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建设单位(盖章): 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编制日期: 2014年11月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单位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法人代表朱义勇联系人朱水义建设地点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160通讯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5、卫生站(所)、血站、急救中心等占地面积(平方米)149.5建筑面积(平方米)145.92总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万元)2.5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工程内容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南源街环翠园卫生服务站的前身为荔湾区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翠园门诊部,于2014年4月8日取得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00089644010311b2001),变更为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49.5,建筑面积为145.92,总投资为2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5万元,项目主要经营诊疗科目为全科医疗科、内科、妇产科;妇科专业、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本项目不设住院病床,有牵引床1张,诊断床5张,不接诊传染病人,日门诊量为40人。营业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8:00-21:00(节假日照常应诊),年经营天数350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保部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中环联(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并报请相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本项目暂未安装使用x光照射、ct、射线等辐射设备,如需设置此类辐射设备,需由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另做环境影响评价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申报。二、项目规模1、项目主要设备情况本项目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门诊量40人次/天,项目不设住院病床,不接诊传染病人,对于疑似传染病的病例,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如下:联系上级医院,在转交前则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凳子以及排泄物等进行消毒。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主要医疗设备见表1:表1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数量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1台2尿液分析仪1台3双目显微镜1台4心电图1台5阴道镜1台6超声波臭氧雾化妇科治疗仪1台7电子血压计5台8听诊器5台9消毒锅1台10紫外线消毒灯7台注:建设单位将在每天结束营业关门后,对门诊进行1小时的紫外线消毒。 2、供电系统本项目用电由市电网统一供应,项目内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年用电量为15500kwh/a。3、给排水系统给水设施:(1)生活污水:本项目内不设员工食堂,不设住宿,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 1461-2014),门诊部的用水定额按0.18m/人d计算(以医生职工人数为基数),则医务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约为1.98m3/d,年经营天数为350天,全年用水量为693m3/a。本项目每天用水量为1.98m3/d,全年用水量为693 m3/a,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排水设施: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所排生活污水量为1.782m3/d,年排水量为623.7 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等。本项目排放污水量为1.782m3/d,全年排放污水总量623.7m3/a。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系统排水管网汇集排入下水道;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并经过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本项目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汇入广州河段西航道。4、空调通风系统规模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系统,拟安装分体空调机,空调主机安装于外墙。 5、人员规模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医务人员共计11人,年营业时间为350天,工作时间为8:00-21:00,员工均不在本项目内食宿。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项目所在大楼为一栋居民楼。项目周围的四置情况为:北面隔6米紧邻居民楼、南面6米处为居民楼,西面30米为环翠园幼儿园,东面10m处为物流仓库。从项目的四置情况来看,项目四周主要为住宅小区及幼儿园。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主要为附近住宅楼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厨房排出的油烟废气、周边道路汽车产生的汽车尾气和噪声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荔湾区位于广州市西南部,与海珠区、越秀区相邻,中山路、环市路、黄沙大道、芳村大道等交通主干道和地铁1号线贯穿区内,交通便利。东部与越秀区相连,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该地区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目前已成为广州市建成区的商业中心,陆地面积59.1平方公里,水陆面积6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15万。2、地形、地质、地貌荔湾区地处三水盆地,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第三系和白垩系。主要受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广三(或称广州三水罗浮山)断裂带控制。区内大部分为第四纪地层所覆,次级断裂不甚清楚,初步证实存有一条北西向的石围塘白鹤洞断层。西关地区的基岩主要是红色岩系中的砾岩和沙岩。平原荔湾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边缘,就其局部而言,也称花地平原。平均绝对高度5.55.8米,相对高差2米左右,与区内极小的台地(含山岗)相对高差也不超过20米。多为第四纪堆积层,厚1.530米。台地珠江南岸的白鹤洞一带,有顶部高程相差很小的小山岗群,是长期被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白鹤洞山顶台地。