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苏州某综合三层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1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苏州某综合三层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2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苏州某综合三层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3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苏州某综合三层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4页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苏州某综合三层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说明书全套cad图纸+计算书,联系153893706(苏州某宾馆空调设计) 院系 :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 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 : 0 学 号 : 姓名 : 指导教师 : 平顶山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说明)目录引言1摘要21 绪论32 设计资料42.1 工程项目42.2 设计参数 .43 冷负荷计算43.1 一、二、三层客房冷负荷计算.43.2 确定送风状态和送风量.63.2.1 一层大厅.64 冷量计算.64.1 确定设计工况下所需冷量.64.1.1 一层大厅.64.1.2 二层、三层客房.75 风道、水管设计.75.1 风管水利计算.75.1.1 一层大厅.75.1.2 二层、三层客房.165.2 水管水利计算.225.2.1 一层大厅.225.2.2 二层、三层客房.22参考文献23- i -引言在客气调节的发展史上,随着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革变化很大。如制冷设备由往复式压缩机进步到离心式压缩机,提高了制冷效;制冷剂有氨发展到氟利昂,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到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了整体式空调机组,它包括制冷机,通风机,空气处理装置等组合在一起的成套空调设备。几十年来,空调机组发展迅速,由庞大到小巧,由粗略到精致,如今已经生产出有各种用途的小型整体式或分体式空调机组。空气调节应用于工业及科学实验过程一般称为“工艺性空调”,而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境调节则称为“舒适性空调”。美国的工艺性空调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但舒适性空调却远远迟于工艺性空调,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才出现了舒适性空调,在几百家京剧院设置了全空气空调系统。在我国,工艺性空调和舒适性空调几乎是同时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初,曾有一个发展高峰时期,当时上海许多纺织厂已经有了空气调节系统,几座高层建筑的大旅馆和几家“首轮”电影院,先后都设置了全空气空调系统。但到1937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破坏,空调事业的发展被迫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空调、制冷技术人员奋起直追。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的高级旅馆、影剧院、购物中心等先后装置了空气调节系统,各式空调机组已进入学校、机关、医院以及平常百姓家。目前我国许多工厂都能够生产出各种形式的制冷机以及整体式空调机组,许多产品的质量已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当前,对空气调节的广泛应用也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和大气臭氧层遭受破坏这样两个全球性问题,以及内部空间的空气质量问题。因此,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不仅要在能源利用、能量的节约和回收、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性能的改进、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方面继续研究和发展,而且在制冷技术领域内,寻求过度性或永久性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性极大的氟利昂12、氟利昂11的替代物已迫在眉睫。此外,创造有利于健康的、适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内部空间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空气调节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面对新的挑战,相信我们将把握机遇,开拓进取。苏州某综合办公大楼空调、通风工程设计摘要: 本设计为苏州市某综合办公楼的通风、空调制冷工程设计,该建筑为3层高级公用建筑。结合工程实际设计资料(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要求各功能房间采用全年舒适性空调,设计方案为一楼采用集中式全空气系统(一次回风);二三层采用半集中式空气水系统的形式。