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目 录1 总论11.1 评价任务的由来11.2 编制目的21.3 编制依据21.4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31.5 评价标准4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71.7 评价因子111.8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22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132.1 自然环境概况132.2 社会环境概况202.3 区域污染源213 工程概况223.1 现有工程概况223.2 技改项目工程概况274 工程分析414.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414.2 施工期污染物产排情况464.3 运营期污染物产排情况495 清洁生产分析565.1 工艺先进性分析565.2 节能分析575.3 环保设施先进性分析585.4 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分析595.5 分析结论及建议59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16.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16.2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66.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96.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26.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小结757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76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767.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797.3 绿化美化84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858.1 总量控制目的和原则858.2 总量控制因子858.3 总量控制分析858.4 总量平衡方案859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869.1 施工期影响分析869.2 运营期影响分析9110 公众参与110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11010.2 公众参与对象11010.3 公众参与方法11010.4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1910.5 公众参与结论12311 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2411.1 产业政策符合性12411.2 选址合理性124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612.1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12612.2 环保投资估算及投资比12713 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计划12813.1 环境管理计划12813.2 工程环境监理12913.3 环境监测计划13314 评价结论及建议13514.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3514.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3614.3 产业政策及厂址选址符合性结论13814.4 公众参与结论13914.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3914.6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14014.7 建议140 146 1 总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呼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区之一,是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69.3km2。呼兰区现有污水处理站一座,设计水量为50000m3/d,主体处理工艺为cast工艺。处理后出水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呼兰河。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cod为500mg/l,但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实际进水cod为600mg/l。设计进水水量为50000m3/d,实际进水水量接近30000m3/d。现阶段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哈尔滨制药总厂搬迁至呼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药园区,该厂污水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后将排入呼兰区污水处理厂。哈尔滨制药总厂污水主要是青霉素生产污水,经过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b/c比较低,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哈药总厂平均排水量15002000m3/d,最大排水量3000m3/d。为了保证哈尔滨制药总厂污水进入呼兰区污水处理厂后,不对该污水处理厂产生冲击,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决定对现有呼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以保证呼兰区污水处理厂在接纳哈尔滨制药总厂污水后,仍能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委托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课题组展开细致的现场工作,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研、现状监测、数据处理、预测分析等,编制完成了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审查。1.2 编制目的污水处理厂工程是改善水环境,造福人民,除害兴利的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减轻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排入呼兰河所造成的污染危害,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了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了开发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时,将对周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1.3 编制依据本项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级相关技术文件编制,具体见表1-3-1。表1-3-1 编制依据一览表项目序号内容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29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6.29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23485-2009)其他相关文件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国家环保部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1.1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国环发200539号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 28号5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7黑环发2001 117号文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8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技术资料1哈尔滨市呼兰区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哈尔滨市呼兰区污水处理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黑环监字2010第1-178号,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12年9月3哈药一期废水排入利民污水厂混合处理工艺研究报告(送审稿)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6月1.4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4.1 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表1-4-1 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览表序号评价内容1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弄清评价区域内环境本底的污染状况。