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目 录目 录1前 言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评价工作原则和方法41.4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41.5评价标准61.6环境影响评价因子81.7评价工作等级91.8评价范围、时段和重点102项目概况122.1项目基本构成122.2经济技术指标122.3平面布置132.4场地周边环境152.5公用工程152.6施工计划183工程分析193.1工艺流程193.2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233.3使用期污染物排放情况25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54.2社会经济概况384.3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4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5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55.2使用期环境分析与评价545.3周边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676污染防治措施69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696.2使用期污染防治措施786.3生态防护措施876.4环保措施及“三同时”验收清单88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917.1清洁生产水平917.2总量控制958产业政策与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978.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978.2城市规划符合性分析988.3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99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1019.1环境管理的目的1019.2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及实施1019.3环境监测1049.4环境监理105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710.1环保投资估算10710.2经济效益简要分析10810.3经济效益分析10910.4社会正效益分析11010.5小结11011公众参与11111.1公众参与调查意义11111.2公众参与范围11111.3公众参与方式及调查内容11111.4环评信息及报告书简本公示情况11211.5公众参与表调查情况11311.6公众参与结论11812结论11912.1项目概况11912.2符合产业政策11912.3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11912.4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12012.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012.6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12112.7外界环境对项目的影响12312.8公众参与分析12412.9环评总结论124一、附表附表1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二、附件附件1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文件 东政发201213号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关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集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2012.3.22附件3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选字第 东(转)条(2013)56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含附件规划设计要点)2013.5.28附件4东西湖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东规方审2013167号 规划(建筑)方案批准意见书附图2013.11.7附件5东西湖区水务局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排水说明附件6东西湖区水务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附件7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检测实验室监测报告 (2014)环监(电磁)字第(008)号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附件8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典型公众参与调查表三、附图附图1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及声环境监测点位图附图3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地下层平面布置图附图5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周边区域排水系统规划图附图6 东西湖区东山集镇中心区控制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项目区域现状污水路径示意图附图7东西湖区东山集镇总体规划修编污水工程规划图(20112020) 第2页 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前 言一、项目建设背景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是武汉市东西湖区设立的7个办事处之一,下辖国营东山农场,幅员总面积79.4平方公里,拥有2万多人口,办事处下辖15个农业大队、1所卫生院、3所中小学校和1个福利院、1个镇、3个社区。为合理规划辖区土地资源,东西湖区土地部门结合全区土地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的东西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经区政府、土地规划局批准,将位于东山办事处区域内的7个大队,1021户居民进行拆迁安置。其中:卫东大队649人,房屋总建筑面积24162m2;陈家冲一队202人,房屋总建筑面积10289.94m2;陈家冲二队218人,房屋总建筑面积10923.65m2;陈家冲三队367人,房屋总建筑面积17515.89m2;老砖瓦厂651人,房屋总建筑面积20460m2;前进大队570人,房屋总建筑面积24861.62m2;莲港居委会566人,房屋总建筑面积22437m2。还建地块选址于外环北路以南、外环西二路以东、东柏路以北、教育北路以西。根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土资函20124045号文件精神,“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拟设置还建区总用地面积8.93公顷。为此,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为了科学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整理全区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布局,实现全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拟利用位于东西湖区外环北路以南、外环西二路以东、东柏路以北、教育北路以西89293.40m2(折合约133.92亩、8.93公顷)的国有建设用地,实施“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二、项目概况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89293.40m2,总建筑面积228996.9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6269.12m2,地下建筑面积32727.81m2,绿化率35%,总户数1965户,主要建设21栋居民楼及配套设施。三、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规定:“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6、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别墅区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本项目总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因此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于2013年9月委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其“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1)。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场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前期相关工作,我公司于2013年9月17日在武汉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对其进行第一次环境影响公示。