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第第1章章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1 1.1建筑设计资料.1 1.1.1工程地质报告摘要1 1.1.2 气象条件摘要1 1.1.3 活荷载1 1.1.4 该地区基本烈度为7度(近震)1 第第2章章 结构选型及布置结构选型及布置2 2.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2 2.2承重方案选择.2 2.3梁、柱截面尺寸初估.2 2.4结构计算简图.4 第第3章章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5 3.1恒荷载计算.5 3.1.1屋面及楼面恒荷载计算5 3.1.2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6 3.1.3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的计算6 3.1.4荷载等效转化9 3.1.5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0 3.2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11 第第4章章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12 4.1计算梁、柱的线刚度.12 4.1.1梁的线刚度计算12 4.1.2 柱的线刚度计算13 4.2柱的侧移刚度d值的计算 13 4.2.1框架侧移刚度d值的计算 .13 4.2.2不同层刚度d值的计算 .14 第第5章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14 5.1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14 5.1.1 风荷载作用计算.14 5.1.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15 5.2 横向地震力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18 5.2.1 基本情况.18 5.2.2 地震力荷载标准值.19 5.2.3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20 5.2.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1 5.2.5 地震力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23 5.2.6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3 第第6章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28 6.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8 6.1.1 线刚度计算.28 6.1.2 恒荷载转化.28 6.1.3 分层法计算恒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29 6.1.4 恒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38 6.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0 6.2.1 活荷载转化.40 6.2.2 分层法计算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40 6.2.3 活载作用下的剪力计算.45 第第7章章 梁、柱的内力组合梁、柱的内力组合46 7.1梁的内力组合.46 7.1横梁内力组合.47 7.2框架柱内力组合.50 第第8章章 梁、柱的截面设计梁、柱的截面设计57 8.1框架梁的配筋计算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仅以一层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仅以一层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57 8.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7 8.1.2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61 8.2 柱截面设计62 8.2.1已知条件62 8.2.2构造要求63 8.2.3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63 8.2.4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5 8.2.5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 8.3节点设计.77 8.4楼板设计.77 8.4.1 a区格板的计算.77 第第9章章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81 9.1基础截面计算.81 9.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81 9.2.1地基承载力验算81 9.2.2地基抗冲切验算82 9.3基础底板配筋计算.83 第第10章章 结束语结束语8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86 致致 谢谢88 第1章 设计条件 1.1建筑设计资料 本建筑为襄樊市市区一小区住宅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 m2,占地面积 467.28 m2 。 共六层楼,底层层高2.2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本 建筑总长为47.2m,总宽为9.9m,建筑总高为18.4m。 1.1.11.1.1工程地质报告摘要工程地质报告摘要 拟建场地为池塘经人工填筑而成,地形平坦,场地分层情况如下:第1层为杂填土, 厚0.5m;第2层为灰色粘土,厚8m;第3层为褐色粉质粘土(未揭穿)。