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_流温法_对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收费数据的分析总结.pdf_第1页
采用_流温法_对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收费数据的分析总结.pdf_第2页
采用_流温法_对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收费数据的分析总结.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 10 月 冷暖财经第一刊 heating reform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是甘肃省及兰 州市确定的热改试点县, 近几年来热改工 作得到了住建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本文 对榆中县三电锅炉房供热区域 20082010 年采暖季应用流温法热分配技术对既有 建筑计量改造, 并按热计量收费效果进行 总结与数据分析比较。 一、 案例概述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 是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0082009 年冬季 气温平均 - 0.6, 20092010 年冬季气温 平均 - 1.6, 供暖时间 140 天。 本案例中锅炉房设 10 吨锅炉一台、 6 吨锅炉一台, 供热面积 18.39 万平方米, 住 宅楼为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建成 的砖混结构及 2000 年初建成的框架结 构, 均为非节能建筑, 暖通结构为垂直单 管上供下回与按户分环散热器形式; 20082010 年该供热共改造 12 万多平方 米, 涉及用户 1210 余户 (含商户 ) 。 1. 改造内容及技术方案 1 )管网系统。 一是在改造区域所有楼 宇的热力入口安装静态平衡阀, 并对管网 (包括分支) 进行平衡调试; 二是在分水器 的支管上安装超声波热量表 (一个支路供 多栋楼宇) ,超声波热量表计量该支路所 有楼宇的热能, 并作为结算依据; 三是对 特殊楼宇 (做外墙保温、 按户分环结构) 单 独安装楼宇表具。 2 )用户系统。 一是在每组散热器前安 装三通平衡调节阀,解决上热下冷问题, 改善底层供热质量,同时实现室温调节; 二是在每组散热器前安装温度采集装置, 用于计算分配散热器的热能值。 3 )分户计量技术方案。采用 “流量温 度分摊技术及装置” 实现用户热量分摊。 2. 热计量收费 改造后按两部制热价计算收费, 其中 固定费用占 40%, 60%按实际用热量收取, 热单价 0.097 元 /(kw h ) ,按面积收费 18.9 元 /m2(固定费用 7.56 元 /m2) 。 3. 改造效果 1 )节能效果明显, 综合节能达20% 以上; 2 )用户每年平均热费支出减少约 17.7%, 受益面 94.5%; 3 )供热方的节能效益显著; 4 )供热质量明显改善, 解决了供热区 域远端和垂直单管系统层间的供热平衡 (上热下冷) 问题, 顶层和一楼供水温差由 改造前的 810下降为 3左右; 5 )系统支持用户检查用热情况, 使用 户积极参与热计量及节能实践; 6 )用户主动添加双层窗户, 供热期间 取掉散热器遮蔽罩,调节闲置房间室温, 促使用户行为节能; 7 )用户要求热计量改造的呼声高涨, 积极支持热计量改造; 8 )管理便捷, 降低计量管理费用。 4. 改造组织实施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由供 热单位组织实施。 二、 数据分析与比较(见表 1 表 6 ) 用户采暖费 1. 20092010 年参与分户计量的住户 1 168 户 (不含商户) , 住户居住户型面积 70130m2。 2. 执行两部制热价, 其中按面积收费 表 120082009 年与 20092010 年采 暖季气象环境平均温度 平均温 度 ( ) 平均温 度 ( ) 20082009 年采暖季 20092010 年采暖季 月份11 月12 月1 月2 月3 月 1.6- 4.5- 月份11 月12 月1 月2 月3 月 - 1.5- 4.6- 4.3- 1.13.5 注: 20082009 年采暖季气温平均值: - 0.6; 20092010 年采暖季气温平均值: - 1.6 兰州市供热协会副理事长、 榆中县供热管理站站长罗志荣 05 案例研究 采用 “流温法” 对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 造收费数据的分析总结 36 冷暖财经第一刊 heating reform 占 40%,计量收费占 60%,热单价 0.097 元/ (kw h ) 。 