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简简 本本) ) 建设单位: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2 号 二 o 一三年十一月 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镇江经济技术开 发区管理委员会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镇江经济技术开发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 员会、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 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建设单位: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目 录 一、项目概况1 1.1 任务由来 1 1.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2 二、开发现状回顾1 2.1 开发区用地现状与用地规划执行情况 1 2.2 开发区长江岸线利用现状 3 2.3 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3 2.4 基础设施现状 3 2.5 污染源现状 5 2.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 2.7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7 三、规划概述9 3.1 规划目标及产业定位 9 3.2 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 10 3.3 人口规模预测 10 3.4 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 10 3.5 基础设施规划 13 四、规划方案分析15 4.1 与上层发展政策及法规相容性分析15 4.2 与镇江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6 4.3 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6 4.4 与化工园区相关文件的相符性分析16 4.5 开发区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性分析16 4.6 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与现状的对比分析 17 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8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8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8 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9 5.5 生态影响分析19 5.6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9 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19 七、公众参与调查20 八、环境风险影响评价21 九、开发区规划综合分析论证22 9.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22 9.2 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23 9.3 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23 9.3 规划规模合理性分析23 9.4 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24 9.5 环保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 24 十、优化调整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24 10.1 优化调整建议 24 10.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7 十一、总结论27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 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 江苏省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镇江市的东翼,紧邻长江,是镇江市重要 的工业园区。江苏省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是 1993 年 10 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苏政复199352 号, 面积约 8.73km2)规划范围为:东起三环路、西至二环路、南起镇大铁路、北 至古运河和东起绍隆寺路、西至通港路、南起银河路、北至兴港路。2010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同意镇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 划面积仍为 8.73km2。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位置见图 1.1-1。 2003 年开发区进行过一次区域环评,于 2008 年 3 月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 审批(苏环管200868 号) 。区域环评总面积为 69km2,由大港和丁卯两个相对 独立的片区组成,其中大港片区 56km2,东至圌山路,西接谏壁,南至港南路 以南,北部以长江为界;丁卯片区 13km2,同镇江主城区相连。大港片区 56km2范围中包括了镇江市出口加工区,该出口加工区于 2003 年由国务院办公 厅同意设立(国办函200319 号) ,规划面积为 2.53 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通 港路、西至青龙山路、北至镇大铁路、南至镇大公路(署加函2003201 号) 。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区内已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镇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镇江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光电子 与通讯原器件产业基地、中国镇江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沿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等 6 个国家级载体品牌,已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中 国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子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 的可调螺旋桨生产基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镇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复函 (国办函201074 号)要求,开发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利 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 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 动作用。