台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0米,最高标高25.2米,属二级台地。岩性为第三纪红色砂岩,厚2530米。上覆第四纪覆盖层较薄,仅0.51.5米。西关地区东北部也有台地和丘陵地貌。海蚀残丘海北村芙蓉岗、海南村赤岗是区内少有的两座小山岗。岗体面积很小,岗顶标高1720米,岩性为第三纪红色砂岩。这两座山岗具有海蚀残丘性质,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之前的古地貌。3、气候、气象荔湾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0-11315,北纬2302-2309,地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典型季风海洋性气候,由于背面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别明显,且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21.4-21.8,常年日均气温在0以下,常年北部无霜期290天,南部无霜期346天。4、水文 荔湾区是广州唯一拥有一河两岸的城区,水系资源丰富,河涌纵横交错,水岸线长达42.4公里,其中珠江岸线长达25.3公里,河涌达103条,总长达98.5公里,由于受珠江的潮汐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流出现每日两涨两落的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涨潮历时5小时27分:平均落法历时6小时33分,潮流量远大于干径流量,两者之比2:1,据水文资料显示汛期的广州河段潮区界可到鸦岗;枯水期潮区界可上溯到江村一带。据统计历年最高水位为2.0米,珠江统一基面:最低水位为-1.37米。根据历外年上游流量资料统计分析,广州河段丰水期一般为5月至8月;平水期一般有两个时期,即每年的3月至4月及9月至10月;枯水期在11月至翌年2月间。花地涌全长32km,平均江宽440m,枯水期珠江后航道浮标断面大潮涨潮平均流量1020m/s,平均水深53.20m,大潮退潮平均流量760m/s,平均水深9.58m,小潮涨潮平均流量465 m/s,平均水深6.03m,小潮退潮平均流量211m/s,平均水深5.19m,相应集水面积197,后航道属潮流区,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枯水期涨潮历时5小时27分,退潮历时6小时33分,最大潮流量1670m/s,最大落潮量1040 m/s,平均潮差1.48m。由于潮流与径流的共同作用,污染物在河中停留时间较长,较难下泄。5、植被荔湾区位于广州市西南部,植被多为人工种植草皮及绿化带,植被以落叶树种为主,生物多样性差。6、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简介(位于珠江大桥东西两桥间大坦沙岛西部)位于广州市北部,纳污范围:西以金沙洲、大坦沙岛为界限,南至沙面,东至人民路、解放北路、白云大道,北以华南路为界,涵盖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纳污面积105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口207万。污水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西航道的白沙河。7、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表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功能区区划分类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建设项目所属类别1水功能区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功能为航工农景,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城市污水厂集水范围是,大坦沙污水处理厂8是否管道煤气干管区否9施工地点是否可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24条规定范围否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人口及管辖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1.20万人,增长0.2%,人口出生率8.65%,人口自然增长率0.48%,计划生育率93.87%。荔湾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是广州市老城区之一。荔湾区陆地面积59.1平方公里,水陆面积6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15万,下辖22个行政街:金花街、南源街、西村街、逢源街、多宝街、龙津街、昌华街、岭南街、华林街、沙面街、站前街、彩虹街、桥中街、石围塘街、花地街、茶滘街、冲口街、白鹤洞街、东沙街、东漖街、中南街、海龙街。2、社会经济结构2012年,荔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5.65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为0.8:24.2:75.0。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74亿元、180.51亿元和559.40亿元,分别增长3.6%、6.6%和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19.9%和79.8%农业。 201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16亿元,增长3.4%。其中,花卉产值6.06亿元,增长2.8%,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4.7%,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2012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1.11亿元,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9.02亿元,增长5.6%,占全年工业总产值比值94.8%,支柱产业方面。烟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3.7%、13.8%和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分别下降22.8%、30.4%和43.5%。2012年,全区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48.65亿元,增长3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56万平方米,增长10.2%。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63亿元,下降5.7%,房屋施工面积145.28万平方米,增长23.0%。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10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批发业197.65亿元,同比增长18.5%,零售业296.16亿元,同比增长14.3%,住宿业1.1亿元,同比下降62.0%,餐饮业41.21亿元,同比增长10.5%。2012年,全区商品销售总额3310.10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批发业2929.80亿元,同比增长23.5%,零售业380.30亿元,同比增长29.7%。3、教育、科技与卫生情况教育:2012年,全区各类学校273所,在校学生11.69万人,专任教师7864人,初中升学率88.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6%,2012年区属学校高考各上线率均为全市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年开设59门继续教育课程,共计培训中小学4426人次。