2通过工程分析,论证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污水厂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3通过资料调研和类比调查,分析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及源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使本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4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对评价区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范围及程度,特别是对呼兰河水质的改善范围及程度。5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广泛征求项目区及相关各阶层人士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6按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选址原则,结合各专题的预测结论及公众参与结论,综合评价污水处理厂选址的合理性,优化选址方案,提出推荐方案。7对本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1.4.2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排污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本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拟以地表水、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与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论证作为评价重点,同时对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运行期的固体废物影响及其他环境要素等也给予足够重视。1.5 评价标准1.5.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本工程建设所在地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h2s、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具体标准值见表1-5-1。表1-5-1 环境空气质标准(mg/m3)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平均0.15小时平均0.50tsp年平均0.20日平均0.3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小时平均0.24h2s一次最高允许浓度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nh3一次最高允许浓度.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纳污水体为呼兰河及松花江,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河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规定,呼兰河干流绥望大桥以下执行类标准,松花江干流东江桥至大顶子山执行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的具体标准值见表1-5-2。表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项目ph(无量纲)codbod5氨氮石油类标准值6930.1.3 地下水环境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部隆起区的边缘,该区域地层基底主要是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地层,表层沉积第四系松散地层。该区地貌轮廓受基岩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纪以后,以沉积为主,形成一个被第四纪堆积物填充的继承性沉降盆地。境内整个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类型为冲积的河谷平原和漫滩,平均海拔在116.61117.73m之间。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初见水位3.405.20m;稳定水位3.004.8m。据地区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2.00m左右,季节性冻深2.00m。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指标标准见表1-5-3。表1-5-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mg/l)要素污染因子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地下水ph值6.58.5无量纲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总硬度450mg/l铁0.3mg/l锰0.1mg/l铜1.0mg/l六价铬0.05mg/l挥发酚0.002mg/l高锰酸盐指数3mg/l硝酸盐20mg/l亚硝酸盐0.02mg/l氨氮0.2mg/l氟化物1.0mg/l氰化物0.2mg/l总大肠菌群3个/l 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5-4。表1-5-4 环境噪声标准db(a)适用区域昼间夜间适用范围声环境质量标准26050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静的区域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现有燃气锅炉供暖,不新建锅炉,技改工程竣工后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恶臭,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见表1-5-5。表1-5-5 (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mg/m3)类别污染物标准浓度限值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氨1.5硫化氢0.06臭气浓度(无量纲) 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12-2011)中的规定,见表1-5-6。表1-5-6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噪声限值db(a)依据标准昼间夜间70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12-2011)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2类标准,见表1-5-7。表1-5-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leqdb(a)适用区域昼间夜间适用范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6050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静的区域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废水的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表1-5-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b标准1化学需氧量(cod)602生化需氧量(bod5)203悬浮物(ss)204动植物油35石油类3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7总氮(以n 计)208氨氮(以n 计)8(15)9总磷(以p 计)2006 年1 月1 日起建设的110色度(稀释倍数)3011ph6912粪大肠菌群数(个/l)10 固体废物排放标准一般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2001);污水处理厂污泥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相关规定。表1-5-9 污泥稳定化控制指标稳定化方法控制项目控制指标厌氧消化有机物降解率(%)40好氧消化有机物降解率(%)40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6.1 评价工作等级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划分依据见表1-6-1。表1-6-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它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表中pi为等标排放量,pi的计算方法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耳机标准的浓度限值。本工程建设不新建锅炉房。工程建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粉尘、扬尘及运行期污水厂恶臭,施工期的影响是暂时的,且污染物量难以准确估算,因此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以运营期恶臭污染物排放量确定。