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材料的综合:识别材料的意义和价值的方法之一。是指把材料中所包含的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2.段落:就是自然段。是从文本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就是“换行”。 3.叙述人称:就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叙述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口气进行叙述的。 4.间接抒情:是借助于其他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和议论,来达到抒发作者情怀的目的。 5.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本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思想提练的途径。(10分)(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2.简述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10分)(1)准确要注意辨析词义;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2)畅达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3)简洁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三、阅读理解题,20分。 阅读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节选,回答文后问题: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写史湘云去看宝玉,正巧贾政派人唤宝玉去会客,宝玉不愿去,湘云便劝他:“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只有黛玉才是他的知己,不会劝他去做这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这话恰巧被刚刚走到屋外的林黛玉听见,自然引起内心的一番复杂活动。曹雪芹是这样描写的: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问题:联系原文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答案要点: 原文起始部分总括点出黛玉在暗中听到宝玉发自内心的一席话后心头涌起复杂的感情。展开部分则分承总说的要点,具体叙述她为什么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从而表明她对宝玉真挚的爱以及对未来深重的焦虑。终结部分是感情发展的延伸和情节的交代。 原文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之“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评分说明:视是否围绕上述要点答题,酌情给分。 四、写作题,共50分。 题目: 1.奋进四川 2.旧梦拾零 要求: 1.任选一题,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3.文面符合要求,千字以上。 评分说明: 文体感要强。旧梦拾零要写成以记叙为主并兼有议论、抒情的文章,或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抒情的文章;而奋进四川则要写成议论性文章。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说服力。 内容具体、充实,主题(观点)鲜明、突出。脉络清晰,层次清楚。 文面符合要求。千字以上。 凡达到上述标准者可给30分。文笔优美或确有特色者,可给40分以上。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可给29分以下;虽不到千字,但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者,给分可灵活。 病句每句扣1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的不扣分,此项最多扣8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广义的材料: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 2.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 3.说明:是写作者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4.烘托法:是对描写对象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他人的感受,或是与描写对象相关联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间接地表现描写对象的某种特征的描写技法。 5.倒叙法:是把事件结局,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应该怎样理解叙述的人称?(10分) 所谓叙述人称,就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叙述者是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口气进行叙述的。 通常认为叙述的人称只有第一人称(主观叙述)与第三人称(客观叙述)的区别。 在现实的写作活动种,以第二人称形式进行叙述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写作者所重视。我们认为,以第二人称形式进行叙述,可以被看作是对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一种灵活运用,因而虽然不宜作为一种独立的叙述人称,但却是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值得充分肯定。 2.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10分)(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三、阅读分析题,2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体会材料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曾遇到许多学习优秀的少年。他们中的有些人虽聪明勤奋,但却极其吝啬、保守,每当有同学遇到难题来请教他们时,他们总是冷冷地推辞,总是那么地害怕自己的知识流入别人的大脑,总是那么地担心别人夺去他“第一”的宝座。他们独来独往,与他人格格不入。另一类少年则不然。他们同样聪明、勤奋,但对知识从不吝啬,经常热心地予人帮助,积极地与人交流,真诚地希望大家共同提高。命运总是垂青于后者,使他们更优秀,同时还赢得了同学们的友谊和尊敬。而前者则往往成绩停滞不前,即使保住了“第一”的宝座,同学们给予他们的,也只是冷漠,甚至鄙夷。 提到放弃,似乎代表着懦弱、悲观、消极;但我觉得,在某些时侯,从某种意义义上讲,放弃也是一种获得。上面所设的事例正说明,吝啬自私的人紧紧攫住的东西,往往最终会离他而去;宽厚无私的人常放弃一些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往往获得更多、更好的回报。答案要点 材料是思想产生的基础和表现的支柱。 评分说明:答出以上要点或类似观点,给12分,展开阐述酌情给0-8分。 四、写作题,共50分。 题目: 1.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 2.短信公德 要求: 1.任选一题,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3.文面符合要求,千字以上。 文体感要强。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要写成以抒情为主并兼有议论或记叙的散文;而短信公德则要写成议论性文章。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说服力。 内容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