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1 事故类型甲醇泄漏、硫酸泄漏、二氧化氯泄漏、氯酸钠泄漏1.2 危害程度及风险分析1.2.1 危害程度泄漏事故的发生易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可能引起人员伤亡,对周边环境、单位、人员造成威胁,并可以造成跨厂、跨多个设备事故发生。1.2.2 风险分析1.2.2.1 甲醇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64.8;熔点():-97.8;相对密度(水=1):0.79;临界温度(): 240;闪点():11;引燃温度():385;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规号:32058;un:1230;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毒性:级(中度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ld50 (mg/kg):5628mg/kg(大鼠经口);lc50 (mg/m3):83776mg/m3(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重者失明、呼吸加速等。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直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当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口罩)。紧急事故状态抢险,抢修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全身橡胶防毒服。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人容器和限制性空间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有人监护。环境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操作岗位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氧气)呼吸器、橡胶手套和全身橡胶防毒衣等。远离火种、热源以及易燃、可燃物,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置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跺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通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集聚。1.2.2.2 硫酸理化特性:硫酸纯品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一般为透明至微黄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浓硫酸比重1.84(相对于水的比重,且在20以下),熔点为10.5,沸点330,结晶温度1.8,饱和蒸汽压0.13 kpa(145.8),与水混溶。危险性类别: 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危规号:81007,cas号:7664-93-9,un编号:1830。毒性:中等毒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ld50 :2140 mg/kg(大鼠经口);lc50 :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眼:1380g ,重度刺激。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手防护:穿橡胶防护手套。其它防护:不能将其倒入水中。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入高浓度区作业,应有监护。环境资料: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酸性污染。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1.2.2.3 二氧化氯理化特性: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沸点9.9(97.2kpa),熔点为-59。在室温4 kpa分压下的溶解度为2.9g/l;相对密度(水=1)为3.09。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在20c下溶解度为10798mg/l,可制成不稳定的液体,其液体和气体对温度、压力和光均较敏感。溶于碱溶液而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当空气中的含量高于10%时,火花即可引爆。cas no.:10049-04-4,un号:9091。毒性: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侵入途径:皮肤、眼睛接触、吸食、食用。ld50:1432mg/kg 小鼠经口(固体8%)5000 mg/kg小鼠经口(液体2%);lc50:5000 mg/kg小鼠经口(固体8%溶5倍)10000 mg/kg小鼠经口(液体2%)。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喷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带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手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环境资料: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注意对空气的污染。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1.2.2.4 氯酸钠理化性质: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熔点248261,分解温度为300。密度2.490g/cm3,相对密度(水=1)为2.49。危险性类别为第5.1类 氧化剂。危规号 51030,un编号:1495;cas: 7775-09-9。毒性:中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ld50: 1200 mg/kg(大鼠经口); ld50: 8350 mg/kg(小鼠经口)。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氯酸钠粉尘,因积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会出现恶心、大量呕吐、下泻、呼吸困难、肾损害等症状。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环境资料: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操作处置注意事项:生产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塑料或橡皮围裙,穿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以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生产设备要密闭,车间通风应良好。下班后要洗淋浴。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或可燃物、还原剂、硫、铵化合物、金属粉末、硫酸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存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2 应急处置原则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周边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各车间、部、室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2.3 条块结合,以车间为主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为主,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发生事故的车间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2.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2.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结构体系总指挥应急救援办公室现场救援组技术支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现场监测组通讯保障组现场保卫组3.2指挥机构: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自救组织下设指挥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处理。办公地点在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 任:生产部经理副主任:生产调度长组 长:总经理副 组 长:主管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成 员:各部门经理 车间主任 安全员 义务消防员公司相关技术员 事故工段长3.3 职责 参与应急预案的制订、修改、组织演练、现场指挥,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协助事故调查和现场清理。3.4 救援小组人员分工 组 长:负责组织事故的应急救援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工作,合理组织现场救护、人员抢救和疏散、工程抢险和抢修及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成 员: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现场处置、人员救治,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的清理工作。3.5 应急队伍组成及任务抢险队伍组成:由生产指挥中心主任任组长,部室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义务消防员 公司相关技术员 事故工段长 当班班长 临时抽调人员任 务:在指挥部的指挥下,有组织的进行抢险、伤员救护、人员疏散、现场处置。事故工段段长、当班班长为本工段、本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第一时间内事故的紧急处置事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 4.1.1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实行各级负责人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分片承包监督检查管理。危险源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化,预防事故及事故早期发现、早期处理。4.1.2 公司生产系统安装有生产装置安全检测装置和生产厂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在线监控,及时显示生产现场现状。4.1.3 设置、完善安全设施,采用监测、吸收、回收、中和、消除、隔离、清洗等措施,保证安全生产。4.1.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每年评审、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5 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对生产设施设备的影响,规范外来单位及人员的施工作业行为。4.1.6密切关注气象条件的变化,消除自然灾害对生产的危害。4.1.7 公司生产厂区内的安全装置、关键设备、仪表仪器定期效验检测,保证安全装置、仪表仪器的监控有效性。4.1.8 公司已经确定的危险目标均在生产作业区内,属于甲类重点防火防爆和重点防泄漏区域。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指挥部(生产调度室)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4.1.9 公司重点车间、重点部位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对生产现场实施监控。4.2 预警行动 生产出现异常,在采取措施后没有明显效果,而且工艺指标已超出控制范围,现场操作人员立即进行事故预警,通知生产调度调度中心,技术指导协作解决。5 信息报告程序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在调度技术指导协作解决仍无明显效果后,立即使用内部电话,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警。5.1.2 报警联系电话总经理电话: 4902201主管副总电话:4902355生产副总电话:4902526调 度 中 心 :4902217厂 办 公 室 :4902206安 环 部 :4902330外 线 :火 警 119 急救电话 1205.1 外援力量遂平县消防大队电话体情况:消防车2台 消防官兵10余人 配有消防器材、工具,距公司约0.5公里。出警后大约5分钟内到达。6 应急处置6.1 响应分级按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响应分为三级。(1)、三级响应这个级别包括发生影响企业安全的所有类别危化品事故。预警意味着极小范围的危险物质泄漏可能发生或已有少量发生,小型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可能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具库存收购合同范本
- 购买维修配件合同范本
- 连锁酒店合伙合同范本
- 物业出租空地合同范本
- 维修内河船舶合同范本
- 翡翠商品交易合同范本
- 物业维修维护合同范本
- 贸易采购服务合同范本
- 小学北师大版3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及反思
- 21.三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浙教版
- 沁园春雪朗读技巧指导教案设计
- 温度检测及仪表
- 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4单元:面积问题专项练习(解析版)人教版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JJF 1975-2022 光谱辐射计校准规范
- 布袋除尘器技术协议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绿色城市任务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