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本)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doc_第1页
(简本)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doc_第2页
(简本)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doc_第3页
(简本)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doc_第4页
(简本)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九月 目录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 1.1 项目由来.1 1.2 项目位置1 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2 1.4 项目建设政策符合性9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3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3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 3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环环境境影影响响预预测测及及拟拟采采取取的的主主要要措措施施与与效效果果 14 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14 3.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15 3.3 建设项目用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15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 3.5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20 3.6 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22 3.7 总量控制指标22 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22 3.9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23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25 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25 4.2 公众意见征求28 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28 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29 4.5 公众参与总结30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32 6.1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32 6.2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32 1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海口市政府规划将广阔的沿海沿江的滨水地区(如外滩、西海岸、东海岸及 南渡江沿岸地区等)建设成美丽的热带滨海旅游风景区,将海口市建设成为一个 重要的经济城市和热带花园城市。为了完善海口市粤海片区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 建设,打造“海口西海岸”美丽的热带滨海旅游风景区,同时配套新海港区客货 滚装码头综合客运服务进出海南岛的滚装汽车与旅客,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拟 在海口市粤海片区建设天翔路、新海中路及长椰路三条城市干道(总长度为 2835m)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 明工程及道路绿化工程等,项目总征地面积约 207 亩,项目总投资 25120.28 万 元。 1.2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拟建项目位置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新海村(n200257.4,e110 0912.7) ,拟建道路与滨海大道相衔接,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 1。 图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地理位置图 2 1.3 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 1.3.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工程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海南昌江鸿启实业有限公司 (4)建设内容: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及道路绿化工 程。 (5)建设工期:2015 年-2016 年,共 2 年。 (6)项目总投资:25120.28 万元 (7)拟建道路路线起止点及主要控制点 路线起止点 天翔路东西走向,起点为与规划的新海中路相交,终点为与现状滨海大道相 交,长度为 919m。新海中路南北走向,起点为虾塘和民房,终点为零星的林地, 长度为 910m。长椰路东西走向,起点与规划的新海中路相交,终点与现状滨海 大道相交,长度为 1006m。 主要控制点:天翔路的起点和终点及长椰路的起点和终点。 (8)道路主要技术指标:拟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3-1。 表 1.3-1 拟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单位天翔路新海中路长椰路 道路等级城市i级次干路城市 i 级次干路城市 i 级主干路 计算行车速度km/h404060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bzz-100 机动车道m4.54.54.5 非机动车道m3.53.53.5 最 小 净 高 人行道m2.52.52.5 不设超高最小圆 曲线半径 m300300600 设超高最小圆 曲线半径 m7070150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 圆曲线半径 m5005001000 平曲线最小长度m7070100 平 曲 线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3550 最大纵坡推荐值%555 最小坡长m110110170 停车视距m404070 凸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m6006001800 凹形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m7007001500 竖 曲 线 竖曲线最小长度m353550 抗震设防度888 3 (9)交通量预测 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道路预测远景交通量见表 1.3-2。 