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毕业论文】 .doc_第1页
海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毕业论文】 .doc_第2页
海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毕业论文】 .doc_第3页
海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毕业论文】 .doc_第4页
海宁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毕业论文】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二一一届)毕业论文 题 目: 海宁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姓名: 学 院: 商 学 院 专业: 经 济 学 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教 务 处 制 年 月 日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2011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摘 要印染行业是一个属于能耗较高、耗水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海宁市印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品层次相对较低,工艺技术水平不高,要素资源供给不足,节能减排任压力大。要解决印染产业面临的问题,可以从淘汰落后产能与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发展优势印染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融合,加强环境治理,构建创新服务平台这几方面着手。海宁市印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可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海宁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 关键词:海宁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i2011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abstract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s a belong to high energy-consuming, water consumption of bigger and pollution heavier industry. haining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have exists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level of industry is relatively low; technology level is not high;elements resources supply are shortage; the burde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re heavy;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in perimeter zon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s facing, the backwar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abandoned;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which is advantageous should be developed,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lve the problems,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s facing backward production techniques from elimination equipment, development advantage and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y dyeing companies with equi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strategy, strengthe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ccelerate convergence,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service platform of this a few aspects. haining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to upgrade, can effectively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ducts value-adde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 helpful for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hieve a win-win. key words: haining,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2011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abstract.引 言.11、 海宁市印染产业的现状.1(1) 产业规模.1(2) 工艺与装备水平.2(3) 能源利用与排污情况.3(4) 环境治理与监管.5(5) 企业清洁生产现状.52、 海宁市印染产业存在的问题.5(1) 产品层次相对较低.5(2) 工艺技术水平不高.6(3) 要素资源供给不足.6(4) 节能减排压力加大.73、 海宁市印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对策.7(1) 淘汰落后产能与引进先进工艺设备.8(2) 引进人才与技术创新.9(3) 加快信息化与产业融合.10(4) 发展优势印染企业.11(5) 实施品牌战略.12(6) 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124、 结束语.15参考文献.16致 谢.18172011届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引 言 2010年以来,中国印染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低碳经济产生的世界性的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对印染行业来说节能减排的担子依然十分沉重。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十二五”发展规划应国家发改委要求纳入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排放指标,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到50%,这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但同时也使印染行业转型升级面临更大的挑战【1】。在能源紧缺、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低碳经济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印染产业是一个能耗较高、耗水量较大、污染较严重的行业。国家为加快印染行业结构调整,推行印染产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印染产业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等。无论是为了走低碳经济道路还是为了跟上国家的发展进度,海宁市印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都势在必行。1、 海宁市印染产业的现状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受到了影响,但只要应对得当,这同时也是中国发展的一次机遇。从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逐渐好转。海宁市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和上海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浙江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在这等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下,海宁市有了很好的发展机会。皮革产业、经编产业和家纺产业是海宁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而印染产业又与这三者息息相关,因此,发展海宁市印染产业是大势所趋。海宁市印染产业要发展,就要先对其基本情况做一些了解。(1) 产业规模 2009年海宁市共有68家印染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1.05亿元(见表1),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宁经编工业园区、许村家纺工业园区和农发区。到2009年,仍有12家企业年总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22家企业年总产值在1000万元和3000万元之间,11家企业年总产值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11家企业年总产值在5000万元和1亿元之间,10家企业年总产值在1亿元到3亿元之间,仅有2家企业年总产值达到3亿以上。其中,大多数印染企业对化纤、丝织、棉织、毛线、经编等中低档产品染色后整理,只有个别企业为中高档面料染色后整理。表 1:2009年海宁市印染行业产值与产能情况表序号类别产值产能吨万米万件 1棉、化纤印染精加工 332220.17384654.415143.191319 2毛染整精加工642168055 3丝印染精加工4958.93551.3370.523.6 4棉、化纤针织品、丝制品及编织品制造7199319021.975192.58 5成衣染色、服装水洗722.2958.77 合 计410536.27409866.4415513.696590.18(2) 工艺与装备水平 海宁市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亿元以上企业比例仅占17.9%,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由家庭企业发展而来,有影响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能力。