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32603 号号 防防城城港港第第十十九九泊泊位位 码码头头工工程程变变更更 环环境境影影响响报报告告 书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防防 城城 港港 务务 集集 团团 有有 限限 公公司司 评价单位: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二一三年六月一三年六月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 1.2 建设项目主要变更内容.2 1.3 方案比选.5 1.4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5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6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6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8 3.1 简要工程分析.8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8 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9 3.4 对法定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11 3.5 主要防治保护措施.11 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2 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3 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4 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4 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4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 5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17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位于位于防城港港口规划的第三港区牛头航道及西贤航道东侧 第十七泊位的南面,原设计建设规模为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水工建筑物按15万吨级泊 位预留) ,年吞吐量为155万吨,其中散粮130万吨、件杂货25万吨;工程码头岸线总长 319m,陆域纵深690m,主体工程包括泊位1个、铁路装卸线700米以及辅助配套工程。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我单位于2007年5月编制完成,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 保护局(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2007年5月24日以桂环管字2007180号“关于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第十九泊位码头水工工程于2007年5月开工,到2009年3月完工,现工程处于试运行 阶段。后因市场发展需要,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装卸货种进 行了调整,原有散粮和件杂货调整为进口铁矿为主的专业矿石泊位,码头水工仍按15万 吨级建设。 近年来,随着广西深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不断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越共同构建“两 廊一圈”等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规划,使得广西沿海港口在我国政治经济战略部署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得益于广西北部 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近年来广西沿海港口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防城港为主、钦州 港和北海港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7年10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指出: 以防城港为主,布局20万吨级以上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为广西及西南地区钢厂所需的 矿石运输服务。2010年3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北部湾总体规划指出:近 年来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运输货物 以大宗散货为主,是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和非金属矿石等大宗物资转运的重要枢纽。 其中对防城港域的功能定位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将 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在试运行过程中,防城港第十九泊位原确定的集装箱和件杂货运量严重不足,而煤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2 炭、矿石等散货类货种货运量需求却大幅增加,根据相关规划,为了满足腹地经济发展 的需要及适应市场变化,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装卸货种进行 了调整,并请示了防城港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随着港区散货吞吐量的增加,现有港 区扬尘大幅增加,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召集防城港务集团及相关部门专门就港区扬尘治理 问题召开了常务会议,提出了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采取专业措施集中管理治理扬尘货 物。 1.2 建设项目主要变更内容 1.2.1 原环评批复工程概况 第十九泊位建设规模为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155万吨,其中散粮 130万吨、件杂货25万吨。工程码头岸线总长319m,陆域纵深690m(含疏港道路40m宽) 。主体工程包括泊位1个,后方堆场、库场、铁路装卸线700米以及辅助配套工程。第十 九泊位计划总投资3609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329万元。 1.2.2 变更工程概况 变更后工程建设规模变更为15万吨级,功能变更为专业化矿石码头,年货物通过能 力仍155万吨。 变更的主要内容为:因市场发展需要,对货种进行了调整(由原有散粮及件杂货进 出口调整为铁矿进口) ,将原有分散的堆场布置变更为垂直于岸线的4块长条形大堆场。 