3. 与传统的按面积缴费相比 (两年数 据) : 减少热费支出的住户均约为 94.5%; 20092010 年采暖季比 20082009 年采暖 季略多, 原因是 20092010 年采暖季气温 更低; 因建筑年代不同, 能耗差异很大, 西 关三区 (2002 年建筑) 及二区 10 号楼 (外 墙保温) 的所有住户均减少了热费支出, 且减幅较大。 4. 20082009 年采暖季热费增加的有 28 户, 其中 8 户增加的热费在 10 元以内; 余下 20 户热费支出超过 10 元, 其中有 12 户私自将散热器移位或改装, 其他 8 户主 要受户间传热影响,(临近的用户拆散热 器、 家里没人长期关闭等) , 20092010 年 未调查。见表 7 表 10。 三、 总结 1. 供热方与用户对热计量的正确认 识是顺利实施改造的最重要前提。 榆中县自 2003 年以来对所有安装 热计量的建筑住户均实行按热计量收 费;热用户通过热计量不仅减少了热 费支出, 也更加积极参与供热节能实践 (积极要求改造, 自主加装双层窗户, 自 主调节等) ;实施热计量后缓解甚至解 决了以往的供需矛盾, 供热方的收费率 大大提高, 同时供热方也获取了节能 成果, 因此实施热计量改造的社会环 境非常好。 2. 计量收费试点证明了分户热计量 是建筑供热节能的纲,紧紧抓住此点, 建 筑节能、 供热供需矛盾等诸多疑难问题将 迎刃而解; 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有 建筑节能改造可以分步实施, 先计量改造 后外墙外围护改造。 3. 从节能目的出发综合考虑, 为了分 户计量将垂直单管系统 (上供下回) 都改 造或设计成按户分环是否应重新审视。 对行为节能应重新认识, 用户参与节 能的所有行为均应视为节能行为, 表现为 表 220082009 年与 20092010 年采暖季煤耗 锅炉房 供暖面积 /m2用煤量 / 吨每平方米用煤量 /kg 锅炉型号 20082009年 20092010年20082009年 20092010年 20082009年 20092010年 案例183 904180 40310+6 吨44 874.124 469.8726.5024.77 北关333 000422 48930+20 吨10 60913 389.5431.8631.7 注: 数据来源: 供热站下属锅炉房, 运行要求一致, 供暖区域的建筑结构、 年代基本相同, 原煤由供热站统一采 购, 质量相同, 因锅炉房同在县城里, 所以环境温度影响一样。两锅炉效率不同, 30 吨锅炉效率远高于 10 吨锅炉。 1.数据分析: 案例锅炉房每平方米耗煤与大锅炉房比较, 每平方米耗煤量低 21.86% (未考虑锅炉效率 ) 。 2.此数据主要通过所改造的 12 万平方米供暖区域得来, 而改造区域占案例锅炉房所供面积 2/3; 通过两年的 数据比较, 可以推断若对整个区域实施改造, 节能效益会更加显著。 表 3不同年代、 不同建筑结构能耗比较 西关一区 (1989 年建筑 )18 871.921621.826.521726.1427.22 西关三区 (2002 年建筑 )24194.831625.220.731770.92121.78 三电 (1986 年建筑 )4 610.4383.6125.68381.48424.63 西关二区 (上世纪 90 年代 ) 煤炭、 石油住宅楼18865.74 2008 年未改造 2008 年未改造1550.23625.04 北苑小区 1 号楼7441.36 2008 年未改造 2008 年未改造657.74726.31 29 680.75 2 967.39 2008 年未改造 30.86 2008 年未改造 2 498.58925.05 建筑建成时间面积 /m2 20082009 年20092010 年 累计热能 (mw h )135 天功耗 /w140 天功耗 /w累计热能 (mw h ) 注: 数据分析: 不同年代的建筑改造后节能效果不一样, 主要原因在于窗户、 单元楼道是否封闭及建筑结构 存在差异; 三电的建筑是最早的 (楼道未封闭 ) , 20082009 年要比西关一区 (楼道封闭 ) 能耗少, 因 20072008 年 改造两个单元, 这两个单元 65%的用户于 2008 年加装了双层窗户, 所以其能耗比西关一区的还低了 3.17%; 值得 注意三电楼能耗 20092010 年 (更冷 ) 小于 20082009 年, 主要是全楼 80%的住户自行安装了双层窗户。 表 4相同建筑户内改造前与改造后能耗比较 楼宇采暖季功耗 /w相差气象平均温度 / 20082009 年30.86- 0.6 20092010 年26.34- 1.6 西关二区 (19 号楼 )14.65% 表 5相同建筑、 外墙 (仅外墙 ) 保温与否的能耗比较 (均进行计量改造 ) 楼宇面积 /m2累计热能 /mw h功耗 /w相差 西 关 二 区 10 号 楼 (20092010 年 标 准 外墙保温 ) 西关二区其它楼(未 进行外墙保温改造 ) 7 719.37554.29421.37 21 961.351 944.29526.34 18.87% 注: 10 号楼共有 84 户, 其中有 81 户节省热费 200 元以上, 户均节省热费 400500 元。 