拟建场地范围内, 浅部填土为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影响,地下水位为1.52.0m;承压 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1.21.1.2 气象条件摘要气象条件摘要 主导风向:东北风 基本风压: w0=0.55kn/m2 基本雪压: s0=0kn/m2 1.1.31.1.3 活荷载活荷载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知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 楼面活荷载为: 2.0kn/m2 楼梯活荷载为: 2.0 kn/m2 1.1.41.1.4 该地区基本烈度为该地区基本烈度为7 7度(近震)度(近震) 第2章 结构选型及布置 2.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 主体结构共6层,底层层高2.2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填充墙砌240厚空心砌块砖, 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板厚取100 mm: 3900 10097.5 4040 l hmm 2.2承重方案选择 该建筑为住宅楼,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三柱两跨不等跨的形式。柱网布置形式详 见建筑平面图。 2.3梁、柱截面尺寸初估 1.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bd跨: 主梁:l=5400 ,取500mmmmlh450675)12/18/1 ( ,取200mmmmhb170250)3/12/1 ( 故框架横纵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500 故框架横纵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400 2.ab跨: 主梁:l=4500 ,取500mmmmlh375563)12/18/1 ( ,取200mmmmhb170250)3/12/1 ( 故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500 估算梁的截面尺寸()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2.1 横梁(bh) 纵梁 (bh) 次梁 (bh) 层 数 混凝 土强 度等 级 ab跨bd跨 16c30200500200500 200500200400 2.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框架柱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制,按下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比设计值按照公式11计算: (11)nfgn 式中: :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力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等跨内柱取1.2,不等 跨取1.25; : 为按照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荷面积;f :为折算后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4kn/;g 2 m : 为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n 2.框架柱验算 (12)0.8 ccc n b h f 由计算简图21可知边柱和中柱的负载面积可知: 中柱:(5.44.5)/2(3.9+3.9)/2=19.3 边柱:(3.93.9)/25.4/2=10.5 边柱: 2 1.2/(1.2 1.3 10.5 14 1000 6)/14.3 0.8120272.7 cc anfmm 中柱: 2 1.2/(1.2 1.25 19.3 14 1000 6)/14.3 0.8221072.7 cc anfm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初步估计柱的尺寸为 500500250000,为计算简便中柱和边柱的尺寸相同,均为 2 mm 2 221072.7mm 500500。故初选柱的尺寸为500500。 2.4结构计算简图 图2-1 框架结构梁,柱尺寸 注:室内外高差0.30m,基础埋深0.5m,底层h=0.3+0.5+2.2=3.0m 第3章 荷载计算 3.1恒荷载计算 3.1.1屋面及楼面恒荷载计算 1.屋面 防水层(刚性)30厚c20细石混凝土 1.0kn/ 找平层(柔性)3毡4油油铺小石子 0.4 kn/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m200.3 kn/ 3 kn/m 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砂浆3找平0.04m140.56 kn/ 3 kn/m 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m14.51.16kn/ 3 kn/m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m252.5kn/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0.17kn/ 3 kn/m 合计 6.09 kn/ 2.标准层楼面:大理石楼面 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 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 1.16kn/ 水泥浆结合层1道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m252.5kn/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0.17kn/ 3 kn/m 合计:3.83 kn/ 3.