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01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姓 名 班 级 2006五年制护理4班 层 次 大专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 2010年 5 月 10 日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2006级五年制护理4班 冬雪 学号01指导老师 李晓芳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我院护理专业两个年级1206名在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输入并分析。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知识掌握不全面。两个年级学生的aids知识基本知识、预防知识、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等4个方面的知晓率(54.59%、61.28%;76.01%、81.32%;56.03%、57.02%;84.64%、88.75%)及aids知识总知晓率(64.21%、69.16%)二年级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级aids职业防护措施、暴露后处理、暴露源认知、职业暴露后的感染概率、暴露后的随访咨询时间与内容、暴露登记内容等6个方面知晓率(84.16%、91.90%;47.41%、51.59%;55.72%、64.40%;1.19%、1.57%;55.09%、60.78%;55.42%、69.97%)及aids职业防护知识总知晓率(54.23%、62.10%)二年级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低于国务院相关标准要求,对aids一般知识知晓率较高而专业性知识知晓率低,对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高,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常规的教学内容明显不足,应将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贯彻于护理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艾滋病 相关知识 知晓率目录前言 31 对象与方法 41. 1 研究对象 41.2 方法 4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 1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 52. 1. 1 aids一般知识知晓状况 52.1.2 hiv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病毒分布的知晓状况 52. 1. 3 hiv感染的窗口期与潜伏期的认知情况 62. 1. 4 aids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62. 1. 5 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状况 62. 1. 7不同年级aids知识知晓率比较 62. 2 护理专业学生对aids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 72. 2. 1 aids职业防护措施知晓状况 82. 2. 2 aids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知晓状况 82. 2. 3 aids暴露源知晓状况 82. 2. 4 aids职业暴露后感染概率知晓状况 92. 2. 5 hiv暴露后的随访时间及内容知晓状况 92. 2. 6 hiv暴露后的登记内容知晓状况 102. 2. 7 不同年级aids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 102. 3 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及所希望的获得的途径 112.4 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观念 113论论 133. 1 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 133. 2 aids一般知智攻率较高,专业性知识知识晓率低 133. 3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高,非传播性途径知晓率低 133. 4加强aids的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前言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由感染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hiv)1。自从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后,它就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在全世界已经造成累计约2500万人死亡2。2005年全球hiv感染人数为3860万,其中新感染人数410万,因aids而死亡的人数为280万3;2006年底世界艾滋病联合防治署的艾滋流行报告显示:2006年hiv感染者人数达3950万,其中新增病例430万,死亡病例290万,全球aids仍呈现增长态势4。我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万人,aids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006年我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6161,平均每天报告约达100例;报告艾滋病人7909例,死亡1809例。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1565例,其中艾滋病人47713例,死亡13632例5。各省市区的艾滋病呈现增长趋势:深圳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年均增长58.36。截至2006年底,湖南省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002例,2006年湖南省共发现艾滋病感染者440例,与2005年相比增长3.29%7。流行形势十分严峻。