注: 西关三区共计 223 户, 其中 153 户节省热费 400 元以上, 211 户节省热费 200 元以上; 采暖结构按户分环 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是: 管道井能耗; 用户主要进行按户调节, 分室调节较少; 户间影响 (因调节产生的 ) 。 楼宇采暖结构面积 /m2累计热能 /mw h功耗 /w相差 西关三区 3 号楼按户分环9398.13785.73424.88 西关三区其他楼单管上供下回15171.24985.18719.33 表6相同建筑不同采暖结构能耗比较 22.31% 37 2010 年 10 月 冷暖财经第一刊 如对本文有任何观点和看法, 请发电子邮件: 主动要求改造、 减少开窗、 加双层窗、 主动 调节等; 若无用户参与供热真正节能是不 可能实现的。 4. 技术方案的选择对于改造项目的 实施与结果至关重要。 改造的技术方案应是合理可行、 投资 经济、 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 应尽量减少 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避免因强行改造和改 造方案不妥引起用户的不满和抵触, 改造 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要满足室温可调和 分户计量的要求, 又要满足运行、 管理、 节 能的要求; 项目实施结果证明, 榆中县在 试点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 筛选, 在该区 域采用北京众力德邦智能机电科技有限 公司研制的“流量温度分摊技术及装置” (流温法热分配系统) 技术方案为项目实 施的技术方案是正确、 稳妥的, 该技术方 案符合上述要求。 5. 成立由供热方组织, 方案提供方参 与的改造项目实施团队, 改造前落实与住 户的沟通, 实施前对文档、 图纸的准备, 组 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强化项目实施过程 中阶段性检查、 调整等, 这些组织与管理 措施是完成项目的重要保障。 6. 如果热计量改造后不实行计量收 费, 得不到用户的支持, 计量装置会遭到 破坏。 其次是计量表和计量方式的缺陷很 难暴露;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实行计量收 费, 才能真正推动热计量产品及技术的不 断完善和提升。 7. 实施热计量后可以缓解以往的供 用热矛盾, 降低投诉; 按面积交费带来的 供用热矛盾主要是供热质量是否达标的 争议, 供热质量是否达标在很多情况下难 以界定, 影响因素太多; 因此我们认为只 有计量收费才能化解供用热矛盾。 8.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是本改造项目 顺利完成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表9西关二区 10 号楼 (做过外墙保温建筑 ) 及西关三区 (2002 年建筑 ) 用户费用 二区 10 号楼用户总数84 户比例 /% 超出面积收费户数00 节省 50 元内户数33.57 节省 50100 元内户数00 节省 100200 元内户数00 节省 200300 元内户数1416.67 节省 300400 元内户数2934.52 节省 400500 元内户数1922.62 节省 500 元以上户数1922.62 注: 79.76%的住户节费 300 元以上。 表 10外墙保温与热费支出统计 三区用户总数223 户比例 超出面积收费户数00 节省 50 元内户数73.14% 节省 50100 元内户数10.45% 节省 100200 元内户数41.79% 节省 200300 元内户数146.28% 节省 300400 元内户数4419.73% 节省 400500 元内户数7232.29% 节省 500 元以上户数8136.32% 注: 88.34%的住户节费 300 元以上。 超出 10 元内户数81.48%40.34% 超出 1050 元内户数40.74%201.7% 超出 50100 元内户数61.11%201.71% 超出 100200 元内户数81.48%151.28% 超出 200300 元以上户数20.37%60.514% 表 8用户超支范围明细 超支范围 20092010 年20082009 年 占总用户 比例 5.57% 户数 28 占总用户 比例 5.19% 户数 65 超出面积收费户数285.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