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明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2.乘数3.最终产品4.通货膨胀5.边际效用6.拉弗曲线7.国内生产总值8.产品差别9.菲利普斯曲线10.经济周期:二、单项选择题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既不存在资源稀缺,又不存在资源浪费2.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a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c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3.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是( )a限制价格b支持价格c领先价格d歧视价格4.在下列四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a化妆品b面粉c药品d食盐5.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6.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ampk/pkmpl/plcmpk/pk=mpl/pldmpk/mpl=pl/pk7.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a管理人员的工资b生产工人的工资c折旧d正常利润8.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a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b1年以上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d10年以上9.短期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mcmrdmc=ar10.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11.产品差别是指( )a东芝牌彩电与松下牌彩电的差别b彩电与收录机的差别c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的差别d小轿车与面包车的差别12.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c与横轴垂直的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13.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 )a个人所得税b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折旧14.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边际消费倾向为0.815.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 )a刺激总需求b刺激总供给c抑制总需求d抑制总供给16.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决定17.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不能确定18.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9.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 )a适当降低价格b适当提高价格c保持价格不变d不断地降低价格20.无差异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2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a总产量 最大b总产量最小c平均产量最小d平均产量 最大2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a生产技术 没有发生重大变化b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发生变化d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23.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期是指( )a1年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2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bar=accmr=mc=ar=acdmr=mc,ar=ac25.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边际储蓄倾向为0.226.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c与横轴垂直的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27.各国的自然失业率是( )a始终不变的b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c零d实际的失业人数和有劳动能力的总人数的比率28.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29.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决定30.需求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c垂线d水平线31.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c黑市交易d市场日益繁荣32.比较下列四钟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小( )a食盐b衣服c化妆品d小汽车33.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a总效用达到最大b总效用降至最小c总效用为零d平均效用为零34.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等于一b等于零c大于零小于一d大于一35.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36.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任意实数3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下降3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周期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磨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39.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交替关系的曲线40.关于国富论的历史地位,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b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c是经济学说史上划时代的巨著d是重商主义的代表41.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a面粉b大白菜c点心d化妆品4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c与横轴垂直的线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4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哪个国家的分配最平均(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2544.经济学家认为,超额利润是剥削主要是( )a超额利润是创新的报酬b超额利润是垄断利润c超额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d超额利润是收益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45.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a12%b34%c25%d20%46.奥肯定理是说明(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b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规律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47.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a资本b劳动c技术进步d制度4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是一回事b都是由于同一原因引起的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d需求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49.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b价格下降的绝对值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绝对值c价格变化的相对值除以需求量变化的相对值d需求量变动的相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相对值50.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1.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52.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d以上都可能53.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5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给生产阶段投入所需产品55.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周期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三、判断改错题1.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2.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3.有差别存在就会有垄断。( )4.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6.只有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7.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8.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9.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10.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11.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12.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13.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 )14.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5.在一个国家里,自然失业率是一个不变的数。( )16.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17.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19.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20.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四、简述题1.论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运用。2.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高档的化妆品、轿车等产品可以降价促销?而大米、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不可以降价促销?3.作图分析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4.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作图并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5.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6.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这句话的含义?7.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这句话的含义?8.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9.简述总需求的构成。10.用islm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五、案例分析题1. 洛阳纸贵在我国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钦慕汉朝赋家班固、张衡的成就,可是对他们的名作两都赋、二京赋又有一点不服气,于是花了十年的功夫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大赋。写成之后,人们都惊叹它不亚于班、张之作,一时竞相传抄,蔚为盛事。但由于那时纸张的生产量比较小,所以当人们都需要用纸张抄写三都赋的时候,纸张就供不应求,纸价飞涨。这就是著名的“洛阳纸贵”的故事。请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纸价的变动原因。2. 价值之谜在经济学说史中,曾经长期存在着所谓“价值之迷”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就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对人的生活非常有用、没有它人甚至不能生存的物品,其市场价格却非常低,比如水;相反,有些对人的生活没有多少用、没有它人也能生存的物品,其市场价格却非常高,比如钻石。为什么非常有用的物品价格这么低,而不太有用的物品价格这么高?经济学家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此被称为“价值悖论”。试用边际效用的观点分析“价值之谜”。3. 肯尼迪的减税政策在美国,1963年,失业率似乎停顿在5.5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高水平。10年前,失业率是2.8;到了1959年,它是5.3。肯尼迪政府果断采取减税政策使失业在1965年下降到4.4,在60年代的其余各年中则保持在低于4的水平。另外,从1964年到1966年,实际gdp以令人注目5.5的平均速度增长。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通常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伟大成就之一。试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肯尼迪的减税政策成功原因。4. 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还是挤在一起?你也许会发现一天中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小时的收效最大你学习新的定律和数据,增长新的见识和体会。第二个小时中你可能会稍微有些走神,学到的东西少了。而在第三个小时中,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以报复的形式出现,使你在第二天,根本想不起第三个小时中所学的任何东西。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还是挤在一起?5. 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在解放前写过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描写了丰收成灾的情况。由于大丰收,米价由去年的十三块一下子降到了五块,农民的“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个个地迸裂了。米商们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出来,隔几天还要跌呢?”