海宁市拥有各类染缸1695台;染色机8807台,印花生产线2241条。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情况如表2所示。表 2:2009年海宁全市印染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情况生产设备卷染机溢流染色机轧染生产线简子纱染色机纹纱染色机成衣染色机散纤染色机印花机合计232464110811951675198121582241 海宁市印染企业根据工艺及装备水平的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含量不高,工艺及装备落后,处于国内同行业中的一般水平。海宁市化纤、丝织印染企业普遍采用国产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和高温高压平幅卷染机;针织印染企业普遍采用国产喷射式绞纱染色机和成衣水洗机。印染企业所采用的设备基本上是国内同类印染企业常规采用的染色设备,而国外较先进的染色设备如立信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的eco系列染色机和allwin筒子纱染色机,德国特恩机械有限公司的气流染色机等染色设备反而使用的极少。 海宁市印染企业染缸浴比普遍较高,耗水量较大。以企业使用较多的溢流染色机为例,浴比1:10以上的占了极大多数,而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中明确提出“连续式水洗装置要求密封性好,并配有逆流、高效漂洗及热能回收装置;间歇式染色设备浴比要能满足1:8以下的工艺要求”【2】,目前国内较先进溢流染色机浴比已经达到1:5。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技术改造滞后,设备老化,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装备以国产的卷染机和平染机为主,工艺控制过程以人工手动操作为主。印染装备自动化水平低,缺乏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如缺乏织物剩余含水率测量、浓碱浓度在线监控、非接触布面测温、织物门幅在线监控装置等在线监测控制装置。 另一类是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装备,工艺采用自动化装置控制,处于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水平。部分大中型企业考虑到设备转型升级或企业转型,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部分企业是考虑到采用免清洗或少清洗的印花工艺(如涂料印花、数码印花等)替代部分染色产品产能,不仅可以改变原有染色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印花产品与染色产品相比在相同产值情况下排污可减少一半以上)。部分企业通过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生物酶前处理技术,改善织物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3) 能源利用与排污情况 1、水资源利用现状 海宁市位于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全市水域面积有69.9平方公里,河道总长为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总量有6.62亿立方米【3】。海宁市的水源主要是由区内河网和海宁水务集团提供,目前的供水系统还能够满足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工业用水量为3181万吨,其中新鲜用水总量达2541万吨,重复用水量644万吨,比例仅为20.25%,如表3所示。表 3:海宁市印染企业用水情况(2009年)用水类别合 计工业用水量(吨)31807745.76新鲜用水量(吨)25406822.5重复用水量(吨)6439923.262、废水及cod排放情况海宁市印染企业的废水及cod排放量相当大,已经严重危害到海宁市水源的水质。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废水排放量为2029万吨, codcr排放量为2004吨(见表4)。表 4:海宁市印染企业废水和cod排放情况(2009年) 合 计工业总产值(万元) 410536.27工业废水排量(t) 20298231.2cod排放总量(t) 2004.44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海宁市印染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煤渣、污泥、废产品和生活垃圾。目前企业对污泥和煤渣的处理是运到制砖厂制砖,废产品由废品回收商回收,生活垃圾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4、能源消耗及利用现状海宁市印染企业能源消耗主要有煤、电和蒸汽,部分企业蒸汽通过恒洋热电集中供热,部分企业自备锅炉生产。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原煤年消耗为250332.36吨,电力年消耗为37131万千瓦时,蒸汽用量为3924347百万千焦,年综合能耗为301680.96吨标煤(见表5)。表 5:海宁市印染企业能源消耗情况(2009)消耗能源 合 计原煤(吨/年) 250332.36电力消耗(万千瓦时/年) 37131.83348蒸汽用量(百万千焦/年) 3924374.64综合耗能(吨标煤/年) 301680.96 近几年来由于能源使用情况比较紧张,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来提高和完善企业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运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印染企业废气污染源主要是锅炉烟气,主要含有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另一种废气污染源是定型机废气,含有大量的油烟颗粒物,气味刺鼻,易造成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4) 环境治理与监管 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废水处理能力达到148883吨/日,有定型机废气治理设施120台,脱硫除尘设施93套。为了加强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管,海宁市由企业投资、政府配套建成了一个区域监控中心,全市共有53家印染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实现了对废水、废气的24小时自动监控。(5) 企业清洁生产现状海宁市经贸局和环保局为了更好的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在印染企业中广泛展开了清洁生产工作。企业积极采用生物酶前处理、生产工艺废水直接回用、冷却水回用、染机安装进水水表等措施,明显地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企业通过用电设备安装变频器、热水回用用能计量、锅炉余热回用等措施来减少能耗。到2009年底已有34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海宁华翔漂染有限公司、海宁市永立染整有限公司、浙江华德利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清洁生产已经整改完毕。 海宁市印染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型企业稀少,而且所使用的工艺设备也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发展的需求。至于能源方面,由于设备上和技术上的制约,使得能源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也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虽说企业一直致力于加强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但成效不大。海宁市印染产业的基本情况大致便是如此,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系统地弄清在海宁市印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着手进行解决。2、 海宁市印染产业存在的问题 海宁市印染产业产生的“三废”对环境影响严重,尤其在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让海宁市政府对印染行业的发展状况相当关注,也为印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使印染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与印染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各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海宁市对印染产业提出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也有着不小的距离。在海宁市印染产业发展过程,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层次相对较低 印染产业深层次的矛盾仍然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企业规模以小企业为主,产业链结构中以加工制造为主,其中研发设计不足,大多数产品都是有着低加工程度和低增值环节结构特征的中低档产品,印染企业利润空间较低。产品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常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来样生产所占比例较大,打样、印花对色及多种纤维织物一次染色成功率低,企业生产消耗过高。国内产品品质与先进发达国家的产品品质差距十分明显,产品在染色牢度、手感和功能性方面以及外观风格、流行时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功能性和环保型助剂的开发上也跟不上产品发展的要求【4】。海宁市印染企业品牌营销明显不足,目前只有国家名牌2个,浙江省名牌1个,嘉兴市著名商标与名牌6个,海宁市名牌2个。总的来说,海宁市印染企业品牌化运作较少,自有品牌不多,知名度较差。