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导学】期末考试小抄2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4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8弹性: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比例的对比,即自变量变动率与因变量变动的对比。9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10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1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5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6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财政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1总产量(tp)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公式为:tp=f(l,k)2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公式为:ap=tp/q3边际产量(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公式为:mp=tp/q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4边际成本(t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公式为:mc=tc/q5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公式为:tr=pq6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ar=tr/q7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公式为:mr=tr/q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时,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投入所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越来越少,即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11生产扩展线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12短期总成本(st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全部支出。包括短期总不变成本(stfc)和短期总可变成本(stvc)。即stc=stfc+stvc13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包括平均不变成本(safc)和平均可变成本(savc)。sac=savc+safc。14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公式为:smc=stc/q。15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公式为:ltc=f(q)。16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厂商长期中平均单位产品的成本。公式为:lac=ltc/q17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厂商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ltc/q。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7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8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2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式表示:vmp=mpp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它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7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8均衡国民收入: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10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7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6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7通货膨胀率是指一般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的上涨率。计算公式: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9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10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的通货膨胀。11菲得普斯曲线,又称价格调整曲线,是指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2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4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指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模型。五、计算题1令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解:已知:p=30-4q,p=20+2q价格相等得:30-4q=20+2q6q=10q=1.7代入p=30-4q,p=30-41.7=232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m,q为需求数量,m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m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解:已知:q20000.2m,m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根据公式:分别代入: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解:已知:p3q10,p1将p=1代入p3q10求得q=3当p=1时的需求弹性为1/3,属缺乏弹性,应提价。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解:总效用为tu=14q-q2,所以边际效用mu=14-2q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q=7,总效用tu=147-72=49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1)消费者的总效用(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 y=6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解:mux=2xy2muy=2yx2又因为mux/px=muy/pypx=2元,py=5元所以:2xy2/2=2yx2/5 得x=2.5y又因为:m=pxx+pyym=500 所以:x=50y=1254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2)作出一条预算线。(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解:(1)因为:m=pxx+pyym=120px=20,py=10所以:120=20x+10yx=0y=12,x=1y=10,x=2y=8,x=3y=6,x=4y=4,x=5y=2,x=6y=0共有7种组合(2),(3)x=4,y=6,图中的a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4,y=6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4+106=14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虽然是最大的,但收入达不到。(4)x=3,y=3,图中的b点,不在预算线上,因为当x=3,y=3时,需要的收入总额应该是203+103=90,而题中给的收入总额只有120,两种商品的组合收入虽然能够达到,但不是效率最大。1已知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1)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因为:tc=12000+0025q2,所以mc=0.05q又因为:q=675050p,所以tr=pq=135q-(1/50)q2mr=135-(1/25)q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所以0.05q=135-(1/25)qq=1500p=105(2)最大利润=tr-tc=892502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l=4,pk=1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2)最小成本是多少?解:(1)因为q=lk,所以mpk=lmpl=k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k/mpl=pk/pl将q=10,pl=4,pk=1代入mpk/mpl=pk/pl可得:k=4l和10=kl所以:l=1.6,k=6.4(2)最小成本=41.6+16.4=12.83已知可变要素劳动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如下:劳动量(l)012345678910总产量(tq)0512182225272828925平均产量(aq)-5665.554.543.5272.5边际产量(mq)-57643210-1-2(1)计算并填表中空格(2)在坐标图上做出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3)该生产函数是否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已知某厂商总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试求:(1)写出tfc、tvc、afc、avc、ac和mc的方程式tfc=30000 ,tvc=5q+q2ac=30000/q+5+q ,avc=vc/q=5+qmc=5+2q(2)q=3时,求tfc、tvc、afc、avc、ac和mctfc=30000 ,tvc=5q+q2+15+9=24ac=30000/q+5+q=10000+8=10008avc=vc/q=5+q=8 ,mc=5+2q=11(3)q=50时,p=20,求tr、tc和利润或亏损额tr=pq=5020=1000tc=30000+5q+q2=32750亏损=tr-tc=1000-32750=-317501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因为tr=pq=140-qq=140q-q2所以mr=140-2q ,mc=10q+20所以140-2q=10q+20 ,q=10 ,p=130(2)最大利润=tr-tc=-400(3)因为经济利润-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平均变动成本avc=vc/q=(5q2+20q)/q=5q+20=70,而价格是130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所以尽管出现亏损,但厂商依然从事生产,此时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少。2a公司和b公司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两家各占市场份额的一半,故两家公司的需求曲线均为p=2400-01q,但a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400000+600qa+01qa2,b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600000+300qb+02qb2,现在要求计算:(1)a和b公司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量(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解:(1)a公司:tr2400qa-0.1qa2对tr求q的导数,得:mr2400-0.2qa对tc400000十600qa十0.1qa2求q的导数,得:mc600+0.2qa ,令:mrmc,得:2400-0.2qa=600+0.2qaqa=4500,再将4500代入p=240o-0.1q,得:pa=2400-0.14500=1950b公司:对tr2400qb-0.1qb2求q得导数,得:mr2400-0.2qb对tc=600000+300qb+0.2qb2求q得导数,得:mc300+0.4qb令mrmc,得:300+0.4qb=2400-0.2qbqb=3500,在将3500代入p=240o-0.1q中,得:pb=2050(2)两个企业之间是否存在价格冲突?解:两公司之间存在价格冲突。3设完全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240q-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问:(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3)该厂商停止营业点(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解;(1)因为stc=20+240q-20q2+q3所以mc=240-40q+3q2 ,mr=315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得q=15把p=315,q=15代入利润=tr-tc公式中求得: 利润=tr-tc=(2)不变成本fc=20可变成本vc=240q-20q2+q3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3)停止营业点应该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所以avc=vc/q=(240q-20q2+q3)/q=240-20q+q2对avc求导,得:q=10此时avc=140停止营业点时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相等,所以只要价格小于140,厂商就会停止营。(4)该厂商的供给曲线应该是产量大于10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解:(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mpc=1-0.5=0.5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2)税收乘数kt;(3)g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解:(1)当b=08,kg=y/g=1/1-b=5(2)当b=08,kt=y/t=-b/1-b=-4(3)y=kgg=100(万元)(4)y=ktt=80(万元)3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均衡y0、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d和消费c?(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投资乘数为多少。解:(1)mpc=0.65,mps=1-mpc=0.35(2)由ad=as=y,有y=c+i+g=20+0.15y+40+0.65y+60,y=600;c=430,i=110(3)k=1/(1-0.65-0.15)=5(注意:此时,c和i均与y成正比,所以乘数不等于1/1/(1-0.65)1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试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解:已知:as=700ad=800-4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700=800-40p ,p=2.5y=800-402.5=700答:略2总供给函数为as=2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000+4500/p。