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doc_第1页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doc_第2页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doc_第3页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doc_第4页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环环评评单单位位:福福州州市市环环境境科科学学研研究究院院 fuzhou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 2206 号号 二二零零一三年二月一三年二月福州福州 1 项目名称: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项目名称: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 建设单位: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建设单位: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地地 址:福州市群众路址:福州市群众路 65 号号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87117319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350005 评价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盖章)评价单位: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盖章) 法人代表:刘用凯法人代表:刘用凯 地地 址:福州市金鸡山路址:福州市金鸡山路 32 号号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传传 真:真邮政编码:邮政编码:350011 2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4 1.1、项目由来 4 1.2、工程概况 4 1.3、项目规划符合性分析 10 1.4、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0 1.5、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0 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12 2.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2 2.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5 2.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 2.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 2.5、评价范围与保护目标 17 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19 第四章第四章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23 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25 5.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5 5.2、对策与建议 25 3 附图:附图: 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 2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图 3 污水处理流程图 图 4 水文地质图 4 第一章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由来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 中产生的剩菜剩饭等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的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 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成分上分析,包含有淀粉、纤 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餐厨垃圾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餐厨垃圾收 集处于无序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餐饮业任意排放餐厨垃圾至下水 道;各类餐厨垃圾运输车随处停靠;提炼餐厨垃圾设施简陋,作业原始;餐厨 垃圾的利用各显神通, “地沟油”回餐桌司空见惯;餐厨垃圾市场混乱;餐厨垃 圾产业萌芽处处冒出等。 为深入推进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切实规范废弃 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处理的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防止餐厨垃圾 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促进福州市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 步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福州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建设单位 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于 2012 年 8 月委托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研院承担福州 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和要求,该项目 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院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建设地点的环境 特点,经现场踏勘,按国家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本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供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2、工程概况 1.2.1 概况概况 名称: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 地点: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飞灰处置场南侧 性质:新建 总投资:27834.98 万元 5 设计规模:日处理餐厨废弃物 500 吨 占地面积:34328 平方米(合 51.5 亩) 劳动定员:55 人 1.2.2 设计工艺设计工艺 本工艺采用湿式、高温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中分离 出的油脂外卖,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送入红庙岭沼气发电厂发电。 