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深圳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深圳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深圳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深圳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环 评 证乙字第3106号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 编制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年5月21目 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概况1第二章 工程分析2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3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4.2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4.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74.6 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4.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第五章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9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5.2 水土保持措施95.3 景观保护措施95.4 水环境保护措施105.3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15.4 声环境保护措施125.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3第六章 风险评价15第七章 环境监理与环境管理制度16第九章 公众参与17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8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结论19第一章 项目建设概况拟建共和工业路(银田工业路-通达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铁仔山地区,道路大致呈东西向,西起规划通达路,坐标为(x=25246.571,y= 94162.378),东接银田工业路,坐标为(x =24892.518,y= 94575.505),道路在k0+333.9处预留工业区支路平交路口,全长约544.15m。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20493.87m2。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道路红线宽35m,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道路定位为城市级次干道,主要承担片区单位对外交通集散和转换功能。项目总投资为2396.96万元,全部由政府投资,拟于2014年1月开工,2014年7月完工,施工期为6个月。第二章 工程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带清理、道路建设等施工活动中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等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弃渣引起的水土流失影响等。运营期的主要影响因子主要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地表水污染等。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声环境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道路沿线各监测点昼间噪声值均低于65db(a),夜间噪声值均低于55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整体而言,道路选址区区域目前声环境质量较好,能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的相应要求。大气环境本次评价在拟建共和工业路处布设1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现状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限值,即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水环境本报告引用深圳市2010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西部海域监测点相关监测数据,对西部海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在西部海域监测点位的监测值均可以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类的标准限值,即监测点各指标均能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生态环境本项目拟建道路沿线200m范围植被覆盖地以次生灌草丛为主,面积约28000m2,植被类型比较单一,生态效益较低。整体而言,道路沿线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系统层次较低,物种单一。项目所在区域为建成区,人口密度大,活动频繁,沿线无珍稀野生动物,经调查,沿线区域出现的动物有鸟类、蟾蜍和鼠类。沿线区域鸟类以麻雀(tree sparrow)(麻雀科(sparrow)为主,现场调查中未发现有国家及地方保护鸟类出没,亦未有相关报道。本项目拟建道路全线植被覆盖率较低,现状大部分为工业用地,裸露地较少,主要为次生灌草丛等植被所覆盖,水土流失程度较小,属轻度侵蚀。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南亚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生产能力较强,项目沿线植被以次生灌草丛为主,植被覆盖度约为10%左右,植被联通程度一般;道路沿线主要为工业区宿舍楼、厂房等建筑,无特殊景观性建筑。因此,项目沿线区域自然景观环境质量一般,且无特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存在,总体而言,项目沿线区域景观环境现状一般。总体而言,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一般。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土地利用格局影响分析本项目道路建成后,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全部转变为硬质地,这是永久占地,不可逆转。但本项目线路较短,占地面积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对于本项目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而言,在施工期将临时失去其原有功能,而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即可恢复其原有的功能或转变为其他用途。临时占地的影响是暂时的,产生影响也相对较小。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工程建设产生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时,建设区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10.1t。水土流失量较大,因此,对于本项目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予以关注和控制。本项目永久占地的生物量损失主要发生在道路路基直接占地范围内。据现场调查,被直接占用的植被覆盖地以次生灌草丛为主,其面积约为5600m2。通过项目建设前后生物损失量和增加量的对比,项目施工期的生物损失量为1.4t,项目建成后生物增加量为12.0t,因此,本项目建成后生物增加量为10.6t,可以有效弥补生物损失量,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动物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频繁的人为活动及机械噪声,会对评价区附近,特别是项目施工现场及周围动物栖息觅食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评价区动物种类匮乏,且种类也多为一些常见的鸟类、鼠类及昆虫类。