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性分析.ppt_第1页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性分析.ppt_第2页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性分析.ppt_第3页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性分析.ppt_第4页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统计性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中考语语文试题试题 分析表 题题 号 考查查 类类型 分 值值 总总 分 值值 总总 得分 得分率主要问题问题应对应对 措施 1 词语 中易 读错 的字 的字 音 ( 包括 多音 字、 形近 字、 易混 淆字 ) 2 分 1782105058.92% 选A项的不多,占 6.28%,选C项的占 23.56%,学生可能是 把“畸形”一词中的 “畸”字读成了 “q”,选D项的占 11.22%,“祈祷”一 词中中的“祈”字误 读成了“q。原因是 :1、受方言音的影 响;2、平时读书 看 报不细心;3、对多 音字、形近字、易混 淆字积累不够;4、 容易看偏旁读字音。 1、养成平时说 普通话 的好习惯 ;2、注意积 累多音字、形近字和易 错字,特别是自己容 易读错 的字词一定要 进行强化记忆 ;3、遇 到陌生字词或者自己 拿不准音的字词,要 勤查字典,切忌想当 然,以“半边”读之 或者含糊跳过;4、建 立错字错音采集本, 把经常出错的字音归 类收录。 2 词 语 中 错 别 字 、 同 音 字 、 形 近 字 2分 1 7 8 2 分 1 1 4 4 分 64.20 % 1、平时书 写习惯 不 好,写字有增减笔画 的现象;2、不理解 词语 的含义;3、对 同音字、形近字的写 法掌握不牢;4、平 时没有注意积累,容 易望文生义。 1、提高认识 ,养成良 好的书写习惯 ,不随 意增减笔画,不改变 字的结构;2、同音字 要注意分辨区别,如 “必须”和“必需” 。3、学会因意辨形。 如“驰”和“弛”的 区别。4、成语要了解 成语的来源,特别要 注意易误用的字,注 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 者成语中某个字的理 解,杜绝“望文生义 ”,例:原题“变本 加利”中的“利”应 为“厉害”的“厉” ,意思是“厉害、严 重”。 3 具 体 语 境 中 词 义 及 词 语 间 关 系 的 把 握 2 分 1 7 8 2 分 1 2 1 4 分 68.13 % 1、语感不强,对平 时词语 的搭配没有有 意记忆 的习惯 ;2、 没有注意把关联词语 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 境当中去。 1、对近义实词 的辨 析可以从适用对象或 范围、感情色彩、词 义轻 重、搭配习惯诸 方面考虑,所以要不 断培养语感能力。“ 见证 ”是“当场目击 可以作证的”,“印 证”是“证明与事实 相符”,根据语境中 的“并参与了”可知 应选 “见证 ”;第二 空根据宾语 “栋梁之 才”,动词应为 “造 就”; 2、关联词语 的选择 应该 注意配对选择 , 还要结合语意具体分 析。 4 名 著 阅 读 3 分 2 6 7 3 分 1 7 7 0 分 66. 22% 1、平时名著阅 读不认真,或根 本不读名著,仅 靠考前支离破碎 的突击强化;2、 平时读名著只看 目录或名著导读 ;3、对所读名著 只肤浅认识,不 做认真深入的分 析。 1、平时落实名著 阅读要求,不但要 仔细看名著,还要 学会梳理和思考; 2、内容上不能停 留在看看名著导读 ,还要真正去读, 知道作品的主要情 节;3、每一部名 著的精彩片段,要 有真正的阅读体验 与感悟,精彩片段 要反复阅读;4、 对作品中的主要情 节及人物形象要强 化记忆。 5 古 诗 文 默 写 8 分 7 1 2 8 分 5 2 1 7 分 73.19 % 1、平时只注重了背诵, 忽视了默写练习 。”学而 不思则罔”中的“罔”写 成“迷惘”的“惘”,或 是写成“门”字框;“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中“ 庇”写成“病”字框;“ 俱”右半部少写一横等等 ;2对诗 文理解不到位, 存在我只要会背就行的思 想,对诗 文内容不理解, 不知道该填什么。应填“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却误写成了“力尽不知 热,但惜夏日长。”3、 没有认真总结错误产 生 的原因;4、对名篇名句 的积累不够。 1、平时背诵一定 要边背边记 ,记 准字形;2、自己 默写过后要自查 、互查,或找老 师评 改,找出自 己发现 不了的错 误;3、充分理解 古诗文的意思, 尤其是名篇名句 意思的理解;4、 把名句挑出来, 重点掌握;5、默 写一定要过关, 要做到一字不错 。 6 句 子 排 序 、 语 意 的 连 贯 3 分 2 6 7 3 分 1 1 0 4 分 41.3 0% 1、没有注意到 上下句之间的联 系;2、没有看 到题目中的标点 符号“;。” 特别是句号。没 有做到通盘考虑 ,合理安排;3 、大部分写成 ,错 误的原因是没注 意到标点符号, 从标点符号可以 看出是从部分到 整体的顺序。 1、理解遵从原文的表述顺 序,注意前后语句的衔接 ;2、培养语感,注意文章 及段落前后贯通,语意畅 达;3、注意题目中的可利 用信息,像“壶冠、壶颈 、腹部、壶底、通体”这 些词语 ,以及题目中的标 点符号“;。”特别是 句号;4、器物以及建筑的 描述一般都遵循一定的方位 性,从上到下或是从左到右 、从内到外等等。还要注 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 否按照“分总”“总分 ”“总分总”等结构关系 组织 文段。 7 图 文 转 换 、 语 言 的 综 合 运 用 7 分 6 2 3 7 分 3 8 4 8 分 61. 70% 第一问:1、读不懂文段意 思,胡乱作答。如写成“ 发布信息”、“发表评论 ”、“讨论问题 ”、“转 发跟帖”等;2、四个特点 只答对三个或两个,多部 分丢掉了“真实”或“即 时”的特点;3、没审清题 意,有些考生是用句子作 答而不是用词语;4、即便 答出四个特点,也有重复 或凑够“四个”词语的情 况出现。第二问:1、对网 络中出现的“微博”这一 新词认识 不深刻,理解不 够;2、回答不全面,大多 学生能回答出“大家可以 通过微博传达自己的心声 ”之类的话,但“形成强 大的舆论力量”学生概括 不出来,更多学生是把原 题中的最后一句话照搬上 去。 1、充分理解所给材料 ,仔细揣摩题意,提 炼出答题信息;2、 审题要认真,题目要 求写的是“寓意”, 要读懂“画中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