楼梯,水泥砂浆楼面 构造层:0.5kn/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m252.5kn/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0.17kn/ 3 kn/m 合计:3.17 kn/ 3.1.2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 1.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 上人屋面:2.0kn/ 楼 面:2.0kn/(宿舍楼) 2.雪荷载 sk=0 kn/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大者. 3.1.3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的计算 1 1.梁自重: 1.边横梁,中横梁,纵梁:bh=200500 梁自重: 250.2m(0.5m-0.1m)=2.0 kn/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5m-0.1m)2+0.2m17=0.170kn/ 3 kn/m 合计:2.170 kn/ 2.次梁:bh=200400 梁自重:250.20m(0.4m-0.1m)=1.5kn/m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4m-0.1m)2+0.20m17=0.136 kn/ 3 kn/m 合计:1.636 kn/ 3.基础梁:bh=200400 梁自重:25 0.20m0.4m=2.0kn/m 3 kn/m 2 2.柱自重: 1.柱:bh=500500 柱自重:25 0.5m0.5m=6.25kn/m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5m417=0.34 kn/ 3 kn/m 合计:6.59 kn/ 2.构造柱:bh=240240 柱自重:25 0.24m0.24m=1.44kn/m 3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0.24m0.24m217=0.16 kn/ 3 kn/m 合计:1.6 kn/ 3.外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2.8-1.5)m0.24m18=5.616 kn/m 3 kn/m 铝合金窗:0.35 kn/1.5m=0.525 kn/m 瓷砖外墙面:(2.8m-1.5m)0.5 kn/=0.65 kn/m 水泥粉刷墙面:(2.8m-1.5m)0.36 kn/=0.845kn/m 合计:7.636 kn/ 底层: 卷闸门:0.45 kn/2.2m=0.99 kn/m 瓷砖外墙面:2.20.5 kn/=1.1 kn/m 合计:2.09 kn/ 4.内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2.8m-0.5m)0.12m18=4.968 kn/m 3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2.3m0.36 kn/2=1.656 kn/m 合计:6.624 kn/ 底层: 纵墙:(3.0m-0.5m)0.12m18=5.4 kn/m 3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2.5m0.36 kn/2=1.8 kn/m 合计:7.2 kn/ 3.1.4荷载等效转化 1.db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223 6.09kn/m3.9m 1-2(1.8/5.4)(1.8/5.4) =19.35kn/m 活载: 223 2.0kn/m 3.9m 1-2(1.8/5.4)(1.8/5.4) =6.357k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223 3.83kn/m3.9m 1-2(1.8/5.4)(1.8/5.4) =12.174kn/m 活载: 223 2.0kn/m3.9m 1-2(1.8/5.4)(1.8/5.4) =6.357kn/m 梁自重:2.17kn/m db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17 kn/m+19.35 kn/m=21.52 kn/m 活载板传荷载6.357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17 kn/m+12.174 kn/m=14.344 kn/m 活载板传荷载6.357 kn/m 2. ba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223 6.09kn/m3.9m 1-2(1.8/4.5)(1.8/4.5) =17.67kn/m 活载: 223 2.0kn/m 3.9m 1-2(1.8/4.5)(1.8/4.5) =5.80kn/m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 223 3.83kn/m3.9m 1-2(1.8/4.5)(1.8/4.5) =11.11kn/m 活载: 223 2.0kn/m3.9m 1-2(1.8/4.5)(1.8/4.5) =5.80kn/m 梁自重:2.17kn/m ba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17 kn/m+17.67 kn/m=19.84 kn/m 活载板传荷载5.80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17 kn/m+11.11 kn/m=13.28 kn/m 活载板传荷载5.80 kn/m 3.1.5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顶层柱: d轴,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100,100的混凝土压顶) 0.24 1.1 1825 0.1 0.40.02 1.2 2 17 6.568kn 边柱连系梁自重: kn75 . 9 259 . 35 . 0.20 . 0 粉刷: kn06 . 1 179 . 321 . 05 . 0.02 . 0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kn1/ 2 3.9 1/ 2 3.9 6.0923.15 边节点d,a集中荷载: = a g6 d g6 40.53kn 中柱连系梁自重: kn75 . 9 259 . 35 . 