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2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3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4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关税对中国高碳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the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rbon tariffs on exports of chinese high-carbon products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学士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 6月 8日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绩,中国经济得到跨跃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外贸和投资,其中,我国的出口对经济的贡献颇为突出,从我国的出口额度看,我国现在已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其中高碳产品占了很大比例,这类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以及较低的环境成本,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这些产品上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如今,碳关税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最愿意提的话题,更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显然,由于我国高碳产品在我国出口份额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碳关税的征收会对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会分为四个部分具体阐述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的影响,其中,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碳关税的定义、由来以及现状,论证了碳关税的征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要及时应对;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高碳产业出口的现状,转型和发展低碳技术成了它们在碳关税背景下的出路;第三部分,利用数据详细的分析了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高碳产品出口可能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关键词:碳关税;高碳产品;影响;对策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30 years,china has achieved economic leap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greatly improved.however, when we see the achievements, we also can not ignore the problems that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was mainly due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and chinas export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y greatly.now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but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is very unreasonable, that high-carbon product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the reasons why these products hav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re mainly chinas cheap labor and resources, and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with the rise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advantages are disincreasing in these products.today, carbon tariff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at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willing to mention and has become a trend and fashion. apparently,because our high-carbon product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chinas share of exports ,so carbon tariffs would have an enormous impact.my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o elaborat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riffs on exports of high-carbon products in china. in the first part,i described the definition of carbon tariffs, the origin . and carbon tariff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timely response; in second part,i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xports of high-carbon industrie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has become their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tariffs;in the third part,i use the data to analysis the possible impact of carbon tariffs imposed on exports of high-carbon products in china; in the for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i put forward four coping strategies.key words:carbon tariff;high-carbon products; affect; strategies目 录 引 言1一、碳关税简介2(一)碳关税的定义及由来2(二)碳关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三)碳关税与wto规则8二、高碳产业的现状10(一)高碳产品在我国出口的产品中占有很大比重11(二)我国在高碳产业内技术落后11(三)我国高碳产业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型11三、碳关税对中国高碳产品出口的影响12(一)高碳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12(二)高碳产品的出口规模下降13(三)恶化我国高碳商品的贸易环境12(四)促进我国优化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12四、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14(一)促进高碳产业升级,优先发展低碳经济15(二)在国内尽快征收碳税15(三)扩大贸易范围,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15(四)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话语权15结 