由于aids的流行强度的增加导致护士职业暴露机会增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lpolitot等8研究了全球94份文件,共报道了170例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其中护士45人。护士是职业感染中最危险的群体9。aids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以治愈的药物,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疫苗,预防aids最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aids的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2006年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今后要加大工作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特别是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通过对一些高危人群的干预,加大我国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力度10。护理专业学生是护士的后备力量,也是aids防治的后备军,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aids患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aids的治疗效果和自身的健康。笔者对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我院一、二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1241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均为高中毕业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年龄为18-23岁,其中一年级抽取了615人,二年级抽取了626人。1.2 方法参考卫生部办公厅2004年下发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结合我国及我院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aids知识:基本知识(aids一般知识、hiv生物学特性与体内分布、预防相关知识、hiv感染后窗口期与潜伏期)、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与传播途径); hiv职业防护知识:职业防护基本知识(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暴露源相关知识、暴露后感染概率知识)、暴露后医疗机构的随访与咨询知识、暴露的登记内容知识;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获得aids知识的来源及希望获取的途径等四大方面。 设计问卷结构和问题后先请有关专家进行评价,再修订定稿。对本问卷进行赋值,对于知识性问题回答正确记为1,回答错记为0;对于学生对aids患者的态度等问题,有利于aids的防治的回答为正向记为1,反之为负向回答记为0。正式调查前在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分别抽取5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输入spss12.0进行cronbachs alpha分析,测得=0.782 ,本调查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 采用现场即发即收自行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241份,回收问卷124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6份,有效率为97.2%。一年级发放问615份,有效问卷589份,有效率为95.8%;二年级发放问卷626份,有效问卷617份,有效率为98.6%。1.3 统计分析 调查结束后,对所有问卷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将所有数据直接输入spss12.0进行分析。2 结果与分析2. 1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2. 1. 1 aids一般知识知晓状况调查结果如表1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aids9个一般知识中的7个问题的正答率二年级均高于一年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级正答均高于89%的问题为看上去健康的人也可能感染了hiv、化验血液可以检测是否感染了hiv。表1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aids的医学全名33356.552585.1119.670.000看上去健康的人也可能感染了hiv52589.156992.23.410.065aids的致死率极高54993.259796.88.030.000aids是传染病53393.960598.113.700.005有治愈aids的药物和方法50585.756992.212.990.000目前已经研制出了预防aids的疫苗44976.250982.57.240.007hiv感染后主要损伤人的免疫系统48181.757793.539.330.000hiv侵入人体引发难治性感染和肿瘤36562.046074.622.080.000化验血液可以检测是否感染了hiv53691.054989.01.3670.2432. 1. 2 hiv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病毒分布的知晓状况表2 hiv生物学特性的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hiv可以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生存29349.735257.16.460.011hiv对物理因素抵抗力强21236.033253.838.630.000高温可以杀灭hiv 37764.039363.70.0130.910干燥可以杀灭hiv8113.814423.318.250.000常用消毒剂可以杀灭hiv21236.019331.33.0010.083紫外线可杀灭hiv12320.920533.233.0120.085hiv大量存在于血液中 57798.060998.71.0140.314hiv大量存在于浆膜腔液中18431.217728.70.9360.333hiv大量存在于精子中40468.652184.442.360.000hiv大量存在于阴道分泌物中45376.948178.00.1980.663两个年级学生对hiv的生物学物特性的认识比较模糊,10个问题中有6个问题的正答率低于50%。