0.20. 0 粉刷: kn06 . 1 179 . 321 . 05 . 0.02 . 0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kn1/ 2 3.9 1/ 2 3.9 6.09 246.31 b节点集中荷载: 57.12kn b g6 3.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 边柱联系梁自重(含粉刷) 0.200.52.1725+0.02(0.5-0.1)22.1717=6.02kn 次梁自重(含粉刷) 0.200.401.64250.5+(0.40-0.1)0.021.6417=1.72kn 钢窗自重: 11.51.50.45=1.01 kn 窗下墙体自重: (3.9-1.5)0.90.2418=9.33 kn 窗下墙体粉刷: 20.02(2.8-1.5)17=0.88kn 框架柱自重(含粉刷): 0.500.502.825+0.502.80.02217=18.49 kn 联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kn 1/ 2 3.9 1/ 2 3.9 6.0923.15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60.61 kn d p a p 中柱联系梁自重(含粉刷): 9.75+1.06=10.81 kn 次梁自重(含粉刷): 1.72 kn 内纵墙自重(含粉刷,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3.9-0.9)(2.8-0.4)0.1218=15.55 kn (3.9-0.9)(2.8-0.4)20.0217=4.90 kn 框架柱自重(含粉刷): 18.49kn 联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kn1/ 2 3.9 1/ 2 3.9 6.09 246.31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97.78kn b p 3.2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2.0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 0kn/m2 mknpdb/36 . 6 mknpba/8 . 5 =kn d p6 a p61/ 2 3.9 1/ 2 3.9 2.07.57 kn b p61/ 2 3.9 1/ 2 3.9 2 2.015.14 =kn d p a p1/ 2 3.9 1/ 2 3.9 2.07.57 kn b p1/ 2 3.9 1/ 2 3.9 2 2.015.14 第4章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4.1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4.1.14.1.1梁的线刚度计算梁的线刚度计算 梁柱混凝土标号均为 c30,ec=3.0*107kn/m2,在框架结构中,现浇层的楼面可以作 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少框架侧移。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 的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框架梁取i=2i0。 梁的线刚度计算 表4-1 类型跨度截面积线刚度 500高 5.40.200.5023150 500高 4.50.200.5027777 注:表中(knm)i l e i c 4.1.24.1.2 柱的线刚度计算柱的线刚度计算 柱的线刚度计算 表4-2 层号层高(m) 截面积b*h() 线刚度i 底层3.0 0.5*0.552080kn/m4 其它层2.8 0.5*0.555800kn/m4 注:表中(knm)i l e i c 4.2柱的侧移刚度d值的计算 其中为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梁柱线刚度比,不同情况下,、取值不对 c k c k 于一般层: 2 b c k k k 2 c k k 对于底层: 2 b c k k k 0.5 2 c k k 4.2.14.2.1框架侧移刚度框架侧移刚度d d值的计算值的计算 边柱d轴(13根)边柱a轴(13根)中柱(15根) 层次 kc dikc dikc di i d 2至6 0.410.181448 0.91 0.2924510.490.191702 841070 52030897 1 0.44 4 0.32 0 2818 9 0.91 0 0.48 1 3337 0 0.53 3 0.40 8 2831 9 126134 0 4.2.24.2.2不同层刚度不同层刚度d d值的计算值的计算 首层的侧移刚度:=1261340n/mm其他层的侧移刚度:=841070n/mm i d i d 图4-1 相对线刚度 第5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5.1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5.1.1 风荷载作用计算 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w0=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本章计算以左风为例。 ,建筑物高度18.4m0.1,此种情况不起控制作用。 f h 综上,取=1800mm。 f b 由内力组合知跨中截面 max 148.13mmkn m =0.75,则 re 0.75 148.13111.10 re r mknkn m 因为 10 100 ()1.0 14.3 1800 100 (465)1068kn m111.10kn m 22 f cff h f b h h 故属第一类t型截面。 