餐厨废弃物通过收运系统收集,餐厨废弃物运输车进场后,首先进行地磅 称重,密闭接料仓的仓门自动开启,餐厨废弃物倒入接料仓内,液体通过设置 的筛孔利用管道流入中间水池,固形物经螺旋输送机输送至分拣机去除大的杂 质和塑料袋等,筛下物料进入螺旋压榨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入中间水池, 固体物料进入磁分选工段去除金属类杂质,然后垃圾进入制浆除杂机制浆进一 步去除塑料、织物、竹木、砂石,浆料排入中间水池,然后提升到除砂器内进 行进一步去除细小砂石。 中间水池分为几格,分别储存餐厨废弃物中的液态部分、三相分离机分离 出的废水、碟片式分离机分离出的废水、制浆除杂机制备的浆料,中间水池上 部设置安装油水分离系统的配套设备的钢平台。液体物料进入油水分离系统, 分离出的粗油脂进入厂房外的油品储区,油水分离系统分离出的污水和细渣均 输送到制浆除杂机内一同制浆。 餐厨垃圾在制浆除杂机内进一步去除小于 50mm 的无机物如塑料、织物、 骨头和细小的砂石。在制浆除杂机制出的浆料用泵输送到均质池,在均质池内 进一步调整含水率和均质后由泵打入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发酵过程产生的 沼气经净化处理后,送入沼气发电车间内燃烧。发酵过程产生的残渣进入脱水 环节,脱水后的发酵残渣(含水率低于 60%)送入填埋场内填埋处理;其工艺 流程详图 2-2。 项目产生的沼液经内部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拟通过专用管道进行排放,即尾 水通过红庙岭至洋里污水厂的专用排污隧洞和排污管道排入福州市洋里污水厂。 1.2.3 生产规模生产规模 根据可研报告提供的福州市城区餐厨废弃物产生量和集中收集率,福州市 6 餐厨废弃物的收集量为近期 300 t/a、远期 500 t/a,因为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就确 定为处理餐厨废弃物 500 t/a,达产后主要产品为产沼气 2.24104t/a、粗油脂 3100t/a。拟采用“厌氧+沼气发电”的处理工艺。 根据福州市城区餐厨废弃物产生量和分布情况以及处置厂总体规划布局, 并结合未来收运模式发展趋势,城区餐厨废弃物收运模式采用直接收运模式, 即:“宾馆、食堂、餐厅标准桶收集点运输车处理厂计量卸 料平台卸料车辆清洗再次收运” ,即餐厨废弃物产生后,由宾馆、食堂 等产生单位将其收入 240l 或 120l 方形标准桶内,在环卫部门规定的时间内 放置于指定的收集点,各区负责收运的单位根据运输距离将其直接清运至垃圾 处置厂内,收集车或转运车在处置厂内进行洗车,然后进行再次收运。 收集装置采用与餐厨废弃物收集车配套的标准方桶,为了实现进场垃圾在 高峰期的接收和输送,需要垃圾接收斗有一定的储存量,但也要考虑经济性; 根据收运系统方案及调查福州市餐厨废弃物高峰期收集时间一般为晚上,收集 时间为 34 小时,收集量占总量的 60%左右,因此需要在 34 小时内完成垃 圾的卸料、输送及储存,通过计算确定处理规模为 500 吨/日时,需要设置四套 垃圾接收斗,接收斗有效容量为 40 立方米,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为 20 吨/ 小时;垃圾接收斗有效容积为 40 立方米,材质为碳钢+316ss 内衬。接收斗顶 部加盖,盖要求密封并且盖的开启与进料门的开启采用连锁控制,在受料斗设 置局部排风设施,斗内的臭气由引风机引出进行除臭处理。为了保证接收斗的 清洁、物料的力学流动性,在接收斗处需要设置热水加入设施,加入循环稀释 水及冲洗水进行冲洗稀释,使斗内垃圾温度维持在 20 度左右温度,水管道处 设有电磁阀,控制采用时序控制。 垃圾的接收及分拣系统采用单独的控制柜,实现此部分的设备连锁及控制 要求。垃圾经倾斜螺旋输送机机械分拣后,将餐厨废弃物中的塑料、餐盒包装 物、玻璃瓶、塑料瓶、刚叉、勺金属类等杂物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废物根据 性质不同外卖会填埋,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经过分拣机分拣后的筛上物部分粒径大于 50mm、垃圾的含水率约为 25-30%, 此部分垃圾的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室外。经过分拣机分拣后的筛下物部分粒 径小于 50mm、垃圾的含水率约为 80%,此部分垃圾中含有绝大部分的的有机 7 垃圾、油脂等有用成分,考虑项目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经过比 较采用投资相对较低的固液分离的设计方案;分拣后的筛下物采用分拣出料螺 旋输送机,再经压榨螺旋输送机输送至压榨机内。 固液分离采用变径螺旋输送机积压的原理来实现,压榨机的配置有垃圾水 收集斗,斗内的垃圾水经过管道收集后进入中间水池,便于后续油脂分离;压 榨机压榨后的渣含水率约为 65%,考虑含水率较高,仍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的 方式,螺旋输送机把物料输送到磁选平台上,首先由布料机把垃圾的厚度均匀 摊铺到约 80mm 厚,然后匀速经过永磁自卸式除铁器,把垃圾中的金属去除掉。 去除金属后的垃圾进入制浆除杂机内,渣和油脂分离后的高浓度污水在此 充分混合,并在制浆除杂机内经高速旋转的刀片将垃圾破碎到小于 8mm 的粒径, 塑料、织物等轻物质从制浆除杂机的尾部被吹出,制浆除杂机底部设有淘沙板, 重的杂物将在此分离,浆料从底部收集排出。制浆除杂机设有温度较高回流稀 释水,根据来料干燥程度,配以稀释水稀释,稀释水可采用厂内污水处理区脱 除氨氮后的污水。 此部分的设置单独的控制柜,实现此部分设备的连锁及控制要求。另外可 根据需要,设置就地事故开关。此部分设备应满足与其他系统的连锁控制要求。 本工艺技术路线及设备选择充分考虑国内设备、进口设备的特点及运行情 况,并在工艺路线上进行优化,力求工艺路线简单、实用、实现了系统先进、 完备、可靠的结合;并且设备适应性强,高效。 1.2.4 主要建构筑物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见表 1.4-1: 表 1.4-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 序号名称 占地面 积 (m2) 建筑面积 (m2) 层数结构形式 耐火等 级 防火分类 101 地沟油预处理间 465.12465.12 二排架一、二丙类 8 102 餐厨垃圾预处理及 沼渣脱水车间 20492350 二框、排架一、二丁类 105 生物滤池及风机房 2727 一框架一、二丁类 106 锅炉房及配电室 504.15504.15 一框架一、二丁类 107 粗油脂储蓄区泵房 86.486.4 一框架一、二丙类 109 沼气净化增压装置 184.5184.5 一框架一、二戊类 110 污水处理站 10801080 一排架一、二丁类 201 综合楼 4371311 三框架一、二 202 给水泵房及清水池 9595 一框架一、二戊类 1.2.5 工艺方案比选工艺方案比选 城市餐厨垃圾以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为主要成分;从垃圾成分看,餐厨垃 圾具有含水量高、富含盐分、c/n 较低等几个较明显的特点,适合于生物降解。 