为了解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结合现状环境质量及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本次评价分析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初步的污染防治措施,并于2013年12月3日完成环评报告简本并在武汉市环境保护局网站进行简本环境影响公示,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完成了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简称“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交武汉新江城环境事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技术评估,专家评审会后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现交由建设单位呈送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四、项目特点及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结合工程开发的特点,本评价重点包括:施工期粉尘、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使用期污水排放路径及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外环境(交通噪声影响)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另外,对清洁生产、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等进行简要分析。五、主要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行后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污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的污染,在落实清洁生产、严格采取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以后,项目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允许范围以内,并将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可以按拟定规模及计划实施。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1 总则1.1 编制目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查清环境背景,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防治对策,以求将不利的环境影响减小到合理程度,促使项目建成运行后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综合效益。(1)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自然及社会环境现状的调查、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公众意见收集等系统性的工作,查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掌握其环境特征,分析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预测该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对环境影响的特点、范围和程度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2)评述项目污染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管理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以及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等方面的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生产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提出技术经济分析论证;(3)根据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对其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提出要求;(4)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外部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并提出减缓或消除影响的方案;(5)为项目的初步设计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发布并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颁布,2012年2月29日修正,2012年7月1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实施(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住房2006165号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15) 国办发20063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16) 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17) 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18)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70号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19) 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65号文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20) 国务院国发201135号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1)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22) 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23)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24) 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文件武办发200820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8部门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通知(25)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11号武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2011年1月1日实施(26)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武汉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6月20日实施(27)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3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28)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2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29)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82号武汉市建设项目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管理规定(2008年2月1日试行)(30)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文件武环(2012)138号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和规范饮食业项目环保审批工作的意见(31)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文件武建2007200号市建委关于印发的通知(32) 武汉市建委武建20085号市建委关于在新建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指导意见(33) 武食药监文201314号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武汉市环保局关于贯彻落实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34) 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政20141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35) 