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申报编号:hp 160413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铁中桥危桥抢修工程 建设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市政和水利管理所 (盖章)编制日期:2016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铁中桥危桥抢修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市政和水利管理所法人代表叶向阳联 系 人李文辉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牛乳基2号联系电真 /邮政编码510000建设地点越秀区沙河涌(杨箕涌)广州市铁一中学段铁中桥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穗发改201617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t 城市交通设施-3、桥梁、隧道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7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评价经费(万元)1.5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铁中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共和街附近(23734.14n、1131812.23e),西起共和大街,东至铁一中学。铁中桥于2012年桥梁常规检测,鉴定结果为d级不合格状态,应进行中修或大修工程。对于铁中桥的运营现状,由于桥梁损害严重,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行车要求,过桥车辆需绕行中山一路或寺右南马路才能从铁一中学到达共和大街,是明显不能符合交通现状的,因此对铁中桥的整治处理迫在眉睫。鉴于此,2014年越秀区建设局立项决定对铁中桥进行改扩建处理,以期重新恢复发挥该桥所通车功能,改善宜居环境,继续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铁中桥危桥抢修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规划桥梁全长30m,桥宽10m,桥梁结构采用三孔钢筋砼箱涵(3-9.6米5米)。采用城市支路标准,双向两车道,设计行车速度20km/h。项目投资57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二、项目现状铁中桥桥面现状为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上部结构为简支t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排架墩、石砌桥台。该桥跨径组合为39.2m,桥梁总长27.6米,桥面总宽为4.8m,现有桥面横向布置为:0.2m(护栏)+4.4m(人行道)+0.2m(护栏)。现状跨中桥面高程为9.11m(广州城建高程),广州市防洪高程为7.8m(广州城建高程),地铁5号线隧道顶面离河床底约20m。(1)桥梁现状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于2012年8月29日完成了铁中桥的常规定期检测工作,结果如下表及图1所示。表1 2012年铁中桥检测结果项目2012年检测结果总体技术状况铁中桥全桥技术状况级评定为d级不合格状态,应进行中修或大修工程。桥面系桥面铺装层多处磨损露骨料,有2 处小坑槽;桥头连接轻微跳车,桥跨间有横向裂缝,栏杆多处破损露筋。上部结构桥梁侧面有管线攀附;主梁底面有2处破损露筋;主梁多处纵向开裂、钢筋锈蚀严重,长度最大约为3m,宽度最大约2mm。下部结构0#桥台护坡垃圾堆积,1#桥墩盖梁有1处破损露筋;2#桥墩有1处立柱竖向偏位,桥墩下部河水冲刷;桥台翼墙有杂草滋生。静动载检测论从静载试验结果可见,铁中桥试验跨刚度和强度不满足当前人行荷载3.5kn/m2的使用要求。由动载试验结果可知,铁中桥试验跨整体刚度较差。检测报告建议(1)该桥整体承载能力不能满足人行荷载3.5kn/m2的使用要求,在常规定期检测bci 评定中,被评为d 类不合格桥梁,加之桥梁存有较多结构性病害。综合上述考虑,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应及时对其进行加固维修或改扩建。(2)应按桥梁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设施损坏、影响车辆及行人安全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维修措施,并向管养单位报告。栏杆表面剥落严重栏杆表面剥落严重桥面铺装开裂桥面铺装破碎、麻面外侧主梁严重露筋,钢筋锈蚀严重边主梁严重露筋,严重锈蚀帽梁砼严重碎烂、露筋、锈蚀锥坡砌石严重缺失一大水管穿过桥台,挡墙下被掏空桥台处护坡冲垮图1 铁中桥现状图(2)综合管线现状铁中桥上的综合管线数量多且复杂,西侧桥头有直径500mm铸铁自来水管,与桥梁轴线成45度斜交。桥梁北侧有11条纵向管线,其中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的通讯光缆和珠江数码的电视信号线及其他不明管线。桥梁南侧有4条纵向管线,其中有2条直径110mm镀锌钢管自来水管线。东侧桥头梁底有少量横向管线,管线多为通讯管线。西侧桥头直径500mm铸铁自来水管桥梁北侧综合管线桥梁南侧综合管线东侧桥头底部综合管线图2 综合管线现状(3)相关的其他交通设施现状铁中桥下方有地铁五号线穿过,桥梁建设前需先探明地铁线路与铁中桥下部结构基础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沙河涌无通航要求,桥梁的下部结构在河流横断面中所占面积应尽量接近旧桥或少于旧桥的下部横断面面积,桥梁梁底标也要高于旧桥的梁底标,以减少新建桥梁的阻水比。三、工程设计方案1、技术指标铁中桥经改扩建后,将比旧桥通行规模大,桥梁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城-a 级,相关的技术标准如下表所示:表2 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说明备注通行规模桥梁全长31.4m,桥宽:10m(双向两车道)两侧各1.5m宽人行道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4.0kpa表3 桥梁一览表桥名交角(度)孔数跨径(孔m)桥面宽度(m)桥梁全长(m)工程量(桥面面积m2)新铁中桥903-9.6x5.010.031.4314注:拆除旧铁中桥148.5m2,电力、电信、给水管迁移,临时钢便桥。2、拆除重建方案该桥由于建成使用年代很长,已超过该桥的合理使用年限,且年久失修,外观已破损严重,根据旧桥维修加固的原则,对比分析桥梁的剩余使用寿命和相关加固费用,该桥已无必要再行维修加固,故本次建议该桥进行拆除重建。根据梅东路延长线的规划及其项目建议书,铁中桥的桥型及桥跨的选择应与远期梅东路延长线相适应,由于铁中桥位于梅东路延长线与共和大街支路平面交叉范围内,其平面关系见附图3,图中阴影部分为梅东路延长线跨杨箕涌结构物平面范围。梅东路延长线与杨箕涌相交处跨河结构物采用三跨简支梁桥、三跨箱涵。新建桥梁考虑为跨河涌交通桥,近期是为满足铁路一中学生的过河需要,以及周边居民的出行要求,远期是梅东路延长线与共和大街支路交叉口范围的跨河结构物。为便于将来与梅东路延长线的跨杨箕涌结构物相衔接,铁中桥桥梁跨径采用三孔钢筋混凝土箱涵。孔径为:9.65.0+9.65.0m+9.65.0m,桥面宽度根据过桥管线、人行及规划要求,采用桥宽10m=1.5m(人行道)+7.0m(行车道)+1.5m(人行道)。