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惠州大堤南堤管理中心 评价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3 年 9 月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 1.1 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1 1.2 项目概况1 1.3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相符性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 2.1 环境现状4 2.2 评价范围5 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8 3.1 工程分析8 3.2 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10 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 3.4 法定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评价18 3.5 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18 3.6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21 3.7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21 3.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3 3.9 拆迁影响及相关措施23 3.10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23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24 4.1 公众参与的目的26 4.2 公众参与方法与内容26 4.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6 4.4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30 4.5 对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30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2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33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惠州市惠城区江南办事处; 建设背景:建设背景: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属江南大道一部分,位于惠州 市惠城区江南办事处,隶属下角、梅湖、东江水利枢纽片区。由于现状堤顶沿 江道路或有或无,宽度不一,对交通运输及防汛抢险带来极大不便,且沿线环 境差,卫生死角多,制约了沿江南岸片区的经济发展。此次堤路工程的实施将 重点改善区域交通、防洪排涝状况,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工程 的实施具有必要性。 1.2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堤路工程,堤路总长 12.726km,大致由三段构成,第一段为合 生大桥至桥梁段,长 2.054km,堤顶宽度 2122.5m,局部段 36.5m,按城市次 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 30km/h;第二段桥梁至学田山段,长 5.979km,堤顶 宽度 45.5m,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 50km/h;第三段为学田山至与 博罗界段,长 4.692km,堤顶宽度 52.5m,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 50km/h。 第二部分为治涝工程,包括改造码头旱闸、改造半径沥站闸、迁建沙墩头 站闸、迁建学田山站闸、新建津头湖水闸及排水涵管等。 第三部分为桥梁工程,为下穿广梅汕铁路桥,建设桥梁工程,桥梁长 787m,桥跨共 26 跨 30m 布置,简支转连续,共设置七联。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为江南大道的第一段,起点为 合生大桥,终点为惠城区与博罗县交界处,全长 13.513km。其中堤路长 12.726km,下穿铁路桥桥梁长 0.787km。 施工工期:施工工期:项目计划于 2013 年 7 月施工,施工期 36 个月。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约为 2631.2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250510.36 万 元的 1.05%。 2 工程参数:工程参数: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道路设计标准见表 1.2-1。 表表 1.2-1 道路设计标准道路设计标准 序号序号项目项目标准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与城市次干路 2设计车速城市主干路 50km/h;城市次干路 30km/h 3路幅宽度 21m、22.5m、45.5m、52.5m 四种,21m、22.5m 车道为双向 四车道;45.5m 车道为双向六车道;52.5m 为双向 8 车道 4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5抗震烈度地震基本裂度为度 6设计年限主干路 15a,次干路 10a 7路拱横坡横坡:2.0%(车行道);1.5%、2%(人行道) 堤防、水闸、泵站稳定安全系数按规范应满足表 1.2-2 要求。 表表 1.2-2 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类别类别 工况工况 土堤抗滑土堤抗滑水闸抗滑水闸抗滑泵站抗滑泵站抗滑 正常运行条件5 安全系数 非正常运行条件0 桥梁设计标准见表 1.2-3。 表表 1.2-3 桥梁设计标准桥梁设计标准 序号序号项目项目标准标准 1桥梁荷载城 a 级,公路级复核 2规范设计洪水频率100 年一遇 3平、纵、横设计标准横坡:2.0%(车行道) ;1.5%、2%(人行道) 4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度设防;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05g 5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1.3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本项目是解决片区交通问题,改善当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建设项目, 其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 中 “江河堤防建设及 河道、水库治理工程”和“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鼓励类项目,本项目排 涝水闸机电及金属结构等所有设备,均不属于国家明令强制性淘汰的工艺设备,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3 项目的建设符合惠州市江南地区(下角、梅湖)控制性详细规划 、 惠 州市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惠州市两江四岸概念规划 。