(2) 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现在海宁市仍有不少企业使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没有达到要求。装备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稳定性不强,能耗高,水耗大,自动化水平低和跑冒漏滴;至于工艺上,则存在流程长、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4】。而且大多印染企业在产品开发、创新、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技术开发能力上比较薄弱,对此投入的研发费用较少。大多数企业都是来料、来样加工、模仿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低,对新纤维、新技术、新原料的开发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染整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低,如除了一些常规的项目如速度、温度、液位等参数的测控外,专用的在线监控项目如色差检测等较少。而且,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理念仍停留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产量等较初级的层次,跟风投产现象十分普遍,容易造成企业间恶性竞争。仅有极少数企业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性,设有研究开发中心,不过却缺乏专业人才,且运作机制也有待完善【11】。(3) 要素资源供给不足目前海宁市城市化水平偏低,缺乏吸引人才、资金、研发机构等要素资源落户的软硬性环境条件。而且进入21世纪以来,环杭州湾产业带各经济圈相继加快建设印染产业集聚区,如绍兴滨海工业区、绍兴县柯桥经济开发区及绍兴县各乡镇聚集了204家规模印染企业,桐乡集中了毛纺、羊毛印染企业,秀洲集中了针织、化纤、丝织印染企业,这些地区均提出以纺织印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海宁市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加剧,面临着招商引资和印染产业错位竞争的双重压力。海宁市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产业技术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短缺,创新型企业家稀缺。除人才稀缺外,资源、能源、环境等制约因素也阻碍了海宁市印染产业的发展。(4) 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印染产业是用能、耗水大户,同时也是废水排放大户,因此它的节能减排任务还十分艰巨。虽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绿色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正在逐步增多,但印染产业三废治理效果、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海宁市水资源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河道水质基本上已经降到五类及劣五类,水质的污染不仅影响到市民的饮水安全,也制约了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海宁市印染企业重复用水量643.9万吨,比例仅为20.25%,中水回用比率过低,相应技术设备投入明显滞后,因此中水回用还大有潜力可以挖掘。除此之外,海宁市印染企业cod的排放量也不容乐观。印染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力度,才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再加上国家对环境治理的要求,对废弃物排放的要求,使得海宁市印染产业节能减排的压力逐渐加大。海宁市印染产品层次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印染企业利润空间变少。印染企业使用的落后生产设备便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但生产工艺技术不高的影响还不仅止于此,它还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重了节能减排的负担,制约着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印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低碳经济的提出,更显示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如果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因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而被迫停业。海宁市印染产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在集聚中淘汰落后产能,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往低碳经济方向发展,使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产业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集约型产业,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本密集型。3、 海宁市印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对策 对海宁市印染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认识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而且转型升级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企业的选择,也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和政府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两种不同力量。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没有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无从着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政府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提供有利的环境。加快海宁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不单单是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可以解决的,还要从科技、人才、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只有全面解决海宁市印染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才是成功的。(1) 淘汰落后产能与引进先进工艺设备 海宁市落实了关于加快我市印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海宁市印染企业中展开了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行动。所有印染企业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中,包括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定型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机、全部直流电机驱动、铸铁结构蒸箱和水洗槽的连续式前处理设备和染色设备等【5】。对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规下企业,实施逐步淘汰措施。这些企业中如果在今年年产值仍低于300万元的实行强制淘汰,到2012年年产值低于500万元的实行强制淘汰。对于规上企业,那些不符合有关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等落后生产能力,对其进行限制或淘汰;而那些可以通过改造升级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企业只要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改造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至于那些难以改造升级的则坚决将其限期淘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科技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的焦点,单单淘汰落后产能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并进行自主创新。海宁市印染企业采用无水印染、高档印花、涂料印花、数码印花、转移印花、气流染色等先进设备和工艺,重点推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促进产品研究开发,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加快印染装备的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做好引进先进漂、印、染、整设备的同时,还要注重国产及合资新型装备的推广应用,如:智能化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机;高效节能的拉幅定型机;小浴比环保型气流染色机;可生产3600mm特宽幅磁棒圆网印花机;包括数码喷射印花、电脑喷蜡、喷墨及激光直接制花网新工艺与配套设备等。引进先进工艺与设备,有利于企业生产的印染产品向高档次、多品种、少批量、快交货、流行更新变化快等特点转变。淘汰落后产能与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只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起点。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引进来设备,却无人懂得维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很多企业对引进的先进设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彻底了解引进设备的结构,只是为了引进设备而引进。