除食物残渣外,餐厨垃圾中还含有不适合于生物降解的杂质。 按照厌氧消化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分为 以下几类: (1)按照含水率可以分为:湿式(80%90%) 、干式(60%80%) ; (2)按照处理温度可分为:中温(3036) 、高温(5053) ; (3)按照阶段数可分为:单相、两相; (4)按照进料方式可分为:序批式、连续式。 厌氧消化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温度作为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的重 要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基质的代谢速率。 在厌氧消化应用的三个温度范围(常温 2025,中温 3040,高温 5060) 中,中温和高温消化是生化速率最高和产气率最大的区间。甲烷菌对于温度的 适应性可分为两类,即中温甲烷菌(适应温度区为 3036) 、高温甲烷菌(适 应温度区为 5055) 。当处于两区之间的温度时,反应速度反而减退。 利用中温甲烷菌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的系统称为中温消化,利用高温即为高温消 化。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允许的温度变动范围为1.52.0。当有3的变化 时,就会抑制消化速率、有5的急剧变化时,就会突然停止产气,使有机酸 9 大量积累从而破坏厌氧消化,因此消化罐保温尤为重要。中温的消化时间约为 20d,高温的消化时间约为 10d。 高温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大,且由于高温消化产气率更高,另外,餐厨垃圾 的特点,油脂含量较高,在较低温度下油脂容易凝结成块,给系统的运行和维 护都带来不便。此外考虑到市场上的发展趋势目前逐渐以高温厌氧消化技术为 主,因此本项目推荐采用高温消化工艺。 本工艺为高温厌氧发酵工艺,发酵罐内部温度需维持在 55c 左右。发酵罐 罐体外部表面设置保温隔热装置,防止热量散失,另外,需要进入发酵罐的餐 厨垃圾、循环污泥以及回用废水通过泵打入热交换器进行预加热,达到 55c 后 再进入发酵罐发酵。发酵罐罐体外部设置温度补偿装置,补充散失的热量,使 发酵罐内部温度维持在 55c。 另外,在单相厌氧消化工艺中,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在同一个处理单元中进 行。两相厌氧消化本质特征是实现了生物相的分离。通过调控两个单元的运行 参数,形成产酸发酵微生物和产甲烷发酵微生物的最佳生态条件,从而形成完 整的发酵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废物的处理能力和工艺运行的稳定性。 在实际的运作中,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实践较少。对于大部分餐厨垃圾处理 而言,只要设计合理、操作适当,单相系统与两相系统具有相同的功能。同时 单相处理系统可以减少项目的投资,运行维护也相对较容易,因此建议本项目 采用单相处理技术 连续式:将新垃圾和降解完全的垃圾,分别连续地投入和排出反应器; 序批式:将垃圾分批次地投入反应器中,接种后密闭直到垃圾降解完全后 再投入另一批新垃圾。 序批式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所占份额少,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因 此本项目推荐采用连续式处理技术。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可知,福州市餐厨垃圾含水率高,适合采用湿式厌氧消 化工艺;由于高温的处理工艺稳定,技术成熟,运营成本更低,因此推荐选用 高温厌氧消化工艺;由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简单,设备运转维护费用低,在经 济上占优势,推荐采用单相厌氧消化工艺;从系统占地、产气效率等因素考虑, 推荐采用连续式厌氧消化工艺。 10 经过综合比选,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推荐采用湿式、高温、单相、连续式厌 氧消化工艺。 为了保证餐厨废弃物处置厂建成后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定期保养维修,必须 配备熟悉设备和工艺生产的管理、技术人员等。预处理系统按两班工作制,其 余工艺段按三班工作制,管理人员按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 8 小时,全 年生产天数按 365 天,全厂共配备员工 55 人。 1.3、项目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红庙岭填埋场西北侧,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 年- 2020)年及福州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该区域的土地规划功能即为城市市政设 施用地,因此其选址与相关技术规划是符合的。 1.4、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设备建筑按工艺流程设置顺畅 本工程场地依地势布局,并综合考虑工艺流程次序。厂区由西向东依次为 综合楼、生化池、地沟油预处理车间、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等,符合流程次序 要求,整体工艺上流程设备安置简捷顺畅,管线路大大缩短。 (2)各处理单元功能分区明确 结合工艺要求,合理布置各功能分区,各分区均独立成区,功能分明。近 远期构筑物成对称布置,生化池位于厂区中部,便于今后的维护管理;综合管 理楼位于厂区西部,便于管理,并且在布局上与生产区分隔,独立成区,且远 离预处理和沼渣脱水区,臭气和噪音影响小,有利于劳动安全保护。 1.5、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次项目主要是对城市产生的餐橱垃圾进行收集处置,属于垃圾资源利用 及环境保护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鼓励类”中的 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第 20 点可知,国家鼓励 “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 (国办发 201036 号)中也提出要“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 、 “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 11 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特别是在“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中 提到“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和 措施,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 。 