堆场外侧布置一14m7.5m装车楼,散货堆场面积约122038 原设计散粮及件杂货装卸工艺取消,码头全部进口以铁矿为主的大宗散货,港区内 水平运输由变更前的汽车输送变为皮带机运输,货物堆取料由堆取料机进行,码头装卸 机械化程度及清洁生产水平均有所提高。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3 图 1.1-1 工程地理位置图 防城港第十九码头工程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4 1.2.4 投资估算 工程实际建设投资 36096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2335.9 万元。 1.2.5 工程变更一览表 工程变更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2-1。 表 1.2-1 第十九泊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变更前变更后备注 1码头岸线长度m319340 2泊位数/吨级个1/10 万 t 级1/15 万 t 级 3吞吐量104t155155 货种变更,原散粮、件杂 货变更为铁矿 4陆域面积m2207350225380纵深增加 20 米 5库场面积m289970122038 由原有散粮仓库、件杂货 堆场变更为专业化铁矿堆 场 6铁路进港线/装卸线条1/21/0变更为铁路装车楼 16t 轮胎式 起重机 台2/ 40t43m 门座起重机 台3 q20 牵引车台6/ pc10 平板车台12/ 5t 叉车台8/ zl50 单斗装载 机 台4/ 20t 自卸车台8/ 自动灌包机台3/ 大型推耙机台2/ 大漏斗个3/ 地磅台1/ 原散粮、件杂货运输取消 卸船机台 / 3 堆取料机台3 皮带输送机条9 7 装 卸 机 械 装车楼处1 变更专业铁矿 8作业天数天330330 9定 员人288288 10总投资估算万元3609636096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5 .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6 1.3 方案比选 项目已建成,为补办变更手续, 无比选方案。 1.4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4.1 法律法规 本项目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敏感区域,所处海域根据关于 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174 号) , 主导功能为港口、工业用海,属四类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1.4.2 产业政策 本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第9 号令) , “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为鼓励发展的项目,本项 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1.4.3 与防城港总体规划相符性 本工程位于防城港第三港区内,根据防城港总体规划 ,第三港区主要承担大宗 散货运输任务的定位,本工程装卸货物品种符合相应的港口规划要求。 1.4.4 与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相符性 根据 2010 年 3 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 ,防城港第十九泊 位位于防城港域渔湾港区第三作业区,该作业区港区为承担大宗干散货运输为主的作业 区。规划岸线 1556m,715 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 5 个,陆域面积 340 公顷,年通过能 力 820 万吨。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为专业化铁矿泊位,承担大宗干散货运输,符合广西北部湾港 总体规划 。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海水环境现状 本次评价采用项目附近的防城港口区的 2011 年例行监测数据,各项污染指标均能 满足其功能区划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中第四类标准要求,海水水质较工 程建设前未有明显变化。 2.1.2 环境空气现状 工程建成前后,本工程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 so2和 no2的日平均浓度都没有出现 超标现象,且变化不大,工程建成前,防城港市总悬浮颗粒物背景浓度较高,监测的市 人民医院和港口区第一小学均超标,是由于城区附近港区进行建设,施工扬尘导致总悬 浮颗粒物超标。工程建成后,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均不超标,说明现有建成散货 港区运营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2.1.3 港区粉尘无组织排放 港区场界处大海粮油及 22 泊位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gb16297-1996)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的浓度限值要求,现有散货港区无 组织排放达标。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确定大气评价范 围为工程中心,直径为 5.0km 的圆形区域。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8 图 2.2-1 工程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图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9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简要工程分析 项目已建成,无建设期污染分析内容。工程货种变更后主要带来粉尘污染及含尘污 水的产生。 3.1.1 建设期污染分析 项目已建成,无建设期污染分析内容。 3.1.2 营运期污染分析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港口在采取措施后的,粉尘产生量为 493.2t/a,采取措施后排放量为 69.9t/a,较变 更前粉尘排放量增加 62.7t/a。 水环境水环境 工程变更后,由于货种变更,工程削减新增冲洗废水 2.57 万 t/a,新增各类含尘污 水产生量 8.32 万 t/a,含尘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堆场洒水除尘,不外排。装卸及机械机 修由第三方统筹考虑,无含油污水产生。 固体废物 由于货种变更,削减了原件杂货运输中产生的到港船舶生产废物 4.8t/a,新增铁矿 尘泥 44.4t/a。 3.1.2 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环境合理性分析 项目已建成,无施工期环境影响。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项目变更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要求,原 报告书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均不在评价范围内,评价范围内新增保护目标江山半岛牛头村 (属于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一级标准) , 详见表 3.2-1 及图 2.2-1。