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以“那一次”为例.ppt_第1页
记叙文写作-以“那一次”为例.ppt_第2页
记叙文写作-以“那一次”为例.ppt_第3页
记叙文写作-以“那一次”为例.ppt_第4页
记叙文写作-以“那一次”为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写作 以作文“那一次”为例 写作步骤: 审题(确立文体、立意) 选材 行文技巧:如布局、叙述描绘或者议论、 主题提升、语言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从化中学 刘萍 一、确立文体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叙文的 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四要素来体现的。表达方式以记叙 、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格 式是:开头(引出事件,渲染气氛)故事开端( 平淡中蕴含矛盾)发展推进(矛盾产生,初起波 澜)高潮(矛盾尖锐,人物性格充分展示) 结局(矛盾解决,风平浪静)。 议论文:论述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记叙文文体特征 有记人和记事之分。写法有区别,莫写成“四不像” 。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才是事。 另外,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通过事件的叙述 、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记事为记人服务);记事为 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 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深刻地揭示 事件意义,表现文章主题。 “那一次”写成了“那一人”: 学生作文:“我最尊敬的人,正是一个充 满博爱之心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我会 羞愧得什么都不敢说” 开篇点题偏了。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应该是事。 二、立意 (1)不偏不倚求“准确” (2)比较琢磨求“深刻” (3)自信泛爱求“积极” (4)匠心独运求“新颖” 二、立意 注意:不涉禁区,积极健康 “文以载道”,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 。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 致,才能得到认同。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 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有些地方的阅卷负责人 一再强调: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不及格。那些不健 康的内容绝不能写,不能越雷池一步,选材就绝不能 进入禁区。 三、选材 记叙文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 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 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那一次”普遍选材 校运会拼搏团结:6次 篮球使我自卑到自信:3次 考试不认真准备后悔:3次 下雨送伞:2次 冷天母亲送衣服:2次 音乐课唱歌紧张:3次 修车:6次 毕业游:5次 考试失利同学、父母安慰:4次 朋友间误会、吵架后来谅解或者来不及挽回:6次 选材要求 一、切合题意 二、真实可信 1、亲身经历。2、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3、作为生活 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 造,即艺术加工,要合情合理。 三、新颖:优选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材料 。 1、自己最熟悉恰好又是别人不太注意的材料。 2、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新体验的材料。 3、有新鲜时代感(反映新思想、新风尚、新特点 ) 例:残疾人为汶川地震捐钱 对残疾人的印象先抑后扬。有时代感,但仍较 普遍,而先抑后扬的布局、细致的叙述又为文章增 色不少。 4、切入点小而深刻,以小见大 例:帮母亲拔白头发。 切入点小,利于详细叙述、细节描写打动人心 、引人共鸣。 四、行文技巧如何把平凡题材写好? 一、布局:结构清晰、严谨、有层次 1、结构:完整(总分)、开头结尾要入题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 、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 ,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 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 开篇方法: 1、设置疑问,吊起人们的胃口;2、单刀直入,切入 正题;3、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4、抒情开篇 ,拔动读者的心弦;5、引用名言,显得精炼又深刻。 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力避矫情、堆砌、言之无物。 “当飞鸟触动心弦,让我们学会爱。那一次,真情如 一个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 了,却震撼了我的心灵。” 化用泰戈尔诗句,巧妙开篇破题。 结尾方法: 一是启迪人心的结尾。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 情地呼吁,或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 二是诗情画意的结尾。在结尾处展开想像,用描写的手法 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抒写自己的情怀。 三是促膝谈心式的结尾。在结尾处,告诉读者自己对问题 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语言要力求亲切感人,朴实自然 。 四是照应开头的结尾。这种结尾,结构圆合,因为前后呼 应,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2、情节:要有波澜(悬念、抑扬、意外) 3、详略得当 尤其是使用抑扬时,要注意目的是抑还是扬,不可 均等用力。 4、善用铺垫、烘托,使得主旨提炼自然不突兀。 冬日的正午,缕缕阳光,让空气多了一点暖气,但 无法走进我的身心,我独自走在街上,步步沉重, 想起刚才与妈妈的争吵,心中沉闷。 环境描写的渲染很好地烘托我的心情。 5、首尾呼应,行文有逻辑 开头:“据说,在上学的日子里,每个人每一天都会看到 我笑,而且都会被我逗笑。每当同学们称赞我幽默时,我 都会苦笑一声,想起那个人。真正使我开怀大笑的,也只 有那个人、那一次。” 内容:初三学习、友情压力大,烦躁哥哥开导释 然。 结尾:“那一次,改变了我的性格,我还想有下一次。” 开头和内容、结尾不呼应。开头的重心在:那一次真正使 我开怀大笑。内容和结尾都没见“我”笑过。 建议: 开头写大家都觉得我幽默,那么内容就要体现 我本来是内向沉郁之类的性格。那一次的谈话 给了我心灵的开导,认识到大气、释然的重要 ,之后渐渐学会释然待人接物、性格开朗。主 体材料还是那番作为亮点的开导,却显得首尾 呼应,文章也有逻辑、主旨也明晰。 四、如何把平凡的题材写好? 二、描写: 1、描写生动、细致、多方面 学习朱自清写景: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 示例:考试不认真准备后悔。开头:班主任叮嘱250字;内 容:踢足球、临时抱佛脚;结尾:“以血来印证自己的错 误,我终于知错了。”全文都在简略叙述,叙事太简单。 建议: 可以添一些考试时面对试题的紧张、无措,考后的反应、 想法,甚至同学的反应、成绩做对比,一增加情节的曲折 性。才能使得议论部份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2、细节攫取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 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 写。 