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题 目: 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成长 现状及对策研究 姓 名: 杜力平 学 号: 2010101049 专业领域: 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学 导师姓名: 刘建和 教授 2011年11 月30 日一、选题论证 1、选题的依据,选题的意义。1.1 选题的依据乒 乓球运动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起源于英国,随后便辗转传到美国、欧洲中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并逐渐的形成各自的技术风格。新中国成立之后,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上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得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59年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中国的乒乓球技术独树一帜,且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引领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无法撼动的霸主地位进而也使国际乒联做出了针对中国乒乓球技术的部分规则的改变。中国乒乓球在称霸国际乒坛的同时,我国在国际乒乓球裁判界的话语权却不高。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一个项目若要均衡稳步的发展,要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化、商业化等因素,如果长期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则不利于该运动项目的发展;与此同时,对我国乒乓球裁判界自身进行考量,具备世界顶尖的业务素质同时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乒乓球裁判界领军人物甚少,亦是造成如今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乒乓球国际级裁判成长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国际级裁判员数量较多,培训及参赛机会相比较中西部等城市的国际级裁判员也相对较多。(2)、乒乓球国际级裁判员所属职业不均衡。因现乒乓球项目全世界范围内尚无职业裁判,所有裁判员均为兼职形式,从所属职业来源方面讲,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学校教师队伍、行政部门的相关乒乓球官员、社会各团体组织及个人。从数量上来讲,学校教师队伍占了较大比例,行政部门的乒乓球官员其次,社会各团体组织及个人最少。(3)、尚未设定统一的裁判员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于高水平乒乓球裁判员的培养并未设定一个统一的培养制度或模式可供各级单位参考,导致乒乓球裁判员在进阶国际级裁判员的过程及经历差异化显著,部分高水平裁判员进阶缓慢现状普遍发生的同时个别裁判员喷气状晋级现象屡现。乒乓球比赛受裁判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小,但是随着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比赛市场化、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裁判员的执裁水平也在不断的向一个新的高度发展。多数情况下我们只看到了一场比赛的部分裁判和裁判的部分工作。实际而言,一场精彩的比赛需要一个庞大的裁判团队,涉及的工作十分的繁琐而且复杂,包括参赛报名、资格审查、竞赛编排、裁判调度、临场指挥、进度控制、危机处理、关系协调等等。各裁判要在赛前、赛中、赛后尽职尽责,通力合作,进而才能为我们呈现一场精彩有序的比赛。裁判员的执裁能力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具体运作,为此,笔者作为国际级裁判中的一员,能明确了解中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及其成长历程。在全国一百余名的国际级裁判中展开调查研究,希求可以寻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站稳世界乒坛的国际级裁判员的培养道路。为中国乒乓球裁判员的成长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1.2选题的意义1.2.1 理论意义 以期通过本研究,在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成长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合理、可行的路径,从而为我国乒乓球项目的裁判员进阶制度、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1.2.2 实践意义 对国家各级单位而言,力求通过本研究可以、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提供可供参考的参数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乒乓球裁判员的人才选拔机制。 对各级乒乓球裁判员而言,本研究所归纳的在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成长过程中所总结的规律、共同点以及所出现的问题,可为广大立志于进阶国际级裁判员的体育人士提供一条优化的乒乓球裁判员成长路径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2、国内外研究现状(附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通 通过在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搜索,查阅了有记录的国内外乒乓球裁判员的相关著作12本,相关期刊论文48篇,并未发现有对国际级裁判员成长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及对策研究的。2.1国外研究综述综合所查资料显示,并未发现国外有关于乒乓球裁判员成长的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通过对国外sdos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有较多的关于乒乓球运动员的科研文章,但并未出现有关乒乓球裁判员成长的文章。2.2国内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相关著作及期刊论文的查询检索,对乒乓球裁判员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乒乓球裁判员临场实践、自身素养的研究,而未发现对乒乓球裁判员成长方面的研究。2.2.1对乒乓球裁判员临场实践的研究探讨 本研究范筹内的文章,着重从道德、素养、心理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影响乒乓球裁判员临场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培养提高方式。具体如下: 2010年,赵君在影响乒乓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主要因素研究中谈到,影响乒乓球裁判员的临场执法因素是多方面的。