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一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2)鹰击长空,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6)得道者多助, 。(孟子公孙丑下) (7)天下兴亡,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6题(7分)过华清官绝句 华清官(唐)杜牧 (唐)崔橹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14除过华清官绝句外,再写出一篇我们课本中出现过的杜牧作品的篇名 。(1分)15杜牧笔下的华清官的特点是,而崔橹诗中的华清宫则显得。(2分)16这两首诗都是写华清宫,但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却并不相同,请对此写一段80字左右的简要的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心胃痛一证,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后凡有患心胃痛者。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醉花窗医案1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18“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2分)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故业医,货药饵。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20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 (2分)21文中王维藩的悲剧不仅在治病用药中发生,在其他方面也不乏这样的事例。请另举一例并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3分)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22在宋代,和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有“三苏”、曾巩和 。(1分)23本文的观点是 。(用原文回答) (2分)24对“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然而这中间盛世和末世的情况,也都是相同的。 b然而这中间由盛世到末世的转变,也都是一致的。 c然而这中间盛世和末世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相同的。 d然而这中间盛世到末世的道理,也都是一样的。2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4分) a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连普通人都是能够认识到的。 b人才对振兴国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作者认为盛世人才辈出,而衰世人才凋零。 d题为”兴贤”,意思就是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e盛世的君王重视人才的作用并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f对人才截然不同的态度,会导致国家命运的迥异。26(4分)文章运用了许多史实,从写法上看,起到了的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 (用自己的话概括)。高考文言文周周练二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 信而见疑,_,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 尘世难逢开口笑,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大音希声,_。 (老子)诸侯之地有限,_,_,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8分)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释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流景:流逝的年华。 记省(xng):清楚记得。14.词中,能明确表达“午醉醒来愁未醒”中“愁”的原因的词句是 。(2分) 15.对全词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上片写出诗人内心的愁闷无聊,时间由午后直至晚上。 b.“明日落红应满径”,写出诗人的想象,突出伤春之情。 c.“帘幕密遮灯”是写在花园里,因风大,灯火需要遮蔽。 d.这首诗表达出,封建社会不得志文人的叹老愤惋的情绪。16.“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张先的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为诗家称道。请对“弄”字的妙处,作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登扫叶楼记管同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注释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的“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四望:四望矶,山名。据晋书温峤传载: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 岑山:小山。 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 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差:尚。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可胜计哉()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 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18.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因相携以往验之以事 乃未始一至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a.组两字用法相同,组两字用法也相同。b.组两字用法不同,组两字用法相同。c.组两字用法不同,组两用法也不相同。d.组两字用法相同,组两字用法不同。19.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译文:_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译文:_20.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的原因是_ (用文中的词句回答)21.登扫叶楼观赏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墨翁传高启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衒璞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注释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墨沈:墨汁。玄圭:黑色的玉。衒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典出战国策:“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玄:这里指黑玉般的墨。泚然:冒汗的样子。弸(pn):充满。徼(jio):追求。22.因为墨翁坚持_的售墨原则,所以“酬弗当,辄弗与”,因而“其门落然”。(用文中词句回答)23.墨翁制墨的做法是_;逐利者售墨的做法是_。(用文中词句回答)24.作者引用墨翁的歌:“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是为了表现墨翁的品质(请填一成语)。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操杵臼”,“龟手黧面”表现了墨翁制墨时“用力甚勤”。 b.全文熔叙事与议论一炉,将要说明的道理寓于人物形象之中。 c.“他肆之屦恒满”中的“屦”,原指鞋,这里借指店中顾客。 d.墨翁是一位隐士。名字不为人知,服饰、行为、与常人不同。26.作者文末说“闻其言足以自警”,道出写作目的。但有人说,此文与其说是“自警”,不如说是“警世”,这篇文章目的在于“警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三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以赂秦之地, ; ,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2)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欧阳修伶官传序)(3)天姥连大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7)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416题。(8分)离亭燕张异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一带江山:指金陵(今南京)一带山水。低亚:低垂。14从题材看,这是一首写景兼 的词。(2分)15画线句中“浸”、“射”二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6清人况周颐评曰:“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意境极具苍凉萧远之致。请就此作具体评析。(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余十馀岁,颇能作时文,如明隆、万间短篇,一日可得四五首。