箱涵顶板厚度60cm,中隔墙厚度60cm,侧墙厚度70cm,底板厚度80cm,底板下设10cm c15素混凝土垫层及40cm砂石垫层。软基处理采用换填3m厚中粗砂。涵身采用c40普通钢筋混凝土,两侧有车行道位置分别设置6m长c30混凝土搭板。涵顶铺装与路面一致。箱涵横向布置跨越25m宽杨箕涌,箱涵纵向沿杨箕涌布置,上下游均与杨箕涌河堤挡墙顺接。采取半幅围堰、单孔通水施工。围堰完成后,抽水清淤,形成工作平台,进行软基处理施工,软基处理完成后施工垫层,然后支模浇筑箱涵。箱涵施工时,箱涵位置的两侧河堤均需要破除。考虑铁中桥离两岸建筑物比较近,箱涵两岸采用钢板桩支护施工。因铁中桥桥位在地铁5号线之上,采用箱涵设计方案可避免下部节基础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使得方案更具的可实施性,另外临时钢便桥的设置也无需打桩。3、综合管线迁移方案旧桥上游原500mm供水钢管往上游平移10m,给铁中桥重建预留足够的施工空间。原桥上的通讯管线先往上游平移,待铁中铁重建完成后,将通讯管线重新迁往桥上人行道下方。电力管线迁移由供电部门另行考虑,本项目不提供电力管线过桥的条件。四、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本桥抢修施工时桥下杨箕涌保证水流畅通,施工期间行人过桥利用临时钢便桥绕行方案。施工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增设交通指示标志,加强路政人员维护交通的能力,尽可能减少施工干扰造成的不利社会影响,并保证施工车辆、施工人员的安全。表4 施工进度安排表五、施工期交通本项目的主要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沿线均无生产,需要外购或从厂家运转工地,部分材料可在当地厂家购买。从目前调查到的材料供应情况看,货源较充足,不会对本项目的实施造成太大的影响。本项目附近线路运输交通相对较差,大型运输车辆难以进入,桥梁上部结构需要现场预制或采用现浇结构。铁中桥是沙河通铁一中学段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对东西两岸居民跨越沙河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拆除重建将有相当长的时间该处交通将中断,期间要通行需在旁边加建钢便桥作为临时通道,导致施工措施造价相对高昂,但能彻底解决铁中桥的通行能力差的状况,并为现有桥上综合管线过河提供更好的空间,并且铁中桥是梅东路规划的组成部分。六、工程施工制度工程建设期设施工人员30人,施工区不设施工生活营地,租用民房,不设混凝土搅拌站,工程周期为6个月,运营期不增设管理人员。七、项目合理合法性分析从国民经济角度分析,虽然本项目新桥比老桥在里程上没有大的缩短,但在通行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由原桥不能通车改为双向两车道的通行桥,在通行环境上有较大的改善,对于降低货车的运营成本发挥了很大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对于解决区域生产出行和生活出行问题有重大意义,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有关条款,本项目是城市基础交通设施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三款“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相符合的。参照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是城市基础交通设施项目,属于鼓励中第十九条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第二款“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相符合的。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境保护与有关政策的规定。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共和街附近(23734.14n、1131812.23e),西起共和大街,东至铁一中学。项目东面隔梅东路为华逸景轩(21m)及铁一中(20m),西侧为农贸市场及共和大街(0m),南面为东山新园(84m),北侧为共和苑(8m),杨箕涌由北向南自桥下流过。项目地理位置及四至情况请见附图1和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如附图6所示。本项目周围以居住、教育及商业活动为主。因此原有项目周边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为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社会活动噪声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沙河涌(杨箕涌)广州市铁一中学段,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812.21、北纬23734.15。西起共和大街,东至铁一中学。二、地形地貌越秀区的原始地形是两个半岛,即:东面由番山、禺山南北相连(在今北京路以东),可称为番山半岛(或禺山半岛);西面是坡山(在今惠福西路)可称坡山半岛;两个半岛之间为海湾(今教育路、西湖路一带),今越秀区之西北陲则为兰湖(今象岗山以西,流花湖一带;南部(惠福路以南)近一千五百多年间逐渐淤积成陆地。因此,越秀区常见的地形,是海河合力淤积所成的近代冲积平原,海拔多在10m以下,地势低平。其地形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呈东北向西、向南倾斜,北部是越秀山(丘陵),最高处为海拔76m(中山纪念碑基址高72.3m)。该区主要为第三系红层沉积经喜马拉雅运动后期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间隙抬升和断块差异运动,遭受强烈剥蚀等侵蚀作用,并经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现有地形和地貌,部分基底源自燕山期花岗岩和泥盆系石英砂岩、泥质页岩。三、气象与气候本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据广州市气象台历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3.3,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2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8.7。日照:全年达1906h。7月份日照最长,平均日照为240260h,4月份因天阴日照最短,平均为78.9h。全年日照率为42.9%,其中10月份可达55%,4月份只有21%。降雨量: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16.7mm,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mm。降雨集中在49月份,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月平均降雨量为293.8mm,最少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仅有24.7mm。历年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季节。季风变化明显。该地区全年以西北偏北风为主导风向,出现频率为12.8%;东南偏南风为次主导风向,出现频率为8.2%;静风频率为26.6%,西风出现的几率最少,仅为0.5%。