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6届毕业论文目 录内容摘要2一、引言2二、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状况31.国内研究32.国外研究4三、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5(一)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5(二)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1自然资源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92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103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责任重大104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自然灾害威胁严重115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116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1四、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12(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12(二)加强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13(三)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低碳经济机制14(四)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战略14(五)生态环境综合防治,降低环境污染量14(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管理与调控15参考文献15abstract & key words16生态经济理念下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探析专业:经济学 学号:201213006146 学生姓名:马梦婧指导老师:李志献 职称:讲师【内容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背景下,树立生态经济理念,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的“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识。本文对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了解其发展现状,发现山东省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关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提出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山东生态改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战略、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山东生态经济理念良性循环的对策及途径。【关键词】 山东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一、引言发展生态经济就是发展生态产业经济 1。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控制等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全球环境综合报告于2002年公布了关于全球环境状况的信息,1992年-2002年全球环境状况呈持续恶化状态,生态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被经济发展所需物质所抵消。全球人口总数不断上升,随之增加的是人类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产生的废品也在不断增加,人类未来索要面临的环境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平衡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二、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一)研究背景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否,对于生态经济的探索尚处于萌芽阶段,没有正式、系统的形成一个理论体系。1992年联合国开展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点醒了我们,犹如一个导火索,打开了人类社会依靠科技的力量,优化社会经济同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关系的大门,开创了生态经济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生态经济理念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实施生态经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实力。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大政方针。自从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代小康社会新目标后,舆论监督力量不断壮大,保护环境、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体系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生态经济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最近几年来,山东省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也明显增强。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用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换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对人类未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为了全人类的健康成长,必须减轻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在过去的各项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依照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坚持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注意资源的开采量,正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个问题,将二者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加快山东省生态经济建设的步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研究状况1.国内研究中国的生态经济研究于1980年开始。许涤新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表明,生态均衡与经济均衡二者中生态均衡占领主导位置,因为破坏了生态平衡,环境与经济无法对应,所造成的损失则会落在经济身上。事实上,自然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同一时间发表的第九份报告,其内容和许涤新先生发表的内容相同,这表明中、外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解释了普遍存在的问题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整理与合并。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必然会引起当代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感念不再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经济、人口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与其处于对立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通过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刘思华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2012年,郭威,牟文倩两位学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中国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的趋势,他们认为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在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有效的生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有效的生态经济,创新和有效的生态经济措施的理论探索2。2013年,国内著名学者张元在生态与经济建设报告和十八大生态经济建设报告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都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概述,得出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工农业生产作业的可行方式,并通过利用经济手段来调整我国生态结构的合理措施 3。2.国外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各国开始对生态经济进行研究,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应运而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无数学者都将目光放在了这一领域上,由于对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因而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程度的认知不同,所侧重研究的方向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同。六十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提出“生态经济学”这一专业术语,并写出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这篇文章,该文章表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环境污染与人类福利之间的衡量等不足,以及讨论了利用市场调控手段控制人口与消费品的缺陷。经济学专业奥尔达克博士将自己观点整理在环境保护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新的见解4 。20 世纪 70 年代后,世人终于认识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约翰凯恩斯认为,测试人类的自然系统的关系是生态被破坏的程度以及由人类引起的关注程度。技术和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剩下的刺激需要实施生态修复是道德责任。