论16参考文献18致 谢19i天津科技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引 言随着温室气体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政府对温室气体减排措失高度重视,在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遵循了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进行强制性减排,而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随着以中国,巴西,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为应对碳泄漏和竞争力问题,发达国家逐渐背离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个原则,以美国和法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会逐步采取措施,向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这本质是利用环境问题,进行贸易保护,巩固自己的地位,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碳关税涉及环境保护,国际贸易,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和多学科的命题,而中国出口以高碳产品,高能耗产品为主,这个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而碳关税一旦开始征收,将会对中国的外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碳关税的征收将会严重削弱我国在外贸方面传统的比较优势,导致我国出口的下滑,而出口的下滑将会引起国内的一系列的变化,国内企业的发展及国内的就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会涉及社会的稳定,另外,这也将会整个世界的出口格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碳关税势在必行,这将进一步巩固发达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这将会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拉大南北差剧。碳关税的标准极具争议性,另外,碳关税是否符合wto原则也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生巨大争议,因而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碳关税引起的争端及贸易摩擦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碳关税又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政府如何正确的处理碳关税争端,如何避免碳关税争端,如何在碳关税的制定过程中取得主动权,如何在碳关税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下既能够获得经济的增长,又能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将会成为一个宏大的命题,正确的处理这个命题将会极大的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使中国的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再不也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获得经济的发展,而是靠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这也将极大的提高中国在整个国际中的政治地位,政治地位的提高将会促进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相反,若处理不当,中国的经济将会因为出口的下滑而在一个时期内陷入低谷,甚至引发社会的动荡,而这也是某些国家所希望看到的。一、 碳关税的简介(一)碳关税的定义及由来碳关税,又称碳边境调节税,就是已经承担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国家向未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的国家征收惩罚性的关税,即假定存在a、b两国,其中a国依据单位产品产生二氧化碳量向国内企业征税,而b国未征税,现在b国向a国出口产品,a国会以b国未征收碳税为由,对b国出口的产品征收关税。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先后对国内的高碳企业征收碳税,如果其它国家未对国内的高碳征收碳税,这肯定会降低芬兰、瑞典、挪威等国家高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碳泄漏也是碳关税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碳关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并且由法国总统希拉克第一次提出,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的暴发,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危机,保护本土企业,更加热衷于碳关税。(二)碳关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实施全面的碳关税,只有欧盟从今年开始在航空业征收碳关税,但有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重视,从中可以看到碳关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1自从1990年以来,部分欧盟国家对国内的高碳企业征收碳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另外,澳大利亚宣布,从2012年起,将会以160元每吨二氧化碳的标准对国内产品征收碳税。2美国国会于2009年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不仅规定了国内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而且涉及到“碳关税”问题。该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将会对从不承担约束性减排任务的国家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以迫使出口国承担约束性减排任务。这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将碳关税问题付诸立法实践的法律文件。3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2008年通过一项法案,从2012年起,所有在欧洲起降的飞机,一旦超过免费配额,都会被征收额外的“航空碳税”,另外,免费配额将会逐渐减少,而各航空公司的规模则会越来越大,因而,航空公司的要支付的“航空碳税”会逐年递增。如今欧盟已经开始征收“航空碳税”,虽然受到了以俄罗斯和中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的强烈反对,但欧盟表示,仍然会征收部分“航空碳税”,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2年,中国航空公司将会被征收约8亿元的“航空碳税”,而到了2020年,则猛增到30亿元。从以上各个国家的措施来看,碳关税的实施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尤其是美国在碳关税问题上的态度,由于美国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它的举措对世界未来经济的走向有重要影响,而美国在碳关税问题上立法,表明其实施碳关税的决心,也说明碳关税将会在世界上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三)碳关税标准与wto规则1碳关税与wto规则的冲突。