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1页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2页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3页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4页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改 建建 铁铁 路路 符符夹夹线线扩扩能能工工程程符符离离集集至至新新河河段段 环环境境影影响响报报告告书书 (简本)(简本)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 上海上海铁铁路局徐州路局徐州铁铁路枢路枢纽纽工程建工程建设设指指挥挥部部 评评价价单单位:位: 中中铁铁上海上海设计设计院集院集团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乙级 国环评证乙字第 1810 号 2014 年7 月 上海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简本由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并经上海铁路局徐 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改建铁路 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上海铁 路局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对简本 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目目 录录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特性表 1 1.3 建设项目方案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3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 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6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0 3.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 .11 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8 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22 3.6 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22 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23 3.8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3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26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8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29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项目地点 既有符夹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南起宿州市符离集,向西北经过淮北濉溪 县、淮北市、宿州市萧县至徐州市夹河寨,既有线符离集至夹河寨全长 84.7km。本次 扩能改造工程原则上利用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工程基本并行既有线,符夹线符离集站 (含)k1+027 至新河站(不含)k78+972,正线长 77.945km。青龙山疏解区青符联络 线濉溪站至徐楼站(含) ,线路长度 10.759km;青阜线青龙山站至徐楼站,线路长度 7.599km。 1.1.2 项目背景 既有符夹线是陇海线、京沪线、京九线三条路网干线间的联络线,是苏北、鲁东 南至阜阳以远中西部内陆地区通过货流的最合理运输径路。近年来符夹线承担客货运 量逐年增长,线路能力已趋于饱和。随着京沪、陇海、京九等路网通道逐步实现客货 分线,既有通道承担的货运量将有显著增加,符夹线做为京沪、陇海、京九干线的联 络线,研究年度的货运量也将进一步增长,因此既有线必须增建第二线才能满足客货 运量增长的需要。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特性表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特性表 1.2.1 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建设规模 本工主要工程及建设规模见表 1.2-1。 1.2.2 建设周期和投资 本工程建设周期为 30 个月,总投资为 361561.99 万元。 1.2.3 主要工程特性表 表表 1.2-1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概算表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概算表 项 目单位数量 线路长度上行线长度 km78.0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 下行线长度km81.19 填方104m3402.68 土石方 挖方104m364.01 新建特大桥座/延长米1/2895.16 新建大桥座/延长米4/1027.88 新建、改建中桥 座/延长米19/819.4 新建、改建小桥座/延长米15/160.7 桥涵工程 新建、改建涵洞座/延长米103/1464.3 新建牵引变电所处1 新建分区所(其中一处 兼开闭所) 处2电气化 改建分区所处1 房屋建筑m218476 永久征地公顷48.03 临时用地公顷35.6 拆迁房屋m2248867 工程施工月30 工程概算万元 361561.99 1.3 建设项目方案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建设项目方案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本工程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沿既有符夹线并行,起于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集 站,经淮北市烈山区、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宿州市萧县新河站。既有符夹线作 为淮北市与宿州市和徐州市之间的铁路运输通道已营运多年,随着沿线各市县铁路货 运量的增长,既有符夹线运能已趋于饱和,因此沿线各市均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对既 有符夹线进行增建二线的规划要求,并对既有线路两侧用地性质进行了规划,充分预 留了增建二线的空间(见图 1.3-1图 1.3-2) 。本工程建设未新增铁路廊道,不会对沿线 各市县形成新的铁路污染源,因此,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线位能与沿线城市规划 相协调。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图图 1.3-1 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线位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线位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图图 1.3-2 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在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线位既有符夹线增建二线工程在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线位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5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符夹线地势北高南低,缓倾斜,坡降 3/10000 左右。