开发区根据发展需要,启动新一轮规划,本次规划总面积为 92km2, 包括开发区内大港、丁卯两个片区,力争打造成具有现代化国际水准的滨江产 业新城和镇江科技城。大港片区规划范围为:西接谏壁分区、东到圌山路、北 至长江、南到新 338 省道,规划总用地面积 73.8km2;丁卯片区规划范围为: 西到沪宁铁路,与官塘新城相接,东至横山风景区,北至古运河中段,南与丹 徒区三山镇相接,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18.2k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 关 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114 号) ,园区 在新建、升级时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 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为此,镇江经济技术开 发区管委会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本轮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一方面对上一轮规划方案及区域环评批复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影 响演变进行回顾,分析上一轮开发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另一方 面对本轮规划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和对策措施,保证规划区良好的环境质量的投资环境。受委托后,江苏省环境 科学研究院在开发区管委会及镇江市环保局、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大力协助 下,在充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镇江经济 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保护大气评价范围内对大气环境敏感的城镇、 集中居民区、学校等,见表 1.5-1。 表 1.5-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区域区域敏感点敏感点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m) * 规模户数规模户数/人口人口功能功能功能区功能区 纪庄350/1300居住 留村550/1400居住 丁岗镇-/21000居住、办公、文教 北角200/650居住 小港250/800居住 大港镇区-/26000居住、办公、文教 大港 片区 内 瑞城花园 / 1030/3350居住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二 级 区域区域敏感点敏感点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m) * 规模户数规模户数/人口人口功能功能功能区功能区 锦绣银山1415/5380居住 银山鑫城3919/14100居住 叠加山水300/1100居住 御景湾930/3560居住 魏家墩安置房740/2790居住 拆迁安置房1030/3650居住 平昌新城2050/6920居住 上虞村(待拆迁)w/43033/115居住 下虞村(待拆迁)w/50049/170居住 陈家庄(待拆迁)w/80167/580居住 石墙村w/95097/367居住 雩 北 雩北中心村w/1200360/1308居住 马湾(待拆迁)sw/31065/228居住 邓家缺sw/85055/246居住 北 吕 北吕村sw/1450114/504居住 谏壁镇sw/500-/35000居住、办公、文教 龙山sw/1900220/873居住 山北sws/50163/674居住 埤城镇s/3701134居住 华山ses/250650/2668居住 石桥ses/700901/3540居住 石桥中学ses/880350文教 大港 片区 外 圌山风景区ne/0/风景名胜 金田花园1415/5351居住 丁卯花园520/2060居住 锦绣花园1036/4356居住 瑞泰新城1392/5573居住 谷阳新村1511/5839居住 锦绣华亭353/1340居住 江南世家1238/4684居住 美景豪庭210/735居住 索普新村1604/5453居住 钻石铭苑309/1220居住 世纪名门705/2668居住 沃得新城2090/7566居住 东郡华庭684/2463居住 美林湾3010/7865居住 经发花苑487/1583居住 丁卯 片区 内 恒华苑 / 349/1031居住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二 级 区域区域敏感点敏感点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m) * 规模户数规模户数/人口人口功能功能功能区功能区 杜湖新村657/2088居住 锦江花园908/3458居住 四季经典606/2367居住 武将新居1995/7200居住 丁卯小学1500文教 丁卯医院1450医疗 五凤口nw/160161/670居住 严岗w/70367/1389居住 平山w/50269/1083居住 千里s/552356/1350居住 石城ses/155451/1685居住 上堭e/18081/320居住 左湖e/0483/1830居住 丹徒镇ne/011000居住 新华n/63345/1330居住 杏花园nw/626426/1630居住 丹桂苑nw/510718/2689居住 枫林湾nw/75952/3506居住 京口花园nw/329869/3211居住 尚都nw/5381117/4260居住 恒美嘉园n/261853/3089居住 沃得雅苑n/6569612/3542居住 翰霖苑n/720626/2366居住 香江世纪名城n/1000653/2450居住 学林雅郡n/249855/3587居住 名仕佳园nen/2201001/3661居住 孔家巷小学nw/570305文教 盲聋哑学校nw/70450文教 左湖小学e/140235文教 江苏大学ne/9002880文教 丁卯 片区 外 丹徒小学n/1501030文教 注:“*”指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 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开发区周边及区内主要河流,见表 1.5-2。 