全年平均风速为2.0m/s,不同季节各风向的平均风速有一定的变化,并以东北偏东风和东南偏南的平均风速略微大一些,分别为2.22.3m/s。年平均气压为1012.4mbar,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蒸发量为1575.5mm。总的来说,本区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时有酷热,偶有低温,夏长冬短,四季常青。四、水文本项目所在的沙河涌是市区较大的排涝河涌,发源于白云区榕树头,上游连接耙齿沥水库,沿途流经元岗桥、兴华路、禺东西路、广州大道、五羊新城、珠江宾馆等地,于二沙涌处汇入珠江前航道。沙河涌流域集雨面积为35.56km2,干流河长14.14km玉带濠街新河浦涌西段(其中越秀区内长度2.96km),干流平均坡降为1.71。河涌两岸为建成区,是白云区、越秀区、天河区重要的文教、居住及商业区。沙河涌河道曲折,宽窄不一,河道宽1244m。2008年后,“沙河涌等三条河涌联合补水工程”的建设,给沙河涌提供了补水流量,改善了沙河涌水质,补水正常流量为4.2m3/s、应急流量为8.4m3/s。沙河涌下游在广州大道附近设有分洪渠箱,分流流量约1/3,分担下游防洪排涝压力,但由于管理不善,现状分洪道淤积情况及运行情况不明。五、土地面积越秀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总面积33.8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2.63万人,户籍人口115.84万人。越秀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越秀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2013年,越秀区下辖流花、洪桥、六榕、光塔、北京、人民、东山、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18条行政街道,总户籍人口为114万人,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六、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表5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水环境功能区沙河涌为排涝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是否位于水源保护区否是否风景保护区域特殊保护区否是否水库库区否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猎德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越秀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天河区相邻。越秀区总面积为33.8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7.47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人。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区下辖流花、洪桥、六榕、光塔、北京、人民、东山、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18条行政街道。二、经济概况2014年,越秀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741亿元,同比增长8.1。税收收入30764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3亿元,增长6.6(按可比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06亿元,增长9.7。商品销售总额956694亿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386亿美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38元,增长8.8。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0085亿元、增长8.6,占gdp的65.7,是全市现代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城区。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共有市认定总部企业67家、占全市1/5,区认定优质企业362家,实现增加值1251.58亿元、增长8.2,占gdp比重提高至48.4,创历年新高。金融、商贸、健康医疗、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767.27亿元、增长8.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新兴业态加速发展。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753家,近6成是移动互联网、融资租赁、新媒体、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企业。新引进6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分支机构或下属企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广东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广州版权保护中心正式落户。新建东方文德广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星光映景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南方传媒289艺术中心等新兴产业园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黄花岗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72.11亿元,增长18.0。建成市级移动互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增7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科技金融,设立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推动天锐科技、尚思传媒、科传计算机等5家科技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评选出首届区长质量奖和首批越秀区杰出人才。新增专利申请量6024件、授权量2913件,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发展载体扩容提质。