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王玉西 北京语言大学摘 要: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英语翻译课,但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本文旨在探索大学英语翻译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手段,从讨论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英语翻译教学的具体措施,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873x(2010)06-0029-05 1. 引言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的是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学生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出我们教学的成败。英语翻译课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课程,在一些高等院校已被列为必修课程。教学实践显示,尽管学生经过初、高中和大学公共英语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翻译潜力,但在实际的翻译练习过程中却错误百出,反映出英语翻译教学与应用能力之间的差距问题。本文以高等学校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经常性错误为切入点,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2. 英语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 英语翻译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在许多高等院校里,英语翻译课虽然被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和学生把英语水平等同于翻译水平,认为只要掌握了英语语法与词汇,就能从事英汉和汉英翻译活动;只要英语水平提高了,翻译水平自然会提高。 这是一种误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偏重讲解英语语法和句法结构,学生的翻译作业也是突出对语言点的练习,注重学习和记忆单词及语言规则。 英语水平体现的是一个人掌握英语语言的程度,而英语翻译水平则是运用这种语言的综合能力,两者之间并不等同。因此,英语翻译教学更注重实践和运用,教师除了教授翻译理论,更多是指导学生掌握翻译技能,尤其要重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比如:exporting to a certain number of countries is madedifficult by the quantity of red tape. 译文:政府部门的繁文缛节使得向某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困难重重。(王琼,2007)这句中的“red tape”, 如果直译成“红带子”,势必令读者莫名其妙。原来英国的律师和政府官员习惯用红带子捆扎文件,后来“red tape”就引申为“公事手续”上的形式主义。这里将“thequantity of red tape”译作“政府部门的繁文缛节”恰到好处。因此,翻译过程中仅仅知道某些单词,看懂某段文章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把源语转换成合格的目的语的翻译能力。 3. 学生翻译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翻译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 其中包括理解与表达这两个基本环节。 3.1. 理解型问题 理解型错误是指对原文理解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从而译出错句。主要表现为语法分析或语义理解错误,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词义理解错误。 语法分析方面出现的错误多是由于学生对语法结构概念模糊混乱,或是对词语功能认识一知半解。看下面的例子。 例 1.certainly 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easy for me. 误译 我当然不教书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很容易。 改译 当然我并不是因为教书容易才教书。 (王月兰, 2000) 分析 这个学生不懂这句话是有关否定转移的问题,此处“not”否定的不是“teach”,而是“because”从句,因而出错。 例 2. paul is now with his wife in beijing ;it isalready five years since he was a teacher of english. 误译 保罗同妻子住在北京 ;他任英语教师已有五年了。 改译 保罗现在同妻子住在北京;他不担任英语教师已五年了。 分析 此译文之意与原文的本意恰好相反。 误译的原因可能是学生不理解“since”在此句中的用法,即 since 从句中的系动词过去式“was”表示一种状态的结束。 由于学生普遍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由此而导致的错误在翻译练习中经常出现。 例 3. paul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plays the game. 误译 保罗靠得住 ,他不吃鱼而且玩游戏。 改译 保罗为人可靠 ,他既忠诚又正直。(唐晓华,2008) 分析 这句问题出在没有译出文化内涵。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教政府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因而,此处“to eat nofish”不是“不吃鱼”的意思,应是“忠诚”之意。 此处的“to play the game”是习语,意为“为人正直”。 例 4. the sun sets regularly on the union jackthese days, but never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误译 现在太阳从英国国旗上有规律地落下,但是英语却不是这种情况。 改译 现在 ,英国已不是个“日不落”帝国了,但是,英语却广泛流行使用着。 ( 张震久,袁宪军, 2004) 分析 错误的译文令人费解。原因是译者没有充分理解原句上下文及其背景。当年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故有“日不落”帝国之说,而今已风光不再,因此“the sun sets regularly on the union jackthese days,”这半句用双重否定的译法正贴切原文。 例 5. i met her once in a blue moon. 误译 我在蓝色的月光下见她一次。 改译 我极少见她 。(王纯,2008) 分析 “once in a blue moon”意思是“极少,极其罕见”,因为蓝色的月光是极其罕见的。 有些学生理解词义时不考虑上下文,望文生义,囿于词语表面意思。 例 6. he said that with a very strong note ofvinegar. 误译 他说那话带有非常强烈的醋意。 改译 他说那话带有及不快的口气。 分析 此句问题出在对“vinegar”一词的理解,汉语往往将“醋”与“嫉妒”相联系,而英语中“vinegar”所表达的意思是(言语、性格或态度上所表示的)减酸味;不愉快。 3.2. 表达型问题 表达型错误是指对原文的理解基本没问题,只是译文不符合对象语表达习惯,其表现为英语式的汉语或汉语式的英语,词对词机械的对译。 英语式的汉语主要是由于学生未能摆脱英语原文语言形式的影响,对原文句子结构亦步亦趋,不敢大胆突破,从而导致蹩脚汉语句子的出现。看下面例子。 例 1dreaming of ones own death is reallyfrightening, causing you to wake up suddenly and yourwhole body is covered with sweat.3 误译 梦到自己死了 ,是真的令人害怕的,致使你从梦中突然醒来,浑身覆盖着恐惧的汗水。 改译 梦到自己死了是很可怕的,会使你突然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 班伟,2010) 分析 由于对于“cover”这个词的不恰当处理导致汉语做不到流畅自然的表达。 汉语式的英语俗称“chinglish 或 chineseenglish”, 顾名思义,它是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不地道的英语。究其原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注意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民在历史和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方面的不同之处,而且这种不同之处反映在各自使用的语言里;不注意英语的表达习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例 2. 虽然下着大雨 ,但是开幕式仍然继续进行。 误 译 though it was raining hard, but theopening ceremony still went on. 改译 though it was raining hard, the openingceremony still went on. / it was raining hard, but theopening ceremony still went on. 