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doc_第1页
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doc_第2页
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doc_第3页
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doc_第4页
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宁夏振武灵武(50mwp)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单位宁夏振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查正发联系人马小芳通讯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南街臻君大厦1号楼11层联系电真邮政编码750011建设地点灵武市马家滩镇杨圈湾村立项审批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宁发改备案201460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型及代码d4415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平方米)1135700绿化面积(平方米)1120700总投资(万元)50006.7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64.5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建设规模:1.项目背景宁夏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年日照百分率达64%。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9366119mj/m2,具有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在宁夏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可提高新能源在当地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所发电力就地消耗,促进当地新能源的利用和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宁夏振武灵武光伏电站项目位于灵武市马家滩镇杨圈湾村,距灵武市区30km,海拔高度15001530m之间。工程区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952.42mj/m,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011.0h,场地开阔、平坦,扩容空间大。电站场址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旅游、示范条件。根据当地光能资源以及初步开发规划,本项目占地面积约1135700m,工程总投资为50006.7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单位受宁夏振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对其“宁夏振武灵武光伏电站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宁夏太阳能资源较丰富,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其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年日照百分率达64%,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936mj/m26119mj/m2,由南向北平均递增量为50mj/m2km。据19612004年宁夏太阳辐射资料统计表明,全区平均5781mj/m2a,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多于南部,南北相差约1000mj/m2a。且太阳辐射能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对于太阳能利用十分有利。灵武地区是宁夏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灵武地区多年平均年太阳总辐射为5952.42mj/m,每年的58月太阳辐射量最大,11月翌年1月太阳辐射量最小;日照时数长,主要集中在3000h3200h之间,多年平均为3011.0h。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年际变化均较稳定。从全国太阳辐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灵武地区太阳辐射属于资源很丰富区,适宜于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工程。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89-2008),以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进行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其等级见表1,项目所在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属于“资源很丰富”程度,且年平均太阳辐射量比较稳定,比较适合开展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表1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太阳总辐射年总量资源丰富程度1750kwh/(m2a)资源最丰富6300mj/(m2a)14001750 kwh/(m2a)资源很丰富50406300 mj/(m2a)10501400 kwh/(m2a)资源丰富37805040 mj/(m2a)1050 kwh/(m2a)资源一般3780 mj/(m2a)3.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灵武市马家滩镇杨圈湾村,距灵武市区30km,海拔高度15001530m之间,场区边界北侧距古石线公路约1000m。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63946.861064033.19,北纬375255.32375324.07。项目主要为天然草地,地形开阔、平缓,起伏不大,场地不需做大量平整,对个别地势起伏较大处光伏电池阵列基础附近做小范围的场地平整即可。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见图1,在灵武市的地理位置见图2,项目周边环境见图3。