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进度安排表时 间内 容备 注第一周1.南京长江大桥9月第二周2.祖国的宝岛 3.谜语第三周基础训练1 语言训练1第四周4.金色的秋天第五周5.牵牛花 6.所见10月第六周7.借条 基础训练2 语言训练2第七周8.温暖第八周9.总司令让马工10.我们的老师第九周 基础训练3 语言训练311月第十周11.下雨了第十一周12.一只小羊羔 13.我爱我的红领巾第十二周基础训练4 语言训练4第十三周14.王冕学画12月第十四周15.陈毅读书 16.白头翁的故事第十五周17.精彩的马戏 第十六周基础训练5语言训练5第十七周18.啄木鸟1月第十八周19.守珠待兔 20.小虫和大船第十九周基础训练6语言训练6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9月 3 日 课题: 南京长江大桥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重点、难点: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3谈话导入。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三)检查自学。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2注意纠正读音。3分析字形结构,区别形近同音字。(四)学生自读课文,巩固识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2)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三个观察点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3)学习第1自然段。(4)学习第2自然段。 (5)学习第3自然段。 教师告诉侗学们这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话,原来是用来赞美武汉长江大桥的,这里引用这句话来赞美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2.祖国的宝岛 教学目标: 1、 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2、 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重点、难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具: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板书:祖国的宝岛台湾)(二)、了解台湾1、台湾在哪里?总结:从地图上看台湾和大陆仅仅隔着一道海峡,其实两地相距并不遥远。2、师:作为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台湾总是被人们冠以什么盛誉? 3、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每个孩子都能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现在就让我们赞美一下台湾吧!请听赞台湾。(三)学习生字词 si yao tan shu bo 似 耀 潭 熟 菠(四)学习课文1.指名朗读第一段,懂得比喻句的意思 板书:明珠 闪耀2.指名朗读第二段,了解台湾的特点,板书:气候温暖 人民勤劳 风景秀丽 林海是宝3.提名朗读第三段,了解台湾有许多有名的特产,板书:一年三熟的稻谷 产量第一的樟脑 甘蔗林一眼望不到边 菠萝笑弯了腰 4.提名朗读第四段,学习拟人句的作用 板书:回到 怀抱(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台湾岛的地理位置、主要特点、丰富的特产和祖国人民的心愿。(6) 布置作业1. 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的第三、四两题。板书设计: 2 祖国的宝岛明珠 闪耀气候温暖 一年三熟的稻谷人民勤劳 产量第一的樟脑风景秀丽 特点 甘蔗林望不到边 物产林海是宝 菠萝笑弯了腰回到 怀抱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3.谜语 教学目标:1.掌握5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理解谜语,笑盈盈等词语的意思;2. 使学生初步了解谜语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谜面,猜出谜底;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猜出谜底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谁能首先猜出来?2、 理解题意1. 教学谜字2. 理解谜语,使学生了解谜语的组成3、 课文教学1. 教学第一段(1)理解:笑盈盈,转的读音,理解谜面,猜出谜底向日葵(板书:个子高 圆脸 跟着太阳转 果实数不清)(2)齐读这一段(3)小结:这则谜语用拟人的方法写了向日葵的茎,圆圆的金黄的花盘,花盘跟着太阳转动,结的瓜子很多等特征,非常形象生动。2.教学第二段,用小黑板出示第二段内容(1)范读课文,理解字词(2)理解课文,猜出谜底(板书:高山不见土 平地不见田 江河没有水 各国在眼前)(3)朗读这一段(4) 小结:因为“世界地图”或者“地球仪”都是科学家们根据世界各国地形地貌绘制在纸面上的,所以都有高山的标志但没有土,有平原的标志但没有田,有江河湖海的标志但没有水,而世界各国的区域又让我们看得很清楚。3. 按照板书总结课文4. 布置作业,抄写拼音生字,课后第三,四题,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个高 圆脸 跟着太阳转 向日葵 果实数不清 谜语 高山不见土 平地不见田 世界地图 江河没有水 (地球仪) 各国在眼前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基础训练1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读音节写词语,汉字,复习结构。2.