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 3301 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 ghidrihb2013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a152000318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3301 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 ghidrihb2012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a152000318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3301 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 ghidrihb2012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a152000318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3301 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 ghidrihb2012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a152000318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水保资证甲字第 83 号工程设计甲级第240002-sj号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权属单位:贵州省公路局2013年6月 贵州 贵阳49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工程建设必要性1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3项目组成及工程特性31.4工程方案41.5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及选址选线合理性7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8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102.2.1评价等级102.2.2评价范围11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12.3.1环境质量标准11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2.4环境保护目标132.5工程施工期回顾性评价142.5.1项目建设情况142.5.2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造成的环境影响152.5.3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要求17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193.1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193.2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193.3对环境空气的影响193.4对声环境的影响203.5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213.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3.7环境风险分析223.8对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233.8.1工程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关系233.8.2工程涉及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状况243.8.3工程对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分析253.9 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要求28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304.1设计阶段的保护措施304.1.1地表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04.1.2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04.1.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04.1.4社会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04.2施工期的保护措施304.2.1地表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04.2.2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14.2.3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24.2.4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24.2.5固体废弃物影响保护措施334.2.6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334.2.7社会环境保护措施334.3运行期的保护措施344.3.1地表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44.3.2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44.3.3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44.3.4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344.3.5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保护措施354.3.6景观保护措施354.3.7社会环境保护措施354.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354.4.1设计、施工阶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354.4.2运行期环境风险防范措施364.5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规划375公众参与385.1公众参与目的385.2公众参与对象385.3公众参与方式385.4公众参与调查395.4.1团体调查395.4.2公众调查405.4.3群众访谈435.4.4媒体公示435.4.5专家意见445.5公众意见反馈与处理445.5.1公众关心的问题445.5.2公众意见处理455.6公众参与结论466环评结论476.1综合结论476.2建议477联系方式481 建设项目概况1.1工程建设必要性原盘江大桥位于g320国道,桩号k2310附近,横跨北盘江干流,桥面高程589.75m,左岸为关岭县,右岸为晴隆县,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和贵州省内河航运规划,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河段航道等级为iv级,最大通航船舶吨级为500t,该级航道设计最高水面以上净高不应小于8m,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85m,而盘江大桥桥面高程为589.75m,因此现有桥梁存在阻航问题。