在wto的框架内,碳关税违背了wto非歧视原则,首先,碳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税,假设中国和日本同时向a国出口同一类商品,由于中国和日本在国内的碳减排措施和目标不尽相同,因而a国对中国和日本所征收的碳关税就不会相同,这就违背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其次,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可知,进口商品的碳排放成本要和国内商品碳排放成本相同,而现在碳排放的跟踪技术还没有成熟,很难在全球范围内追踪该商品的碳排放量,因而,进口商品很容易受到歧视,即在现在情况下,实施碳关税就违背了wto国民待遇原则。2碳关税与wto规则的协调。一方面,根据关贸总协定2、3条可知,允许wto成员国对国内税进行边境调整,使得国内商品和进口产商品税赋均衡,即假定a国对国内高碳产品征收碳税,而b国未征收,那么a国可以向从b国出口到a国的高碳产品征收关税,以达到两者的均衡;另一方面,碳关税也符合gatt的第20条的一例外条款,“基生于保护人类、动植物命的健康或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wto成员国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贸易限制”。总之,碳关税既有它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关键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我国的利益,要从碳关税与wto。二、 高碳产品的现状高碳产业通常指碳排放密集型产业,即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一般包括钢铁、水泥、化工、机电、交通运输等产业,这些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同时也对环境污染严重,碳关税的实施对高碳产业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应对得当,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会产生跨跃式的进步,否则,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制于其它国家,受到限制。(一)高碳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由其是出口对我国gdp的持续增长贡献颇多,这就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出口,一旦出口受到冲击,那么国内的经济会受到重创。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高碳产品占有相当的份额,这主要原因是国内资源的价格未与国际接轨,使得国内资源价格偏低,因而,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在生产高耗能产品,高碳产品上有一定的优势,推动了高碳产品的出口,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3年,仅机电一项就占到重要商品出口总额的39.33%,2004年是41.78%,2005年是42.27%,2006年是42.73%,而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机电产品2008年占出口重要商品的48.05%,2009年是43.34%,2010年是43.31%,2011年是43.74%,可见,尽管中国出口额度巨大,但是结构极不合理,机电等高碳产品占据了出口市场一半左右的比例,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在不断提升,但高新技术产品比例还是偏低,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方式,这种贸易方式耗费我国极多的人力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效益偏低,我国获得的利益也比较少,通过前面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外贸的发展是低效的、高碳的,是不可持续的,一量碳关税开始征收,将会对我国高碳产业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表1 我国的商品出口结构表(单位:%)20032004200520062007农副产品4.713.793.473.122.91矿产品2.902.792.742.211.93化学及相关产品4.234.144.183.904.20塑料及其制品2.862.853.063.063.00革、毛皮及其制品2.642.302.051.591.34木材及其制品0.991.020.991.020.94木浆、纸及其制品0.690.640.670.710.76纺织原料及其制品16.7314.9614.1314.2513.61鞋、帽伞、等3.573.102.992.712.51矿物原料及其制品1.581.571.631.601.50贵金属及其制品0.750.750.730.710.67贱金属及其制品5.737.377.498.819.49机电设备39.3341.7842.2742.7343.43车、船及运输设备3.563.543.373.974.52光学、医疗等仪器2.993.223.723.683.34其他6.726.176.175.955.85数据来源:国研网数据库 表2 2008-2011年出口重点商品量值 单位:亿美元2008200920102011机电产品8229.37131.19334.310855.9高新技术新产品4156.13769.14924.1548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223.61639.51762.8服装及衣着附件1197.91070.51294.81532.2纺织沙线、织物及制品653.7599.7770.5946.7电话机414.9415.4489.3648农产品401.9391.7488.7601.1钢材634.3222.7368.2512.7船舶191.2270.9392418.1鞋类296.6280.2356.3417.2家俱及零件269.1253.3329.9379.4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157.3-302.5335.8集成电路243.2233292.5325.7自动处理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257.3306.9299.3液晶显示板223.8192.1264.6295汽车零件148.2-塑料制品158.3144-总额16775.816454.621554.124817.8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网站(二)技术落后。从19802000年,我国通过结构转变总共节省8.015亿吨煤,占总量的70%,依靠技术进步节省的煤量仅占30%,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单位能耗极聚上升,结构逆转,结构节能的作用越来越弱,突显了技术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在高能耗产业,高碳产业中的能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表3,尽管我国的单位产品的能耗正在降低,但与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这表明,如果按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来征收碳税,那么相同数量,质量的产品,中国出口的产品被征收的碳关税将会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表3 部分高碳产品单位能耗的国际比较项目单位1990200020042004年中国与世界先进差距中国中国中国国际先进能耗百分比(%)钢可比能耗千克煤当量/吨9977847056109515.6铜冶炼能耗千克煤当量/吨1705127761050011020砖能耗千克煤当量/万块1.360.940.910.780.1215.4水泥能耗千克煤当量/吨201.1181.0157.0127.329.723.6平板玻璃能耗千克煤当量/万块34.825.023.515.08.556.7原油加工能耗千克煤当量/吨102.5118.4112.073.03953.4乙烯能耗千克煤当量/吨15801125100462937559.6烧碱能耗千克煤当量/吨166015631493127521817.1合成氨能耗千克煤当量/吨13431327131497034435.5电石能耗千克煤当量/吨221221902150180035019.4黄磷能耗千克煤当量/吨858374507340650084012.9火力发电能耗克煤当量/千瓦时392363349299.449.616.6数据来源:国家电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三)高碳产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型。