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 xx x 高高速速公公路路x xx x 合合同同段段路路面面工工程程 (k k0 0+ +0 00 00 0k k6 64 4+ +1 18 80 0) 梅花段下基层试验路总结 . 二 0 一三年 7 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试验路概况 .- 1 - 1.1 试验路简介 - 1 - 1.2 试验路目的 - 1 - 第二章 施工准备 .- 3 - 2.1 人员准备 - 3 - 2.1.1 组织机构 - 3 - 2.1.2 生产人员配置 - 3 - 2.2 技术准备 - 4 - 2.3 机械准备 - 4 - 2.4 材料及配合比 - 5 - 第三章 施工工艺 .- 6 - 3.1 工艺流程 - 6 - 3.2 底基层准备 - 6 - 3.3 测量放样及挂线 - 7 - 3.4 混合料厂拌 - 7 - 3.5 混合料运输 - 8 - 3.6 摊铺 - 8 - 3.7 碾压 .- 10 - 3.8 纵横缝设置 .- 11 - 3.9 养生 .- 11 - 3.10 裂缝处理 - 12 - 3.11 检测项目 - 12 - 3.12 交通组织管理 - 13 - 3.13 精细化施工要求下的优化保障措施 - 13 - 第四章 试验成果 - 15 - 4.1 试验数据汇总分析 .- 15 - 4.1.1 压实度.- 15 - 4.1.2 厚度.- 16 - 4.1.3 平整度.- 17 - 4.1.4 宽度.- 18 - 4.1.5 强度.- 18 - 4.1.6 弯沉.- 19 - 4.1.7 高程及横坡.- 19 - 4.1.8 级配检测.- 20 - 4.1.9 含水量.- 20 - 4.1.10 水泥含量- 20 - 4.1.11 芯样检测- 20 - 4.2 松铺系数分析与确定 .- 21 - 4.2.1 松铺 1.30,碾压 9 遍(方案一) .- 21 - 4.2.2 松铺 1.25,碾压 9 遍(方案二) .- 22 - 4.2.3 松铺 1.25,碾压 8 遍(方案三) .- 23 - 4.2.4 松铺 1.30,碾压 8 遍(方案四) .- 24 - 4.2.5 结论.- 25 - 4.3 运输车辆需求量计算 .- 25 - 4.4 压路机配置验证 .- 25 - 4.5 拌和楼生产能力与摊铺机生产能力匹配计算 .- 26 - 第五章第五章 结论结论 - - 2727 - - 第一章第一章 试验路概况试验路概况 1.11.1 试验路简介试验路简介 梅花段下基层试验路桩号为 k20+030k20+350 段右幅,总长 320m,设计宽度 16.46m, 设计厚度 18cm,工程量约 948m3,施工方向由 k20+030 往 k20+350 进行。试验路按照如下 4 种方案进行铺筑: 序号桩号松铺系数压实遍数(遍)备注 1 k20+030k20+110 1.30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2 k20+110k20+190 1.25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3 k20+190k20+270 1.25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4 k20+270k20+350 1.30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试验时间:2013 年 7 月 19 日 天气情况:晴天,适合水稳层施工。 拌和楼采用一台拌和楼出料开机时间早上 8:30,停机时间 16:30,总时间约为 8 小时, 混合料出料总量 1185t。铺筑试验路时在监理工程师、第三方及业主的现场监督下进行,试 验过程中机械及拌和设备等运行情况正常,无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施工中前后场各项指标 检测正常,试验路施工过程一切顺利。 1.21.2 试验路目的试验路目的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1)通过试验段分析混合料离析情况; (2)调整拌和机生产量,保证混合料在缸内的拌合时间,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 (3)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施工参数的确定(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 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 ; (3)含水量的测定和控制;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建议 50m80m) ;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6. 检查原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环保、安全措施,人员及机械设备,通讯及指挥 方式。 第二章第二章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2.12.1 人员准备人员准备 2.1.1 组织机构 试验室 项目经理 安全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1) 项目副经理(2) 财务部综合事务部人力资源部 工程技术部 技术 测量 机材部质检部安全生产部 路面配合施工三队 混合料运输一队 经营部 一分部(坪石段)二分部(梅花段)项目本部(乐昌段) 路面配合施工二队 路面配合施工一队 混合料运输二队 混合料运输及砼预 制施工队 图 2-1 广乐高速 lm1 标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2.1.2 生产人员配置 生产人员组织的确定 序号人员岗位人数岗位内容备注 1 施工员 2 负责前场施工作业各环节前场 2 测量员 6 负责施工过程中检测纵断高程、横坡、及宽 度 前场 3 前场试验员 2 检测现场压实度、厚度、含水量前场 4 压路机手 4 操作压路机前场 5 摊铺机手 3 操作摊铺机前场 6 司机 4 驾驶洒水车等配合车辆前场 7 挂线工人 