处理的金属浓度可降到原始浓度的千分之几,金属离子的处理负荷高达200 gl,填充粒子可用化学法再生。在添加和取出颗粒基质的过程中不间断产生固体金属沉积,同时解决了早期流化床应用中出现的沉积颗粒结块、金属在进料器和膜上沉积、膜破损以及系统难以放大等问题,使电解液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加,即使是低浓度溶液,或只经单一流程,离子浓度都会明显改变,这种电解槽在许多工业领域均获得了应用。含铬溶液在许多行业均有应用,如在电镀、金属加工中用作氧化剂或还原剂。铬在这些行业的废水中以六价形式存在,毒性很高。用不分区的反应器(andco chemical crop公司处理工艺),以冷轧钢板作电极,使溶液中的cr被还原为cr3+,反应式为:3fe2+ +cro42-+4h203fe3+cr3+8oh一,用间断性酸洗的方法可以回收电极上的cr(0h) 沉淀或者向溶液中加人次氯酸钠使铬以重铬酸盐的形式回收.直接的电化学还原还被用于水中含卤有机物的处理,即所谓的电化学脱卤反应。如用碳纤维填充床阴极在30 min内可使水中五氯代酚浓度由5omgl降至05 mgl21,但完全脱氯的效果很低。最近merica22副等用电化学还原技术处理甲醇一水混合液中的六氯代酚,电流效率可达60。1.2.4环境污染物电化学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存在问题电化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物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能源消耗量大;电极材料消耗过多;操作工通常对电化学装置不熟悉;当反应物浓度不高时,处理时间延长,电流效率降低(2)对策通过改变现有反应器的结构,提高被处理流体的流速来增加流体的扩散速度,采用多阴极或膨胀阴极来提高电极比表面积,增加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提高电流效率;将电化学技术与其他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相结合使用。以电沉积为例,当系统中含有的物质种类很复杂时,用一些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萃取(去除系统中的部分溶解有机物)、活性碳吸附、化学氧化(除去一些无机离子)、气提(除去系统中的部分溶解性气体)预先处理废液,可以使金属的处理与回收率达到最佳。以国外离子交换法与电沉积相结合处理金属废液为例,在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树脂中的氢离子与介质中的金属发生交换,结果相当于金属废液被浓缩,其中金属质量浓度可从几个mgl达到30 000 mgl,树脂可用酸液清洗再生。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清洁技术”,尽管在国内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其中不少已达到工业化水平,但是还在不断发展中,特别是在电极的结构材料、电极的选择性、电极的活化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电化学家与环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电化学技术将会在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2.5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加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而且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23-24。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探讨电解处理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即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溶液ph、溶液的初始浓度、电解过程的温度、电解时间以及在最佳处理条件下,电解处理亚甲基蓝标准溶液反应前后溶液cod和toc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降解机理。第2二章 实验部分2.1 实验试剂及仪器2.1.1 实验药品实验使用的主要试剂有亚甲基蓝(分析纯,scrc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如表2.1表2.1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仪器名称生产商电子精密天平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5b)国华电器有限公司cod测定仪hach 美国哈希公司多组输出直流电源中国重庆水浴恒温振荡器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数显酸度计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j-88微型加热搅拌器中国重庆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oc测定仪hach 美国哈希公司2.2 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图如图2.1电源电极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水浴恒温振荡器图2.1电解实验装置图2.3 模拟废水的配置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00g亚甲基蓝粉末,定容于2000ml容量瓶中,放置24h或者加热一段时间,亚甲基蓝浓度为100mg/l。2.4 实验方法用量筒量取400ml模拟废水倒入500ml烧杯中,钛钌电极作阳极,钢板作阴极,两极板间距可调,调节溶液ph,加入一定量的na2so4做电解质,于一定温度下进行相关试验。2.5 取样方法间隔一定时间(30min)用移液管取样,每次取样5ml,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10%的naoh及10%h2so4调节ph,静置3-5min后测定。2.6 分析方法电解前后水样中的亚甲基蓝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以去离子水为参比,在其特定的最大吸收峰处,测定其吸光度。2.7 实验原理电化学处理主要原理包含了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与亚甲基蓝的作用过程和亚甲基蓝分子到达电极表面的电子直接传递过程。在支持电解质na2so4的作用下,通过外加电压的作用,电解水分子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它能氧化降解亚甲基蓝,从而达到去除亚甲基蓝的作用。第3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1亚甲基蓝的基性在亚甲基蓝的浓度为01610-5 moll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测得亚甲基蓝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5b)中的最大吸收峰为663nm。3.2 标准曲线的制作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050g亚甲基蓝粉末,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配置成50mg/l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1ml、4ml、2ml、3ml、5ml于5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定容,配置成1mg/l、4mg/l、2mg/l、3mg/l、5mg/l的标准溶液。