武汉市政府令第143号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2.2 工程资料(1)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总平面图、地下层平面图及其它工程相关资料;(2) 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 武汉轻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还建小区节能工程评估报告;1.2.3 导则和技术规范(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2012年1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2009年4月1日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行业标准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1993年9月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2010年4月1日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2011年9月1日实施;(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2008年2月1日实施;(8) 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2011年6月1日实施;(9) hj 554-2010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2010年4月1日实施。1.3 评价工作原则和方法1.3.1 评价工作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2)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工程选址和建设必须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4)必须推行清洁生产;(5)外排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并符合当地环保要求,同时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3.2 评价方法(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采用现场实测、例行监测法;(2)工程分析采用类比调查、物料平衡法等;(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采用模型预测法。1.4 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1.4.1 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项目地处武汉市东西湖区,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2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2)地表水环境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府河,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项目污水受纳水体府河为“v类水域”。(3)环境噪声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3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区。项目用地南侧东柏路、东侧规划教育北路及西侧规划外环西二路均属于城市次干道,因此两侧35m区域执行“4a类”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4-1。表1-4-1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环境要素区域及范围功能类别依据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区二类武政办2013129号地表水府河v类鄂政办函200074号环境噪声本项目其它区域2类武政办2013135号项目南侧东柏路、东侧规划教育北路及西侧规划外环西二路红线外305m区域4类1.4.2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1.4.2.1 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周围地区的空气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应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府河,质量目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域水质标准。(3)声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项目用地南侧东柏路、东侧规划教育北路及西侧规划外环西二路均属于城市次干道,因此两侧35m区域执行“4a类”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1.4.2.2 环境敏感目标结合项目周边情况,本项目周边现状敏感点情况见表1-4-2及附图2。表1-4-2 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一览表敏感点方位外环境建筑距离本项目红线距离规模保护级别东山中学东侧30m约800人gb3096-2008 2类gb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东山小学东侧30m约400人张家台村西北侧10m约500人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西侧150m约20人东西湖区东山街居民东南侧50m约500人1.5 评价标准1.5.1 环境质量标准1.5.1.1 地表水项目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厂)处理后,最终受纳水体为府河(黄花涝入江段),府河入武汉境太平沙段至黄花涝段(太平沙断面)、黄花涝段至李家墩段(李家墩断面),分别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雨水排入东大湖水系,东大湖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5-1。表1-5-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物标准类别phcodbod5nh3-n总氮总磷石油类gb3838-2002 类692041.01.00.05(湖库)0.05gb3838-2002 iv类693061.51.50.30.5gb3838-2002 v类6940102.02.00.41.01.5.1.2 环境空气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2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应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见表1-5-2。表1-5-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标准名称类别标准限值参数名称浓度限值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标准限值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mg/m324小时平均0.15mg/m3一小时平均0.50m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0.04mg/m324小时平均0.08mg/m3一小时平均0.2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07mg/m324小时平均0.15mg/m31.5.1.3 声环境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1313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规定的通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项目用地南侧东柏路、东侧教育北路现状为城市支路,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声环境质量现状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进行评价。待周边规划道路建成后,项目用地南侧东柏路、东侧规划教育北路及西侧规划外环西二路均属于城市次干道,因此两侧35m区域执行“4a类”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5-3。表1-5-3 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执行时段标准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区域gb3096-2008,2类60db(a)50db(a)项目用地其它区域gb3096-200870db(a)55db(a)项目南侧东柏路、东侧规划教育北路及西侧规划外环西二路两侧35m区域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5.2.1 废气项目废气主要为地下停车库抽排的车库废气、居民厨房油烟及幼儿园食堂油烟。地下停车库抽排的车库废气排放标准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幼儿园食堂油烟排放标准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表2中“小型”标准。