4.项目建设规模及组成本项目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为50mwp,由50个1.0mw的子阵列组成。安装216000块单块容量为235wp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全部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支架安装倾角为38。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阵列,电源机房,敷设35kv集电线路7.78km,架设10kv供电线路1.17km,修筑场内道路14.32km。初步估算年平均上网电量7042.3万kwh,年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约为1387h。光伏子阵产生的直流电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后就地升压成35kv,通过35kv集电线路汇集后,输送到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上,再经110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10kv电压等级,通过110kv输电线路输送到甜水河330kv升压站进入宁夏电网。本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光伏电站区,包括光伏阵列、电源机房、逆变器室、升压变压器、35kv集电线路、110kv升压站、场内道路、综合楼等;辅助工程主要有:进场道路及厂区道路、施工营地等;公用工程主要有电网接入系统、供排水、供电和供暖等组成;环保工程主要为水保措施、废水和固废收集处置措施等。项目工程组成情况见表2。表2 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组成项目内容主体工程光伏电站区光伏阵列:项目总装机容量50mw,每1mwp共计216组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组件每20个一组),每组由16/14个光伏串列并排组成,之后通过2台直流配电柜分别接入2台500kw逆变器,产生的直流电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后就地升压成35kv,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上,再经110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10kv电压等级,通过110kv输电线路输送到甜水河330kv升压站进入宁夏电网。太阳能电源机房:太阳能电源机房包括逆变器房、直流配电柜和户外箱式变压器。每个子方阵配置1座太阳能电源机房,整个发电系统配置50座太阳能电源机房。每座机房包括1座逆变器房和1台0.27kv/35kv (1000kva)户外箱式变压器,每座逆变器房包括2台直流防雷配电柜和2台500kw并网逆变器。每座太阳能电源机房占地46m2。35kv集电线路:电站的集电线路采用全电缆直埋的敷设形式。光缆与电缆同时布设,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每5个1mwp的子阵列为一个回路,共10个回路,35kv集电线路长度7.78km。110kv升压站:本项目通过35kv的集电线路将各子阵列的电能汇集后,输送到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侧,升压至110kv的电压等级,再通过110kv输电线路输送到甜水河330kv 变电站,进入宁夏电网。110kv升压站布置有低压配电室、站用变室、35kv开关室等。升压站建设在本项目的东北角。生产管理区:生产管理区位于升压站的西侧,综合楼为1f混砖结构,高4.2m,布置有中控室、办公室、门厅等,屋面为坡屋面。位于项目北部,升压站西侧,总建筑面积为39924m2。辅助工程场内道路电站场区道路为满足设备检修、消防和巡视使用。场内道路沿电站围栏呈环形布置,并与光伏板区的横向和纵向道路相连,组成场内道路系统。场内道路总长度14.32km,道路为四级碎石路,路面宽度4.0m。场内道路在工程建设时作为施工道路,施工结束后,作为检修道路。围墙、大门场区周围设置高2.2m、长4.43km的防护围墙,围墙为钢丝网,防止外来人员误入。大门设在厂区西北侧,大门采用单开不锈钢电动伸缩门,高1.8m,两侧为砖砌大门垛,贴石材。大门一侧设电站统一标识墙及门房。进场道路进场道路由综合区东侧引入,在生产区周围设环形通道,环形道路采用4m宽砂砾石路面;生产区内部太阳能板按照组团设计,组团间采用4m宽砂砾石路面,并与场地四周环形道路连接,方便检修巡视车辆的通行。施工营地施工营地位于项目北部,升压站西侧,临建设施主要包括:综合加工厂、材料及设备仓库、混凝土拌和站、临时办公、生活营地。施工营地占地面积约4500m。公用工程电网接入系统光伏子阵产生的直流电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后就地升压成35kv,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110kv升压站35kv母线上,再经110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10kv电压等级,通过110kv输电线路输送到甜水河330kv升压站进入宁夏电网。给水供水接自神华宁煤集团的供水管网,用水量约为1375.2m3/a。排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电池板清洗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140.16m3/a,电池板清洗废水的产生量为1020m3/a。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玻璃钢结构,防渗系数小于10-7cm/s)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后用于升压站区域绿化。供电施工供电线路从杨家圈湾村10kv供电线路上引接,经变压器降压后输送到用电设备。供热冬季采暖由电暖器提供。环保工程水保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等。废水处理措施施工期环保旱厕,防渗沉淀池(容积为7.5m3,规格为2m1.5m2.5m)。运营期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玻璃钢结构,防渗系数小于10-7cm/s)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后用于升压站区域绿化。固废处理措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到垃圾桶并定期运往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110kv升压站设1座25m3事故集油池,用于收集升压站事故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建设在升压站东北部。