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7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page 2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本项目主要介绍加工工具栏(如图7-1所示)内加工功 能及轨迹后置处理的具体应用。由于加工方法中的加工 参数有相同之处,因此加工功能参数有相同之处本项目 不再介绍。 加工工具栏 图7-1 加工工具栏 page 3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7.1 粗加工 任务7.2 精加工 任务7.3 补加工 任务7.4 其它加工 任务7.5 轨迹编辑 任务7.6 后置处理 page 4 粗加工刀具轨迹适合零件的开粗加工,其轨迹简单 实用,路线简明清晰。对平面、曲面等多种形状零件 的余量去除非常实用。 任务7.1 粗加工 一、平面区域粗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加工参数表 (2) 拾取轮廓线 (3) 轮廓线走向拾取 (4) 选择方向(系统给出提示) (5) 岛的拾取 (6) 生成刀具轨迹: (一)功能 按照给定的轮廓和岛屿,生成分层的加工刀具轨迹。支持轮廓和岛屿的分 别清根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各自的余量、补偿及进退刀方式。 (二)操作过程说明 单击“加工”|“粗加工”|“平面区域粗加工”,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示 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清根参数 3接近返回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补偿方式 2“确定”、“取消”和“悬挂”按钮 二、区域式粗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 (3) 系统提示“拾取岛屿”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根据给定的轮廓和岛屿,生成分层的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区域式粗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xy切入 2轮廓加工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下刀方式 3拐角半径 4加工边界 三、等高线粗加工(一)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分层等高式粗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等高线粗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1 2加工参数2 3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4加工边界 四、等高线粗加工(二)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分层等高式粗加工轨迹。适合高速加工,生成轨迹时可以参考上道工 序生成的轨迹留下的残留毛坯,支持二次开粗,支持抬刀自动化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等高线粗加工2”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扫描线粗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扫描线粗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扫描线粗加工2”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精加工 2顶点路径 3顶点继续路径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下刀方式 2加工边界 六、摆线粗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摆线粗轨迹,适合大余量去除加工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摆线粗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示 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4拐角r 5加工边界 七、导动线粗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 (3) 系统提示“拾取截面线”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导动线粗加工轨迹。在三维截面形状中,指定模型形状为凸型形状时 ,不能够生成导动线粗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粗加工”|“导动线粗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截面形状 2xy加工方向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4拐角半径 5加工边界 page 12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7.1 粗加工 任务7.2 精加工 任务7.3 补加工 任务7.4 其它加工 任务7.5 轨迹编辑 任务7.6 后置处理 一、平面轮廓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3) 系统提示“确定链搜索方向” (4) 系统提示“拾取箭头方向”(5) 系统提示“拾取进刀点” (6) 系统提示“拾取退刀点” (7)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主要用于加工封闭的和不封闭的轮廓,可以为每层的轨迹定义不同的余量 ,生成轨迹速度较快。 (二)操作过程说明 择“加工”|“精加工”|“平面轮廓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接近返回 3下刀方式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轮廓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2) 轮廓即可以是xoy面上的 平面曲线,也可以是空间曲线。(3) 可以利用完成分层的轮廓加工。 二、轮廓导动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3) 系统提示“确定链搜索方向” (4) 系统提示“拾取截面线和加工方向” (5) 系统提示“拾取箭头方向” (6)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适合加工平面轮廓法平面内的截面线沿平面轮廓线导动生成的模型。也可 以加工平面轮廓的等截面模型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轮廓导动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走刀方式 3拐角过渡方式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截面线必须在轮廓线的法平面内且与轮廓线相交于轮廓的端点处。 (2) 如果截面线超过旋转轴线,则会导致轨迹计算失败,只需要将超过的 部分裁剪掉就可以。 三、曲面轮廓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曲面”(3)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及轮廓方向” (4) 系统提示“选择加工侧边”(5)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适合生成沿一个轮廓线加工曲面的刀具轨迹,可加工轮廓内外侧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曲面轮廓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 走刀方式。 (2) 拐角过渡方式。 (3) 轮廓精度。 (4) 行距和刀次。