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步伐,出台“25”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全市首个专业市场电商孵化基地,新增7家国家和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白马、红棉被评为全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和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支持25栋写字楼升级改造,富力盈东、捷登都会等一批商务楼宇先后落成,新增商业写字楼30万平方米,推动成立全市首家楼宇经济协会,全区总部经济发展基地达到10个,年营收超百亿元楼宇7栋,年税收超亿元楼宇39栋,楼宇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三、教育、文化、卫生教育: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小学53所,在校学生59845人,比上年增加2867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35109人,比上年减少872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1332人,高中在校学生13777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辖内共有省、市大型文化场所40多个,区图书馆2个、区文化馆2个、区博物馆(纪念馆)16个。成功举办“第四届广府庙会”和“第六届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合共吸引了近千万市民游客参与,弘扬了广府文化,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共2912多场次。图书馆采购新书2万多册,馆全年共接待读者近74万人次,外借书刊47万多册次。卫生: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312个,其中医院37间,妇幼保健院3间,疗养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实有病床22444张,卫生技术人员36021人,执业(助理)医师11395人。本地儿童各类疫苗接种均超过95%,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为640.00/10万,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为473.99/10万。四、文物古迹越秀区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发源地,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较多。目前该区内有列入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古文化遗址、纪念性古建筑物、革命纪念旧址、宗教性建筑物和古墓葬地的共有21处,其中国家级的3处,省级的8处,市级的10处。另外还有9处尚未划定保护级别。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处于广州市越秀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201317号文)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报告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数据来源为2015年广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详细情况见下表:表6 2015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环境空气质量项目so2no2pm10pm2.5o3co日平均浓度(mg/m3)/0.1710.22.2年平均浓度(mg/m3)0.0130.0470.0590.039/质量标准(mg/m3)0.0600.0400.0700.0350.1604达标指数0.2171.1800.8431.1141.0680.550是否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超标超标达标从上表可知,该评价区域内so2、pm10、co三项指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pm2.5、o3三项指标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可见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一般,主要是受到机动车尾气影响。但随着市政府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二、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沙河涌,本报告收集了沙河涌在2014年3月枯水期的水质情况(来自广州市越秀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14年度)。监测统计结果详见下表。表6 沙河涌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水质项目总磷coddo(年均值)nh3n2014年3月0.6223.80.355.03(gb3838-2002)类标准0.44022.0监测结果表明,该水域2014年水质为劣类,除cod外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总磷、溶解氧和氨氮超标主要是受生活污水和工业点源污染排入所致。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沙河涌(杨箕涌)广州市铁一中学段,西起共和大街,东至铁一中学。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因此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2类区。相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为了解本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本评价于2016年3月17日对工程附近进行了噪声监测,共布设了2个监测点于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8 建设项目附近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db(a)测 点昼 间夜 间监测值dba标准db(a)监测值db(a)标准db(a)1#桥西侧58.96046.3502#桥东侧54.245.8根据噪声监测的结果显示,本工程附近昼夜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工程大气环境敏感目标为周围居民小区及铁一中,本工程施工期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应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等,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受本工程的建设的影响较小。(2)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水环境敏感目标为沙河涌,本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应采取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到指定地点,保护沙河涌的水质不因本工程的建设导致明显恶化。(3)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本工程附近地区的声环境符合功能区要求,使本工程附近环境敏感点不受本工程的噪声影响。