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0 表3.2-1 工程主要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方位与距离 序号 保护区域或 对象码头装卸中心堆场中心 范围与规模环境功能 1牛头村西北,2137m西北,2422m30户,约100人二类 2大海粮油北,2516m北,2447m 日榨大豆7500吨、日加工毛油1900 吨、日灌装小包装油400吨 粮油加工 企业 3 防城港中储 粮仓储有限 公司 东北,2026m东北,1926m 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油脂、 油菜籽等粮油产品的接收、存储管 理业务,总仓容为8万吨 粮食仓储 企业 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3.1 水环境影响评价 从城市总体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中的污水处理规划内容看出,总体上,港口生活污 水经过初级处理后排到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中,经过提升泵站统一排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 理。鉴于城市污水管网尚未接入港区,且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尚未包含港区。 变更后,装卸及机械机修由第三方统筹考虑,无含油污水产生。生活污水依托 19# 泊位生活污水处理站,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查阅,现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查阅,现 19#泊位污水处理站尚在建设,未泊位污水处理站尚在建设,未 投入使用,建议按照原环评报告书及批复要求,尽快运行投入使用,建议按照原环评报告书及批复要求,尽快运行 19#泊位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泊位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 用。用。 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及堆场径流雨水等含尘污水依托建在 19 泊位的含尘污水处 理系统处理后,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入蓄水池回用 于除尘,不会造成废水排放带来污染。 含尘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满足最大日降水量时堆场径流含尘污水处理的需求,在连续 降雨情况下,利用系统明沟及沉淀池储存最大 1 日时含尘污水,其目前的处理系统处理 后可排放到 19 泊位前沿排放口。 待与本工程配套的城市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能力建成后再将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 管网。 3.3.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工程变更后铁矿卸船采用洒水降尘,堆场洒水、绿化,同时在项目东北侧新增设置 12m高防风网等的综合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其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如下: 颗粒物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tsp最大小时浓度值为0.3136mg/m3,较未采取措施前降低21.3%。项 目对牛头村的tsp小时浓度影响最大,为0.0071mg/m3,占现状浓度的贡献率为10.3%。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1 逐日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颗粒物最大地面浓度值为0.0698mg/m3, 较未采取降 尘措施前的浓度降低53.2%;对牛头村的tsp日均浓度影响最大,为0.00060mg/m3,对现 状浓度的贡献率为1.2%,现状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 二级标准要求。 全年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颗粒物最大地面年均浓度值为0.0079mg/m3,最大 值占标率为3.95%,较未采取措施前降低75.3%;项目对牛头村处的tsp年均浓度影响最 大,为0.00006mg/m3,最大值占标率为0.075%,远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年均值的标准要求。 可吸入颗粒物影响分析 逐时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小时浓度值为0.1534mg/m3,较未采取措施前 降低21.3%;对牛头村的pm10小时浓度影响最大,为0.0036mg/m3,对现状浓度最大贡献 率为8.8%。 逐日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pm10最大浓度值为0.0376mg/m3,占标率为25.1%, 较未采取措施前降低49.0%;对牛头村的pm10日均浓度影响最大,为0.00036mg/m3,对 现状浓度最大贡献率为1.2%。 全年气象条件下,pm10最大地面年均浓度值为0.0042mg/m3,最大贡献浓度占标率 为4.2%,较未采取措施前降低75.1%;对牛头村处的pm10年均贡献浓度最大,为 0.000038mg/m3,最大值占标率为0.095%,本项目对敏感目标的年均贡献值均远小于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值对应的标准要求。 厂界达标分析 根据预测厂界外浓度最高点0.3033mg/m3,较未采取降尘措施前的浓度降低23.1%,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标准 1.0mg/m3要求。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经采用估算模式screen3计算,本项目计算范围内无超标点,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 堆场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300m,19 泊位码头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100m,装车楼设置 卫生防护距离 100m。卫生环境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居住。 