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量词及如何运用。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1 看图读拼音写词语。1. 导入:同学们,拼读音节是学过的知识,现在有几幅图和几个音节,请你们对号入座。2. 让学生看图。3. 出现音节。 d qio b lng dng zh( ) ( ) ( ) ti wn do g b lu ( ) ( ) ( )4. 自己拼读音节后,再指名ab读,c跟读。5. 指名板演写汉字。6. 边看图边读汉字。7. 抄写生字。2 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再组词词语。 ( ) ( ) 虫 皿 ( ) ( ) 1. 复习部首:虫字旁,皿字底2.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字词中含有虫字旁皿字底的字和词语。3. 指名读字词。4. 齐读词语。5. 抄写词语。3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1. 同学们,谁能说说哪些是量词分别用在哪儿?不同事物的单位名称不一样,量词就是用来表示特定的单位名称的。辱:一块黑板,一张椅子2. 出示。一( )大桥 一( )巨龙 一( )红旗一( )灯柱 一( )火车 一( )小舟一( )长虹 一( )明珠 一( )土地3. 指名学生板演。4. 集体订正。5. 齐读数量词。6. 小结:量词是用来表示特定的单位名称的,不同事物的单位名称不一样。7. 练习。一( )门 一( )鞋子 一( )热水瓶一( )刀 一( )桌子 一( )洗衣机一( )水 一( )楼房 一( )风琴4 比一比组成词语。座( )士( )虹( )岛( )坐( )土( )红( )鸟( )1. 指名b读这些字。2. 上下的字比一比,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指名板演扩词。4. 面批,订正,指名c读。5. 齐读词语。5 读一读,再抄下来。1. 指名读,齐读。2. 想一想,“丽”“伟”“喜”“实”除了练习中出现的词语外,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3. 学生扩词。4. 抄写词语。6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 出现句子:(1) 南京长江大桥是 。(2) 台湾岛有 ,有 。2. 指名回答后板演。3. 指导c读句子。4. 齐读句子。7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再读一读。1. 复习标点符号。 , 。 : “ ” !2. 出示句子。早晨 我迎着朝霞去上学 微风吹来 红领巾在胸前飘动 我高兴极了 自言自语地说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3.指导练习。4.读句子并读出标点。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金色的秋天教学目标:1.让学生看懂图意,能说出秋天丰收的美丽景象;2. 使学生学会本课6个一类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 图文结合,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描写秋天特征和丰收美景的,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理解金色的秋天的含义;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5. 使学生感受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重点、难点:看懂图意,说出图上的内容;概括段落大意教具:大字课文教学过程:1、 指导看图。1. 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观察2. 一部分一部分地说,田野里有。,长得怎么样,果园里有。长得怎么样,公园里有。长得怎么样。2、 字词教学 rou shu pu tao ju tu 柔 舒 葡 萄 桔 图 字音的难点是“柔”“舒”,字形的难点是“舒”“葡”,词义的难点“柔和”:阳光不强,不弱,非常宜人。2、 引导学文1. 第一自然段(1) 秋天,树叶怎么样?(2) 秋天,太阳怎么样?(3) 秋天,风怎么样?(4) 重点理解:为什么树叶“慢慢”变黄飘落;为什么秋天的阳光用“洒”不用“晒”,让人感到“舒服极了”;为什么秋天的风是清凉的?2. 第二自然段(1) 田野里:稻子“成熟了”说明可以收割了,“金灿灿”“低垂着”不仅写出了稻穗的颜色和形态,而且说明了稻穗大而饱满,沉甸甸。棉花开了,“一张线笑脸”,也说明棉花长势好。连用两个拟人,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2) 果园里:“满”“香”突出果子结的多,连空气里都是清香,“又红又大”的苹果,“金黄的桔子”,“水灵灵”的葡萄,“黄澄澄”的梨,具体说出了水果的品种之多,颜色之鲜,反应了果园丰收的景象。(3) 公园里:“五彩缤纷”写出了菊花的色彩美,又展示了菊花高雅的风韵。在秋天百花凋谢的季节,唯有菊花盛开,千姿百态,色彩纷呈,独占花圃,可见多么惹人喜爱。3. 第三自然段: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像老朋友对话一样,你怎么样,我怎么样啊,让人感到亲切而且富有情感。4. 加强朗读训练 本课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优美,自然,情景交融,读时让人如临其境。板书设计: 金色的秋天 金灿灿 稻穗 低垂 点头田野里 洁白 棉花 笑脸 苹果 又红又大 美丽的图画 桔子 金黄 挂满枝头果园里 葡萄 水灵灵 梨 黄澄澄公园里 菊花 五彩缤纷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8 温暖 教学目标:感知课文,通过了解周总理在工作了整整一夜之后还不忘慰问一早工作的清洁工人的事情,感受到周总理那种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比较天气的寒冷和清洁工人心理温暖意义。