此外,为深入推进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切实规 范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处理的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防止餐 厨垃圾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促进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健康发展,福建省人 民政府以及福州市人民政府均以文件形式要求加强规范废弃食用油脂管理以及 提出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2007 年 4 月,闽政办200786 号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强规 范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建立监管工作机制、抓好污染源的防治、实行收运和处 置的市场准入、加大对处理产业的政策扶持。 2008 年 4 月,闽城建200834 号文件,福建省建设厅要求开展城市餐厨垃 圾分类收集处理,在福州、厦门、三明等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废 弃食用油脂管理通知的要求。 2011 年,福州市人民政府167 号文件,福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关 于加强城市管理等工作,要求尽快规范废弃食用油脂和餐厨垃圾处理工作;提 出建设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加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 作的宣传。 综合所述,我们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地方政 府的要求。 12 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位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北纬 2515- 2639,东径 1180812031-,海拔约 480 米,离城区 3.6 公里,南面距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2400 米。该项目位于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工程 西北侧。 2.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1 地表水、地下水现状调查地表水、地下水现状调查 我院委托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于 2012 年 12 月 9 日至 12 月 15 日对本项 目进行了地下水的现场调查,本次野外调查期间为旱季,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方法、勘察仪器如下: (1)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开展地质、水文地质调查,重点为场地所处的 水文地质单元。 (2)水文地质试验:在场地地表对出露的岩土层进行两处简易试坑渗水试 验;采取了两件残坡积粘性土土样,进行室内渗透试验。 (3)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2012 年 12 月 9 日,在场地上游、侧面、下游 共监测三处地下水水质,水质由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国土资源部福州矿产 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此外,收集了福州 市环境监测站设在场地下游一处长期监测井的 2012 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4)地下水水位监测:在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取样的同时,监测各地下水 水点水位、泉点流量。 (5)测量:对本次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点,野外采用 gps 接收机进行 位置定测。根据项目设计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采用福州市城市坐标系、黄 海高程。 根据地下水赋存特征,区内赋存的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见附图)。 基岩裂隙地下水赋存于凝灰岩风化孔隙裂隙、构造裂隙中,富水性不均一, 一般水量贫乏(泉流量0.1 m3/ls)。风化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上部 全-强风化带内;基岩构造裂隙水赋存于基岩下部构造裂隙中,构造裂隙发育 不均匀,构造裂隙水富水性一般为贫乏,且埋藏深度较大。 13 据场地勘察资料,场地勘探孔深 13.7-33.9m,揭露至中风化凝灰岩,大多 未见地下水位,如 zk4 孔深 33.8m,孔底高程为 538.34m,未见地下水位。说 明厂区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场地勘探孔大部分钻孔均存在漏水现象,揭露基岩 上部全-强风化带孔隙裂隙较发育,中风化凝灰岩裂隙较发育,透水性较好。 但由于场地处于低山山间一山脊处,地势较高,基岩风化带虽具一定的透水性, 但多不含水。 (1) 监测点布设 本次调查布设 3 处地下水监测点(m1、m2、m3 点),取 3 组水样;监测 点类型有泉点 2 处、探井 1 处。此外,收集了福州市环境监测站设在场地下游 1 处长期监测井的 2012 年 4 个季度 4 次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m4 点,照片 6)。监测点地下水均为基岩裂隙水,监测点分布于场地上游、侧面下游、下游。 (2) 监测项目 根据本项目排放的污水水质及地质环境特点,本次调查监测地下水环境质 量项目共 24 项:ph 值、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 化物、铁、锰、铜、锌、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以 氮计)、亚硝酸盐(以氮计)、氨氮(以氮计)、氟化物、氰化物、汞、砷、 镉、六价铬、铅、镍、总大肠菌群、总磷。 (3) 监测方法 本次调查测试依据的标准为 gb5750-2006。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对地下水各监测点作出单项组 分及综合评价见上述各表。 (1) 本次 3 处地下水监测结果分析 监测的 3 处地下水点总大肠菌群含量为 2200-16000 个/l,均达地下水质量 标准类。总大肠菌群是次生污染物,生活垃圾内普遍存在,且易于滋生蔓延, 随地表水入渗地下可成为地下水污染源。本区地下水总大肠菌群含量普遍较高, 说明已受一定的次生污染。 