沿线村镇棋布,湖塘星点,水 系不甚发育。两侧多种植小麦、棉花,线路所经之处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一 般在 32.040.7m 之间。地貌单元主要为淮北冲积平原,沿线路两侧常常伴有低山丘陵。 (2)水文地质特征 铁路沿线及其线路附近山丘的地层岩性有:第四系粘性土、粉(砂)性土沿线广 布;白垩系火山碎屑岩、侏罗系砂岩本区沿线范围未有出露;二叠系、石炭系砂岩页 岩夹煤层,多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奥陶系豹皮状、鲕状厚层灰岩、寒武系白云岩、白 云质灰岩、紫红色页岩和泥质灰岩等,多分布于线路两侧的山丘及其附近;震旦系以 含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为主,局部出露。 (3)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 量适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4.5c15.7c,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0.2c- 1.2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 27.0c28.6c,极端最高气温为 40c,极端最低气 温为-20c,年平均无霜期 203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028mm。冬季盛行北风和东北 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季东南风居多,秋季多东风和东北风,全年以偏东风为主, 平均风速 2.7m/s 左右。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 0.3m。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冷暖 气团交替频繁,旱涝灾害较多,霜冻、干热风、冰雹、大风及连阴雨等灾害性气象时 有发生。 2.1.2 社会环境现状 (1)经济发展概况 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一县 三区,分别为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和烈山区,总面积 2741 km2,2012 年常住总人 口 212 万人。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6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 3 省 11 个市县接壤,是淮海经济协作区 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市现辖砀山县、萧县、灵 璧县、泗县、埇桥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 9940 km2,2012 年末常 住人口 538 万人。 (2) 交通运输概况 目前沿线地区交通较为发达,铁、公、水各种交通工具齐全,铁路贯穿沿线各市, 公路网发达,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本项目沿线主要公路有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京福高速、 g311、g310、g206 等,基本建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 二、三级沥青路面为基础的公路网络。 铁路建设方面,沿线地区倚靠符夹、青阜铁路北联陇海,东接京沪,向西南方向 通过青阜线连接京九线与华东二通道。徐州枢纽现有京沪铁路纵贯南北、陇海铁路横 穿东西,是路网中的重要铁路枢纽。沿线铁路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在建的宿淮铁路、 郑徐客专。并且将开展青阜、符夹铁路的扩能改造工程,届时沿线铁路运输体系的质 量和结构将有显著改善。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工程研究及评价范围 (1)研究范围及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同工程设计范围: 符夹线符离集站(含)k1+027 至新河站(不含)k78+972,正线长 77.945km。 青龙山疏解区青符联络线濉溪站至徐楼站(含) ,线路长度 10.759km;青阜线青龙 山站至徐楼站,线路长度 7.599km。 2.2.2 专题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1)线路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 300m 以内区域; 2)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 100m 以内区域; 3)取土场、弃土(渣)场及临时用地界外 100m 内区域; 4)过水桥涵上下游 300m 以内河(沟)段,通航河流上游 500m、下游 1000m 河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7 段。 (2)声环境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长度范围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宽度范围为铁路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3)振动环境 振动影响评价的长度范围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宽度为线路两侧 60m 以内区 域。 (4)水环境 工程设计范围内的水污染源排放口及主要受纳水体。同时对受纳水体的影响进行 简要评述。对于线路跨越的水体,上溯下扩至最近的环境敏感点。淮北站和坡里站在 新建铁路淮北至萧县北客车联络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将两个工程统一一起 进行评价,在本次环评中不再对以上两站进行评价。 (5)地下水 本工程桥梁、车站工程施工期、运营期可能受影响的地下水区域。 (6)电磁辐射评价范围 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 5.1.1 条规定,电 视受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 50m 以内。 根据 hj/t24-19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 求,500kv 变电所工频电磁场的评价范围为围墙外 500 米,由于本工程新建变电所电 压等级分别为 110kv,根据多次类比测试经验,本次新建青龙山牵引变电所重点评价 的范围为变电所围墙外 50 米。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规定,发射机功率 p100kw 时,评价范围应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 500m 的区域。鉴于 gsm 网基站的 天线发射功率均小于 100w,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 环境监测方法 ,监测范围为天线周围 50m;在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范围也取相 应的半径,即 gsmr 基站评价以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区域为分析影响的重点范围。 (7)环境空气 工程范围内的既有大气污染源。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8 (8)固体废物评价范围 工程沿线各站旅客列车垃圾集中排放点。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 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噪声 1)施工期噪声源 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两类。 