然后以去离子水为参比,在其最大吸收峰处测定其吸光度。纪录并计算标准曲线。亚甲基蓝标准曲线如图3.1图3.1 亚甲基蓝的标准曲线y=5.686x+0.1138(r2=0.9981)y-溶液的浓度x-吸光度3.3电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研究3.3.1 溶液ph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用钛钌电极做阳极,钢板为阴极电极,极板间距2cm,外加电压6v,用10%的naoh及10%h2so4调节ph,室温下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ph条件下(ph=2.00、ph=4.00、ph=6.00、ph=8.00、ph=10.00)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2所示。图3.2溶液ph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由图3.2可知, 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逐渐降低,从ph2.00时的40%降到ph10.00时的30.1%,最后趋于平缓,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在ph2.00时最佳。这主要是因为ph值对处理液中亚甲基蓝的存在形式和阳极的吸附程度有较大影响,从而使亚甲基蓝的去处效果相差较大。ph值越低,单位能耗也越低,去除效果也越好,而且亚甲基蓝能与多数无机盐生成复盐,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呈紫色或出现暗紫色沉淀,大大影响电解去除效果。本法对于酸性较强的染料废水具有优越性,可以不经稀释或中和调节而直接处理25。但从电解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在保证有机物能被充分氧化分解的前提下,选择较为适宜的溶液ph值约为4.00。3.3.2 外加电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用钛钌电极做阳极,钢板为阴极电极,极板间距2cm,溶液ph4.00,于室温下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外加电压(u=4.0v、u=5.0v、u=6.0v、u=7.0v、u=8.0v)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3所示。图3.3外加电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由图3.3可知,随着外加电压的逐渐增加,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先逐渐增加,到达最高峰之后又逐渐减小。这说明,在电解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压从4.0v增加到6.0v,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在阳极发生的直接氧化反应加快,去除率显著提高。当外加电压从4.0v上升到6.0v时,电解2小时pnp去除率从37.5%上升到49.4%。但随着电压继续增大,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且电极表面明显有气泡产生,有研究表明,随着电压升高,虽然阳极析出的氧增多,但电化学氧化指数降低,即电流效率降低26。因此,选择电解亚甲基蓝最佳的外加电压为6.0v。3.3.3 电解质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亚甲基蓝进水浓度为100mg/l,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电压为6.0v,极板间距2cm,溶液ph4.00,室温下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电解质浓度(0.3%、0.4%、0.5%、0.6%、0.7%)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4所示。图3.4电解质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4可知,开始时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升高,亚甲基蓝去除率逐渐增大,当其浓度为0.5%时,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最好为49.4%。但是电解质浓度超过某一限值后,去除效果逐渐降低最后趋于平缓。这是因为电场强度保持不变,增加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也必随之增加,用于对亚甲基蓝直接氧化的反应电流也增加,因此去除率增加。但电解质浓度也不宜过高,否则不仅增加能耗,而且会使降价速率有所下降27。因此试验中选择适宜电解质浓度0.5%。3.3.4 极板间距对亚甲基蓝去处率的影响亚甲基蓝进水浓度为10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用钛钌电极做阳极,钢板为阴极电极,电压为6.0v,溶液ph4.00,室温下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极板间距(d=1.0cm、d=1.5cm、d=2.0cm、d=2.5cm、d=3.0cm)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5所示图3.5极板间距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5可知,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处理效果逐渐下降,当d=1.0cm时去除率为60.1%,当d=3.0cm时去除率仅为40.7%。这是因为极板间距较小时,浓差极化的影响减少,超电势随之降低,从而提高电流效率28。因此,极板间距较小时,处理效果较好。所以选定电解的最佳极板间距为1.0cm3.3.5 溶液的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以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电压为6.0v,极板间距1cm,溶液ph4.00,室温下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6示。图3.6溶液的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由图3.6可知,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升高,亚甲基蓝的的去除效果逐渐降低,当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mg/l时,去除率为73.6%,当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去除率仅为36.4%,最后趋于平缓。这是因为当处理量一定时,浓度越低,其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也越小,处理量中所含的亚甲基蓝分子也越少,因而去除率较高,但是绝对去除率低;浓度越高,其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也越大,处理量中所含的亚甲基蓝分子也越多,因而去除率较低,但是绝对去除率高。综合考虑一般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含量和实验状况,选用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20mg/l。