3 按照测量组提供的标高进行打桩挂线前场 8 指挥车辆工人 3 指挥运输车辆倒车进入摊铺机进行卸料作业前场 9 摆铝合金工人 6 两端拉线调整铝合金高度前场 10 看传感器工人 6 摊铺机两侧传感器的作业检测与校正前场 11 补料工人 3 对局部出现摊铺表面不均匀的进行修整前场 12 养生工人 6 检测完成后进行土工布覆盖等养生及洒水前场 13 拌合楼操作手 4 负责拌和站的正常运转作业后场 14 铲车操作手 4 按照相应的规格进行冷料仓上料后场 15 后场试验员 1 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与混合料的配合比后场 16 安全员 1 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与作业安全前场 合计 58 2.22.2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1. 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地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并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 工作,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有清楚的思路,保证试验路的顺利进行。 2.2. 项目部与业主协商交通组织方案,在施工期间有足够的安全。 3.3. 测量工作人员已完成全线的导线、水准测量工作,施工试验路段也已做好施工放样; 试验室已完成相应的下基层配合比设计。 2.32.3 机械准备机械准备 表 2-1 下基层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 量状况备注 1 钢轮压路机徐工/19t3良好 2 胶轮压路机徐工 xp302/26t1良好 3 洒水车东风 10t3良好 4 自卸车东风 40t12良好 三一重工 ltu90c 1 良好 前场 5 基层摊铺机 徐工 rp751w 2 良好 6 稳定土拌和楼wbc600t/h2良好 7 装载机徐工 zl504良好 后场 2.42.4 材料及配合比材料及配合比 1.1. 材料准备 集料由石山下石场生产供应,有 19-31.5mm 碎石,9.5-19mm 碎石,4.75-9.5mm 碎石,0- 4.75mm 石屑。 集料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检测值指标值 集料压碎值 2426 4.759.5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10.620 9.519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13.920 1931.5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17.220 塑限指数 3 180 终凝时间(min) 369360 安定性(mm) 3.55.0 抗折强度 3d(mpa) 5.42.5 抗压强度 3d(mpa) 23.410.0 标准稠度用水量(%) 27.6/ 2.2. 配合比准备 梅花段下基层的配合比例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 南,下基层的配合比例为: 19-31.5mm 碎石:9.5-19mm 碎石:4.75-9.5mm 碎石:0-4.75mm 石屑25:22:21:32 水泥标号为 p.c32.5 号,水泥用量为 4.0%,最大干密度为 2.387g/cm3,最佳含水量为 4.6%。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本试验路下基层均为 18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施工采用单幅机械化施工(拌和站 厂拌、自卸汽车运料、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施工方法) 。 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底基层检验和整修混合料拌和运输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 检测修边及维护。 3.13.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图 3-1 下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3.23.2 底基层准备底基层准备 1.1. 施工前清除底基层表面尘土、积水等,作业表面洒水湿润。 2.2. 施工前对底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压实。 底基层清理 测量放样、挂 线 复核 n y 摊铺机就位 摊铺 压实 压实度、高程、 平面位置等检测 养生 n 人工跟补 混合料拌和 监理审核 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检验 3.33.3 测量放样及挂线测量放样及挂线 1.1. 每 10m(曲线段 5m)一个断面进行放样,每个断面在中桩偏距右 0m、右 10m、右 16.46m 处放样出 3 个点,并在左右边桩的外侧 1m 处放样护桩。按照设置的松铺系 数进行挂线标高计算。 2.2. 基准线材料及安装:该路面挂线采用直径 34mm 的钢丝线,采用能够承受 1000n 以 上的拉力。基准线桩采用约 60cm 长,直径约 15mm 的圆钢筋,下部打尖,便于打入 下承层。基准线托杆长度为 3040cm,直径 810mm 的光圆钢筋,头部开有挂线口。 3.3. 将下基层两侧放样桩用白灰线连接以区分摊铺区域。 3.43.4 混合料厂拌混合料厂拌 拌和设备在施工前已安装调试完毕。经试拌、生产的混合料符合要求,经检测各项技术 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1.1. 