尤其是对于干燥和紫外线的对ihv的作正答率不足1/3,见表2。hiv主要存在于血液、浆膜腔液、精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学生对hiv存在于血液知晓高,两个年级该问题的正答率均在98%以上;而对于hiv存在于浆膜腔液的知晓低,两个年级对该问题的正答率均低于32%,只有不到1/3的学生知道,见表2。2. 1. 3 hiv感染的窗口期与潜伏期的认识情况表4对窗口期与潜伏期的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窗口期的描述122162.6146.330.000窗口期的持续时间0013622.00.4110.522窗口期有传染性35359.937260.30.0160.899hiv感染后的平均潜伏期406.810817.532.120.000潜伏期是静止期,是安全没有传染性的44174.545373.40.3320.565调查结果如表4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hiv感染后的窗口期的认识不清楚,正答率不足5%。对于hiv感染后的潜伏期的长短认识不足,其正答率不足20%。2. 1. 4 aids预防的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表5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减少hiv感染的措施:安全套的使用、拒绝毒品、减少输血与注射、预防aids的根本措施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早治愈性病、使用经抗-hiv检测和血液及其制品等6个问题的正答率二年级比一年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级对aids是可以预防的知晓率均较高(均达89%以上),二年级正答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个年级正确应答率低于65%的问题为及早治疗并治愈病、使用经抗-hiv检测的血液及制品。表5 aids预防的相关知识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艾滋病可以预防52589.157392.95.160.023正确使用安全套42972.854087.541.160.000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31253.037260.36.580.010拒绝毒品,珍爱生命51787.856591.64.710.030避免不必要输血和注射44976.253386.420.550.000使用经抗-hiv检测的血液及制品37363.334455.87.170.007预防aids的根本措施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52989.858594.810.690.0012. 1. 5 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状况两个年级学生对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分娩时吸入“羊水”、“阴道分泌物”可致婴儿感染hiv的知晓率较低,其中一年级两项的正答率为56.4%、49.7%;二年级两项的正确应答率为66.9%、65.0%。两个年级学生对共用针具吸毒传播途径的知晓高,一年级98.0%,二年级98.1%。对于三大传播途径的9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的正答率二年级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两个年级学生对于非传播途径,如“握手”、“拥抱”是否传播hiv的知晓较高,两个年级正答率均在90%以上。大多数学生对于非传播途径,如“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共用办公用不品”、“共用餐饮具”、“共穿衣服”、“共用电话机、卧具”、“咳嗽、打喷嚏”、“共用坐厕、浴池、游泳池” 、“蚊虫叮咬”是否传播hiv的知晓较低,两个年级的正答率均在70%以下,甚至30%以下,如“蚊虫叮咬”途径,对于“蚊虫叮咬”的和“共用坐厕、浴池、游泳池”是否传播hiv的正答率二年级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表6 hiv传播途径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与hiv感染者握手可感染艾滋病55794.658995.50.5100.475与hiv感染者拥抱可感染艾滋病55393.957392.90.5050.477与hiv感染者共同进餐可感染艾滋病36562.034856.43.5830.049与hiv感染者共用劳动工具可感染艾滋病29750.430449.30.1600.689与hiv感染者共用办公用不品可感染艾滋病37363.341667.42.2340.135与hiv感染者共用餐饮具可感染艾滋病22137.520833.71.9080.167与hiv感染者共穿衣服可感染艾滋病23339.624439.50.0000.996hiv可通过共用电话机、卧具传播34959.338061.60.6870.407咳嗽、打喷嚏传播艾滋病39767.442068.10.0620.804hiv可通过共用坐厕、浴池、游泳池传播20534.825641.55.7050.017hiv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8013.613221.412.6910.000hiv可通过共用针具吸毒传播57798.060598.10.0130.909通过hiv污染的针头或其它器械刺伤传播56996.661710021.3040.000输入aids患者血液可以传播hiv57798.061399.44.4410.035hiv可通过共用牙刷、剃须刀传播48582.354989.010.8520.001aids患者乳汁传播hiv54091.758995.57.2080.007aids患者可以通过胎盘传播hiv57397.361399.47.9030.005分娩时婴儿吸入胎盘血可感染hiv54191.152885.611.7840.001分娩时婴儿吸入羊水可感染hiv33256.441366.914.2580.000分娩时婴儿吸入阴道分泌物可感染hiv29349.740165.028.6720.0002. 1. 6 不同年级aids知识知晓率比较调查显示,两个年级aids知识的知晓率一般,5项汇总只有2项(aids预防知识、传播途径)知晓率达到了75%以上,总体知晓率未达70%。