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见表1-5-4。表1-5-4 废气排放标准一览表废气来源标准来源污染物标准值地下停车库废气gb16297-1996表2no2无组织监控点0.12mg/m3非甲烷总烃无组织监控点4.0mg/m3幼儿园食堂油烟gb18483-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处理效率:小型60%1.5.2.2 废水项目居民生活污水及商铺污水等混流进入化粪池处理,然后经内部污水管网收集后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现状市政污水处理后可排入东山办事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远期可排入高桥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府河。项目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nh3-n参考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表1-5-5 项目废水排放标准一览表 单位mg/l项 目codbod5nh3-n*ss动植物油生活污水50030045400100*nh3-n参考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1.5.2.3 噪声(1)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详见表1-5-6。表1-5-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2)使用期噪声本项目主要建筑物包括住宅及商业配套设施,项目用地南侧东柏路、东侧教育北路现状为城市支路,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待周边道路建设完成后,项目东侧、西侧和南侧紧邻城市次干道,项目配套商业临东侧、西侧、南侧场界噪声应执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4类”标准,北侧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具体见表1-5-7。表1-5-7 本项目商铺部分噪声排放标准一览表标准类型标准类别昼 间夜 间适用区域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60db(a)50db(a)商铺北侧场界噪声4类70db(a)55db(a)商铺临东侧、西侧、南侧场界噪声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函201188号关于居民楼内生活服务设备产生噪声适用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制定和实施的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这两项标准都不适用于居民楼内为本楼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设置的设备(如电梯、水泵、变压器等设备)产生噪声的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未规定这类噪声适用的环保标准”。本评价要求该类设备排放的噪声应不对小区内部居民正常生活所需的环境噪声产生明显影响。1.6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6.1 环境影响识别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工程特点、实施阶段(施工期、使用期)及其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识别出可能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子,并确定其影响性质时间、范围和影响程度等,为筛选评价因子及确定评价重点提供依据。采用矩阵识别法对项目施工期和使用期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6-1。表1-6-1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一览表评价时段影响特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土地利用绿地景观城市建设交通文化生活社会经济就业机会施工期场平施工-/s-/s-/s-/s-/s-/s-/s-/s-/s-/s+/s+/s基础施工-/s-/s-/s-/s-/s/-/s-/s-/s-/s+/s+/s主体结构-/s-/s-/s-/s-/s/-/s-/s-/s-/s+/s+/s清理场地-/s-/s-/s+/s-/s/+/s-/s-/s-/s+/s+/s使用期主体建筑-/l-/l-/l-/l+/l/+/l+/l-/s+/l+/l+/l景观绿化+/l+/l+/l/+/l+/l+/l+/l/+/l+/l+/l注:“”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s”为短期,“l”为长期。1.6.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区域环境要素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6-2。表1-6-2 评价因子一览表类 别要 素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pm10、no2、so2水环境质量现状ph、cod、nh3-n、bod5、石油类、总磷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等效连续a声级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粉尘、烟尘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cod、nh3-n、bod5、ss、石油类声环境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铅垂向z振级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等使用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co、no2、非甲烷总烃、油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声环境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居民生活垃圾、幼儿园生活垃圾、商铺垃圾、废油脂等景观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景观、生态环境等外环境影响分析等效连续a声级等1.7 评价工作等级1.7.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照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的要求,大气评价等级的计算对象一般为“正常工况下持续排放的污染源”。本次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和厨房油烟,由于本项目汽车尾气受车流量变化,排放不稳定,属非连续排放污染源;厨房油烟由于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考虑用估算模式的计算。因此,本评价不对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进行判定,按最低等级三级评价要求执行。1.7.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项目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nh3-n和动植物油等,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参数数目7,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府河。根据hj/t2.3-93第5.1条表2中所列出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标准,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结果见表1-7-1。表1-7-1 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因素项目参数判别参数综合判定结果污水量1292m3/d1000m3/d污水量5000m3/d三级水质复杂程度简单简单地面水域规模大河大、中地表水水质要求iii、iviiiv根据表1-7-1中的判别参数,评价等级为三级,因项目废水可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适当从简,根据hj/t2.3-93第4.3条,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仅需简要说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1.7.3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第5.2.3条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第5.2.4条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不含3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本项目全部建成入住后将有1965户,评价范围内受周边路网交通噪声影响人数增加较多。按照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第5.2.5条规定: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具体判定依据及结果见表1-7-2。