不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制定了荔湾区贫困学生免费午餐工作方案、荔湾区中小学毕业班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工作方案,分别设立专项经费500万元和100万元。努力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完成10所中小学运动场的无尘化改造,对流花中学等11所学校22座教学楼进行抗震改造,完成1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消防整改和维护。科技:2012年,我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5家,全年置换各类科技及创意企业128家,区辖内现拥有省、市级工程中心20个,区级工程中心26个,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全年区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预算安排为9800万元,带动项目申报单位研发投入11亿元。区辖内单位共获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项目75项,全年获上级对口部门的经费支持1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1816件,同比上升25%。卫生:2012年,全系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327.2万人次,出院3.05万人次,分别增长4.38%、16.33%。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年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883例,发病率265.11/10万,较上年同期下降3.73%,妇幼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7.37%,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9.5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09%,住院分娩率100%,完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4000平方米建设任务,加强医疗秩序维护。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922人次,检查医疗机构330间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2230间次、消毒产品销售单位225间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24间次,其中取缔非法黑诊所57间次,立案查处违法行医案件28宗。4、城市建设和管理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地铁六号线荔湾段5个站点征地拆迁和管线迁改,启动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土地征收工作。配合市推进贵广铁路、洲头咀隧道、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广佛放射线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芳村大道南扩建、芳村体育中心规划路三期、花地河东岸规划路南段、玉兰路延长线、黄大仙祠南侧规划路5条道路建设。开展龙溪大道快速化改造等9条道路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增强城市交通承载力。新建荔枝湾涌污水提升泵站、外江排涝泵站,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打”工作成果哦突出,打掉欺行霸市团伙23个,捣毁制假售窝点109个,以冷库行业和茶叶市场为试点稳步推进“两建”工作,制定五年行动计划。继续保持全区安全生产稳定好转态势,全区火灾发生率同比减少12%,消防安全四项指标实现“三降一半”,在全市率先建立“西关阳光驿站”服务机制,重点解决刑释解教“三无”人员融入社会问题,出台荔湾区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强区”及“食得放心”工程有效推进。5、街口街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荔湾区内有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有岭南建筑之精华、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等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陈氏书院,有充满欧洲风情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还有亚洲最大的,被誉为“中国阿姆斯特丹”的广州花卉博览园、独具风情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等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处广州市荔湾区,根据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穗府2013)17号)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功能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为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采用2013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监测数值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3所示:表3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结果监测项目no2so2pm10pm2.5年均浓度(mg/m)0.0520.0200.0720.053二级标准(mg/m)0.040.060.070.035标准指数1.30.331.031.51评价结果超标达标超标超标 根据监测结果,监测点得到so2的年平均浓度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其余指标均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no2的年平均浓度超标,主要是受到1、2及12月份的no2浓度偏高,导致年平均浓度升高。广州市政府针对空气中no2及pm10、pm2.5浓度超标的问题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汽车购买,限制私家车数量的增长。通过政策的限制,将会控制私家车数量的增长速度,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项目污水经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根据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粤府函2011162号)以及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文)等规定,该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为调查珠江西航道的水环境质量,本评价引用广州市环境监测年鉴2012年度中黄沙监控断面全年的监测数据,数据如表4所示。表4 评价河段水质调查结果一览表 单位: mg/l,ph值除外项目docodcrbod5总氮石油类黄沙断面4.219.55.811.100.08(gb38382002)iii类标准52041.00.05监测数据显示,黄沙监控断面除codcr指标满足该标准限值外,do、bod5、总氮、石油类等指标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的限值要求。其主要原因为附近污水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入珠江而造成的,待污水管网完善后水质预计会逐步改善。