2012年9月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已成功实现大江截留,目前电站枢纽工程施工正在紧张有序推进,预计2014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下闸蓄水将淹没原盘江大桥,阻碍北盘江两岸交通,因此,盘江大桥复建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1)移民安置规划专项设施复(改)建的需要按照贵州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及其审查意见,对位于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范围内的盘江桥水文站、g320国道、盘江大桥、大盘江村通村道路、盘江码头、西南成品油管道等专项工程均作出了复(改)建规划。因此,为恢复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专项基础设施,需要建设本工程。(2)恢复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功能的需要原盘江大桥位于g320国道约2309.5km处,横跨北盘江干流,左岸为关岭县,右岸为晴隆县。大桥为拱桥,桥面高程589.75m,为连接北盘江两岸的重要通道。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正常蓄水位585m,正常蓄水位时桥位处50年一遇回水水位为591.35m,电站建成后将淹没原盘江大桥。本工程为恢复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专项设施的复建工程之一。根据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9月),马马崖以及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已纳入马马崖一级水电站专项设施复建规划,201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1322号文对贵州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并提出“应开展库区专项设施复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迁建、复建工程环保措施”。因此,本工程是恢复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所涉及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功能的迫切需要。(3)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工程是连接北盘江两岸的重要通道,左岸为关岭县,右岸为晴隆县。关岭县的经济发展以农业生产为主,晴隆县的经济发展以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本工程是北盘江两岸物资运输的重要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北盘江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2)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关岭县、晴隆县(3)项目建设单位: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4)项目建设性质:交通运输类复改建项目(5)规模及建设内容: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总长1437.47m,其中桥梁长203.4m,引道长1234.07m。桥梁汽车荷载采用公路-级人群荷载采用2.8kn/m2,桥面净宽7+21.25m,全宽9.5m,长203.4m,通航标准采用内河iv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设防烈度vi度。引道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级。路基宽7.5m,路面宽6.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30km/h。(6)项目地理位置: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位于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晴隆县交界处,横跨北盘江大桥,位于原盘江桥下游约1.45km,距晴隆县约27km,距离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坝址约24km。(7)建设工期:20个月。(8)工程总投资:3217.95万元。1.3项目组成及工程特性(1)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组成。本工程项目组成详见表1.3-1。表1.3-1 本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采用50+90+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肢实心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扩大基础;桥长203.4m,,桥梁两侧各设宽1.25m的人行道,全宽9.5m;汽车荷载采用公路-级,人群荷载采用2.8kn/m2。道路工程引道起点位于原国道2309km,引道终点终点桩号位于原国道2312km处,交通方便,道路总长1234.07m。配套工程排水工程桥面设置径流收集系统,桥梁下部设置pvc横管,桥梁地势较低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1座桥面径流收集池,在桥面设置泄水孔将桥面径流通过雨斗集中到桥下横向排水管中;路堑路基均采用浆砌石边沟排水,排水边沟排放口设置沉淀池,进水口处设挡板。绿化工程引道两侧设置绿化带。护坡。公用工程标志标线引道及桥梁均设置限速标志,桥梁入口设置危险品运输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桥梁两侧设置混凝土护栏。环境保护工程废水处理系统在北盘江两岸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合系统分别设置1处沉淀池,施工废水沉淀回用。应急事故池依地势在桥梁地势较低的一端,两侧各设置一个应急收集池。排水边沟沉淀池排水边沟排放口设置沉淀池,进水口处设挡板,共设12个沉淀池。(2)工程特性1)项目名称: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2)建设单位: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晴隆县交界处(地理位置见附图1)4)建设性质:复改建5)总工期:20个月6)项目总投资: 3217.95万元本项目主要工程特性见表1.3-2。表1.3-2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工程特性表一.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建设单位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性质复改建建设地点关岭县新铺乡、晴隆县光照镇所属流域北盘江水系施工方式挂篮悬臂浇注,支架现浇、体外支撑等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i级宽度m7+21.25长度m203.4坡度%2.33桥型50+90+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墩钢筋混凝土双肢实心墩、桩基础桥台重力式u型、扩大基础抗震烈度引道公路等级级三级公路设计速度km/h30路基宽度m7.5路面宽度m6.5道路长度m1234.07平曲线最小半径m6565m3030最大纵坡%8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工程总投资3217.95万元土建费用2194.08万元建设期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总工期(月)20个月二、工程占地情况项目组成单位面积占地性质占地类型永久临时引道工程区hm21.171.170荒草地、灌木林地桥梁区hm20.200.200荒草地、水域用地施工营地区hm20.2800.28交通用地(弃用的g320国道)施工便道区hm20.2500.25荒草地合计hm21.901.370.53三、工程土石方量(单位:万m3)项目组成开挖/剥离回填/利用借方弃方备注引道工程区1.621.5800.04表土分层保存,供施工结束后绿化和恢复植被使用;不需要设置渣场。