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市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发展 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陈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靠文化。我国城市各具特点,造就了不同特点的城市文化。但我们的城市文化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同时各个城市文化产业也有其特殊性和共性。 现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特点 多数城市历史久远。除极少数城市外,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历经千百年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城市文化。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变迁、职能的特殊性,也形成了各自的方言、风俗、建筑、饮食等城市文化,并出现了自己的代表人物。这些历史的积淀,对于后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103座,其中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城市,均有千百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的进程,这些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依旧是重要的经济及文化中心,为周边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近百年来的变化巨大。19世纪中叶,工业新技术和大机器生产的浪潮波及我国,很多城市建筑、人口、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北方逐渐形成了以工矿业、煤炭业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城市,改变了我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城市主要在南方发展的趋势,北方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区,其中东北成为我国近现代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重庆等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迅速崛起,由于代表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它们逐渐成为全国或大区的经济中心,并形成以它们为中心的商品生产、流通的经济网络乃至城市网络。 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巨大发展,产生了新的工商业建筑、习惯、语言等,城市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发展迅速。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我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时间,城市化率由17.92提高到33.35,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从1998年到2007年,城市化率由33.35提高到44.94,年均增长1.1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市化的到来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以及物质属性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文化作为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首当其冲。 传统文化符号消失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变化、移民大增、新建筑大量涌现,原有建筑不断拆除、饮食习惯变化,尤其近些年大规模旧城改造,不同程度地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价值。 城市的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如果古老的建筑、街巷不加考虑地被拆毁,那么拆掉的不仅仅是一面墙几间屋,更是流动的历史年轮。胡同、水系、文物、古桥等代表性城市元素正在逐渐消失,一批又一批的文化符号将随着轰鸣的推土机的到来而埋葬在拆迁的坟墓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作为城市民俗的生活方式已离人们越来越远。如何把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统一起来,既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又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城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包括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网络文化、文化艺术等,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是现代城市的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缺少大型骨干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发展的是文化事业。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把一些文化事业类的内容转为产业化经营,但仍是文化事业的理念。中共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文化产业才逐步开始真正以产业的形式发展,至今还不到10年的时间。 由于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各个企业还处于探索、起步、培育阶段,近70还是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均衡,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缺乏,是导致大型骨干企业缺少的一大原因。 缺少品牌意识。文化产业的业态支撑点在于文化品牌,文化品牌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精神影响力和一个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文化产业原创能力依然偏弱,知名文化品牌偏少,自主文化品牌的缺失,这直接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故事已经被迪斯尼搬上了银幕。更有甚者,连孙子兵法、西游记、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三国演义等中国文化资源都相继被外国文化公司盯上,将很快被重新演绎并贴上他们的品牌标签。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中,培育和壮大更多的民族文化品牌,已经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制胜法宝。同样,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也是如此。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经济发达,文化需求多,文化产业相对发展迅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创收能力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有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却大于gdp的地区差距。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城市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通讯、传媒等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各地传统城市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很多城市投巨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人意。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需要改革文化体制。目前以保护文化事业、狭隘理解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体制已明显滞后。依然沿袭旧有文化体制会严重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值得期待的是,在8月间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等一系列要求和举措,这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以其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使整个城市增值,并以巨额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而它所催生的城市新环境,又加快了城市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大大提升现代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连同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等,形成了重要的就业行业和城市经济的出口行业。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双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与城市竞争力共生共荣的趋向。而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将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在文化产业中最易做大、做强的就是旅游业。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厚,将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娱、购等环节中,这将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开辟极大的市场空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载体。旅游业的生命力即在于其与文化的结合。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随着社会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对城市经济的拉动力、对劳动就业的带动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力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冷链食品冷链配送及搬运全流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创意园区水电费分摊规则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大型活动专用音响设备租赁与智能音响系统定制合同
- 2025年大型公共建筑玻璃天窗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智能sc健康监测设备区域总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重型货车购置合同附带全天候道路救援服务条款
- 2025年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合同样本
- 2025年专业餐饮食材配送服务采购协议书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痔疮的健康教育课件
- 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健康教育
- 肝脏弥漫性病变超声诊断与检查规范
- 2025年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建筑工地驻场人员管理办法及流程
- 2025年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知识总题库(1800题)-中部分
-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