总而言之,地表水评价断面环境质量现状较差。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所在地属2类区,其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8)的2类标准。为了解本项目区域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情况,11月15日-11月16日对项目周边进行连续两天的噪声监测,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本次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8)的要求进行,采用积分声级计监测,分昼夜间监测四周边界噪声。表5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db(a)编号监测地点昼间夜间测量值标准值测量值标准值1#项目东边界54.76044.3502#项目南边界53.646.03#项目西边界52.345.44#项目北边界53.147.2从上述监测数据可以得知,建设项目四周各边界噪声测点值均未超出噪声标准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该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附近的民居、幼儿园及本项目的工作人员。1、水环境保护目标控制本项目外排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等的排放量,使其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达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从而保证评价区内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遭受不良影响。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维持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确保周围地区的空气环境在本项目营运后不受明显影响。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项目运营期间,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属于危险废物,因此,本项目固废保护目标为医疗废物得到相应的处理,禁止随意排放。5、敏感点建设项目本身及邻近的住宅居民及办公人群是保护重点,应对排放的医疗垃圾和医疗废水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对人群产生影响;与周边住宅居民、办公人员协调、沟通好,避免人群活动噪声对项目本身和周边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详见表6)表6 建设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名称性质规模方位距离保护目标居民楼民居50户项目北面6米大气环境、声环境幼儿园学校120人项目西面30米大气环境、声环境物流仓库仓库60人项目东面10米大气环境、声环境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即:codcr250mg/l、bod5100/l、ss60/l、ph6-9、粪大肠菌群数5000个/升);动植物油100/l、las20/l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及codcr500mg/l、bod5300/l、ss400/l)、粪大肠杆菌5000/l、动植物油20/l、las10/l较严者; 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2008.8.1);(即:hw01:医疗废物;hw03:废药物、药品)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5、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2001年6月。总量控制指标1、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0(本项目废水纳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已经下达给污水厂,本项目不需另外申请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无 3、固体废弃物总量控制指标: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1 工艺流程图本项目为患者提供一般常见的医疗诊断服务,本项目内主要科室有全科医疗科、内科、妇产科;妇科专业、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八个科室。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病人诊断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水、医疗垃圾、空调室外机组产生的噪声等。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已建成,因此不存在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二)运营期污染工序1、废水污染源本项目医务人员11人,日门诊量为40人,全年营业时间为350天,不设病床位。产生的污水量计算如下:项目内不设员工食堂,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 1461-2014),门诊部的用水定额按0.18m/人d计算(以医生职工人数为基数),则医务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约为1.98m3/d,年经营天数为350天,全年用水量为693m3/a;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所排生活污水量为1.782m3/d,年排水量为623.7 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等。本项目日排放污水总量为1.782m3/d,每年排放污水总量623.7m3/a。参照同类污水水质监测数据,医疗污水各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及产生量见下表7。粪便大肠杆菌群数为1600000个/升。表7 建设项目废水水质一览表指标codcrbod5ssnh3-n医疗废水623.7m/a产生浓度(mg/l)2501206025产生量(t/a)0.1560.0750.0370.016排放浓度(mg/l)1251006020排放量(t/a)0.07800.06240.03740.01252、废气污染源本项目主要进行医疗门诊服务,在诊治各环节中均无废气产生,而且不设置员工食堂及备用柴油发电机等,因此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没有废气产生。3、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均为低噪声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均低于50db(a)。项目内主要噪声来源于空调室外机组,其噪声值达到60-85db(a)。4、固体废物污染源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1)医疗垃圾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品,如棉花、纱布、一次性针筒、胶管、药品包装瓶、输液瓶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医疗垃圾产生量约1.0kg/d,年产生量为0.35t/a。(2)生活垃圾项目内医务人员为11人,日门诊人数约40人次/d,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统计经验数据,一般人均生活垃圾产生系数按0.5kg/人d计,则医务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5 kg/d;门诊病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系数按0.2kg/人d计,则门诊病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0 kg/d。