结合土建实际情况,一层办公大厅采用上送式顶棚下送风,共享空间采用中间侧送风,节省空间,装修美观。并对气流组织进行了详细的校核。卫生间采用单独设置排风系统,冷水机组放置在室外单独的机房内;一二层和三层各设置一个新风机组, 一层新风机组采取落地式空气处理机组。二层新风机组采取吊装式空气处理机组。该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方案的确定和该系统的冷、热负荷的计算、新风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校核、加湿量的计算、设备的选型、风系统、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及冷水机房的设计和系统的布置。最后本设计还对相应的消声、减振作了简明的介绍。 关键词:空调;通风;送风;排风 绪论人类改造世界观环境的能力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面对地球表面自然气候的变化和自然自然灾害的侵袭,古代人类只能采取简单的防御手段来维持生命的延续。随着生产力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从穴居到建造不同功能和不同质量的建筑物,从取火御寒、摇扇祛暑到人工地创造受控的空气环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到本世纪初,能够实现全年运行并带有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才首次在美国的一家印刷厂内建成。这标志着空气调节技术已经发展到世纪应用的阶段。将空气调节应用到民用建筑以改善房间内空气环境,是首先在公共建筑物内实现的(19191920,芝加哥一电影院)。我国于1931年首先在上海纺织厂安装了带喷水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其冷源为深井水。随后,也在一些电影院和银行实现了空气调节。经过本世纪的发展,以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综合建筑。机械、电工和电子等工程学科的成果,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现代空气调节技术学科分支,它专门研究和解决各类工作、生产和科学试验所要求的内部空气环境问题。众所周知,一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一般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生产过程、设备及人体等所产生的热、湿和其它有害物的干扰;另一是来自空间外部气候变化、太阳辐射及外部空气中的有害物干扰。这些干扰因素有些是稳定的,有些是不稳定,有些随季节变化。在保证内部空气环境的有关参数(温度、湿度、风速及清洁度)处于限定的变化范围内时,有的干扰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有利因素,如太阳辐射在冬季一般是有利的;而对于内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热、湿及其它有害物等干扰因素就需要采取技术手段来克服它们的影响。所以技术手段主要是:采用换气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空气新鲜;采用热、湿交换的方法保证内部环境的温度,以及采用净化的方法保证空气的清洁度。因此,一定空间的空气调节,并非是封闭的空气再造过程,而主要是置换和热质交换过程。综上所述,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不因要在能源利用、能量的节约和回收、能量转换和传递设备性能的改进、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化及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继续研究和开发,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创造有利于健康的适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内部环境。2设计资料2.1 工程项目 苏州市某宾馆空调工程2.2 设计参数 苏州地区,室外干球温度tg=33,ts=26.8,相对湿度86,最热月平均tn=30.10 整个工程共计三层,一层为餐厅,层高五米;二层、三层为客房,层高为三米。3 冷负荷计算3.1 一、二、三层各房间冷负荷计算 屋顶:结构同空气调节(第三版)附录2-9; 外墙:结构同空气调节(第三版)附录2-9; 外窗:单层玻璃钢窗。 一层的南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555667910111212k0.86w/kf156.6clq673.4 673.4 673.4 808.1 808.1 942.7 1212.1 1346.8 1481.4 1616.1 1616.1 一层的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66667789101011k0.86w/kf156.6clq808.1 808.1 808.06 808.06 942.73 942.73 1077.41 1212.08 1346.8 1346.76 1481 一层的西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77677789111315k0.86w/kf64.5clq388.29388.29332.82388.29388.29388.29443.76499.23610.17721.11832.05一层的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6891113151616161616k0.86w/kf59.7clq308.1 410.7 462.08 564.76 667.45 770.13 821.47 821.47 821.47 821.47 821.47 