表 1.3-2 工程预测交通量汇总表(折算成小客车交通量) 交通量预测道路名称 2017 年2026 年2031 年 天翔路376562817230 新海中路364053846550 长椰路115911924324095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未来年公路交通运输车型比例和表 1.3-2 中各预测年的交 通量按公式计算出本项目各预测年的大型车、中型车及小型车的车流量,见表 1.3-3。 表 1.3-3 项目运营期各预测年大、中、小型车车流量 道路名称预测年份 大型车流量(辆/日)中型车流量(辆/日) 小型车流量(辆/日) 20172695832352 20264499733924天翔路 203151711204516 20172605642274 20263858343363新海中路 203146810154092 201782917957241 20261376298112021长椰路 20311723373215052 类比同类工程,夜间车流量按照昼间车流量的65%计算,本公路交通量的昼 夜比为3:1,本项目道路各特征年昼夜间各车型交通流量见表1.3-4。 表1.3-4 各特征年昼夜间各车型交通流量 单位:辆/h 道路名称特征年时段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合计 昼间13 27 110 150 夜间8 18 73 100 2017 日平均11 24 98 134 昼间21 46 184 251 夜间14 30 123 167 2026 日平均19 41 163 223 昼间24 52 212 288 夜间16 35 141 192 天翔路 2031 日平均22 47 188 256 昼间12 26 107 145 夜间8 18 71 97 2017 日平均11 23 95 129 昼间18 39 158 215 夜间12 26 105 143 2026 日平均16 35 140 191 昼间22 48 192 261 夜间15 32 128 174 新海中路 2031 日平均20 42 170 232 昼间39 84 339 462 夜间26 56 226 308 2017 日平均35 75 302 411 昼间64 140 563 768 长椰路 2026 夜间43 93 376 512 4 日平均57 124 501 682 昼间81 175 706 961 夜间54 117 470 641 2031 日平均72 156 627 854 1.3.2 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 (1)道路工程 道路横断面 ()天翔路横断面:天翔路设计红线宽度为 40m,双向四车道,其横断面 设计方案为:5.5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8m(机动车 道)+8m(机动车道)+2m(绿化带)+4.5m(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 40m。 ()新海中路横断面:新海中路设计红线宽度为 42m,双向四车道,其横 断面设计方案为:5.5m(人行道)+5.5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8m(机 动车道)+8m(机动车道)+2m(绿化带)+5.5m(非机动车道)+5.5m(人行道) 42m。 ()长椰路横断面:长椰路设计红线宽度为 60m,双向六车道,其横断面 设计方案为:7m(人行道)+6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 +6m(中央绿化带)+12m(机动车道)+2m(绿化带)+6m(非机动车道) +7m(人行道)60m。 交叉口设计 本工程设计范围道路沿线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形式,天翔路与新海中路交叉 口、天翔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长椰路与新海中路交叉口、长椰路与滨海大道交 叉口采用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路口,其他相交路口暂不设信号灯,道路路口处预 埋 4110pe 管,为将来交通量的增长而需设置信号灯时,方便交通信号灯施工。 路基工程 ()一般路基设计:路基压实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应标准进行,采 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标准见表 1.3-5。 表 1.3-5 路基压实度标准 5 ()边坡及防护:道路挖方高度在 13 米之间的挖方路基采用 1:1 的 坡率放坡。填方高度在 13 米之间的填方路基采用 1:1.5 坡率放坡。道路均采 用满铺草皮护坡,铺草皮前坡面予以整平,必要时加铺土层,要求外观平整,铺 叠牢固,每块草皮钉 24 根竹木梢桩,使草皮与坡面固结,新铺草皮,应注意 管理,防止暴晒或暴雨洪水的破坏。 ()特殊路基处理:道路经过软基路段或路基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路段,采用木麻黄桩+50cm 厚片石+30cm 厚砂砾垫层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案, 道路在过水塘路段采用浅层软土中抛填片石(顶部1m 范围可用碎石)挤压出淤 泥以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的方法,道路经过中砂、粗砂路段采用换填50cm 厚碎 石进行处理。 ()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 ()人行道及无障碍设施:道路工程人行道结构由面层、基层构成,其结 构见表 1.3-6(人行道结构次序由上而下) 。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两端,缘石坡 道采用三面坡型,其宽度可小于人行横道宽度或与之等宽,位置要相互对正。在 十字路口需设 4 对共 8 座,丁字路口需设 3 对共 6 座缘石坡道。在小型路口或 沿线单位出入口应采用单面坡型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坡度为 1/101/12,正面坡 的宽度不得小于 1.20m,坡面要做到平整而不光滑,正面坡中缘石外露高度不得 大于 20mm,以方便轮椅通行。人行道上的盲道可与缘石坡道衔接,但彼此应相 距 2030cm。在人行道上需设置盲道,盲道分为行进盲道(导向块材)和提示 盲道(停步块材)两种。盲道宽度随人行道的宽度而定,但不得小于 0.40m。在 人行道中,盲道一般设在距绿化带或树池边缘 2530cm 处。盲道应躲开不能拆 迁的柱杆和树木以及拉线等地上障碍物。地下管线井盖可在盲道范围内,但必须 与盲道齐平。 