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doc_第1页
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doc_第2页
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灾难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 作者:刘行芳 刘修兵 卢小波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中央电视台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全面展现。深度开掘,立体呈现抗震救灾景象,在宏大叙事中彰显人文关怀,着力反映坚强不屈、大爱无疆的抗震救灾精神,提升了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推动我国新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地震灾害宏大叙事人文关怀 去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级地震让四川、甘肃、陕西数十个县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转瞬之间陷入灾难的深渊。消息传出,举国哀痛,世界震惊。地震造成69181人遇难,374010人受伤,17397人失踪,累计受灾人数4554万余人。 面对这场罕见的灾难,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第一时间组织报道,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集中、详细报道灾情,打了一场新闻传播主动仗。“这些第一时间,使得政府救灾形象获得广泛认可,媒体公信力得以提升,全民救灾热情被大大激发”。不仅赢得全国人民的广泛好评,也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一、开放平台、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宏大叙事 突如其来、破坏惨烈的地震灾难打破了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也打乱了各类媒体的传播秩序。获得灾害信息,了解救灾进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中央电视台迅速动员,勇敢担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立即投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紧张报道当中,以其独有优势,调动电视传播的各种手段,在宏大叙事中彰显人文关怀,赢得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在国际社会也引起强烈反响。 1改革开放: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 30年前,我国开始了以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之后,如何保证社会信息公开,变得突出而紧迫。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治国理念,成为我国媒体大有作为的重要的时代背景。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签署和生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信息公开不仅仅是各级政府的义务,更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各类媒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报道灾难信息,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了。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报道新闻”,“在第一时间把灾区的情况向世人做出及时、准确、客观、透明的报道”,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精神鼓舞作用,为传递爱心、凝聚斗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sars以来的新闻实践:宏大叙事的经验支持 2003年春天的非典疫情信息缺失使我们失去了控制sars的最佳时机,后果严重,成为信息阻滞危及社会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思sars事件及其它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的经验教训,我们逐渐认识到信息公开的极端重要性,促成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至此,信息传播在平息和处理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认可,新闻单位在危机应对中的信息传播能力也日益成熟。 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宏大叙事的法规依据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条例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必须“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这成为我国处理公共信息的依据,为各级各类媒体准确及时、公开透明地报道灾区情况,全面反映全国“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巨大支持。 4信息为民:宏大叙事的精神动力 中央电视台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和灾区人民心连心的职业理念和人文情怀,他们担当了提供抗灾信息的重任,成为了解灾区动态、获知灾区重建信息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一切,都是以心系灾区、信息为民理念为基础和前提的。全面反映灾区真实状况,及时报道救灾进程,动员各界参与救灾,成为中央电视台记者们不惧艰辛、亲临现场、跟踪报道的精神动力。5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汶川地震的消息:接着,迅速调整节目编排,整合现有节目资源,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加班加点,通过现场报道、新闻追踪、电话连线、演播室访谈等多种手段,把震灾及救灾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递到四面八方,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局面。 二、全面展现,纵深开掘,立体呈现灾难景象 如何有力、有序、有效地报道汶川地震灾难,如何展示灾难中人性的真善美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凝聚人心,迅速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氛围,如何让人民及时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救灾措施,对于我国媒体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中央电视台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1点面结合。立体展现,完整记录地震灾情 灾难来临时,人们对信息有着特别急切的需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灾情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灾民处境、近况和需要得到什么救助;政府已经和将要采取何种救助措施,效果如何;社会处于何种应急水平,已经或还将做出何种反应;灾害对自身有何影响,应该怎样应对。灾难平息之后,人们会关注如何重建,主要包括居所重建、生产重建和心灵重建。 针对社会急需,面对尚未定型、瞬息万变、捉摸不定、一团乱麻的突发灾难,中央电视台派出大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记者迅即奔赴一线,播音、主持到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播报这一突发事件中的各种新闻。他们迅速推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系列报道,形成一个以新闻联播为龙头、以朝闻快报、焦点访谈、正点新闻为系列的灾难报道体系,报道灾情实况,展现救灾进程,讲述灾民自救和互助的感人故事,使广大电视观众能够及时获得来自灾区的各种资讯,感知抗震前线的所有情况。 2展示震区自救、全国驰援图景,描绘抗争救灾的完整画卷 为了管理的方便和采编的便利,中央电视台对所有电视节目都实行栏目化经营和管理,而且有严格的时段划分和制度规定,这在客观上也形成某种程度的栏目壁垒。但是,在灾难消息传来后,电视台果断决定打破栏目壁垒,将所有栏目资源全部投入到对抗震救灾的报道。 灾难发生的当天,中央电视台第一、第二、第四、第九和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