二年级的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表7 不同年级aids知识知晓率比较内容一年级二年级x2p答题人次正答人次%答题人次正答人次%基本知5915425945261.28154.2810.000预防知识4123313476.014319351281.3269.9570.000非传播途径6479363056.036787387057.0258.5890.000传播途径5301448784.645553492888.7550.7980.000总体知晓300391928964.21314672176269.16151.2630.0002. 2 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工作中艾滋病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2. 2. 1 aids职业防护措施知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aids职业防护措施7个问题的中6个问题均较高,且有4个问题的正答率达90%以上。有5个问题的正答率二年级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戴防护眼镜的使用指征认识不足,知晓率低,所有调查对象中有708人回答正确,占58.7%,其中一年级43.5%,二年级73.3%,见表8。表8 aids职业防护措施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使用防护措施的指征56996.660598.12.4550.117洗手指征57397.359796.80.2870.592戴手套指征56195.261710030.0280.000戴防渗口罩指征48983.056491.419.1400.000戴防护眼镜指征25643.545273.3110.340.000穿防渗隔离衣指征49784.456190.911.9850.001戴双层手套指征52589.157392.95.1550.0232. 2. 2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知晓状况调查结果如表9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hiv职业暴露后局部伤口的处理和开始用药的的最好时机的正答率低,两个问题两个年级的正答率不足1/3,在一年级分别为27.8%、17%,在二年级分别为30.5%、20.1%,两个年级正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级学生对暴露后的使用的药物名称均完全不知道,见表9。2. 2. 3 aids暴露源知晓状况两年年级学生对hiv暴露源的分类和暴露源物质来源的认识一般,在一年级分别为76.1%、72.2%,在二年级分别为76.0%、83.8%。两个年级学生对hiv暴露源分级判断的正答率均低于70%,见表10。表9 职业暴露后处理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局部的处理方法程序正确36562.047777.333.6510.000皮肤局伤口挤压方法41670.649780.616.1320.000局部处理的最好时机16427.818830.51.0060.316涂擦75%的酒精36061.124038.959.5270.000涂擦0.5%的碘伏10017.02283760.7320.000涂擦0.2%的过氧乙酸11319.220433.129.9540.000用药的时间越早越好46178.348979.30.1750.675开始用药的时间最好时机10017.012420.11.4210.233暴露后需使用抗hiv药物48882.954187.75.6140.018暴露后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50585.753787.00.4300.512暴露后用药名称0000表10 艾滋病暴露源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暴露源的分类44876.146976.00.0000.984暴露源物质来源42572.251783.828.8630.000暴露源分级判断(一级)32054.340866.117.5280.000暴露源分级判断(二级)28448.233654.54.6970.030暴露源分级判断(二级)19232.622436.31.8330.176暴露源分级判断(三级)30050.941667.433.9610.0002. 2. 4 hiv职业暴露后感染概率知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的学生对hiv暴露后发生hiv感染的概率认识十分不足,两个年级学生正答率均小于2%,见表11。表11艾滋病暴露感染概率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粘膜表面暴露的感染病毒的概率61.019101.6218.4360.004被艾滋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其感染的概率81.358111.7833.5420.094规范用药可以减低艾滋病毒感染危险性的概率71.18881.2971.290.2352. 2. 5 hiv暴露后的咨询随访时间及内容知晓状况两年年级学生对hiv暴露后医疗机构咨询随访时间和内容的相关知识(除1项外)正答率均低于70%,两个年级正答率(除1项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表12 hiv暴露后的咨询随访时间及内容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随访咨询的时间32154.543670.733.6960.000抗-hiv检测35660.439664.21.7960.180预防性用药毒性监与处理28047.528846.70.0900.765观察与记录34157.938061.61.7100.1912. 2. 6 aids暴露后的登记内容知晓状况两个年级学生对hiv暴露后的登记内容的10个问题正答率二年级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表13 aids暴露后的登记内容知晓调查问题一年级二年级x2p正答人数%正答人数%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43273.352184.822.3810.000暴露方式33556.947777.357.1980.000暴露部位40969.449780.619.9080.000损伤程度40468.650181.225.5780.000暴露源种类及含艾滋病病毒的情况34157.944572.126.8780.000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4859.143270.015.7660.000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30151.138161.813.9020.000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30451.638963.016.1180.000用药的依从性情况22037.428946.811.1210.001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22037.438562.475.6200.0002. 