教具: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枣庄的一个老师,那么远到这里来给你们上课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来得时候我给同学们特意准备了一些礼物,课下将发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好不好?一、导入板题:1、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要求每个同学要认真看仔细听,把你看到的说一说?学生:录像中有很多的人,他们都在哭,有汽车,白花、等等?师总结:这是一段描写周总理去世之后,人们送别周总理的场面,十分感人,为什么周总理会得到那么多的人的拥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周总理的课文,来亲身体验一下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8、温暖(齐读课题)二、指导看图首先我们来看一幅插图,看的时候要仔细,并思考下列问题师:出示课件插图,提出,问题(1)、这幅图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两个人,一个是周总理和一个清洁工人,他们在握手)(2)、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清晨、大街上,)(3)、 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清晨,周总理和清洁工人握手的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是不是和同学们观察的一样。三、,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流利。(老师学生随机指导)2、指名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3、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标出来。4、小组交流,1)、读懂了什么? 2)、不懂得问题提出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5、学生汇报:1)、读懂了什么(自由说) 2)、提出不懂的问题a、周总理为什么要夜里工作?b、清洁工人为什么那么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c、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四、图文结合,具体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话主要写什么?2、找学生回答,(周总理和清洁工人的握手向他表示慰问,)周总理是怎样说的,亲切的说:“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谢你。”总理是干什么的?(操劳国家事务,是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清洁工人是干什么的?(负责清扫街道或其他公共场所的工人)国家总理和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人握手你能体会到什么?而且是个突发事件()3、指导朗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看周总理是怎样慰问这位清洁工人的,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周总理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亲切的说:a、指名读注意读出亲切语气。b、齐读这句话,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尊重劳动人民)4、清洁工人听了周总理的问候有什么表现?(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图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很激动(眼镜注视着周总理,嘴微微张着,似乎想说什么,但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想象一下清洁工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清洁工人正在扫大街,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来到你面前,和你握手并亲切问候,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二)、学习最后一段,师:是阿!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洁工人在无意间竟然得到了国家总理的亲切问候,心里怎能不激动呢,好似一股暖流冲遍全身,所以我们的课题就是温暖 ,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课题感受一下清洁工人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好不好?8、温暖1、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从地上的落叶和周总理、清洁工人的穿戴知道是深秋季节,从第一段说明是清晨,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总结周总理不分日夜为人民操劳,工作非常辛苦,那么关心和尊重劳动人们,这怎么能不使清洁工人感到温暖幸福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话,师;寒冷什么意思,温暖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一对反义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深秋的季节是寒冷的,清洁工人的心里却是人乎乎的 。