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析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论文关键词:路遥;创作;城乡交叉地带;变迁论文摘要:路遥创造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其作品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带给读者温暖和鼓励,爱情描写真切朴实,路遥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变迁,加上自我形象的成功塑造和大众媒体的充分运用,使得路遥以为数不多的并不完美的作品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体。 在史上,路遥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创作上,散文、诗歌、剧本主要是作家早期的作品。从作品的数量看,路遥因为生命早逝,其小说作品并不很多,短篇、中篇、长篇一共有22篇小说(2000年版路遥全集只收录20篇,未收人不会作诗的人和在新生活面前),产生较大影响的只有人生、平凡的世界、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等有限的几篇(部);从创作时间看,自1973年作者公开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优胜红旗,到1992年去世,创作生涯共20年时间,相对于其他作家来说并不长。但是,从产生的影响和读者的接受层面来看,却是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作家。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读者人人皆知刘巧珍和高加林,关于他们的讨论与研究今天仍然在继续。路遥在短暂的一生中,凭借着为数不多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在文学史上也占有自己的位置。路遥更因其对文学的献身精神得到读者的追忆与思念。 但是,路遥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与否定。时至今日,作家英年早逝的伤痛已渐渐平静,那些沉痛的往事也日益尘封,研究者开始以学术的、理性的目光评价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得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读者和研究者对路遥之所以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是因为路遥在创作上有极其成功的一面,也有掩盖不住的缺点。本文讨论路遥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另文专门论述路遥文学创作的不足与局限。 一、开创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生活与徘徊的场所,也是他创作的核心词汇,更是研究路遥的关键词汇。路遥是成长在的作家,他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具有很大的传统性、乡土性。路遥又受到过现代的高等,他一步步从延川走向延安,继而生活工作在省会城市西安。一边是原有的熟悉的精神家园,一边是五光十色的都市洪流。作家在这两者之间常常处于无法协调、无法认同的焦虑之中。正如路遥所言:“当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是我的命题。石天强也认为,城乡交叉地带“是作家边缘化身份的空间表达,是作家没有归属感的符号;它暗示着路遥心理世界中的边缘化心理空间,还有这个心理空间中特有的尴尬与焦虑。写个人的经历,同时也是写中国千千万万由乡村走向城市的青年的经历,成为路遥的首要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他是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发展的缩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国,在近代以前,中国少有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乡村社会成为中国最庞大、最基本、最典型的社会结构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了很多坎坷,到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才逐渐走向温饱和富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以各种方式脱离土地,中国的城市开始急剧增长。不管是通过上学、招工、招干进人城市参加工作的,还是外出打工想要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状况的,他们离开原有的乡土社会进人都市生活,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身份认同带来的精神焦虑,都会体验到自身原有的乡村血统在灯红酒绿中的不适应。“像个农民一样!”一段时间成为骂人的口头禅。农民,这些支撑中国社会几千年发展,以自己的耕作为城市提供给养的人们,却成为落后、愚昧、可笑的代名词。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当时社会条件下无奈的选择,正如高加林对刘巧珍和黄亚萍的选择一样,是当前的两难选择。因此,“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是大多数读者熟悉的,即使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像高加林、孙少平那样为生活而挣扎、而奋斗的感受是每个年轻人都体会过的。因此,路遥的作品有那么多的读者就不足为怪了,他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二、小说文本带给读者以温暖和鼓励 与高加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年轻人,有多少为跨越城乡门槛而奋斗着,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又会有多少人像高加林那样经历着成长的伤痛,感受着在社会潮流中的渺小与卑微。高加林的故事在很多读者中产生认同,是因为很多很多的人与他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故事。一位比路遥小20岁的文学博士表达了阅读人生得到的情感体验: 直到今天,重读(人生,我仍然时不时为高加林那种痛楚的卑微感所灼伤。那种卑微的生活感觉,我曾经非常熟悉。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完成了那种超越,但我知道,我身后还有很多人仍为那种卑微所压抑着,也许永世不得翻身。 比起高加林的盲目和冲动,孙少平对理想的追求显得更坚持、沉稳、内敛。孙少平没有更高的学历,也没有过人的才能,他是普通的一位农村青年,城乡差别的鸿沟使他即使跃过了也不能走得太远。但真正打动人的是孙少平在苦难生活中的坚持,以及在这坚持中始终不变的信仰,相信自己最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美好的生活。孙少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怀着对世界的赞美,怀着对他人的宽容,他在用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就是在劳动最艰苦的时候,他每天都要看书、学习,补充心灵的养料;在别人需要他帮助时,他会慷慨解囊,挺身而出。孙少平追求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却是明确的、坚定的。 路遥时期以及路遥之后的许多人,都经历了诸如高加林、孙少平那样为理想而奋斗的时期,路遥小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能找到很多的共鸣者和认同者,这是路遥作品被读者认同和接受的感情基础。 文学带来什么?是精神与的愉悦,还是短暂的享乐后留下的精神空白?是个人的自我宣泄,还是带给读者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李建军认为,路遥的是给予性的写作,而非占有性的写作。给予性的写作带给读者以温暖的鼓励,使读者获得生活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占有性的写作是把读者放在低于自己的地位上,自说自话,自我发泄,读者成为作家利用的工具。高加林的自觉与盲动,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受到的伤痛;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奋斗精神;黄土地上的人民在困难的条件下人与人之前的关怀与真诚,感动了无数读者,从而内化为读者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三、爱情描写真切朴实 爱情是文学的经典素材和创作母题,也是世俗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命题。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人生命题对于个体的难于选择。高加林在被辞回乡后的失意状态下碰到了巧珍,这个热情的农村姑娘大胆地追求爱情,主动向高加林表白。对高加林来说,无疑带来了很大的安慰,他这时无法拒绝巧珍的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谁能在拥有青春的同时正确把握人生把握爱情呢?在高加林的潜意识中,已慢慢地认可了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与巧珍结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在进行时用法课件
- 2025年Python数据库应用培训试卷:实战演练与押题解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训练模拟试题版
- 2025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程序设计专项训练
- 2025年高考物理电磁学难题解析冲刺试卷
- 202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玩水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第十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研究生法律类题目及答案
- 个人信息保护协议格式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共24课)
- (三级)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中(多选题)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甲状腺术后出院健康宣教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2024年美国专利诉讼报告
- 施工现场临电方案
- FKYXII温控旋流风口
- 《共情的力量》课件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