含水量的控制, 每天开始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 外加水加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根据试验路测出的资料,在气候 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拌和楼出的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应比最佳含水量提高 0.5%,实 际施工时每 1-2 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 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2.2. 拌和站现场建立检测组,含水量有变化时,及时检测并立刻向拌和楼控制室通报, 及时调整混合料用水量。 3.3. 在上料口为各档料料口进行标示,以明显区分,避免混淆。 4.4. 混合料拌和均匀,混合料中避免出现未拌和或拌和不均匀等现象。 5.5. 水泥含量的控制:施工中水泥含量按照总监办批准使用的配合比要求控制,并在施 工中通过采用 edta 滴定法测定,及时合理调整水泥的含量,使混合料能够满足施工 要求。 6.6. 定时取混合料进行筛分试验,检验现场拌和料的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7.7. 装车过程中,料车前后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并在出料口进行分料,避免 离析。 3.53.5 混合料运输混合料运输 1.1. 根据试验路运输车数的确定,在 5km 范围内,拌和机有 11 部 40t 的自卸车能满足运 输要求。 2.2. 运料的车辆车厢清扫干净,不得有水积聚在车厢底部。 3.3. 合格的混合料及时运送到施工现场,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损失,并对混合料进行帆布 覆盖防止水分蒸发,避免造成碾压前的含水量偏小不能充分压实。 4.4. 碾压前含水量严重偏小、或已结团、遭雨淋的混合料,必须予以废弃。 3.63.6 摊铺摊铺 摊铺机械:下基层采用 3 台摊铺机联合摊铺。每个工作面的机械组合:3 台摊铺机+4 台 压路机(3 台单钢轮压路机和 1 台胶轮压路机)+2 台洒水车。 1. 摊铺前将下承层洒水湿润。 2.2. 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而且每天坚持重复此项工作。 3.3. 挂线:摊铺前,做好前期的测量挂线,采用在下承层两侧测量挂线,利用摊铺机自 身携带的自动找平功能进行自动调平。 下承层湿润下承层湿润 移动导梁移动导梁 4.4. 摊铺机摊铺:根据试验路的试铺,确定松铺系数。摊铺开始前,通过调整熨平板下 面的垫木,使烫平板标高及横坡符合施工要求。开始摊铺 36m 长时,立即检测摊铺面标高 和横向坡度,不符合要求时,适当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至合格,再继续摊铺。正常施 工时,摊铺机每前进 10m,随车检测人员检测一次摊铺面标高、坡度。在摊铺机摊铺过程中, 螺旋布料器两端的混合料保持饱和,否则应及时停止摊铺,等混合料输送充足后再开机。摊 铺机行车时,先传送混合料,再行走摊铺。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向摊铺机料斗内卸料时,严禁 后车轮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运料车距摊铺机料斗 10cm 左右停车,由专人指挥摊铺机向前 顶靠住汽车后轮,再起斗卸料。摊铺机行进时,始终保持直线行驶,摊铺机行走时标尺杆上 自然垂落的左右测平传感器的中心对准钢丝线,以保证摊铺宽度、厚度准确。 5.5. 摊铺前,先检查前期的测量挂线,做好挂钢丝线控制摊铺高程的复检工作,同时检 查挂线是否坚固。 6.6. 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采用 2 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前后保证速度 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 两摊铺机接缝平整,相邻两幅摊铺时混合料搭接宽度约有 1020cm 左右,相邻两台摊铺机 前后相距约 10m 左右作业。 7.7. 在摊铺机前进过程中,螺旋搅拌笼两端的稳定土保持充盈,否则停止摊铺,等稳定 土输送充足后再开机。摊铺机行车时,先传送稳定土,再行走摊铺。运送稳定土的车辆向摊 铺机料斗内卸料时,严禁后车轮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 8.8. 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跟踪摊铺效果,对有可能出现的局部集料离析现象,可采用人 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 ,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梯度摊铺梯度摊铺 摊铺初始效果摊铺初始效果 9.9. 用压路机静压一遍,找出混合料松铺过程中存在的局部不平整。 10.10. 用水准仪逐桩检测断面 3 处标高(内、外侧及中向各 1 点) ,并配合拉线检测,对 标高不合格处人工精修,对离析处进行清除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处理。 11.11.现场进行含水量试验及平整度检测,严控过过程施工质量。 3.73.7 碾压碾压 1.1.按照试验段方案分两种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并分别检查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2.2. 施工中规定碾压长度为 50m 左右,同时又必须满足水泥初凝前完成碾压的要求,碾 压段落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并有监理工程师旁站。 3.3. 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第 12 遍为 1.51.7km/h,以后各遍为 1.82.2km/h,直线段由边缘向中心碾压,平曲线段超高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保持重叠 二分之一轮宽,以使碾压均匀。 