土石方就地平衡。桥梁区0.330.2900.04施工便道区0.210.1300.08合计2.162.0000.16四、施工布置、建筑材料及来源本工程施工管理区依托原有民房,左、右岸分别设置一处施工营地(建议将右岸营地调整至左岸),为活动板房;建筑用石料充分利用土石方开挖料,在开挖石料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外购补充,不设料场;其余建筑材料外购;土石方通过调配综合利用实现内部平衡,不设渣场。五、施工水、电、通讯系统施工用水采用从当地购买用汽车运输到施工场地;施工用电由场址附近10kv回路供给;施工通讯采用无线通讯。六、施工交通交通现状主要依托有g320国道;沿途部分线路道路依托条件较差,需要新修施工便道长约300m,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1.4工程方案(1)方案一方案一桥位位于老盘江大桥附近,紧挨老盘江大桥,线路全长约2.5km,除复建盘江大桥外,还需复建一号桥(现桥面高程580.86m)、二号桥(现桥面高程581.57m)、三号桥(现桥面高程584.90m)。方案平面布置图如图1.4-1。图1.4-1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方案一(2)方案二方案二桥位老盘江大桥下游约1.45km处选新桥位。本方案路线全长约1.5km,仅需复建盘江大桥。方案平面布置图如图1.4-2。图3.5-2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方案二(3)方案比选拟建工程比选方案环境影响比较见表1.4-1。表1.4-1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方案比选 方案环境要素方案一方案二(推荐方案)比较结果环境敏感区线路总长2.44km,桥梁长度570.9m,约1.5km引道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线路总长1.44km,桥梁长度203.4m,约0.8km引道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方案二较优水环境跨越北盘江1次跨越北盘江1次基本相当环境空气不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不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基本相当声环境不涉声环境保护目标不涉声环境保护目标基本相当生态环境线路总长2.44km,工程永久占地约2.05hm2,施工作业带临时占地约1.03 hm2线路总长1.44km,工程永久占地约1.37hm2,施工作业带临时占地约0.53 hm2方案二较优社会环境不涉拆迁,不涉及乡镇城区规划不涉拆迁,不涉及乡镇城区规划基本相当根据上述比选可知两方案对声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基本相当,而道路长度、工程永久占地及施工作业带占地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等,方案二均优于方案一。因此,本工程线路推荐方案二,线路总长度较短,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从环境保护角度,拟建工程推荐方案基本合理。1.5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及选址选线合理性根据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本工程设计与北盘江航道规划相匹配,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贵州省航运发展规划相协调。拟建盘江大桥工程涉及iv2-1杨梅凉水井土壤保持与石漠化敏感生态功能区,本项目建设在施工期将对施工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但在严格实施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得到减缓和控制,工程建设可符合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原盘江大桥为连接北盘江两岸的重要通道,是已有基础设施,在景区规划时纳入了景区范围。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的开发考虑了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了减缓措施,并得到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复同意;而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修编规划亦充分考虑了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内容,并将其列为景点。本工程作为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的专项设施复改建工程,已作为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的组成部分明确列入贵州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报告,是对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涉及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原有功能的恢复,是保障水电站库区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虽然本工程北盘江左岸引道起点(g320国道关岭岸2309km处)至盘江大桥起点,约0.8km路段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附图8),但工程占地不涉及景区保护对象,不属于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9月)第二十一条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的活动。因此,本工程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相协调。本工程线路较短,不经过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各级保护范围;避开了沿线居民聚集地,工程周围300m范围内无居民住户,不涉及工程拆迁。本工程引道起点(g320 2309m)至盘江大桥起点(北盘江左岸)约0.8km路段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但工程占地不涉及景点,从环境保护角度,本工程选址选线合理。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地形地貌及环境地质北盘江源于乌蒙山脉的马雄山,流域位于我国西部高原向东部丘陵过渡地带的南端,总的地势西北高、南东低。流域地貌属滇东、黔西高原地貌及黔西南中山、山原及丘陵区,中、上游地区以岩溶地貌为主,下游地区以侵蚀、剥蚀地貌为主。北盘江流域,多层地貌特征明显,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不均衡性抬升控制,从河谷至分水岭地带,地形呈台阶状上升。