生态修复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类自身的利益,因为它增加两个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资本。所以设计良好的生态修复是有很大的关系的5。我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前期破坏生态环境来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这样,我们还要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马尔科姆伯恩斯的观点是,人类是高智商的生物,经过了无数年的进化,使我们成为唯一的地球资源的掌控者。我们的科技正处于可以改变的阶段,要么是在今天使用不是很高端的科技浪费资源,污染地球,要不我们就是用生态科技来发展经济获得更多的能源利用效益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人类虽然是地球的掌控者,但是我们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而不是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增长。奥托金尼认为现代人类生存只有传统经济发展手段是不行的,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向着生态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进。发展和实施这些生态经济无论是否成功都会影响现存物种的命运和数以百万计的其他形式的生命。在长期未能接受和应用后来的生态经济发展将减少地球的能力来支持生命7。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要调整生产管理结构,建立起正确的经济生产模式。三、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一)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山东省处于临海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相融合,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图1)。近年来,山东省充分发挥其区位地理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国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主要表现在9:图1 山东省区位优势示意图第一,山东省经济产业生产总量大,尤其是农业经济生产总量。有一句话说的好,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因为gdp显示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2014年山东省的gdp高达5.94万亿元,占全国的9%,略低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居全国第三(图2)。其中,第一产业为4978.36亿元,占总值的9%;第二产业为28788.11亿元,占总值的48%;第三产业为25840.12亿元,占总值的43%(图3)。众所周知,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在全国屈指可数,农林牧渔业到2014年时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9198.2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比第二名要高出1649.15亿元(图4)。 图2 2014年全国gdp排行图图3 2014年山东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总量图4 201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排行图第二,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济南在过去十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2.3%,近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0.2%,2013年增长率为9.6%,2014年为8.8%,与前一年的增长水平相比下降,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济南真的进入了一个经济换挡期。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自然的增长率下降,这是客观规律,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中均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但是,下降的速度不影响总量继续扩大,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增加1%较十年前增加10%的还要大。例如济南,上一年济南市gdp增速为8.8%,但gdp的净增量(540亿元)已相当于1996年整年gdp总量(580亿元)。第三,山东省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基础产业发展迅猛。近几年,山东省的交通建树一直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山东省“四纵四横”铁路网项目于2014年悉数开始建造,新建、改建铁路3800千米,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5500千米。2014年山东省铁路通车里程长至5412千米,比2008年新增通车里程2083千米。据悉,2008年山东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329千米,比1949年的887千米增加了2442千米,2014年增至5412千米,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2083千米。在2014年这一年中,山东省完成新建、改建铁路1476千米,占“十二五”规划制定的4054千米的三分之一。年内新增铁路里程1015千米,占全国铁路新增6640千米的近六分之一。同时,山东省的原煤、原有的开发量、发电量在我国也是数一数二的。第四,对外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1978年以来,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已韩国、日本为主的外商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据统计,2014年1-12月,中国创设外商投资企业23778家,同比增加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折合73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蓬勃向上。当今社会的外商投资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如旅游业、金融行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二)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省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总体生态水平较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大大影响到了生态经济水平8。在发展山东省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较严重的污染,为了减轻由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生态污染(表1)。表1 2010年-2013年山东省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 (单位:亿元)指 标2013201220112010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9516.508253.467114036654.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2995062.654557.235182.21城市燃气建设投资额607.90551.81444.09357.93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投资额819.48798.07593.34557.47城市排水建设投资额1055.00934.08971.631172.69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2234.862380.041991.942670.60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建设投资505.75398.64556.23423.5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8676646.575004572.674443610.103969768.20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3425.842690.352112.402033.00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在2014年,森林面积365.9公顷,森林绿化率为24%。增加造林面积22.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9%。实现水系绿化9.5万公顷。木材产量515.5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13987万立方米。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建设21个雨水利用工程,完成412个小水库加固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千米,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250处。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额完成年度和进度方针。关停小型煤电机组45.6万千瓦。全省63户企业实现过时产能裁汰职责,共裁减生铁130.0万吨,粗钢60.0万吨,焦炭40.0万吨,铁合金0.8万吨,铜冶炼2.7万吨,电解铝6.4万吨,平板玻璃92.0万重量箱,造纸54.6万吨,铅蓄电池779.0万千伏安时。在重点的72种产品中,45种产品的单位能耗低于上一年。建成住宅建筑节能1895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273.1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综合应用面积2981.2平方米。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与上一年相比的下降量分别为16.3%、11.3%、16.9%和4.2%。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和河流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与上一年相同,氨氮平均浓度为7.1%。首先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森林公园面积41.7公顷。首先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森林公园面积41.7公顷。湿地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50处,新增11处;省级湿地公园96处。国家级生态市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79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个。