(4)固体废物控制目标主要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淤泥、建筑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本工程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5)生态保护目标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因本工程的实施而受到显著影响,预防因工程建成造成水土流失。经调查,工程沿线无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无珍稀植物和动物。(6)本工程附近的环境敏感点表9 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点敏感点名称性质方位与本工程边界最近距离(m)共和苑居民小区西8华逸景轩居民小区东21广州市铁一中学学校东20东山新园居民小区南84广州铁路集体公司委员党校党校东124碧水明筑居民小区北163富力东堤湾居民小区北180- 27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本工程纳污水体沙河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标准本工程在施工期内,施工机械运作、清洗、漏油等会排放少量的含油和悬浮物废水,通过集中收集并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依托附近民宅和公厕,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污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三级标准: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石油类20mg/l、las20mg/l、nh3-n:无要求)。2、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评价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2类标准。3、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以及2013年修改单(2013年36号)。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是在施工期产生一定的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营运期基本不产生污染,因此可不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施工方式及具体产污环节如下所示: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污)水本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机械运作、清洗、漏油等排放少量的含油和悬浮物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水:施工机械废水主要来自运输汽车、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排出的废水和汽车、机械设备的清洗水,此类废水中主要含有codcr、ss、石油类。本项目共有大型施工机械3台,冲洗水用量取0.8m3/台d计算,考虑损耗与无组织排放,预计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的排放量为0.6m3/台d,codcr、ss和石油类排放浓度分别为:150mg/l、250mg/l和20mg/l,项目车辆及施工涉及废水产排情况详见下表。表10 车辆及施工设备冲洗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施工车辆及设备数(台)冲洗用水量m3/d废水量m3/d主要污染物产生量(t/a)codcrss石油类32.41.80.0410.0680.005该部分废水将经过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所降尘及绿化等,不外排。生活污水:主要含codcr、bod5、ss等,此外还有粪大肠菌群、油脂、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30人,施工期总工日按180天计,生活用水量约80 l/d人,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90%计,即2.16m3/d,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总量约为389m3。(2)扬尘、废气本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建设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气,以上大气污染物均无组织排放。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围堰设置,施工建筑材料装卸、运输和堆放、支模浇筑等,施工垃圾堆放,施工车辆扬尘。据类比调查表明,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的扬尘最为严重,其影响范围为施工场界200米之内,以下风向100米内影响较明显。土方的开挖、堆放、回填产生扬尘污染主要发生在软基处理施工中,特别在干旱大风季节施工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湿措施,扬尘污染将十分严重。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排放的废气、运输车辆尾气以及河涌清淤产生的恶臭。据相关资料分析,施工废气污染物影响距离为施工场所下风向100米左右。(3)噪声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抽水清淤、软基处理、支模浇筑、桥面铺装和材料运输等过程中。施工期间主要以挖掘机、装载机、抽水泵等施工机械产生的连续稳态噪声为主。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噪声源强如下表所示。表11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噪声源强一览表编号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编号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1挖掘机5845抽水泵587-1132沥青混凝土罐车5856砼振捣器15853自卸汽车5837载重车1584894液压凿岩机5868轮式装载机579(5)固体废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包括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淤泥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在围堰设置、抽水清淤、软基处理、支模浇筑和桥面铺装等材料运输等工程施工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等废弃建筑材料。项目区内不设置弃渣场,将工程水上土料、无用料全部运至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制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排放处理。