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二二一六年五月一六年五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 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 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 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 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 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 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1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 建设单位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贺全龙 联系人张占松 通讯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 833 号建研大厦 210 室 联系电真26095358邮政编码510440 建设地点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 833 号建研大厦 立项审批 部门 广州市白云区发改局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m7520 工程和技 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9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0000 其中:环保投 资 (万元) 100 环保投资占总投 资比例(%) 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7 年 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名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 1964 年 4 月。1985 年开始财务上实现了自收自支,不再享有财政拨款,实行企业化 运作。2001 年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08 年 9 月我公司改制为法人独资有限 公司,由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100%股权,属于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名称变更为“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人民 币 1049 万元。 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支持、由广州建筑股份 有限公司和其下属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建立的 产业技术研发机构。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原于 2001 年 9 月上报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并获批同意 建设,批文号为穗环管影2001350 号。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 833 号,占地面积 1295 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一幢八层(部分三至七层)办公 - 2 - 实验楼及一幢十一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 17245 平方米,其中办公实验楼 8635.8 平方米、住宅楼 8609.5 平方米。2003 年初该项目开始动工建设,2004 年 7 月通过广州市环境保护局验收(批文号为穗环管验20041 号) 。 2011 年建设单位拟对办公实验楼进行改建,拟在办公实验楼地下一层、地 上一层、二层、六层的部分实验室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将办公实验楼改造为无 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材料检验,产品物理力学 性能、耐久性能及特殊性能测试,无机聚合物系列新产品的研发(以无机聚合 物为主要原材料而开发的新型产品,类似人造石板材、植筋胶等)以及无机聚 合物材料及产品的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该项目(一期项目)已获广州市白云区 环境保护局批准同意建设,批文号为云府环保建字2011211 号。现建设单位 对该项目重新规划设计,在 2011 年批复的一期项目基础上扩建二期项目(本 项目) 。本项目在建研大厦办公实验楼新增仪器设备,拟建设无机人造石研发 实验室、无机植筋胶研发实验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及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 年 4 月 9 日)等 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怡地环保有限公司编制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 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二期)环境影响报告表 ,并报请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审批。其中项目中所涉及到的 x 射线等辐射设备由建设单位另行申报辐射环境 影响评价。 2、项目选址及四至情况、项目选址及四至情况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 833 号建研大厦办公实验楼,建研大 厦东临白云大道,北有广东道,南为石材厂,西边为绿化盆栽种植地。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建设项目四至详见附图二。项目现状和四至照 片如下组图所示: - 3 - 项目现状项目现状 项目东面白云大道项目东面白云大道 项目南面工厂项目南面工厂 项目西面盆栽种植地项目西面盆栽种植地 项目北面广东道项目北面广东道 3、项目改建内容及规模、项目改建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的办公实验楼进行改建,改建内容主要包括装修改造 和设备采购,不改变原有土建结构,通过重新规划设计,在建研大厦办公实验 - 4 - 楼新增仪器设备,拟在现有研发大楼负一层、一、二、九层建设无机人造石研 发实验室、无机植筋胶研发实验室及相应测试设备。