道路段虽属线性工程,其线性切割对鸟类和鼠类影响甚微。总体而言,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动物影响很小,可以接受。4.2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离项目区最近的地表水共乐涌和固戍涌距离分别约为500m和2000m,距西乡-东宝河口约为2500m,因此水土流失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施工期的生产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浆水,该部分废水颗粒物浓度高,因此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搅拌,避免其进入水体或土壤,以减轻污染;路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排放量小,对局部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生活污水可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网,一般不会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道路建成运营期,机动车辆行驶产生一定的污染物,积压在路面和扩散聚集在公路两侧,降雨时随着雨水的冲刷带入水体,致使水域污染负荷增加。本项目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管网,雨水全部汇入西乡-东宝河口。本项目道路路面径流污染物总量较少,对共乐涌、固戍涌和西乡-东宝河口水环境影响较小。4.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3.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的环境污染物主要为扬尘和少量沥青铺设产生的烟尘。由于本项目地处南部沿海,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因此在加强施工管理,采取封闭或半封闭施工方式、以及其它适当措施后,施工期带来的扬尘、沥青烟尘污染可以降低到较小影响。4.3.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作为城市次干道,其主要功能为承担片区单位对外交通集散和转换功能,其车流量很小,远期高峰时段仅约为1925pcu/h。拟建道路两侧的主要敏感建筑物为工业区的宿舍,参照深圳市道路环境影响及环境管理技术指引研究报告,本项目未来运营时,汽车尾气对其影响很小,可以接受。4.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4.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机械噪声的影响本项目拟建道路两侧的工业区宿舍距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约为18m,距离道路红线距离约为0.5m,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高噪声设备运行时噪声传至工业区宿舍最大可达到90db(a),因此道路施工将导致工业区宿舍声环境受到破坏,不能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小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施工期运输噪声影响评价拟建项目的土石方、筑路材料都需要通过车辆运输进出工地,在这些车辆集中经过的路段,交通噪声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工程数量的实际情况以及类比估计,建设初期运输车辆的数量每天将可达到10个车次;建设中期每天进出的车辆将不超过3个车次,因此产生的交通噪声增量相对较小,对附近的工业区宿舍影响较小。4.4.2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考虑建筑物的阻挡等因素。2014年、2020年、2028年昼间平均噪声值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标准(昼间65db (a)的要求,夜间在距道路中心线40m处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标准(夜间55db (a)。拟建道路东北侧工业区宿舍(1#)的临路一侧,昼间近、中、远期全部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夜间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在夜间,近期超标范围为1.83.1db;中期超标量为3.85.0db;远期超标量为56.1db。与宿舍现状声环境监测值相比,昼间近期增量为3.87.5db,中期增量为5.19.2db,远期增量为610.3db。夜间近期增量为8.713.3db,中期增量为10.515.2db,远期增量为11.616.4db。拟建道路西南侧工业区宿舍(2#、3#)的临路一侧,昼间近、中、远期全部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夜间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在夜间,近期超标范围为1.33.1db;中期超标量为3.24.9db;远期超标量为4.36.2db。与宿舍现状声环境监测值相比,昼间近期增量为3.28db,中期增量为4.49.9db,远期增量为5.211db。夜间近期增量为9.213db,中期增量为11.115db,远期增量为12.316.2db。拟建道路西南侧工业区宿舍(4#)的临路一侧,昼间和夜间近、中、远期全部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未来本项目建设完成通车后,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质量与现状相比将有所下降。但是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近期和中期敏感点临路部分,昼间全部达标,夜间超标,夜间近期最大超标量为3.1db,中期最大超标量为4.9db。非临路部分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4.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建设期固体废物主要影响结论本项目产生弃土9.28万m3,数量较大。若随意丢弃,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影响景观。由于本项目仍处于前期论证阶段,还未确定建筑垃圾、余泥渣土等固体废物去向。但根据深圳市相关管理办法,上述固体废物应集中运至合法受纳场进行处置。本报告认为,建设单位在建设开工前,应首先确定建筑垃圾、余泥渣土等合法受纳场(本报告建议运往余泥渣土运至宝安沙井西海堤受纳场),并选择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小的路线进行运输,采取防洒落等环保措施后,上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接受。项目施工期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在现场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定时清运转交环卫部门处理。因此,施工期生活垃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影响结论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部分过往车辆的撒落物等。撒落物若没有及时清扫,遇大风将飞扬影响景观和空气质量(粉尘),项目全线经过建成区,若尘土飞扬,将严重影响城区的景观和空气质量。道路运营期加强管理,加大清扫力度,其固体废物一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4.6 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期,由于开挖土石方、土地平整和清理场地等活动,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地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景观的和谐,在一定时段和一定范围内造成项目所在地附近景观美感的丧失,并进而影响到项目所在区域的景观质量。随着项目的建成,这种影响将逐渐消失。拟建道路建成运营后,地方交通更为便捷,沿线自然景观人为干扰加强,一定程度上,沿线人工景观增强,自然景观减弱,沿线景观同质性增加,景观多样性降低。4.