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已做》PPT课件.ppt_第1页
《劳动力供给已做》PPT课件.ppt_第2页
《劳动力供给已做》PPT课件.ppt_第3页
《劳动力供给已做》PPT课件.ppt_第4页
《劳动力供给已做》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二、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从质的角度定义: 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 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 用权出让; 从量的角度定义: 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 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 和。 要点 1. 个体决策 2. 主体愿意 3. 时间要素 二、劳动力供给假设 1.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 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2. 市场环境假设 3. 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 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 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 15 岁以 上人口 劳动力 人口 非劳动 力人口 就业者 完全失 业者 业主 受雇者 长期受雇者 零工受雇者 临时受雇者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 劳动参与率 q 劳动参与率 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 程度的研究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 总人口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人口/ 总人口X 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参与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人口/ 与分子 同范围人口X 100% q 人口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 人口的变化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 化所引起的。 劳动力人口的变化由一定范围的人口 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所决定。 在较短的时期内劳动参与率的变化 较活跃。它更易受到政府政策、社会意 识、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变化。 q 劳动参与率的时间序列变化 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左右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受教育程度结构 受社会学性质的因素和经济学性质的因素 的影响 婚育、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状况、 就业观念 工资与资产状况、税制与社会保障制度、雇佣习惯 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1. 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 2. 工资关系与工资水平 3. 个人非劳动所得状况 4. 家庭生产率的状况 5 .社会保障制度 6. 宏观经济状况 7. 其它因素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 假说的前提条件: 男性成年人 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不存 在灵敏的反应性,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 与失业者角色的变化,而不是劳动力和非劳 动力之间的变化。 上述劳动群体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级劳动力。 与之相对的是二级劳动力。起劳动力参与 率对经济周期反应较美观,主要由中年妇女 组成。 两种假说 1.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2.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函数与 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般劳动力供给函数 S = f (X 1 ,X 2 ,X 3 X n ) 工资率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 S = f ( W )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W L W2 W0 W1 S b a c W L W0 L2 L0 L1 L1 L0 L2 s0 s2 s1 b ac A E C D B 劳动力供给弹性 工 资 率 W 劳动量L 第四节 最佳劳动供给时间 的选择机制 一、效用理论 二、效用最大化 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 四、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效用理论 q 效用 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论 o 效用函数 o 总效用 o 边际效用 总效用曲线 边际效用曲线 TU MU Q q Q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量随消费者所 消费的商品的变化而变化。效用函数表 示效用量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如果消 费者消费一种商品,消费量为q,以U表 示效用量,则效用函数: U f(q) 上式表示,效用量U是消费量q的函数, 它随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 若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效用函数为: Uf(ql,q2,q3,qn)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 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次序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性质的三点假设 : ()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任意两个组 合,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消费者对品种相同而数量不同的消 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组合 二、时间效用 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 收入也是一种效用 人们面临的是牺牲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 是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 收 入 余暇时间劳动时间 工资率 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 d c b e y lh (一)收入约束线 Y 闲暇 劳动 收入约束线 O Tan= = OY OH 劳动收入 时间 不同的收入约束线 h1 h2 h Y y1 y2 y3 (二)余暇 收入无差异曲线 Y H a bc yb ya hb hc ha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 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之间效用相同,不同的 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 曲线效用越大。 2. 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3.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 曲线。 4. 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形状不同,即不 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不同比率。 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 即与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相切的直 线的斜率。 其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效用不变的 条件下,余暇时间的变化,与劳动收入 变化之比。 公式: MRS = y / h = 余暇的边际效用 收入的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上有无数个点,每一个点 都表示一个闲暇与收入的组合,任何一 个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较,闲暇与收入之 间的替代比值均不同。因此边际替代率 有无数个值,并且在曲线上从左向右表 示边际替代率递减。 边际替代率绝对值的递减是无差异曲 线凸向原点的原因。 (三)主体均衡: 余暇 - 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 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映个人 的现实条件。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 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 最大效用的状态。 主体均衡的条件: W = MRS 即工资率= 边际替代率 主体均衡图 U 1 U 2 U 3 c a Y H b (四)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 构 1. 纯收入效应 U 2 U 1 H Y ha hb y a b 2. 替代效应 Y H U a C hahb Y Y b 3.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Y H U a C hahc hb Yc Yb b Ya 闲暇 劳动 1 2 第四节 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力供给 妻子不工作也能得到的家庭收入称为 ? ?收入。如果 ?多,收入的边 际效用下降,余暇的边际 ? 提高。 基本基本收入 替代率 道格拉斯法则: 1. 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 越低。 2. 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她 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W W1 W2 W3 h1 h2 h3 H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基本 收入 家 庭 收 入 余暇时间劳动时间 U1 U2 W1 W2 wr wr 第五节 市场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