办公实验楼的占地面积不 变。本项目建设后,年研发无机人造石 6000kg/a,无机植筋胶 5000kg/a。 4、新增实验室仪器设备、新增实验室仪器设备 办公实验楼新增仪器设备,其型号、数量和放置楼层见表 1 所示。 表表 1 新增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新增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编号仪器名称编号仪器名称 1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 scf-10627ht-10 型发泡机 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10 28生物显微镜 l1000a 3核磁共振分析仪,bruker mq2029气相色谱仪 gc17a 4x 射线荧光分析仪30全自动白度仪 adci-60-w 5x 射线衍射分析仪31无机人造石小型实验压机 6扫描电子显微镜 zeiss evo1832碳氢仪 yx-tq 7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cs sp833陶瓷砖抗热震性试验机 crs-600 8高性能全自动压汞仪,autopore iv 9500 34陶瓷砖线性热膨胀仪 xpy-1 9落球冲击试验机 my-8310-g35紫外线老化试验机 cz-uv 10模拟人滑度测试仪36线性热膨胀测定仪 dil 402 c/1/g 11导热系数测定仪 hfm 436/3/1 er3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12电脑型高温氧指数测定机 sh5706e38盐雾老化试验箱 q-fog/ssp600 13无机人造石材小型压机39槽型混合机 ch-100 14小型搅拌机40万能粉碎机 40b 15动态弹性模量测定仪 dtm-ii41巴氏硬度计 hba-1 16分光测色计 cm-2600d42肖氏硬度计 hs-19a 17分光光度计43里氏硬度计 dht-100 18复叠式低温箱 60fdw/20044数字式显微硬度计 hxd- 1000tm/lcd - 5 - 19高绝缘电阻测量仪 yh-820045莫氏矿物硬度计 20混凝土冻融试验机46布洛维光学硬度计 hbrvu-187.5 型 21火焰光度计 m41047研磨机 p300 22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机 sh571048喷浆机 yl-pj04 23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 sh5724 49涂层耐磨性测定仪 qms-a 24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机 sh5703b50涂层耐洗刷性测定仪 qfs-a 25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定装置 sh572251涂(镀)层测厚仪 mc-2000c 26微机两用全自动量热仪 sh5719 5、改建前后办公实验楼各楼层使用功能分布见表、改建前后办公实验楼各楼层使用功能分布见表 2 所示:所示: 表表 2 改建前后办公实验楼各楼层使用功能分布改建前后办公实验楼各楼层使用功能分布 楼层楼层改建前改建前改建后改建后备注备注 地下一层 车库、发电机房、设备房地下车库、发电机房、设备房 改建、新增仪器设备 首层大厅、办公室、实验室大厅、办公室、实验室改建、新增仪器设备 二层办公室、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室改建、新增仪器设备 三层会议室、实验室、食堂会议室、实验室、食堂不变 四至七层办公室、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室不变 八层健身室健身室不变 九层多功能大厅实验室改建、新增仪器设备 6、配套设施调整情况、配套设施调整情况 (1)供电系统 本项目改建实验室依托办公实验楼整体供电系统。 (2)给排水系统 给水:本项目依托办公实验楼整体给水系统。 排水: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依托原有的处理工艺,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 放限值 (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放到石井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后排入石井河。 (3)空调通风系统 本项目改建实验室依托原有分级式空调通风系统。 (4)人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现有工作人员 50 人,改建后将扩大研发队伍,形成一支 150 人左右 - 6 - 的研发团队。 工作制度:年工作 280 天,每天 8 小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受周边道路交通产生噪声的影响。 原项目产生的污染情况如下: (1)废水 原有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是办公实验楼和住宅楼排放的生活污水和食堂厨 房排放的含油污水,实验楼排放生活污水为 28.79m3/d,住宅楼排放生活污水为 88.20 m3/d,食堂厨房排放含油污水为 2.5 m3/d,合计 119.49 m3/d,即 44000t/a。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odcr为 10.9t/a,bod5为 4.7t/a,ss 为 7.9t/a,动植物油为 0.4t/a。污水经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放到石井污水处理厂 处理达标后,最后排入石井河。 (2)废气 原有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备用发电机运行时排放的尾气和食堂厨房油烟, 发电机排放的废气量为 2524.62 m3/d,主要污染物是 no2、so2。食堂厨房油烟 为 3 m3/d,参考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油烟排 4 10 放浓度按 2mg/ m3计,年排放油烟量为 0.02t/a,主要污染物为油滴及异味。 (3)噪声 原有项目产生噪声的污染源是备用发电机,噪声值范围在 90105db(a)。 (4)固体废物 原有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残渣,居民垃圾。垃圾当天交给环 卫部门清理,统一处理。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性等):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 833 号建研大厦,项目东临白云大道, 北有广东道酒楼,南为工厂,西边为职工住宅楼。