项 目选线布局符合当地交通规划,符合相关环境保护规划。项目临时用地的布局 和设置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使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采取治理措施后, 能够满足项目周边环境质量功能要求。因此,本项目的选线具有规划合理性和 环境可行性。 4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植被生态植被生态 根据现状调查,项目沿线植被类型多样,生长较为旺盛,主要的植被类型 包括:灌木层和草本群落、香蕉+龙眼+荔枝群落、瓜果菜蔬群落、桉树群落。 沿线没有需保护的珍稀物种和古树名木。根据不同路段,植被分布情况不同。 陆域动物生态陆域动物生态 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沿线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小家鼠、褐家鼠等 鼠类,麻雀、家燕、喜雀、鹊鸲等鸟类,蟾蜍、青蛙等两栖类,石龙子、水蛇、 白花锦蛇等爬行类,以及蝴蝶、蜻蜓、蚁、蜂、蝇等昆虫类。因人类生活、生 产活动频繁,野生动物不多。家禽家畜养殖种类有猪、牛、狗、鸡、鸭、鹅等 传统种类。对项目沿线的踏勘调查没有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 没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故本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限。 水生生态水生生态 从水生生态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段东江干流水质清洁度比较高,处 于清洁水体与轻度污染水质间,表明水质仅是受到不定时的轻度污染。 (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各污染物现状均符合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 量现状良好。 (3)水环境)水环境 监测结果表明,东江干流及梅湖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水质 codcr和 bod5不 能满足 gb3838-2002 ii 类标准,其余指标均能满足 gb3838-2002 ii 类标准,ss 含量较低,水质较清澈;津头湖水、学田山水、南东坑水除 bod5不能满足 gb3838-2002 iv 类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能满足 gb3838-2002 iv 类标准,总体 来看,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现状一般。 (4)声环境)声环境 5 监测结果表明,受项目起点现状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江南丽苑各垂直监测 点噪声超出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其余各监测点昼间 和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 2.2 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主要依据项目影响环境的特点,沿线地形、气象特征,以及 环境功能要求等确定。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及公路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的规定,陆生生态评价范围为堤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 范围; 其中水土流失主要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点(面)周边300米范围, 包括临时占地、弃渣场周边300米范围;水生生物评价为东江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2100m。 (2)声环境)声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评价 范围确定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施工场地外缘 200 米范围内。 (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项目终点下游约 1.9km 为博罗县饮用水源取水口,根据惠州市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饮用水源取水口上下 200 米范围为一类水源保护区,故 本项目地表水评价范围为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 (4)大气环境)大气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评 价范围确定为堤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施工场地外缘 200 米范围内。 (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堤路中心线两侧 200 m 范围内居民。 (6)环境风险)环境风险 东江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 综上所述,评价范围划分见表 2.2-1,图 2.2-1。 6 表表 2.2-1 评价范围划分表评价范围划分表 评评价价内内容容评评价价范范围围 生态环境 陆生生态环境为堤路用地及其界外 200m 范围内,水生生态环境为 东江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 声环境堤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施工场地外缘 200 米范围内。 地表水环境东江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 空气环境堤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施工场地外缘 200 米范围内 社会环境堤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内居民 环境风险东江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 7 图图 2.2-1 项目评价范围图项目评价范围图 图例图例 项目位置 项目陆生生态、大气、声评 价范围 项目水生生态、水、风险评 价范围 东江 项目起点 项目终点 8 3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工程分析 (1)施工期)施工期 废水:废水:本工程施工总工期 36 个月,主要废水来源为施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 水。 本工程分段施工,共分 2 个标段,第一标段设置 3 个工区,第二标段设置 4 个工区,每个工区施工人员平均人数为 50 人,则平均施工人员共约 350 人, 据此可估算项目期生活污水平均排放量约为 56.7 t/d 根据类比调查,项目建设高峰期共约 120 辆(台),每辆(台)运输车辆 和机械设备每天平均冲洗废水量约为 0.05t,则平均每天(次)产生废水量约 6t。 