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共和工业路位于西乡街道铁仔山地区,道路两侧的沿线用地规划主要为工业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由于西乡街道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不仅需要道路、水、电等市政设施配套供应,还会带来大量的居民出行。该工程建设设置有完整的市政配套设施,为沿线两侧用地提供全面的市政配套服务功能,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经济价值。第五章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为使周边植被免遭进一步破坏,不允许在红线外取土、堆材料,不允许在红线外再建临时营地。2、地表物清理时,应同时清除表层熟土,并妥善集中堆放,待进行道路两侧复绿时,再将熟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恢复种植条件,进行复绿。3、施工结束后,必须将路基、路面拌合场剩余的石料、沥青等清理干净。4、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教育和管理,避免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5、施工临时用地:施工后期,拆除施工临时场地内的临时建筑物,撤离施工机械设备,清除场地中的建筑垃圾,并对施工临时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措施。根据临时用地现状情况,撒播草籽绿化,如狗牙根等。6、在施工前建设单位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水保方案,并须获相关部门批复。7、运营期生态保护主要是对绿化植被的保护和管理。5.2 水土保持措施因地制宜,采取分区保持的措施:道路施工区1、布设排水沟和沉砂池;2、临时性拦挡、覆盖措施;3、裸露地植被防护。直接影响区破坏区植被恢复措施。临时堆土场工程设置土方临时堆场1处,共占地面积400m2。坡脚采用填土编织袋进行防护,填土编织袋填料取自临时堆土,弃土应进行定期清运。5.3 景观保护措施为了维护道路沿线的景观,根据评价结果,本报告要求所有的路侧边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恢复植被覆盖,在边建设边绿化的前提下,本报告要求在环保验收的时候已经在沿线全面采取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措施。为了使本项目能与周边的景观协调一致,达到互动的良性效果,建议建设方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绿化的整体规划(2)全面绿化在施工开始时,就应进行绿化工作,以保证项目建成后就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从而利于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道路两侧的绿化还应从视线诱导、缓冲、防音、美化环境等多重角度来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绿化方案。(3)精心选择绿化植物品种5.4 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环境。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施工废水,应采取过滤、沉淀处理等处理后尽可能回用、减少废水排放;施工机械的含油废水应采用隔油处理;钻孔过程中的废泥浆应经过泥水分离设备净化后,分离产生的废水用罐车拉走,淤泥运至指定地点。(2)生活营地要保证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的稳定运行,可以顺利接入市政管网,并纳入固戍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则要收集在有防雨棚和地表径流冲洗的临时垃圾池内,并及时集中清运。(3)对于可能需要自行搅拌的少量沥青和混凝土,禁止在河流边进行此类作业。(4)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禁止向外界随意倾倒一切废物,包括生产和生活污水、生产和生活垃圾等等。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道路的管理应加强道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的污染,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染物的数量。加强道路的管理,设置标志牌,提示过往车辆,特别是运输危险品特种车辆。 (2) 保证雨污分流应科学设计路面径流的排放,在道路途经的有下水管网的城镇,应将路面径流引入城市雨水管网。(3)加强种植草木,以减少地表径流水对水体的污染在道路两侧应加强绿化建设,植草及建立缓冲防护林带,以减少降雨路面径流水和扬尘、废气等对水体的污染。5.3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有:粉尘与二次扬尘污染,沥青烟等。针对引起大气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性质,特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1)采取洒水湿法抑尘;(2)工程建设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1.8米以上的围档,围档视施工地段不同应适当增加;(3)冲洗出场车辆以免污染城区;(4)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洒漏;(5)铺沥青混凝土时最好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沥青混凝土铺设的日子最好在有二级以上的风力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局部过高的沥青烟浓度。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禁止超标机动车通行,这可有效遏制环境空气污染源。(2)加强机动车的检测与维修,使机动车经常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3)降低路面尘粒,由于道路扬尘来自沉降在路面上的尘粒,减少这些尘粒的数量就意味着降低了污染源强。(4)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是一个区域内或一个城市的系统控制工程,因此,道路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道路所在地政府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工作。(5)建议规划部门逐步调整道路两侧土地使用功能,并将新规划的第一排建筑物尽量向后退缩,与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缓解机动车尾气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6)建议在道路两旁绿化带栽种对n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如夹竹桃、大叶黄扬、石榴、紫槐等进行绿化,以充分利用植被对环境空气净化功能。(7)为保证车流畅通,对沿线主要交叉路口,采取渠化交通和信号灯管理措施,以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对宽度较窄的道路在交叉口进行必要的展宽。(8)应有详细的交通疏导计划,并报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备案。(9)根据气象预报,在不利气象条件情况下,限制车流量。5.4 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主要声环境保护措施(1)满足群众的知情权与诉求权,将各施工作业点的施工内容、时间安排、环保联络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等信息并定期张贴在各单位公告栏或是派发到单位工作人员手中,并实行严格的环境监理制度,配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建立环保联络员制度、施工单位信访约谈机制、设立群众信访接待室等。(2)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大的土方工程的挖掘、填埋、平整等工程应安排在白天,在工业区宿舍附近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要求。(3)选择低噪声设备,对强噪声机械必要时应建立简易的声屏障(如用塑料瓦楞板等),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闲置的设备应予以关闭或减速。