经纬度为 n 231304.69,e 1131741.13。 2. 气象气候气象气候 白云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接近南海,雨量充沛, 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区内年平均温度为 21.8,1 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 13.3,7 月份气温最 高,月平均温度 28.4。极端最低温度为 0.0,出现于 1957 年 2 月 11 日;极 端最高温度为 38.7,出现于 1953 年 8 月 15 日。全年日照时数 1906 小时,3 月份日照最少,月平均 78.9 小时;7 月份日照最多,月平均 231 小时。全年平 均辐射量 106.7 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为 53.35 千卡/平方厘米。年内 2 月份辐射最低,仅 5.9 千卡/平方厘米;7 月份最高,达 11.8 千卡/平方厘米。每 年 3 月份阴天(1 天日照 2 小时或 2 小时以下)多达 20 天,10 月份阴天最少, 不足 5 天。全年平均降雨 1655 毫米,年内降雨集中在 49 月,占全年降雨量 80以上;10 月至翌年 3 月,降雨量少,占全年降雨量 19左右。区内东北部 和东部丘陵雨量较多,达 1890 多毫米;太和圩周围雨量较少,仅 1450 毫米。 区内西南部江河潮汐,24 小时内大致有两涨两落,农历每月初三、十八为最高 潮,夏、秋两季,潮峰多出现在白天,冬、春两季,潮峰出现多在晚上。高潮 时,潮水沿新街河上溯至雅瑶,沿流溪河上溯至人和。白云区处于冬、夏季风 必经之地,风向随季节转换而变化。夏、秋两季多偏南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 高温多雨;冬、春季节多偏北风,雨水稀少,气温较低。全区气候温和,终年 无雪,极少霜冻,全年无霜期达 340 多天,霜冻日(温度低于 3)年平均仅 2.5 天。 8 白云区冬季最多风向为北风,风频为 21.3;夏季最多风向为南南东风, 风频为 13.9。年平均风速小,多年平均仅为 1.9 米/秒,各风向的平均风速为 1.72.7 米/秒。北风平均风速最大,达 2.7 米/秒;其次为北东风,为 2.0 米/秒。 西风和西南风的平均风速最小,仅 1.7 米/秒。 3.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 白云区地形近似平行四方形,东西长约 44 公里,南北宽约 35 公里。东部 属丘陵地区,中西部属平原、河网地区。全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 西南倾斜。东部和东北部丘陵属南岭九连山余脉,耕地多为山间峒田,山丘坡 度平缓,海拔多在 200300 米之间,最高峰帽蜂山,海拔 534 米。西部及西南 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涌交错,土地平坦,地势低洼,耕地多为河滩围 田。白坭河、珠江西航道经西部边缘,自北向南流向白鹅潭。中部是河流冲积 平原台地和山前平原台地,地形平缓,流溪河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其间,外缘分 别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低山丘连接,耕地多为平原河沙坭田。 4.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主要有石井河,属珠江三角洲网河水系。 (1)流溪河 流溪河发源于从化桂峰山,因由众多溪流涧水汇集成而得名。干流长 157 公里,集水面积 2300 平方公里。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 湖村入境,流经黎 家塘、长沙 、钟落潭、龙岗、竹料镇寮采、米岗、龙塘、虎塘、人和镇高增、 鸦湖、秀水、蚌湖镇南方、清河、新市镇石马、石井镇唐阁、龙湖、滘心、南 岗等村,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云区境内干流 长 50 公里,集水面积 529 平方公里。 建国以来,流溪河干、支流均已进行开发利用,上游从化、花都境内,建 有中、小型水库多个,拦河坝多座,用以调节流量。白云区建成人和拦河坝, 引水流量 2 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 2 万亩。并在各支流上建成新陂、白汾、 南塘、沙田、铜锣湾、和龙、梅窿、大源、红路、磨刀坑等水库,库容共 4303 万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 59.8 平方公里。 (2)白坭河 9 白坭河又称巴江河,发源于花都市天堂顶,于洲咀口汇合新街河流入白云 区。经神山、江高两镇至石井镇鸦岗附近三江口汇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 干流全长 53 公里(区境河段长约 10 公里) ,集水面积 788 平方公里。主要支流 有芦苞涌、西南涌(在三水市境内) 、国泰河(在花都市境内) ,上游与北江相 通。白坭河是北江洪水下泄的主要通道,每年汛期,对神山、江高、石井、新 市等镇有很大威胁。另一支流新街河发源于花都福源(梯顶大坑) ,下游从雅瑶 村北流入白云区,经雅瑶、大岭、罗溪、南浦至洲咀口流入白坭河。干流长 43.4 公里,集水面积 425 公里。白云区境内河段长 10 公里,集水面积 18 平方 公里。 (3)石井河 石井河及增埗河相连统称石井河。发源于新市镇清湖莲塘,流经龙归镇苏 元庄、广州市绿田野生态中心(南) 、石井镇石马、平沙、白沙、夏茅、石井、 槎头、增埗,至广州电厂码头流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沙贝段,河流全长 27.5km,集水面积 60km2。 5.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 白云区属于岗台地,岗台地是相对高程 80 米以下,坡度小于 15 度的缓坡 地或低平坡地,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 发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区内山丘坡度平缓,林 木茂盛,果树如海,这些山林绿地面积大、植被密集,对全区乃至全市的生态 环境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使该区成为广州市的绿肺。 