开挖淤泥:对河床进行软基处理时开挖出的淤泥,经沉淀池沉淀后干化,运至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制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排放处理。生活垃圾:本工程建设将历时6个月,期间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工作和活动,按每人每天1kg生活垃圾、工期180天计算,则30人在施工期共产生5.4吨垃圾。(6)生态影响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机器搅动将会使河底物质发生移动和扰动,造成泥沙沉积在底基上和水体中悬浮,减弱了光的穿透能力,增加了河水的浊度,同时扰动含有大量有机物的疏浚物,可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从工程性质分析,对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和物种的影响不大,不会对某个物种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工程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污)水本工程为桥梁铺设工程,属于对当地环境有利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且本项目不另设管理人员,因此本工程运营期不会产生废水污染。(2)废气本工程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过往车辆产生的扬尘污染及机动车尾气,通过日常路面保洁及洒水抑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噪声污染主要为过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及行人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散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乘客丢弃的物品等,及行人丢弃的垃圾,沿桥呈线性分布。若按每天400m2产生1kg固体废物计算,铁中桥全线每天产生固体废物0.75kg/d,所产生的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理,经妥善处置后,将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浓度产生量浓度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机械、破坏地表和运输车辆扬尘、车辆尾气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营运期车辆扬尘及尾气扬尘、车辆尾气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产生的机械废水codss石油类270m30生活污水codcr、氨氮、ss、bod5324m3324m3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开挖淤泥少量0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5.4t0营运期车辆散落生活垃圾一般垃圾0.75kg/d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79-113db(a)70db(a)运营期/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保护措施及预测期效果(不够时可增加篇幅)由于本工程位于沙河涌,在施工期间开挖淤泥,软基施工及架设桥梁时将产生大量的瞬间混浊物,将对穿越上下游附近的水生生物的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因此,施工期间必须采取围堰进行封闭施工。施工期结束后,其影响将逐步减少。本工程建成后,重新恢复发挥铁中桥所通车功能,改善宜居环境,继续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因此,本工程运营后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机械运作、清洗、漏油等排放少量的含油和悬浮物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水:施工现场加围挡保护,并采取封闭施工,废水集中收集,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机械清洗。生活污水:主要含codcr、bod5、ss等,此外还有粪大肠菌群、油脂、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30人,施工期总工日按180天计,生活用水量约80l/d人,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90%计,即2.16m3/d人,则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总量约为389m3。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依托附近的民宅及公共厕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处理施工废水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含泥沙或其它污染物的废水排入沙河涌。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甚而开挖产生的淤泥和含粘土废水须妥善存放和处理,施工现场加围挡保护,并采取封闭施工,废水集中收集,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不得排入河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排污染道路及环境,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以及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少量无组织排放废气。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在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刮风会再次扬尘;另外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会引起洒落及飞扬。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附近建筑物和树叶上,影响景观。(2)污染防治措施为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运输车辆加篷盖,出装、卸场地前先冲洗干净,以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输过程中扬尘。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严禁车辆在行驶中沿途振漏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车辆出工地时,应将车身特别是车轮上的泥土洗净。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过程携带泥土杂物散落地面和路面。