而农民说:“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田真个种不得了!”于是很多农民都走上了逃荒、赌博、造反的道路。这样最终破坏了农业生产。请用弹性理论分析丰收成灾原因和危害。6. 举世瞩目中国经济的发展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1978年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1年我国的gdp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的跨越。2002年我国gdp超过10万亿人民币。2005年我国gdp又达到18万亿人民币。这一串闪亮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均衡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2. 乘数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3. 最终产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4. 通货膨胀物价普遍而持续的上涨。5. 边际效用-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6. 拉弗曲线表示税率与税收之间关系的曲线。7.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8. 产品差别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包装,形式等方面的差别。9.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10. 经济周期产出、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就业的波动构成了周期,周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二、单选题1. c2. b3. b4. a5. b6. c7. b8. a9. b10. a11. a12. c13. a14. d15. b16. a17. a18. a19. a20. b21. d22. a23. c24. c25. d26. a27. b28. c29. b30. a31. c32. a33. a34. b35. a36. b37. b38. b39. d40. d41. d42. b43. a44. b45. c46. c47. c48. c49. d50. c51. a52. b53. b54. c55. b三、判断改错题1.对 符合支持价格的概念。2.错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大。3.对 有差别就有这一差别的消费者偏好,就会有垄断。4.错 正常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5.对 两者之和等于全部增加收入。6.错 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7.错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8.错 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只能减轻程度,不能改变总趋势。9.错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10.错 不符合规模经济规律。11.错 mr=mc时是利润最大化。12.对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13.对 符合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概念。14.错 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15.错 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在各时期所确定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同。16.对 经济周期的波动就是国民收入的动态化。17.对18.错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19.错 钢铁厂用的煤不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20.对四、简述题。1.论述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运用。解题思路:(1)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实际是发行货币;卖出有价证券是回笼货币。调节货币量,影响利息率,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可以增加放款,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贴现率一般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准备率是商业银行接受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准备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准备率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3)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2.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高档的化妆品、轿车等产品可以降价促销?而大米、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不可以降价促销?解题思路:(1)高档化妆品、轿车等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即ed1。大米、食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即ed1。(2)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ed1,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高档化妆品、轿车)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用图形说明两种不同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解题思路:(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可以获得相同产出的一条曲线。(2)等成本线是表示厂商既定成本条件下所能获得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3)两种曲线放在同一坐标面中,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实现了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因为,这一切点是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出点,也是既定产出条件下的最低成本点。4. 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解题思路:(1)无差异曲线i是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可以带来相同效用的一条曲线。(2)消费可能线ab是消费者将他的全部收入都用于两种商品的购买,所能获得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3)当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可能线是一条唯一确定的直线。在同一个坐标面上,消费可能线可以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相离,也可以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4)相离的点,其效用比切点的组合所能实现的效用大,但其消费组合是消费者现有收入条件下无法实现。(5)相交的点,其消费组合是消费者现有收入条件下可以实现,但其效用低于切点处所能实现的效用。因此,切点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大效用组合。5.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解题思路:(1)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2)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3)政府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商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减少个人所得税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也刺激总需求。(4)在经济繁荣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税,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6.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这句话的含义?解题思路:(1)不同弹性商品价格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2)需求富有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总收益发生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幅度大于价格下降幅度,总收益增加;反之,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因此,生产富有弹性产品的厂商,通过适当的降低价格,使销售量大幅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7.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这句话的含义?类似“谷物”这类日常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缺乏弹性 0ed1。此类物品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较少,从而会造成总收益(tr)的减少。显然图示的面积sbp1oq1s ap0oq0其对应的收益tr1tr0这就是“谷贱伤农”采用经济数学解释的原因。8.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解题思路:(1)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在每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所有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3)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时,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短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称长期总供给曲线。(4)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即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as相交于e,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0。9. 简述总需求的构成。解题思路:总需求是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在现实的经济中,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消费是指居民户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支出。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总需求中消费的需求在长期是相当稳定的。投资是指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根据统计资料分析,投资在经济中波动相当大。政府支出,这里是指政府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出。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政府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地提高。出口是指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之差。10. 用islm模型说明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解题思路:(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它由is曲线和lm曲线构成。(2)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3)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4)两条曲线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islm模型,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e点是两种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5)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is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移动,使均衡的利息率发生反方向变动,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同方向变动。五、案例分析题1. 洛阳纸贵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从几何上看,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形成的。由于当时纸的供给在短期内无法增加,而人们对三都赋的需求突然增加,使纸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2. 价值之谜一般而言,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用处的物品其总效用也大,比如水的总效用要远远大于钻石的总效用,所以当人们面临“你是愿意放弃水的消费还是放弃钻石的消费”这样的选择时,肯定会选择放弃钻石的消费。但是价格并不是由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水的总效用很大,但相对于钻石并不稀缺,人们对它的消费一直可以进行下去,最后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就很低。钻石的总效用虽然较低,但钻石相对与水而言是十分稀缺的,人们对它的消费到某一单位就不得不停止,而这一单位的边际效用很高。因此,水的价格低于钻石。假设x、y分别代表水和钻石,px、py,分别表示水和钻石的价格,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如下:=因为水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远远低于钻石的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要使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水的价格必然要远远低于钻石的价格。3. 肯尼迪的减税政策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着失业,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价格并不上升。这是因为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换句话说,当时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相对平坦的部位,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将主要地转换为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并不提高,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就业的增加。4. 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应该分散还是挤在一起?当其它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学习时间)投入量的增加,我们获得的产出增量越来越少。换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