区域发育有四级剥夷面,各级间高差在200300m,高原期剥夷面(y1),形成于晚第三纪中新世,残存于较高的分水岭山地中,高程18002000m;山盆一期剥夷面(y2),形成于晚第三纪上新世,分布较广,位于分水岭至河谷的广大斜坡地带,高程1300m1700m;山盆二期剥夷面(y3),高程1000m1600m,主要由山谷及山间盆地组成,表现为残丘洼地、峰从谷地及峰林谷地等地貌景观;宽谷期剥夷面(y4),高程8001100m;峡谷期,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强烈抬升,侵蚀作用加强,使山盆期地面受到破坏,河流形成,河流急剧下切100m300m,河谷深嵌于山盆期地面以下,一般可见35级河流阶地。本工程为线性工程,线路较短,桥梁跨越北盘江,涉及关岭县新铺乡、晴隆县光照镇,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00-700米之间,山体多起伏绵延,山脉属乌蒙山系;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碳酸盐岩分布广布广泛。岩溶发育,形成岩溶地乳貌与常态地貌交错分布,山坡上少量植被覆盖,轻度石漠化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本工程场地附近坡面径流能较快地顺坡而下,汇入北盘江深切河谷;或沿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垂直裂隙、节理、孔道快速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以泉的形式再次出露地表,大部分则汇入地下水系网,汇入深切的北盘江河谷。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并参照上游梯级光照水电站、下游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地震基本烈度复核鉴定意见,本工程区域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水环境工程评价区内的河流为北盘江。根据贵州三联纵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的地表水质监测资料,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评价区域水环境质量较好。根据贵州三联纵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的地下水质监测资料,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iii类标准要求,评价区地下水质量较好。(3)环境空气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表明,监测点no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要求,pm10日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但不满足一级标准,超标0.36倍,超标原因可能为马马崖库区码头工程和本工程施工扰动所致。(4)声环境靠近g320国道的监测点(n1、n2)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距右岸桥台200m监测点(n3)距道路较远,周围无居民住户,无噪声源。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声环境现状监测值昼、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5)生态环境工程区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多年平均降水量1205.11656.8mm,多年平均气温16.2c,多年平均风速为1.3m/s。本工程涉及区域主要土壤类型是黄壤、红壤和石灰土。根据实地调查,评价区域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以余甘子为主的落叶灌丛主要种类有余甘子(phyllnthus emblica)、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芒(miscanthus sinensis)、扭黄茅(heteropogon cantortus)、宿根画眉草(eragrostis perennans)等。以火棘、阴香为主的喀斯特灌丛主要种类为樟科的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以及蔷薇科的火棘(pyracantha)、悬钩子(rubus)、蔷薇(rosa)、金缨子(r. laevigata)、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牡蒿(artemisia japonica)、黄花蒿(a. annua)、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var. japonica)、飞蓬(erigeron acer)等。以扭黄茅、黄背草为主的河谷低丘灌草丛主要种类有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rotus)、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var. japonica)、皱叶狗尾草(setaria excurrens)、盐肤木(rhus chinensis)、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等。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和野外考察,评价区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贵州省重点保护植物及无古树名木。根据对评价区现场调查、访问当地居民,以及文献记载,评价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多,组成比较简单,均为小型常见种类,较常见的野生动物有中华大蟾蜍、泽蛙、棕头鸦雀、八哥、大山雀、褐家鼠、小家鼠等,未见珍稀保护动物;本工程评价河段优势种主要有鲤、鲫、鲇等,裂腹鱼等。(5)社会环境本工程位于关岭县晴隆县交界处。根据2011年统计年鉴,关岭县总面积1464.28km2,耕地面积为35327hm2,总人口37.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57万人,非农业人口3.49万人,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31.0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4896万元。农民人均耕地1.58亩,人均年纯收入4022元。晴隆县总面积1327.3km2,耕地面积为37400hm2,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万人,非农业人口2.27万人,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2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25亿元。农民人均耕地1.83亩,人均年纯收入1853元。(6)主要环境敏感区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根据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8-2025),关岭花江风景名胜区共有3个景区27个景点,特级景点2个,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11个,三级景点10个。本工程引道起点至盘江大桥连接处约0.8km路段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涉及盘江桥景区,但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不涉及景点及景区保护对象。