废旧电池板和废旧铅酸蓄电池统一收集在危废暂存间(1座10m2,位于项目东北部)。危废暂存间及事故集油池等防渗措施。本项目主要设备组成见表3。表3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光伏阵列部分电气设备1太阳能电池组件多晶硅235wp块2160002支架t35003汇流箱台800二逆变及配电部分电气设备1直流防雷配电柜面1002逆变器500kw台100335kv双分裂变压器1000kva-0.27/0.27/35kv y,d11,d11台50箱变三防雷及接地部分电气设备1避雷针高30m座42接地扁钢604镀锌扁钢km253垂直接地极50钢管 l=2500根300四35kv站配电系统设备1主变压器低压进线柜kyn61-40.5面12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柜kyn61-40.5面1335kv电缆进线开关柜kyn61-40.5面54母联开关柜kyn61-40.5面15无功补偿35kv电缆进线开关柜kyn61-40.5面16消弧线圈35kv电缆进线开关柜kyn61-40.5面17绝缘管型母线35kv 1600a米/三相458svg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0mvar套19消弧线圈2200kva套11035kv出线开关柜kyn61-40.5面1五110kv升压设备1三相油浸式三绕组风冷有载调压升压变压器11581.25%/35kv50000kva, yn,d11台12主变压器中性点设备jy-jxc-110套13110kv断路器lwa-126/t3150-40台24110kv电流互感器lvqb-110w3台35110kv电压互感器jdqxf-110w3组16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yd-110/3-0.01h台17110kv避雷器y10wz-108/281组18110kv隔离开关gw4a-126dw/1250a台1单接地9110kv隔离开关gw4a-126dw/1250a台1双接地10110kv架空线路lgj-240km10六厂用电部分电气设备1干式变压器sc11-200/35 3522.5%/0.4kv台1210kv pt 计量柜kyn28-12面1310kv进线断路器柜kyn28-12面1410kv站用出线柜kyn28-12面2510kv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柜kyn28-12面16厂用区箱变sc11-200/353522.5%/0.4kv台2欧变7低压配电屏mns面45.项目占地情况本项目总占地113.57hm2,其中永久占地113.01hm2,临时占地0.56hm2,项目占地类型均为天然草地,占地情况详见表4。表4 本项目占地面积表 单位:hm2序号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备注永久占地临时占地1光伏板区光伏阵列105.75105.75天然草地含集电线路场内道路5.735.73电源机房0.40.42升压站1.121.12310kv供电线路0.120.010.11天然草地4施工营地0.450.45天然草地合计113.57113.010.566.项目土石方本项目产生的土方开挖主要为光伏电站区场地的平整以及建设时的基础开挖,其中光伏电站区土方主要为光伏板支墩建设、单个光伏板安装区场地初平、电缆的埋设、升压站的建设等产生的土方。本项目开挖土石方16213m,填方16213m,土方挖填平衡,无弃方,无区间调方。项目的土石方挖填及平衡情况见表5。表5 项目取弃土平衡表 单位:m3序号项目土石方开挖(m)土石方回填(m)区间调方(m)借方(m)弃方(m)调入调出数量来源数量去向1光伏板区光伏阵列1514515145场内道路543543电源机房136138直埋电缆1941942升压站1751753光伏阵列场内道路-4施工营地-510kv供电线路2020合计16213162137.项目投资概况本项目工程静态投资48431.41万元,工程总投资50006.74万元;单位千瓦静态投资9686.28元/kw,单位千瓦动态投资10001.35元/kw。其中环保投资664.53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1.33%。环保投资主要用于施工期、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等。项目环保投资分项见表6。表6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投资内容治理措施投资估算(万元)占环保投资比例(%)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水土保持补偿费、施工临时工程等557.5383.90固体废物防治用于施工期固体废物收集和处置213.16垃圾收集箱20.30危废暂存间(10m2)101.50事故集油池(1座,25m3)182.71危废暂存间及事故集油池等防渗措施71.05扬尘防治洒水车、运输车蓬布遮盖50.75废水处理营运期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45施工期临时沉淀池、环保旱厕50.75环境监理施工期环境监理365.42总 计664.531008.公用工程供电本项目施工供电线路从杨家圈湾村10kv供电线路上引接,经变压器调压后输送到用电设备上。采暖本项目冬季采暖由电暖器提供。给水本项目站场拟配置6名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接自神华宁煤集团的供水管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80l/人d,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175.2m3/a。本工程每季度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表面进行清理,根据当地已投入运行的光伏固定安装方阵,其选用至今较为合适的电池板清洗方式为移动水车清洗(不含任何添加剂),以每季度清洗一次,每次用水量按照6m3/mw计,项目清洗用水量为1200m3/a。则本项目总用水量为1375.2m3/a。排水根据环保统计手册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占用水量的80%计,项目建成后人员配备按6人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40.16m3/a,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ss。项目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玻璃钢结构,防渗系数小于10-7cm/s)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后用于升压站区域绿化。项目电池板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1020m3/a,清洗后的废水洒落后,直接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下的植被绿化。