表 1.5-2 区域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河流河流起始终止位置起始终止位置 长度长度 (km)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 (m) 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名称名称 水质目标水质目标 长江 谏壁站上游 2km谏壁站下游 1km 3.00nw/1450渔业用水区 河流河流起始终止位置起始终止位置 长度长度 (km)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 (m) 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 名称名称 水质目标水质目标 镇江谏壁下游 1km镇江大港 (与丹徒交界) 0.96n/紧邻工业用水区 镇江大港(与丹徒交界)镇江 大港外贸港区 6n/紧邻 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 镇江大港外贸港区丹徒龟山 头闸 5.16ne/紧邻渔业用水区 江南 运河 谏壁节制闸越河桥1.5w/2450工业用水区 古运河平政桥大运河16.38n/紧邻工业用水区 捆山河龟山头闸太平河17.5区内农业用水区 大港河港口 1 号桥赵卫村4.2区内工业用水区 孩溪河大港城区-长江3.5区内/ 团结河丁卯城区-长江3.6区内/ 长江江心洲 丹阳饮用水 取水口 /下游/5500*饮用水水源 金东纸业取 水口 /下游/2200* 工业用水水源 注:“*”指与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入江口的距离。 声环境保护目标:开发区内及边界外 200 米范围内的村庄、居民区、学 校、医院等。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定,见表 1.5-3。 1 表 1.5-3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红线范围红线范围 序序 号号 敏感点名称敏感点名称方位方位 距离距离 *(m ) 生态功能生态功能 一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 1圌山生态公益林 紧邻大港片区 东北边界 0水土保持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部分为一级管控区。 北滨长江、横亘于大路、大港两镇境内,呈西北、 东西走向。 2 横山(丹徒)生 态公益林 紧邻丁卯片区 东边界 0水土保持- 位于丁卯开发区东南侧,高度为 140 米。包括葛 丹路两侧的大缺山 0.26 平方公里,马迹山 1.51 平方公里。 3南山风景名胜区 区外,丁卯片 区西侧 300 自然与人文 景观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核心景区范围:自然景观保 护区、史迹保护区以及现状竹林、招隐景 区。 二级管控区:东至官塘桥路,北至林隐路,西至 九华山路为界,南至规划中的五洲山路为界。 4 四平山生态公益 林 区外,丁卯片 区西南侧 280水土保持- 位于官塘桥船用柴油机厂以东,沪宁铁路以西, 南北至规划道路,高度为 71.7 米。 5雩山生态公益林 区外,大港片 区西南侧 200水土保持- 位于金港大道以南,丹徒东大道以北,谏辛路以 东,雩山南路以西。 6 镇江长江豚类省 级自然保护区 区外,长江大 港段干流北侧 1076 生物多样性 保护 位于和畅洲(江心洲)长江北汊江段和镇 江市区江面。一级管控区为核心区和缓冲 区。 二级管控区为实验区。 7 长江(丹徒)重 要湿地 区外,长江大 港段干流北侧 500 湿地生态系 统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江心洲丹阳取水口一级保护 区。 共有两个片区组成,包括世业洲片区和江心洲片 区。 8 古运河洪水调蓄 区 丁卯片区北边 界 0洪水调蓄- 古运河东至大运河,北至京口闸,由城区东南向 西北贯穿主城区,全长 16.38 千米,集水面积 80.81 平方公里。二级管控区为河道及沿河绿化 带。 2 9 长江江心洲丹阳 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 区外,长江大 港段干流北侧 350 水源水质保 护 取水口一级保护区为一级管控区。面积 1.275 km2 原取水口位于镇江新区黄岗,现搬迁到丹徒高桥 江心洲,位于丹徒区高桥与江心洲之间的夹江内。 二级管控区面积 8.119 km2。 注:“*”指生态功能区边界与开发区边界最近距离。 1 二、开发现状回顾二、开发现状回顾 2.1 开发区用地现状与用地规划执行情况开发区用地现状与用地规划执行情况 2.1.1 开发区(本次规划范围)用地现状 开发区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92km2,其中大港片区 73.8 km2,丁卯片区 18.2 km2。开发区内现状用地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和非 建设用地,其中城市建设用地 6419.81hm2,约占规划总用地的 69.78%,主要以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及绿地与广场用地等为主;区域交 通设施用地 407.71hm2,约占规划总用地的 4.43%;非建设用地 2373.14hm2,约 占规划总用地的 25.79%,包括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 2.1.1 用地规划执行情况 开发区 2003 开展的区域环评面积为 69km2,由大港和丁卯两个相对独立的 片区组成,其中大港片区 56km2,丁卯片区 13km2,包括大港片区的大港港区、 国际化工园、出口加工及其配套区、机电产业园、临港工业园、中心商贸区、 生态隔离带和丁卯片区的高新技术园区。 大港片区大港片区 规划概要规划概要:大港片区规划总面积 56km2,东至圌山路,西接谏壁,南至港 南路以南,北部以长江为界。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生产防护 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等。 用地现状:用地现状:大港片区工业用地 2779.97hm2,占原规划工业用地的 94.24%, 开发强度较高,工业用地类型主要集中为二类工业用地,占工业用地面积的 71.43%。居住、商业、市政等用地基本与原规划一致。公共绿地面积与原规划 相比增加较大,但生产防护用地尚未达到规划规模,主要为各产业园周边生态 隔离的建设用地。 表 2.1-1 大港片区现状、原规划用地平衡对比表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m2) 用用 地地 名名 称称 原规划原规划现状(现状(2012 年)年) 居住用地720796.14 商业金融用地160199.92 2 市政设施用地4035.86 物流用地180 仓储用地200 79.54 一类工业用地55011.49 二类工业用地11701985.66 其 中 三类工业用地1230782.82 工业 用地 合计29502779.97 交通道路用地230581.41 水域15052.39 山体用地440/ 公共绿地80321.74 生产防护用地450190.5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7.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407.71 其他非建设用地/37.6 丁卯片区丁卯片区 规划概要规划概要:丁卯片区规划总面积 13km2,东至经十二路和经十五路,南至 南纬七路,西至沪宁铁路,北至丁卯桥路。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用地、居住用 地、交通道路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防护绿化带等。 用地现状:用地现状:丁卯片区工业用地 460.2hm2,占原规划工业用地的 59.23%,工 业用地类型主要集中为二类工业用地,占工业用地面积的 79.68%。