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2.2.1评价等级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如表2.2-1。表2.2-1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内容等级依 据地表水三级工程主要涉及北盘江,对水环境的影响仅限于施工期,运营期基本不产生水污染物。施工期污废水排放量少且分散,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tp,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地表水域规模为大型,地表水水域功能区划为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有关规定,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三级本工程属于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施工期时间短、废污水污染物简单,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本工程属于类建设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规定,结合水文地质现状,本工程不抽取地下水(即无地下水供水规模)、工程建设不会引起大范围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范围为小、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弱中,因此,本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环境空气三级本工程不属于城市主干道及快速路,为一般公路桥梁,项目不涉及服务区等集中排放源,且道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原则,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声环境二级本项目工程区位于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本次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生态环境三级本工程建设长度1437.47m,小于50km,涉及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属重要生态敏感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风险评价二级本工程不涉及重大危险源及剧毒危险性物质,仅有0.8km路段涉及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不涉及饮用水源地各级保护范围,发生环境风险的概率极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表1有关规定,将本工程的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2.2.2评价范围根据工程特点、环境特点以及评价工作等级,拟定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表: 表2.2-2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桥梁跨越北盘江,评价范围为桥梁中心线上游500m、下游2000m的水域。2地下水环境工程沿线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分析,重点是道路两侧200m范围。3环境空气道路两侧各200m的范围,以及施工区周围200m范围。4声环境道道路两侧各200m的范围,以及施工区周围200m范围。5生态环境道路两侧各200m范围,以及施工区、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区。6环境风险桥梁中心线上游500m、下游2000m的北盘江水域范围。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根据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黔府发199422号文)及安顺市环保局关于的复函和黔西南州环保局关于的复函(州环执函201315号),本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如下。2.3.1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3-1。表2.3-1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执行环境质量标准表1(摘录)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域标准(mg/l,ph除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类水域标准(mg/l,ph除外)项目标准值项目标准值项目标准值项目标准值ph69氟化物1.0ph6.58.5铁0.3溶解氧6las0.2总硬度450锰0.1cod20汞0.0001溶解性总固体000总大肠菌群(个/l)3.0bod54镉0.005氨氮0.2nh3-n1.0六价铬0.05挥发酚0.002总磷0.2氰化物0.2氰化物0.05铜1.0挥发酚0.005高锰酸盐指数3.0铅0.05石油类0.05氟化物1.0总氮1.0锌1.0汞0.001硒0.01砷0.05镉0.01硫化物0.2粪大肠菌群10000(个/l)六价铬0.05(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其它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3-2。表2.3-2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执行环境质量标准表2(摘录)污染物名称取样时间标准值(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来源pm10日平均50 mg/m3150 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no2日平均80 mg/m380 mg/m3小时平均200 mg/m3200 mg/m3(3)声环境质量标准:引道及桥梁两侧红线外35m距离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引道及桥梁两侧红线外35m距离以外的区域,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其余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3-3。表2.3-3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执行环境质量标准表3(摘录)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标准55452类标准60504a类标准7055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3-4。表2.3-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摘录)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bod5nh3-n石油类ss一级标准691002015570(2)废气: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一级标准,其他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控制标准依照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2.3-5。表2.3-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摘录) 单位:db(a)昼间夜 间7055营运期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结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文执行。