在企业引进先进工艺与设备后,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对引进的工艺设备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有力的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实现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二)引进人才与技术创新 人才是海宁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的外部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而人才作为高端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人才的转型与升级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杰出技能的优秀人才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稀有资源【6】。2009年10月海宁市出台的加快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说明了海宁市政府对优秀人才的重视,期望通过一些扶持政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海宁市进行发展【7】。海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应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其知名度,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印染生产环境,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驻。并与长三角地区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联系,立足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出更具针对性,更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还需要加大印染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拥有高层次的经营管理的人才、一支拥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以及一群拥有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8】。我国印染产业竞争能力主要还是来自廉价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乏,这已经成为我国印染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高附加值的瓶颈。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上,海宁市企业可说是一掷千金,但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把引进先进工艺设备作为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唯一途径,因而对产品研发创新重视不够,资金上投入不足【9】。科技发展必须从跟进型和引进型的技术改造向自主创新转变,海宁市印染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并加速产品升级换代【10】。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又离不开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11】。印染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利用各地的人才资源,加快培育出一批印染产业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印染企业注重自主创新的发展,除了内生动力的驱动,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要进行自主创新需要政府、企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企业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时,要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但是要进行自主创新、研发,资金、人力、技术等的投入都不是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还必须有政府的帮助,当然政府的作用也不仅在此,它还担当着社会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要素与价格机制的完善、技术市场竞争格局的建立等任务【12】。创新服务平台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建立自主创新的企业体制机制和创新文化。在构建创新服务平台时,应该合理选择政府介入的程度,即使服务平台能够独立运作,又对平台进行管理监督。服务平台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因此,要确保企业对平台的参与程度,也要让企业对服务平台的工作进行监督。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政府与企业协同解决。创新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可以有效地发展创新文化、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和转化创新成果,为中小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13】。创新服务平台可以促进企业间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能够弥补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可以嫁接技术和市场,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够推动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14】。如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海宁家纺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经编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具有“引擎”作用,可以提高印染产业的创新能力。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调查并掌握海宁市充分的信息,在政府的支持下,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创建有针对性的创新服务平台;(2) 对平台的创新能力和资源调动、运用能力进行评价,清楚了解平台本身的优劣势,不断提升创新平台的运行质量和水平;(3) 根据海宁市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海宁市发展的运行模式,其中有3种典型的构建模式: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模式、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模式、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模式;(4) 在服务模式和内容选定后,对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出最有利的决策,不断推进创新服务平台体制建设,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14】。(三)加快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实施信息化战略,可以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工艺装备结构、产品结构、能源资源利用结构,逐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5】。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装备的进步,印染企业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信息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电子信息技术在印染行业的服务工作提供了机遇。信息化是一种附加值高、增长快、能耗低、污染少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利用在对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原料、生产、管理、营销和商贸进行程序化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将纤维纺织印染服装等上中下游的研发、订货、设计产销的垂直产业整合起来,实现整体快速反应系统化。如erp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电脑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系统;资源物流源mrp系统管理;上下游产业衔接供应链scm系统管理;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和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等。但印染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一直以来并不同步。印染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加快工艺设计领域的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2)加快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提升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能力,实现由单机自动化向联机控制转变;(3)加快营销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随着信息化革命的深入,相关行业的革新和融合正在不断加快,以信息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及信息技术融合成为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由于信息技术显著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及产业关联性,使得产业间的边界特征逐渐开始模糊甚至消失,新产品、新服务乃至新产业不断产生,促进产业融合【16】。