本项目每个施工场地拟设置一个拌合系统,7 个施工场地预计废水产生量 约为 5.6m3/d,主要污染指标为 ss 和石油类,污染物浓度约为石油类:12- 25mg/l、ss:350-620mg/l。 项目堤路、站闸施工需要对河流浅滩、鱼塘、沼泽等底泥进行清理,清理 前都需进行施工导流,将水排干后施工,施工围堰时间较短,悬浮物产生量很 小,可不考虑其影响。 废气:废气:施工扬尘和材料运输扬尘是工程最主要的扬尘来源,其中扬尘以工 程汽车行驶扬尘为主,占 60%以上。施工场地粉尘可使周围空气中 tsp 浓度明 显升高的影响范围一般为 50100m。根据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检 测数据,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 50m 处 tsp 的浓度为 0.81.5 mg/m3;下风向 100m 处 tsp 的浓度为 0.30.5mg/m3;下风向 200m 处 tsp 的浓度为 0.050.2mg/m3。 噪声:噪声: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大致可分为二类:固定、连续的施工机械设 备噪声;流动式的交通运输噪声。 本工程施工全部安排在白天进行,一个施工单元一般是几台或十几台机械 同时操作。土料场有一至七台挖掘机和装载机,综合噪声源强约为 92db(a); 每个堤围施工单元一般可同时包括一台挖掘机、一台挖掘机、三辆运土汽车, 9 一台推土机、一台滚动碾,综合噪声源强约为 95db(a);运输过程中按一般 有两部运土卡车同时通过同一地点计,噪声源强为 92db(a)。 固废:固废: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 场地平整及堤路清障垃圾:主要是施工场地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垃 圾等,产生量约 36.47 万 m。 建筑废物:主要是施工中建筑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废钢料、废包装物、 废旧设备以及建筑碎片、水泥块、砂石子、废木板等以及旧房/水闸拆除中废混 凝土、废砖头、废石块、废钢筋、废木料等固体废物,产生量约 31052t。 工程弃土:工程挖方量约 222.64 万 m,填方量约 477.32 万 m,利用方量 约 81.57 万 m,调入土方量约 25.13 万 m,调出土方量约 25.13 万 m,故总借 方量为 370.62 万 m,弃渣量约为 115.94 万 m。 生活垃圾:施工期平均人数为 350 人。按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1.0kg/人d 计,则施工期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0.35 t/d。 底泥:堤路及站闸施工需对鱼塘、浅滩等底泥进行清理,根据项目可研, 本项目底泥产生量约 20.07 万 m。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总计 183.71hm2,扰动地表面积为 165.5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 67.63hm2,项目土石方挖方量 222.64 万 m3,填方量 477.32 万 m3,借方 370.62 万 m3,弃渣总量为 115.94 万 m3。项目 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总计 64.0767hm2。预测时段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 量 130065t,背景水土流失量 2475t,新增水土流失量 127320t。 (2)运营期)运营期 废水:废水: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是初期雨水路面(桥)径流及排涝站管理 人员生活污水。 本项目两个排涝站的管理人员共 12 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0.54t/d、197.1t/a(该项目年运行 365 天计)。主要污染物为 codcr、bod5、ss、nh3-n,产生浓度分别为: 350mg/l、300mg/l、200mg/l、35mg/l。 本项目路线全长 13.513km,则路面径流量平均约 102.5 万 m3/a,最大约 131.2 万 m3/a,主要污染因子有 ph、ss、cod 和石油类等。 10 废气:废气:项目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其中 co 的浓度在 2.133.47mg/ms 之间, no2在 0. 2110.243mg/ms 之间。 噪声:噪声: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和水闸设备噪声。 在不考虑路面与纵坡等因素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根据源强估算模式, 本项目大、中、小三种车型 7.5m 处的噪声源强分别为 75.65db(a)、68.6 db(a)、63.9 db(a)。 运营期间水闸泵房水泵、 供水系统管道泵、检修排水排污泵、空压机产生的 机械噪声,声压级分别为:90100db(a)。噪声源同时运行时等效声压级约 96106db(a)。 固废:固废: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护坡的草皮、乔灌木等产生的枯枝败叶,堤 坝日常维护产生的废料,堤顶路面垃圾、管理人员生活垃圾等,产生量较小。 3.2 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 项目选址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沿线社会环境 保护目标见表 3.2-1,项目声、大气环境的敏感对象及其保护目标见表 3.2-2, 水保护目标见表 3.2-3。各声、大气环境敏感点与线路的位置关系见图 3.2-1。 表表 3.2-1 社会环境敏感点敏感点社会环境敏感点敏感点 序序 号号 敏敏感感目目标标位位置置方方位位距距离离备备注注 1文星公园k0+000k0+833.256路右0m尚未建成 2下角部队k1+220k1+350路右230m 3博罗水文站项目终点下游西侧1.9km 位置较以前上移 600 米 4东江水利枢纽k11+500k11+700路右0m与项目走向垂直 11 表表 3.2-2 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敏感点声环境和环境空气敏感点 临路第一排建筑距离临路第一排建筑距离 (m) 规模规模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桩号桩号方位方位 高差高差 (m) 中心线中心线红线红线4a 类类2 类类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 上湖塘社 区 k0+000 k0+100左0176 约 200 户, 近 700 人 约 300 户, 近 900 人 房屋混凝土结构,正向对公路,由 4 栋 8 层 建筑组成,住宅总户数 500 户,约 1600 余 人。 2 江南 丽苑 k0+100 k0+500左02615 约 240 户, 近 800 人 约 1200 户, 近 3500 人 房屋混凝土结构,正对公路,由 8 栋 15-18 层建筑组成(其中 2 栋在建) ,住宅总户数 1440 户,约 4200 人。 3 鹏达丽水 湾小区 k0+550 k0+700左0209 约 260 户, 近 900 人 约 800 户, 近 2400 人 房屋混凝土结构,正对公路,由 4 栋 32 层 建筑组成,住宅总户数 1060 户,约 3300 人。 