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约为13.5kg/d,年产生量为4.725t/a。表8 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统计表污染源kg/dt/a备注医疗废物1.00.35危险废物医务人员生活垃圾5.51.92生活垃圾病人生活垃圾8.02.80合计14.55.07-以上固体废物中,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医疗废物交由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回收处理。5、放射性污染源 根据现场的勘察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不设放射室且无放射性设备,因此无辐射,即无放射性污染产生。如需增设此类辐射设备,需由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另做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申报。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水污染物医疗废水623.7m3/acodcr250 mg/l0.156t/a125mg/l0.078t/abod5120 mg/l0.075t/a100 mg/l0.0624t/ass66 mg/l0.037/a60 mg/l0.0374t/anh3-n25 mg/l0.016t/a20 mg/l 0.0125t/a粪大肠菌群数1600000个/l5000个/l固体废物门诊医疗垃圾0.35t/a-生活垃圾 4.725t/a-噪声本项目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均为低噪声设备,噪声值低于50db(a)。空调室外机组噪声值为60-85db(a)。项目四周边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没有明显的生态敏感区,而本项目也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污染因素。因此,本项目营运过程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已建成,因此不存在施工期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主要是医疗污水和医疗垃圾。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外排污水主要是医疗污水。在营业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医疗污水,主要为洗手水、医疗器械清洗废水、消毒水等常规医疗污水,医疗污水排放量约1.782m3/d。项目产生的医疗污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有的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当人们食用或接触被病菌、病毒、寄生虫卵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水和蔬菜时,就会使人致病。医疗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粪大肠菌群等,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医疗污水外排前必须经过杀菌、消毒等预处理(即杀灭病原体),常用消毒剂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液氯、紫外线和臭氧等。根据本项目医疗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相关资料,本项目属于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项目内产生的污水经管道收集,采用消毒药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污水处理流程:图2 污水处理流程图项目所在地为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则项目产生的污水经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即:codcr250mg/l、bod5100 mgl、ss60 mgl、ph6-9、粪大肠菌群数5000个/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广州河段西航道。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进行卫生服务站医疗服务,在诊治各环节中均无废气产生,且项目内不设备用发电机及员工食堂。因此,本项目运营期间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不产生明显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均为低噪声设备,普通医疗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均低于50db(a);项目内主要噪声来源于空调室外机组,其噪声值达到60-85db(a)。通过合理布局空调室外机组及对空调室外机组进行隔声、减振后,项目各边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1) 医疗垃圾项目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医疗垃圾,如棉花、纱布、一次性针筒、胶管、药品包装瓶、注射瓶等,年产生量为0.35 t/a。医疗垃圾临时堆放点设于卫生间门口左侧角落。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垃圾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1、hw03类危险废物,建设单位对这些医疗垃圾应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垃圾在发生场所就进行很好的分类收集是减少污染危害和有效进行下一步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分类收集的目的和依据主要是根据医疗垃圾的性质及下一步所要采用的处置方法。收集医疗垃圾所使用的容器主要是塑料袋、锐器容器和废物箱等。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在医疗垃圾产生地即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是医生护士患者和清洁人员的职责和义务。所有医疗垃圾都应丢弃或放入标明适当颜色或标识的垃圾袋或污物桶中,在装满3/4时有人负责封袋,医疗垃圾一旦放入废物箱后就不宜再取出。有传染性和有害的污物不能混在一起,若混在一起则应按有害医疗垃圾处理。设置合格专用容器和合格的专用医疗垃圾暂时贮存地点,实行分类收集,盛装医疗垃圾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医疗垃圾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等;严禁随意丢弃医疗垃圾,并坚决杜绝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完善暂时贮存医疗垃圾交由医疗垃圾处置单位的有关交接、登记的规定;制定医疗垃圾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等,应将其医疗垃圾收集起来隔离堆放,加强日常管理,全部交由有处理该类废物资质的专业公司统一处理,并对垃圾堆放点定期进行消毒处理。(2)生活垃圾员工的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725 t/a,院方应在每个楼层设若干清洁筒,进行定点投放、分类袋装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收运、处置,并要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工作,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影响市容卫生和市民的健康。