3、指导朗读五、总结全文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说一句赞美周总理的话3、播放歌曲,六、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写生字词。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基础训练二 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掌握多音字的用法。1. 训练学生把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正确地组词,写出有关词语的近义词。重点、难点:训练中的第一四项内容,掌握多音字的用法教具:教学过程1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hng yng p li 虹 盈 葡 裂tng xng t ji 同 行 图 借1. 让学生自己拼读。2. 指导学生拼读,重点读准后鼻音。3. 每组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 指名读,齐读。2 读一读,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xng hng进行( ) 银行( ) hi hun 归还( ) 还有( )1. 指名读拼音后,再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分别给多音字组词。3. 齐读。4. 让学生举例说说已学过的多音字。并给多音字组词。3 比一比组成词语。借( ) 蓝( ) 桔( ) 裂( )惜( ) 篮( ) 结( ) 烈( )1. 指名读,齐读以上的字。2. 问:每组字有什么不同?部首是什么?3. 给这些字分别组词。4. 指名读,齐读词语。5. 抄写词语。4 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守卫( ) 秀丽( )欢乐( ) 洁白( )1. 指名读词语。2. 释义。3. 指名说出这些词的近义词。4. 指名板演,写出和这些词意思相近的词。5. 齐读词语。6. 抄写。5 学习钢笔写字。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端正。鲜艳 温暖 谜语1. 知道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2. 在田字格里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端正。3. 范写。4. 学生写字,师巡回指导。6 读一读,说一说下面每组里两句话有什么不同。1. 叶子黄了。 树上的叶子慢慢的黄了。2. 牵牛花开了。 院子里的牵牛花开了一大片。a. 用前面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b. 讲述:第二句把什么地方的牵牛花开的怎么样都写出来了,这就是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3. 联系把句子写具体。 地扫干净了。7 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村子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爷爷,没儿没女,少先队员王芳十分关心他,每隔几天,王芳就去给他挑水,洗衣服。每年秋天,王芳都要给老爷爷打柴,并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院子里。(1) 这段话有几句话?第一句讲的是什么?(2) 后两句讲的是什么?第一句和后两句有什么关系?(1) 指导学生读这段话。(2) 进行阅读训练。 讨论问题。8 写一张借条。1. 复习巩固第七课的内容。2. 举例:借阅书,借衣服,借学习用品,借卫生用品,借体育器材讨论:写什么,怎么写?3. 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内容,按照借条的书写格式来写。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5.牵牛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本课的6个一类生字,掌握:牵、紫、裂 的部首和名称,联系课文理解“光洁晶亮”“破土而出”的意思2. 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过程和牵牛花在不同季节里的基本特点。3. 加强段的教学,重点理解第二、三段的内容,使学生知道牵牛花的花、叶、茎是怎样的,懂得比喻的作用,学会概括段意。 重点、难点:学会概括段意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 : 小朋友们,平日你们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老师也喜欢花,您们想不想知道?(出示科件1:跳动的鲜艳的牵牛花这几个字)小朋友读读。看,这就是牵牛花。(出示科件2:书中牵牛花的插图)谁能说说这幅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课。 二新授: (一),检查自学情况 1个人准备预习情况 2四人小组汇报(先提出要求:控制噪音,全体参与,不说废话) 3全班汇报(由学生提要求:声音响亮,读的流利,没有错误) 4总结,点评。 (二)。生字教学 qian jing la ba zi lie 牵 茎 喇 叭 紫 裂1. 茎 读准后鼻音2. 紫是整体认读,读准平舌音3. 叭 读轻声 牵 部首是牛(3) 句子教学1 找出牵牛花在不同季节生长情况的句子2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4) 段的教学1. 第二段为什么说非常好看2. 牵牛花生长有什么特点3. 用有的。用的。说一句话4. 一批说明了什么(5) 读的训练1. 带着课后练习默读课文2. 正确流利,读出重音,轻声,注意停顿,特别是长句的朗朗要把握好停顿。三全文总结:爱花,惜花 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7.