4 糖厂 宿舍区 k0+700 k0+750左0209 14 户,约 50 人 84 户,约 300 人 房屋混凝土结构,侧向公路,由 7 栋 7 层建 筑组成,住宅总户数 98 户,约 350 人。 5 银河湾小 区 k1+000 k1+100左04130 22 户,近 80 人 420 户,近 1300 人 房屋混凝土结构,侧向公路,由 2 栋 22 层 建筑组成,住宅总户数 442 户,约 1380 人。 6七联村k3+250k4+150左03815 5 户,近 25 人 50 户约 250 人 房屋水泥结构,面向公路,大部分安装有单 层铝合金窗,以 5-7 层建筑为主。临路主要 以工厂为主。 7紫金村k5+200 k5+750右-24320 约 29 户, 80 人 约 280 户, 900 人 房屋水泥结构,面向公路,安有单层铝合金 窗,有无围墙,以 35 层建筑为主;临路第 一排 29 户;村庄与现有路之间为绿化或果 林。 12 8沙墩头村k5+950 k6+300左-1.53815 约 69 户, 30 人 约 20 户, 100 人 房屋水泥结构,侧对公路,以 35 层建筑为 主,安有单层铝合金窗,部分房屋有 1.5m 高的围墙;临路第一排 6 户;村庄与现有路 之间为林地绿化、果林。 9津头湖村k9+900k10+400右04115 6 户,约 20 人 33 户,约 200 人 房屋水泥结构,正对公路,以 35 层建筑为 主,安有单层铝合金窗,无围墙;临路第一 排 6 户;村庄与现有路之间为林地绿化或池 塘。 10大瑞坑村k11+50011+900左05125 2 户,约 6 人 16 户,约 50 人 房屋水泥结构,正对公路,以 35 层建筑为 主,安有单层铝合金窗,无围墙;临路第一 排 2 户;村庄与现有路之间为荒地。 表表 3.2-3 地表水保护目标地表水保护目标 序序号号敏敏感感目目标标范范围围与与工工程程关关系系 1东江干流项目起点上游 500m,终点下游 2100m右侧,傍行 13 上湖塘社区(k0+000100,路左) 江南丽苑(k0+100500,路左) 鹏达丽水湾(k0+550700,路左) 糖厂宿舍(k0+700750,路左) 博罗 博罗 博罗 14 银河湾(k1+0100,路右) 七联紫金村(k5+200750,路右) 沙墩头(k5+950k6+300,路左) 津头湖(k9+900k10+400,路右) 博罗 博罗 博罗 博罗 15 大瑞坑(k11+500k11+900,路右) 图图 3.2-1 沿线声、环境空气敏感点现状及与线位沿线声、环境空气敏感点现状及与线位 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期)施工期 水环境:水环境:本项目施工人员较多,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大,生活污水经处理 后用作周围绿地、林地灌溉,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设备冲洗废水经简易 沉淀隔油处理设施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水毁加固 段抛石护岸、水闸围堰施工及底泥清理工期较短,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随施 工期的结束而消失;临时施工场和临时堆场应做好排水护坡工程,防止雨水冲 刷而影响周围水体。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对施工人员及周 围大气环境质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距离施工场地 100m 范围以内的居民区 影响较大;物料运输产生的运输扬尘对道路两侧的居民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并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将施工期带来的扬尘污染降 低到较小程度。另外施工车辆、挖土机等燃油设备运行时排放一定的大气污染 物,由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地势开阔,平均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 物质的扩散等,因此对该地区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噪声:噪声:项目施工期各类机械设备和施工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场地周 围及运输道路两侧声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昼间噪声达标距离 89m,夜间噪声达标距 离为 501m。项目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功能区,施工期间,项目沿线敏 博罗 16 感点第一排建筑处昼间超标可达 30 分贝,影响较为明显,夜间禁止施工,不存 在超标情况。随着堤路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噪声对环境 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房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弃 土、废料、底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主要包括一些建筑材料、 包装袋、废旧设备等,这些固体废物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而另一部分土、石 砂等建筑材料废弃物应及时调配,可作为项目筑堤填料;施工弃土及废料主要 包括堤表层渣土、树根、碎石,碎石可作为筑堤填料,树根及表层渣土暂时堆 放于临时堆放场,后作为站闸及堤路的绿化覆土;底泥可堆放于弃渣场;施工 生活垃圾依托附近村镇街道,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固废经妥善的处理后,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工程占地对生态环境影响 本工程永久占地 122.41 公顷,永久占地内植被类型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 济作物、瓜果蔬菜、果林(荔枝林、龙眼林等)、树林、灌木层及草本等,经 计算,本项目永久占地内有植被覆盖的面积共 30.86 公顷,损失生物量共约 917.42 吨。 本项目临时占地主要包括取土场、弃渣场、施工营地、临时堆土场或临时 施工道路,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水浇地、果园、林地、草地、坑塘水面、城 镇村及工矿用地,共计 46.91 公顷。经计算,本项目临时占地生物损失量约 2444.05 吨。 对动物生态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未发现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繁殖场;工程浅水抛石产生的 悬浮物会对水生生物和底栖生物产生一定干扰,主要影响范围是在施工点下游 500m 范围内,但施工过程是暂时的和局部的,所涉及的范围较小,影响范围有 限,所以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并可迅速恢复的,因此本工程建 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其生存及种群数量构成大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活动使得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鸟类等暂时迁移躲藏,随着施 工结束,这些动物又迁移回来。施工期间人为活动的增加以施工机械噪声均会 17 惊鸟类等动物,不过,影响区的乌类会通过主动躲避害工程施工对其栖息和觅 食的影响。 