m2 点 ph 值为 5.73,呈弱酸性,为受原生环境影响,达地下水质量标准 14 类;3 处氨氮含量为 0.05-0.08mg/l,达类。 除上述总大肠菌群、ph 值、氨氮外,本次监测的 22 项组分均在地下水质 量标准 i-类之内。地下水质量级别除 m2 点因 ph 值呈弱酸性为较差外, m1、m3 点均为良好。 监测结果表明:场地及附近地下水主要受总大肠菌群次生污染、局部原生 ph 值呈弱酸性,此外,各项组分均在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i 类之内,地下水环 境质量总体尚好。 (2) m4 长期监测井监测结果分析 m4 监测井全年平均监测值 ph 值为 6.25,呈弱酸性,达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氨氮含量为 0.301mg/l,达类;总大肠菌群为600m,能充分达到附着力强、耐水 性好、耐磨性好、抗微生物侵蚀性能好的要求;为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内壁的腐 蚀,钢管内壁采用涂塑技术,在钢管内壁形成了平整、光滑、坚固的保护层, 使钢管具有耐酸碱、耐海水、耐腐蚀以及防结垢的特点从而大大延长的钢管的 使用寿命。同时在接头处采用电融链接工艺,这种工艺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 综上所述,不论从尾水管道材料规格、钢管内外壁防腐性能及接头连接工艺等 几个方面都基本能够满足工程防渗的要求。因此,本工程尾水排放对管道沿线 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污水成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污水长期少量泄漏(跑、 冒、滴、漏) ,将来地表污水易自场地中部开挖出露强风化岩地段入渗地下污染 地下水,建设项目对下游地下水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较轻。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结合各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确定大气 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h2s、 nh3。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评价范围以项目用地中心为中 心,2.5km 为半径的范围内。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2-2008) ,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 估算模式(screen3 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由计算结果可知: 正常排放时,h2s 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 0.0004mg/m3,占标率为 3.59%, 21 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 182m;nh3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 0.0071mg/m3,占标率 为 3.53%,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 182m。 非正常排放时,h2s 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 0.0014mg/m3,占标率为 13.87%,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 283m;nh3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 0.0253mg/m3,占标率为 12.67%,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 283m。 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正常工况和非 正常工况下,本项目运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均不大。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恶臭(含 nh3、h2s 等)。由于无组织排放废气 排放点低,不利于扩散和自然净化,对厂区临近的环境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为保护人群健康,减轻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在项目厂 界以外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采用六五软件 工作室开发制作的大气环评专业辅助系统(eiaproa2008)的 screen3 模型中 的大气环境保护距离模式对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计算。 根据软件计算可知,项目不存在超标范围,不需要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防护距离标准问题的复函” (环函2009224 号)的有关精神,其他标准或规范性文件中依法提出的防 护距离要求若与环保标准要求不一致,应从严掌握。考虑到 h2s 属有毒气体, 对人体呼吸道、眼睛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有可能致死,故本项目采取 从严要求的原则,依据上述 3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采用最大的数值作为本项目 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由上述可见,按照第(2)种方法测算的保护距离最大,因此,本项目的大 气环境防护区域为:距离项目车间四周边界各 50m 的场界外区域。 根据预测结果,项目投入运行后,昼间西北、东南厂界噪声超过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60db) ;夜间厂界均 超标。但由于项目地处荒郊,周围 500m 范围内无敏感目标,故项目运营期对 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将造成植被破坏,根据现场调查,当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为原 生与次生人工林及灌木林。施工期厂区及道路建设均会破坏当地植被,对生态 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施工期挖、填土方工程将可能引发水土流失。 