文中着重在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临场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010年,武翟在浅析如何提高乒乓球裁判员的临场水平文中研究,现代乒乓球的比赛复杂多变,紧张激烈,11分制的改革使得比赛的偶然性加大,包括违反规定的动作(实行无遮挡发球后,运动员仍有遮挡动作的存在)隐蔽性极强。因此,裁判员如果没有良好的裁判水平,常常会出现误判和错判等。甚至会出现手势不规范、犹豫等现象,影响比赛顺利进行,乃至导致比赛中断。 文中从几个心理因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从运动心理学来讲“球感”的建立;提出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相结合,并加强表象训练,在头脑形成清晰的乒乓球运动表象;然后重要的是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应变能力, 确保准确判断比赛的合法还击。 2009年,龚静等人在乒乓球临场裁判员的艺术性一文中,认为乒乓球临场裁判的艺术性包括裁判员的“语言语气、态度表情、仪表行为等各个方面在赛场中的主控能力和在赛场处理事例的灵活性。认为科学掌握乒乓球临场裁判员的艺术性, 有利于比赛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有利于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关系的和谐。2.2.2对裁判员自身素质的研究本研究范畴内的文章对乒乓球裁判员的自身素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裁判员队伍的体育伦理道德培养、业务培训等形式及机制的建立,以及裁判员队伍管理的制度化缺失,是影响我国乒乓球裁判员的自身素质的重要因素。具体如下:2007年,许东明等人在刍议裁判员培养中的体育伦理教育文中谈到,裁判员内在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临场裁判能力的水准。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儒学伦理和体育实践基础上.主要包括体育道德意识、道德准则、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和道德价值判断等思想内涵,认为应加强裁判员队伍的伦理道德思想建设;将体育伦理教育课程作为裁判员裁判培训的重点;将体育伦理道德纳入裁判员裁判评价体系, 建立裁判员个人诚信档案。2009年,林学政在对福建省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提出,福建省的国家级、国际级的裁判员比较少,与外省相比有较大差距。调查的所有裁判员中,科班出身的很少,因此对乒乓球规则和技术的理解深度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其次,乒乓球裁判员的业务培训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通过调查,得出大部分的裁判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的结论。2004年,郭科明在对我国目前体育竞赛裁判“执法”的探析谈裁判员综合素质与资格考核认为,目前,裁判员的素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使体育竞赛中的“执法者”即裁判员成为体育竞赛健康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理论问题。建立、健全、完善对裁判员资格考核,特别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裁判员职后培训制度,对不断充实和提高裁判员自身综合素质和裁判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体育竞赛过程的健康发展、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8年,陆勇和贾文在对我国乒乓球裁判员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我国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管理工作将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的不断精进而逐步的发展和完善,裁判员的管理工作势必将向着制度化、国际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第一,裁判员管理制度化。对裁判的管理将进一步形成具体制度,定期的学习、考核,聘任制将更广泛地实行,审批及选派裁判员制度也将更进一步的完善。第二,现代竞技运动的高度国际化要求进行多边合作和世界性合作,必然将会促使裁判员的管理工作进入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舞台。第三,竞技运动的职业化越来越明显,也势必带来裁判员的职业化。目前,足球场上已出现了职业足球裁判。那随着随着乒乓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乒乓球裁判员的职业化会随之到来。 从文献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我国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研究还比较少,而对其他项目的裁判员队伍研究相对较多,如:对九运会田径裁判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国男子足球裁判员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等文从理论上就裁判员的利用状况、选拔及培养途径、整个队伍建设及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岗位培训开展状况等方面作了不同角度和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对体育主管部门在合理选拔、有效培养、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裁判员的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2002年,杨萍在对九运会裁判工作情况的分析研究中指出,在体育竞赛中如果能很好的组织裁判工作,使裁判员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执法,不仅能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是保证竞赛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健康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展示竞技体育无限魅力和良好社会形象的根本所在. 2007年,闫育东在其博士论文中国篮球裁判员“环境管理”论中指出, 裁判员的环境理论因素,从裁判员的宏观环境管理系统、中观环境管理系统、围观环境管理系统三种环境管理模式下对其篮球裁判的环境的影响效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分析。综 综上所述,社会各方对乒乓球裁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裁判员临场经验总结、对乒乓球规则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裁判员素质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研究国际级乒乓球裁判队伍成长的课题尚未见到。