2.4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涉及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及森林公园等其他敏感区域,避开了主要居民集中区;工程线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无居民点,无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2.4-1。表2.4-1 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主要特征与工程关系保护要求水环境桥梁中心线上游500m、下游2000m的北盘江水域北盘江跨越处水面宽度约60m,现状总体满足类水质标准工程跨越北盘江,桥下净空满足内河iv级通航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北盘江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生态环境地表植被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做好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施工完毕后进行植被恢复。敏感保护区域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引道起点(g320 2309km)至桥梁起点(北盘江左岸)约0.8km路段位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工程占地不涉及景点保护其功能、环境不受工程影响环境风险桥梁中心线上游500m、下游2000m的北盘江水域范围。按安全相关要求进行设计,运营期对车辆运输实行严格管理,并做好应急预案。2.5工程施工期回顾性评价2.5.1项目建设情况本工程于2012年9月30日开工,截至2013年5月20日,场区道路已基本平整(图2.5-2),局部洼地正在逐步回填,拟建盘江大桥桥墩已初步建成(见图2.5-3)。左、右岸施工营地已通电等,并已修建临时厕所,设置垃圾桶。施工管理区使用修建原盘江大桥时搬迁移民留下的民房,位于北盘江右岸原盘江大桥南约100m,水电均通,设有旱厕(图2.5-1)和垃圾桶。图2.5-1 施工管理区g320本工程引道图2.5-2 已平整的引道(引道起点)图2.5-3 已建盘江大桥桥墩2.5.2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造成的环境影响(1)废污水前期工程施工过程中,砂石加工系统及混凝土拌合系统产生的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未排入水体;施工营地及施工管理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少,目前是经简单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周边林草灌溉,未向水体排放。根据2013年5月贵州三联纵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北盘江桥位处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北盘江水体中ph、cod、bod5、nh3-n、tp、石油类、挥发酚等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iii类水质标准,说明施工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并未对水环境造成影响。(2)大气污染物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燃油废气,粉尘主要来自砂石料加工、灰土拌合、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漏散、临时道路的路面扬尘等。前期施工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对施工路段和各施工作业面采取经常撒水降尘、石灰和沙石等散体物质运输车辆采用加盖蓬布或将物料洒水等防护措施;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保持车身清洁,防止运输过程中泥土脱落。根据2013年5月贵州三联纵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北盘江桥位处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no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要求,pm10日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但不满足一级标准,超标0.52倍,说明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并未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有轻微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减轻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马马崖库区码头工程也在施工,其施工扬尘对大气也产生了一定影响。(3)噪声本工程前期施工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前期工程施工的噪声防护措施主要有: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根据2013年5月贵州三联纵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施工期附近的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声环境现状监测值昼、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说明施工噪声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4)固体废弃物前期工程主要是施工便道及桥墩的施工。本工程在水中无桥墩基础施工,但钻孔桩工程产生了一定的钻渣,钻渣经干化后与施工便道的挖方一并用于回填。施工营地及施工管理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较少,经处理后用于周边林草灌溉,生活垃圾定时清运至新铺乡,连同当地生活垃圾一并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影响前期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未来得及回填的土石方临时堆放对施工区的环境影响。本工程为左、右岸同时施工,未来得及回填的土石方临时堆放在北盘江两岸,目前未设置拦挡措施,若遇暴雨冲刷将导致其下河,对北盘江水质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河道堵塞等。2.5.3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要求目前本工程施工场地存在主要问题之一为建设活动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了轻微影响,目前是通过洒水车洒水减少扬尘,给施工人员发放口罩等,周围植被对净化空气也有一定作用。另外,工程施工对当地的环境景观也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等进行植被恢复后,这种影响将消失。本工程施工区存在的另一环境问题是未来得及回填的土石方临时堆放造成的潜在水土流失、对北盘江水体水质及河道的影响。