试求:(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解:已知:as=2300+400p,ad=2000+450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2300+400p=2000+4500/p4p+3p-45=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p3y=2300+4003=3500y=2000+4500/3=3500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则:ad=2200+4950/p2300+400p=2200+4950/p2300p+400p2=2200p+4950400p2+100p4950=08p2+2p99=0y=2300+4003.4=3660y=2000+4500/3.4=3324(由于不能被整数除,所以结果有误差)1如果政府通过征收1000亿元的税收和支出1000亿元的购买以求得预算的平衡,当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解:已知:t1000;g1000;b=80%=0.8运用乘数公式:政府购买乘数:由于政府购买增加,国民收入y=10005=5000税收乘数:由于政府税收增加,国民减少y=10004=4000为此:5000-4000=1000答:在上述政策调整下,国民收入增加1000亿元。六、问答题1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3简述均衡价格及其影响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一定和条件下,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唯一的。但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会引起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动,即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或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收入、个人偏好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相关商品价格、成本、自然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供给量的变化,进而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4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5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6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区别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它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即市场对该厂商的需求弹性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单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由于不管产销量如何增加,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始终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故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垄断者代表一个行业,垄断者供应产品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价格下降后,不仅新增加的产销量要按照下降后的价格出售,连原来的产销量也得按下降后的价格出售,因此,从新增一单位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取得的收益中,减去原有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得到的收益,才是新增一单位产销量而增加的总收益,所以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则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即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2试述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厂商的成本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厂商的行为从而所使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成本是其所提供的产量的函数,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呈现u型。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因此,短期均衡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即价格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须停止生产。3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长期内为何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长期条件下,各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自己的厂房设备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供给小于需求,有超额利润时会有新的厂商进入;供给大于需求,有亏损时会有厂商退出该市场,当该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即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产量和留存下来的厂商数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于是厂商不再改变产量,新厂商也不再加入该市场,原有厂商也不再退出该市场,从而该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6试述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在长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所以厂商总会使自己获得超额利润,厂商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的,如果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经营中总收益不能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府给予长期补贴,否则它势必会退出此行业。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在长期中,完全垄断企业处于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3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是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2均衡国民收入和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有何区别与联系?均衡国民收入是短期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主要是由总需求决定。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是长期中所有市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它是由技术进步、制度和资源数量和质量所确定的。当短期中能够实现所有的市场实现均衡,此时的短期就变成了长期,与之相对应均衡国民收入也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5什么是乘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根据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投资乘数如果不靠考虑税收,则投资乘数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投资乘数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的。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的剑”。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一些基本条件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1总需求(ad)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sas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条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3ad线平行移动影响因素是什么?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和结果?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下图所示为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增加,税收减少,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4sas线平行移动的因素是什么?用图线解释影响过程和结果?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如果厂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厂商的成本就会发生变动,从而愿意生产的数量也会变动。总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经济的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下降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的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下图所示为:技术进步,引起企业成本下降,因此,厂商供给增加,使得as曲线向右下放平行移动,结果是价格下降,国民收入增加。6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三者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gdp是如何被决定的,又是如何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三者都遵循凯恩斯的思想,关注短期均衡国民收入的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2)三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主要是说明总需求是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的,没有考虑价格和利率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is=lm模型主要说明在产品市场和产品等价物市场处于均衡时,短期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化的,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相比,考虑了利率的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ad=as模型综合了总需求、利率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来说明总的价格水平和短期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1简述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种类:(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它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代价。磨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劳动力流动性是由制度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决定的;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则主要取决于获取工作的信息难易程度和速度,以及失业的代价和失业者承受这种代价的能力。(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其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即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结构性失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和代价,结构性失业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而这又恰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标志。(3)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由于结构型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所以我们把二者形成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其受劳动力结构、政府政策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2试用图形分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从图中可看出,在未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曲线ad1提高ad2,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家电生产产品检测员工艺技术规程
- 公司味精发酵工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公司桥隧工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公司保育师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公司电影放映员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预拌混凝土中控工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模型开发师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化纤后处理工安全综合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藏药材种植员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餐厨垃圾处理工职业健康技术规程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集
-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资阳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轮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c证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词解释大全
- 2025年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旅顺口区、北黄海经济开发区)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发酵车间岗前安全培训课件
- 社会救助政策培训课件
- 汽轮机原理课件
- 2025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基本公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