表7 各给排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名称年用水量(m3)年排放量(m3)备注生活用水175.2140.16用水量按80l/人d,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80%计冲洗电池板用水12000每季度清洗1次,每次用水量按照6m3/mw计,清洗后产生的废水用于植被绿化合计1375.2140.16/9.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拟选场址位于灵武市马家滩镇杨圈湾村。项目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场地内光照充足,开发利用潜力大,面积可满足光伏电站用地要求。工程合理利用地势地形,遵循以功能分区为主、行政区划为辅的原则,尽量节约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项目拟建场地类型为天然草地,全部在项目区划定的范围内;土地性质为国有未利用地,项目场址北侧1100m为杨家圈湾村、1000m为古石线公路,东北侧1400m为石荒洼村,项目附近有银古高速公路、307、211、109国道和银灵吴一级公路,交通便利,运输方便。在工程总平面规划上,建议主体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临时占地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占地范围外的扰动,保护原有地表结皮。项目场区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军事设施及地下矿藏等,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证发2011103号,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使用荒山、荒滩、荒漠等难以利用以及不适宜农业、生态、工业开发的土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天然草地,符合其相关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对项目选址及选线的约束性规定有: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工程占地遵循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的原则,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项目区地貌类型为缓坡丘陵地貌,占地类型为天然草地;不涉及上述国家规定的范围,工程选址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的工程选址的基本要求。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本工程的选址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因此,项目选址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考虑是合理可行的。10.项目平面布置光伏板区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北侧1000m为古石线公路,北部为综合楼、施工营地等,南部均为太阳能电池阵列。场址开阔相对平坦,为天然草地,可作为光伏电站良好的厂址场地。电站的大部分区域为电站场区(含光伏板阵列、太阳能电源机房、35kv集电线路)、110kv升压站、沿电场围栏及光伏板区建设检修道路,并在电站周围设置钢丝网围栏。场内道路按照光伏组件子阵布设,环场区道路和光伏组件子阵之间的道路在工程建设时作为施工道路,并用砂砾石覆盖,施工结束后,作为检修道路。项目50mwp太阳能电池阵列按50个1mwp电池方阵进行模块设计,运行方式均为固定式。组件与组件之间留有2cm空隙以减少方阵面上的风压。每个单元光伏串列由20个电池组件构成,这20个电池组件串联后作为一个完整的并联支路,便于编号。从而使得日常维护、检修和故障定位清晰。光伏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4。施工原则及施工方案施工原则由于光伏电站建设投资大、施工作业面广、安装质量要求高等诸多特点,遵循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合理工期,施工总布置需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路通为先,电缆跟进的原则:首先开通光伏电站区通向外界的主干路,然后按工程分期分段的次序,修建太阳电池方阵之间的支路。在修路的同时,埋设线路,在路面的内侧地下埋设好信号控制电缆,以便在施工时可能加以利用。分区划片,合理交叉的原则:由于光伏电站规模较大,为了达到太阳能电池能分期分批投入运营,将整个光伏电站进行分区划片,合理安排先后的施工期限和顺序,在每个施工分区划片中,工程项目及内容又区分轻重缓急。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太阳电池方阵的安装工程量比较大,而且安装质量要求高,为此,在全部工程实施的始终,都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节能减排原则:光伏电站的建设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光能的一项社会实践。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仍然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高效快速、易于拆除的原则:光伏电站的全部建(构)筑物,除地下基础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外,地面以上的承重支撑体系及围护结构尽量设计成易于加工、易于拆装的标准化构件,除能达到快速施工、节约能源的目的外,还能达到易于拆除、易于清理的目的。施工方案光伏电池的基础施工场地局部平整:场地局部平整采用80hp型推土机进行,并采用自重12t的振动碾碾压密实。基础开挖: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小,可采用人工挖槽方式。开挖完工后,应将基槽面清理干净,进行基槽验收。基槽承载力、深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部位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光伏阵列基础混凝土强度c30,施工需架设模板并将预埋件固定好,然后浇筑混凝土,注意其尺寸和预埋件精度应符合要求。混凝土凝固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时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洒水保湿养护14d。