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刀具和行距的关系 2轮廓线 四、曲面区域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曲面”(3)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及轮廓走向” (4) 系统提示“拾取岛屿” (5)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适合生成加工曲面上的封闭区域的刀具轨迹,曲面、轮廓曲线及岛屿可以 不在同一平面内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曲面区域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 走刀方式。 (2) 拐角过渡方式。 (3)轮廓清跟和岛屿清跟。 (4)行间连接方式。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轮廓线及岛屿曲线和曲面可以不在一个平面内,生成的刀具轨迹是轮廓及岛屿 曲线投影到曲面上的部分。如果轮廓及岛屿曲线的范围超出曲面,生成的轨迹 只在曲面的范围内。 五、参数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进刀点” (4) 系统提示“切换方向” (5) 系统提示“改变曲面方向” (6) 系统提示“拾取干涉曲面” (7)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参数线精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参数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切入、切出方式。 (2)行距定义方式。(3)遇干涉面。 (4) 限制面。 (5) 干涉检查。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加工参数。 (2) 下刀方式。 (3) 接近返回。 六、投影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刀具轨迹”(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4) 系统提示“拾取干涉曲面” (5)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将已有的刀具轨迹投影到曲面上而生成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投影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余量 2干涉余量 3加工精度 4曲面边界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在投影线加工中必须事先生成一个加工轨迹,这个轨迹可以是2d的轨迹也 可以是3d的轨迹。 (2) 待加工的曲面可以是多个,在曲面的连接处要平滑。 七、轮廓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 (3) 系统提示 “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可以生成分层的轮廓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轮廓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加工参数。 (2)在xy切入参数的中刀次和行距的积大于轮廓最小形状时系 统不能区分加工轮廓部分。 (3)在“偏移类型”中选择了“在边界上”时, 即使“xy切入”中“刀次”大于1时也只能生成在边界上的轨迹。 八、导动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 (3) 系统提示“拾取截面线”(4) 系统提示 “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根据基本形状与截面形状,生成导动线精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导动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方法 2xy切入 3z切入 4开放形状的延长量 5截面形状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4拐角半径 5加工边界 九、等高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和加工方向” (3) 系统提示 “拾取截面线” (4) 系统提示 “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等高线精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等高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1 2加工参数2 3切入切出 4下刀方式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4在“径生成方式”“交互”计算出作为轮廓的等高线断面和平坦部分 5加工范围设定 十、等高线精加工2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拾取导向线” (5)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等高线精加工刀具轨迹。增加了参照导向线选项,支持高速加工,支 持抬刀自动优化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加工”|“等高线精加工2”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1 2加工参数2 3未精加工区域 4切入切出 5下刀方式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在等高线角度范围指定时最小倾斜角度、最大倾斜角度,值不要太小,否 则无法生成轨迹。 十一、扫描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 “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 “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扫描线精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扫描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十二、限制线精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限制线”(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在模型某一区域内生成限制线精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精加工”|“限制线精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 xy切入 (2) 行间连接方式 (3) 路径类型 (4) 切削宽度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路径类型 page 25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7.1 粗加工 任务7.2 精加工 任务7.3 补加工 任务7.4 其它加工 任务7.5 轨迹编辑 任务7.6 后置处理 page 26 补加工刀具轨迹是对粗、精加工无法加工到的区域进 行补充加工。其轨迹数量较少,选择的加工刀具直径较 小。 任务7.3 补加工 一、等高线补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等高线补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补加工”|“等高线补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z向 2xy向 3加工顺序 4加工条件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3下刀方式 二、笔式清根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笔式清根加工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补加工”|“笔式清根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顺序 2沿面方向 3计算类型 4调整计算网格因子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 下刀方式。 (2) 加工边界。 三、笔式清根加工2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笔式清根加工2刀具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补加工”|“笔式清根加工2”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参数 2切入切出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下刀方式 四、区域式补加工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区域式补加工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补加工”|“区域式补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计算类型 2参考 3选项 4调整计算网格因子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下刀方式 五、区域式补加工2 (四)详细操作步骤 (1) 填写参数表 (2)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对象” (3) 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边界” (4) 系统提示“正在计算轨迹,请稍候” (一)功能 生成区域式补加工2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补加工”|“区域式补加工”命令,单击对话框中各项,显 示其参数说明,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路径作成模式 2角度指定范围 3选项 (五)轨迹应用时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1加工参数 2下刀方式 page 32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7.1 粗加工 任务7.2 精加工 任务7.3 补加工 任务7.4 其它加工 任务7.5 轨迹编辑 任务7.6 后置处理 一、工艺钻孔设置 (一)功能 生成工艺钻孔 设置文件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 精加工”|“工艺 钻孔设置”命令, 单击对话框中各 项,显示其参数 说明,逐项设定 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加工方法 2添加按钮与删 除按钮 3孔类型 二、孔加工 (一)功能 生成孔加工轨迹 ,如图7-138所示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 精加工”|“工孔 加工”命令,单击 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 ,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钻孔模式 2参数 3钻孔位置 定义 图7-138 孔加工轨迹 三、g01钻孔加工 (一)功能 生成g01钻孔加 工轨迹。g01钻 孔使用了g01直 线来模拟g83的 钻孔行为,生成 代码时走的都是 g01的直线段 (二)操作过程说明 选择“加工”|“ 精加工”|“g01 钻孔”命令,单击 对话框中各项, 显示其参数说明 ,逐项设定参数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参数 2钻孔方式 3拾取方式 page 36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7.1 粗加工 任务7.2 精加工 任务7.3 补加工 任务7.4 其它加工 任务7.5 轨迹编辑 任务7.6 后置处理 page 37 轨迹编辑功能是对已经生成的粗、精加工轨迹进行合 理的编辑。编辑后的轨迹更能适合实际加工的需求。 任务7.5 轨迹编辑 一、轨迹裁剪 (一)功能 用曲线(称为剪刀曲线)对刀具轨迹进行裁剪,截取其中一部 分轨迹。 (三)各参数应用说明 1裁剪边界 2裁剪平面 3裁剪精度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轨迹裁剪 ”命令,弹出如图7-144所示的对话框。 图7-143 轨迹编辑菜单 图7-144 轨迹编辑立即菜单 二、轨迹反向 (一)功能 对刀具轨迹进行反向处理。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轨迹反向 ”命令,按照提示拾取刀具轨迹后,刀具轨迹的方向为原 来刀具轨迹的反方向,如图7-148所示。 图7-148 轨迹反向示意图 三、插入刀位点 (一)功能 在刀具轨迹上插入一个刀位点,使轨迹发生变化。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插入刀位 点”命令,按照提示可以在立即菜单中选择“前”还是“ 后”来决定新的刀位点的位置,如图7-149所示。 图7-149 插入刀位点示意图 四、删除刀位点 (一)功能 即把所选的刀位点删除掉,并改动相应的刀具轨迹。删除刀 位点后改动刀具轨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抬刀,另一种是直 接连接。可以在立即菜单中来选择哪种方式来删除刀位。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删除刀位 点”命令,按照提示可以选择“抬刀”还是“直接连接” ,如图7-150所示。 图7-150 插入刀位点示意图 五、两刀位点间抬刀 (一)功能 选中刀具轨迹,然后再按照提示先后拾取两个刀位点,则 删除这两个刀位点之间的刀具轨迹,并按照刀位点的先后 顺序分别成为切出起始点和切入结束点。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两刀位点 间抬刀”命令,拾取相应的轨迹,如图7-151所示。 图7-151 两刀位点间抬刀示意图 六、清除抬刀 (一)功能 选中刀具轨迹,清除抬刀部分的轨迹。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清除抬刀 ”命令,拾取相应的轨迹,如图7-152所示。 图7-152 清除抬刀示意图 七、轨迹打断 (一)功能 在被拾取的刀位点处把刀具轨迹分为两个部分。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轨迹打断 ”命令,首先拾取刀具轨迹,然后再拾取轨迹要被打断的 刀位点,如图7-153所示。 图7-153 轨迹打断示意图 八、轨迹连接 (一)功能 轨迹连接的功能就是把两条不相干的刀具轨迹连接成一条刀 具轨迹。按照提示要拾取刀具轨迹。轨迹连接的方式有两种 选择。 (二)操作过程说明 如图7-143所示,选择“加工”|“轨迹编辑”|“轨迹连接 ”命令。轨迹连接示意图如图7-154所示。 图7-154 轨迹连接示意图 page 46 加工及后置处理功能的应用 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糜子文化交流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职业教育技能鉴定与认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社交电商平台运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兰花病虫害防治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品牌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护理基本仪态礼仪
- 甲状腺病人门诊护理
- 数字媒体业务实践课件
- 盆底课件教学课件
- 文献计量分析-洞察及研究
- 配电带电作业工考试试卷与答案
- GB/T 9869.2-2025橡胶用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第2部分:圆盘振荡硫化仪
- 保密教育培训课件内容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石料场开采方案
- 应急中心组织架构
- 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47590试卷教案
- 电气施工四措两案9.9
- 护理质量管理会议记录范文
-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有色金属国际贸易操作实务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