工程变更前、后环境空气影响对比分析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变更前 19 泊位货种为散粮、件杂货,总计吞吐量为 155 万吨,对散粮装卸采取干 式除尘、密闭皮带输送等措施后,营运期散粮粉尘对环境空气会形成 tsp 污染影响,粮 食粉尘贡献值影响范围年平均风速下和最大作业风速情况下,码头粮食卸船粉尘在下风 向的贡献值形成长约 180270m,最宽约 3040m 的超标污染带,污染影响范围仅仅 限于码头前方卸船作业地点,对工程后方敏感目标包括插排尾村和人民医院(距离 2500m 外)不会造成影响,年平均风速(5m/s)和港口最大作业风速(10m/s)情况下码头 卸粮粉尘的影响结果满足评价标准要求。 在 5m/s 风速及 10m/s 风速下散粮粉尘浓度,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2.107mg/m3,2.660mg/m3。 变更后,货种为铁矿石,吞吐量维持 155 万吨不变,采取洒水、防风网及绿化等综 合环保措施后,tsp 最大小时浓度值为 0.3136mg/m3,较变更前降低 88.2%。 卫生防护距离 变更前未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变更后19泊位码头设置卫生防护距离100m,装车楼设 置卫生防护距离100m,堆场设置卫生防护距离300m。 3.4 对法定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法定环境敏感区。 3.5 主要防治保护措施 3.5.1 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更后,生活污水仍需在 19 泊位自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工艺及处理规模均 与变更前一致。装卸及机械机修由第三方统筹考虑,无含油污水产生。 含尘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进水水质 ss=2500mg/l,设计出水 ss30mg/l,处理能力 120m3/h,调节池有效容积 1000m3,蓄水池有效容积 595m3,主要处理工艺为调节+絮凝 沉淀+气浮+过滤,设计进水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 入蓄水池回用于除尘。 3.5.2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工程货种变更后,主要采取以下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营运期港区内主要大气污染物为车辆道路扬尘,建议利用港区现有洒水车及清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3 扫车对港区场地及道路进行清扫、洒水作业。 抓斗卸料漏斗上方设雾化喷头,四周设置挡尘板,将物料落差控制在 0.8m 之内, 以降低煤炭卸船起尘量,如下图所示。 装车楼设置密闭溜筒,同时安装红外测距仪,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可较好的控制煤 炭落料高度,降低落料高差,有效降低落料起尘。 在卸船机和装车楼上设置洒水喷头,采用湿式降尘系统,对各起尘点进行洒水, 保障煤炭湿度,减低装卸过程中的起尘量。该系统由水箱、加压泵、洒水管道、手动阀、 电磁阀、止回阀、流量计、以及数组洒水喷嘴组成,在司机室集中操作。 散货堆场设置洒水设施 在堆场四周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固定式旋转角度可以任意调节的防尘喷枪,尽量 采用节水和除尘效率高的雾化、喷淋复合式喷嘴,以有效控制散货污染,日洒水频率不 少于 2 次。 大风情况下,通过增加洒水量和洒水时间适当提高粉尘含湿量,以避免大风情 况粉尘对保护目标的影响。港口运营后应密切关注气象条件,特别是要做好特殊气象条 件(六级以上大风)来临前防尘防备工作。在大风来临前对散货堆垛喷洒结合剂。 在皮带机上方设置挡风板或在皮带机上加设封闭隔尘罩措施,基本可避免皮带 输送机带来的粉尘污染。 在皮带机转接点及装车楼上部设置喷淋除尘系统 8 套,可有效降低煤炭转运过程的 粉尘污染。 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在堆场东北侧(临疏港大道)设置 12m 高(堆高 h 为 6m,防风网高为 1.3h)防风网共计 300m,具体布置情况见图 1.2-2。防风网设置后, 可有效减少主导风向影响下的堆场起尘量。 本工程绿化面积 2620m2。现港区内港环路两侧已种植了 5m 宽绿化防护带,约 1500m2,第十八、十九泊位堆场之间道路两侧实施 2m 宽绿化带 560m.,约 1120m2。 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针对港区船舶可能存在的溢油污染,制定了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fc bz203.77-2012 油码头溢油应急预案 。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4 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7.1 含尘污水处理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本工程生活污水仍维持变更前方案,装卸及机械机修由第三方统筹考虑,无含油污 水产生。需对码头面初期雨水及堆场径流雨水进行收集处理,与 第 18 号泊位共建一处含 尘污水处理站,两个泊位雨污水最大发生量10949m3,现19 泊位在建一座散货含尘污水 污水处理站,设置有效容积 1200m3的调节池及 550m3蓄水池各 1 座,含尘污水处理能 力 120m3/h。 现堆场区 20002400 排水箱涵两根,总长度 1118 米,蓄水容量约 4293m3;现有 1500800 明沟总长度约 1860m,堆场偏沟 2949m,详见图 5.2-2。明沟蓄水容量约 3706.5m3。其中第十九泊位需收集码头初期雨水 351m3,堆场径流雨水 4468m3,含尘污 水总收集量 4819m3,明沟的蓄水容量约为 3424m,与现有箱涵的容量相加总的蓄水容 量约为 8000m,18 泊位排水系统蓄水容量约为 8150m,再考虑调节池的容量,第十八、 十九泊位排水系统总容量为 17350m3,可以满足两个泊位最大日降水量时堆场径流含尘 污水收集处理的需求。 鉴于明沟深度为 1.5m,运营期收集雨污水时将在沟底淤积一定量的含尘污泥,可 采用人工使用加长铁铲进行清理,也可采用抽沙设备进行沟底清理,清除后的淤泥放置 于堆场干化,货主收集后作为散货边角料销售。 在连续降雨情况下,利用系统明沟及沉淀池储存最大 1 日时含尘污水,超出其蓄水 容量的堆场径流雨污水通过新增的散货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尾水可利用应急排水管网 排放到 19 泊位前沿排放口。 3.7.2 综合防尘措施技术经济分析 本项目在防治铁矿粉尘污染的措施方面,将采取洒水以及港区绿化等防尘措施。 湿式除尘:湿式除尘仍然是目前我国各散货运输港口最为经济适用,也最为有效的 除尘方式,具有运行简单,维护方便,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港口均将湿式除尘作为港 口除尘方式的首选。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湿式除尘系统喷雾喷嘴的改进以及计 算机管理系统的运用,湿式除尘的效果较以往均有大幅的提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 设计院有限公司曾对我国南方的一些散货码头进行过实地考察,在湿式除尘系统管理措 施严格到位的情况下,整个港区均能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状况。本项目在散货装卸船、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5 散货装卸车、港区堆场、转运站均设置湿式除尘系统,单独的湿式除尘措施其抑尘效果 可达70%以上。 