居住、商业 金融用地 488.23 hm2,远远超过原规划面积(47 hm2)。主要由于近年来丁卯片 区逐渐“退二进三”,工业用地减少,教育科研、居住、商业金融等用地增加。 市政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化带尚未达到规划规模。 表 2.1-2 丁卯片区原规划、现状用地平衡对比表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m2) 用地名称用地名称 原规划原规划现状(现状(2012 年)年) 教育科研用地1518.62 居住用地65351.85 商业金融用地20136.38 市政设施用地270.45 一类工业用地66193.5 二类工业用地112366.7 其 中 三类工业用地40 工业 用地 合计777460.2 交通道路用地130240.26 水域650 3 山体用地10/ 公共绿地414.42 防护绿化带15071.9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7.76 物流仓储用地/8.16 2.2 开发区长江岸线利用现状开发区长江岸线利用现状 开发区大港片区北侧临江,大港片区沿长江主航道岸线总长为 11.62km, 从孩溪河至五峰山捆山河口。孩溪河至青龙山尹前村的 1.66km 岸线是浅水岸线; 青龙山至五峰山的 9.96km 岸线是深水岸线,其中有马鞍矶 700m 暗礁回流区。 开发区岸线现已基本利用,大港港区长江岸线现已利用 10460m,与原规划 岸线利用相符。 青龙山矿码头区 370m 得到保留,青龙山矿至镇江储运公司间岸线主要为 镇江港口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一、二、三期公用码头岸线,镇江储运公司、金 东纸业、奇美化工(国亨化学与奇美化工合并为奇美化工)等企业岸线维持不 变,与镇江港总体规划相符。 2.3 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开发区共有规模企业 132 家,主要为机械机电、轻工、化工和电子 类企业,占开发区规模生产性企业总数的 77.27%。 开发区现有入区企业总体与原规划中各功能片区的产业定位相符。其中国 际化学工业园内现有产业以化工为主,内设镇江电镀专业区用于集中接纳开发 区内电镀企业,符合原规划产业定位;机电产业园现有的 2 家造纸及 1 家电镀 企业均为早期入园项目,园区现以机械、电子、轻工类产业为主,与原规划产 业定位相符;临港工业园内现有的 2 家化工企业奇美化工(由奇美化工与国亨 化学合并组建)、巴斯夫化工(原汽巴精化)为区内就地保留控制项目,金东 造纸也为原有项目,因此园区产业发展现状符合原规划产业定位。 2.4 基础设施现状基础设施现状 排水排水 开发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污水收 集、输送和处理系统。大港片区目前有 2 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镇江新区第一 4 污水处理厂和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丁卯片区污水接入区外的京口污水处 理厂。另外开发区大港片区内的镇江电镀专业区设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电 镀专业区内企业的废水。 供热供热 开发区主要有三个集中供热单位,分别为大港热电厂、镇江新兴 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丁卯热电厂)和谏壁镇的国电谏壁电厂。 大港热电厂供热能力 280t/h;镇江新兴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丁卯热电 厂)供热能力为 50 t/h;国电谏壁电厂现有 6 台 330mw 亚临界机组和 2 台 1000mw 超临界机组,装机容量为 3980mw,该电厂现建有 2 根 dn400 供热 管道通往开发区大港片区,供热能力 180 t/h。 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 开发区内现有 3 家固废处置企业,分别为镇江市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厂、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和镇江新区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镇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镇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开发区国际化学工业园内,占地 8hm2,现 有建设规模为 1000t/d,采用 3 台 350 t/d 机械炉排炉焚烧炉,配套 3 台 30t/h 余 热锅炉和 212mw 汽轮发电机组,该项目现仅对外供电不供热,服务范围为镇 江市区及丹阳市的部分区域。该项目环评于 2010 年 2 月获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 复(苏环审201030 号),并于 2012 年 7 月通过江苏省环保厅环保竣工验收。 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国际化学工业园内,主要从事 镇江地区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该公司现有一套 20t/d 的废液焚烧炉焚烧处置系 统、一套 10t/d 的医疗废物焚烧炉系统,此外新建的 30t/d 转窑正处于设备调试 阶段。20t/d 的废液焚烧炉焚烧处置系统年处理危废能力为 6000t;10t/d 的医疗 废物焚烧炉系统年处理医疗废物能力为 3000t;新建的 30t/d 转窑年处理危废能 力为 9900t。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 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 js1100ooi014-2)及镇江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危 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镇环危废许可(2007)08 号)。 镇江新区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5 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建设危废填埋场,位于开发区国际化学工 业园内,占地约 90 亩,总库容 22 万 m3,处理能力为 2 万 t/a,主要从事镇江 地区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该项目环评于 2011 年 8 月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 复(苏环审2011132 号),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镇江市焚烧灰渣处置场 镇江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建设镇江市焚烧灰渣处置场,位于开发区国际化学 工业园内,总库容 35 万 m3;一期工程库容 6 万 m3,作为镇江市生活垃圾焚烧 厂的配套填埋场,填埋焚烧厂产生的炉渣和固化飞灰。