22 工程建设将损坏原有的大量地表植被,由于地表土壤瘠薄,其损坏的植被 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势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施工 中形成一定数量的裸露地表和陡坡,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远远超过容许范围,从 而加剧原有的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将损坏原有的大量地表植被,由于地表土壤瘠薄,其损坏的植被 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势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施工 中形成一定数量的裸露地表和陡坡,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远远超过容许范围,从 而加剧原有的水土流失。 23 第四章第四章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从项目建设对社会、 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角度,从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出发,对 项目的建设方案及规模,建设期间对社会、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项目完 成后对社会自然环境产生的正负效应,广泛征求项目建设区的公众的建议,并 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得 到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奠定基础,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得 到考虑和补偿,同时也可为建设单位的施工提供参考意见,并协助环评报告编 制单位提出切合实际和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本评价单位于2012年8月10 日在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张贴了“福州市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简要发布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同时在“福 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公示本项目环评信息, 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2013年1月9日,本评价单位在网站发布了第二次公示, 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公众可通过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 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院提出对“福州市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环境影响 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90%认为应引起政府重视、加强监督,72%认为应确保环保设施运转正常、 污染物达标排放,58%认为可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监督,28%公众认为减少环境 影响最重要的是建设单位自觉加强环境管理。 在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态度调查中,赞成该项目建设的占 94%,基本赞成的 占 6%,没有不赞成的。可见,大多数公众支持该项目建设。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调查者走访了福州市红庙岭垃圾综合填埋场,通过发 放社会团体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调查相关利益社会团体的意见,调查结果 表明,受访社会团体已从建设单位获悉项目建设信息,并明确大力支持该项目 的建设,同时建议为减少项目运营后的环境影响,项目产生的沼气、沼液、沼 渣应按标准妥善处置,应明确处理方式和技术工艺。 该项目建设消息在项目影响区内普及率较高,大多数公众已经得知 “福州 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即将兴建。 24 大部分公众认为项目所在区域目前环境质量现状一般,也有部分民众认为 较差主要原因是垃圾运输、焚烧和填埋过程散发的恶臭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 响;部分公众认为这些影响尚可接受,环境质量良好。 对于本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公众最担心的是项目施工扬尘和营运期 水质污染。对于这些环境问题,公众认为政府应重视、加强监督;确保环保设 施运转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监督;建设单位自觉加强环 境管理等措施加以防范。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公众都赞成本项目的建设,没有人持反对态度, 同时也有部分民众担心垃圾增多,恶臭影响环境。 公众调查联系表: 序号姓名性别 文化 程度 职业 年 龄 联系电话住址 1 刘用斌男大专 3813950287755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 李旺男大专 3813809551100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3 张仪男大专 4313705018939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4 黄元俊男高中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5 林霞女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6 柳朝榕男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7 吴娟女大专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8 朱寿花女 4813635222187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9 杜雪玉女 5187917583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0 杜国清女工人 5513950310193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1 黄碧玉女工人 4213178112378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2 严闽珍女大专科员 3513705951843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3 陈冬女本科职员 321800591991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4 陈华男本科 4587954045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5 