土方回填应在混凝土浇筑7d后进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安装光伏电池的装置。逆变器室的施工基础采用小型挖掘机或推土机进行开挖,辅以人工修整基坑及边坡。基槽开挖完成后,先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进行基坑验收。汇流站施工基槽土方采用人工挖槽方式(包括基础之间的地下电缆沟)。基槽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地下电缆沟墙的砌筑、封盖及土方回填。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对混凝土加以养护,在其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拆装模板与支架。汇流站构架采用吊车吊装就位,柱脚与基础连接采用杯口插入式。构架就位后,采用缆风绳以保证构架的稳定性,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固定。待混凝土养护期满后,才能拆除临时固定措施。11.施工组织施工人员本项目施工期平均人数为150人。施工方式本项目采取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施工方式,施工营地布置在电站场区110kv升压站西侧空地,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运输路线、设备临时堆放场地及工艺布设应避开敏感区及环境保护目标等,并设置50m安全隔离带。施工实施条件给排水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进行沉降后回用。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照40l每人每天进行核算,总工期为11个月,污水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60%估算,则施工期共排放生活污水1188m3,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生活洗漱水,泼洒地面抑尘,使其自然蒸发;施工营地设环保旱厕(定时清掏)。电力项目施工供电线路从杨家圈湾村10kv供电线路上引接,经变压器调压后输送到用电设备上。运输条件场址北侧临近古石线公路,建材与设备运送方便。12.人员配置结合电站规模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电站定员编制为6人,年工作时数为365天。人员编制中只考虑光伏电池组日常维修所需人员,未考虑电站的电池组和电气设备大修需要,大修所需增加的人员可考虑临时外聘或将大修任务外委的方法来解决。13.建设周期及进度安排工程计划建设期1年,其中准备期1个月,施工期11个月。工期总目标是:光伏电站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并网发电。综合楼及逆变器室建设工程从第2个月起开工,历时5个月,于第6个月完工。光伏电池板基础从第6个月开始,历时3个月,于第8个月完工,电气设备安装从第9个月开始,历时3个月,于第11个月完工,调试后于第12个月投入发电。工程计划于2014年10月开工,2015年9月底竣工。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8。表8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编号名 称单 位数 量1电站总装机容量mwp502年均太阳辐射量mj/m25952.423年日照小时数h30114年上网电量万kwh7042.35上网电价(25年)元/kwp0.9(含税)6全部投资收益率%9.047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0.298投资回收期年10(税后)9借款偿还期年1210资产负债率%78.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灵武市马家滩镇杨圈湾村,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63946.861064033.19,北纬375255.32375324.07。项目场区缓坡丘陵地貌天然草地。本项目区位置见图1、图2、图3。2、地形、地貌、地质灵武市以石嘴山-固原断裂带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域。西部平原属银川平原的东南边缘,一般海拔1120m;东部系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一部分,海拔为1300m左右。台地波状起伏,高差50m上下,西缘分列马鞍山、杨家窑山、面子山等南北向山地,山体低矮平缓,台地上沙丘分布,主要分布在磁窑堡镇境内西天河流域的中下段。3、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黄河沿市境西北流过,流程47km,可利用水资源10亿m3。苦水河构成市域西南边界,水洞沟从北部市境流过,大河子沟源于杨家窑山,长56km,流域面积847km2,最大洪峰流量413.30m3/s,已修建库容1230万m3的旗眼山调洪水库。主要湖泊有鸳鸯湖,目前绝大部分湖盆干涸,仅有近千平方米的面积因梅花井煤矿抽排地下水形的小水域。鸳鸯湖只有雨季方能形成一定面积的湖泊湿地。4、气候与气象项目区内气候属温带干旱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具有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温差大、日照长、雨雪稀少、风大沙多等特点。年日照时数3011h,太阳辐射强,全年总辐射143.9千卡/cm2。年平均气温6.7-8.8,极端最高温度36,极端最低温度-29,昼夜温差一般在15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55-17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212mm,以7、8、9月最多,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平均蒸发量2862.2mm,为年降水量的13.5倍。空气湿度小,年平均相对温度仅57%。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1m/s,全年大于17m/s的大风50余天,年平均沙尘暴日数25d左右。5、土壤与植被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主要是淡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贫瘠,抗侵蚀能力差。评价区周围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植被,零星分布的天然植被主要是适应当地干旱生境的灌草群落,以旱生化的植物种类为特征,自然植被主要有短花针茅、苦豆子、猫头刺、披碱草和臭蒿等;人工植被主要是刺槐、国槐、榆树和柠条等。