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cost2benef it anal ysis of food firmstracea bil ity systemsyang qi u2h o n g , wu xi u2mi n ( college of eco no mics and management , sichuan agricult ural u niversity , yaan 625014 , sichuan , china)abstract : traceabilit y system established by foo d fir ms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ensure foo d safety. int raceabilit y systems co nst ructio n , co st s and benefit s of t raceability are first co nsidered. in t his paper , so me t heo retical analysis is made abo ut f acto rs and mechanisms t hat have effect s o n co st s and benefit s of t raceabilit y , and t he st ruct ure of t he systemsco st s and benefit s is also analyzed. all of t he analysis is based o n an info r matio n t ransferring mo del w hich operates like t his t here is a cent ral o rganizatio n w hich serves t he foo d supply chain .key words : foo d fir ms ; t raceabilit y systems ; co st s and benefit s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杨秋红 , 吴秀敏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四川 雅安 625014)摘要 :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工具 。在我国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情况下 ,企业自愿建立可追溯系统首先考虑的就是成本 - 收益问题 。本文对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同时建立了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构成模 型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 食品加工企业 ; 可追溯系统 ; 成本 - 收益中图分类号 : f426 . 82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0 - 2650 (2008) 01 - 0099 - 05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立需要供应链上的所有部门参与 ,包括食品原材资料供应商 、生产加 工企业 、物流商 、零售商和消费者 。加工企业作为食 品供应链的核心 ,拥有较强的资金 、技术和人力资源 能力 ,是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关键主体 。古典经济学 的“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经 济组织 ,始终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使成本增加 ,只有当建立该系统所带来的收益大于 或等于成本时 ,企业才有意愿建立可追溯系统 。目 前 ,食品可追溯系统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实用化 阶段 ,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及构筑新型贸易壁垒 的有效手段 ,而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尚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食品加 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及构成 ,对推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 ,确保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在食品行业建立追溯系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以后才出现的 ,由于出现得较晚 ,学术界对于该问题 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对于可追溯系 统所带来的成本收益问题的研究也散见于各类文献 中 。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建立可追溯系统成本收益 的实证分析 ,比如 ,deschoolmeester and lootens1 对50 家大 、中 、小型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 为不同产品类别之间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差异较 大 ; ho bbs2 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了牛肉行业从 农场到包装阶段和从供应商到经销商之间追溯系统 的建立引起交易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收益 ; 我国学者郭斌3 等对转基因食品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和 收稿日期 : 2007 - 11 - 19基金项目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研究 基于企业的实证分析”( sc07a017) ; 四川 农业大学创新基金“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 杨秋红 (1982 ) ,女 ,四川宜宾人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 ( correspo nding aut hor)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第 26 卷100成本进行了定性描述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国内外学者主要对各种状态下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差异 进行比较研究 ,但并没有对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 作用机理 、成本收益的构成和度量做进一步探讨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所涉及的协调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 ,与上下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也会影响企 业生产具有可追溯性产品的原料供应和销售 ,直接 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平均成本 。