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doc_第1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doc_第2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doc_第3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doc_第4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杠杆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杠杆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二 导学流程活动一:由图111,自己先做做看,思考并回答:1.你是怎样拔出图钉的?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3.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活动二:通过观察图112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什么叫杠杆? 通过上述实验强调杠杆可以是_,也可以是_。结合实际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_。活动三:结合图113,1.介绍有关杠杆的名词:支点:_(o)。动力:_(f1)。阻力:_(f2)。动力臂:_(l1)阻力臂:_(l2)2力的作用线:就是_3力臂的画法:(1)、_(2)、_(3)、_活动四: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活动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结合图114,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_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 _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_(4)多次测量的目的:_活动六:1.分三种情况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中:(教师课堂演示)测量次数f1/nl1/cmf2/nl2/cm 1232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_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_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_3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_。4“只要给我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的不可能实现的原因_。活动七:结合课本p4杠杆的应用和分类1省力杠杆:_ 2费力杠杆:_3等臂杠杆:_ 对课本p5的常见器具进行杠杆分类:_分类原则:_活动八:生活物理社会1.生活中的剪刀:裁缝用的剪刀的刀刃比家用的剪刀要_;理发师用的剪刀手柄_;剪铁皮剪刀的动力臂比_;园艺师使用了哪些剪刀?各有什么特点?2.当人举哑铃和托铁球时,人的手臂可以看成是一个什么杠杆?活动九:1.课本例题估算大象的质量,写出已知、求、解、答。2.完成课后练习1、2111杠杆达标检测1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的大小为_n2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b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d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4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的物体,b端挂重为g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agagb bga=gb cgagb 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c杠杆右边向下倾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7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8在一直径是100cm,质量是40kg的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靠在10cm的台阶边,如图所示, 为使它滚上台阶, 那么在圆柱体边缘的哪一点, 沿什么方向施力时, 才能使用力最小?在图上画出此力, 并求出此力的大小。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 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处挂了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 _。图4(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 _。10. 作出图中的铡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 112滑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知道滑轮以及两种滑轮的特点及使用。二:导学流程活动一:结合图1114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活动二:结合图1115和图1116,说一说滑轮的结构_.a._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_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c.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活动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按课本图1117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1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_2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得到的情况如何?_3改变钩码的个数,情况又如何?_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_活动四: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按课本图1118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1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_2改变钩码的个数,情况如何?_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_活动五:读一读: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如何?_定滑轮实质是_杠杆.2找出动滑轮的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_动滑轮实质是_杠杆.活动六:滑轮组结合图1120。1滑轮组的使用特点:_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3若考虑动滑轮重,应把“物重”改为“_”,即包括动滑轮重。活动七:1组装:组装口诀:单从_,双从_,从_向外绕。2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用g/2的力提起重物;用g/3的力提起重物。活动八:生活物理社会1.轮轴是一种能_杠杆. 2. 门把手、汽车方向盘和扳手是轮轴,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活动九:课后作业: 1、2、3 关于第2小题:结合实际情况,三个同学一组进行实验,比较得出结果。112 滑轮达标检测1使用定滑轮_省力,但是能_,给工作带来方便;使用动滑轮能_,但不能_,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高距离的_2如图所示,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3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 m。挂重物的钩子a承受的拉力是 n4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在一起叫 ,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 ,又可以改变 。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 。若吊起动滑轮的绳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第2题图第3题图5关于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它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阻力臂是动力臂的2倍第2题图6如右上图,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a40n b49n c98n d5n7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8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要求省的力,且拉力方向向下,请在右上方框内画出滑轮组中滑轮个数最少的滑轮组的绕线圈。(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113 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以及功的计算。二:导学流程活动一:1回顾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提出: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2介绍所要探究的斜面的实验装置,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3实验过程中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_活动二: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测量次数f/ns/mg/nh/mfs/(nm)gh/(nm)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同学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_2.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影响,能否找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_3.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中称为_活动三:1.功的计算公式是_, 2其中w表示_,f表示_,s表示_。 3.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国际单位是_,符号是_;活动四:11j=_.2功的单位是为了纪念_物理学家_在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的。 31j的功有多大?_活动五:1. 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1)_.(2)_ 2.结合图1130所示的几种情景中,判断人是否做功, 为什么? (a)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_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_ (c)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汽车还是纹丝不动_ (d)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 球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_活动六:如图所示,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活动七:重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由a移动到b,又移动到c,如图所示。已知ab段较粗糙,bc段较光滑,且bc 2ab。设拉力f在ab的过程中做功w1,在bc的过程中做功w2,则关于w1、w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w1:w2l:l bw1:w21:2c. w1:w22:1 d少条件,不好判断大小关系活动八: 完成课后作业:1、2、3。