一层窗瞬时传热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4.35.166.77.588.58.88.98.78.3k3.26w/kf81.6clq1143.9 1356.7 1596.1 1782.3 1995.12 2128.1 2261.14 2340.94 2367.5 2314.34 2208 一层南日射得热冷负荷(xg=0.75,cn=0.5,cs=0.78)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jj36.8650.4473.7296.03110.58110.589778.5766.9351.4135.89f38.4clq414.0 566.5 828.02 1078.6 1242.03 1242.0 1089.50 882.50 751.76 577.44 403.12 一层北日射得热冷负荷(xg=0.75,cn=0.5,cs=0.78)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jj50.8859.3669.9677.3882.6883.7481.6275.2667.8471.0273.14f38.4clq571.5 666.7 785.79 869.13 928.66 940.57 916.76 845.32 761.98 797.70 821.51 一层东日射得热冷负荷(xg=0.75,cn=0.5,cs=0.78)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jj300.2311.6272.65198.55142.5129.2116.85102.688.3570.352.25f4.8clq421.5 437.5 382.80 278.76 200.07 181.40 164.06 144.05 124.04 98.70 73.36 一层各项冷负荷的汇总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南外墙冷负荷673.4 673.4 673.4 808.1 808.1 942.7 1212.1 1346.8 1481.4 1616.1 1616.1 北外墙冷负荷808.1 808.1 808.1 808.1 942.7 942.7 1077.4 1212.1 1346.8 1346.8 1481.4 西外墙冷负荷388.3 388.3 332.8 388.3 388.3 388.3 443.8 499.2 610.2 721.1 832.1 东外墙冷负荷308.1 410.7 462.1 564.8 667.4 770.1 821.5 821.5 821.5 821.5 821.5 窗传热冷负荷1143.9 1356.7 1596.1 1782.3 1995.1 2128.1 2261.1 2340.9 2367.5 2314.3 2207.9 南日射得热冷负荷414.0 566.5 828.0 1078.6 1242.0 1242.0 1089.5 882.5 751.8 577.4 403.1 北日射得热冷负荷571.5 666.7 785.8 869.1 928.7 940.6 916.8 845.3 762.0 797.7 821.5 东日射得热冷负荷421.5 437.5 382.8 278.8 200.1 181.4 164.1 144.1 124.0 98.7 73.4 总计4728.6 5307.9 5869.0 6578.0 7172.4 7536.0 7986.2 8092.4 8265.2 8293.6 8257.0 201207室北外墙冷负荷(除204室)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66667789101011k0.86w/kf6.9clq35.60 35.60 35.60 35.60 41.54 41.54 47.47 53.41 59.34 59.34 65.27 201217室窗瞬时传热冷负荷(除204室)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4.35.166.77.588.58.88.98.78.3k3.26w/kf4.8clq67.29 79.80 93.89 104.84 117.36 125.18 133.01 137.70 139.27 136.14 129.88 201207室北日射得热冷负荷(xg=0.75,cn=0.5,cs=0.78)(除204室)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jj50.8859.3669.9677.3882.6883.7481.6275.2667.8471.0273.14f4.8clq71.44 83.34 98.22 108.64 116.08 117.57 114.59 105.67 95.25 99.71 102.69 207208室东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6891113151616161616k0.86w/kf16.2clq83.59 111.46 125.39 153.25 181.12 208.98 222.91 222.91 222.91 222.91 222.91 208217室南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555667910111212k0.86w/kf6.9clq29.67 29.67 29.67 35.60 35.60 41.54 53.41 59.34 65.27 71.21 71.21 208217室南日射得热冷负荷(xg=0.75,cn=0.5,cs=0.78)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jj50.8859.3669.9677.3882.6883.7481.6275.2667.8471.0273.14f6.9clq102.69 119.80 141.20 156.17 166.87 169.01 164.73 151.89 136.92 143.34 147.61 217西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77677789111315k0.86w/kf16.2clq97.52 97.52 83.59 97.52 97.52 97.52 111.46 125.39 153.25 181.12 