表1-7-2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因素功能区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受影响人口数量本项目2、4类3db(a)以下(不含3db(a)增加较多hj2.4-2009适用项2、4类3db(a)以下(不含3db(a)增加较多判别等级二级三级二级综合判别等级二级1.7.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该项目工程范围小于2km2,用地原为居住用地,现已拆除完毕,场地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服务功能一般,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外的一般区域,该项目依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7-3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0.08966km2)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1.8 评价范围、时段和重点1.8.1 评价范围项目评价范围详见表1-8-1。表1-8-1 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项目评 价 范 围现状评价环境空气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55km2矩形区域,并以11km2为重点地表水环境东大湖水系、府河声环境场界外1m生态项目场界及周边区域土壤环境项目用地区域影响评价环境空气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55km2矩形区域,并以11km2为重点地表水环境府河声环境场界周围100内敏感点的声环境生态以项目所在地为主,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外环境场界周边主要道路交通噪声1.8.2 评价时段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使用期。1.8.3 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结合工程开发的特点,本评价重点包括:施工期粉尘、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使用期污水排放路径及水污染环境影响分析以及污染防治措施;外环境(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另外,对清洁生产、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等进行简要分析。11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项目概况2 项目概况2.1 项目基本构成本项目基本构成见表2-1-1。表2-1-1 项目基本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法人代表郭小平联系人周华电话027- 83063607通讯地址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总投资42065万元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集镇东柏路北、教育北路西工期安排南区(b地块)施工时间预计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北区(a地块)施工时间预计为2016年6月2019年6月。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89293.40m2,总建筑面积228996.93m2,绿化率35%,总户数1965户,主要建设21栋居民楼及配套设施。2.2 经济技术指标陈家冲大队新农村建设还建小区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89293.40m2,总建筑面积228996.9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6269.12m2,地下建筑面积32727.81m2,绿化率35%,总户数1965户,主要建设21栋居民楼及配套设施。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2-1。表2-2-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m289293.40/总建筑面积m2228996.93/地上建筑面积m2196269.12其中住宅m2182219.5623栋1117f居民楼配套建筑m210538.66主要建设商业、物业、体育活动、居委会、菜市场、公厕、配电房、环卫、幼儿园等架空层m23510.90地下建筑面积m232727.81/建筑占地面积m217178.15建筑密度%19.24/容积率-2.20/绿化率%35绿化面积31253m2住宅户数户1965共约6288人停车位个1400其中地面停车位488个,地下停车位912个。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南部b地块,二期建设北部的a地块。分期技术指标如分别见表2-2-2、表2-2-3。表2-2-2 项目b地块(一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m239606.74/总建筑面积m283219.15/地上建筑面积m283219.15其中住宅m270990.42楼栋编号为19#配套建筑m210538.6610#为2f幼儿园、11#为4f,布置商业、居委会、社区服务站,12#为4f,配套建设菜市场、体育活动、物业管理、文化活动。架空层m21690.07地下建筑面积m213830.85/建筑占地面积m27744.28建筑密度%19.55/容积率-2.1/绿化率%35绿化面积13862m2住宅户数户832共约2662人停车位个626其中地面停车位229个,地下停车位397个。表2-2-3 项目a地块(二期)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m249686.66/总建筑面积m2145777.78/地上建筑面积m2113049.97其中住宅m2111229.1412栋1117f居民楼配套建筑m20架空层m21820.83地下建筑面积m218896.96/建筑占地面积m29433.87建筑密度%18.99/容积率-0.1/绿化率%35绿化面积17391m2住宅户数户1133共约3626人停车位个774其中地面停车位259个,地下停车位515个。表2-2-4 项目配套建筑建设内容建设内容面积m2建设内容面积m2商业服务3039.84菜市场2026.56体育活动1013.28公厕167.28物业管理496.18环卫62.26社区服务站664.48配电房238.80居委会348.80幼儿园1964.08文体娱乐517.10表2-2-5 项目户型比例表面积区间户型编号套型户型面积(m2)户数占总户数比例小于60m2k型二室二厅一卫57.821310.84%6080m2l型二室二厅一卫79.221310.84%8090m2j型二室二厅一卫80.815030.74%g型二室二厅一卫88.845490100m2b型三室二厅一卫91.126416.64%m型二室二厅一卫94.063大于100m2a型二室二厅一卫119.415430.94%h型三室二厅一卫117.9454合计/1965100%2.3 平面布置(1)住宅布局本项目南侧为东柏路,东侧为教育北路,西侧规划为外环西二路,北侧规划由外环北路。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89293.40m2,主要建设住宅楼、商铺及公共配建等。项目用地可分为a、b两个地块。a地块位于b地块北部,a、b地块之间由规划教育西路相隔。项目共建设1#26#建筑,楼栋编号均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依次排列。a地块(二期):楼栋编号为1326#,均为住宅楼,其中南部13#16#楼底层架空。除东部13#、17#、24#楼为1517f外,其余住宅楼均为11f。另外地上单独建设1f的配电房,配电房与居民楼的最小间距为10.9m。b地块(一期):楼栋编号为112#,其中19#为住宅楼、10#为2f幼儿园、11#为4f,布置商业、居委会、社区服务站,12#为4f,配套建设菜市场、体育活动、物业管理、文化活动。临南侧及东侧道路的居民楼(1#4#、7#)均为17f,内部居民楼(5#、6#、8#)均为11f。南部2#、3#、4#楼底层架空。另外地上单独建设开闭所,1f的配电房,配电房与居民楼的最小间距为13.3m,开闭所距离居民楼的最近距离为12.0m。住宅整体布局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以造就丰富的空间层次,建筑均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住宅朝向为南北向,既保证良好日照、通风、采光和消防的要求,又使住宅与自然景观保持良好视觉效果,形成气韵生动的总体布局。(2)商业及公建设施布置b地块北部三栋楼为独立的配套建筑,其中10#楼为2f幼儿园;11#楼为4f建筑,布置商业、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拟设置银行、超市各种经营网点、品牌服装店等,满足商户使用需要,该处可能引入餐饮,在设计时预留隔油池及烟道的位置。12#为4f建筑,布置菜市场、体育活动、物业管理、文化活动,不引入餐饮。a、b地块内部分布设置4处配电房,位于地上独立设置。(3)道路停车及出入口设置车行道宽度为:主车行道6m、限制车行道4m。本项目拟设置机动车停车位1400个,其中地面停车位488个,地下停车位91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拟设置2050个。项目规划采用人车分流系统,车行道路沿外围设置,步行系统沿绿地设置。a地块的主入口位于东侧临教育北路,另外南侧教育西路和西侧外环西二路分别设置次入口;b地块的主入口位于南侧东柏路,次入口位于北侧教育西路。小区内部设置6m宽的环形通道。(4)污染源及环保设施布置垃圾收集:小区将在每栋居民楼出入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