先府君子容公观其文意,谓他日不患不文,而经书尚未尽读,遂不令复作,专以读经为业。十四岁始发笔为之,辄有发挥处。十五岁,先府君见背。余童騃,专弄笔墨学作诗、古文、词、赋、四六之类,沾沾自喜,而举业遂废。有杭应龙先生,与先府君交最厚,悯余孤露,谓不治举业,何以救贫,乃延余至家塾,课其幼子念屺。而使长君杏川、次君白峰拉余同课,二君久以举业擅名者也。余时年十八,犹厌薄不肯为。至冬,有庄位乾明经移帐于杭,课先生从子廷宣,书舍与余同一厅事,日相怂恿,始勉为之。然驰骋于诗、古文者已数年,一旦束缚为八股,转不如十四五岁时之中绳墨矣。明年补诸生,遂不得不致力。后藉以取科第得官,皆应龙先生玉成之力也。及余得中书舍人以归,而先生已不及见。余有诗哭之云:“我归但有徐君墓,公在曾怜赵氏孤。”至今犹抱痛焉。(选自赵翼(檐曝杂记卷二)【注】明隆、万间: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童騃(a i):年幼无知,明经:明清对贡生的尊称。贡生,指由府、州、县学选拔至京师国子监就学者。厅事:这里指私宅大堂。诸生:明清称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秀才)徐君墓:春秋吴季札,号延陵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剑于徐君墓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刘向(新序节士。后用为重情守诺、不忘故旧典实。 赵氏孤:春秋晋国赵盾,受佞臣诬陷,斩满门。媳有遗腹子赵武匿公宫中。友人程婴、门客公孙杵臼定计换出赵武,并由程婴抚养成人,报仇雪恨。事见史记赵世家。后常用采借指忠臣孑遗。17解释卜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辄有发挥处( ) (2)十五岁,先府君见背( ) (3)转不如十四五岁时之中绳墨矣( )(4)我归但有徐君墓(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遂不令复作遂不得不致力b犹厌薄不肯为至今犹抱痛焉c专以读经为业及余得中书舍人以归d而经书尚未尽读而先生已不及见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6分)(1)乃延余至家塾,课其幼子念屺。 (2)日相怂恿,始勉为之。 20作者少年时“举业遂废”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1文末作者为何说“至今犹抱痛焉”?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欧公笑曰:“介甫错认某意,所用事乃谢眺为吏部尚书,沈约与之书,云二百年来无此作也,若韩文公迨今何止二百年耶!”前后名公诗话,至今博洽之士莫不以欧公之言为信,而荆公之诗为误。不知荆公所用之事,乃见孙樵(上韩退之吏部书“二百年来无此文也”。欧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故介甫尝曰:“欧公坐读书未博耳。”虽然,荆公亦有强辩处。尝有诗云:“黄昏风雨满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公见而戏之,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传语诗人仔细吟。”荆公闻之。曰:“永叔独不见楚词夕餐秋菊之落英耶?”殊不知楚词)虽有“落英”之语,特寓意“朝夕”二字,言吞阴阳之精蕊,动以香净自润泽尔。所谓“落荚”者,非飘零满地之谓也。夫百卉皆凋落,独菊花枝上枯,虽童孺莫不知之。荆公作事,动辄引经为证,故新法之行,亦取合于周官之书,其大概类此尔。(遗自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注语见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22文中提到的王荆公(介甫),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填写人名)。(1分)23文中说“欧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是指 ,“其_二”是指 。(2分)2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前后名公诗话、博洽之士都觉得欧公言而有信。b欧公以为荆公“残菊飘零满地金”诗违背臼然常识。c荆公其实误解了楚词中“落英”的含义。d荆公实施新法,也像作诗一样要引经为证。25本文是一则诗话,除结构灵活自由外,其写法上的特点是 。(2分)26本文所指欧公、荆公论诗之失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4分)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四一、请将下面句子的空缺填写完整。(任选5空)(5分)12(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曹操观沧海) (2) ,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鹧鸪天)(3)细雨鱼儿出,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4)博观而约取, 。 (苏轼稼说送张琥)(5) , 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 ,始于足下。(老子)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15题。(9分)寓驿舍 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13从这首诗的内容看,整首诗笼罩着浓浓的的气息。(2分)14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描写驿舍幽美宁静的环境及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 b“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句典出于离骚,表现了诗人此行的心情。 c两处细节描写“数竹”和“量松”实际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考量。 d尾联回应首句“闲坊古驿”,表现诗人旧地重游的依恋之情。15后人评价说全诗无一字说“情”,其意象却又处处含有深沉强烈的感情。请结合本诗中的两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6分) 丁公为楚将,逐窘高帝彭城西。帝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而去之。及楚灭,丁公见,高帝斩以徇,曰:“后世毋效丁公。”壮学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谲哉,高帝乎!”高帝曰: “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臣忠者,宜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高帝非能以公灭私者也。然则高帝曷为斩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犹其怨季布尔矣。然而斩丁公,季布终赦者,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则非高帝之所甚恶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不然,鸿门之役,使项王失天下者,项伯也,而封之,其有词于后世也哉!注:丁公与下文的季布为同母异父兄弟。壮学子,作者的自称。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丁公引而去之()然谲哉,高帝乎()而季布方购()其有词于后世也哉()17下列句中“哉”的用法相同两项是(2分) a两贤岂相厄哉 b然谲哉 c其有词于后世也哉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及楚灭,丁公见,高帝斩以徇 (2)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 19高帝指的是(写人物名字),丁公被斩的根本原因是。(2分)20作者认为“然谲哉,高帝乎”,其理由可概括为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l25题。(15分)后杞菊赋并叙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制图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信息素的合成与检测技术进展-洞察及研究
- 绿色溶剂在合成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社交媒体数据对CRM系统的优化作用-洞察及研究
-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集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微生物学肺部感染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题练习卷答案及解析
- 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洞察及研究
- 农产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模式-洞察及研究
- 外销合同协议书英文翻译
-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
- 财务咨询外包协议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 农行超级柜台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旅游接待计划表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智慧版)课件 Unit6 Path to prosperity
- 3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课件
- 中药学全套(完整版)课件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