碳关税对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都是一个新的命题,在以往的时期,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一直没有制定硬性的标准,这导致高碳企业在减排方面没有足够的技术,资金和经验的储备,因而,大多数的中国高碳企业需要一个周期来完成这些储备,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型。三、碳关税对中国高碳产品出口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我国是一个碳排放大国,一旦碳关税全面实施,势必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主要是消极影响。(一)高碳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发达国家一旦对我国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高碳产品的成本必然增加,而我国产品在国际上参与竞争的优势主要就是在于价格低廉,碳关税的征收将会削弱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世界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假设欧美向中国以每吨二氧化碳50美元的标准征收碳关税,那么中国企业的平均税负水平大约会增长10.5%左右,即中国企业的成本会极大的被增加。依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如果对我国企业征收30-60美元的碳关税,那么中国企业的成本将会增加5%左右,并且,随着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30-60美元的标准会逐步增加。另外,以2011年第一个季度为例,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业、以及有色金属业这四个高碳产业,它们的利润率仅仅为3.61%,7.95%,6.17%,4.34%,由此可见,5%的碳成本可能会抵消中国高碳企业的大部分利润,甚至是使企业无利可图或陷入亏损,碳关税的征收削弱了中国传统的低成本的优势,提高了产品出口的成本,降低了中国高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二)高碳产品出口规模下降。碳关税的征收使得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而企业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或不陷入亏损,势必会提高产品价格,这就会降低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进而使得我国产品在进口国的市场中份额减小,导致产品出口额下降。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承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能耗、低效率、高排放的高碳工业和低端制造业。而且,我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掌握分析生产每一个具体过程碳足迹的技术。目前,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等市场已经开始在服装上使用“碳标签”。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其2010 年初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再次强调,到2012 年,沃尔玛将实现95%的商品供应商必须获得社会与环境规章的二选一的最高评分。而碳关税一旦开征,进口商选择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供货商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情况,尤其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社会形象,也往往会被迫取消和中国公司的订单,特别是当这些产品是用于政府项目或有社会效应的大型项目时,碳关税将会是抵制我国高碳产品的有力武器。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和出口的高隐含碳排放的商品订单将减少,出口贸易规模将萎缩。另外,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表明,假设发达国家以2005年为标准,到2020年减排30%,而发展中国家在正常贸易的前提下,到2020年减排30%,那么世界工业平均出口额度将会下降1.9%,而中国的工业出口额度则会下降11.7%,中国的下降幅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下降幅度,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幅度则会上涨5.0%和6.5%。如果以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为标准,这表明碳关税的征收会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额下降,外贸受到严重冲击,而使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获得隐性利益。(三)恶化我国高碳商品的贸易环境。首先,我国最近几年一直是受到贸易调查最多的国家,贸易环境不好,但这只是针对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而碳关税的征收是已经承担的减排义务的国家向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征收惩罚性的关税,碳关税面对的是中国所有的出口产品,中国所有的出口产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碳产业可能会受到致命的冲击。其次,目前,碳关税的理论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碳关税的标准有很大争议,美国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或欧盟对起降的飞机征收温室气体排放费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很容易引起争议,并且发达国家可能会以碳排放量为条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或以此限制产品进口。(四)促进我国优化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一方面碳关税的征收会降低高碳产业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增加绿色、低能耗产业的的比重。从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高速发展,2004年钢铁、化工、纺织品仅占世界出口总额的5.12%、2.68%、16.89%,而到了2008年,钢铁、化工、纺织品就分别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09%、4.65%和26.08%。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将会改变我国企业的投入要素组合,而我国传统的劳动力廉价、环境标准低、土地廉价等优势也难以为继。有一项研究表明,假设对我国以30美元/吨的标准征收碳关税,那么机电、化工、石油加工等高碳产业出品下降的幅度会达到12.39%,这些因素势必会促使我国企业更加青睐绿色产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出口结构。另一方面,碳关税的征收也会降低加工贸易出口的份额。