注意计算时单位要用统一的国际单位。113 功达标检测1如图所示,用力提水桶:由井底提起高度;提着水桶不动;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爬上长为、高为的楼梯以上四种情况,力对水桶有做功的是_(填序号);若,则做功最多的是_(填序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人在工作着,他一定做了功b只要物体受力的作用,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功越多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了功3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其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火箭腾空而起的推力 b叉车举起重物的举力 c人推石头未动时的推力 d马拉木头前进的拉力 4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5一个质量为0.25kg的苹果,从离地面3m高的树枝上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_力对它做了_j的功(g取10n/kg)6一辆江西产的“全顺牌”汽车,在昌九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n,这辆汽车1分钟做的功是_j7张鲁同学用100n的力,将重力6n的足球一脚踢出去20m远,他对足球做的功是( )2000j120j2120j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每个滑轮重30n,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90n的物体匀速向上移动了0.8m若不计滑轮转动摩擦,则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a24jb32jc72jd96j9某同学体重500n,他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重100n,经4s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2m在这个过程中,该同学做的功是多少j?如果他把木箱搬到三楼,已知每层楼高4m,则他对木箱至少做多少j的功?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知道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二导学流程:活动1:1观察p30四幅图,回答运动的物体能否做功?2什么叫能?什么叫动能?3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活动2:设计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 研究思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 关系。保持小车速度不变,研究 关系。2如何判断小车的动能大小?如何控制小车的速度不变?如何改变小车的速度大小?3图12-5研究的问题是 ,实验的结论是 。图12-6研究的问题是 ,实验的结论是 。4实验结论:动能大小与 、 有关。活动3:新-课-标-第-一-网1举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否做功?2什么叫弹性势能?3动手操作:按p32要求操作,并回答书本问题。活动4:1举例说明:被举高的物体能否做功?2什么叫重力势能?活动5:设计实验探究重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研究方法是 。研究思路:质量不变,探究重力势能与 关系。高度不变,探究重力势能与 关系。2实验根据 现象,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3选择器材:质量不等的纲球,沙子,水槽等,如何操作?4实验结论是 。活动6: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2观察p35,回答皮球上升(下降)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变化?滚摆上升(下降)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变化?3身边哪些现象可表明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活动7:讨论:游乐场过山车你见过吗?轨道设计一次比一次低,为什么?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达标检测1说明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 (1)拦河坎中的水具有 (2)转动的车轮具有 (3)被风吹弯的小树具有 (4)空中飞的鸟具有 。 2自行车下坡时,不用力蹬车,车的速度也会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 。3同一铅球从三楼掉下来比从一楼掉下来在地上砸的坑 (填“深”或“浅”),因为球在三楼比一楼 大一些。4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 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5一只垒球以极快的速度飞向木栅栏,会被木栅弹回来,而一辆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向木栅栏,木栅栏将会被汽车撞塌,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 a较大的势能 b较大的动能 c较大的弹性 d较大的功率 6下述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人坐在雪橇上从山坡上滑下 b炮弹离开炮口斜向上方飞行 c玩具“ 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d小朋友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7下列过程中,属于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拉弯了的弓把箭射出去 b钟表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 c火箭发射升天 d小孩荡着秋千从高处落下8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b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减少 机械能不变9飞机在高空水平方向上匀速飞行,同时空投救灾物品。在飞机空投救灾物品前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10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撞得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2)实验中你通过观察 知道动能大小。 (3)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22 内能热传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知道热传递定义、条件、实质。4了解热量的概念、单位、符号。二 导学流程:活动1:回忆物体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总结内能的基本知识1 什么叫热运动?2 分子动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 分子势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 什么叫物体的内能?活动2:新课标第一网动手做一做1两个玻璃杯分别盛有冷热和热水各滴入一滴墨水,哪杯墨水扩散得快?2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 ,分子运动越 ,分子动能越 物体内能就越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 ;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就越 。活动3:观察p39下面三幅图,分析物体温度、内能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热传递?2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 。3在热传递过程中,实质是传递 ,而不是温度。4热传递是改变物体 的一种方式。5列举生活中发生热传递现象的实例。活动4:阅读p40,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热量?符号是 。2热量的单位 符号是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活动5:完成书后练习:p40第1、2两题。122 内能热传递达标检测1将将温度20的铜块投入90的水中, 则铜块与水之间 (填会/不会)发生热传递,铜块的内能将(填增大/不变/减小)。2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热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 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 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3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填升高/降低),这是通过的方法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4炽热的铁水具有 能,当温度降低时,其内能会 。0的冰块 (选填“具有”或“没有”)内能,当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会 。5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6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 a形状 b温度c内能 d热量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8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9与物体内能有关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离地的高度 c物体的弹性变形 d物体的温度10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的( ) a 动能减小 b势能增大 c 内能减小 d机械能减小11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b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123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2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知道水的比热容。3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问题。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二导学流程:活动1: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1实验运用什么研究方法?2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实验中要如何控制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3怎么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升高相同温度,观察 是否相同。4填写p42实验结论。活动2:新 课 标 第 一 网阅读p42回答问题1 什么叫物质比热容?2 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 。3 水的比热容是 意义是 。4 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吗?活动3:讨论p41提出的问题中午,为什么觉得沙子很烫?而傍晚,为什么觉得沙子又变凉了?活动4: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物体吸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2物体吸收(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3完成p43例题,并总结解题格式。活动5:完成课后练习:p45第四题、第五题。123物质的比热容达标检测1一块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熔化一半后,剩余冰块的比热容为 。