郑淑芳女大专 4387954045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6 杜宏钦女高中 4287954045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7 赵锋男本科 3987954045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8 林仞男本科干部 351396829043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19 杜钦峰男高中工人 4013506989547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0 陈楚男本科干部 4113665041827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1 周宏熠男工人 3713959118429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2 黄汉民男初中 438795508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3 柳秉云女大专工人 4287956390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4 黄光钲男高中工人 3587956390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5 林良惠女大专干部 4387956390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6 林新顺男初中工人 5687956390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7 陈水明男初中 588796608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8 倪小明男大专 458795508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9 郑陈霖男初中工人 588795508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30 施春辉男大专干部 5087955086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25 31 李峻男本科干部 3513459413827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32 刘秀娟女本科 3487951504 红庙岭垃圾填埋场 33 林碧霞女大专职员 3313860676262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4 林庆霞女中专职员 5013763807112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5 卢文坚男大学 46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6 陈枫女大专职员 3313805017695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7 杜合珅男高中职工 4013506989847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8 郑数坤男大学工程师 5313600816820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39 黄元龙男初中工人 4987955086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0 林晓华女大专财务 3413675060132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1 林春珍女大学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2 林小云女大专职员 4213178034169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3 林姗姗女大学职员 2415972159104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4 杨薇女大学职员 2413805038602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5 陈学新女大学 5483794651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6 胡健男大专技术员 29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7 李建国男本科锅炉员 3113763872598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8 林正通男本科 4287563959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49 陈钧女大专文员 3113860669361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50 林瑛女本科工程师 87910560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51 馥某拓男大专工人 3713509362990 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52 林水秀女大学红庙岭焚烧发电厂 53 卢智勇男大学职员 3413358276517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4 郑月星女工人 4113763803854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5 杜宏燕女 4513805007291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6 林根女大专文员 2713708061358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7 林雅英女大专文员 2713705083185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8 温贝贝女大学文员 27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59 邓晓丹女大专财务 2613509797113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60 林晓华女大专会计 3413675060132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61 吴捷男高中司机 4215969054736 红庙岭飞灰预处理厂 62 林国庆男小学 52 红庙岭垃圾分拣人员 63 林招娣女 57 红庙岭垃圾分拣人员 64 刘秀嫦女本科职员 3687951504 红庙岭 65 胡传钦男大专环卫 4313459488979 红庙岭 66 郑长村男初中环卫 57 红庙岭 67 陈永彤男高中工人 6013705911907 