表 1.3-6 人行道结构 名称单位天翔路、新海中路长椰路 面包砖cm66 m10 水泥砂浆cm33 4.0% 水泥稳定石屑cm1212 人 行 道 总厚度合计cm2121 6 (2)排水工程 拟建道路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采用双侧布管。 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 ()天翔路:给水、雨水、污水管道均为双侧布置,道路中心线两侧 6m 处为雨水管道,11.5m 处为污水管道, 17.5m 处为给水管道。 ()新海中路:给水、雨水、污水管道均为双侧布置,道路中心线两侧 6m 处为雨水管道, 11.5m 处为污水管道, 18.5m 处为给水管道。 ()长椰路:给水、雨水、污水管道均为双侧布置,道路中心线两侧 19m 处为雨水管道, 21m 处为污水管道, 27.5m 处为给水管道。 雨水排水系统方案 ()天翔路:天翔路远期雨水管道除用于收集两侧区域及路面雨水外,还 转输了滨海大道的部分雨水,最终向西排入大海。雨水管道包括天翔路雨水管道 和天翔路至大海的约 1km 的雨水排海管沟。 ()新海中路:新海中路远期雨水管道用于收集东侧区域及路面雨水,最 终排入大海。 ()长椰路:长椰路远期雨水管道除用于收集两侧区域及路面雨水外,还 转输了滨海大道的部分雨水,最终向西排入大海。雨水管道包括长椰路雨水管道 和长椰路至大海的约 500m 的雨水排海管沟。 污水排水系统方案 ()天翔路:天翔路远期污水管道用于收集两侧区域污水,敷设管径为 di400,分段收集后向北排入长流污水处理厂。 ()新海中路:新海中路远期污水管道用于收集东侧区域污水,敷设管径 为 di300 和 di400,分段收集后排入其他规划路的污水管道,最终向北排入长流 污水处理厂。 ()长椰路:长椰路远期污水管道用于收集两侧区域污水,敷设管径为 di400 和 di500,污水收集后向东排入滨海大道污水管道,最终向北排入长流污水 处理厂。 (3)涵洞工程 新海中路分别在 k0+140、k0+500 设置 2 处涵洞。涵洞的结构型式,结合 排洪的需要,选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4)景观绿化工程 道路中央分隔带及两侧的绿化带内种植低矮灌木、花木和草皮,行道树间距 按 6m 进行布置。 (5)附属工程 7 交通安全工程:设置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导 向标志) 、交通标线、防护设施(包括车行护栏、护柱、人行护栏、分隔物、高 缘石、防眩板、防撞护栏等) 照明工程:每条道路安装箱式变电站、安装照明布灯和防雷及接地设备等 工程。 公交站点:道路沿线按公交规划布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天翔路沿线两 侧共设置 4 个公交站点;新海中路沿线两侧共设置 4 个公交站点;长椰路沿线 两侧共设置 4 个公交站点。 1.3.3 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工程占地及拆迁量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工程占地及拆迁量 (1)土地利用现状 拟建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 4.6073 hm2,建设用地 7.4768 hm2,未利用 地 1.7178 hm2(包含沿海滩涂 1.5773 hm2) 。农用地中,耕地 3.0037 hm2,林地 0.6889 hm2。土地利用现状图见图 1-2 和表 1.3-7。 表 1.3-7 项目用地土地利用现状 2011 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2014 年现状查勘结果 耕地3.0037 hm2耕地1.6337 hm2 林地0.6889 hm2林地0.6805 hm2 农 用 地其他用地 4.6073hm2 0.9147 hm2 农用地 虾塘 2.6606 hm2 0.3464 hm2 建设用地7.4768 hm2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9.4235 hm2 海域0.8826 hm2 未利用地1.7178 hm2未利用地 沙滩 1.7178 hm2 0.8352 hm2 合计13.8019 hm2合计13.8019 hm2 备注表中 2014 年现状地类中农业用地比 2011 年调查结果中的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了 1.9467 hm2,而建设用地则比 2011 年增加了 1.9467 hm2,这是因为项目用地新 海村民农业用地建造居民住房和建设虾塘。 8 图 1-2 土地利用现状图 从图 1-2 中可以看出,本项目拟建道路新海中路及天翔路有部分路段分 布在海里,故本工程需要填海造陆后方可进行道路施工建设。因本项目所处区域 将建设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工程区域,建设单位为海南港航控股有 限公司, 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 批稿)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 ,本项目所处的海域将 填海造陆建造汽车客货滚装码头,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建设单位的意见, 本项目道路建设是在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工程填海形成的陆域基础 上进行建设,工程内容未涉及填海工程,且该区域“填海造陆”已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故本报告不对该区域“填海造陆”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2)土石方工程 工程全部道路挖方约 31.4 万 m3,填方 6.5 万 m3,利用本工程挖方量 3.6 万 m3,本工程弃方(用于项目区域填海造陆)约 27.8 万 m3,需外借土方约 2.9 万 m3,外借土石方通过购买取得,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和弃渣场。工程土石方量统 计见表 1.3-8。 表表 1.3-8 拟建道路工程土石方量统计表拟建道路工程土石方量统计表(m3) 挖方 道路名称 清表路基抛填挖方挖方 填方 挖方 利用 外借 土方 弃渣去向或来源 天翔路1213190877505646224622091652 本工程所产生的弃渣 堆放于临时弃渣场, 9 新海中路1146694352993547336182482908832588 长椰路181081477613394412672126720154156 4170533298238935 合计 313938 646303554229088278396 因项目所处区域填海 造陆缺土,本项目产 生的弃渣全部用于填 海造陆,而本项目建 设所需的外借土石方 量通过外购解决。 海口市粤海片区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 方量全部回用于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项目填海作业。 (3)拆迁量 拟建道路位于海口市粤海片区内,拟建道路选线主要穿越新海村。新海村全 村土地总面积 7.328km2,海岸线长 7 公里。