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适时维修,特别是因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噪声的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较均匀的使用动力机械设备。对建筑施工合理布局,使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环节远离职工宿舍。(4)对于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宿舍,项目施工期应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入施工场地,同时,在施工场地两侧应设置隔声挡板,隔声挡板降噪效果为20db(a)以上,通过上述降噪措施,确保施工噪声传至工业区宿舍低于65db(a);另外,项目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工业区宿舍楼附近施工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12:0014:00、23:00次日7:00不得施工。对必须连续进行的个别施工环节(如混凝土浇铸),必须先上报环保部门,并按规定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5)运输车辆尽可能安排在白天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环境影响,若要求必须在夜间上路的,在行经居民区时应严格落实禁鸣喇叭的规定。运营期主要声环境保护措施本环评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从声源控制、传播途径噪声削减、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及加强交通噪声管理4 个方面对项目已有降噪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声源控制:本项目通过路面平整尽量保持道路平整,运营期加强路面的保养工作,定期对路面进行维护。 传播途径噪声削减: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噪声有一定的吸收作用;项目绿化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通过限制道路车速,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除此之外,控制车辆噪声:加强交通管理,设立明显的警示牌,禁止车辆鸣笛。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拟建道路两侧的敏感建筑物为工业区的宿舍,离本项目最近距离为0.5m,运营期交通噪声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夜间。噪声预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营中期,临路一侧的工业区宿舍昼间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东北侧的宿舍(1#)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量为3.85.0db,西南侧的宿舍(2#、3#)夜间超标量为3.24.9db。经过声源控制、传播途径噪声削减和加强交通噪声管理等措施后,并考虑本道路位于工业区内,夜间的车流量不大,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可以进一步改善敏感建筑临路部分的声环境,夜间基本可以达标,宿舍非临路部分都可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工业区宿舍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本评价要求在运营期按照环境监测计划进行噪声环境监测(监测计划详见9.4小结)。运营期,若工业区宿舍的监测值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则建设单位需对其补上措施。5.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固废防治措施道路建设拆迁、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淤泥、渣土等固体废物,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如下措施,防治固废污染:(1)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如木材、竹料等,应进行回收,以节省资源。(2)施工期筑路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在周围建立防护带。(3)对于人员活动产生的分散垃圾,除对施工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外,也应设立一些分散的小型垃圾收集器,如废物箱等加以收集,并派专人定时打扫清理。(4)装运泥土时一定要加强管理,严禁野蛮装运和乱卸乱倒。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施工场地前做好外部清洗,做到沿途不漏洒、不飞扬;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5)在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应落实余泥渣土运送的具体位置,并尽快运送到规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存放,不得随意丢弃余泥渣土和建筑垃圾。本评价建议余泥渣土运至宝安沙井西海堤受纳场。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运营期固体废物的成分稍复杂,数量较少,因此收集和运输的原则为分类处理或混合处理,按时清运。(2)公路沿线树木花草产生的绿化垃圾较为分散,可采取定期人力清扫的方法加以定时收集,再送入收集车辆,不能就地焚烧处理。 (3)对机动车运输过程严加防范,以防洒漏。经营期间,必须使用密封良好的车辆运送生活垃圾,不允许装载不严的车辆在河流区域内工作。(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严格执行环境管理措施对于运营期道路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应加强其环境意识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道路绿化及各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严格监督。第六章 风险评价风险识别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项目,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营运期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发生事故,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风险评价本项目道路无跨越地表水体,因此危险化学品泄露后对地表水体影响不大,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风险概率为0.5310-6次/年。尽管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运输危险品车辆的交通事故将对地表水质与大气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可能对道路基础设施产生破坏。风险防范措施道路管理部门需具有防范意识,做好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按照安全管理条例和本报告的相关要求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降低道路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七章 环境监理与环境管理制度本项目环境监理包括噪声监理、环境空气监理、生态监理等。建设方应严格按照深圳市有关要求委托环境小组进行建设监理工作。项目运营期的管理主要有:监督本报告中所提出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路段降噪路面结构的良好作用;监督沿线绿化情况及其维护管理情况。环境保护验收建议:本项目在污染治理方面,运营期需在声环境污染治理、地表水污染环境治理、大气环境防治措施和固废防治措施方面进行环保验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