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a和图b),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东靠盐池县,南接同心县、吴忠市,西临黄河与永宁县相望,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接壤。南北长98km,东西宽54km,总面积4639km2。地形为东高西低,西部川区为银川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势平坦,纤陌纵横,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南边缘的一部分。2012年总人口数为26.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数11.87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9.5。全市辖6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16个居委会,76个行政村,4个市属农林牧场,8个中央直属和区属厂(场)企事业单位,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单位。灵武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种类有煤炭、石灰岩、湖盐、芒硝、石膏、陶土、粘土、沙板石、砂砾石等,其中尤以煤炭突出,含煤区域达3500km2,探明储量273亿t,远景储量2027亿t,占宁夏探明储量的80%以上,是国家级储量较大的亿吨整装大煤田。灵武市交通发达,河东机场与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公路构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市区距首府银川市38km、吴忠市17km,交通极为便捷。灵武市汽车站位于灵武市城北,火车站位于灵武市北门4km处。辖区现有四条国道(g307、g211、g3、g70)、四条高速公路(银西高速、青银高速、古青高速、盐中高速)、两条铁路(太中银铁路、大古铁路)、两座火车站(灵武火车站、大古铁路灵武站)。“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世界40%的原绒在这里加工,中国60%的精品无毛绒在这里集散,自治区80%的羊绒产值在这里创造。截止2012年底,羊绒产业实现产值81.66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灵武市有悠久的果树栽培历史,素有“花果之乡”之美誉,已有500年的栽培历史,灵武市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孕育了灵武长枣特有的风味和品质,也具备了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热销于泸、穗、港等大中城市,已在全国建立了多个配货中心和直销窗口,使灵武长枣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形成了一定的销售市场,成为全国特色品牌产品。2012年灵武市地区生产总值251.1亿元,同比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17.3万元,同比增长21.8%,农业总产值17.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18元。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根据项目所在位置,本项目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2013年11月10日11月16日在羊场湾煤矿工业场地(位于项目西北侧8km处)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具体监测统计结果见表9。表9 2013年羊场湾煤矿工业场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3监测项目小时浓度监测结果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so20.1520.2110-0.0520.0680-no20.0570.1080-0.0440.0620-tsp/0.2360.34128.60.137pm10/0.1240.16214.30.08pm2.5/0.0510.0720-监测资料表明,项目所在区域so2、no2和pm2.5的日均浓度值均,tsp和pm10的日均值均超过了标准值,超标率分别为28.6%和14.3%,最大超标倍数为0.137和0.08,超标主要原因为项目所在区域气候较为干燥所致。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因子小时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灵武东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灵武东沟(位于本项目南侧13km处)2013年水质监测资料,灵武东沟水质监测由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完成,每月监测一次,监测结果见表10。表10 2013年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水域名称项目ph(无量纲)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总磷灵武东沟样本数(个)1212121212121212121212最大值8.739.18.39.215.390.000090.0100.010.040.0100.710最小值7.654.83.13.10.5650.0000010.00020.00020.0050.0100.055平均值7.65-8.736.85.95.95.9230.000040.00130.0030.020.0100.342最大超标倍数/6.7/0.8超标率(%)000075.00000041.7水域名称项目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灵武东沟样本数(个)12121212121212121212最大值390.0040.0301.740.00180.01450.00010.0020.0600.190最小值120.0020.0010.410.0000020.00320.000010.0020.0010.025平均值270.0020.0080.750.00040.00760.000020.0020.0080.071最大超标倍数/0.2/0.4超标率(%)0008.3000008.3监测资料表明,灵武东沟2013年常规监测因子中,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磷、氟化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月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39mg/l、0.710mg/l、1.74mg/l、0.190mg/l,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6.7倍、0.8倍、0.2倍、0.4倍,超标率分别为75.0%、41.7%、8.3%、8.3%,其余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总磷、氨氮、氟化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的原因主要与灵武东沟沿途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有关。