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_第1页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照应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及其差异   摘 要: 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照应是继词汇衔接手段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二语当中都应用了照应这一衔接手段。其在二语中的应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译者认清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语篇 英汉互译 应用 差异  一、 引言 衔接(cohesion)是语篇(text)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它侧重的是句间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胡壮麟等,2005:179),因此,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关于语篇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定论,按照胡壮麟先生的话,语篇可以小到一个词,大到一部小说。衔接强调的是句间的不同成分在语义上的衔接,所以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文中所涉及的语篇分析材料在篇幅长短上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含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及连接(conjunction)。照应是继词汇衔接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方式。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照应除了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它在修辞上还有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而避免语篇措辞的累赘感。掌握中英语篇照应衔接手段的共性和差异性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照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及其差异 1.内外照应 在英汉语篇中,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照应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所指对象可以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另一个所指对象无法在语篇当中找到参照点,韩礼德和哈桑把前者归类为内照应(exophora),后者为外照应(endophora)。就外照应而论,受话者需要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人们的共识中识别所指对象的参照点,所以指示成分与所指对象之间没有涉及语篇衔接的问题,因此,文中所探讨的照应关系主要是内照应。内照应又可细分为回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a),回指是指指示成分的所指对象是在语篇的上文,而下指是指指示成分的参照点在语篇的下文当中。具体的例子将在下文当中涉及到。 2.人称照应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照应分为三类: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及名词性物主代词来实现照应关系的。人称还可细分为第一、二、三人称。第一、二人称的所指对象主要是发话者和受话者自己,所指对象是不言而喻的,意义非常清楚。相比之下,第三人称的所指对象是发话者和受话者以外的人,指示成分在语篇当中的参照点需要受话者进行识别才能建立二者之间的照应关系,所以在人称照应系统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于回指上文的语篇成分。 从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来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英语中有表示主从关系的关系代词,而汉语则没有。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汉语语篇中的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语篇中可以用关系代词来表达。例如: (1)then they returned to the rospoli palace;but the count and the blue domino had also disappeared;the two windows,hung with yellow damask,were still occupied by the persons whom the count had invited. ——alexandre dumas:the count of nonte custom 译文:于是他们回到了罗斯波丽宫,但伯爵和那个戴蓝色半边面具的已不见了。那两个挂黄缎窗帘的窗口里还有人,他们大概是伯爵请来的客人。 ——译者:王帆 例(1)通过关系代词“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修饰前面的“the persons”,而在对应的中文译文中,由于汉语没有关系代词,所以符合其表达习惯的手法就是用人称代词“他们”回指上文中提到的“黄缎窗帘的窗口里的人”。 3.指示照应 指示照应指的是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proximity)来确定所指对象(胡壮麟,1994:56)。在英语中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的中心词、修饰语或限定词this,that,these和those(以及充当附加语的副词here,there,now,then)来实现的,在汉语中则为“这”和“那”,表示复数意义的则是“这些”和“那些”,以及派生的词语(如这时、那时、这里、那里)。 英汉两种语言在指示照应方面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指示代词this和that以及汉语对应的指示词“这”和“那”的用法上。从使用频率看,this要大大低于that,而“这”则高于“那”。在英语语篇中,当出现that充当指示成分的情况时,其译成汉语的对应词通常为“这”,试看以下的例子: (2)for a long time now eating had bored him and he never carried a lunch.he had a bottle of water in the bow of the skiff and that was all he needed for the day. ——ernest hemingway:old man and sea 译文:好久以来,吃饭使他感到厌烦,因此从来不带午饭。他在小船的船头上放着一瓶水,一整天只需要这个就够了。 ——译者:段菲 例(2)中的“that”与上文的“a bottle of water”是一对照应关系,翻译成中文时,便处理成符合汉语习惯的“这”。如果换成“那”的话,整个句子读起来显得非常的拗口。 在英语语篇中,发话者可以用that指称受话者刚刚说过的话,而汉语却反其道而行,使用“这”来指代受话者所说的话。请看下例: (3)“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