全村 728 户,总人口 3501 人。根据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根建设单位提供的拆迁量统计资料,拟建项目拆迁量统 计结果见表 1.3-9。 表 1.3-9 拆迁量统计表 道路名称 拆迁单 位名称 拆迁栋 数(栋) 拆迁面积 (m2) 涉及户数 (户) 备注 天翔路6220629.6862 新海中路276384.7527 长椰路 新海村 10144465.91101 合计/19071480.34190 本报告中建筑拆迁面积 及拆迁户数均为建设单 位提供。 从表 1.3-9 可知,本工程共拆除各类房屋总计约 71480.34m2,涉及拆迁户数 约 190 户,拆迁人口约 760 人。此外,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用地范 围内涉及搬迁坟墓 8 座。 1.3.4 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的砂、石、水泥等基建材料均为市场上常用材料,可在海口市 内就近采购。生活用水使用城市自来水,施工用水可就近从市政自来水管接取。 项目路线周边运输条件较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1.4 项目建设政策符合性项目建设政策符合性 1.4.1 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知道目录(2011 年本)(修正版),该目录“限制类” 第十七条中规定 “用地红线宽度(包括绿化带)超过下列标准的城市主干道道 路项目:小城市和重点镇 40m,中等城市 55m,大城市 70m(200 万人口以上特大 城市主干道路确需超过 70m 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有专项说明)”,均为限制类 项目,但本项目拟建城市主干道长椰路选址于大城市海口市,道路红线宽度 为 60m,不属于该目录中的限制类项目,而是属于该目录”鼓励类”第二十二条 10 “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故本项目建设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要求。 1.4.2 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选线合理性分析 (1)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地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新海村及其周围土地均不位于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 建设不占用上述敏感地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 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的要求。 (2)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见图 1-3),项目用 地土地利用规划类型主要为港口码头用地和城镇允许建设用地,土地规划用途属 建设用地。本项目为完善海口市区域城市路网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是海口港新 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口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要求。 (3)与当地城乡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新海村,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属于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干道(见 图 1-4),在海口市粤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粤海片区规划道路道路分 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主干路 5 条,次干路 6 条,支路 1 条,本项目拟建设 的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属于该规划中的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见图 1-5) , 且拟建道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也满足规划中道路红线宽度要求,符合海口市粤海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海口市规划局对该项目的选址颁发了建设项目选 址意见书(选字第 460100201200022 号) ,该选址意见书中明确本项目建设符合 城乡规划要求。 综上,本项目选址选线合理。 11 图 1-3 拟建道路与海口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叠加图 12 图 1-4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中道路规划图 13 图 5-3 海口市粤海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道路规划图 14 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2 年 4 月 20 日- 2014 年 4 月 21 日对评价区内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评价 区内 co、pm10、so2和 no2浓度均满足 gb 3095-2012 一级标准要求,红峰村和 机保村 so2和 no2浓度均能达到 gb 3095-1996 一级标准要求。 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2 年 4 月 20 日- 2014 年 4 月 21 日对矿区内及其周围区域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显示, 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能达到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 类声环境功能 区标准。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各评价工作等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规范,并结合该项目 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如下: (1)生态环境:本项目新征用地主要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线路总长度为 2835m50km,占地面积为 0.138019km22km2,根据 hj 19-2011 中评价等级判别标准,确定本项目生态影 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及以 及取土场、弃渣场、道路施工用地范围。 (2)声环境:本项目地处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按 hj2.4-2009 评价等级划分 原则,确定本项目的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3)大气环境: 本工程道路等级属城市级主干道和次干道,按 hj2.2- 2008 评价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但鉴于本项目 道路路程较短,施工时间不长,强度不大,施工扬尘量少,项目建成运营后汽车 尾气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小,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可适当从简, 评价范围为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15 3 3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环环境境影影响响预预测测及及拟拟采采取取的的主主要要措措施施与与效效果果 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3.1.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的类型主要有噪声、废气、扬尘、废水及固 体废弃物等,其排放情况见表 3.1-1。 3.1-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类型产生情况处理方式排放情况达标排放情况 施工机械 噪声 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 (5m):70110db(a) 主要依靠距离衰减 噪 声 交通噪声 物料运输交通噪声源强: 90100 db(a) 主要依靠距离衰减 场界噪声70db(a) 场界噪声未能满足 建筑施工场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扬 尘 施工扬尘 施工期扬尘量与施工现场 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 程度、施工季节、施工场 地的土质及施工所在地区 的天气、温度、风速等因 素有关。 洒水抑尘扬尘量减少达标排放。 废 气 燃油废气 主要污染因子为 co、nox、so2等,但排 放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自然扩散 排放量极少,可忽 略不计 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 产生量 8.5m3/d,污水中主 要污染物 cod、ss 和 nh3-n 的浓度分别为 cod:300mg/l,ss:150 mg/l 和 nh3-n:25mg/l。 简易化粪池预处理 产生量 7.5m3/d,污 水中主要污染物 cod 浓度 300mg/l、ss 浓 度150mg/l 和 nh3-n 浓度浓度 25mg/l。 简易化粪池预处理 后上清液最为肥料 回用于新海村居民 菜园施肥用。 污 水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 护浇注排水,主要污染物 为 ss,其排放量难以估算 设置简易沉淀池进 行固液分离 沉淀分离上清液回 用,不外排。 综合利用,不外排。 生活垃圾 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0.05t/d 分类定点收集后交 由当地环卫部门处 理 无害化处理处置, 处置率 100%。固 体 废 物建筑垃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施 工垃圾量为 16905.7t 分类收集,综合利 用,不能回收利用 的交由当地环卫部 门处理处置 交由当地环卫部门 统一进行无害化处 理处置,处置率 100%。 符合法规要求 3.1.2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的类型主要有道路交通噪声、道路汽车排放废气、 及公交车站候车旅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1)道路交通噪声 项目建成运营后,道路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源强估算结果见表 3.1-2。 16 表 3.1-2 各特征年不同路段车辆行驶平均辐射声级 单位:db(a) 昼间夜间 道路 名称 预测年 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201765.864.071.665.864.071.6 202665.764.171.665.764.071.6 天翔 路 203165.764.171.665.764.071.6 201765.864.071.665.864.071.6 202665.764.071.665.864.071.6 新海 中路 203165.764.171.665.864.071.6 201771.871.278.071.871.278.0 202671.771.378.171.871.278.0 长椰 路 203171.671.378.171.871.378.1 (2)道路行驶汽车排放尾气 拟建道路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源强估算结果见表3.1-3。 表 3.1-3 各特征年道路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 单位:mg/ms 道路名称特征年cothcnoxno2 2017年1.070.330.120.09 2026年1.790.550.200.16天翔路 2031年2.060.640.230.18 2017年1.040.320.110.09 2026年1.540.470.170.13新海中路 2031年1.860.570.200.16 2017年2.580.840.430.35 2026年4.271.390.710.57长椰路 2031年5.351.740.900.72 (3)固体废物 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道路两侧公交站台产生的生活垃圾。类比同类工程, 城市道路每个公交站台垃圾收集桶收集到的垃圾量约 10kg/d,本工程共设置 12 个公交站台,则本工程公交车站产生的垃圾量约为 0.12t/d。 3.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开发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地 形地貌破坏、景观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等。 17 3.3 建设项目用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用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见表 3.1-4 和图 3-1。 