红庙岭 68 黄理森男大学教师 3713708073838 晋安区寿山乡 69 马延辉男大专 2713509376504 晋安区寿山乡 70 李倩女高中 3015060036397 晋安区寿山乡 71 尤丹女本科 4313505957780 晋安区寿山乡 72 卢汶辉男本科业务 3213178982831 晋安区寿山乡 73 吴建华男大专干部 4115880059368 晋安区新店镇 74 周丽莲女初中 4513178114142 晋安区新店镇 75 陈锦女高中 4118705082001 晋安区新店镇 76 郑锋男本科职员 3713705058275 晋安区新店镇 77 郑小群女高中个体 4013405919981 晋安区新店镇 78 陈慧琳女本科教师 3213763817026 晋安区寿山乡 79 黄斌惠女中专护士 3513685027093 晋安区寿山乡 26 80 林忠男高中 44 晋安区寿山乡 81 范希兰女中专 4883794651 晋安区寿山乡 82 林家辉男中专 47 晋安区寿山乡 83 郑延新男大专 3013515001717 晋安区寿山乡 84 吴运水男高中 481395988392 晋安区寿山乡 85 陈庆全男中专晋安区寿山乡 86 曹家辉男中专晋安区寿山乡 87 夏华生男高中 50 鼓楼区斗池路 88 江奇女大专投资员 2515959126842 鼓楼区西洋公寓 89 章晓男本科会计 3313754267740 鼓楼区灵响小区 90 林可天男本科科员 3713798427856 鼓楼区树兜花园 91 黄超男大学行政 3726678001 鼓楼区金汤花园 92 张海男大专业务员 2913960121910 鼓楼区东街 93 郑业伟男本科经理 4113393872170 仓山区对湖路 7 号 94 卢诗盈女大学学生 2315968073187 晋安区西垅村 95 蔡林姗女大学学生 2213606958708 晋安区西垅村 96 郑娇梅女大专公务员 3213800807123 鼓楼区大根路 97 方学发男大学医生 4213808033383 仓山区新华体育公寓 98 林武公男大专业务 3913560789100 晋安区南平西路 99 林腾鑫男高中职员 3213708090187 晋安区青石桥村 100 付宝瑞男大学房地产 3213358272755 鼓楼区仙塔街 27 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名称: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 地点: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飞灰处置场南侧 性质:新建 总投资:27834.98 万元 设计规模:日处理餐厨废弃物 500 吨 5.1.2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 工程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1)厂区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废对厂区周边环境产生的影 响; (2)营运期厂区尾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对 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设备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沼渣等固体废物的环境 影响。 5.1.3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是一项提升福州市餐厨垃圾处置水平,防止二 次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环保工程。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发展政策, 与区域发展及环境保护规划协调,场址选择适应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的要 求,场区平面布局合理。其处理工艺及设备符合国家技术政策。项目在符合国 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认真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措施, 并严格遵守“三同时”等环保制度,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对策的前提下,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该项目是可行的。 5.2、对策与建议 5.2.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 等。针对其产生来源和特征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见表 5-1。 28 表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编 号 环境污染或生 态破坏类型 来源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工地 在工程施工期,周边应用蓬布围栏,可减少渣土风干后 造成的扬尘危害。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在大风日加大洒 水次数。开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时回填。 避免起尘原料的露天堆放,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用帆布 覆盖。细颗粒散料入库存放,搬运时要轻举轻放,防止 包装袋破裂。 混凝土搅拌机 应设置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设备。尽量采用商品 水泥和预制件。 施工现场道路经常清扫,及时洒水。 运输车辆 运输水泥、土方、施工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严密 遮盖,避免沿途弥散。干水泥的运输应采用密闭工槽车 运输且通过封闭系统运送到水泥仓库中。运输车辆进入 施工场地应限速行驶。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 质燃料。 1扬尘 施工渣土等 施工现场渣土应及时清理,干燥季节应及时对现场存放 的土方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量。在 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施工工地 工程施工过程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施工工 地进行有效隔挡,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保 证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的限值要求。 2噪声 运输车辆 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穿越敏感区时要采取禁止鸣 笛及低速穿越等措施,避免急刹车等。 3生活污水施工工人化粪池处理后可以作为绿化或农灌。 4生产废水 运输车辆 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