本项目固体废物经上述处理后,则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紫外线消毒灯影响分析紫外线是指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包括3类;ua-a波长为315nm-380nm;ua-b波长为280nm-315nm:ua-c波长200nm-280nm。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a-a占97%,ua-b占3%,ua-c接近于0。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a-a、ua-b。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ua-c紫外线灯,用来进行消毒灭菌。其中254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性。由于紫外线的照射会对人体,特别是眼睛和皮肤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对紫外线本身特性的分析,提出以下保护措施建议:(1)由于紫外线的只能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弱,任何纸片、铅玻璃、塑料都会大幅降低照射强度。因此消毒时应尽量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定期擦拭灯管,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2)由于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能产生很大的伤害性,因此不要在有人的场所使用ua灯,更不要用眼睛直视点燃的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能穿过普通玻璃,因此建设单位在消毒时应关闭所有门窗,避免对外环境的影响:消毒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和佩戴眼睛避免皮肤和眼睛受伤害。(3)灯具加反光罩可以保证紫外线能量的集中,另外可以避免给工作人员造成损伤。反光罩一定要用对253.7nm紫外线材料吸引少反射多的材料制作,表面氧化抛光处理过的铝对短波紫外线的反射系数最大,所以建设单位选用一般紫外线灯具的反光系统应选用铝材制成。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以上措施后,预计紫外线消毒灯对医务人员及项目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大。6、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外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居民住宅楼的厨房油烟、人为活动及空调室外机组噪声、道路噪声及汽车尾气。本项目四周道路不是城市交通主干路,流量少、车速慢。因此,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本项目的影响不大。居民住宅楼的油烟排放口距本项目有一定的距离,排放时经扩散、稀释后烟气浓度降低,对本项目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根据表5建设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各外边界1m处声环境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故正常情况下,项目周边的主要污染源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防治理效果水污染物医疗污水codcr粪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医疗废水经消毒液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由大坦沙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严者bod5ssnh3-n粪大肠菌群数固体废物营运期固废医疗垃圾集中收集后隔离堆放,交由有处理该类废物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可达到环保有关要求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回收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交有相关资质单位处置噪声本项目所使用的设备为低噪声普通医疗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为空调室外机组。通过合理布局及对主要噪声源进行隔声减振,项目各边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及固体废物,在按环保要求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后排放,则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与建议一、项目概况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环翠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埗头新一巷17号首层。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49.5,建筑面积为145.92,总投资为2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5万元,项目主要经营诊疗科目为全科医疗科、内科、妇产科;妇科专业、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本项目不设住院病床,有牵引床1张,诊断床5张,不接诊传染病人,日门诊量为40人。营业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8:00-21:00(节假日照常应诊),年经营天数350天。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的水环境评价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全部达标,水质现状能够满足该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所在的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除了so2达标,其余指标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很一般。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项目地块内及四周边界昼间、夜间噪声值基本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良好。三、建设期间的环境影响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摆摊财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摄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深信服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叉车维护服务合同模板
-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5年小学生环保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设备易损配件管理制度
- 叉车维修方案(3篇)
- 颅内感染诊疗指南
- 儿童腺病毒肺炎
- 2025至2030中国UV打印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口腔科护士正确吸唾操作规范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氢化可的松口服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