该项目环评一期工程项 目于 2013 年 1 月获得镇江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镇环审201312 号),目前正在 建设中。 2.5 污染源现状污染源现状 2.5.1 废水 开发区主要废水污染源为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股份 有限公司、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罗地亚(镇江)化学品有限公司、镇江高 鹏药业有限公司、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华科生态电镀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江苏恒顺达生物 能源有限公司、镇江大东纸业有限公司和赛锡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约占开 发区废水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的 81.133%。 开发区排放量较大主要废水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 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最大的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排放量分别为 947.26 t/a、25.592 t/a,占开发区排放总 量的 48.40%、45.09%;悬浮物排放量最大的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镇江大东纸业有限公司,排放量为 650.863t/a,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51.24%; 总磷排放量最大的为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江苏省东泰 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排放量为 4.136 t/a,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37.55%;石 油类排放量最大的是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 司,排放量为 4.539t/a,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59.88%。 6 开发区除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和镇江 电镀专业区 3 家企业废水自行处理排放水体外,其余企业废水均接管开发区污 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 2.5.2 废气 开发区主要废气污染源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大港热电 厂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大东纸业有限公司、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约占开发 区等标污染负荷的 90.86%。 开发区排放量较大的废气污染物为 so2、氮氧化物、烟(粉)尘、氯化氢、 二甲苯、硫酸雾等。so2、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最大的污染源为金东 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排放量分别为 4541.208 t/a 、2305.285 t/a 、614.028 t/a,分别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84.27%、63.29%和 49.10%;氯化氢排 放量最大的是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其次为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镇江电镀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4 家企业排放量分别为 14.00t/a、6.083 t/a、3.698t/a、2.4 t/a、1.32t/a,约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82.04%;二甲苯排放量 最大的是镇江均和重工有限公司,其次为镇江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超 跃化学有限公司、镇江同立橡胶有限公司,排放量分别为 5.772t/a、3.691t/a、2.254t/a、1.68t/a,约占开发区排放总量的 86.60%;硫酸雾 排放量最大的是江苏太白集团有限公司,排放量分别为 9.9t/a,约占开发区排放 总量的 80.29%。 2.5.3 固废 开发区现有工业固废均得到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2.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大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明,so2、no2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中二级标准;硫酸雾、苯酚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 (tj36-79) ;甲苯、二甲苯、甲醇、氯气未检出。g2、g3、g5、g7、g8、g9 监测点位的 pm10日均浓度均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 1.47 倍、1.17 倍、 7 2.15 倍、2.01 倍、1.15 倍、4 倍。 (2)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长江三个监测断面焦山尾(w1) 、青龙山(w2) 、 五峰山(w3)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水标准。开发区内河流古运河、团结河、大港河和孩溪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 均能满足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标准。捆山河监测断面 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标准。区域 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3)开发区昼间夜间测点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开发区内及周边地区的 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各项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类标准。 (5)各测点监测因子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中的二级标准,开发区内土壤质量现状较好。 (6)底泥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内主要纳污河道监测断面底泥中重金属浓度 均远低于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的控制标准限值。 2.7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2.7.1 环境问题 用地布局不尽合理 开发区经过十多年发展,开发区现状工业用地已占原规划工业用地面积的 86.94%,居住用地已超过原规划面积,为原规划居住面积的 1.46 倍。从用地布 局看,开发区呈“西城东乡、工居交错、布局分散”等现象,居住用地围绕产业 区布局,开发区大港片区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的中央商贸区位于出口加工及 其配套区、机电工业园及临港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根据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环发201254 号)和江苏 省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发区内的化工 园区设置了 500m 的隔离带。目前,化工园区 500m 隔离带内尚有 314 户居民未 搬迁(待拆迁户主要位于上虞村、下虞村、陈家庄和马湾。 8 开发区大港片区内的镇江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紧邻居住区港南花苑(距污 水处理厂西边界约 100m)和吉祥苑(距污水处理厂西北角约 150m) ,对周边居 住区的大气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 大港镇区东北角的居住区与其东北侧的工业用地仅一街之隔,丁卯片区的 西北侧居住区与工业用地相距也较近,绿化隔离带不足 40m。 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开发区整体清洁生产水平不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新鲜水耗、 so2 排放量与综合类生态工业开发区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目前进区企业的产业情况来看,开发内企业门类多且松散,除化工外还 有电镀、机械、电子等行业,区内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体系。 开发区传统制造业占较大比重。目前开发区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化工、造纸 和机械制造企业,约占开发区重点企业总数的 65.15%。 环保基础设施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但 由于污水管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发区内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尚无收集进入污 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第二污水处理厂未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开发区内燃料结构 需进一步优化,金东纸业、大东纸业、正丹化学 3 家企业仍使用燃煤锅炉。 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能全面稳定达标,常规因子 so2、no2、pm10 虽然 较原环评阶段有所好转,但受城市区域本底及交通、施工扬尘影响,区内部分 测点大气环境 pm10 浓度存在超标现象。 开发区现有企业中,高鹏药业、建苏农药化工有氨排放,联成化学、奇美 化工有苯乙烯排放,虽然经过了长期的整改,恶臭污染物的排放得到了大大减 少,但是还是有群众反映时有恶臭气体排放,难以根本解决恶臭扰民现象。 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开发区国际化学工业园内建有镇江电镀 专业片区,区内企业排放的重金属对环境危害较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9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虽然区域土壤和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标准 (gb15618-1995)二级标准、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 的控制标准限值,但较 2008 年监测结果,锌、铅、镍、铬等总金属含量有所增 加。 2.7.2 发区开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区域涉及敏感保护目标较多,规划实施受到生态红线的制约。从生态环境 格局来看,开发区丁卯片区的东侧和西侧分别是横山(丹徒)生态公益林和四 平山生态公益林,大港片区东北侧与圌山相接。开发区北侧紧邻长江,长江上 分布有豚类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地,东北部及主导风向下风 向分布有重要山体、风景名胜区、镇江城区等敏感目标,区域的水环境、大气 环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生态红线的管控要求制约了开发区丁卯片区西侧、大 港片区东北侧以及沿江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 三、规划概述三、规划概述 3.1 规划目标及产业定位规划目标及产业定位 3.1.1 规划目标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镇江市的东翼,规划目标为建成具有现代化国际 水准的滨江产业新城(大港片区)和镇江科技城(丁卯片区) 。 3.1.2 产业定位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为:以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新型综合 物流及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镇江“一主三副”总体架构中的两个副 中心(大港和丁卯) ;滨江宜居新城(大港片区) 。开发区各产业园及规划主导 产业类型详见表 3.1-1。 表 3.1-1 开发区产业园区及规划主导产业类型 所在片区所在片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主导产业类型 临港工业区造纸、化工 机电工业园汽车装备制造、电子 航空科技产业园航空设备制造与材料 轻纺工业园纺织、服饰产业孵化基地 大港 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工程技术服务 10 所在片区所在片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主导产业类型 现代物流产业园与港口运输相关的物流产业 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绿色化工产业 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 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类型 中小企业创业园无污染、发展潜力大的产业 城市核心区商贸、商务、娱乐、文化创意、房地产开发 科技东园 微电子、新材料、信息技术及设备、软件等的科技 研发,生物技术,科技服务,船装备业 科技西园机械、电子 东部贸易片区汽车、建材贸易 丁卯 综合商贸和研发区商贸、商务、研发、娱乐、文化创意 3.2 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 3.2.1 规划范围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 92km2,规划范围由大港和丁卯两部 分组成:大港片区包括大港街道和丁岗镇北部,西接谏壁分区、东到圌山路、 北至长江、南到新 338 省道,规划总用地面积 73.8 km2;丁卯片区位于主城东 南侧,西到沪宁铁路,与官塘新城相接,东至横山风景区,北至古运河中段, 南与丹徒区三山镇相接,总用地约为 18.2 km2。 