2. 7 不同年级aids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调查显示,两个年级aids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一般,7项汇总只有1项知晓率达到了80%以上,总体知晓率未达65%,二年级的知晓率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表14 不同年级aids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调查内容一年级二年级x2p答题人次正答人次%答题人次正答人次%防护措施4123347084.164319396991.90151.9720.000暴露后处理6479307247.416787352551.9448.940.000暴露源3534196955.723702237064.4023.4080.000感染概率1767211.191851291.574.7200.030随访咨询2356129855.092468150060.7843.8730.000暴露登记5980331455.426170431769.97116.3020.000总体知晓242391314454.23252971571062.10170.0730.0002.3 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及所希望的获得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6%的护理专业学生主要从教材获得aids相关知识,其次是电视(61.7%)、传染病课程(73.7%)、杂志(60.1%)、报纸(58.0%)、网络(39.4%)、医务工作者(36.0%)、广播(23.0%)、亲朋好友(16.1%),aids专题讲座最低(13.0%)。显示我院aids专题讲座还开课的场次太少。护理专业学生获aids相关知识的希望途径前三位为aids专题讲座(74.5%)、电视(55.8%)、医务工作者(51.8%),其它希望获得途径依次为传染病课程(50.4%)、举办展览(48.2%)、提供自学艾滋病相关知识(47.5%)、杂志(38.5%)、报纸(37.8%)、同伴间讨论(35.5%)、网络(31.5%)、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31.3%)、广播(24.4%)、亲朋好友(16.0%)。2. 4 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观念表15 对aids的态度与观念调查问题全体对象一年级二年级正向人数%正向人数%正向人数%每一个人和团体都有参与防治aids的职责116296.456595.959796.8主动学习防治aids的知识114294.753390.560998.7愿意与朋友交谈aids的防治知识112293.055393.956992.2应为aids患者保密108690.052188.556591.6愿意尽可能的关心、帮助aids患者107889.453791.254187.7防治aids是医务人员的职责107789.352088.355790.3愿意为aids患者保密107489.151387.156190.9艾滋病离我们很远102685.151387.151383.1自觉地将aids防治知识传授给邻居、朋友101384.047781.053686.9hiv感染者可以与正常人一起工作92977.045376.947677.1自愿进行aids的咨询检测90174.746578.943670.7反对卫生行政部门公布hiv感染者名单90174.744976.245273.3如发生婚前性行为愿意使用安全套88073.039667.248478.4有必要在大学生中传授安全套的使用83269.036461.846875.9有必要在大学校园中发放安全套62852.123239.439664.2愿意像护理其它患者那样护理aids患者60850.436461.824439.5反对婚前性行为60049.830050.930048.6愿意与hiv感染者成为朋友56847.131253.025641.5愿意同感染hiv的朋友继续交往54845.429650.325240.8hiv感染者需要集中隔离管理(反向)51242.526845.524439.5毕业后愿意从事aids的防治工作40133.321336.218830.5选择回避护理aids患者(反向)37631.223239.414423.3接触aids患者感到恐惧或害怕(反向)37230.820034.017227.9护理专业学生对aids的态度与观念详情见表15。愿意像护理其它患者那样护理aids患者学生不足六层(50.4%),愿意与hiv感染者成为朋友(47.1%)和愿意同感染hiv的朋友继续交往(45.4%)的学生为不到一半,有33.3%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aids的防治工作,96.4%的学生认为社会每一个人和团体都有防治aids的职责,94.7%的学生愿意主动学习adis知识,并自觉将其传授给邻居和朋友(84.0%),只有42.5%的学生认为hiv感染者需要集中隔离管理,有31.2%的学生会选择回避护理aids患者,尚有30.8%学生在接触aids患者不感觉恐惧或害怕。3 讨论3. 1 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护理专业学生aids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低,aids知识总体知晓率:一年级64.21%、二年级69.16%;职业防护的总体知晓率:一年级54.23%,二年级69.97%。这样的现状,与国务院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2007年的目标要求(城市居民知晓率达75%以上,农村居民达65%以上,流动人口达7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85%以上,校外青少年65%以上)相差甚远,令人堪忧。3. 2 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对于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均衡,对于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的认识比较清楚,两个年级知晓率均在84%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两个年级均在60%以下。尤其是蚊虫叮咬、共用餐饮具、共用坐厕和浴池和共穿衣服等一般生活接触能否传播aids的认识较模糊,正答率在13.6%41.5%之间。