10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分类表 项目功能区类别 地面水环境 属综合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大气环境 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 属 2 类区,因本项目位于白云大道西侧,而 同白云大道属于交通干线,白云大道机动车 道两侧 30m 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 是否风景保护区、特殊保护区否 是否水库库区否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属石井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 是否必须预拌混凝土范围是 是否环保条例 24 条规定范围否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总体概况一、总体概况 2014 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50.75 亿元,同比增长 17.3%;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5.95 亿元,同比增长 15.2%;实现旅游总收入 31.24 亿元, 同比增长 20.6%;城镇新增就业完成 12713 人,同比增长 24.0%;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完成 357.31 亿元,同比增长 19.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68.93 亿元, 同比增长 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 8249 万美元,同比增长 94.9%;省外实 际到位资金完成 245 亿元,同比增长 48.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完成 6419 万美 元,同比增长 20.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81 元,同比增长 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43 元,同比增长 11.6% 二、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二、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 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2014 年白云区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共 26 个(含 16 个续建项目,5 个新建项目,5 个预备项目) ,项目总投资 456.88 亿元,2014 年投资目标为 95.80 亿元。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 21 个,开工率达 80.77%,累计完成投资 99.4 亿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牛场 乡示范小城镇、农业产业大道、贵阳综保区(白云片区) 、环保产业园、云康新 城棚户区改造、麦架河综合整治、商专白云校区、程官摆拢片区等 8 个项目提 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投资突破 100 亿元以上,占全年目标 任务的 104.38%。 三、主要行业三、主要行业 农农 业业 2014 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61.09 亿元,同比增长 2.8%。粮食总产量 3.19 万吨,同比下降 1.1%;蔬菜产量 78.02 万吨,增长 3.2%;水果总产量 0.7 万吨,增长 10%;水产品产量 4.58 万吨,增长 1.3%。 工工 业业 2014 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8.33.64 亿元,同比增长 7%。其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 521.47 亿元,增长 5.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的 62.6%;民营企业完成产值 592.93 亿元,增长 11.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及国有龙骨企业产值同比增长 4,集体企业产值增长 0.2%,外商和港澳 12 台资企业产值下降 3.4%,股份合作企业增长 15.3%,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 10.1%。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 386.18 亿元,重工业产值 447.46 亿元,分别增长 4.4%和 13.4%。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比例为 46.3:53.7。 工业集聚效应明显,民科园一核四园实现较快增长,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 业产值 340.04 亿元,同比增长 9.6%。其中,核心区规划以上工业产值 42.88 亿 元,增长 18%;白云区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70.91 亿元,下降 10.7%;居民 用品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52.69 亿元,增长 1.7%;神山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 值 23.15 亿元,增长 15.4%;白云电气园闺蜜以商工业产值 150.41 亿元增长 22.5%。高新技术为工业发展增添动力。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65.1 亿元,同 比增长 9.2%,公寓全区水平 2.2 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为 31.8%。 分行业看,五大主要行业实现产值 440.4 亿元,同比增长 10.5%。其中,电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 24.7%、10.9%和 14.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分别下降 11.6%和 1.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 52.73 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 品工业消费量 29.72 万吨,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比重 40.3%;电力工业 消费量 15.53 万度,占 35.7%。 