3.3.6 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2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用钛钌电极做阳极,钢板为阴极电极,电压为6.0v,溶液ph4.00,极板间距1cm,电解时间为2小时,考察不同温度(10、15、20、25、30)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7所示。图3.7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7可知,随着溶液温度的逐渐升高,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越来越好。当t=30时,去除率达到97.7%,这是因为亚甲基蓝难溶于冷水中,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可以使亚甲基蓝逐渐溶解完全。同时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电流的传质效率,使得亚甲基蓝的去处率大大增加。3.3.7 电解时间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2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用钛钌电极做阳极,钢板为阴极电极,电压为6.0v,溶液ph4.00,极板间距1cm,电解温度为30,考察不同电解时间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8所示。图3.8电解时间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9可知,亚甲基蓝去除率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从电解30min的57.8%上升为电解2小时的97.7%,同时随电解时间的延长,亚甲基蓝的降解速率降低,浓度变化趋于平缓。这是由于反应初始阶段亚甲基蓝浓度较高,能快速扩散到电极表面发生反应,所以氧化速度比较快。随电解时间的延长,电极表面由于反应物和中间体的吸附,电流效率降低。同时大部分亚甲基蓝结构已被破坏,单位时间内扩散到电极表面的亚甲基蓝减少,所以浓度变化趋于平缓293.4 机理分析3.4.1亚甲基蓝溶液cod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配置一系列浓度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和空白对照液,用cod测定仪分别测定其cod值,纪录并计算其cod标准曲线。亚甲基蓝溶液cod标准曲线如图3.10图3.10亚甲基蓝溶液cod标准曲线y=3.2314x2.8336(r2=0.9911)y-溶液的浓度x-溶液的cod值3.4.2电解前后亚甲基蓝溶液cod去除率的变化亚甲基蓝进水浓度为2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电压为6.0v,极板间距1cm,溶液ph4.00,电解温度为30,电解时间为2小时,用cod测定仪检测电解反应前后亚甲基蓝溶液cod去除率的变化,结果如图3.11所示。图3.11电解反应前后亚甲基蓝溶液cod去除率的变化 由图3.11可知,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od值先逐渐减小,然后又缓慢上升,这是因为在电解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强氧化性物质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亚甲基蓝,使得亚甲基蓝的浓度逐渐降低,溶液中的cod值就随着减小,但是随着电解反应的继续进行,亚甲基蓝被氧化降解成其他小分子有机物,使得溶液中cod值逐渐升高,所以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先逐渐增加,然后又逐渐减小,2小时后cod的去除率为68.8%。这表明,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亚甲基蓝变成了其他小分子有机物,而没有被完全矿化。3.4.3亚甲基蓝溶液toc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配置一系列浓度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和空白对照液,用toc测定仪分别测定其toc值,纪录并计算其toc标准曲线。亚甲基蓝溶液toc标准曲线如图3.12图3.12亚甲基蓝溶液toc标准曲线y=2.1078x5.2132(r2=0.9900)y-溶液的浓度x-溶液的toc值3.4.4电解前后亚甲基蓝溶液toc去除率的变化亚甲基蓝进水浓度为20mg/l,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5%,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电压为6.0v,极板间距1cm,溶液ph4.00,电解温度为30,电解时间为2小时,用toc测定仪检测电解反应前后亚甲基蓝溶液toc去除率的变化,结果如图3.13所示。图3.13电解反应前后亚甲基蓝溶液toc去除率的变化由图3.13可知,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溶液中toc值逐渐减小,即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逐渐增加,2小时后cod的去除率为61.5%。这与电解亚甲基蓝反应前后溶液cod的变化是一致的。 两者同时说明,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亚甲基蓝变成了其他小分子有机物,而没有被完全矿化。3.5结果分析亚甲基蓝的分子结果(如图3.14)复杂,发色团为复杂的含硫结构,助色团为氨基、甲基,因为其结构中的共轭链较长,助色团的增多,染料颜色也随之加深。电解反应前后,亚甲基蓝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而溶液的cod和toc值都是先逐渐减小,然后又缓慢上升,说明电解反应打断了亚甲基蓝分子中的共轭链,将结构复杂的亚甲基蓝转变成了其他的小分子有机物。图3.14 亚甲基蓝的分子结构3.6本章小结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压为6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攻克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列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报考指南笔试备考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司法局招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宿城区高层次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能源行业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模式与商业模式报告
- 合肥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基于多维度视角的剖析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预测题集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五周 76载荣光里我们茁壮成长-喜迎国庆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GB/T 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输电线路运行运维巡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