1 . 1 . 3 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影响可追溯系统信息记录的 多少 、以及信息记录和产品标识的繁易程度 ,进而影 响到可追溯系统的成本 。如果是初加工食品 ,在加 工企业内所记录的信息成本和标识成本都较低 ; 如 果是深加工食品 , 其追溯流程更长 , 记录信息更复杂 ,标识次数越多 ,成本就越高 。比如 ,相对于一块 猪肉而言 ,一瓶猪肉罐头可追溯系统的成本就高得 多 。1 . 1 . 4 技术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食品供应链内原有信息技 术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 。同时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如无限射频识别技术( r f id) 、gps 等先进技术在可追溯系统中的运用 , 将大幅降低追溯系统的操作成本 ,进而使单位产品 的追溯成本降低 。1 . 1 . 5其他 影响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的因素很多 ,除上面所列 ,还主要包括可追溯系统在整个行业中的发 展情况 ,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对于可追溯系统的认 知和接受情况等 。1 . 2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的影响因素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的影响因素 ,主要 包括消费者对具有可追溯性食品的支付意愿 、食品 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给企业 带来的损失 、建立可追溯系统后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改善程度 、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化等 。1 . 2 . 1消费者对具有可追溯性食品的支付意愿 消费者对具有可追溯性食品的支付意愿 ,取决于消费者对于该种属性食品的理解程度 、个人或家 庭消费习惯 、生活水平以及支付能力等 。如果支付 意愿较高 ,企业受到消费者的需求拉动 ,规模生产具有可追溯性食品 ,从而提高系统使用率 ,降低具有可 追溯性产品的边际成本 ,为企业创造较大收益 。反 之 ,如果消费者对具有可追溯性食品和普通食品的 支付意愿相同 ,企业缺乏生产的直接动力 ,造成资源 闲置 ,产生沉没成本 ,从而降低可追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1 . 2 . 2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最终目的 ,正是当出现1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 ,其成本和收益分别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 ,分别进行讨论 。1 . 1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的影响因素这里主要讨论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成本的 外部因素 ,建立可追溯系统各环节对成本造成的影响将在成本构成部分讨论 。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 :可追溯系统的深度 、宽度 和精确度 ,企业与上下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企 业产品生产流程 ,技术因素和其他 。1 . 1 . 1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深度 、宽度和精确度 美国学者 elise golan4 根据可追溯系统自身特 征的差异设定了衡量可追溯系统的 3 个标准 : 宽度 ( breadt h) 、深度 ( dep t h) 、精确度 (p recisio n) 。宽度是 指系统所记录信息的范围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企业记录原材料的产地 、名称 、购买时间等基本信息 ,其 他相关信息记录弹性很大 , 一般由企业自主决定 。 记录信息越多 ,成本越大 。深度是指可以向前或向 后追溯信息的距离 。追溯深度越深 ,所耗费成本越 多 。精确度是指可以确定问题源头或产品某种特性 的能力 。精确度反映一个追溯系统能够查明产品运 动或特征的程度 。精确度越高 ,追溯系统的成本越 大 。可追溯系统的宽度 、深度和精确度一方面要受 到产品特性的制约 ,另一方面要由企业自身决定 ,是 影响其成本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1 . 1 . 2企业与上下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首先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需要与供应链各部 门之间进行协调 ,从而发生的协调成本因企业与上 下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不同而不同 。食品加工企业与上下游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四种 : 现货 交易式 、合同订购式 、战略联盟式和垂直一体化式 。 现货交易式即完全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企业与上下 游各部门之间关系松散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协 调成本最高 ;合同订购式即企业与上下游各部门之 间通过订立合同的形式实现交易 ,与现货交易式相 比 ,这种方式相互之间关系稍微紧密 ,但由于履约率 较低 ,协调成本较大 。战略联盟式和垂直一体化式 , 由于企业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了利益共同机制 ,第 1 期杨秋红 (等) :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101食品安全问题时 ,可以根据所记录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追溯问题源头 ,区分问题产品和安全产品 ,撤回尚 未销售的问题产品 ,以此增强消费者信心 ,并将企业 损失降到最小 。企业所在地区或同行业发生食品安 全问题时 ,都会对该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失 。因此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越高 ,企业建立可追溯 系统的收益就越高 。1 . 2 . 3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 ,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三方面的损失 :一是消费者对食品企业失去信心 ,二是食品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法律诉讼费用 ,三是政府对 食品企业的惩罚措施 。其中消费者对食品企业丧失 信心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企业发生食品安 全事件时 ,企业失去的市场份额越大 ,法律诉讼费用 越高 ,政府对企业的惩罚措施越重 ,建立可追溯系统为企业减少损失越大 ,相应的收益就越高 。1 . 2 . 4 建立可追溯系统后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的 改善程度食品行业是一个利润微薄的行业 ,供应链管理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领域 。