3.2.2 规划时段 本次规划时段为 2013-2020 年。 3.3 人口规模预测人口规模预测 至 2020 年开发区规划人口为 50 万人,其中大港片区增加至 35 万人,丁卯 片区增加至 15 万人。 3.4 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 3.4.1 功能布局 开发区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道路已经建成,大港片区与丁卯片区之 间,通过北(临江路谏壁路) 、中(金港大道) 、南(省道 338)三条快速路 交通轴线连接。 大港片区整体上分为“一心四片三轴”。 “一心”为中部带状城市核心, “四片” 11 分别为东部产业片区、北部港口物流片区、中部生活商贸综合片区和西部产业 片区, “三轴”为金港大道、通港路和港中路。 丁卯片区整体上分为五片,分别为南部科技园区片,东部贸易片区、西南 部工业片区,中部综合片区和西北部生活片区。 3.4.2 用地规划 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 9200.66hm2,规划用地平衡表见表 3.4-1。 表 3.4-1 开发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m2)用地用地 代码代码 用地名称用地名称 大港片区大港片区丁卯片区丁卯片区 总面积总面积(hm2) 占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 居住用地1056.07406.51462.5718.10 r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056.07406.51462.5718.1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9.7856.84176.622.19 行政办公用地36.45.6142.010.52 文化设施用地2.716.369.070.11 教育科研用地59.4730.9990.461.12 体育用地7.257.5614.810.18 医疗卫生用地10.1911.9122.10.27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1.7901.790.02 a 其中 文物古迹用地1.9701.970.02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466.69418884.6910.95 研发用地102.1142.78244.883.03 商业用地209.87158.86368.734.56 商务设施用地113.91113.84227.752.82 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0.910.910.01 b 其中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40.811.6142.420.52 工业用地2870.64254.093124.7338.67 一类工业用地20.49020.490.25 二类工业用地2068.79254.092322.8828.75 m 其中 三类工业用地781.360781.369.67 物流仓储用地197.420197.422.44 w 其中二类物流仓储用地197.420197.422.44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26.74302.21128.9413.97 城市道路用地805.45296.531101.9813.64s 其中 交通场站用地21.295.6726.960.33 公用设施用地91.065.0696.121.19 供应设施用地56.994.3261.310.76 环境设施用地320.7432.740.41 u 其中 安全设施用地2.0702.070.03 12 用地用地 代码代码 用地名称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m2) 总面积总面积(hm2) 占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大港片区大港片区丁卯片区丁卯片区 绿地与广场用地829.75179.641009.3912.49 公园绿地469.0389.2558.236.91 防护绿地347.0579.17426.225.27 g 其中 广场用地13.676.4720.140.25 城市建设用地6458.151622.338080.48100.00 h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200220 e非建设用地702.23197.95900.18 其中水域126.6843.76170.44 其他非建设用地575.55154.19729.74 合计7380.381820.289200.66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1462.57 hm2,占建设用地的 18.10%。其中大港片区 1056.07 hm2,集中在“l”形的综合生活区内,居住用地按居住社区基层社区模式组 织,大港片区包括 10 个居住社区;丁卯片区 406.5 hm2,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 片区内,并在科技城、汽贸市场等地区混合分布,分为 4 个居住社区。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76.62 hm2,主要包含行政办公用地、文化 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及文 物古迹用地。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884.69 hm2,包含研发用地、商业用地、商务设施 用地、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及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布局本着“生产与生活相协调匹配”的原则,用地布局以整合、集 中为方向,形成大港片区通港路东、西及丁卯片区 3 个集中区,同时,综合考 虑城市发展的需求,部分工业用地向生活服务性用地置换、调整。开发区各类 规划工业用地见表 3.4-2。 