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本项目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占用方面,工程建设后不再对周 围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响。由于本工程属线性工程,工程用地涉及的村镇较多, 对于每个村镇而言,本工程占用的土地量不大,不会对其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大 的影响。工程施工设置施工便道、弃渣场、施工工区、临时堆土场和取土场, 主要占用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工程施工结束后随着 复绿及复耕的实施,原有耕地得以复耕,临时工程占用的园地、草地、林地也 将得以恢复,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用途也仍为原用地,就此而言,本项目临时工 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为有限。 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工程占用不少的农业用地,实施后将减少农用地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当地农业的生产力,增加了土地承载力,特别是直接占压的七联村影响相对 较大,必须采取适当的补偿措施以缓解对当地农林业的冲击。 另外一方面,工程的实施将有利的改善当地内涝严重的现象。项目的实施, 可有效的阻挡洪涝对当地农业的破坏,减少洪涝灾害来临时造成当地农业大幅 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出现,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种植的环境。因此,从总体上看, 虽然工程施工会占用一定量的现有农业用地,但通过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 农业种植的环境,对当地农业发展是有利的。 景观:景观:施工场地的大量开挖、各类施工机械运转、施工弃渣、施工建材堆 放等,都会对景观与视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污染无法避免,但却是暂时 的,随着施工结束,通过复绿等措施,可以基本消除这种不利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为征地拆迁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占用耕地采取合理有效的 货币补偿及耕地调整补偿等措施后,征地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对 影响区的农业结构和耕作方式影响不大,也不会大幅降低当地的农业产量。 (2)运营期)运营期 水环境:水环境:运行期堤顶路面雨水径流对东江水质将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污染 物是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运营期应加强管理,保持路面清洁,最大限度 18 的降低路面径流污染物对东江水质的影响。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项目运营期工程建设导致沿线区域的 no2、co 浓度有不同程 度的增加,对区域大气环境和沿线环境敏感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其敏感点 和区域内各网格点而言,no2、co 小时最大预测浓度、日均最大预测浓度及年 均预测浓度叠加背景值后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 级标准,因此工程建设对沿线区域的大气环境和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在可接 受范围之内。 噪声:噪声:项目运营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随着车流量增大而增加,且影 响主要发生在夜间,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理。 固废:固废: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路侧绿化植物的残败物和部分过往 车辆的撒落物产生量较小,及时清运和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景观:景观:项目建成后,通过河岸的规划、生态景观的建设,使河道更加规整 美观,对岸滩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工程建成后,可将区内防洪标准由现状不设防提高到 100 年一 遇,治涝标准由现状不设防提高到 10 年一遇 24 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一天排 干,除减免可定量计算的损失外,还将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环境质量, 减少因洪涝灾害引起的流行疾病,为惠城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造良 好的环境。 3.4 法定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不涉及。 3.5 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1)施工期)施工期 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做好土石方的纵向调运,减少临时占地。各 种临时占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 边绿化,边复耕。对于临时堆土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需根 据原占地类型的恢复工作,以保护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施工营地、取土 场、施工道路等临时工程应选择空旷、地表植被稀少的地段。临时用地应尽量 19 缩短使用时间,用后及时恢复土地原来的功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根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各区水土流失特点,采 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对各分区分别进行防治,各分区均布置有相应 的水土保持措施,以体现防治措施体系空间完整性原则。对于在施工时序上存 在配套水土保持措施滞后的部位,适时采取临时防护工程,构建完整的水土流 失防治措施体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是工程措施、临时拦挡防护以及 项目区的植被恢复、绿化美化等。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设立警示牌,规范施工行为,加强施工管理,不 得往河道乱扔建筑垃圾、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冲洗水进行 统一收集,经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不对外环境排放。