208.98 204室的各个冷负荷是203的两倍二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汇总201206(除204)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北外墙冷负荷35.60 35.60 35.60 35.60 41.54 41.54 47.47 53.41 59.34 59.34 65.27 窗瞬时传热冷负荷67.29 79.80 93.89 104.84 117.36 125.18 133.01 137.70 139.27 136.14 129.88 日射得热冷负荷71.44 83.34 98.22 108.64 116.08 117.57 114.59 105.67 95.25 99.71 102.69 总计174.33 198.75 227.72 249.09 274.98 284.29 295.07 296.77 293.85 295.19 297.84 204室冷负荷348.65 397.50 455.43 498.17 549.96 568.59 590.15 593.55 587.71 590.38 595.68 207室冷负荷257.92 310.21 353.10 402.34 456.10 493.27 517.99 519.69 516.77 518.10 520.75 209216室冷负荷199.64 229.28 264.75 296.62 319.83 335.73 351.14 348.94 341.46 350.68 348.70 208室冷负荷283.24 340.73 390.14 449.87 500.95 544.71 574.06 571.85 564.37 573.59 571.61 217室冷负荷297.17 326.80 348.35 394.14 417.36 433.25 462.60 474.32 494.71 531.80 557.68 总计3655.8 4203.2 4803.6 5362.9 5857.93 6147.13 6429.31 6434.76 6364.51 6495.27 6525 三层屋顶的冷负荷计算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t878911131618212324k1.10w/kf每一个小办公室21.06clq185.33 162.16 185.33 208.49 254.83 301.16 370.66 416.99 486.49 532.82 555.98 三层各个房间的冷负荷汇总计算时刻t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301306(除304)的冷负荷359.7 360.9 413.0 457.6 529.8 585.5 665.7 713.8 780.3 828.0 853.8 304室冷负荷719.3 721.8 826.1 915.2 1059.6 1170.9 1331.5 1427.5 1560.7 1656.0 1707.6 307室冷负荷443.2 472.4 538.4 610.8 710.9 794.4 888.6 936.7 1003.3 1050.9 1076.7 308室冷负荷468.6 502.9 575.5 658.4 755.8 845.9 944.7 988.8 1050.9 1106.4 1127.6 309315(除312)的冷负荷385.0 391.4 450.1 505.1 574.7 636.9 721.8 765.9 827.9 883.5 904.7 312室冷负荷769.9 782.9 900.2 1010.2 1149.3 1273.8 1443.6 1531.8 1655.9 1767.0 1809.4 316室冷负荷482.5 489.0 533.7 602.6 672.2 734.4 833.3 891.3 981.2 1064.6 1113.7 总计6991.7 7122.1 8139.5 9115.8 10444.8 11568.0 13101.1 13940.5 15121.3 16086.0 16532 人体热负荷第一层45/人: 备注:表中各围护结构的计算时刻查空气调节(第三版):屋顶:附录2-11; 外墙:附录2-10; 外窗瞬时:附录2-12; 外窗日射:附录2-13.3.2 确定送风状态和送风量3.2.1一层大厅 一层大厅采用全风系统,总余热量q=8293.6 w,总余湿量w=2.79g/s, 要求室内全年维持空气状态参数为:tn=261,n=555,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pa。1. 求热湿比 =q/w=95442. 在i-d图上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通过该点画出=9544的过程线,取送风温差为to=6,则送风温度to=26-6=20,从而得出:in=55.3kj/kg,dn=11.5g/kg,io=48.5kj/kg,do=11.1g/kg3. 计算送风量按消除余热 g=q/(in-io)=3.916kg/s4 冷量计算4.1确定设计工况下所需冷量4.1.1一层大厅 室内要求tn=261,n=555,(in=58.5kj/kg)室外参数tw=35.7, 新风量计算:大厅的指标按30m3/h.人 gw=指标*人数=2760 m3/h 故新风按最大取0.92kg/s,新风比m=gw/g=0.92/3.916=23.4910%,符合要求。 负荷计算详见表。4.1.2三层办公室、会议室 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处理到送风状态点o.1. 确定n、w点 iw=89kj/kg,in=55.3kj/kg,dw=20.3g/kg,dn=11.5g/kg.2. 确定l点 il=44.2kj/kg,dl=11g/kg3. 确定o点 =q/w=28033.3/1.998=14030.6,to=26-6=20 ,io=48 kj/kg,do=9.8g/kg4. 三层总风量 g=q/(in-io)=28033.3/(55.3-49)=4449.7g/s=13347m3/h5. 确定新风量 gw办公室的指标按30 m3/h.人 ,人数为3人,会议室按30 m3/h.人,人数为18人; 6.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