本文尝试从国际级裁判员的成长方面入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力求提出相关合理可行的路径及对策,从而为我国乒乓球项目的裁判员进阶制度、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乒乓球裁判员选拔、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提供可供参考的参数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乒乓球裁判员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为广大立志于进阶国际级裁判员的体育人士提供一条优化的乒乓球裁判员成长路径。3、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1本文通过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队伍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成长历程及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关于裁判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发展现状和成长规律,并力求提出相关合理可行的路径及对策,从而为我国乒乓球项目的裁判员进阶制度、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乒乓球裁判员选拔、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提供可供参考的参数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乒乓球裁判员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为广大立志于进阶国际级裁判员的体育人士提供一条优化的乒乓球裁判员成长路径。3.2.1文献资料法采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关于裁判员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主要参考体育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 以及近年来裁判员的执裁情况,并查阅了国内众多体育核心刊物及国外学术期刊的研究成果。3.2.2专家访谈法首 首先拟定访谈提纲,而后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课题当中的裁判执裁问题和如何成为一位国际级裁判员的问题,采用走访、面谈、电话访问的方法对5名乒乓球领域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3.2.3 问卷调查法3.1.3.1 问卷设计:对国际级裁判员的各方面进行调查。对相关管理者的调查。3.1.3.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3.2.4数理统计分析法 运用excel2007及spss17.0对近百位我国国际裁判员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4、研究的重点、难点4.1 对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培养方式、环节、方法等现状进行调查4.2 对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成长现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5、研究提纲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成长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绪论理论分析对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现状调查裁判员培养的途径裁判员培养的方法裁判员培养的环节裁判员培养的体制裁判员培养的区域不均衡性对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的现状调查的因素分析我国国际级乒乓球裁判员成长现状的研究对策健全完整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机制和体制建设高水平裁判员队伍的探索结论与建议6、主要参考文献1 杨艳. 乒乓球裁判员的基本职责与临场执裁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2) 2 徐辉. 谈乒乓球裁判员临场情绪的控制与调节j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0(2) 3 刘秀珍. 乒乓球临场裁判:公正性 准确性 艺术性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3) 4 孙静.学生乒乓球裁判员临场心理变化的调查分析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3) 5 刘秀珍:乒乓球临场裁判公正性、准确性、艺术性,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3):40-42 6 于敏: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及其功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05,26(12): 62 7 杨艳:乒乓球裁判员的基本职责与临场执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35(2): 76-78 8 中国乒乓球协会.乒乓球禁赛规则 2007m. 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2-30。 9 乒乓球国际竞赛官员手册(2006-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蔡继玲. 乒乓球裁判必读 m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17 - 250 11 刘学贞. 体育用数据处理方法 m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 7 12 张志伟. 河北省少年乒乓球教练员现状分析 j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 23( 3 ): 94 13 钱光鉴.裁判员的思想道德素质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7(03) 14 郭科明.对我国目前体育竞赛裁判“执法”的探析谈裁判员综合素质与资格考核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15 邓万金,刘永东.淘汰赛“种子”选手合理定位技术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9. 16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乒乓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17 王蒲.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 18 鲁广新.高师体育系学生教法和裁判能力的培养j.吉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