施工人员产生的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等措施处理后用于周围绿地、林地灌溉。 大气环保措施:大气环保措施:施工场地每日应定时洒水,运输车辆进入村庄及施工场 地应低速行驶,在运输土石料、砂石等时应用帆布覆盖,大风天禁止土料装卸 车。施工场地内物料堆放场地应每天定时洒水,在大风日增加洒水量和洒水 次数。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有关环保措施要求进 行施工,将施工期带来的扬尘污染降低到较小程度。 噪声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严格遵守施工噪声管理规定,对施工场地的施工机械布 局、施工时段安排、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应按照场界周边敏感目标所在功能区 的标准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和限制,并在施工承揽合同中给予明确规定。施工 期间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应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并且尽可能远离 敏感点,同时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量。减轻对 周围人员的影响。 固废处置措施:固废处置措施: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好余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 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木材、钢筋等, 应进行回收,以节省资源。对砖瓦等块状和颗粒废物,可采用一般堆存的方 法处理,但一定要将其最终运送到指定的固废倾倒场。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 分开堆放,及时清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生活垃圾收集后,应及时由环卫 部门分类进行处理。在工程竣工以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拆除各种临时施工设 施,并负责将工地剩余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20 景观保护措施:景观保护措施:重视绿化的全面规划,全面实施绿化工程;边建设边绿化, 保证环保验收时已采取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精心挑选树种,选择植物种类 要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相结合,提高自然立体美感。在采取以上措施后, 由于本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景观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社会影响减缓措施:社会影响减缓措施:在路线经过的村镇街道设置禁鸣和安全警示牌,提 醒当地居民或过往车辆注意慢行,建议在与区域内等级公路有交叉的起点、终 点以及距路较近且人数较多的路段设安全执行岗,加强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水闸、箱涵施工结束后,应对涵洞内及周边杂物进行清理以保证水流畅通; 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对挖掘现场进行保护,并及时 通知文物保护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矿化、矿产等有用信息,应及时 报告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 (2)运营期)运营期 水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应加强管理,对堤顶路面每天清扫、即时清扫, 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染 物的数量,最大限度的降低路面径流污染物对东江的影响。 大气环保措施:大气环保措施: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建设;严格执行现有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加强机动车的检修与维修;大力推广使用清洁汽油、柴油,推行各类尾气净化 装置;限制摩托车发展,发展公交交通和轨道交通等。另一方面,应从局部区 域的规划,科学规划公路沿线新建项目可以减轻机动车辆废气污染。通过合理 的交通布局使车流量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保养良好的路面以改善路况,从而 最终达到减少 thc 和 co 等排放量的目的,其效果比较显著;同时通过绿化增 加植被也能起到治理尾气的效果,植物对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噪声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运营期间采取工程措施,为噪声超标明显的住户安装隔声 窗;加强交通管理,设立明显的警示牌,禁止车辆鸣笛,在靠近敏感点时限制 车速;按照设计方案做好道路绿化工作,绿化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 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建议使用低噪声路面 材料铺设,这样可以使道路交通噪声源强降低 35db(a),有效的从源头降低 噪声级;加强路面的保养工作,定期对路面进行维护,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固废处置措施:固废处置措施:加强路面清扫,定期清理;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 21 以防撒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 3.6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期)施工期 施工期因工程施工或特殊气象条件,可能造成滑坡或开挖面蹋跨的事故风 险,在暴雨期间可能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将对东江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整个 城镇居民的应用水安全;施工机械若发生故障,将可能发生漏油事故,对东江 水体存在污染风险;桥梁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机械漏油事故,则直接对东江水质 造成影响;桥墩施工若使来往船只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的船载危险品泄漏,或 船只本身携带的柴油、机油泄漏,进入水体,将严重污染东江水质,进而对东 江中鱼类、水生生物的生存等各方面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地表植被进行清除、 引进树种绿化等过程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2)运营期)运营期 运营期溃堤事故和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其失事后果严重, 破坏性大,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在堤顶路段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车辆坠落,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排入东江,将对东江水质及水生生物产生 直接影响。