4.4. 压路机倒车换档轻且平顺,避免拉动下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尽量原路 返回,换档位置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没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 梯队碾压梯队碾压 胶轮压路机光面胶轮压路机光面 5.5.碾压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完毕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6.6. 碾压结束后,边缘用人工拉线修整成 1:1 的斜坡,修边时先洒水、然后用方铁平板 拍实。边缘修整保证线条顺直、平整、密实。 3.83.8 纵横缝设置纵横缝设置 1.1. 横缝设置横缝设置 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每当通过桥涵,特别是明涵、明通, 在其两边需要设置横缝,横缝最好与桥头搭板尾端吻合。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的碾压。横 缝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 2.2. 纵缝设置纵缝设置 采用多台摊铺机成梯队的联合摊铺方式时,相邻摊铺机应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 同步 向前摊铺混合料。 3.93.9 养生养生 1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进行平整度、压实度、高程、横坡、宽度、厚度检测, 完成后随即进行覆盖养生。 2 2)养生方法:采用土工布+薄膜养生的方法,将透水无纺土工布润湿,然后人工覆盖在 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覆盖 2 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在土工布保证湿润的前提下,加盖 一层薄膜,薄膜应有一定厚度,两幅间应相互搭接 20cm 以上。覆盖薄膜后应用红砖压边。 在养生 7 天内应保持各层处于湿润状态。上一层路面结构施工时方可移走覆盖物,并清除干 净。 3 3)7 天养生期内,要求每天安排专人巡查,发现薄膜被风吹开时,立即安排人员补水 并补覆盖。 4 4)在养生期间用交通锥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土工布土工布+ +薄膜覆盖养生薄膜覆盖养生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 3.103.10 裂缝处理裂缝处理 为减少裂缝,可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 限制细集料、粉料的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裂缝的检查 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裂缝检查:对下基层裂缝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在路边标明裂缝位置,统计裂缝数 量和总长度。 清扫:对裂缝两侧各 1m 范围进行清扫、吹尘和清洗。 灌缝:清扫后,凿开合适 1cm 宽度和 2cm 深度的沟缝,用森林灭火器吹除裂缝内灰尘, 向裂缝灌 ah-70 热沥青。 铺设土工布或玻纤隔栅:将土工布或玻纤隔栅平铺在裂缝二侧各 1m 或 0.75m 范围内, 用铁钉等固定。对于土工布,应用小型压路机碾压。 3.113.1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下基层静压光面成型后及时完成了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及横坡等检 测作业,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检测指标及要求根据下基层的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按三车道 对检测频率增加 50%。 压实标高检测压实标高检测 平整度检测平整度检测 压实度检测压实度检测 弯沉检测弯沉检测 3.123.12 交通组织管理交通组织管理 在施工前,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禁止非施工车辆在施工区域通行。在施工下基层 完成后,尽量避免后期车辆行驶对下基层的破坏。 3.133.13 精细化施工要求下的优化保障措施精细化施工要求下的优化保障措施 试验段的施工环节中,整体保持顺利和稳定的工艺控制流程,但从标准化、精细化的施 工管理要求来看,我们还需要就现场存在的部分问题引起重视,并就工艺实现的深度和细度 进行认真地贯彻执行。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强于优化改良,全员全过程全环节地 落实精益求精的施工追求。 1、进一步强化后场的组织管理: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强化后场操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 识。在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检测、石料存储、石料铲运、拌合级配控制、水泥含量、含水量 监控、规范卸料装车等重要环节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准确控制,规范操作。力求后场的原 材料及出场集料质量始终保持优质稳定。 2、强化施工机械性能的维护保养及优化:机械化施工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亮点和 重点,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将进一步直接决定路面结构层成型质量。