表 3.3-4 拟建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表 序 号 敏感点名称 对应规划 道路 相对位置 与道路红 线距离(m) 敏感点现状 天翔路穿越 新海中路紧挨 1新海村 长椰路穿越 2 储油罐 办公区 天翔路临近北侧 300m 3 长流污水 处理站 办公区 天翔路临近北侧 400m 新海中路 4虾塘 长椰路 占用、紧邻 5海洋新海中路占用 18 图 3-1 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在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排放的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而不断衰减。若使用单台施 工机械作业,反铲挖土机的噪声影响范围最大,昼间距声源约266.7m外才可满足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中的昼间标准(70 db(a)) ,夜间则距 声源约1.5km以外方可满足gb12523-2011夜间标准(55 db(a)) ,而其他施工设备 噪声影响范围较小,昼间距声源位置约50.0m以外即可满足gb12523-2011中的昼 间标准,夜间距声源约281.2m以外即可满足gb12523-2011夜间标准。本工程附附 近的新海村部分居民住宅紧邻拟建道路,部分住宅与拟建道路红线的距离仅约 1m-30m,因此,在昼间,道路两侧的第一排居民建筑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夜间,对居民的休息影响尤为明显,必须严格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 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在敏感路段,夜间尽量不施工。施工期间运料车辆 交通噪声也会对新海村居民正常生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随着工程竣工,施工 19 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故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行为。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便道、 施工场地洒水由于水分大部分蒸发和土壤吸收,基本无废水产生,仅有施工物件 清洗时产生少量的废水,该部分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ss,其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固 液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回用和施工场地浇洒,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 简易化粪池处理后作为肥料用于浇灌新海村居民蔬菜,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 响很小。 (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施工扬尘,类比同类工程,施工现场土方在装卸、 运输、施工及石料运输中,距现场下风向 100m 处环境空气中 tsp 浓度高达 8.8mg/m3,下风向 150m 处环境空气中 tsp 浓度仍达 5.0mg/m3,超过 gb3095- 2012 中一级标准,风速大时污染影响范围将增大。本工程所在区域,年平均风速 3.77 米/秒,风速比类比风速要大,因此,其影响范围更广,对新海村居民的影响 较大,为此要求项目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必须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定期洒水,对 运输土石方等的车辆采取密闭措施,防止沿路抛洒等措施抑制扬尘,最大限度地 降低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弃土渣、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剩余废物料及生 活垃圾等,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剩余废物料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分类收 集和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交有当地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理,危险废物则收集 后交由当地有资质的厂商无害化处理处置,弃土渣则运送填海区域填海,因此, 只要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本评价提出的上述措施后,将不会对项目周围环境 产生不良影响。 3.4.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次干道天翔路在不同的预测时期,该道路红线外两侧昼间交通噪声预 测值均满足 gb3096-2008 中的 2 类标准,夜间交通噪声预测值在距离该道路红线 外侧约 5m 以内的区域均满足 4a 类标准,距离道路红线约 10m 以外的区域则满 足 2 类标准。 城市次干道新海中路在不同的预测时期,该道路红线外两侧昼间交通噪声 预测值均满足 gb3096-2008 中的 2 类标准,夜间交通噪声预测值在距离该道路红 线外侧约 5m 以内的区域均满足 gb3096-2008 中 4a 类标准,距离道路红线约 10m 以外的区域则满足 2 类声标准。 城市主干道长椰路在不同的预测时期,该道路红线外两侧约 5m 区域内的 20 昼间交通噪声预测值均满足 gb3096-2008 中的 4a 类标准,距离道路红线约 10m 以外的区域则满足 2 类标准;夜间近期、中期和远期交通噪声预测值分别在距离 该道路红线外侧约 10m、20m 及 30m 以内的区域均能满足 gb3096-2008 中 4a 类 标准限值,在距离该道路红线外侧约 55m、60m 和 150m 以外的区域均满足 gb3096-2008 中的 2 类标准。 根据建设单位对拟建道路两侧建筑物的拆迁和 海口市粤海片区控制性详 细规划 ,天翔路、新海中路和长椰路道路红线外两侧均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地, 天翔路和长椰路两侧红线外绿地宽度均约为 20m,而新海中路两侧红线外绿地宽 度约为 10m,因此,项目建成运营后,天翔路和新海中路昼夜间交通噪声对道路 两侧声环境质量影响很小,长椰路昼间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但其夜间交通噪声影响较大。根据有关资料,对于线状噪声源而言,如果其临街 第一排的建筑物为一排一层建筑,则建筑物的噪声衰减量约为 1012 db(a),因 此,扣除建筑物的噪声衰减量后,拟建城市主干道长椰路两侧临街第一排建筑物 以后的区域的夜间交通噪声预测值可满足 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 (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建成运营后不产生污水,只有下雨时产生的路面雨水。