因此要求建设单位从设计到施工严格要求,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 施工部门进行设计、施工,并聘请有资质的施工监理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 监理,同时加强运行期的堤顶道路管理。 3.7 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施工期环境影是多方面的,如生态、噪声、扬尘、污水等,评价建议建设 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将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及本次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内 容纳入标书,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同时加强施工 期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约束。 结合工程污染特点及环境控制要求,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及环保对策的有关 内容,初步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约为 2631.2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5%, 具体项目见表 3.7-1。 22 表表 3.7-1 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 环保投资类别环保投资类别 具体内容及具体内容及 估算方式估算方式 设置地点、功能及效果设置地点、功能及效果 投资投资(万万 元元) 备注备注 施工期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沉淀池、 隔油池 减缓施工期生产废水污染20根据施工场地的数量设置 双向设置防撞设施 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 直接进入水体及对边侧居 民的安全危害 40 全路段,靠近边侧居民路段 加强路栏安全设计 “注意儿童、注意村 庄、注意行人”等的 标志牌 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概率1.0侧近居住区敏感点路段 标有应急电话和本 工程管理单位联系 电话的标志牌 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报 告效率 0.5全路段设置 双向设置“河流路段, 谨慎驾驶”的标志牌 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概率1全路段设置 运输事故风险化 学品泄漏 应急物资 应对风险事故,减缓环境 污染 2土防化服、消防器材等 绿化增加覆盖率计入主体工程 水土保持边沟、排水沟等临 时防护措施 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1624.59 含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 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基 本预备费、水土保持补偿费 限速、禁鸣标志 居民集中居住区等敏感区 路段。警示过往车辆限速、 禁鸣,减缓交通噪声干扰 15 运营期交通噪声 隔声窗室内噪声达标555 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设置移 动式隔声屏 减少施工噪声40 施工扬尘洒水抑尘 施工期沿线施工场地及临 时道路、弃渣场、取土场、 临时堆放场等 15 运营期扬尘、汽 车尾气 洒水抑尘、清扫 降低扬尘及汽车尾气对沿 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50 运营期固体废物垃圾回收装置道路沿线设置垃圾回收箱5 环境影响评价编 制 提出减缓环境影响措施20 水土保持报告书 编制 提出减缓水土流失影响措 施 15 环境保护工程设 计 确保环境工程质量25 施工期环境监测监测费 5 万元/年为各项环保措施提供依据15施工期按 3 年计算 施工期环境监理监理费 5 万元/年保证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15施工期按 3 年计算 23 位 试运营期环境监 测 5 万元/年为各项环保措施提供依据5按 1 年计算 人员培训、宣传 教育 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 水平 5 环境保护管理 保证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和执行 10 环保竣工验收 保证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 位 20 小计2644.09 不可预见费用按上述费用 5%记 用于可能产生的不可见预 见费用的准备金 132.2 合计2631.29 3.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的工程任务是完善下角、梅湖、东江水利枢纽片区的防洪排涝设施, 并按市政道路标准建设堤顶公路,解决该片区的交通问题,促进惠州市的经济 发展。本工程的效益主要有防洪排涝效益、土地增值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经 济效益等。 3.9 拆迁影响及相关措施 本项目需拆除房屋及附属建筑面积共 24887.46m2。本工程采用“居民自找 门路”的拆迁安置方案,即给予居民一定的货币补偿后,由居民按照自己的意 愿寻找熟门熟路或亲戚朋友作为投靠点,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3.10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 1、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计划 施工期的环境监测计划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国家环 保部颁布的各项导则、规范、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和分析样品。 