0.027 6 2 2 10 0.75 148.13 10 1.0 14.3 1800 465 re s cf m f b h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 amin=199.5mm2 102 1.0 14.3 1800 465 0.027 1077.2 300 cf s y f b h amm f 故配筋4 18,=1017mm2 s a (2)支座 (以左支座d为例) 将下部截面的4 18钢筋深入支座,作为支座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压钢筋 (=1017mm2),再计算相应的受拉钢筋as s a 弯矩设计值为=0.75314.17=235.63mkn m 6 0 s 22 10 () 235.63 10300 1017 (46535) 0.169 1.0 14.3 200 465 ys c mf a h f bh 2a,s=70mm 0 h asmi 2 1 /300 1107/300 1.0 14.3 200 86.49/3001931.5mm sysycy af aff bxf n=243.82mm2 故配筋418+222,as=1777mm2 ,满足梁的抗震构造要求。/1107/17770.620.3 ss aa 全部梁的正截面配筋计算过程与结果见下表: 梁正截面配筋计算表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3 楼 层 截 面 m kn.m as mm2 as mm2 实配钢筋 as mm2 d93.5515时,2=1.15-0.01l0/h且1.0; ,取=1.0;) h l ( h/1400e 1 1 c 21 20 0i m m c (若规定,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必须进行受剪承载 力计算,而抗震等级为三、四级的框架节点以及各抗震等级的顶层端节点核心区,可不 进行节受剪承载力计算,仅按构造要求配箍即可。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2 8.4楼板设计 在肋形楼盖中,四边支承板的长边与短边 之比时按双向板设计, 2 l 1 l 21 /2ll 时按单向板设计。所以,a、b区格板按双向板计算。 21 /3ll 8.4.1 a区格板的计算 (1)设计荷载 楼面恒荷载设计值 =1.23.17 =3.80kn/m2g 楼面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标准值均取) 2 2.0/kn m =,q 2 1.4 2.02.8/kn m 2 1 6.60/pgqkn m 2 2 / 25.2/pgqkn m (2) 计算跨度 0 l 内跨的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的计算跨度为净跨加上板厚的一半 边跨:,内跨: 0 / 2 n llb 0c ll轴线间距 (3)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发生在活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为当内支座为固定时作/2gq 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2q 支座最大负弯矩可近似按活载满布求得,即内支座固定时,作用支座弯矩。根据gq 不同的支承情况,所有区格板可分为a、b类,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影响,取。0.2 板的区格划分见下图: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3 满布荷载时, 2 2 / 25.2/pgqkn m ,,3.900.20.10/ 23.65 x lm4.50.20.10/ 24.25 y lm 3.65 0.86 4.25 x y l l 支承方式为四边固定,查表可得:=0.0246,=0.0165,=-0.0588,=- x m y m x m y m 0.0541 间隔布置时,=1.4,支承方式为三边简支,一边固定,查表可得: 2 q 2 /kn m0.52 x y l l =0.0646,=0.0063 x m y m 22 0101 1 22 ()()() 22 (0.02460.2 0.0165) 5.2 3.65(0.01650.2 0.0246) 1.4 3.65 2.33/ xyyx qq mmmglmml kn m m 22 0101 2 22 ()()() 22 (0.01650.2 0.0246) 5.2 3.65(0.02460.2 0.0165) 1.4 3.65 2.00/ yxxy qq mmmglmml kn m m “22 1101 ()0.0588 5.2 3.65 4.07/ mmm xgq l kn m m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4 “22 2201 ()0.0541 5.2 3.65 3.75/ y mmmgq l kn m m (4)截面设计 截面的有效高度:选用8的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短跨)方向跨中的截面的 01 l ;(长跨)方向跨中的截面的 01 8 100 1581 22 d hhcmm 02 l ;支座截面处均为。 02 33 8 100 1573 22 d hhcmm 0 81hmm 截面弯矩设计:板四周与梁整浇,故弯矩设计值应按如下折减: 对于连续板的中间区格,其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的折减系数为0.8。 对于边区格跨中截面及第一内支座截面 当,折减系数为0.8 0 /1.5 b ll 当,折减系数为0.9 0 1.5/2 b ll 楼板的角区格不折减。 所以 a区格跨中及ab支座减小20%,b区格跨中及ba支座减小20%。 板的配筋计算见下表: 截面 mm 0 h()m kn m 2 () s a mm 配筋 实用 s a 方 01 l 向 81 2.33 0.81.87 1186/8200196 跨 中 a 区 格 方 02 l 向 73 2.0 0.81.6 1106/8200196 a-a81 4.07 0.83.26 2016/8150262 a-b81 3.75 0.83.0 1856/8200196 支 座 a边支座 81 4.07 0.83.26 2016/8150262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5 b边支座 1o l 81 4.07 0.83.26 2016/8150262 b边支座 2o l 81 3.75 0.83.0 1856/8200196 板的配筋计算 表中,hpb235钢筋fy=210n/mm2。 