比如摊铺机夯锤高度与 频率的优化设置、熨平板的调节角度、螺旋布料器组装长度及高度、压路机的规范操作、防 止粘轮措施的准确取用等等。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运转,反应出我部需要进一步强化该部分的 优化管理,以期减少机械故障、消除机械作业缺陷、优化机械成型质量,为路面结构层施工 提供良好充分的保障。 3、强化一线施工工人的技能水平:在落实项目部三级技术交底、定岗定责的基础管理 的同时,尚需要强化现场的施工交底,以助其全面了解自身岗位职责要求和标准化操作要求, 在前场“摊铺挂线、卸料车辆指挥、摊铺质量过程跟踪、局部异常点处理、碾压平整度修整、 边部修整及后期维护”等环节发挥更为准确、规范及安全的作用。 4、强化施工员、质检员队伍的执行能力管理:在其自身岗位职责的充分明确和理解掌 握的基础上,项目部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促使大家对“要做什么、怎样去做、做成什么”要 有全面深入的技能水平,要养成大家“积极主动、兢兢业业、不胜其烦”的职业素养,真正 落实对广乐高速“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的全面执行。 第四章第四章 试验成果试验成果 4.14.1 试验数据汇总分析试验数据汇总分析 按照下列四种试验方案,分别对各段试验路进行检测和评定。 序号桩号松铺系数压实遍数(遍)备注 1 k20+030k20+110 1.30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2 k20+110k20+190 1.25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3 k20+190k20+270 1.25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4 k20+270k20+350 1.30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4.1.1 压实度 在施工碾压完毕后,按照每 200m 每车道 2 处(即每 200m 6 处)的频率,共检测了 12 个压实度及厚度。 k20+030k20+350 右幅下基层压实度检测数据 方案 编号 序号桩号车道压实度(%)代表值标准值 1k20+040 主车道 98.0 2k20+060 超车道 99.7 方案 1 (松铺系数 1.3,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3k20+090 慢车道 98.9 98.298 4k20+120 主车道 98.4 5k20+150 超车道 99.7 方案 2 (松铺系数 1.25, 钢轮 7 遍、胶轮 2 遍) 6k20+180 慢车道 98.4 98.298 7k20+210 主车道 98.4 8 k20+220主车道 98.4 方案 3 (松铺系数 1.25,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9k20+250 超车道 99.3 98.398 10k20+280 慢车道 98.4 11k20+310 主车道 98.9 方案 4 (松铺系数 1.3, 钢轮 6 遍、胶轮 2 遍) 12k20+340 超车道 99.3 98.598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段代表值分别为 98.2%、98.2%、98.3%,98.5%,均大于标准值 98%,最小值分别为 98.0%、98.4%、98.3%、98.4%,均大于极值 94%,所以各段压实度 评定均合格。评定图表如下图: 压实度评定 90 92 94 96 98 100 102 k20+040k20+060k20+090 桩号 压实度(%) 实测值 代表值k 标准值k0 极值 压实度评定 90 92 94 96 98 100 102 k20+120k20+150k20+180 桩号 压实度(%) 实测值 代表值k 标准值k0 极值 方案 1 方案 2 压实度评定 90 92 94 96 98 100 102 k20+210k20+220k20+250 桩号 压实度(%) 实测值 代表值k 标准值k0 极值 压实度评定 90 92 94 96 98 100 102 k20+280k20+310k20+340 桩号 压实度(%) 实测值 代表值k 标准值k0 极值 方案 3 方案 4 对于压实遍数的选取,将压实钢轮 6 遍、胶轮 2 遍和钢轮 7 遍、胶轮 2 遍的方案进行比 较,鉴于两者压实度提升相差不大,而且压实度均能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确保碾压效果, 我们选取钢轮 7 遍、胶轮 2 遍的方案做为最佳压实遍数。 4.1.2 厚度 k20+030k20+350 右幅下基层厚度检测数据 方案 编号 序号桩号车道厚度(mm)代表值(mm) 评定标准值 (mm) 1k20+040 主车道 184 2k20+060 超车道 189 方案 1 (松铺系数 1.3, 压实遍数 7 遍) 3k20+090 慢车道 181 181172 4k20+120 主车道 186 5k20+150 超车道 190 方案 2 (松铺系数 1.25, 压实遍数 7 遍) 6k20+180 慢车道 185 184172 7k20+210 主车道 182 8k20+220 主车道 184 方案 3 (松铺系数 1.25, 压实遍数 6 遍) 9k20+250 超车道 189 182172 10k20+280 慢车道 190 11k20+310 主车道 186 方案 4 (松铺系数 1.3, 压实遍数 6 遍) 12k20+340 超车道 183 184172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段代表值分别为 181mm、184mm、182mm,184 mm,均大于评定 标准值 172 mm,最小值分别为 181 mm、185mm、182mm、183 mm,均大于极值 165 mm, 合格率 100%,所以各段厚度评定均合格,评定图表如下图: 厚度评定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k20+040k20+060k20+090 桩号 厚度(mm) 实测值 代表值xl 