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分析.docx_第1页
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分析.docx_第2页
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 12 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dec 2014第 14 卷第 6 期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 14 no 6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分析高平(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摘 要】 通过对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了用光拍法测光速的最佳条件以及在实验过程中 的操作技巧,该结果对进一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光拍法; 光速; 光拍频波the experimental esults analysis of optical-beat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velocity of lightgao ping【abstrac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nd operation skills during the experiment have been concluded by the analysis of re- sults measuring the velocity of light,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key words】 optical-beat method; velocity of light; optical beat wave中图分类号o4 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3229( 2014) 06 0053 030引言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c = s t= f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量之一,许多 物理概念及物理量的定义都与光速有着紧密的联 系。因此,光速的精确测量1 3 有着很重要的物理 意义及实用价值,对光速的测量也是物理学家一直 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测量光速的方法很多,有迈克尔逊光速测量、光 纤测量、空腔共振法测量等。光拍法是测量光速的 一般方法,尤其以 lm2000c 光速测量仪进行测量最 为常见,因其操作简单及精准度高而备受人们的青 睐。但是,该仪器的调节比较困难,而且一些细微的 不当操作可能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本实验利用 lm2000c 光速测量仪对光速进行了测量,并对实验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分析。1实验原理光速 c 与光传播的距离 s、传播所需时间 t 三者上式中的 为光波长,f 为光波的频率。光波长容易测得,但光波频率较高,约 1014 hz,而光电转换 器灵敏度有限,对如此高频率变化的光强来不及做 出反应,因此,对光速进行直接测量是很困难的。如果使光频 f 变低,例如 10mhz,那么波长约为 30m,这时测量就非常方便,这种将光拍的频率变低的方法 就是光拍频法4。1 1光拍的形成利用一束激光通过驻波法产生频差较小的两束 光,假设这两束光波振幅均为 e,角频率分别为 1 和 2 ( 相差很小) ,则有e1 = ecos( 1 t k1 x + 1 )e2 = ecos( 2 t k2 x + 2 )根据振动叠加原理,两列频率相差较小,速度相 同,传播方向相同的简谐波叠加形成拍,则叠加后的 光波为收稿日期 2014 09 22作者简介 高平( 1985 ) ,女,硕士,吕梁学院物理系助教,研究方向: 顶部籽晶熔融织构法制备单畴 ybco 超导 块材。2014 年 12 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 14 卷第 6 期es = e1 + e2= 2ecos 1 2 ( t x ) + 1 2 率测定功能来测量。2c2 cos 1 + 2 ( t x ) + 1 + 2 ( 1)2c2( 1) 式中的 es 为叠加后的拍波,其 角频率为221 + 2 ,振幅为 2ecos 1 2 x 1 2 ,( t ) +c2该振幅非恒定值,而是以频率 f = 1 24= 周4期性变化,我们称此拍波为拍频波,f 为其拍频。1 2 光拍频波的接收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光拍频波 es ,目的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示波器呈现出来。因为光波 打在光电接收器的光敏面上会产生光电流,而光电 流与光强成正比,即2i0 = ges( 2)g 为光电转换系数。