表 3.4-2 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一览表 区域区域用地类型用地类型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a) 占总工业用地占总工业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 占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 13 区域区域用地类型用地类型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a) 占总工业用地占总工业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 占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 百分比(百分比(%) 三类用地781.3625.009.67 通港路以西 二类用地523.9216.776.48 大港 片区 通港路以东一、二类用地1565.3650.1019.37 丁卯片区二类用地254.098.133.15 合计3124.7310038.67 物流仓储用地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 197.42 hm2,结合大港港口地区布局,主要在港口物流 园及金东纸业以西地区集中布局。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128.94 hm2,包含城市道路用地和交通场站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 96.12 hm2,包含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和安全设 施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 1009.39 hm2,占建设用地的 12.49%。规划大港片区 形成“三核三带”的绿色廊道骨架,其中“三核”分别为北山、横山以保留山林地 为主体的绿核,以及中心湖为主体的水核;“三带”分别为沿铁路线的控制绿带、 沿金港大道的沿路绿带、和南部与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伴随的滨水绿带。丁卯 片区形成以古运河、镇大铁路、团结河为主骨架的“干”字形绿色主廊道。 3.5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 3.5.1 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 开发区交通方式有道路、轨道和水运三种。规划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 交通体系,以此整合铁路、公路、水运等现有交通设施和优势条件。 铁路规划:淮扬镇铁路为国铁级,正线 2 条;沿江铁路(镇南铁路)以 客运为主、货运为辅;镇大铁路为货运专线;大港南分别设置一处客运站和货 14 运站。 公路规划: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高速公路主要有京沪高速公路、常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 s338、s238、s241 等。淮扬镇铁路大港站将设置一处 综合客运枢纽。 港口规划:大港港区,以海江河联运、水公铁转运为主的内外贸港区,规 划至 2020 年,集疏运量为 29000-32000 万吨,其中大港港区集疏运量为 11600-12800 万吨。 城市道路 丁卯片区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干道网络,与外围干路系统相衔接,承担 片区间交通联系和丁卯片区交通出行。 大港片区内形成“三横一纵”快速路, “三横”分别为金港大道(丁卯桥路-京沪 高速公路互通口) 、沿江的快速通道(临江西路-兴港西路-兴港东路-圌山路)和 新 s338(常泰高速互通-g312) , “一纵”为 s241 新线-临江西路。 3.5.2 给水规划 大港片区:继续推进城东自来水厂建设,作为大港片区供水源头。供水主 干管呈网状环形分布, “横向”以临江路、兴港路、银河路、金港大道、港南路和 平昌路作为主通道, “纵向”以北山路、通港路、赵声路、烟墩山路、五峰山路和 横山路作为主通道,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管道压力稳定。2015 年前在北山路 南端敷设 dn1000 的给水管(其中城东水厂向北出水管为 2 根 dn1200 管道) , 同时敷设相应的东西向次干管;2020 年前城东水厂向南再敷设 2 根 dn1000 管 道,在南环路上敷设 dn1000 的给水干管。 丁卯片区:直接由主城区水厂供水,丁卯增压泵站作为供水源头,保留两 根原有丁卯桥路 dn800 和 dn600 进水管道,增加 1 根 dn800 进水管道(沿官 塘桥路至谷阳路,敷设至泵站) ,确保两路进水管道畅通,保证进水安全可靠。 3.5.3 排水规划 开发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大型 排污企业自行处理,达标排放。 大港片区:保留镇江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规模为 2 万 t/d,待镇江东区污 15 水处理厂建成达设计规模后可废除;保留现有的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总 规模为 5 万 t/d;规划建设镇江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 12 万 t/d,大港 片区东部的污水向东输送到该污水厂处理。根据污水管网布置及自然地理条件, 2015 年前设置 5 座污水提升泵站,2020 年前在港南路新增一座泵站,将污水提 升至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丁卯片区污水经区内丁卯污水泵站和本区域外的谷阳路泵站提升排入片区 外的京口污水处理厂处理。 3.5.4 雨水规划 开发区雨水管网布置原则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和就近排入水体,区内规 划形成相对独立的雨水排放体系,沿河设防洪堤,沿江设防潮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成长跟踪与教育辅导项目合同
- 艺术展览策展与艺术品运输保险服务合作协议
- 桥梁工程现场检测员岗位要求与聘用协议
- 跨区域房产使用权及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协议
- 体育旅游地接服务协议
- 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录入劳务派遣及质量监控协议
- 文化创意产品区域经销商网络特许经营合同
- 煤矿入矿安全培训
- 培训毕业答辩
- 肠梗阻管道护理
- 新粤教粤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 2024年快递员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
- 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 兽医传染病学PDF
- 2023年广东省东莞日报社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书(范本)
- 林威老师形形色色的人习作课 点评
- 03K132 风管支吊架图集
- 前庭功能疾患护理课件
- 西铁计202119号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西安局集团公司地方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2021-01-25
- 口腔科实习医生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