加快信息化与印染产业的结合,促进印染产业升级换代,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是提高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促进信息化与印染产业的融合措施有:做大做强信息产业,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对印染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创新印染产业组织形式,企业间积极合作,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度创新,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营造信息化促进印染产业转型的市场环境;加快政府改革,放松对印染行业的管制,提高服务水平等【17】。以信息化促进产业融合,使海宁市印染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四)发展优势印染企业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变化使印染产业的发展更加艰巨,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更加迫切。海宁市印染企业有68家,但大都以中小企业为主,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印染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另一企业,并进行重组,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企业收购兼并的机会增多。海宁市印染企业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更具实力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并购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增强竞争力【18】。印染企业也可以着力于增强企业的内生能力,专注于自己的主业,或者与外资企业进行战略联合,借助外部资本的介入做大做强本地印染企业,使行业内部组织合理化,通过集约化管理科学地整合企业的资源及能力,以适应随时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对于那些已有较高知名度、核心能力强、有较高经济效益、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印染企业,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时可通过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做大做强企业。海宁市印染产业发展优势企业除了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发展优势企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但如果没有雄厚资本的支持,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抢占国内外市场、控制核心资源等等,一切都是空谈,因此,企业通过市场筹集资金,政府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有十分重要。优势企业的特征主要有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带的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海宁市印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优势企业在生产、经营、研发、设计等方面的风向标作用,引导优势企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五)实施品牌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加强,发展态势良好。但就海宁市印染产业而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很少,企业的品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一些品牌缺乏创新与持久力,或因经营不善而未能将品牌充分利用。企业还未树立品牌战略推广意识,营销手段单一【19】。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紧迫要求【20】。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强劲的动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自身效益,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更完备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可程度【19】。海宁市品牌建设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创建区域性品牌;二是创建企业品牌;三是在重点企业中选择一些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商标打造成驰名、著名商标。印染产业要建立自有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企业对品牌及品牌战略的认识,必须充分了解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品牌战略意识。企业文化、产品质量是品牌战略实施的关键,企业品牌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产品被认可,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实施品牌战略,要积极进行品牌维护,要增强企业及员工维护品牌形象的责任感。企业要增强商标注册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在企业为品牌战略努力奋斗的同时,政府也不能闲着,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品牌所有者权益,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环境【19】。驰名、著名商标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大多数企业在驰名、著名商标创立后,在社会知名度、信誉度明显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不断地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值、销售额、税金、利润、市场占有率均大幅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也同样存在激烈竞争,实施品牌战略,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群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商标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6) 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1、 加强节能减排 印染行业一直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大户,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印染废水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而且还有相当部分印染产品还不能达到生态纺织品的标准。为了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标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国标棉印染产品取水定额、国标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海宁市印染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和印染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印染企业中推广高水平清洁生产,鼓励印染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节水、节能和废水回用等新技术,如引进中水回用技术,污水排放后再自行进行处理,这样一来,40%的水又能再次利用【1】。在加工中尽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要使开发的绿色纺织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以及用后的丢弃都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目前,海宁市已有一半印染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力争到2015年海宁市全部印染企业都能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1)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从源头开始治理各种污染,消除或削减产品在生产使用乃至于在废弃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全新的思维方式【21】。清洁生产作为节能减排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在当前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国家重点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期间尤为重要。印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由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推动机制相互作用。外部作用主要是指政府的强制或激励机制。企业要推行好清洁生产,主要还是靠完善自身内部机制,改进生产工艺及设备,提高管理水平【22】。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印染生产的特点,独立开发引进印染节能减排设备,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并广泛推进节能减排措施,如全面推行蒸汽冷淋水的回收利用,开发前处理高温废水直接回用技术,对扩容蒸发器冷淋水及喷射水进行全面的回收利用,将车间生产中的冷却水进行整体回收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