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康复发展概况》PPT课件.ppt_第1页
《hk康复发展概况》PPT课件.ppt_第2页
《hk康复发展概况》PPT课件.ppt_第3页
《hk康复发展概况》PPT课件.ppt_第4页
《hk康复发展概况》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港康复发展与现状香港康复发展与现状 临床教研室 刘海霞 内容提要 w历史 w 香港康复工作概况和康复服务的提供机 构 社会福利署提供或资助的康复服务 医院管理局提供的康复服务 w 物理治疗开展的服务 w 职业治疗开展的服务 w 近年医院新设的康复服务 历史 香港由一个小渔港,逐步演变成一个国际 金融贸易中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康复 治疗亦在这段历史中慢慢成长,不断为本港的 伤残人士服务. 香港经济的发达和较高的福利保障促进 了康复的发展,物理治疗随国际发展很快比 较成熟,以众多先进的仪器为病人服务。领 域涉及到骨科、外科、内科、神经科、儿科 、老人科、妇产科、肿瘤科、精神科等。 历史 香港职业治疗的历史是由1953年开始, 当时只有一位兼职的职业治疗师在玛丽医院 、荔枝角医院及高街精神病院工作. 政府雇 用海外的职业治疗师和一些手工艺导师为骨 科胸肺科及精神科的病人提供手工艺活动 作为治疗媒介,帮助本港职业治疗发展。随 后政府派出人员海外培训,回来后带动和推 进了职业治疗的进程,现在香港的职业治疗 已经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一批热心的职业 治疗师活跃在医疗领域的各个层面。 香港康复工作概况 w 康复工作包括医疗、教育、职业及社会等康 复服务。此外,亦涉及到与交通、房屋及公 众教育等有关事项。 w 其内容都记录在康复政策及服务白皮书中, 要求每一个人都有同等机会得到社会各种 物质和文化资源,包括住房和交通、社会和 保健服务、教育和工作。并包括体育运动和 娱乐设施在内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目前, 国际的趋势是透过制订法例(例如禁止歧视 弱能人士或规定公司雇用弱能人士的法例) ,为弱能人士提供均等机会。 就業與職業康復 通道設施與交通 科技與研究 社區參與及家庭生活 人力策劃及訓練 公眾教育與資訊 立法措施 行政與協調 教育 預防、鑑定及評估 弱能人士及家長的參與 白皮書內有關康復的範疇 醫療康復 康复服务的提供机构 w 康复服务由各政府部门及其资助的非政府 机构提供。 w 有关的政府部门包括: 卫生署 教育署 社会福利署 劳工处 医院管理局 社会福利署提供 或资助的康复服务 w 住宿服务 w 日间训练服务 w 社区支持服务 日間訓練服務 w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w 幼兒中心內弱能兒童計劃 w 特殊幼兒中心 w 展能中心 w 精神病康復者日間中心 w 庇護工埸 w 輔助就業 社區支援服務 w 残疾幼儿暂托服务 w 残疾人士家长/亲属资源中心 w 社交及康乐服务 w 社区复康网络 w 家居训练服务 w 听觉受损人士综合服务 w 家居职业治疗服务 w 中央辅助医疗服务 w 中央辅导心理服务 w 市场顾问办事处 医院管理局 w 香港医院管理局负责管理全港四十多家公立医院及医 疗机构,在病人康复各阶段以不同的机构提供各种康 复服务 : w 急性医院 (综合医院) w 康复医院 w 日间医院 (日间康复医院、老人科日间 医院、精神科日间医院) w 门诊康复中心 w 家居康复 (社康护理、社区职业治疗、 社区物理治疗) 医院康复专业服务 w物理治疗 w职业治疗 w义肢及矫形 w语言治疗 w临床心理治 疗 足病治疗 营养治疗 出院前服务 病人资源中心 病人再培训及就业服务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宗教服务 物理治疗开展的服务 w 物理治疗以众多先进的仪器为病人服务 。领域涉及到骨科、外科、内科、神经 科、儿科、老人科、妇产科、肿瘤科、 精神科等。 运动疗法 手力治疗 针灸治疗 评估及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脊椎治疗 运 动 创 伤 康 复 中风康复 心肺康复 上肢 烧伤 乳癌术后 儿科老人科 社区家居康复 骨质疏松 综合治疗 物理治疗开展的服务 除上述所列较普遍的治疗外,还包括 传统的冷热疗法,使用高科技的疗法如 :生物反馈治疗、电脑化匀速运动法和 以先进知识为基础的人体功率学。 职业治疗开展的服务 常见的康复病种 内科: 1. 中风 2. 心肺疾患 3. 末期肾衰竭病人 外科: 1. 骨科 2. 脑外科 3. 手术后的病人 4. 烧伤病人 其它: 1. 癌症 2. 老年病 3. 性功能障碍病人 4. 爱滋病患者 5. 儿童病人 中风 骨科 老人科 ADL 压力治疗 轮椅改装 模拟训练 近年医院新设的康复服务 w 社区职业治疗服务 w 社区物理治疗服务 w 社康护理服务 w 健康信息天地服务 资讯中心 内容提要 w历史 w香港康复工作概况和康复服务 的提供机构 社会福利署提供或资助的康复服务 医院管理局提供的康复服务 w物理治疗开展的服务 w职业治疗开展的服务 w近年医院新设的康复服务 以下为附加内容 w 以 下 为 附 加 内 容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 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 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 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 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 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 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 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 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 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 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 业培训。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 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 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 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 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 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 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 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 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 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 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 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 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 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 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 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 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 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 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 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 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 ”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 ,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 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 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 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世界性课题 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 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 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 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 世界性课题 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 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 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 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 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 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 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 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事关13亿人的饭碗。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 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 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 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 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 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 ,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