分析 “though”在让步状语从句中出现,后面就不能再用“but”;在并列句中,用了“but”就不能再用“though”。这与汉语的“虽然但是”不同。 例 3. 我来这并不是要向你借钱的。 误译 i came here not to ask you for lending methe money. 改译 i don t come here to ask you for lendingme the money. 分析 英语中不定式作状语时,其否定形式一般不直接在不定式前加“not”, 而应该否定句子的谓语动词。按照英语的习惯,否定结构一般在前,而汉语中的否定结构一般在后。如:我想他不会来了。(译文: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词对词机械的对译,使译文显得词汇贫乏,行文枯燥,缺乏生气,更谈不上美感。这也说明有些学生汉语功底薄弱,不知道该如何修改自己的译文。另外,学生有依赖字典的习惯,翻译时不加思考,照搬字典上的释义来翻译在一定上下文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单词短语,因而出现问题,例如:例 4general smith and my father are on firstname basis. 误译 史密斯将军和我父亲都是在第一名的基础上。 改译 史密斯将军和我父亲是可直呼其名的至交。(张震久,袁宪军,2004) 分析 on.basis 或 on the basis of 意为“在原则上,/ 在基础上”。如:on an equalbasis 意为“在平等的原则上”,on first name basis意指关系密切而直呼其名。 4.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上述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实践与培养目标脱节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中,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 300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 250 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较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英汉译速为每小时 350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每小时 300 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 400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 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从要求中可见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标准明确而具体。但纵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众多高校使用的由教育部推荐的多部大学英语教材,并未体现这些要求。教材中没有对翻译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很少涉及培养翻译能力的具体标准,课后翻译练习多是以课文中出现的词汇或语法现象为主,局限于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难以体现针对翻译教学需要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训练。结果使翻译能力培养与一般英语教学雷同,教学、教材与要求形成脱节,不仅教师操作困难,也无法实现要求中的目标。 4.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现实中,翻译教学长期处于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翻译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研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很多人对于翻译教学存在模糊认识,把翻译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常常以语言教学的模式来讲授翻译课,重技法讲解,轻实践解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讲解词汇、纠正语法错误和语言惯用法等方面,多采用讲解技法 + 单句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问题和结果在于,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有效运用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翻译思路和翻译能力的培养上,而只是单纯为教会学生具体怎么翻译词汇,翻译句子。 4.3教材陈旧内容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陈旧,即便是最近几年新出的教材,其形式和内容也缺少新意,很多都是大同小异。教师只能同时使用几本教材,以便从中能拼凑出一些适用于教学的内容。虽然每个单元都设计了课后练习,但这些翻译练习实际上只是复习和巩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词汇、短语、句型、句法结构等语言知识。 其次,教材大都采用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作凡例,基本没有或极少涉及外交文件、商务贸易、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文学类与非文学类翻译的要求与侧重点不同,文学类文本除了基本的传递信息功能以外还兼有情感功能、审美功能,强调语言优美、华丽等;而非文学文本主要是具备传递信息功能,翻译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逻辑性强。在现今多元化国际环境中,需要的翻译能力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过于单一。 4.4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知识 该问题反映在学生身上,但是凸显的是教学设计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而窄,尤其不太重视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只注重课内内容以及强化听说能力,造成词汇量难有质的突破。由于知识面狭窄,学生普遍缺少文化修养,而翻译的难点正在于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多数学生只能翻译词句,却难以正确翻译出英语原文中大量涉及英语历史、文化、宗教等背景知识的内容。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1993)由此可见,跨文化的知识修养应该成为翻译课学生学习的重点。 5. 对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讨改进英语翻译课教学的办法。 5.1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翻译教学大纲虽然要求中提出了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有三个不同层次,但还应该区别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大纲中应明确翻译教学是指:专门为具有相应英语水平的学生开设的,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黏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遵义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身体健康及养生保健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版)
- 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
- CRRT护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临床主治医师《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生产保密文件管理制度
- 胖东来库存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市场销售格局及投资战略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T/CIMA 0011-2019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
- 外墙仿石漆合同协议书
- 股票代持合同协议书
- 广东2025年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第一批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默写表(先鸟版)
- 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 基层卫生岗位(社区护理组)练兵和能竞赛试题
- 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