标准值x0 极值 厚度评定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k20+120k20+150k20+180 桩号 厚度(mm) 实测值 代表值xl 标准值x0 极值 厚度评定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k20+210k20+220k20+250 桩号 厚度(mm) 实测值 代表值xl 标准值x0 极值 厚度评定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k20+280k20+310k20+340 桩号 厚度(mm) 实测值 代表值xl 标准值x0 极值 4.1.3 平整度 k20+030k20+350 左幅下基层平整度检测数据 三米直尺读数(mm) 桩号范围车道号 12345678910 k20+030k20+060 慢车道 2.43.03.21.61.82.42.03.02.81.0 k20+070k20+100 主车道 1.01.01.21.42.02.01.81.83.02.4 k20+120k20+150 慢车道 2.84.021.02.42.02.02.81.21.4 k20+160k20+190 主车道 3.01.64.82.82.03.01.22.64.03 k20+220k20+250 主车道 2.02.21.62.06.43.04.24.03.02.0 k20+260k20+290 慢车道 1.02.01.01.22.03.41.03.21.02.0 k20+310k20+340 慢车道 1.21.02.01.84.01.041.03.61.6 检测总数 70 个,合格值为 8mm,合格点数 70 个,合格率 100%。下图是平整度按桩号分析 图: 平整度 0 5 10 15 20 25 1611162126313641465156616671 样本序号 平整度(mm) 实测值 合格值 从上图可以看出,平整度基本为 5mm 以下,效果比较理想。 4.1.4 宽度 按照每 200m 检测 6 个断面的频率进行宽度检测,宽度检测数据如下,宽度均符合设计 及规范要求。 方案编号桩号设计宽度(mm)实测宽度(mm)偏差(mm) k20+0301646016466+6 k20+0601646016470+10 方案一 k20+0901646016468+8 k20+1201646016470+10 k20+1501646016468+8 方案二 k20+1801646016472+12 k20+2101646016471+11 k20+2201646016466+6 方案三 k20+2501646016470+10 k20+2801646016468+8 k20+3101646016466+6 方案四 k20+3401646016470+10 4.1.5 强度 用静压法制作试件,经过保湿养生 6 天,浸水 1 天后,进行无侧限强度检测,并对试验 结果按照进行评定,结果如下: 1、静压成型 编号 12345678910111213 强度(mpa) 4.65.64.95.47.35.74.95.14.96.96.35.25.6 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小值 4.6mpa,最大值 7.3mpa,试件强度平均值 5.6:5.6mpa95%保 证率值:4.3mpa,评定合格。 4.1.6 弯沉 k20+030k20+350 右幅下基层弯沉检测数据(单位:0.01mm) 方案 编号 桩号车道 左 轮 右 轮 桩号车道 左 轮 右 轮 桩号车道 左 轮 右 轮 k20+060 主车道 12k20+080 超车道 23k20+040 慢车道 21 方案 一 +090 主车道 12+110 超车道 34+080 慢车道 24 +130 主车道 45+150 超车道 34+130 慢车道 12 方案 二 +170 主车道 46+190 超车道 46+170 慢车道 14 +210 主车道 54+230 超车道 54+210 慢车道 41 方案 三 +250 主车道 76+270 超车道 26+250 慢车道 13 +290 主车道 33+310 超车道 32+290 慢车道 23 方案 四 +330 主车道 44+350 超车道 21+330 慢车道 22 测点数:48,方案一至四的弯沉平均值分别为:2.3(0.01mm)、3.7(0.01mm)、 4.0(0.01mm)、2.6(0.01mm),代表值分别为 4.4(0.01mm)、7.0(0.01mm)、 7.9(0.01mm)、4.4(0.01mm),各组代表值均小于设计值 24.2(0.01mm),弯沉评定合 格。 4.1.7 高程及横坡 按照每 200m 检测 6 个断面的频率进行高程及横坡检测,高程合格率 95%,横坡合格率 100%。 k20+030k20+350右幅下基层横坡检测 实测高程(m)设计高程(m)高程差(m) 水平距离 (m)右幅横坡(%) 方 案 编 号桩号右1.75m右16m右1.75m右16m右1.75m右16m右右实测设计偏差 k20+060344.452 344.215 344.449 344.219 0.003 -0.004 1.513-2.06 -2.00 -0.06 k20+080344.889 344.665 344.894 344.664 -0.005 0.001 1.513-1.95 -2.00 0.05 方 案 一 k20+100345.333 345.095 345.329 345.099 0.004 -0.004 1.513-2.07 -2.00 -0.07 k20+120345.748 345.526 345.754 345.524 -0.006 0.002 1.513-1.93 -2.00 0.07 k20+140346.161 345.927 346.169 345.939 -0.008 -0.012 1.513-2.03 -2.00 -0.03 k20+160346.577 346.333 346.574 346.344 0.003 -0.011 1.513-2.12 -2.00 -0.12 方 案 二 k20+180346.967 346.745 346.974 346.744 -0.007 0.001 1.513-1.93 -2.00 0.07 k20+200347.376 347.147 347.374 347.144 0.002 0.003 1.513-1.99 -2.00 0.01 k20+220347.776 347.547 347.774 347.544 0.002 0.003 1.513-1.99 -2.00 0.01 k20+240348.167 347.931 348.174 347.944 -0.007 -0.013 1.513-2.05 -2.00 -0.05 方 案 三 k20+260348.575 348.341 348.574 348.344 0.001 -0.003 1.513-2.03 -2.00 -0.03 k20+280348.970 348.737 348.974 348.744 -0.004 -0.007 1.513-2.03 -2.00 -0.03 k20+300349.368 349.146 349.374 349.144 -0.006 0.002 1.513-1.93 -2.00 0.07 k20+320349.778 349.545 349.774 349.544 0.004 0.001 1.513-2.03 -2.00 -0.03 方 案 四 k20+340350.178 349.946 350.174 349.944 0.004 0.002 1.513-2.02 -2.00 -0.02 4.1.8 级配检测 在施工时对原材料和混合料各做了一组筛分试验,试验数据如下: 项目各筛孔的通过率(%) 筛孔(mm) 31.5199.54.752.360.60.075 广东省沥青施工指南 范围 100688638582535162881505 配合比通过率(%) 10083.952.03322.410.94.3 开工前取样结果 10082.952.831.217.29.84.8 (1)10083.052.731.017.59.94.8 混合料 筛分结 果 (2)10082.952.831.217.29.84.8 允许偏差(%) 265 实测偏差 +0.8-0.8 从表格中各项数据来看,实际成型控制的合成级配与设计配合比的偏差较小,两者相 互符合,能够满足广东省沥青施工指南范围的要求。 4.1.9 含水量 k20+030k20+350 右幅下基层含水量检测表 施工区域取样位置实测含水量(%)最佳含水量(%) k20+0804.69 k20+1604.85 前场 k20+2404.53 拌和站 5.35 拌和站 5.10 拌和站 5.09 后场 拌和站 5.11 4.6 根据含水量检测数据,施工时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4.1.104.1.10 水泥含量水泥含量 对水泥含量采用 edta 滴定法检测,共做了 6 次检测,并与设计值 4%进行比较,及时调 整,结果如下: 次数 123456 检测值(%) 4.24.34.04.24.14.2 偏差值(%) +0.2+0.30+0.2+0.1+0.2 4.1.11 芯样检测 试验段养生 7 天后,在每个方案的桩号范围各取一个芯样,共取 4 个芯样,进行厚度 及完整性检测,取芯过程顺畅,芯样完整,结果如下: 桩号 k20+060k20+180k20+240 车道主超主 厚度 178mm190mm175mm 4.24.2 松铺系数分析与确定松铺系数分析与确定 试验段中,采用 1.3(k20+030k20+110),1.25(k20+110k20+190),1.25 (k20+190k20+270),1.3(k20+270k20+350)两个暂定松铺系数分段。在确定的材料、摊铺、 碾压情况下,我们对实测的松铺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 4.2.1 松铺 1.30,碾压 9 遍(方案一) 该段松铺检测情况统计表 k20+030-k20+110k20+030-k20+110 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1.30)9(1.30)9 遍碾压遍碾压 桩号点位 偏差值 (mm) 下基层松 铺厚度 下基层压 实厚度 下基层松 铺系数 右 1.5m0.0040.2510.1911.31 右 9m0.0020.2470.1871.32 k20+050 右 13m-0.0040.2380.1851.29 右 1.5m0.0030.2440.1841.33 右 9m-0.0050.2410.1851.30 k20+060 右 13m-0.0040.2360.1841.28 右 1.5m0.0030.2460.1881.31 右 9m-0.0060.2410.1871.29 k20+070 右 13m-0.0090.2390.1811.32 右 1.5m-0.0050.2350.1851.27 右 9m0.0040.2410.1911.26 k20+080 右 13m0.0010.2480.1921.29 右 1.5m-0.0080.2440.1841.33 右 9m-0.0030.2480.1881.32 k20+090 右 13m0.0030.2390.1851.29 右 1.5m0.0040.2390.1811.32 右 9m-0.0080.2380.1811.31 k20+100 右 13m-0.0040.2510.1911.31 右 1.5m-0.0090.2590.1961.32 右 9m-0.0080.2440.1841.33k20+110 右 13m-0.0050.2360.1861.27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该段成型后标高控制最为理想。该段实际松铺情况如下: 实际松铺系数平均值=1.303,标准差=0.021,实际松铺系数代表值=1.291 4.2.2 松铺 1.25,碾压 9 遍(方案二) 该段松铺检测情况统计表 k20+110-k20+190k20+110-k20+190 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1.25)9(1.25)9 遍碾压遍碾压 桩号点位 偏差值 (mm) 下基层松 铺厚度 下基层压 实厚度 下基层松 铺系数 右 1.5m-0.0060.231 0.182 1.27 右 9m-0.0090.232 0.181 1.28 k20+120 右 13m0.0020.230 0.186 1.24 右 1.5m0.0040.234 0.188 1.24 右 9m-0.0080.226 0.184 1.23 k20+130 右 13m0.0010.233 0.188 1.24 右 1.5m-0.0080.231 0.186 1.24 右 9m-0.0090.223 0.181 1.23 k20+140 右 13m-0.0120.224 0.178 1.26 右 1.5m0.0010.222 0.176 1.26 右 