运营期路面初期 雨水经过路边排水沟就近排入大海。初期雨水形成地面径流的 30min 内,水中污 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对纳污水体水质有一定影响。30min 以后路面雨水径流浓度 迅速下降,降雨历时 40min60min 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雨水径流浓度 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变。通过路面横坡自然散排、漫流到排水沟或边沟中,随 着雨水稀释、泥沙沉降等各种作用,路面径流中污染物达到水体时浓度已大降低, 因此,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路面雨水进入大海后不会对海水水质造成污染。 (3)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预测结果显示,co 和 no2浓度高值分布在城市主干道长椰路上,且随着与 道路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少。2017 年和 2029 年 2 预测年区域 no21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24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 和年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均未超标,叠加现状值后也未出现超标现象, 2031 年 no2 24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和年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 献值未出现超标,但 no21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超过标准,且叠加 现状值后,no21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叠加值和 24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 浓度叠加值均超过标准,但污染物浓度超标区域范围基本均在城市主干道长椰路 中心线附近、道路红线范围内(长椰路道路红线宽度为 60m) ,长椰路红线范围 外区域 no21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24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和年平 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均未超标。拟建道路不同预测年排放的 co1 小时平均最大地 面质量浓度贡献值、24 小时平均最大地面质量浓度贡献值和年平均最大地面质量 浓度贡献值均未超标,叠加现状值后也未出现超标现象。虽拟建道路临近新海村, 21 且拟建道路与滨海大道将该环境敏感点形成环形包围,但因拟建道路建成运营后 将会排放 co、no2等大气污染物经稀释扩散后,道路红线外的浓度已低于 gb3095-2012 中一级标准,对新海村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因此,拟建项目运营 后,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的污染物 no2、co 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不利影 响甚小。 (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道路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公共交通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 公共交通车站均要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并由当地环卫部门每天定期统一收集, 并运送至当地环卫部门制定的合法处理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因此,项目运 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用地现状植被类型主要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主要为自然 生长的低矮野草,仙人掌等,人工植被主要为木麻黄等,均为海南省常见和广泛 分布的植被类型和普通植物种类。施工建设会造成该区域内的生物量受损失,使 生物总量有所下降,不会改变本地区植物的群落类型和植被类型,更不会引起植 物种群或群落的灭绝。因此使用林地不会影响到植物生物多样性,且建成后通过 道路绿化带建设将对区内植被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使得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生物量 损失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逐渐维护和提高区域生态效能。由于项目用地未 涉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旅游景点、文物古迹等敏感区位,项目虽 因施工期间稍微破坏项目区植物景观,但项目建设拟占用的林地呈带状分布,且 占用面积很小,站在项目区周边区域来看,对景观造成的影响很小。同时天翔路、 新海中路和长椰路建设完成后会建设道路绿化带,营造成道路景观林,只要设计 施工合理,不仅不会对周边景观风貌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形成一道现代化的人 文景观。因项目所在区域人为扰动频繁,区域基本无大型野生动物,仅有小型的 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项目施工建设会对临近区域的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作息 规律等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对动物的影响仅限于场地内的适应性较强大的蛙类、 蛇类、鼠类和鸟类等常见物种为主,不涉及珍惜保护动物,而且项目施工期对当 地动物的影响是暂时的,一旦施工结束,影响也就随之结束。综上分析,本项目 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可接受。 3.5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3.