1世界地质公园,11个国家地质公园,52个省级地质公园,增加7个;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1自然资源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资源可循环效益低下,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由于人类生活的不节制,水资源匮乏短缺,水生态比例失衡。2014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18.8毫米,比前一年偏少23.9%,低降水率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以及城市乡镇建设,生态用水无法及时供给(表2)。土地开垦率极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现有耕地1.14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8.3%,人均1.17亩。山东省森林总体数量过低,对于森林的防护功能普遍较低,人均林地面积0.45亩,为全国平均五分之一。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逐渐降低。表2水资源情况 (单位:亿立方米)年份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2006199.78109.5690.22200738711280.19106.932008328.71228.9699.752009284.95173.80111.162010309.12199.08110.042011347.61237.49110.122012274.08182.1791.902013291.70191.07100.642014148.4476.6171.8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山东省以轻工业、纺织工业、化工工业、机械工业、建材业、冶金业这六大传统工业为产业中心,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过大,污染过大。但是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所占比重过小,人们尚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依旧肆意污染着生态环境,致使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依旧处于被动位置。造纸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量在2014年的全省产业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过半(表3),结构性污染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表3山东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万吨)污染分布废水排放量514423化学需氧排放量17.80422氨氮排放量1.55030二氧化硫排放量15.90237烟(粉)尘排放量12.0801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3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责任重大山东省采取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治理措施,但大多治标不治本,这其中存在五个原因。其一,环境自愈速度赶不上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速度。2014年山东省的废水排放量为514423万吨,比2013年增加了19852.81万吨。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这四项虽达到了山东省的减排目标,但比中依旧过大。其二,普遍污染了水环境。山东省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体杂质含量超标,绝大多数地区水质没有达到要求。其三,城市大气层人为污染明显。大气层人为污染物主要包括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在高新地区或是郊区,经常可以看到浓浓的烟雾从工厂的烟囱中排向大气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其尾气的排放量可想而知。其四,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日益明显。固体废弃物,通俗来讲就是“垃圾”,它产生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不可避免。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必然会增加。现在有些国家将废酸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其五是由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所造成的污染。4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自然灾害威胁严重2014年山东省水土流失2.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济南,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土地沙化面积已达85万亩。生物多样性锐减,现有2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20多种高等植物受到物种濒临灭绝的威胁。部分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入侵物种的生态危险性增加。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地面塌陷332平方千米,植被和景观遭到大量破坏,监管调控功能显著降低,人类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洪涝灾害的威胁。每年由于水土流失致使泥土流失量约2.53亿吨,海水入侵面积1120 平方千米,平原超采区面积2.75万平方千米,漏斗区面积1.8万平方千米。矿区地面塌陷332 平方千米。由于人类不节制的开采致使植被和景观遭到大量破坏,环境修复能力下降。植被减少相对应的湿地面积减少,自然资源调控能力明显下降。5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我国劳动生产率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旧有数十年的距离。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山东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为2至5倍,原材料的输入量为2至4倍,投资额为2至11倍,化肥投入量为2至13倍。虽然我国的gdp在不断增加,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在国际上小有名气,但是gdp的增加是成倍的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损耗换来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模式,加快内外结构同步升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只会持续恶化下去。6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山东省城乡特色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本地居民生活受到制约,投资环境不理想。据统计,2014年山东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置率仅为45%,仍旧有将近55%的城市污水未能得到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虽然达到70%,但由于处理标准偏低,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据我所知,2014年人工煤气供气量为9438.0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量为627532.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量为395521吨,集中供热83003.3万平方米。山东省集中供热率仅为31%,即仍有69%的居民选用燃煤、小锅炉等方式进行取暖。虽然都市燃气普及率高达99.5%,但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依旧众多,尤其是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寓居的小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4.99 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4 平方米。表4 2010-2014年城市燃气 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人工煤气供气总量(亿立方米)279.984.777.062.856.0天然气供气总量(亿立方米)487.6678.8795.0901.1964.4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亿立方米)1268.01165.81114.81109.71082.7供气管道长度(万公里)30.934.938.943.247.5燃气普及率(%)92.0492.4193.1594.2594.56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综上所述,山东省虽然是一个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却也是个污染大省。传统工业模式和粗放型经济具有投入高、消耗大、效率低等缺点,这些缺点不仅大大浪费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的可循环效率降低,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打破了固有的自然规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山东省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升级速度过快,未能与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同步。内部结构升级速度过慢,尤其是工业结构,拖后了产业升级的脚步。因此,若要使山东省经济发展达到理想目标,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就要提高内部结构升级速度。四、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想要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就要从根本上实行经济变革。基于山东省经济发展特点,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需结构,从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切入,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向高不断升级,加大产业的关联度。(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经济强调“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10 。我国社会存在相当多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量大但治理能力较差的企业,对于这种企业,就要采取自然淘汰与强制淘汰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设置多道门槛,对现存企业进行多方面筛选并将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强制淘汰。