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 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细节描写的方法: 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如背影 2、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3、精炼词语,表现特征 4、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5、同类对比,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作用: a、引起共鸣、增加作品真实性 “我用镊子小心地拔下了一根白发,递给妈妈。妈妈慢慢地 伸出手,仔细地看着这根白发,把它放在大腿上。” “我用镊子轻轻拔下一根白发,递到妈妈面前。妈妈老花, 我似乎又把头发放太近了。结果,妈妈的手在空中抓了几下 都没抓着那根头发,仅仅抓了几把空气,带来一小阵风拂过 我的手指。我把镊子放远了些,妈妈才看清那细丝,拈起它 ,放在了大腿上。” 细节攫取成功,描绘生动细致而显得真实,引人共鸣。 文章选材以小见大、叙事真实。 细节描写作用: b、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學生作文:用“吃饭”这一动作的细致变化作 为线索,衬托出“我”的心理变化。 c、深化文章的主题; d、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行文技巧如何把平凡题材写好 ? 三、主题: 1、内容延伸以升华主题(联想、对比、引用事例等方式) : 示例:起初与一位借读生关系好,恶作剧之后想道歉,却发 现对方转学,后悔了。“那一次,我真的错过了”结尾。 示例:错过了花期,来年还可携友共赏;无缘于游湖,下次 仍可登高踏青而生命最大的遗憾却在于不能重来,世界 就如路人一般在我们的窗外路过。生活不是赏花,不是游湖 ,这一秒永远得不到重复。“那一次”的错过,在我生命中 留下的唯一痕迹,便是教会我去珍惜现有的一切美好。 學生作文:兼职,做错了事情,客人和主管都 原谅了“我”。 没有像一般同学一样结尾说:“那一次,我学 会了宽容”这么突兀,而是说:“我开始反省 自己,虽不是一个无理取闹之人,却也曾因为 一些小事而责备别人。可是,既然别人都能原 谅我的过失,我为什么就不能呢?”,推己及 人,联想过渡,主旨就能自然引出了。 2、议论部份有逻辑、或论述精当深刻 學生作文:施舍真的不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或许这也是对 他人的一种不尊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双手双脚,不劳而获 的金钱即使用起来也不会安心。我们要让有需要的人觉得这 个社会更需要他们。 选材典型、描绘细致,议论切合题材而精当合理。 3、在主题方面攫取新颖亮点 學生作文:同样是修车,却抓住了修车老伯帮人修车的笑容 ,“那一次,我记住了老伯快乐的样子,我懂得了快乐其实 很简单,我体会到老伯发自内心的诚恳与善良。人,都应像 他那样,愉快地多给予他人一些什么。” 4、避免主题常见误区: 1、主题提炼太生硬、说教如何把主题提 炼得水到渠成? a、多做铺垫。可以是联想、对比、回忆、议 论、引用等。 2、反思部份逻辑性强一点,不要瞬间跳到结 论。 2、刻意拔高主题,升华过高: 母亲不给买地摊书,父亲表面上不管儿子的失落, 过后却买来给儿子了。“那一次,我懂得了父爱, 父爱就像高山上的冰川,在你绝望时,给你滋润。 ” 建议:改主题为:大爱无声,父亲总是在默然之中 了解儿子内心的诉求,默默地给予关怀。 3、无主题: 纯游记,很开心,难忘 记叙篮球赛,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兰亭集序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 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 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四、行文技巧如何把平凡题材写好 ? 四、语言语言迅速有文采的三种方法 1、将叙述转化为描写 例:平淡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卑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草木昆虫,在这里却照例生活得颇有情趣。 文采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 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 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 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 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银 光。 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平淡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开着些 白花,各种各样,净洁闪亮。 文采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 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 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拟人 ) 3、巧用文言文章添彩 平淡句:我的高三没有一点空闲,天不亮就起身,中午要 做习题,晚上要赶做模拟试卷,很晚才能休息。有人问我 说:“这样累值得吗?”我无法回答,我知道,虽然累点 ,可是值得,因为我的理想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我心 灵的选择。 文采句:身在高三,有“人迹板桥霜”的晨,有“汗滴禾 下土”的午,有“万家灯火我独明”的夜。不知道者谓我 何求?我不语。回望走过的路,是“也有风雨也有晴”。 既然选择了攀登,就当“一览众山小”。听,高耸的峰顶 飘来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歌声 小贴士:关于题记 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 题记占据标题之下的良好位置。开宗明义、先 声夺人的题记,能使文章韵味深远,制造一个亮点 (在阅卷过程中,一两个亮点是很加分的)。 但题记在文章整体构建中,是可有可无的。用 好了则令文生色,坏了却败人雅兴。亮点,没有题 记也可以在文章制造。因此,拟写题记的原则是能 写好就写,写不好就别当头献丑、弄巧成拙。 题记佳作: 生命有时就如一场雨,看似美丽,当更多时候你得忍 受那些寒冷和潮湿。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谎言总是冲刺在前,而真相则是跑马拉松。 不去顾忌身后是不是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 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生命长河,若波澜不惊,则显得庸碌;人生之旅,若 浪花小泛,则显得平淡。 泰戈尔诗集:飞鸟集: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 下了。它变小了,小得宛若一首歌,一个永恒的吻。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 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大海啊,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啊,你回 答的是什么话?”“是永恒的沉默。”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地沉默 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不要因为峭壁的高耸,而让你的爱情呆坐在上面。” “月亮啊,你在等什么呢?”“向我将让位给他的太阳致敬。” 题记:“那一次我长大了”开头都稍嫌平淡 “那一次是幸福的,那一次是刻骨铭心的,那一 次是平淡的却在我心中闪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