可追溯系统通过从供应商到销售商的产品信息的全程追踪 ,为供应链 管理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基础 。同时 ,建立可追溯系 统使得企业与供应商 、批发商 、零售商之间合作关系 更为紧密 ,信息交流频繁 ,从而降低企业与上下游之 间的谈判费用 ,缩短了供货时间 ,有利于企业实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也就是说 ,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为 企业创造的供应链整合价值越高 ,那么 ,可追溯系统 创造的收益就越大 。1 . 2 . 5产品差异化 、品牌化 食品行业产品之间差异化程度较小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去生产 适合于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产品 。一方面 ,可追 溯系统的建立向消费者提供两个方面的信息 : 过程 属性信息 和功能属性信息 ,其中 ,功能属性信息 使食品的信任属性变为搜寻属性 ,消费者能够识别 产品内在属性 ,从而使产品差异化得到体现 。另一方面 ,通过透明的信息 ,增强消费者信心 ,以信誉树 立品牌形象 ;同时 ,有效的问责机制 ,激励食品供应 链上所有单位提供质量更高 、更安全的产品 ,以高质 量树立品牌 。差异化和品牌化所将导致市场容量扩 大 ,并直接影响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 。系统的信息交互方式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 ,相关信息保存在企业内部 ,企业及相关利益者遵循预定的 规则 ,实现逐级传递与交换 , 这种称之为链条式交 互 ;其二 ,将产品信息存放于第三方 ( 信息中心) ,第 三方负责链条内的信息管理 ,代替企业来满足相关经营者 、政府 、消费者的追溯要求 ,称之为共享式传 递(如图 1 所示) ,并且认为共享式传递将逐渐演变 为主流模式 。由于两种方式信息传递方向和模式有 很大区别 ,采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模式对建立可追溯 系统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也相差较大 。本文以共享式传递为研究对象 ,对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 收益构成进行分析 。图 1 共享式信息传递模式2 . 1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构成本文按照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程序和将成本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 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 。2 . 1 . 1按照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程序来逐一核 算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由标识成本 、信息 采集成本 、信息录入成本 、信息查询成本和其他成本构成6 ,用公式表示为 :( 1)t c = cs + cc + cl + cn + co标识成本 ( cs ) 。食品标识是食品可追溯系统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标识过程中会发生多 项成本 ,主要包括引进编码系统 ( 如 ean . u cc 系统) 成本 、使用标签费用和采用人工或机器加贴标签 所发生的人工成本或购买机器费用等 。为信息采集成本 ( cc ) 。信息采集包括对食 品原材料生产过程信息的采集和对食品加工过程信息的采集 。对食品加工过程信息采集主要包括信息记录和信息收集 。这 2 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和收集所 增加的劳动耗费 、材料耗费或其他费用为信息采集 成本 。信息录入成本 ( cl ) 。对于已经记录的食品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构成于辉 ,安玉发5 认为食品供应链内建立可追溯2 过程属性信息主要指产品的生产过程信息 。 功能属性信息主要指产品的质量等级 、产品的组成 成分 、产品的营养价值 、是否对环境友好等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第 26 卷102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需要进行整理 、分析 , 并且录入电脑 , 进行传输 ; 另外 , 产品属性信息则需要进行编 辑 、录入和传输 。在信息整理 、录入和编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和录入信息所需要的软 、硬件环境支 持所发生的费用构成了信息录入成本 。信息查询成本 ( cn ) 。信息查询成本包括企 业设立在超市或集贸市场的消费者终端查询设备的购买和维护 、相关软件或操作系统的购买及维护 、信 息查询系统的网页设计和维护 、消费者关于可追溯信息的疑难问题解答而产生的相关管理费用等 。其他成本 ( co )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 4 个方 面 :首先 ,第三方信息中心由中介组织 ( 认证机构或 行业协会) 担当 ,企业作为会员可能每年向中介组织 缴纳一定的会费 。其次 ,企业在建立可追溯系统后 对于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造成冲击 ,进 而可能产生费用 。第三 ,建立可追溯系统以后需要 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产生培训 费用 。第四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对供应链上各部 门需要协调 ,产生协调成本 。2 . 1 . 2将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分为固定成 本和变动成本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 ,可用公式表示为 :信息所增加的人工成本 ,标签成本 ,以及建立为可追溯系统而增加的电费等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增加 的变动成本可表示为 :n w 2 q 1v = pi q 1 +d2 12 +p + fd 1q 2i = 1( 4)式 ( 4) 中 ,pi 为各类原材料溢价 ; q 1 表示企业每年 销售具有可追溯性产品的总量 ; w 2 为企业员工年 平均工资和福利 ; d 1 为企业员工年平均工作时间 ; d2 为每月企业员工标示产品 、记录和处理信息所增加的工作时间; q 2 为标签的单位标示量 ; p 为标签 单价 ; f 为每年由于标示产品和记录处理信息所增 加的电费 。综上所述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每年增加的成本可以表示为 :5nt c = ci t i + m + w 1 + n + s + pi i = 1i = 1 w 2 q 1q 1 +d 2 12 +p + f + ( 5)d1q 2式 ( 5) 中 ,为随机扰动项 。2 . 2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构成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收益由显性收益 ( r)1和隐性收益 ( r 构成 。