表表 3.10-1 环境空气监测计划环境空气监测计划 24 阶段阶段监测地点监测地点污染源污染源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实施机构实施机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 施工 期 江南丽苑、七联 村、紫金村、沙 墩头、津头湖 粉尘tsp 2 次/年 每次 12 天 运营 期 江南丽苑、七联 村、紫金村、沙 墩头、津头湖 交通废 气 no2、co 、tsp 1 次/年 惠城区环 境监测站 惠州市环 保局、惠 城区环境 保护局 表表 3.10-2 水环境监测计划水环境监测计划 阶段阶段监测地点监测地点污染源污染源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实施机构实施机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 施工期 运营期 项目起始 点和终点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ph、cod 、氨氮、 bod、ss 、石油类 以例行监测 为主每两个 月 1 次,每 次 12 天 惠城区环境 监测站 惠州市环 保局、惠 城区环境 保护局 表表 3.10-3 声环境监测计划声环境监测计划 阶段阶段监测地点监测地点污染源污染源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实施机构实施机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 施工期 运营期 江南丽苑、七联 村、七联紫金村、 沙墩头、津头湖 及施工车辆运输 路线两侧 设备噪 声、运 输噪声 等效连续 a 声级 1 次/月 每次 12 天 惠城区环境 监测站 惠州市环 保局、惠 城区环境 保护局 2、环境管理、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机构 建设单位以及各施工承包单位是本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两 者均应在管理层中设立环保管理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负责项目建设的环保管 理工作。因此,在施工期,建设单位应联合施工单位成立施工期环保管理机构, 并在项目经理部设立环保主管,专人负责监督及基础设施建设,该机构由建设 单位直接领导,设 3 个工作人员。惠州大堤南堤管理中心负责本项目的运营管 理。 环境管理职责环境管理职责 环境管理机构在本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见表 3.10-4。 表表 3.10-4 拟建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拟建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25 项目阶段项目阶段管理、执行单位管理、执行单位工作职责工作职责 惠州市水务局 惠州大堤南堤管 理中心 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堤路贯通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可研阶段 建设单位 负责本项目前期组织工作,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 本项目的环评报告书 建设单位 监督环评报告书提出的措施、建议在设计中的落实工作, 环保设计方案审查等; 委托环保设计单位进行绿化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污水处 理设施、隔声或防噪设施等环保工程的设计工作。 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到施工图设计中 施工期建设单位 施工期成立环保机构,具体负责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按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制定施工期环境保 护实施计划和管理办法,并将其编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 负责实施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规划及行动计划,监督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组织实施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委托监理公司进行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工程环境监 理纳入工程监理开展;监督、检查和纠错施工中对环境不 利的行为;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环保 意识和文明施工素质; 负责施工中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处理,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 其他有关单位; 组织实施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在施工结束后,组织全面检查工程环保措施落实和施工现 场的环境恢复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撤出临时占地,拆 除临时设施。 运营期 项目运营管理单 位 负责运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依据环评报告书中所提 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编制运营期环保工作计划,配备 1 名 专职(兼职)环保人员负责本项目的环保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组织制定和实施污染事故的应急计划,及时处理污染事故 和污染纠纷; 负责环保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6 4 公众参与 4.1 公众参与的目的 为了更好了解公众对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看法,通过社会各 界人士的参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主人翁感和环境意识,建设单位和环评单 位组织了这次公众参与调查活动。 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公众参与,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并 给有关部门处理和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 环境意识。 本次公众调查旨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及其运营的意见、看 法,将这些意见及时反馈给建设方、环保局和有关部门,为减轻和消除工程所 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提供参考。同时,对建设中 涉及群众利益是否得到合理补偿的问题也进行了了解和分析,提高项目的环境 合理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 4.2 公众参与方法与内容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本次评 价公众参与采用公示项目环境信息、公众意见现场调查、网上信息发布及意见 反馈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本次评 价公众参与采用公示项目环境信息、公众意见现场调查、网上信息发布及意见 反馈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第一轮公众参与)第一轮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于 2013 年 6 月 24 日2013 年 7 月 5 日在拟建道路沿线敏感点告示栏中发布了环保信息 公告,向附近敏感点公示建设项目情况。同时将公告内容公示于深圳市宗兴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szzxh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