0 s sy m a h f 0.95 s 为内力臂系数取 第9章 基础设计 9.1基础截面计算 独立基础埋深2000mm =150kpa 混凝土采用c30 ak f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6 =+(d-0.5)=150+1.018.9(2-0.5)=178.35kpa a f ak f dm d柱下的内力设计值为:轴力:1505.38kn 剪力:134.57kn 弯矩:288.61kn.m 先按轴心基础估计基础底面面积 a=1505.38/(178.35-18.91.5-160.5)=10.6 kag f /(f -d) 2 mm 考虑偏心影响,将基底面积增加15% 即a=10.61.15=12.19 2 m 取b=3.5m l=3.5m 9.2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冲切验算 9.2.19.2.1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 作用于基底的竖向力: =1505+(18.91.5+16.00.5)18=2159.3kn kkg f =f +ad 作用于基底的弯矩: =288.61+134.572=557.75kn.m kkk m =m +v d 为了增加抗弯刚度,将基础长边l平行于弯矩方向 则基础底面抗弯刚度 (3.53.53.5)/6=7.2 2 w=bl /6= 2 m =2159.3/18+557.75/7.2=197.3kn/ maxkkk p=f /a+m /w 2 m =2159.3/18-557.75/7.2=42.6kn/ kminkk p=f /a-m /w 2 m =197.3 kn/1.2=1.2178.85=214.62kn/ maxk p 2 m a f 2 m 119.95 kn/=178.85kn/ max ) kkmin (p+p/2= 2 m a f 2 m 图9-1 基础示意图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7 满足要求 9.2.29.2.2地基抗冲切验算地基抗冲切验算 基底净反力: =557.75/2159.3=0.258mb/6=4/6=0.67m n0 e=m/f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pn,max= n,max f6e p=(1+) lbb =(2159.3/(3.53.5)(1+60.258/3.5)=253.8kn/ 2 m pn,min=( n,min f6e p=(1-) lbb =2159.3/(3.53.5) (1-60.258/3.5)=98.7kn/ 2 m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0.50m tc a =a0.50m c b = 初步选择基础高度h=1.5m 从下至上分500mm、500mm两个台阶 (有垫层)401.50.41.1hm o h =0.50+21.1=2.70b=3.55m 取=2.70m2 to ah b a =(0.50+2.70)/2=1.6m) 2 bmt a =(a +a/ 因偏心受压,取 max nn, pp 冲切力: max 2 cc ln,oo abll fp(-h )b-(-h ) 2222 =253.8(3.5/2-0.5/2-1.1)4-(3.5/2-0.5/2-1.1)2 =355.32kn 冲切力:=0.70.951.61.61.1=863kn355.3knfhp tmo 0.7a h 3 10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8 满足要求 变截面处抗冲剪验算 1.7m t1 ab 1 1.50a40050350mm o1 h 取21.72 0.352.43.55mm to1 ah564.7knfhp tmo1 0.7a h 3 10 满足要求 9.3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选用hpb235钢筋 =210n/ y f 2 mm 1-1截面(柱边) 柱边净反力: minmaxmin 3.50.55 ()98.7(253.898.7) 22 3.5 c n1n,n,n, l+a ppp-p l =188.4kpa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 (253.8+188.4)/2=221.1kpa max1) 2 n,n, (pp/ 弯矩 maxmin2 1 1 ()() (2) 242 n,n, cc pp ml-ab+b 2 1 221 (3.50.55) (2 3.50.55) 24 =605kn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29 =2910 6 1 605 10 0.90.9 210 1100 s1 yo m a f h 2 mm 3-3截面(变阶处) =210.6kpa minmaxmin 3.5 1.55 ()98.7(253.898.7) 22 3.5 1 n3n,n,n, l+a ppp-p l max32 2 1 ()() (2) 242 1(253.8210.6) (3.5 1.75) (2 3.5 1.55)253.9. 242 kn m n,n, 311 pp ml-lb+b 6 2 253.9 10 0.90.9 210 1100 s3 yo1 m a=1217mm f h 比较 ,应按计算配筋,实配822 =30412910 s1 a s3 a s1 a s a 2 mm 2 mm 襄 樊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30 第10章 结束语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某商业住宅楼” ,整个毕业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 设计之前我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建筑图集、结构计算手册及相关国标规范、通过指 导老师的辅导找出其中之不足等,预先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设计中,我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方案,考虑 到实用、美观、符合办公楼方案目的等各方面要求。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计算和绘制结构图两方面。结构计算部分我了完成基础设计、纵横 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等结构设计,其中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