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噪声控制措施:采取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和物料运输时间、选用低 噪高效施工机械设备、高噪声施工设施设备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间或 声屏障、施工场地周围建设临时围墙、规范施工行为等,可使项目施工过程中产 22 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可接受; (2)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措施:通过洒水、填方压实、覆盖物遮盖堆料和载 土或其他粉状物料运输车辆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施工场地的施工扬尘,使施工场 地周围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 gb3095-2012 一级标准要求; (3)水污染控制措施:建设导流沟引排暴雨径流、设置蓄水池收集地基开 挖产生的地下水并回用、生活污水则经简易化粪池预处理后作为肥料运送给周围 滨海村居民作为菜园用肥进行综合利用,禁止外排。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建筑垃圾采用分类收集,综合利用,无害化 处理。生活垃圾送至现有工程生活垃圾暂存处集中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危险废物交由有处理危险废物合法资质的厂商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 (5)水土保持措施:因地制宜采取挡土墙、挖沟引流、植被护坡、及时恢 复植被、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堆场覆盖及筑墙围挡等。 3.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车辆和交通管理,路线交叉路口采取扩宽路 口式交叉,缩短汽车怠速的时间,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道路勤洒水 抑制扬尘,加强拟建路两侧的绿化建设,既可改善大气污染具有一定作用,又绿 化可以美化周围地区的景色。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通过使用低噪声路面,选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 料,限制车速、禁鸣,加强道路检查,做好道路路面维护保养等措施降低噪声源 强,通过绿化建设和对噪声超标区域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安装通风隔声窗等工程措 施控制噪声传播,并对拟建道路红线外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道路两侧临路 第一排建筑尽量安排一些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禁止建设声环境敏感建筑。临街 第一排住宅建筑尽量远离道路, 临路第一排建筑为住宅建筑建筑的房间使用功 能进行合理安排,优化住宅建筑设计。同时建设单位在项目运营后应定期委托有 资质的单位对拟建道路沿线各敏感目标进行噪声监测,若监测结果未能满足相应 标准要求,则需进一步采取建筑隔声措施或其他减噪措施消除交通噪声当地居民 正常生活的影响。 (3)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污水产生,仅有降雨时产生的路面 雨水,其经路边雨水收集沟渠收集和沉淀后流入大海,对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各公共交通站台产生的生活垃圾可 用垃圾桶分类收集后每日由当地环卫工人运送到指定垃圾场处理处置。 (5)生态保护措施。按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恢复植 被、保护路基、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对于弃土场、施工便道等植被受到破坏的 地方,应尽快采取措施,使植被得以恢复;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使用当地乡土植 物,禁止采用任何外来入侵物种; 23 (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落实建设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与环 境监测工作。 3.5.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可靠、可行的治理措施, 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经济可行。 3.6 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环境风险评价及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项目运营期存在的风险事故主要是运输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 风险,概率估算结果显示,拟建项目建成后事故发生概率很低,但不为零,不能 排除发生重大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的可能,一旦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故建设单 位应当加大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和车辆运输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要求危化品运输 车辆定期检修和维护,同时建设单位要编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使事故发生 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突发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3.7 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so2、nox、cod、nh3-n 作为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指标。拟建项目建成运营后不产生污水,运营期排放的 汽车尾气中虽含有 nox 等大气污染物,但排放量很少,因此,建议本项目运营 后 so2、nox、cod、nh3-n 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 0。 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社会效益:大大改善海口市粤海片区东西向及南北向区域的交通落后 状况,减少交通堵塞,为海口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贸易、商业、旅游 业的发展,并带动该地群众发展服务业及旅游业,促进该地区经济繁荣,增加就 业,其意义重大,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 效益,直接经济效益表现在交通流得到有效改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