国内外贸易国内外贸易 2014 年,全区商品进出口总值 87.27 亿元,同比增长 35.9,增速比上年 提高 37.6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 53.09 亿元,增长 61.3%,增速比上年提高 52.7 个百分点;进口总值 34.18 亿美元,增长 9.1%。 全年利用外资签订项目 83 个,实际利用外资 1.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 倍, 在全市各区(县级市)中排名首位。批准利用外资 3.16 亿美元,增长 5.9 倍。 四、交通四、交通 白云区交通发达,为陆路交通运输枢钮,是广州市东部、东北部、北部、 西部的进出咽喉。京广电气化铁路、105、106、107 国道及 g15 沈海高速广佛 段、g4 京港澳高速(原京珠高速) 、广清高速、机场高速、环城高速、北二环 高速、华南快速干线等高速公路穿越该区,广花、兴泰、罗南、沙泰等省道和地 铁二号线、机场快速干线也行经区内,使区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江 13 高编组站为华南最大的客货火车编组调配站。新旧白云国际机场、华南最大的 铁路编组站都坐落在区内,这些均使区内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白云区内有广州地铁 2 号线(嘉禾望岗-三元里段)和广州地铁 3 号线(龙归- 京溪南方医院段)经过,区内有同和站、龙归站、人和站、京溪南方医院站、 永泰站、白云大道北站、三元里站、飞翔公园站、白云公园站、白云文化广场 站、萧岗站、江夏站、黄边站及嘉禾望岗站,未来还有广州地铁 6 号线(浔峰 岗-沙贝段) 、广州地铁 8 号线(同德围-白云湖段) 、广州地铁 11 号线(云台花 园-梓元岗段) 、广州地铁 12 号线(槎头-广园新村段) 、广州地铁 13 号线(朝阳 -罗冲围段) 、广州地铁 14 号线(新和-岗贝段)经过。 五、文化教育五、文化教育 白云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 2784 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99.84%、初 中阶段毛入学率 106.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2.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继续扩 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 4002 人,比上年增长 28.2%。 全区拥有民俗博物馆 1 个、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 2 个,电视台 1 座。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5.08 万户,比上年增长 22.1%,其中数字电视用户 4.20 万户,增长 11.1%;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 100%和 95.1%。全年共出版区级报纸 147 期,比上年增加 2 期。 全区卫生机构 170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14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 妇幼生殖保健中心(站)5 个。全区卫生机构床位数 1319 张,卫生技术人员 1631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722 人、注册护士 726 人。 全区有体育场馆 2 个,体育健儿在全国亿万农民健身秧歌赛项目中获二等 奖 1 个。 - 14 -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 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报告引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16 年 4 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 况中白云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数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进行评价。白云区达标天数为 29 天,达标率为 96.7%,各指标平均浓度详见下 表。 表表 3 2016 年年 4 月白云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月白云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 单位:单位:g/m3 项项 目目so2no2pm10pm2.5coo3 平均浓度114657361.4867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24 小时平均) 15080150754160 综上所述,2016 年 4 月白云区环境空气仅 1 天超标,各项监测指标平均浓 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因此项目所在区域 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石井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纳污水域是珠江水系石井 河。该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发布的重点整治河涌水质监测信息,2016 年 4 月石井河 水质显示,石井河现状水质指数(wqi)为 162,水质类别为劣 v 类,故该区 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差。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穗府199558 号 文) ,该项目位于 2 类区内;项目东面为白云大道,为交通干线道路,自其车道 与人行道交界处为起点,向道路两侧纵深 30m 的区域范围为 4a 类区。项目北、 南、西面边界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 2 类标准,即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东面边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 4a 类标准,即昼间70db(a) 、夜间55db(a) 。 经现场监测,项目各边界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4。 - 15 - 表表 4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单位:db(a) 监测时间监测点监测点位置昼间监测值夜间监测值标准值 1#项目东面58.352.2 昼间70db(a); 夜间55db(a) 2#项目南面52.447.3 3#项目西面55.948.1 2016 年 5 月 15 日 4#项目北面57.250.3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1#项目东面58.151.3 昼间70db(a); 夜间55db(a) 2#项目南面52.347.4 3#项目西面54.849.2 2016 年 5 月 16 日 4#项目北面56.751.3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根据表上的监测结果可知,项目东面昼夜间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标准的要求。南、西、北面昼夜间噪声值满足声环境 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的要求,所以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 量状况较好。 - 16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保证排放水体符合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 二时段三级标准,不增加纳污水体石井河的污染负荷。 2、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保证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4a 类 标准的要求。 3、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保证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准。 - 17 -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执行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4a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建筑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 ; 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codcr100mg/l、bod520mg/l、ss70mg/l、氨氮10mg/l; 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50db(a),4 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 4、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 (2001 年 6 月) 。 - 18 -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新增少量废水、废气,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原有项目总量控制 指标: 本项目污水纳入石井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指标,因此不另行申请总 量指标。 废气总量:11000000m3/a。 固废总量:11t/a。 - 19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 无机聚合物材料及产品用原材料为高岭土、偏高岭土、矿渣粉、粉煤灰、 轻质碳酸钙粉等无机材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 nox、so2和 co 等有害气 体产生,co2的排放量也非常低。无机聚合物材料的聚合反应在常温到 150 的条件下都可以完成,因此基本上不需要能耗,基本不会产生明显环境污染的 有害物质。目前已成功研发的两种新产品的成型工艺如下: 1、无机聚合物人造石板材、无机聚合物人造石板材 无机聚合物人造石板材创造性地采用无机聚合物取代传统树脂作为胶结材, 以天然大理石废料或石英硅砂作为骨料,经常温压制而成无机聚合物人造石板 材。产品从取材源头、生产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都贯穿了绿色的核心理念,且 集合了陶瓷的耐久性、传统有机人造石的装饰性和天然石材的品质,具有绿色 环保、无毒无辐射、耐老化、耐高温、耐磨、防霉防潮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环 保的绿色装饰材料。工艺流程图如下: 投料口粉料搅 拌 无机乳液 压 制测 试 微量粉尘清洗废水 图 1 无机聚合物人造石板材研发工艺流程图 2、无机聚合物锚固植筋胶、无机聚合物锚固植筋胶 无机聚合物锚固植筋胶是以无机聚合物作为胶凝材料的、用于混凝土基材 中的锚固植筋用胶粘剂。该材料由无机聚合物粉料和乳液(激发液)双组份组 成,在使用时按一定的粉料与乳液比例混合,采用搅拌设备(宜采用强制式搅 拌或快速搅拌设备)充分搅拌后直接植筋。工艺流程图如下: 混 匀粉料搅 拌 无机乳液 成 模测 试 微量粉尘清洗废水 图 2 无机聚合物锚固植筋胶研发工艺流程图 - 20 - 二、主要污染环节二、主要污染环节 1、改建后废气排放变化情况、改建后废气排放变化情况 改建后,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实验仪器设备产生的粉尘,产生量很少, 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改建后废水排放变化情况、改建后废水排放变化情况 (1)生活污水 本项目改建后,无机聚合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人员拟计 划为 150 人,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的 100 人,会新增生活污水。根据广东省 2014 年新用水标准 40l/(人天)核定,新增生活用新水 4m3/d(1120m3/a),生活污 水产生率按 90%估算,生活污水产生量 3.6 m3/d(1008m3/a)。 表表 5 5 现有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产污情况现有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产污情况 污染物产生浓度污染物产生量 废水类别污染物 mg/lkg/dt/a 3.6m3/d,1008m3/a codcr3001.0800.302 bod52000.7200.202 ss2000.7200.202 生活污水 氨氮300.1080.030 (2)生产废水 新增的实验废水量主要是清洗设备时产生的清洗废水。废水产生量为 0.2m3/d,全年产生清洗废水量为 50m3/a。清洗废水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有砂石以 及悬浮固体。