2.5.3.1生产废水整改要求本工程的生产废水目前是通过简单沉淀处理后回用,未向水体排放,经现场监测未对北盘江水体造成污染,但考虑到砂石加工骨料用水的要求,目前的简单沉淀处理水达不到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回用的要求,需采取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建议采用絮凝沉淀法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于生产的要求,沉砂由于产生量不大,脱水处理后,运至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右岸卡沙坪渣场堆放(设计参数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见8.2.1章节)。2.5.3.2生活污水整改要求本工程施工营地各修建一处旱厕,施工管理区的旱厕为原民房配套修建,其他生活污水目前是通过简单沉淀、静置处理后用于场地周边林草灌溉,未向水体排放,经现场监测未对北盘江水体造成污染,但考虑到林草灌溉用水的要求,避免对土壤及植物生长造成影响,目前的处理方式达不到要求,需采取更严格的处理措施。由于本工程施工人员基本为当地农民,施工营地仅为施工人员的临时休息地,无常驻人口,左岸施工营地处于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内,其布置不符合贵州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因此建议将左岸施工营地调整合并至右岸,原左岸施工营地留作施工材料临时堆放场,并保留旱厕(详见3.5.4.3章节)。盘江大桥桥位处两侧运输距离不足3km,左岸施工人员(高峰期仅30人)的餐饮可采用车辆运送。施工管理区与右岸施工营地同处于北盘江右岸,距离约1.4km,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小,仅1.6m3/d,收集后运至右岸施工营地与营地生活污水一并处理。由于污水产生量小(施工营地4.8,m3/d,施工管理区1.6m3/d),如采用成套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费用过高,根据管理区及施工营地周围为灌丛和灌草丛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综合利用于周围林草灌溉及营地内洒水。2.5.3.3土石方临时堆放整改要求本工程左、右岸施工产生的土石方及时用于回填,剥离的表土装入编织袋保存,未来得及回填的土石方临时堆放时,避免堆放在距北盘江岸边5m范围内,依地形情况采用编织袋垒筑临时挡墙,防止临时堆放的土石方向下滚落,按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库区盘江大桥复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要求严格做好水土保持措施,严禁渣土下河;施工结束后拆除挡墙,剥离的表土用于植被恢复覆土。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3.1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本工程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机械修配场地,汽车保养、机械修配均不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期的机械修理及维护以新铺乡现有的各类机修场地为依托,无大量的机修废水产生;本工程在水中无桥墩基础施工,施工废水经絮凝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排入北盘江,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施工营地和施工管理区人数较少,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60人,施工管理区管理人员20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少,生活污水经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右岸场地周边的林草灌溉,不直接排入水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运行期本项目运营期车辆行驶产生的含石油类等物质的降尘随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桥梁下游河段,可能影响北盘江水质。本项目不是城市道路,仅为三级公路,交通量较小,本项目运营期形成的路面径流、沉降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质有限,加之北盘江流量较大,水体自净能力较强,路面径流对北盘江水体水质影响较小。本工程运营期无生活污水产生,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3.2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拟建工程线路较短,高填深挖路段少,且沿线未发现有落水洞、岩溶天窗等岩溶形态,路基开挖对地下水基本无影响。拟建桥梁附近未发育地下暗河等特殊地下水排泄通道,桥梁施工不会对此类排泄通道造成破坏。桥梁桩基开挖或钻孔产生的泥浆和废渣可能对地下水水质有一定影响,但污水水质简单,且施工是暂时的,采取相关措施后,桥梁对地下水基本无影响。3.3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期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的灰土拌和将影响下风向300m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本工程300m范围内无居民住户,灰土拌合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砂石料加工场在加工时将对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大气环境预测结果,砂石加工系统产生的pm10对其周围大气的浓度贡献值为0.021 mg/m3。根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区pm10的平均浓度为0.068mg/m3,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标准规定的日平均浓度限值(0.05mg/m3)。因此,应充分落实砂石系统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控制措施,使之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防止粉尘控制措施失效造成粉尘污染周边环境,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改善施工区空气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上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2025聘用合同简易样本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自定义类型(含答案)
- 维修汽车服务合同范本
- 瑞士租车服务合同范本
- 铺面租房合同范本
- 特许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购买金戒指合同范本
- 2025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 第4章 动车组车体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某某公司省长市长质量奖申报自述材料
- 2022年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 SJG 09-2020 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
- (5个等级)任职资格素质标准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