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二维室内定位算法的实现.docx_第1页
基于RFID的二维室内定位算法的实现.docx_第2页
基于RFID的二维室内定位算法的实现.docx_第3页
基于RFID的二维室内定位算法的实现.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rfid的二维室内定位算法的实现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 2011-3-9 15:33:18 关键词: 二雏室内定位 无线射频识别 嵌入式定位系统 rssi 时间: 地点: 用户: 标签类型: 工作频率: 标准: 实施公司: 方案解决商: 硬件提供商: 【提要】为了克服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室内定位的盲点,在rfid一维定位的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二维的室内定位算法,只需在室内摆放4个参考标签及两个远距rfid读取器即可实现二维定位,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另外,基于rfid技术设计了一套嵌入式室内定位系统,通过该系统对二维定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得到远距rfid读取器的不同二维坐标下的实验数据。为了减小rssi值受电波的影响引起定位的不稳定,算法中通过增加读取参考标签rssi值的次数的方法进行改善。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得,该算法可以实现准确及稳定的二维室内定位。 0 引言 目前rfid定位主要采用landarc及其衍生的方法。较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每隔12 m摆放一个参考标签,而且需要4个以上的远距rfid读取器,硬件成本较高。本文提出另一种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只需使用4个参考标签及2个远距rfid读取器,即可实现二维室内定位,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并弥补了gps只能进行室外定位的不足。1 研究方法11 一维定位 如图1所示,4个电子标签#1#4摆放位置固定。假设参考标签#1#4与读取器的距离分别为rx1,rx2,rx3,rx4,读取器接收到电子标签#1#4的信号强度指标(rssi)分别为sx1,sx2,sx3,sx4。由于在室内,rfid读取器除了接收电子标签直线传输功率外,也接收了反射功率pref以及误差功率perr。因此rfid读取器所接收到源自某一电子标签的总功率ptotal可表示为: 式中:perr为除了反射因素以外所造成的误差;ptr为电子标签所发射的瞬间功率;gt,gr为电子标签及读取器的天线增益;为射频信号波长。 由于信号强度指标rssi随着功率递增而递增,由式(1)可假设: 但是,实际测量中,很难知道ptr,ptotal,pref,perr这些参数值。为了实时测量rx的值,可由预先得知的(rx1,sx1),(rx2,sx2),(rx3,sx3)及(rx4,sx4)四组数据,以多项式来近似式(2)中的f(sx)函数。假设: 由式(5)、(6)可求得系数a0,a1,a2,a3。 实际定位可分为下列步骤: (1)由图1中位置固定的电子标签,可以得出(rx1,sx1),(rx2,sx2),(rx3,sx3)及(rx4,sx4)四组数据。 (2)由式(5)、(6)及这四组数据可算出多项式的系数a0,a1,a2,a3。 (3)远距读取器所读取的最佳rssi值是介于0256的整数值。可用sx值(0sx256),根据式(3)、(4)先算出所估测的距离rx,然后将已算出的(sx,rx)关系参数存储。待实际测量时,将此关系参数代入即可得到估测的距离rx。12 二维定位 在一维定位的基础上,可继续推导出二维定位的情况。就图2示意图而言,使用二个远距rfid读取器(x,y)及电子标签#1#4。假设待定位电子标签与远距读取器(x,y)的距离(rx,ry)与rssi值(sx,sy)的关系由式(7)(10)描述。其中系数ax0,ax1,ax2,ax3及ay0,ay1,ay2,ay3可由前述一维定位的方法推导出来。 由于图2中远距读取器(x,y)之间的距离固定而且已知,根据式(7)(10)可知二维平面上待定位电子标签的位置。根据此中位置方法,待定位电子标签的位置也可能是图2中水平轴以下的位置,如虚线所示。为了分辨出图2中待定位电子标签的水平轴上下两个不同位置,可摆设另一读取器。由于读取器所读到水平轴上电子标签的rssi值可区分出来,因此可分辨出水平轴以上及水平轴以下电子标签的位置。2 二维定位系统设计 该设计整体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服务器执行rfid定位程序,同时开启socket通信端口,等待接收来自客户端的一维定位数据。当serv-er端本身得到一维定位数据,也接收到client的一维定位数据后,再将最后定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客户端使用嵌入式系统(xscale架构pxa-270),主要外围装置有随身碟、控制面板、rfid读取器、ip分配器。当嵌入式系统启动时,挂载随身碟将指定的数据夹加载到内存,并执行设定的shell文件,rfid定位程序执行后,开启通信端口并启动rfid模块,当rfid定位程序得到一维定位数据后,通过局域网传送至server端。 进行rfid定位系统前,读取器与参考标签必须摆放在固定位置。服务器端主程序启动先读取settxt文件,以便预先得知参考标签的卡号以及服务器与参考标签的对应距离。接着,嵌入式系统发送命令至读取器,以便读取参考电子标签的rssi值,将所收到的rssi值储存至各个参考标签专用的阵列里。当多次读取到参考标签的rssi值以后,根据变异数剔除不合理的rssi,并且保留合理的rssi做平均,再将参考标签rssi值根据式(7)(10)使用查表法求得参考标签与读卡器的距离。上述的程序只需做1次即可,以达到误差校正的目的。而后执行发送命令给读卡器,并接收待定位标签的卡号及rssi值。待定位标签读取num次后作变异数处理,num值可视情况调整。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一维定位数据后,以一维距离为依据,换算出二维定位座标。 客户端执行动作与服务器端相似,差别在于,执行子程序时,主程序判断标志位是否为1,若条件成立,将一维定位距离显示在xscale-270的显示屏上,由socket端口将客户端一维距离数据传送至服务器端。3 测试结果 整体系统功能测试在室内实验室进行,因空间限制,定位的距离实验(x,y)坐标为(3 m,2 m)及(6m,4m)两组,服务器为原点(0,0)。每一个参考标签读取10组rssi值做变异数计算距离参数,定位标签读取5组rssi值做变异数再代入rssi值求得一维估算距离。将服务器与客户端得到的一维距离数据做换算后求得二维距离坐标,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观察到定位坐标在130 s内,(x,y)坐标变化浮动大。根据电波本身的特性,知道电子标签在固定位置不动,但rssi值却会有飘移的现象产生。根据此现象,在求得定位数据时,需增加读取参考标签rssi值的次数,以求得更精确的定位数据。 增加读取参考标签rssi值的次数为50后,定位的距离实验(x,y)坐标为(7 m,5 m)时实验数据如图5所示。定位结果发现准确性与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证明这种解决方法有效。4 结语 本文在一维定位的基础上,提出rfid二维定位技术,在二维平面上只需使用4个参考标签及2个远距rfid读取器即可实现室内定位。并设计了室内定位系统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得出二维定位的准确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