借条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戈”“土”等部首,能说出“单位”“归还”“署名”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参加”一词造句。2. 使学生懂得借条的作用,了解借条应写清楚哪些内容,掌握写作格式,学会写借条。3.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借物必还,恪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借条的书格格式。教具:借条一张教学过程:1. 故事引入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2、 生字教学 jie huo gui yi ba yu 借 或 归 壹 捌 娱1. 或部首是“戈”,独体字,书写时右这不能漏掉一撇和一点;2. “壹”和“捌”是大写的“一”和“八”;3. 理解单位、归还、署名这几个词语。三、学写借条1.知道借条的用处。(1)轻声读课文。(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为什么要写一张借条?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2)自读课文第1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a.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b.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c.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4)再读书上的借条。(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4.练习写借条(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投影出示)今借到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三、写借条(1)班实验员张红3月1日(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3)巩固练习学校体育室有很多体育用品,许多同学到那里去借。三(2)班的体育委员平华借了三只篮球、十条绳子、一个排球。借用时间是12月11日,准备第五天归还。请你代平华写一张借条。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互相借看一个星期。练习写一张借条。互相批改,纠正,收存。教学反思: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9.总司令让马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转移”、“默默地”、“指示”等词语的意思,会用“赶紧”造句。2. 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朱德总司令为生病战士让马、牵马的感人事迹。3. 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学会归纳每一个部分的意思。4. 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关心别人的高尚品德。 重点、难点:归纳课文每一部分的意思教具:大字课文教学过程:1、 字词教学本课生字的教学,重点放在读音和字形上。zhan wu bu pi la pei shi 战 吴 部 匹 啦 陪 示1. 战和士都是翘舌音2. 啦 语气词,读轻声3. 比较部和陪的字形4. 匹的书写顺序5. 转移:从一个地方撤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6. 陪着:即和别人做伴的意思7. 指示:指上级对下级提出要求或下达命令8. 默默地:即不说话2、 句子教学1. 第一段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环境,1939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1月是冬季,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八路军总部进行转移行军2. “行军路上,战士小吴病了,不能跟着大部队前进,指导员命令一个战士陪着他在后面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1)说明事情发生的地点是“行军路上”,(2)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是“小吴病了”,(3)因为小吴病了,所以指导员才命令一个战士陪他在后面走。正因为如此,才会遇到后面骑马而来的朱总司令。这就是朱总司令让马的缘由3. “军人从马上跳下来,把小吴扶上去,自己牵着马走在前面。”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朱总司令是怎么样给小吴让马的。提出以下问题:(1)“军人”是谁?(2)他是怎么样做的?(3)为什么这样做?抓住:跳、扶、牵、走四个动词。4. 联系插图,让学生体会总司令对生病战士的关心,并懂得,朱总司令是八路军的总司令,不仅任务繁重,而且又逢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指挥八路军总部转移,骑马行军是很重要的,这时他把马让给小吴,自己牵着马走在前面,这种关心别人的优秀品德,更使人感到总司令的可亲可敬。3、 段的教学本课着重理解第二到第五段的内容4、 读的训练1. 朗读,要突出人物对话,读出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你怎么啦?”是那位军人的问话,要读出亲切询问的语气。“啦”要读轻声;“你骑上我的马吧!”带有命令的语气,要读出军人坚决果断的态度。指导员赶紧跑过去,立正敬礼说:“总司令辛苦了!您有什么指示?”一个叹号,一个问号,前一句表示对总司令的敬意和问候,反映了指导员高兴而激动的感情,声调要读得高一些,激昂一些,后一句表示身总司令请求任务,是主动要求任务,而不是询问有什么任务,因此语气要坚决。总司令笑着说“没有,没有,继续前进!”表现出一种和蔼可亲的样子,要读得亲切。2. 默读,提出默读的要求,检查默读的效果。