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分析.doc_第1页
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分析.doc_第2页
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毕业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行7块小夹板外固定,整复后早期口服活血化瘀止痛丸,中期口服接骨续筋丸,后期服用补肾壮骨丸。结果:观察44例,43例肘关节活动正常,1例肘关节活动略受限。结论:应用此方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克服了儿童好动的不利因素,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折;骨折固定;活血祛瘀剂;肱骨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4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2007年7月,手法治疗7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10岁。尺偏型18例,桡偏型26例,均采用手法整复、7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于复位后1周、3周、6周、1年拍片,经手法复位后,经x线拍片检查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毕业论文网 论文网    1.2  整复方法1  患者仰卧,两肋做对抗牵引以纠正肢体短缩畸形,同时促前臂旋后,纠正前臂的旋转移位,如系尺偏骨折,术者一手从患肘部握住骨折部大拇指按住骨折近端的外侧,中指、食指按住肱骨内上髁,另一手牵引前臂,突然发力,握肘部的拇指向内推肱骨干向内,中食两指拉骨折远端外侧。矫正骨折远端的尺偏移位,同时快速屈曲肘关节、握肘部的手掌应向前推骨折远端,骨折即可复位,桡偏型骨折整复相对简单,可以轻度的桡偏,移位矫正,具体整复方法几乎与尺偏型骨折相同,只是握肘部的拇指抵住肱骨外上髁,中食两指按住肱骨干下端内侧,在屈肘复位时,双手用力纠正骨折远端的桡偏移位和后侧移位,即可使之复位。    1.3  固定方法  7块小夹板超肘关节固定,用4块夹板固定骨折部,用3块夹板固定前臂于屈肘位。上臂的4块夹板长度为前侧夹板上端到上臂上部,下部达肘横纹,内外后侧3块夹板上端与前侧板相齐,下端超过尺骨鹰嘴4 cm,前臂的3块夹板长度为内外侧夹板上端由肘后开始,下达腕关节附近,后侧夹板上至尺骨鹰嘴,下达腕横纹,夹板在复位后即开始固定。伸直型骨折复位后,术者将肢体远端交由肋后把持,将消炎膏均匀地敷在骨折患部,用毛巾将上臂或前臂包裹好,然后放置压垫,骨折近端前侧放置一平垫,远端后侧放一梯形垫,近端外侧放一塔形垫,远端内侧置一梯形垫。将上臂4块夹板放好,用4条布带分段结扎。再把前臂内、外侧板放在上臂夹板的外侧,后侧夹板托住前臂,用2条布带结扎前臂夹板的上、下端。最后用绷带将肢体和夹板包扎起来,使肘关节屈伸902。经绷带包扎后,不仅加强了固定作用,更使两夹板整体性得到增加,起到超肘关节固定和稳定前臂的作用。    1.4  药物治疗  采用我院自制药物,早期口服活血化瘀止痛丸,中期口服接骨续筋丸,后期服用补肾壮骨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  结果    治疗后3周撤去前臂3块夹板,改用4块夹板超肘关节固定。3周后x片复查,骨折手法整复后,断端位置无改变,31例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13例肘关节活动功能略受限,平均6周后撤去夹板,x线复查,骨折位置无改变,并有大量骨痂生成,43例肘关节活动正常,1例肘关节活动略受限。1年后随访,根据评定标准,43例优,1例差。    3  讨论 毕业论文网 论文网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10岁以下的儿童尤为多发,肱骨髁上是肱骨干移行到肱骨内外髁的部分,是松质骨与坚质骨的交界处,为应力变化的明显部位,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仅有一层极薄骨片,是结构上薄弱部位,肱骨髁上骨折是应力通过尺骨鹰嘴传导到肱骨髁上,于肱骨髁上骨质薄弱处断裂3,故易发生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以伸直型为多,约占90%左右,多年来,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方法很多,因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而儿童又有好动、骨骺发育尚不完善及骨骼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手术治疗、克氏针固定的固定作用较好,但易破坏骨骺,影响儿童的发育,造成肘内外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4。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又不能随时调节,肿胀消退后,石膏出现松动,不便于调节,并且通透性也不好。而传统的4块夹板超肘关节固定又因儿童好动而不能配合,使骨折复位再移位的机会大大增加5。尺骨鹰嘴牵引6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易发生肘关节畸形。而笔者所采用的7块夹板固定,能弥补以上多方面的不足,很大机会减少骨折整复后再移位的发生及肘内外翻畸形的出现,原因有:(1)前臂3块夹板从侧方看均为三角形,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使肘关节始终保持在理想位置上。(2)夹板为椴木所制,可塑形、通透性也非常好,并能增加稳定性。(3)纸压垫可以调整骨折的残余移位。(4)夹板可以随时调节松紧度。以上多方面优点可以弥补儿童时期好动的特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年后观察,43例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仅有1例肘关节活动受限,无骨化性肌炎出现,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  1苏玉新.苏氏正骨m.辽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2王育才.骨折诊治失误及其预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109.3王保民,高军辉.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76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4,16(6):48.4徐华梓,李也白.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