防风措施:防风网对于铁矿的起尘与扩散具有良好的制约作用,其防尘效果已广泛 得到公认。本工程在堆场北侧(临疏港大道)设置12m高防风网共计300m。为减少港区 作业过程产生的散货粉尘的影响,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时应合理营造防尘绿化林带,本 工程绿化面积3000m2。 有关风洞试验表明:对网后下风向25倍网高的距离内,散货堆垛减尘率可达90 以上;对网后下风向16倍网高距离内,散货堆垛综合减尘效率达到80 以上;在网后 25倍网高的距离处有较好的减尘效果;到网后50倍网高的距离处仍有削减风速20的效 果。本项目防风网高12m,在计算堆场起尘源强时,防风网结合绿化的整体效果按照其 它环保措施基础上削减起尘量50%70%(高风速段取大值,低风速段取小值)计算。 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从环境经济角度出发,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相同运力下其他交通类工程环 境影响有利,环境保护措施投资后减缓影响的效果较好,环保投资是合理的。 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无。 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10.1 环境监测计划 工程变更后,针对港区货种变更,在原环评报告提出的监测计划的基础上,营运期 新增监测计划内容见 3.10-1。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6 表 3.10-1 变更后新增环境监测计划 监测 阶段 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历时 港界颗粒物1 次/季连续 1 小时采样 中储粮颗粒物 插排尾 可吸入颗粒 物 牛头村 可吸入颗粒 物 1 次/季, (如遇大风、 干燥等连续特殊不利 气象,适当增加监测 频次) 每次至少有 12 小时采样时 间 营 运 期 含尘污水处理系统ss1 次/季3 次/天,测两天 3.10.2 环境管理 由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定项目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执行各项环境管理措施,负责营运期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管理和实施。现港区内设置有 专门环境保护机构,负责营运期的环保工作。 环境管理计划的监督归口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及防城港市环保局。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7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后,符合防城港总体规划及广西北部湾港总 体规划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严格落实原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本补充分析报告所提出的增设防风 网、洒水措施的前提下,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方案后,工程污染物无组织排 放及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能达标;在工程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含尘污水处理措施后, 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可以回用于散货堆场洒水除尘,不外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变更 工程可行。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变更方案可行。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8 5 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友谊路 22 号 邮 编:538001 联系人:蒙华良 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邮箱:182845506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 555 号 邮 编:430071 联系人:周文彬 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邮箱: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9 6. 公众参与 6.1公共媒体环境信息公告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2月14号环发200628号文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 法等相关规定,本工程需要向公众公告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该项目2013年4月2日在红 豆社区防城港论坛(/viewthread-8228641.html)上公开了本 工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网上公告详见图6.2-1。 图6. 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公告 6. 2 公众基本情况 本次公众问卷调查共发放个人公众意见调查表60份,收回51份,回收率为85%。此 次调查表格发放范围主要包括主要为插排尾村、牛头村为主、兼顾防城港市区企、事业主要为插排尾村、牛头村为主、兼顾防城港市区企、事业 单位等部门单位等部门,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上述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职员、机关工作人员和教师等, 调查对象均为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详见附件10。 被调查的 51 人中,男女性别比例为 36:15。 民族构成中:汉族占 39 人,壮族占 12 人。 防城港第十九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20 年龄构成中:30 岁以下 29 人,占 56.9%;30 至 50 岁 21 人,占 41.2%;50 岁以上 1 人,占 2.0%。 文化程度构成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6 人,占 70.6%,高中及中专 10 人,占 19.6%,初中 5 人,占 9.8%,小学 0 人。 职业构成中:公务员2人,占3.9%,企业职员36人,占70.6%,教师2人,占3.9%, 其它11人,占21.6%,详见表6. 1。 表6. 1 调查对象组成情况 类别人数比率() 男3670.6 性别 女1529.4 汉族3976.5 民族 壮族1223.5 302956.9 30-502141.2 年龄 5012.0 大专及以上3670.6 高中及中专10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