运营期恶臭污染物主要为h2s、nh3,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无标准限值,使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一次允许最高浓度作为环境质量标准值。根据计算结果可知,2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max(ph2s)=8.77%,max(pnh3)=6.34%。pmax =max(ph2s)=8.77%,小于10%,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具体见表1-6-2),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5104 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简单地表水水域规模:大地表水水质要求:类因此,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表1-6-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相应部分)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级三级大小规模水质类别大小规模水质类别大小规模水质类别20000复杂大大、中、小中、小中等大大、中、小中、小简单大、大中、小中、小、 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以及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1)建设项目分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类:指同时具备类和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不使用地下水,项目建成投产后,所处理的污水通过排水干渠排入呼兰河,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故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2)评价等级划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情况见表1-6-3。表1-6-3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览表评价级别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三级弱不易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中易不敏感小简单中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易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强易较敏感小简单不敏感大简单中中等-简单小复杂-简单中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易较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敏感大-小复杂-简单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区地质及地下水资料参考当地区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内容,拟建地点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为第层粉质粘土与第层粉砂及以下的砂层,属中等透水。项目所在潜水层埋深较浅,勘探初见水位为3.2m3.7m,上覆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渗透系数510-7cm/s510-6cm/s。查表可知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场地含水层埋深30m40m,上覆粉质粘土-粉砂土层厚度在30m以上。本项目水池池利用50cm夯实的粘土层+土工膜防渗即可达到防止废污水渗入含水目的层作用,对含水目的层地下水水质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因此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项目位于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属于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源保护区、也不属于补给径流区,同时项目占地为规划的工业用地,场地内无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它环境敏感区。则项目场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本项目废水排放量5104m3/d,污水排放强度为“大”。本项目入厂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水渠排入呼兰河,根据工程设计处理量,废水排放量5104m3/d,废水中的污染物为非持久型污染物,即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为cod、bod5,共计2个6个,污水水质简单。综上所述,通过查表1-6-3可知本项目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声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中规定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本工程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由于项目位于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其所在地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规定的2类地区,因此,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6.2 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并结合环境技术导则要求,以及建设项目在施工期、运行期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具体内容见表1-6-4。表1-6-4 拟建项目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大气以项目厂址为中心,边长为5km5km范围地表水呼兰河呼兰河口内至松花江呼兰河口内河段,全长约20km地下水以厂区为中心,周围1km范围噪声拟建污水处理厂厂界周围200m范围内及周围环境敏感点1.7 评价因子通过对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进行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具体见表1-7-1。表1-7-1 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声环境现状评价leqdb(a)影响评价环境空气现状评价so2、no2、tsp、nh3、h2s影响评价nh3、h2s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高锰酸钾指数、cod、bod5、氨氮影响分析cod、bod5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大肠菌群、挥发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氰化物、铁、锰、铜、六价铬影响分析cod、bod5、氨氮固体废物预测评价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率、处理或处置方式1.8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拟建位置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经现场调查本评价区不在“两控区”范围内,该厂址所在区域无国家、省、市级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也无风景名胜区和环境脆弱区。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8-1,环保目标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见图2-1-1。表1-8-1 拟建项目区域环境内敏感点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名称方位距离(km)环境敏感区域及受影响人数保护级别地表水呼兰河东北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环境空气王俭屯西南3.12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乐业村西西北2.3248大王家西北1.3140小皮家店西南1.5444小宛家西南2.8101利民村南南东2.9123廉家东南2.0178任万良南0.698地下水以厂址为中心周围1km范围内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声环境厂界外1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呼兰区行政范围隶属于哈尔滨市,位于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处松嫩平原,地理坐标:东经1261112719,北纬45494625。呼兰区是哈尔滨通向北疆腹地的交通要冲,处于哈大齐经济带枢纽部位。