9m-0.0050.225 0.182 1.24 k20+150 右 13m-0.0090.230 0.186 1.24 右 1.5m0.0030.239 0.191 1.25 右 9m-0.0040.239 0.186 1.28 k20+160 右 13m-0.0110.236 0.187 1.26 右 1.5m0.0040.241 0.188 1.28 右 9m-0.0060.233 0.185 1.26 k20+170 右 13m-0.0050.233 0.183 1.27 右 1.5m-0.0070.231 0.184 1.26 右 9m0.0020.230 0.187 1.23 k20+180 右 13m0.0010.231 0.186 1.24 右 1.5m-0.0060.224 0.182 1.23 右 9m-0.0080.241 0.194 1.24 k20+190 右 13m-0.0070.236 0.193 1.22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该段成型后标高偏离设计最大。该段实际松铺情况如下: 实际松铺系数平均值=1.249,标准差=0.018,实际松铺系数代表值=1.240。 4.2.3 松铺 1.25,碾压 8 遍(方案三) 该段松铺检测情况统计表 k20+190-k20+270k20+190-k20+270 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1.25)8(1.25)8 遍碾压遍碾压 桩号点位 偏差值 (mm) 下基层松 铺厚度 下基层压 实厚度 下基层松 铺系数 右 1.5m0.0020.233 0.184 1.27 右 9m-0.0090.236 0.188 1.26 k20+200 右 13m0.0030.228 0.184 1.24 右 1.5m-0.0060.221 0.181 1.22 右 9m0.0010.224 0.177 1.27 k20+210 右 13m0.0030.233 0.184 1.27 右 1.5m0.0020.235 0.191 1.23 右 9m-0.0070.234 0.184 1.27 k20+220 右 13m0.0030.243 0.193 1.26 右 1.5m-0.0040.236 0.186 1.27 右 9m-0.0060.241 0.191 1.26 k20+230 右 13m-0.0110.239 0.194 1.23 右 1.5m-0.0070.224 0.181 1.24 右 9m-0.0060.221 0.180 1.23 k20+240 右 13m-0.0130.220 0.178 1.24 右 1.5m-0.0140.226 0.177 1.28 右 9m0.0040.224 0.183 1.22 k20+250 右 13m0.0030.226 0.180 1.26 右 1.5m0.0010.228 0.184 1.24 k20+260 右 9m-0.0090.232 0.188 1.23 右 13m-0.0030.228 0.185 1.23 右 1.5m-0.0120.233 0.183 1.27 右 9m-0.0070.231 0.186 1.24 k20+270 右 13m-0.0070.229 0.184 1.24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该段成型后标高不理想。该段实际松铺情况如下: 实际松铺系数平均值=1.248,标准差=0.019,实际松铺系数代表值=1.239。 4.2.4 松铺 1.30,碾压 8 遍(方案四) 该段松铺检测情况统计表 k20+270-k20+350k20+270-k20+350 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右幅下基层松铺系数(1.3)8(1.3)8 遍碾压遍碾压 桩号点位 偏差值 (mm) 下基层松 铺厚度 下基层压 实厚度 下基层松 铺系数 右 1.5m-0.0040.241 0.190 1.27 右 9m-0.0030.249 0.193 1.29 k20+280 右 13m-0.0070.251 0.194 1.29 右 1.5m-0.0020.245 0.191 1.28 右 9m0.0040.250 0.191 1.31 k20+290 右 13m-0.0060.244 0.185 1.32 右 1.5m-0.0060.241 0.188 1.28 右 9m-0.0010.243 0.186 1.31 k20+300 右 13m0.0020.243 0.191 1.27 右 1.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乡村与城市说课稿3
- 2025塑料管道购销合同
- 2025贷款协议合同号按月付息
- Unit 1 I hope that you can join us one day.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建筑材料采购与应用专用合同》
- 淮南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年的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解析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模板工程)完
- 2025年智能保温杯销售代理合同
- 肿瘤病人血管通路的选择
- 2025年 北京门头沟大峪街道社区储备人才招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科技安全课件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档案公司借阅管理制度
- 药店医保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酒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化工企业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课件
- 全友家居加盟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聚α烯烃(PA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