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考统考试题及答案290.pdf_第1页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考统考试题及答案290.pdf_第2页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考统考试题及答案290.pdf_第3页
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考统考试题及答案290.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代号:1333座位号e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 日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诗作中不属于苏轼的是()。 四阿*l | a.c荔枝叹ac赠刘景文 c.c和子由混池怀旧d.ad. ac兰陵王 c.c莺啼序nann春望 9.著名的传记种树郭囊驼传的作者是()。 a.韩愈b.柳宗元 c.欧阳修d.苏轼 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 a.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d.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元由见旧题。 |得分|评卷人| |i i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一一一一一的美 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 12.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出自汉代赋家的作品,作者借他们的口夸 写了汉天子在上林苑岐猎的盛况。 13.宋代诗人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 生壁可为代表。 14.宋代词人 柳可为代表。 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者多姿,著名的兰陵王 1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著名散曲作家天净沙秋思中的句 子。 16.所谓“桐城三祖“指的是、刘大掘和姚鼎。 17.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是作家一一一一一追忆早年经历,寄托故国之思的作品。 18.著名古文家一一一一-的论说文善于借助比喻来论说事理,如马说就借助识马之难 来写识人之难。 19.著名作家一一一一的耕文代表了六朝耕文的最高成就,(哀江南赋即是其骄文名作。 20.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是 的代表作品。 1522 , (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其前后期 |得分|评卷人| |i i 三、筒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请在其小令和慢词中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22.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 23.简述盛唐绝句创作概况。 |得分|评卷人| |i i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 25.试结合作品分析苏轼“记“文的特点。 1523 试卷代号:133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d 2. a 6.c 7. a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罗敷 12.司马相如 13.王安石 14.周邦彦 15.马致远 16.方苞 17.张岱 18.韩愈 19.庚信 20.曹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供参考) 3. d 8. b 4.a 9. b 5.a 10. a 2014年1月 21.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请在其小令和慢词中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继承屈原以来的比兴寄托传统,用“香草美人“的手法委婉表达自己的爱国 之情和政治失意之感。(2)如小令中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慢词中的摸鱼儿)(更能 消几番风雨)。 22.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 答案要点:(1 )(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 秘。(2)(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 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 23.简述盛唐绝句创作概况。 答案要点:盛唐是绝句创作的高峰。(1)山水田园诗多五绝,如王维辅川集等。(2)边塞 诗佳作多七绝,如王昌龄从军行等。(3)李白是盛唐绝句的一座高峰,五绝七绝数量相当,但 七绝成就更高。 1524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 答案要点:(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杜甫多“即事名篇“,自创新题。(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 志胸怀,杜甫多叙写时代现实。(3)表现手法上,李白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e杜甫多用高度概 括的场面描写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叙事角度丰富多样。 25.试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