类比同类型项目,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如下表 6。 表表 6 实验废水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实验废水污染物浓度及污染负荷 污染物名称codcrss 产生浓度(mg/l)1002000 年产生量(t/a)0.0050.10 排放浓度(mg/l)10070 年排放量(t/a)0.0050.0035 实验废水排放量0.2m3/d(50m3/a) 3、改建后噪声变化情况、改建后噪声变化情况 改建后本项目新配备的仪器设备都为实验室使用的小型设备,且大部分都 为低噪声设备,噪声值范围在 6070db(a),采用隔音、降噪措施后,不会对 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 21 - 4、改建后固体废物排放变化情况、改建后固体废物排放变化情况 改建后本项目新增实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无机微粉、乳液、矿物渗合料以 及骨料剩余物等,新增固体废物为 11t/a,属于一般废物(建筑垃圾) ,按一般 固废处理或由环保部门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改建前后、改建前后“三废三废”污染物排污染物排放放 “三本帐三本帐” 改建前后“三废”污染物排放 “三本帐”详见下表 6。 表表 6 改建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改建前后主要污染物排放“三本帐三本帐” 单位:单位:t/a 现有 工程 本工程总体工程 类 别 污染物 排放量产生量 自身削 减量 排放量 以新带老 削减量 预测排 放总量 排放增减 量 废水量4400050+1008050+1008045058+1058 codcr10.90.30700.307011.207+0.307 bod54.70.20200.20204.902+0.202 废 水 废 水 ss7.90.3020.09650.20550.09658.1055+0.2055 废 气 废气量 (万 m3/a) 1100000011000 固 废 实验固废011110000 - 22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类型类型排放源排放源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及排放量 大气大气 污染污染 物物 仪器 设备 粉尘少量少量 生生 产产 废废 水水 清洗仪 器设备 codcr ss 废水量 50 t/a codcr: 100mg/l、0.005t/a ss: 2000mg/l、0.1t/a 50 t/a cod: 100mg/l、0.005t/a ss: 70mg/l、0.0035t/a 生生 活活 污污 水水 员工办 公生活 codcr bod5 ss 氨氮 废水量 1008 t/a codcr: 300mg/l,0.302t/a bod5: 200mg/l,0.202 t/a ss: 200mg/l,0.202 t/a 氨氮: 30 mg/l,0.030 t/a 废水量 1008 t/a codcr: 300mg/l,0.302t/a bod5: 200mg/l,0.202 t/a ss: 200mg/l,0.202 t/a 氨氮: 30 mg/l,0.030 t/a 固体固体 废物废物 实验固 废 无机微粉、乳 液、矿物渗合 料以及骨料剩 余物等 11t/a0 噪声噪声 实验 设备 机械噪声6070db(a)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其它其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无明显生态影响。 - 23 -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改建后本项目新增的废水主要是清洗设备时产生的清洗废水,经混凝沉淀 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经 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石井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石井河,对纳 污水体石井河的污染影响较小。 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改建后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实验仪器设备产生的粉尘,产生量很少不 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改建后本项目新增的仪器设备都为实验室使用的小型设备,且大部分都为 低噪声设备,噪声值范围在 6070db(a),采用隔音、降噪措施后,不会对周 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改建后本项目新增实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无机微粉、乳液、矿物渗合料以 及骨料剩余物等,新增固体废物为 11t/a 属于一般废物,按一般固废处理或由 环保部门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 24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类类 型型 排放源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预期治理效果 大大 气气 污污 染染 物物 仪器设备粉尘微量,实验室通风 不会对周围环境造 成明显不良影响 清洗仪器设备清洗废水 混凝沉淀处理(现有 处置措施) 水水 污污 染染 物物 员工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 达到广东省水污 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固固 体体 废废 物物 实验固废 无机微粉、 乳液、矿物 渗合料以及 骨料剩余物 等 按一般固废处理或由 环保部门处理,不会 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 影响 不会对周围环境造 成明显不良影响 噪噪 声声 营运机械噪声 选用低噪音设备,基 础安装减震器,房间 采用隔音墙 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执行 2 类、4 类 标准 其其 它它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无明显生态影响。 - 25 -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一、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一、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