对于咳嗽、打喷嚏、与hiv感染者或aids患握手和拥抱等问题的正答率在67.4%95.5% 之间,高于某高职类医学生(68.8%83.7%)11。对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可以更好的预防aids的传播,还能减少学生在实习和将来的护理生涯中护理艾滋病患者时出现害怕与恐惧的情绪,可以减少不愿意护理艾滋病患者的现象的发生。3. 3 aids一般性知识知晓率较高,专业性知识知晓率低本次调查显示,护理专业学生对aids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全面性。两个年级学生对aids9个一般知识的有6个问题的正答率均大于80%,其它3个问题的正答率也在56.5%85.1%之间;对于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76.01%81.32%。两个年级学生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存在年级差异性,并随年级增长呈平行关系,与国内相关调查呈一致性12。这说明在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护理专业学生有比较多的机会获得aids的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也会随着学习进程的进展而得到逐步提高。但学生对于相对专业一些的知识了解不深不透。从本次调查中得知,护理专业学生对hiv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其正答率不到50%;对hiv感染的窗口期与潜伏期的认识更是十分的低,前者正答率不足5%,后者正答率不足20%;对艾滋病职业防护措施知晓率较高,两个年级均在84%以上;对hiv暴露后的局部处理和服用抗hiv药物的最好时机知晓率不足1/3和1/4;而对需服的预防性药物的名称没有一位学生知道;对职业性暴露后的感染概率知知晓率只有1.19%;对暴露源、暴露后医疗机构的随访咨询和暴露登记方面的知晓率均70%以下。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和职业防护。窗口期感染者可以说是传播hiv的主要传染源,因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不到抗-hiv,体内的病毒载量却不低且有传染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和护理工作中也容易被勿视;对于已经确诊的aids患者人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的,其传播的可能性也就大大下降了。这些问题均是aids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3. 4 加强aids的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虽然通过在校有关的aids知识的学习,但从掌握程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有些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惧和害怕(69.2%),甚至出现不愿护理aids患者的情况(68.8%)。调查提示,护理专业学生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前五位是,教材、电视、传染病课程、杂志、报纸等;护理专业学生获aids相关知识的希望途径前五位为aids专题讲座、电视、医务工作者、传染病课程、举办展览等。来自同伴、亲朋好友和aids专题讲座较少,显示同伴教育、家庭教育和专题讲座为aids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要针对调查结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内容除aids的一般知识外、还需增加aids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和职业防护知识,以增加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认知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强化职业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学会暴露后的处理。从而达到安全护理患者,安全执业。在教育时间的安排上,首先是将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贯穿于护理教育教学之中。再就是在学生中成立艾滋病健康教育小组,让学生参与到aids的健康教育中来。该健康教育小组负责校园内艾滋病橱窗展览内容的更新,同时利用老生带新生方法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并于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左右吸收新生进入健康教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对居民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结合课程教学,以社区服务的形式入社区和家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传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学生艾滋病的知晓率和学习积极性。结束语艾滋病目前正以极其快的速度向一般人群蔓延,近几年的资料表明,年青人、妇女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在hiv感染新病例中,1524岁的年青人占40%,妇女约占50%3。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共用针具吸毒(44.3%)和性接触传播(43.6%),尤其是异间的性接触感染率(36.1%)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13。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艾滋病知晓率很低,这对于是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是十分不利的,护理专业学生是aids预防控制的后备力量,同时也是hiv感染的高发人群,我们要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宣传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