5、 课后作业指导6、 布置作业:二、三、四、五板书设计: 总司令让马 跳 扶 牵 走 军人(朱德)-小吴( 关心战士) 让 马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0 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和新词,理解“纷纷”“寂静无声”“工整”“赞叹”等词语的意思;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老师是怎样带病上课的,为什么说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3.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默读和朗读课文的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 教育学生学习杨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的奉献精神。重点、难点:了解杨老师怎样带病上课的教具:大字课文教学过程:一、字词教学 ling lin shi deng chuan xu 玲 淋 湿 噔 喘 吁1. 玲和噔都是后鼻音,要读准2. 纷纷:接二连三地3. 寂静无声:安静和没有一点声音4. 工整:写字认真、细致、整齐、不潦草5. 赞叹:称赞的意思2、 句子教学本课的句子和段的训练,要围绕杨老师带病上课这一中心,学生理解为什么杨老师是一位好老师。1. 第二自然段写了“杨老师生病了,医生让她休息,她还要坚持来给我们上课”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讲杨老师病了,第二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医生让他休息,说明杨老师病得不轻,二是讲她还要坚持来上课,说明杨老师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为了不让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表现出她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 第三自然段写“杨老师已经微笑着走进教室。教室里寂静无声,一双双眼睛望着杨老师。”第一句讲杨老师的表情,虽然病了,仍然把微笑带进课堂,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展现出杨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第二句讲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神态,说明大家非常尊敬杨老师,知道老师病了,都十分安静和专注,等候老师上课。3. 第四自然段是课文重点,从两个方面杨老师是怎样带病上课的。一是从讲课看,“嗓子有点哑,说话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可见杨老师身体虚弱,病得不轻,“可她还是讲得那样清楚”,说明杨老师虽然病了,讲课却依然同过去一样认真,“还是。那样”反映她一贯讲课清楚。二是从写字看,由于杨老师病得比较重,手不听使唤,所以“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手有点抖”,可“她还是写得那样工整”,说明她写字依然同过去一样一丝不苟,端正而整齐。从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杨老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精神放严谨的教学态度。4. 第五自然段有三句话。第一句讲“这一堂课,大家学习特别认真。”因为杨老师带病上课,使同学们深受感动,所以学习特别认真。第二句讲同学们学习怎样认真,“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表现出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三句讲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对杨老师的赞叹。正因为杨老师工作那样高度负责,生病了还坚持给同学们上课,因而大家深受感动,学习特别认真,才会从内心感到杨老师真是我们的好老师。3、 读的训练本课的默读,要继续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朗读训练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既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又要引导学生体会杨老师带病上课时的感人形象,把握好语句中的重音和停顿,不但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尽可能读出语感来。使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老师的可亲可敬,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4、 总结本篇课文讲了杨老师带病坚持上课,虽然嗓子有点哑,声音有点低,但还是讲得那样清楚,虽然手有点抖,可字还是写得那样工整。这堂课让学生深受感动,学习也特别认真,大家从心里称赞她是一位好老师,由此说明了杨老师为培养下一代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板书设计 嗓子哑 讲得清楚我们的老师 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手有点抖 写得工整教学反思: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1 下雨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看懂图意,知道第一幅图画的是一个同学打伞送小玲到家,第二幅图画的是小宝湿淋淋地跑进屋,奶奶正在给他擦头发上的雨水。2. 使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深层多音字“着急”的“着”字的读音,理解“喘吁吁”的意思。