3、声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验室(计量认证证书编号:2013300230b号)于2014年9月15日9月16日的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区域昼间现状噪声监测值为47.851.2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35.540.6db(a),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区生态环境状况主要见生态专章。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文物保护单位、无水源地等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区域内的重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杨家圈湾村和石荒洼村,主要环境保护要求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生态环境: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18.67hm2,其中建设区面积为113.57hm2,直接影响区5.10hm2。占地面积相对于该区域建设基地面积较小,且项目施工期较短,因此,生态环境不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表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距离规模保护要求1杨家圈湾村n1100m26户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2石荒洼村en1400m28户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序号污染物小时平均值(mg/m3)日平均值(mg/m3)标准来源1so20.500.15gb3095-2012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2no20.200.083tsp-0.34pm10-0.155pm2.5-0.075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1类标准;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4.危险废弃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其它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总量控制指标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项目地址选择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场地平整土建施工工程安装线缆连接项目试运行竣工验收投入运营1.施工期工艺流程生态破坏、扬尘、噪声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噪声、固体废物、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废水图5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本项目的主要施工工序为:首先进行场地范围界定;根据施工方案,建设进站道路,为全面施工做准备;场地平整及场区道路建设、围墙构筑;土建开始施工,光伏面板基础、各种建筑物基础放线开挖,各类土建工程基座浇筑、开挖土方回填、各种建筑物建设;工程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及其他设备安装;厂区电缆沟开挖、砌筑,电缆铺设;设备调试、试运行、投入运营。2.营运期工艺流程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受来自太阳的光能,经光能转换产生直流电能;功率调节器由逆变器、并网装置、系统监视保护装置等构成,主要用来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并入区域电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不含蓄电池环节的“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含有蓄电池组的“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本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不可调度式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转换成直流电,经过三相逆变器(dc-ac)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再通过升压变压器转换成符合公共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直接接入公共电网,供公共电网用电设备使用和远程调配。本工程设计参数如下:光伏电池组件形式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0mwp,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电池组件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235wp),电池组件均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采用最佳倾角38),光伏并网逆变器选用500kw的形式。太阳能光伏阵列单元型式1mwp方阵组成:一个太阳能电池组由20个太阳能电池板串联而成,每216组电池组组成1mwp的子方阵。每个1mwp太阳能电池方阵采用2台500kw逆变器、1台升压设备构成。光伏组件布置固定式单元光伏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