呼兰河从呼兰城区西南侧穿过,呼兰城区由此划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为呼兰老城区,南区为呼兰新区利民开发区,是以发展加工企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为农工贸新型开发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哈尔滨市的北部、松花江的北岸、呼兰区利民乡中南部,距哈尔滨市中心约20km。南距松花江约12.7km,西北距乐业镇约8.7km,东南距松浦镇约9.7km,东北与呼兰镇相距约11km。本项目为哈尔滨利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本项目选址位于利民经济开发区呼兰河新堤防南、四平路北,西南侧0.9km为利林污水处理厂。具体位置见图2-1-1。2.1.2 地形地貌呼兰区全区总面积2185.86km2,最高海拔189.5m,最低海拔113m,平均在115150m。地势平坦开阔,东北略高,西南略低,中西部地区为板状平原,西部低洼,东部略高,间有漫川漫岗起伏地,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m之间。共有三种地貌类型:坡港平原、板状平原和漫滩。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部隆起区的边缘,该区域地层基底主要是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地层,表层沉积第四系松散地层。该区地貌轮廓受基岩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控制,第四纪以后,以沉积为主,形成一个被第四纪堆积物填充的继承性沉降盆地。境内整个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类型为冲积的河谷平原和漫滩,平均海拔在116.61117.73m之间。图2-1-1 本项目地理位置及环保目标示意图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初见水位3.405.20m;稳定水位3.004.8m。据地区水文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2.00m左右,季节性冻深2.00m。场地地基土为第四纪冲击成因的地层,由粘性土组成,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小于50m,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震烈度为6度。2.1.3 气候 气象资料来源地面气象资料由黑龙江省气象台提供,哈尔滨气象站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电碳街,地理位置为东经12646,北纬4545,观测场海拔高度142.3m,气象台距离本项目5km。高空气象资料由美国怀明俄洲站点下载哈尔滨高空探空站高空气象数据。哈尔滨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可以反映拟建项目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因而可以直接使用该气象站近30年地面气象统计资料。 地面气象特征(1)气候特征哈尔滨市属于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天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受东部鄂霍次克寒流影响,因此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多受太平洋西伸北跃西南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春秋两季短促,多风而干燥。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近30年来,哈尔滨市年平均温度4.2,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3.0,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18.4,年极端最低气温-38.1;年平均风速为2.6m/s,年最大风速为26.0m/s,多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和南南西风;最大冻土深度为1.9m;结冰期150d左右,采暖期180d;年平均降雨量为524.5mm;年最大降水量826.3mm,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622.0mm;年平均气压990.1hpa;最大积雪深度41cm,年日照时长2474.4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65%。(2)风向哈尔滨市30年来年盛行风向为南(s)风、南南西(ssw)和西南(sw)风,风向频率分别为均频率16%,13%,10%,静风频率为5%;夏季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6%,静风频率为4%;冬季也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4%,静风频率为5%。哈尔滨市近20年各月、各季度风向频率见表2-1-1,表2-1-2和图2-1-3。由年均风频的月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全年各月主导风向角范围为270315;从年均风频的季变化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年主导风向的风向角范围为270315,出现频率为35%。表2-1-1 哈尔滨市各月风向频率(%)统计表(30年平均值)风向月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一月321111151415981078411二月422211241211888810610三月5423213481089991166四月4233323610129898855五月43353346101210786655六月3346746912911563427七月22466591012109542329八月43465368111094544311九月3324325712996756410十月422211341211119108859十一月32221125141411998946十二月2222111416131010978310表2-1-2 哈尔滨市各季风向频率(%)统计表(30年平均值)风向风频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春季6555433513910863554夏季445995691687531234秋季2312213715121011116445冬季3111212314151114114755全年4333324612129786745图2-1-2 评价区近年及多年(30年)风向玫瑰图(3)风速哈尔滨市近30年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情况分别见表2-1-3和表2-1-4。从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哈尔滨市4月份平均风速最高(3.3m/s),8月份平均风速最低(2.1m/s);从各季小时月平均风速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秋季春季最高,冬季风速最低,一天内13:00的平均风速最高。表2-1-3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风速(m/s)表2-1-4 各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小时(h)风速(m/s)123456789101112春季1.661.581.561.501.601.862.172.462.743.113.273.25夏季11.281.401.641.912.092.422.532.592.79秋季1.451.511.631.551.601.641.852.102.342.783.043.21冬季1.541.511.601.541.471.581.531.732.002.322.622.86小时(h)风速(m/s)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3.322.622.131.801.661.701.611.681.61夏季2.702.692.762.682.402.061.501.3031.28秋季3.063.102.762.452.051.681.521.611.521.571.491.53冬季2.932.902.742.322.131.971.981.751.671.591.441.50(4)地面温度场近30年累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见表2-1-5。从年平均气温月变化资料中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平均气温为4.2c,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3.0c,1月份气温平均最低,为-18.4c。表2-1-5 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温度()-18.4-13.6-20.423.02.1.4 地质构造该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平原沉降带东南缘。自中生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沉降,伴随沉降运动的加剧,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陆相碎屑岩。新生代早期该区缓慢上升,故缺失第三纪沉积物。进入第四纪以来随着地壳间歇性的升降运动,本区普遍沉积了40100米厚的松散堆积物。本区基底的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北北西向的构造断裂将本区割裂成几大断块,这些断块进入第四纪以来尚存在继承性的垂直升降活动。隐伏于本区前第四系主要断裂构造有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北北西向两组,该两组断裂构成了本区断块构造的格架。