可用公式表示为 :r = r 1 + r 22 . 2 . 1显性收益2 )(6)( 2)t c = c + v固定成本 ( c)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流程的改造 、协调 ,电脑硬件 、软件的采购或局域 网建设 ,编码系统的采购或开发 ,加贴标签和标签识 别系统及相关硬件的采购 ,多媒体终端设备的采购 ,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修理和维护 ,相关技术人员工资 ,对企业员工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企业交由信息 中心的服务费等 。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可追溯系统 ,企业一般会 在以上方面进行投资 ,由此增加的固定成本为 :5显性收益包括产品销售溢价收益和政府补贴 。产品销售溢价收益是指销售具有可追溯性产品相对 于普通产品所获得的价格优势 。政府补贴是指企业 在建立可追溯系统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激励措施 , 包括直接补贴 、税收优惠和其他优惠政策所获收益 。 显性收益可表示为 :r 1 = p q 1 + g( 7)式( 7) 中 ,p 为具有可追溯性产品相对于普通产品的价格差异; q 1 为具有可追溯性产品的年销售总 量 , g 为政府补贴 。2 . 2 . 2隐性收益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带来的隐性收益主要包括 :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时降低的损失 , 实现产品差异化 、品牌化带来的收益 ,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而使产品销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 ,高知名度 、高美誉度所带来的其他隐 形收益 ,以及企业由于建立可追溯系统从而赢得进 军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所获收益等 。隐性收益可表示为 :c = ci t i + m + w 1 + n + s( 3)i = 1式 ( 3) 中 , t i 为各项固定投资的折旧率 ( 折旧率按照平均年限法计算 , 即折旧率为 1 减去预计净残值率 然后除以预计使用年限) ; ci 为各项固定投入总额; m 为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维修费用; w 1 为相关技术人员年工资 ; n 为企业每年为员工进行与可追溯系统有关知识的培训费用; s 为企业每年向信息中心 缴纳的信息服务费 。变动成本 ( v ) 。变动成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 组成 :原材料溢价 ,加贴标识 、记录信息 、整理和录入第 1 期杨秋红 (等) : 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103r 2 = v + f r + q i p录入成本 、信息查询成本等构成 ,收益主要由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构成 。显性受益包括产品溢价 收益和财政补贴 ; 隐性收益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效 率的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降低的损失 ,实现产 品差异化 、品牌化带来的收益 ,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所产生的收益 ,以及企业由于建立可追溯系 统从而赢得进军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所获收益等 。 总体来说 ,本文只是就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 溯系统的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构成进行了理论分 析 ,还需要通过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调查获得一手数据 ,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成本收益的构成假设 ,为企 业全面了解可追溯系统和推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提供帮助 。对于该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 ,比如 :建立可追溯系统后 ,整个食品供应链上的 成本收益问题 ,如何就可追溯系统带来的收益在供 应链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等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 的 。( 8)式( 8) 中 , v 为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 ; f 为行业内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给企业造 成的平均损失; r 为行业内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 率;q 为建立可追溯系统以后企业其他产品增加 的销量 ; i 为企业其他产品所增加销量中由于建立 可追溯系统致使企业声誉提高而引起销量增加的比重; p 为企业其他产品的平均单价 。其中 , i 可表示 为 :c2 q 1q 2 -c1i =( 9)q 2式( 9) 中 , c1 表示上一年度投入的销售费用; c2 表示当前年度投入的销售费用 ; q 1 表示上年度增加 的销售量 ;q 2 表示当前年度增加的销售量 。综上所述 , 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增加的收益可 以表示为 :r = r 1 + r 2 = p q 1 +i p + 式 ( 10) 中 ,为随机扰动项 。f r + q( 10)g + v +参考文献 :1david l . dickinso n , deevo n bailey. experimental evidence o n willingness to pay fo r red meat t raceabilit y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排风机开洞合同范本
- 冷冻物流运输合同范本
- 基站维修维护合同范本
- 银行强电装修合同范本
- 农户小院租赁合同范本
- 屋顶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拍摄费用合同范本
- 运营商合同范本
- 农村光缆维护合同范本
- 家具保质合同范本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CCF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4真题
- 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监护学徒协议书范本
- JISG3141-2017冷轧钢板及钢带
- 202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读及范文:我会洗碗呀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义务消防队组建方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集团海外业务管理手册(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