当金融危机来临,食品加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等行业意识到只有升级产业结构才生存,在这种机制中,政府提出了引导当前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将产业进行全方面的技术革新,把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以保证能源、资源的可循环发展。改善当前落后的生产体系,降低污染排放量。要特别注意的是制造业的污染排放量,并且着重改善其生产体系,因为山东省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山东省工业产业的主力军,也是衡量地区综合实力的关键点之一。山东省是中国第二人口大省,由于人口众多,职位的供应无法与人口数量成正比,因此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失业现象的产生在所难免。若想要防止这种状况的产生,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中小企业具有特殊的根植性和创新性,其技术新颖、投资节省,虽然工作时间短,但是见效快,投资效益好,因而发挥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是发展中国家提升本国在世界中综合实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当前的情况,应重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山东省红色革命老区、黑色钢铁区、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造成了“红黄蓝黑”连片发展的形势。不仅要注重省内连片发展,也要加强省外合作,坚持引导优秀产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将高新技术“引进来”,与创新相结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山东省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改变旧有的生产格局,推翻港口经营模式,提高山东省在全国的综合实力,将山东省的知名度扩展到全中国。要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够完美的融合,就要保护好自然遗产。另外,为了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生态效益,协调生态经济稳定发展,建立起各式各样的生态开发区和生态示范区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生态开发区和生态示范区,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效形式 11。(三)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低碳经济机制由于其他省市也有发展低碳经济机制的先例,借鉴“前辈”的经验,划分出低碳经济机制的专项基金,与现有的财政政策和财政补贴相融合,以奖励或贴现等方式对发展低碳经济机制及其相关工程进行支持;积极发展低碳相关行业,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无污染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对低碳高效环保项目进行金融倾斜;建立低碳金融公司,对公司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拓展低碳基金的筹资方式;加大政府对低碳经济机制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各国之间、各省之间友好合作,与“前辈”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探索跨区域的低碳交易合作。(四)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战略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完整的单元与集水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的特点,便于合理配置和协调各种资源,有利于区域化整体治理和综合开发。坚持以小流域为单位,注重综合治理,以渠道治理、小型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为重点,支持各项措施,使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成果的出现,例如节水灌溉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从而推动了了农、林、牧的生产发展,增加了人民收入。山东省采用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中最重要的途径即生态恢复。何为生态修复?简单来说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自我调节。生态修复主要采用三种技术措施,分别是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将小流域治理与水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相结合,加快其治理速度,达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生态环境综合防治,降低环境污染量水环境治理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涉及的方面广且综合和性较强,如果遇上单一的治理技术则基本无效。应该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综合防治,一水多用。比如将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水用来擦地等,尽可能的降低污水排放量。山东省除了水污染状况严峻外,工业污染也格外严重,如造纸业、化工业等行业,其污染负荷较大。应该注意由内向外进行治理,改革工艺,更新技术,以节能减排为首要任务,强调回收循环利用,最后再考虑外部处理。在农业种植方面,中国的话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世界闻名,其污染之大可想而知。由于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与工业污染不同,无法使用集中处理污染物的方法。因为它的不可避免性,只能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特别是水田,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利用生物链进行病虫害防治,努力降低地表水造成的污染。对于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坚持“预防和处理并举、科学规划、统一管理、责任划分、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绿化、热化、气化、电化、清洁燃烧等新技术,预防和控制烟尘、工业粉尘、汽车尾气、地面扬尘、粉尘等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综合措施,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预定目标。(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管理与调控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使用率远远赶不上其消耗率。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努力使水资源消耗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持平。无论是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还是社会产业的结构调整,水资源的使用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水体可承受的范围,排水应受到水体可受纳容量限度等方面,并坚决杜绝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对水随意、无序的滥采滥用。林地是用于生产和再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壤,是国家林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是完成森林资源采伐额度管制、调控森林资源损耗的关键所在。制定林地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有效防止有林地逆转和林地流失,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采用小流域和山体总额和治理办法,增加森林蓄积量,扩大林地规模,播种优质灌草植物,提高林地植被覆盖率,构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合理确定和规划林地使用权、限额和占用林地定额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林权、森林生产力、重点公益林地比例、重点商业林地比例等指标,科学调整林地结构,强化宏观调控能力,提倡节约用地,保障林地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1 王万山中外生态经济发展走势j未来与发展,2006,(3):14172 刘思华,黄国勤,生态经济与绿色崛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34-373 马寅,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2:38-394 程福祜.国外生态经济学观点评价(续)j. 生态经济,1986,(1):44-495 john cairns jr,ethical issue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2009,6(12):14-176 malcolm byrnes,the ecological imperativ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thical issues in human genetic technology,2010,6(15):153-1627 otto kinne,revisiting eco-ethics and econ-ethics,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
- 2026届长沙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肥城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甘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市鹏程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电人防劳务合同5篇
- 办公空间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租金调整协议
- 财务稳健型私人小企业员工薪资支付合同
- 跨国婚姻离婚协议:资产评估与跨境财产分配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五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 2025年牛羊肉市场分析报告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雇佣拖车拖车合同协议
- 学校活动外包合同协议
- 2024年宁波市北仑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
- 移动专线故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