2.1.5 地震动参数区划本项目沿线地区的地震烈度按建设部建抗字199313号文件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确定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2.1.6 水文地质本项目位于松花江形成的二级阶地处,由于该地靠近地表上较大水系松花江,故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受松花江水位的影响和控制。图2-1-3 评价区近30年月平均风速变化情况图2-1-4 评价区近30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松花江阶地砂砾石层弱承压水,上覆827m厚的黏质黄土、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砂砾石层间夹多层淤泥质土,含水层厚度稳定,一般在2535m之间,透水、富水性良好。主要接受上覆黏质黄土层潜水越层补给和岗阜状平原高水头承压水的侧向补给,河流与河漫滩潜水为其主要排泄去处。岗阜状平原砂砾石层承压水:含水层为细、中、粗砾砂层,一般厚度较为稳定,多在2040m之间,局部达50m,间夹两至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薄层或透镜体,上覆3050m厚的黏质黄土和粉质黏土层,构成水头高出含水层顶板520m的承压水。2.1.7 土壤由于受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工程所在区域土壤类型较多,共有10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主要有暗棕壤、黑土、草甸土、白浆土、黑钙土、沼泽土、水稻土、泛滥土、泥炭土、砂土。暗棕壤土面积最大,占土壤总面积的39.6%;黑土面积次之,约占土壤面积的20.6%;草甸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7.5%;白浆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4.3%;沼泽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2.8%;水稻土占土壤面积的1.9%。根据所收集的现状资料,项目建设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和草甸土。黑土:有机质含量为10%,养分贮量丰富,土壤的供肥、保肥能力较强,厚度为30100cm或100cm以上。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为36,高的可达10;厚度为30100cm或100cm以上。呼兰区属于松嫩平原一部分,呈北高南低的地势,该区域有机质积累多,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自然形成了松花江沿岸的泛滥土区、江河堤内的黑土、草甸土、平原黑土区和漫岗黑土区。2.1.8 植被哈尔滨全市植物区系属长白山植物区系,以松花江为界,江北植被属小兴安岭植被亚区,江南属张广才岭植被亚区。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全市植被以天然森林、人工林、草原和农田植被为主,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3.85%。项目建设区属于松嫩平原羊草草原区,植被主要为杂草、苔草、小叶樟、盐生植物、羊草和农田作物等。区域工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区域内多已开辟为农田和人类居住区,无原始森林、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本项目建设区植被类型主要为灌木丛。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行政区及人口本项目所在地区属呼兰区管辖,呼兰区下辖4个街道、10个镇、3个乡:腰堡街道、兰河街道、利民街道、呼兰街道,康金镇、沈家镇、方台镇、白奎镇、石人镇、二八镇、莲花镇、大用镇、双井镇、长岭镇,许堡乡、杨林乡、孟家乡。呼兰区总人口约61万。2.2.2 社会经济呼兰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1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2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9.9:42.3:37.8调整为18.8:41.6:39.6。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1%、50.2%和3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241元。2.2.3 交通呼兰区境内有滨洲、滨北、王万3条铁路贯穿其中,哈黑、哈萝、哈伊三条国家级公路和哈绥、哈大两条高速公路相互交汇,正在建设的过江随道,地铁2号、轻轨4号2条地铁等11条过江通道,构成了呼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同时东北地区最大的境内河流松花江位于开发区南部十余公里处,处于松花江水系中心位置的哈尔滨港是中国八大内河港口之一,可与俄罗斯4个城市直接通航。还有经江海联运通向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各港口的松花江黄金水道。2.3 区域污染源依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利民开发区是以医药业、食品加工业、轻工电子业、教育、房地产开发等产业为主的多功能的综合性高科技园区。目前利民开发区主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使医药企业选址满足gmp要求,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无重污染企业,经过各个企业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后,主要污染源为企业人员生活污水、食堂油烟、生活垃圾、生产废渣等。3 工程概况3.1 现有工程概况3.1.1 项目概况哈尔滨市呼兰区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0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批复(黑环建审200848号),并于2010年7月竣工投入试生产,2012年11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黑环验2012158号)。哈尔滨市利民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新建淤泥池1座,淤泥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2年3月通过呼兰区环保局批复(哈呼环审表20126号),并于2012年9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哈呼环验201218号)。现有工程包括污水管线142km,污水处理站一座,污水处理能力5104m3/d,实际处理量3104m3/d,污水来自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废水及呼兰区居民生活污水。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3-1-1。表3-1-1 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类别名称占地面积(m2)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污水处理厂50000处理能力5104m3/d,使用cast工艺,生产构(建)筑物包括:粗格栅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事故调节池、cast池、接触池、鼓风机房、加氯间、污泥处理间和污泥储池;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出水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排入呼兰河辅助工程呼兰新区污水管线工程位于哈西公路以东、大庆路和环保路以西排水区域,称为第三排水系统,排水管线长度16.34km大庆路污水提升泵站600.25新建一座大庆路污水提升泵站,流量15283m3/d,安装格栅机2台,潜污泵3台公用工程给水污水处理厂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用于生产和生活,生产用水量3m3/d,生活用水量4m3/d排水建构筑物地面冲洗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排放量5.6m3/d,污水厂设计排水量5104m3/d,生产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收集汇入厂内粗格栅间,同城市污水一并处理达标排放供热大庆路污水提升泵站采暖选用1台0.06mw燃气热水锅炉,烟囱高度8m,采暖面积600m2;污水处理厂采暖选用1台0.7mw燃气热水锅炉,烟囱高度8m,采暖面积2900m2供电污水处理厂采用2路10kv电源供电,其中至少一路为专用线,由麻纺线引来,距离2km;污水泵站采用0.4kv电源供电,由市政电网就近引来3.1.2 环保设施建设情况本项目现有工程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见表3-1-2。表3-1-2 现有工程环保设施建设情况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环保设施及措施建设情况废水建构筑物地面冲洗水由污水管道汇集后接入粗格栅间同城市污水一并处理达标后排入呼兰河职工生活污水污水厂排污水使用cast二级处理工艺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入呼兰河废气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