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度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则砂石升高的温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2。3质量为5kg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 (填增加/减少)了 j。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铁屑 c 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5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的原因是( ) a 沙的比热容小 b沙吸收的热量多 c 沙的密度大 d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7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j的热量,温度从14升高到4,试求这块冰的质量。(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8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0,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多少?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什么物质?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知道内能与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3了解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4知道热值的的概念、单位,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会查热值表。二导学流程:活动1: 做一做p46两个实验1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 铁丝内能 ,铁丝的内能增加是 能转化而来。2图1227实验(可用气筒打气代替空气压缩引火仪)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段时间,气筒外壁温度 筒壁内能 ,筒壁内能增加是 能转化而来。5 由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通过 方式可以物体的内能, 能可以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活动2:观察p47图1228实验x|k |b| 1 . c|o |m1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 燃气内能 (填增加或减小),转化为 能。3 由此可得出结论:通过 方式可以物体的内能, 能可以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活动3: 阅读p481热机的原理是什么?2燃料燃烧时,燃料将 能转化为燃气的 能。3热机基本结构是什么?4什么叫冲程?活动4: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一个工作循环分 个冲程,活塞往复 次,曲轴转 圈。2压缩冲程中,混合气体体积变 温度 内能 ,将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气体体积变 温度 内能 ,将 能转化为 能。活动5:探究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 (阅读p51)1 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2 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燃料放热本领?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比较烧杯中水的 。3 实验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活动6:阅读p51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燃料的热值?符号是 。2 热值的单位是 ,符号是 。3 燃料燃烧的放热公式为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达标检测1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 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这个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能转化为 能。2冬天,双手贴着热水袋或反复摩擦双手都会使双手感到暖和,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后者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3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热值 (填变大/不变/变小/)。4在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 ;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 。5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炎热的夏天,在太阳光下的石头烫手 b冬天用手掌互相摩擦取暖 c点燃爆竹的导火线后,爆竹腾空而起 d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6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夏天,人在烈日照射下感到很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 d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互相摩擦取暖 7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气缸中空气的温度、内能和体积的变化情况是(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减小 b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体积增大c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减小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体积增大8国防科工委组织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在我国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 a较高的燃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沸点 d较大的热值9一支蜡烛燃烧到一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将变为原来的一半10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识别通过不同用电器电能的转化。2、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及其危害。4、知道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的意义。二、导学流程活动1:电在我家中1、阅读课本“电在我家中”,结合经验及并观察各种家用电器,回答以下问题:(1)电源是能持续的装置,从能的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的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分为电源和电源。(2)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3)填写课本表格,根据电能的转化情况,对家用电器进行分类。活动2:观察手电筒1、 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按钮,观察电灯的发光情况。2、 打开手电筒的后盖或前端进行观察,电池是怎样安装的? 。后盖和电池是怎样连接的? 。3、 观察开关按钮的结构,它的作用是。活动3:怎样使一个灯泡亮起来1、 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2、 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3、 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4、 电路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电源作用:;开关作用:;导线作用:。用电器作用。5、 电路就是用把、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路径。6、 在小灯泡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形成路,电路中有流过,小灯泡发光;断开开关,形成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小灯泡熄灭。连接电池两级的导线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损坏电源。活动4:电路图阅读课本,1、什么叫电路图:。(电路图的优点: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2、会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3、画出“活动3”中的实验电路图:(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达标检测班级_姓名_得分_1、用导线把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用电器是利用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它是_通道,开关的作用是控制_。2、电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的_极流出,经过_流回到_极,接通的电路叫做_路,电路断开时,电路中_电流,此时电路叫做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合上的电路一定是通路。b、导线内部断裂时会发生短路。c、电路发生开路时电流很大会造成事故。d、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开路。4、如图3所示,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安装正确的是( )5、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通过探究实验的观察、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2、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二、导学流程活动1: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新课标第一网1、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应当怎样连接?(1)、设计电路并把实物图连接起来。(3)、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电路和电路,把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把用电器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活动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1、在串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在并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4、在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5、总结: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6、交流和讨论: (1)小明房间内的吊灯和壁灯如何连接?。(2)开关应该如何连接? 。 (3)画出吊灯、壁灯、开关连接的电路图。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达标检测班级_姓名_得分_1、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电视机、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联;开关和被控制的用电器是_联.2、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