3. 指导学生结合图意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玲没带伞,衣服却没淋湿,而小宝带了伞,衣服却淋湿了,并从中弄懂关键词句的意思。4. 教学学生学习那位同学和小宝关心帮助别人的优良品质。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明白小玲没带伞没淋湿,小宝带了伞却湿了的原因。教具:大字课文教学过程:1、 从图入手,看懂图意 1.指导看图(1) 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天气?什么地方?谁是小玲?是谁打着雨伞把小玲送到家门口的?他们互相挥手时会说些什么?(2) 第二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小宝是怎样跑进屋的?姐姐跟他说了什么?是怎么为他擦干头发的?(3) 分别用一两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师范读,学生完成以下练习(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全文有几个自然段?(3)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4)找出课文里面的生字词 ling lin shi deng chuan xu 玲 淋 湿 噔 喘 吁3、 结合图意,理解内容1. 第一段:写了中午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奶奶非常着急。这一段不仅写出了姐姐着急的原因 ,也为下文做好了铺垫。(1) 奶奶为什么着急?(2) 不要紧说明了什么?(3) 一定又说明了什么?2. 第二、三段:写一位同学打伞把小玲送到家门口,小玲一点没淋着雨,这位同学受到奶奶的称赞。(1) “头上一点雨水也没有”。“笑着跳着”,写出了小玲高兴的样子(2) 奶奶为什么感到“奇怪”?(3) “是我们班的同学打着伞送我回来的”使奶奶由“奇怪”产生的疑问得到了解释,也使奶奶原来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所以,奶奶称赞那位同学“真是个好孩子”。3. 第四、五段:写小宝把伞借给路远的小同学,而自己衣服却全淋湿了。(1) 小宝是怎么样回家的?“喘吁吁”指呼吸急促,说明他跑得快(2) “雨水从头上往下滴”,可见淋雨的程序(3) 奶奶为什么“生气”?(4) 奶奶为什么又“笑”了?四、总结课文写了两个“好孩子”他们到底好在哪儿呢?学习了课文,你们今后应该怎么做?五、加强朗读,把握语感1.把握象声语的语感2.把握人物流对话的语感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2.3.4.5板书设计: 12.下雨了 是同学打着伞把小玲送回家的小玲没带伞没淋湿 好孩子小宝带了伞-全淋湿了 把伞借给路远的小同学了教学反思: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2.一只小羊羔教学目标:1. 使学生学会生字,读懂课文,联系插图,理解内容。2. 有重点地进行段的训练,掌握段的内容,学会归纳段意。3. 教育学生向巴特学习,做热爱集体的好孩子重点、难点:学会归纳段意教具:大字课文教学过程:1 指导读懂课文1. 第一段:讲巴特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羊的叫声,在一条小沟里找到一只小羊羔。(1)小羊羔:出生不久的小羊(2)巴特“东找西找”,说明找得很仔细。2.第二段:讲巴特抱起小羊羔寻问主人,人家都说没有丢。(1)打听:寻问的意思(2)到处打听,就是说巴特跑了许多地方去寻问失主,可见他非常认真负责。3.第三段:讲天黑了,巴特把小羊羔抱回家。只好:即只能这样,因为天黑了,又找不到失主,所以只能暂时把小羊羔抱回家。4. 第四段:讲第二天中午,巴特听说羊羔是牧场丢的,便急忙把羊羔还了牧场。牧场:指草原上集中放养羊,马,牛等牲畜的地方5. 第五段:讲牧场的叔叔表扬巴特是热爱集体的好孩子2、 段的训练 第四段是本课的中心,这一段一共有四句话,可分为三层。1. 第一句是第一层,讲第二天一早巴特就去看小羊羔,给它奶喝。可见人对小羊羔的关心。2. 第二句和第三句为第二层,讲巴特听妈妈说羊羔是牧场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信息监控平台使用权租赁及培训合同
- 矿山机电安装工程师劳务输出合同
- 2025年中国山羊绒纱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乙二醇单甲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后辅助脚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双色雨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卡钳式童车/女车钢刹车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入墙面巾纸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不锈钢二活屏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汽车美容加盟合同
- 基于忆阻器的类脑计算
- GP-Pro EX普洛菲斯连接密钥(Connection key)取消方法
- 产品保修卡模板
- 2024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2021年-中考广东专用生物题型一读图理解题-课件
- 《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B-T 10079-2018)
- 202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全国通用)
- 静脉留置针使用及维护培训课件
- 低钙血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及服务承诺
- 辅警培训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