将上述( 1) 式带入( 2) 式, 由于光波频率较高,约 1014 hz,而光敏面的反应频率约为 108 hz。因此,光电流只能在响应时间 内( 1 1014 1 ) 取平均值,即108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首先,在开始实验之前对光速测量仪、示波器 进行 20 分钟的预热,预热完成后连接线路并打开 开关,调节光速测量仪的功率在满量程的 60 70 位置处,频率保持在 75mhz 附近; 调节驻波声光器 件的旋钮,使激光束垂直入 射至声光器件发生衍 射,同时调节旋钮使其中 1 级光正射入光栏; 之后 进行内外光路的调节,内光路调节的关键在于平面 反射镜的调节,因为用眼睛无法看清楚光线的具体 位置,可以用一张白纸挡在全反射镜或光电接收器前面,这样比较容易判断光线是否到达镜片及接收 12 x i0 = i0 dt = ge 1 + cos( t ) + c( 3)器的中心; 外光路的调节必须建立在内光路调节完 好的基础上,反复 将棱镜小车 a 和 b 在导轨上移动,当外光路的光全部打在光电接受器入光孔的中上式中 为角频率( f = ) , 为初相。其4中的直流项经光电检测器后被滤去,得心( 也可以借助于小纸片来确定光线位置) ,且示波 器上显示两条正弦曲线稳定清晰,此时外光路调节0i = ge2 cos( t x ) + ( 4)c完毕; 最后,实验数据记录,将棱镜小车 a 移动至 a导轨左端某处,记录该数值为 da( 0 ) ,再将 b 棱镜即频率为 f,初相位为 的光拍信号被输出。1 3光速的测量光拍波出射后,经半透半反镜被分开成两路,其 中一路透射走内光路,另一路被反射走外光路,当两 路光拍的相位差为 2 时,对应的光程差恰好等于 光拍的波长。也就是说,只要测量两束光拍到达同 一位置( 两次重合) 时的光程差即为光拍的波长,再 读取光拍的频率从而测得光速,如图 1 所示为本实 验的光路图。实验采用 lm2000c 光速测量仪、示波 器各一台,光拍频率的测定可以借助于示波器的频54小车使其从 b 导轨的最左端向右移动,观察示波器上两条曲线完全重合时,读取此时 b 小车的位置, 如此重合 3 次求其平均值记为 db( 0 ) ; 将棱镜小车 a 移至 a 导轨右端某处保持不 动,该 值 记 为 da( 2) ,再移动 b 小车至两条曲线再次完全重合时, 记录 b 小车的位置,同样重合 3 次取其平均值记为db( 2) 。3测量数据及结果如表 1、表 2 所示为棱镜小车的初位置与末位 置的测量数据。第 14 卷第 6 期高平: 光拍法测光速的实验结果分析2014 年 12 月表 1 棱镜小车 b 的初位置 db( 0)db( ) / mm 组次 1 次重合2 次重合3 次重合平均值一2221 423 522 3二28 8273028 6 三4038 54039 5 表 2 棱镜小车 b 的末位置 db( 2)db( ) / mm组次1 次重合2 次重合3 次重合平均值一483 5478 2478 3480 0二490 8493 2491 4491 8 三501 0501 0498 9500 3 表 3 a、b 棱镜小车的位置及光速测量结果/ mda( 0) da( 2) db( 0) db( 2) f / mhz光速值 相对 108m / s 误差一3054022 3480 074 9742 90209 3 19%二3054028 6491 874 9982 91952 2 61%三3054039 5500 375 1062 91652 2 72%如表 3 所示为三组光速测量的实验数据,其中 光速 v = 2f 2 ( db ( 2) db ( 0 ) ) + 2 ( da ( 2) da ( 0 ) ) 。 真空中光速的标准值为 c = 2 99792458 0 001m / s。4测量结果分析及实验改进由实验结果可知,测定的速度值基本与光速接 近,但也存在一定偏差,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有以下 几方面:4 1外光路的光线可能未全部进入光电接收器在移动滑块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外光路的光线 全部进入光电接收器,即使各镜片调节好了但并不 是绝对符合实验要求,并且激光束的微小偏折也会 影响实验的精准度,此时可以稍许调节最末的半透 半反镜以增强光电接收器的接收率。4 2示波器的偏差在移动两滑块的过程中,由于示波器的微小偏差导致两列波的相位差在 2 左右浮动时就开始重 合,并且在之后的一段距离 x 内仍保持重合,因此 记录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波的情况,此时我们可 以将 x 的中点作为重合数据来减少实验误差。 4 3光拍频率选择不合理对比光拍频率为 74 974mhz,74 998mhz,75 106mhz 的光速值发现,光拍频率越接近 75mhz,光 速测定的误差越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 察频率的示数,尽可能保持在 75mhz 附近。4 4棱镜位置读数不准确在读取棱镜位置时,由于读数所引起的系统误 差和偶然误差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多测 几次求平均值来减少误差。4 5非真空环境本实验是在非真空环境下测量光传播速度的, 空气介质的存在会影响光的传播速度,因此,实验结 果与标准值会出现一定的偏差。5结论本文对光拍法测量光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细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