施工机械噪声源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吊 车、压路机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根据以往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将各 类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 3.1-1。 表表 3.1-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值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值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名称 噪声源强db(a) 距声源 10m 处 推土机7682 挖掘机7684 铲土机7682 装载机8184 凿岩机8585 柴油打桩机90109 落锤打桩机94105 平土机7886 压路机7590 混凝土搅拌机7086 铆钉机8295 振捣器7082 卷扬机8486 重型吊车8595 载重汽车7282 拖拉机7590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9 运输车辆噪声 施工中土石方、砂石料、设备、材料运输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些运输车辆特 别是重载汽车噪声辐射强度较高,对其频繁行驶经过的施工现场和既有公路周围环境 将产生较大干扰。 2)运营期噪声源 本次评价中,普通客车和普通货车噪声源强依据铁计201044 号关于印发的 通知确定。见表 3.1-2、表 3.1-3 表表 3.1-2 运营期铁路噪声源强表运营期铁路噪声源强表(1) 声源种类作业状态测点位置源强值(dba) 16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6.0 15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5.0 12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2.0 普通客车 11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1.0 10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2.5 9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81.5 7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78.5 新型货物列车 50km/h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 3.5m74.5 注:线路条件:注:线路条件:级铁路,无缝、级铁路,无缝、60kg/m 钢轨,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路堤线路。钢轨,混凝土轨枕,有砟道床,平直、路堤线路。 表表 3.1-3 运营期铁路噪声源强表(运营期铁路噪声源强表(2) 路堤线路桥梁线路 车速 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有砟轨道 16082.579.576.573.5 17083.080.077.074.0 18084.081.078.075.0 19084.581.578.575.5 20085.582.579.576.5 21086.583.580.577.5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22087.584.581.578.5 23088.585.582.579.5 24089.086.083.080.0 25089.586.583.580.5 注:线路条件:高速铁路,无缝、注:线路条件:高速铁路,无缝、60kg/m 钢轨,距线路中心钢轨,距线路中心 25m,轨面以上,轨面以上 3.5m。 (2)振动 1)施工期振动源 本工程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重型运输车辆和桩基施工产生的振 动。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产生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重型 运输车、压路机、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和打桩机等。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 表 3.1-4。 表表 3.1-4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参考振级(vlzmax,db) 序 号施工设备名称 距振源 10m 处 1挖掘机7880 2推土机79 3重型运输车7476 4压路机82 5钻孔-灌浆机63 6空压机81 7风镐8385 8柴油打桩机9899 9振动打桩锤93 2)运营期振动源 根据铁计201044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确定。本次评价采用的振动源强见表 3.1-5、3.1-6。 表表 3.1-5 运营期铁路振动源强表运营期铁路振动源强表(1)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列车种类 振动源强 (vlzmax,db ) 速度 (km/h) 数据来源备 注 76.55070 普通客车 77.080110 78.060、70 新型货物列车 78.580 铁计201044 号 级铁路,60kg/m 钢轨、无缝 线路,轨面状况良好,路堤,测 点距线路中心线 30m。 表表 3.1-6 运营期铁路振动源强表(运营期铁路振动源强表(2) 路堤线路桥梁线路 车速 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有砟轨道 16070.076.066.067.5 17070.576.566.568.0 18071.077.067.069.0 19071.577.567.569.5 20072.078.068.070.5 21072.578.568.571.5 22073.079.069.072.5 23073.579.569.573.5 24074.080.070.074.0 25074.580.570.574.5 注:线路条件:高速铁路,无缝、注:线路条件:高速铁路,无缝、60kg/m 钢轨,冲击层地质,轴重:钢轨,冲击层地质,轴重:16t,距线路中心,距线路中心 30m。 (3)水环境污染源 1)施工期水污染源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 的冲洗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及建筑泥沙等产生的地表径流 污水等。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动植物油类、ss 等,各污染物浓度 cod:150300mg/l,动植物油类的通知 (国环发200628 号) ,在沿线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建设单位和评 价单位自 2014 年 4 月起针对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影响的沿线各个区域进行了公众参与 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群众提出相关意见和措施汇总在环评报告书,并反馈给建设单 位和设计单位。 环评单位于 2014 年 5 月 12 日在新安晚报a02 版上发布了环评公告,并在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网上发布了“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 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信息,征求公众的意见。 分别如图 4-1、4-2 所示。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6 图图 4-1 在在“新安晚报新安晚报”刊登第一次公告刊登第一次公告 图图 4-2 在在“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第一次公示信息上第一次公示信息 现面向社会进行第二次信息公示。 改建铁路符夹线扩能工程符离集至新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37 5 环境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