为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市区空气,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在市区道路两侧和规定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均在规定的范围内,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该项目规定,不得在施工现场设立混凝土搅拌机搅拌,以减少粉尘污染。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1)声环境影响根据工程分析,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施工作业的机械噪声。项目施工用的机械设备产生噪声的有:挖掘机、装载机、装载机、抽水泵等机械设备。其噪声值见下表。表12 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噪声源强一览表编号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编号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db(a)1挖掘机5845抽水泵587-1132沥青混凝土罐车5856砼振捣器15853自卸汽车5837载重车1584894液压凿岩机5868轮式装载机579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不同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详见下表。表13 各种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预测值(db) 距离设备名称5m10m20m40m50m100m150m200m轮式装载机7973676159535047砼振捣器8574686260545148挖掘机8477716563575451自卸汽车8377716563575451抽水泵8781756967615855液压凿岩机8680746866605754沥青混凝土罐车8579736765595653从上表结果可看出:机械设备在施工场界周围40m范围内的昼间噪声值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在施工场界周围200m范围的夜间噪声值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点与以上敏感点的距离和施工时段,距离越近或在夜间施工影响最大。经调查,桥梁两端的民居及中学距离项目施工现场最近距离小于40m,故施工期对沿线民居和中学有一定影响,建议施工机械远离最近敏感点或其他较近敏感点放置,而且机械运行时间需做计划,并且做好声屏障防护措施,声屏障降噪效果达12db,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不同的施工阶段所投入的设备对环境噪声的影响特征不同。施工初期主要是开挖土方阶段,以各种开挖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为主,施工设备的运行具有分散性,噪声属于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施工中后期固定噪声源增多,如卸货、切割、电焊,回填等,它们运行使用时间相对较长、频繁,此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施工噪声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点与以上敏感点的距离和施工时段,距离越近或在夜间施工影响最大。施工噪声虽然具有暂时性、不连续性,但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施工期的噪声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的规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噪声影响。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禁止中午和夜间施工。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避免局部声级过高。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加强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有条件的应使用减震机座,降低噪声。3) 施工作业用电尽量使用市电供给,减少或者不使用柴油发电机组。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建筑垃圾:在围堰设置、抽水清淤、软基处理、支模浇筑和桥面铺装等材料运输等工程施工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等废弃建筑材料。项目区内不设置弃渣场,将工程水上土料、无用料全部运至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制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排放处理。开挖淤泥:对河床进行软基处理时开挖出的淤泥,经沉淀池沉淀后干化,运至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制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排放处理。生活垃圾:本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子嫩肤培训知识课件
-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 课件 2.3数控车床工件装夹、刀具选择与安装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安装与电梯安全教育培训合同范本
- 仁怀市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二零二五版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升级服务协议
- 2025年电梯广告位租赁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版科技公司正式员工健康与安全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商平台广告宣传保密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宅小区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室内装修设计合同纠纷起诉状
- 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
- 汽车贴膜外包合同范本
- DB31/T 1341-2021商务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 综合门诊部管理制度
- 特岗服务协议书
- GB/T 10250-2025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金属船体船舶
- 2025年自动驾驶卡车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菜籽饼供货合同协议
- 穿电缆合同协议
- 风力发电征地合同协议
- 夏令营安全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