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在我国外贸出口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占出口总量的50.71%,2008年占47.19,但加工贸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其利润远远低于研发和销售,现在以ipod以为例,在中国组装的ipod出口到美国,其售价为150美元,而中国企业组装一台ipod仅有4美元的利润,剩余的146美元的利润均属于国外的设计部门、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而一旦征收碳关税,那么仅仅占有4美元利润的中国企业却要支付一整台ipod的关税,可以想象,在碳关税的背景下,加工贸易出口的份额将会极大降低,这就会促使中国企业在战略上做调整,从而改变我国现在贸易方式。四、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面对碳关税,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相反,我们要积极制定策略,既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能在国际上展现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赢得一定的国际声望,政府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促进高碳产业升级,优先发展低碳经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粗放式特点,单位gdp 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出口产品也以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是,高碳产业在我国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都有相当大的贡献,因此,面对碳关税,坚决不能放弃高碳产业,而是要重点扶持高碳产业,在政府层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高碳企业升级,在融资和设备方面优先为高碳企业转型提供便利;在企业层面,企业要树立节能减排的企业文化,真正的把节能减排做为自己的义务,而不是负担。另外,我们还要优先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而这正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薄弱环节。技术创新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需要较高的研发经费支持,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设立专项资金,组织专业科研机构进行相关技术的攻关; 另一方面要对进行相关技术研究的企业给予优惠信贷支持和税收减免,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二)在国内尽快征收碳税。发达国家所征得的税款主要用于补贴绿色产业,这样导致我国在绿色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越拉越大,因此,与其让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倒不如我国在国内适当的征收碳税,补贴自己的绿色产业。另外,对我国高碳产品征收碳税,也将使得发达国家对我国征收碳关税不符合wto规则。当然,在国内征收碳税决不能一刀切,要循序渐进,要区别对待,首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部分高碳企业征收碳税,既要促进高碳企业的正确转型和升级,又不能损害高碳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国内低碳技术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在整个行业内征收,承担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三)扩大贸易范围,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三个经济体,其中,美国、日本、欧盟分别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8%、9%、20%,这表明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就是发达国家,并且对这三个经济体的依赖度非常高。而这三个经济体就是碳关税坚定的拥护者,他们的环境标准普遍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要扩大贸易范围,更加注重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努力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增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四)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话语权。碳关税是既符合wto规则,又违反wto规则,关键是各国政府基于自己利益的谈判,换句话说,碳关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首先,在现阶段,我国政府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即坚决反对碳关税,反对这种利用环境的贸易保护;其次,在不得不实施碳关税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要积极的参与碳关税标准的制定,积极的联系发展中外贸大国,在外贸政策上保持一致,以有助于在和发达国家谈判的过程中取得优势,同时,积极的与发达国家进行沟通,促使他们率先进行减排,向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结论碳关税的提出对中国,甚至是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挑战,它的本质就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但碳关税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并且美国和欧洲这两大经济体均已制定法律,促使碳关税的实施,可见碳关税将会在未来成为现实。而碳关税对我国高碳商品的出口主要以消极影响为主,一旦碳关税开始征收,就会直接影响我国高碳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利润,而目前高碳行业对于我国的就业、创汇及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碳关税的征收会间接的降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影响我国的就业情况和社会的稳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采取积极采取措施,以确保我国在碳关税开始征收后经济还能快速增长和高碳产业还能健康发展,通过上面的分析,措施要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层面入手:(1)政府层面:首先,政府要为高碳企业的升级提供有利的政策,例如在融资、引进设备和人才方面,引导企业产生质的变化,而不是仅仅量的增长。其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国内高碳企业征收碳碳税,为高碳企业的转型设置一个硬性的标准,促使其发展低碳技术。最后,政府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联系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抵制碳关税,为国内高碳企业的转型迎得宝贵的时间。(2)企业层面:首先,企业要认识到环保是人人有责,真正的把环保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把减排当作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而不是一种负担。其次,企业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先发展低碳技术,促使企业完成转型。14参考文献1刘重力.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0(5)2李晋.新经济与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j.财贸经济,2001(2)3李丽,杜凌.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